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初试考试大纲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初试考试大纲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初试考试大纲
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初试考试大纲

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由各招生院校按照本大纲自行命题。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由经济学、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构成。其中经济学占40%、资产评估学占30%、财务管理占30%。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本项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工具;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类资产评估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分析方法。

二、考试内容

一、经济学

(一)经济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

(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

2、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吉芬商品

3、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

(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

4、成本理论

(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

(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

(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5、宏观经济学基础

(1)国民收入核算

(2)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

(3)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4)GDP与GNP的关系

(二)经济学的考试要求

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

(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

(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

(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

(5)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2、消费者行为理论

(1)理解效用的含义,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差别,了解对效用的基本假定;

(2)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其数学表示;

(3)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掌握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其斜率与截距的数学表示;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推导,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能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消费者的决策;

(4)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概念,能运用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将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能根据分解结果判断正常品、劣制品与吉芬商品。

3、生产理论

(1)理解生产过程和生产函数的含义,掌握短期与长期的差别,掌握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的概念及其数学形式与几何表示,掌握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曲线的形式与彼此间的关系,掌握生产的三阶段论;

(3)掌握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几何解释与数学表示,能够推导生产者均衡的条件,理解生产者均衡条件并能用以计算最优要素组合,理解对生产经济区的分析,理解生产经济区与生产的三阶段论之间的关系;

(4)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的形式与参数的经济含义。

4、成本理论

(1)深刻理解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差别;

(2)理解短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短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理解长期成本函数的适用范围,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类型、形状以及

彼此之间的关系;掌握规模报酬的概念、测度方法与几何表示,掌握规模报酬先递增再持平最后递减的一般规律,掌握规模报酬递增与边际报酬递减之间的差别,了解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4)掌握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理解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5、宏观经济学基础

(1)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思想与基本体系;

(2)掌握GDP的概念与核算范围,能够判断哪些活动的成果不计入GDP;

(3)熟练掌握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并能根据给定数据实际计算GDP,掌握GDP的主要特征与分析功能,了解GDP的主要缺点和优势;

(4)掌握GDP与GNP的关系,了解两个指标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资产评估学

(一)资产评估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1)资产评估的概念、特点

(2)资产的含义与分类

(3)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4)资产评估价值类型

(5)资产评估的原则

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市场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程序,市场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2)成本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成本法的程序,成本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3)收益法的定义和前提条件、应用、优缺点分析,运用收益法的程序,收益法中各项指标的估算

(4)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3、机器设备评估

(1)机器设备的定义及其分类,机器设备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机器设备的核查和鉴定

(3)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构成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4)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基本步骤及比较因素分析

4、房地产评估

(1)房地产的概念、特征及评估程序

(2)建筑物评估的特性、需考虑因素和原则

(3)建筑物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残余估价法

(4)土地资产的分类及特性,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影响地产价格的因素,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

(5)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与假设开发法

5、无形资产评估

(1)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无形资产评估的程序

(2)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法应用及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3)无形资产成本特性,无形资产评估中成本法的应用

(4)专利权评估、非专利技术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5)商标权评估的方法

(6)商誉的特点及评估方法

6、流动资产评估

(1)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材料评估、在产品评估、产成品及库存商品的评估

(3)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待摊费用、预付费用和短期投资、现金及各项存款的评估

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1)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上市债券、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非上市债券、非上市股票的评估方法

(3)股权投资的评估方法(一般选用收益法)

(4)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其他资产的界定,其他资产的评估方法

8、企业价值评估

(1)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范围及其评估程序

(3)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应用

(4)企业价值评估的资产基础法、市场法的应用

9、资产评估报告

(1)资产评估报告的概念、类型、作用

(2)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3)资产评估报告的利用

10、资产评估准则

(1)中国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必要性

(2)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

(二)资产评估学的考试要求

1、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1)掌握资产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科学界定资产,明确资产类别

(3)理解和把握各种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定义、涵义及作用,熟悉决定和影响价值类型的因素

(4)了解资产评估的原则

2、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深刻理解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的涵义及应用前提和应用程序

(2)掌握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应用中各类指标参数的估算与确定

(3)掌握如何选择资产评估方法

3、机器设备评估

(1)了解机器设备核查鉴定的方法

(2)能够运用成本法估算机器设备的价值

(3)能够理解和估算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4)掌握估算进口设备重置成本的方法

(5)掌握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的步骤

4、房地产评估

(1)把握房地产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科学界定房地产的涵义,并了解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特征,深刻理解房地产评估的特点

(3)掌握建筑物评估市场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应用、程序,熟悉建筑物残余估价法

(4)了解土地资产价格体系及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原则

(5)掌握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假设开发法

5、无形资产评估

(1)明确无形资产的内涵和权利,了解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

(2)了解无形资产功能特性和评估前提

(3)把握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评估的特征,掌握估算其价值的方法

(4)掌握无形资产收益额的预测和利润分成率的估算方法

(5)掌握商誉的特征,明确商标权与商誉的区别

6、流动资产评估

(1)了解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和程序

(2)掌握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评估的方法

(2)掌握应收账款评估的方法

(3)把握评估预付费用的主要依据

7、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1)理解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2)能够正确利用收益法评估长期投资

8、企业价值评估

(1)能够科学界定企业的性质、特点及企业价值的涵义,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掌握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

(3)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能够把握方法应用中的各种参数

(4)掌握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优点与局限性

(6)掌握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模型及其优缺点

9、资产评估报告

(1)掌握资产评估报告及其种类

(2)掌握资产评估报告的内容

10、资产评估准则

(1)明确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2)掌握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内容

三、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部分的考试内容

1、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及特点

(2)财务管理的目标

2、价值衡量

(1)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作用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3)风险与报酬的含义,风险衡量

3、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的目的、步骤与意义

(2)基本财务报表

(3)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企业营运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5)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及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财务比率分析

4、企业融资决策

(1)企业融资的动因、类型

(2)股票融资及其优点、缺点,股票发行的条件、程序、方式及价格

(4)长期债务融资及其优点、缺点,债券融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

(5)租赁融资的类型、优缺点

5、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资本成本的概念,不同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综合资本成本的定义及计算

(2)股利增长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资本结构的含义,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

(4)资本结构理论,财务杠杆原理

6、长期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和方法

(2)投资决策方法

(3)无形资产的特点、分类

(4)对外长期投资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5)对外股权投资,股票投资的特点、指标、决策方法

(6)对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的特点、风险,债权的内在价值

(7)证券投资组合的理论、方法及意义

7、短期财务决策

(1)营运资金及其管理政策

(2)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3)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

(4)流动负债融资,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8、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1)利润及其形成

(2)利润预测,盈亏临界点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3)利润分配的原则、程序

(4)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形式,股利分配理论与股利策略

(二)财务管理的考试要求

1、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1)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内容、特点

(2)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2、价值衡量

(1)深刻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2)理解风险和报酬的含义,掌握衡量风险的方法及过程

3、财务分析

(1)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步骤

(2)掌握与财务分析相关的企业财务报表

(3)深刻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掌握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比率和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的计算公式,掌握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运用这些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4)掌握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能熟练运用这些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

(5)掌握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6)了解上市公司分析的一些重要财务指标,掌握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股利、股得支付率、留存收益比率、股利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4、企业融资决策

(1)了解企业融资的动因

(2)深刻理解普通股融资的优缺点,掌握股票发行条件、程序、方式和价格

(4)熟悉长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债券融资的优缺点及各自的融资条件和程序,掌握可转换债券的相关概念,包括基本要素、发行条件和优缺点

(5)掌握租赁融资及其优缺点

5、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了解资本成本及其计算公式

(2)掌握不同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的计算,包括:长期借款成本、债券成本、

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以及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3)熟悉具有代表性的净营业收益理论、净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三种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以MM理论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深刻理解财务杠杆原理

6、长期投资决策

(1)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2)熟悉投资决策方法

(3)了解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4)了解对外长期投资的基本特点

(5)掌握股票投资特点

(6)掌握债券投资特点

7、短期财务决策

(1)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管理政策

(2)熟悉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3)了解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熟悉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

(4)了解存货最佳经济批量的确定方法及存货管理的方法

(5)了解短期融资的特点

8、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1)了解利润的概念

(2)掌握利润预测方法

(3)了解利润分配原则

(4)掌握股利分配理论、股利策略、股利分配的形式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特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实验教学大纲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学时学分:总学时13 总学分0.5 实验学时13 实验学分0.5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二学期或二年级一学期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是《气象学与气候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气象学与气候 学”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对应这三个子学科分别有三部分实践性课程:气象观测、天气分析和气候分析与考察。气象观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温度、湿度、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和方法;天气分析的基本要求是结合天气图等工具进行实时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考察则要求结合气候资料和实地考察判断各地的气候类型,掌握其基本气候特征。气象学和相应的气象观测是整门课程的基础;气象和气候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天气学、气候学以及相应的实践性内容则更加趋重于实际应用。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属性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本大纲确定本实习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如下:以气象观测作为重点实习内容;天气分析结合课程教学学会简单的外推分析;学会简单的气候资料分析整理方法。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仪器的观测方法,通过实际观测巩固加深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气象和气候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经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切实掌握气象观测仪器的观测原理。 2.了解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仪器进行基本的气象观测。 3.学会简单的气象资料的分析整理方法 4.巩固和加深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适用的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四、主要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双金属温度计、毛发湿度表、通风干湿表、毛发湿度计、动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海拔表、电接风向风速仪、便携式风向风速仪、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雨量器专用量杯、蒸发器、《气象常用表》、自动气象观测站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运筹学》考研大纲-运筹_学硕

《运筹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运筹学专业的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运筹学基础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为本大纲规定的运筹学基础知识。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运筹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够运用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客观试题考查考生对于运筹学的掌握程度。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总分150分。 1.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运输问题,整数规划与分配问题,目标规划,图与网络分析,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动态规划,存贮论,排队论,决策分析,对策论。具体如下: 1)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包括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图解法、单纯 形法原理、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改进单纯形法; 2)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包括对偶问题的提出、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对偶问 题的基本性质、影子价格、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参数线性规划; 3)运输问题:包括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 题及其应用; 4)整数规划与分配问题:包括整数规划的特点及应用、分配问题与匈牙利法、 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解0-1规划问题的隐枚举法; 5)目标规划:包括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目标规划的图解分析法、用单纯形 法求解目标规划、灵敏度分析; 6)图与网络分析:包括图的基本概念与模型、树图和图的最小部分树、最短 路问题、中国邮路问题、网络的最大流; 7)计划评审方法和关键路线法:包括PERT网络图及计算、关键路线和网络 计划的优化、完成作业的期望时间和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事件的概率; 8)动态规划:包括多阶段的决策问题、最优化原理与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 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一般数学规划模型的动态规划解法;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 推荐资料: 1、李永乐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经济类) 2、李永乐《经典400题》 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KO 复习资料来说:李永乐的不错,注重基础;陈文灯的要难一些。 经济类一般都用李永乐的(经济类数学重基础不重难度),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下陈文灯的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很不错陈文灯的高等数学很不错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内容结构:高等教学约56%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 完形填空:10分(2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可以抛弃的题型] 阅读:60分 其中阅读A部分(阅读理解):40分(20道选择题每题2分)(这个是重中之重) 阅读B部分(新题型):10分(5道题每题2分一共有四种题型) 阅读C部分(翻译):10分(5道题每题2分) 作文:30分(除了阅读A之外最重要的部分) 小作文(书信作文):10分 大作文(图画作文):20分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考试大纲考点归纳(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备事件组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三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见的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切比雪夫不等式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力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 列维-林德伯格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个体简单的随机样本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X2的分布t分布F分布分位数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七参数估计 考试内容 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和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

销售部组织体系及管理制度

长虹塑料集团英派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部业务流程及制度体系 总则: 为了更好地对公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销售以及进一步提高公司形象,提高销售工作的效率,特制定本流程和制度体系。销售部的所有人员均应以本流程与制度为依据开展工作。销售部经理对部门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 一、销售部工作流程 流程图如下 : 1.1拜访新客户与回访老客户流程 (1)销售员按照销售考核指标自行设计和计划个人月、周和每天的客户拜访计划以及书面记录每天工作日志; (2)销售员在每周六上午的工作例会上向销售部经理汇报下周的客户拜访重点计划情况,并接受销售部经理的指导,并最终确定下周客户拜访与回访的重点; (3)销售员按照客户拜访计划对客户进行拜访与回访; (4)在拜访与回访结束后,应将相关信息如实记录并正确填写《目标客户基本信息情况统计表》; (5)销售员在每周六上午的工作例会上将拜访与回访信息向销售部经理汇报 (6)销售部经理对销售员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安排。 全面分析信息 销售线索 制定联系计划并执 寻找机会 报价投标 谈判签 合同 发货 售后服务 录入数据 收集客户信息 回款 开票 1.2产品报价、投标的流程 (1)销售员在得到用户询价或招标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向部门经理汇报,由部门经理决定是否参加比价或投标(重大比价或投标需向公司领导请示); 收集客户信息 分析有效信息 制定联系计划并执行 报价 投标 谈判签合同 ton 发 货 回 款 开 票 售 后 服 务 录 入 数 据

(2)销售管理员对用户的询价书或招标信息进行整理(必要时由采购部和技术部协助);(3)技术部对疑难产品的型号、技术参数进行协助和支持; (4)采购部对重点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交货期进行调研; (5)销售部经理对最终报价或标书进行审核(重大比价或投标需向公司领导请示)确认后方可进行打印; (6)销售管理员制作出正规的报价单或投标书,装订成册盖章后发出参加比价或投标. 1.3商务谈判与签订合同的流程 (1)销售员在给客户报价或投标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商务谈判; (2)销售员在与客户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应及时向销售部经理通报相关情况(重大合同需向公司领导请示); (3)与原报价或投标文件发生偏离的任何技术和商务条款需经销售部经理或公司领导再次确认; (4)待销售部经理或公司领导将所有问题均确认后方可签订销售合同; (5)正式《销售合同》经销售部经理确认后由销售管理员于当日保管存档; (6)对于因客户原因无法签订正式《销售合同》或客户电话/传真通知订货的必须由销售部经理(必要时向公司领导请示)确认后方可执行。 1.4发货流程 (1)销售员或销售管理员根据《销售合同》填写《需货申请单》; (2)《需货申请单》经分部经理审核确认后上报销售部; (3)由销售部经理审核《销售合同》及《需货申请单》; (4)由销售管理员根据销售部经理审核的《需货申请单》开具《销售出库单》并将第二联交与库管; (5)库管办理出库手续; (6)将客户签字的《客户确认单》交销售管理员存档。 1.5回款流程 (1)销售员催款; (2)销售员填写收款申请单; (3)销售部和财务部确认; (4)反馈给客户;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DOC)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气候学历经经典、天气气候到现代气候学的发展过程是科学观念的革命,它包括认识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启示我们从系统中学习气候,学习气候又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地球表层系统。 一、现代自然地理学与气象气候学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表层系统——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2、气候系统与地球表层系统——几乎相互覆盖的研究客体,但重点不尽相同。 3、气候系统也包括了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 4、其中,大气圈与自然地理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中,大气圈最为活跃,是联系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地 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特点的主要背景之一,也是构成地球表层系统重要圈层 二、大气圈——是处于特定条件下及具有特定成分的气圈 1、气候系统如何起动与运动,其中的热力、动力过程 2、气候系统中各部分的联系,相互作用与耦合的整体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的综合性与地域的差异性,以及气候系统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 三、特定成分及其影响: 1、主要及微量成分 2、微量成分及其特殊作用:—温室气体 —平流层与臭氧层--生命保护层,

—三态共存,参与能量,辐射,及天气 过程 四、重力场对大气层的约束及影响: —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地面为下边界,绕地球旋转的圈层。 —影响之一:垂直层结的形成——大气分层: 水平尺度>>垂直尺度。 五、对流层: 是深受下边界(热力及动力)影响的大气最底层,集中了80%的大气质量,也是大气圈层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 六、水汽对大气状态影响之——湿空气状态方程 七、微量气体: 在气候系统中存在着短周期的微循环,成分可变。含量虽少,但对热辐射非常敏感,因而对大气热状态影响很大,人类活动参与了微循环一可造成对大气行为有意或无意的干扰。 影响举例:臭氧层 问题:地面条件如何影响大气活动(热力及动力)—相互作用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气候系统物理过程之一 太阳能启动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形成全球温度差异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以及周期和非周期变化。地气间的热能交换过程是地表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它从能量上把几个圈层连接在一起。 一、太阳能进入气候系统 1、主要途径:太阳辐射能地面大气 太阳短波辐射经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吸收成为地面热能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运筹学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筹学(B)》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运筹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运筹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运筹学的原理、模型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运筹学专业素质,并有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运筹学科考试涵盖线性规划基础、线性规划专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贮论、决策论、排队论。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应用。 (3)运用运筹学模型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运用运筹学的原理、模型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常见决策问题,并给出经济学解析或管理策略。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线性规划基础约25 % 线性规划专题约10 %

整数规划约10 % 动态规划约15 % 图与网络分析约15 % 存贮论约15 % 决策论约5 % 排队论约5 % Ⅳ.考查内容 一、线性规划基础 (一)线性规划及其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事理含义、数学模型的解、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过程。 (二)线性规划问题建模 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合理下料问题、运输问题、分派问题、投资方案选择问题等经济管理领域常见问题建模。 (三)线性规划图解法及其几何意义 图解法求解步骤、图解法几何意义、几种特殊的数学模型。 (四)线性规划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标准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规范型、最优解寻求过程、单纯形表迭代。 (五)单纯形的经济信息 最优决策变量的解、松弛变量的解、相关价值系数、影子(潜在)价格及其应用。 (六)单纯形理论分析 线性规划一般形式、数模的标准型形式、数模的规范型形式、入基的非基变量确定方法、出基的基变量确定方法、主元素确定、旋转运算过程、最优解确定方法等。 (七)单纯形法进一步讨论 线性规划数模的基本类型、两阶段法、大M法。

考研数学大纲与课本内容对照

高等数学 数一数二数三考试要求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第十节中的“一致连续性”不用看; 其它内容是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第四节参数方程求导及相关变化率为数一,数二考试内容,数三不要求;第五节的微分在近似中的应用不用看;其余内容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六节函数图形的描绘,第八节方程的近似解都不用看; 第七节曲率为数一数二考试内容,数三不用看; 其余内容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四章不定积分 第五节积分表的使用不看; 其余内容为公共部分。 第五章定积分 第五节反常积分的审敛法都不用看; 其余内容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 数三只需要掌握第二节的前两部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数一数二掌握本章全部内容。 第七章微分方程 第一,二,三,四(线性方程),六,七,八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五节为数一数二考试内容; 第四节的伯努利方程和第九节欧拉方程为数一考试内容。 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数二数三不考,数一考试内容。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第一,二,三,四,五,八节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第五节中的隐函数存在定理,第六、七节为数一考试内容;第九、十节数一数二数三都不考。 第十章重积分 二重积分,含参变量的积分为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三重积分为数一考试内容,数二数三不考。 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本章为数一考试内容,数二数三不考 第十二章无穷级数 本章内容数二不考; 前四节为数一数三公共部分; 第七、八节为数一考试内容;其余内容不用看。 线性代数 数一数二数三考试要求 前五章 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 第六章 本章第二,三节为数一考试内容,数二数三不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二不考,数一数三考试要求 前三章 数一数三公共部分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丰富我们的气象知识。 2.了解主要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气象知识讲座。 2.参观气象观测场。 3.参观气象台。 4.气象信息发布中心。 三、实验过程: 我们首先听取了气象知识的讲座,老师在讲座中阐述了许多气象的有关知识。气象能为地方经济服务,从气象灾害、气象与气候变化及气象对黔南州的三个大的方面来描述气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作用。首先老师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的“四个一流”、何良玉的话中表明气象的重要性,发展气象事业能为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基础性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前瞻性作用。老师再就国家安全方面说了气象的重要性,以前国家安全主要靠军事力量来衡量,而现在气象探测、观测及预测也影响到国家安全,各国对于气象的作用的认识也逐步加强。 其次,讲座中谈到气象灾害,它主要包括:干旱高温、暴雨、沙

尘暴、龙卷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类型。近年来,许多气象异常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的气象气象灾害越来越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如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各地区的干旱与洪涝,使得粮食产量下降,许多旱灾、涝灾的发生,今年北方的大旱很可能就与此有关,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也使太平洋两岸雨水分布出现异常。总的来说,气候与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的重大课题,气候的变化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 老师又引用了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一句话,引出气象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气象灾害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气象的监测预警机制来防灾减灾,例如各种防霜、防雷电、人工增雨、防风的措施。如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在一小时以内降水达5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蓝色暴雨信号,在三小时以内降水达10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红色暴雨信号,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提醒当地居民注意这几种气象灾害,还有我们对台风路径的观测和预报,会使沿海地区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因此,气象能对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气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会给当地提供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几位当地解决了能源不足问题,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的服务,许多气象局都通过网站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例如贵州的农经网。 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在该气象观测场我们认真学习和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作用,首先是百叶箱内的干湿温度表、最高温度表和

中国传媒大学 823《运筹学》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筹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运筹学》是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考生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科目,其评价标准是高等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录取。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并具有对实际问题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线性规划及对偶理论 1.单纯形法 2.改进单纯形法 3.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4.对偶单纯形法 5.灵敏度分析 (二)运输问题 1.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2.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 3.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三)目标规划 1.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2.目标规划的图解法与单纯形法 (四)整数规划 1.0-1型整数规划 2.分支定界解法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214236265.html,1

3.割平面解法 4.指派问题 (五)动态规划 1.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与最优性定理 3.动态规划与静态规划的关系 4.动态规划的应用 (六)图与网络分析: 1.图与树的基本概念 2.最短路问题 3.网络最大流问题 4.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5.中国邮递员问题 6.网络计划 (七)决策论 1.基本概念 2.风险型决策问题:期望值准则、效用期望值准则、完全信息期望值、决策树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可能的题型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014年有多名学员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摄影,摄像,表演,【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214236265.html,2

2013年考研数学三考试大纲(最新)

2013年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积分约56% 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微积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 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 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2020考研数学三大纲原文

2020考研数学三大纲原文 2015考研数学(三)大纲原文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积分约56% 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微积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 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 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

运筹学整数规划例题

练习4.9 连续投资问题 某公司现有资金10万元,拟在今后五年考虑用于下列项目的投资: 项目A:从第一年到第四年每年年初需要投资,并于次年收回本利115%,但要求第一年投资最低金额为4万元,第二.三.四年不限. 项目B:第三年初需要投资,到第五年末能收回本利128%,但规定最低投资金额为3万元,最高金额为5万元. 项目C:第二年初需要投资,到第五年末能收回本利140%,但规定其投资金额或为2万元,或为4万元,或为6万元,或为8万元. 项目D:五年每年年初都可购买公债,于当年末归还,并获利6%,此项目投资金额不限. 试问该公司应图和确定这些项目的每年投资金额,使到第五年末拥有最大的资金收益. (1) x 为项目各年月初投入向量。 (2) ij x 为 i 种项目j 年的月初的投入。 (3) 向量c 中的元素 ij c 为i 年末j 种项目收回本例的百分比。 (4) 矩阵A 中元素 ij a 为约束条件中每个变量ij x 的系数。 (5) Z 为第5年末能拥有的资金本利最大总额。 因此目标函数为 4325max 1.15 1.28 1.40 1.06A B C D Z x x x x =+++ 束条件应是每年年初的投资额应等于该投资者年初所拥有的资金. 第1年年初该投资者拥有10万元资金,故有 11100000A D x x +=. 第2年年初该投资者手中拥有资金只有()116%D x +,故有 22211.06A C D D x x x x ++=. 第3年年初该投资者拥有资金为从D 项目收回的本金: 21.06D x ,及从项目A 中第1年投资收回的本金: 11.15A x ,故有 333121.15 1.06A B D A D x x x x x ++=+ 同理第4年、第5年有约束为 44231.15 1.06A D A D x x x x +=+, 5341.15 1.06D A D x x x =+

2019运筹学期末复习试题(考试范围提纲)

运筹学期末复习范围 第1章 线性规划 1. 线性规划解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2. 大M 法求解线性规划目标函数的设法及求解的思想 3. 用单纯形表格求解线性规划 第2章 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 1.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2. 已知原问题写出对偶问题 3. 对偶理论:已知对偶问题(原问题)最优解判断原问题(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4. 灵敏度分析:常数项或者价值系数发生改变时对最优解的影响判别 第3章 运输问题 1. 产销平衡运输问题模型的特点 2. 表上作业法初始基变量的个数的判别 3. 确定初始基可行解的方法:最小元素法(基本思想)和伏格尔法的优缺点比较 最优解的判别方法(检验数的判别) 闭回路法 位势法检验数的求法。 第4章 整数规划 1. 分支定界法如何定界如何分支 2. 0-1整数规划相互排斥的约束条件 3. 最小指派问题 第5章 动态规划 1.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解决哪一类问题) 2.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最优解和最优值(顺推法或逆推法) 第6章 图与网络规划 1.图的概念;边和点的关系 2.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破圈法和避圈法的步骤 3.求网络最大流,并找出最小割集。 第7章 无约束极值问题 1.斐波那契法和0.618法两种方法比较的优缺点,以及斐波那契法的区间缩短率。 2.斐波那契法给定两点函数值如何判定保留区间和去掉的区间 3.已知函数,最速下降法求某一点处的搜索方向;共轭梯度法如何确定搜索方向以及迭代终止条件。 第8章 约束极值问题 1.利用K-T 条件求解非线性规划 2.常用的制约函数分类,如何设惩罚函数和障碍函数。 运筹学期末复习试题 1 、内点法求解,构造的障碍函数 ()()3 1212 1,131r r P X r x x x x = +++ +-

考研数学三大纲.doc

2018年考研数学(三)考试大纲 2018年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 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概念不同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 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 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 (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 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 (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 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 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 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答: 6、某湿空气气块的P=1000hPa ,e=25hPa , t=32℃,其中干空气为3000g ,试问: 17.2717.2713.4237.313.4237.36.11 6.1115.4t t s e e e hPa ????? ? ?++????=?=?=12.342.3 100%29.1%a s e RH e = = ?=s a a s d e e e e d hPa =- ? =- = 15.4-4.2=11.217.276.11exp()8.63237.3a t e hPa t t =11.2=? ? =+℃17.271540% 6.11exp() 6.8215237.3a a s s e RH e RH e e ?= ? =?=?? =+hPa 36.820.6220.622 4.2410/1000a e q g g P - = ==?36.820.6220.622 4.2710/1000 6.82a a e g g P e γ- = ==?--

2017年考研数学三考试大纲

2017年考研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积分约56% 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微积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一)

思考题: 1. 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 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 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e、E、f、t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 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 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 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麽?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 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新)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绪论:介绍运筹学发展史及运筹学研究问题的思路、过程、方法,另外着重阐述运筹学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的基本思想。 (2)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方法。 (3)线性规划基本定理:以线性代数的数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线性规划解的性质,存在定理及计算思路。 (4)单纯形法及应用:介绍丹立格提出的单纯形法、原理、计算过程、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最后介绍线性规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5)对偶理论:首先从经济方面提出对偶问题,然后从数学上给出对偶问题定义,并导出任意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写法。研究了一对对偶问题解之间的关系 ——对偶理论,提出对偶单纯形法。 (6)灵敏度分析及案例讨论:详细分析了线性规划问题各参数的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7)运输问题:提出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问题——运输问题,即从M个产地向N个销地调运货物,追求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指出该问题一定有最优解,并给 出求解运输问题的特殊方法:表上作业法,最后举出一些可以用运输问题数学 模型描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8)目标规划:提出目标规划法—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的一种方法。把一个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分别制成目标约束的约束条件两类限制,并构造以不同级别为 先后顺序的目标参数,以期达到距离总目标最小的决策方案——即满意解。 (9)整数规划:研究(线性)整数规划问题,提出分枝定界法,匈牙利法并研究了指派问题的特殊解法——匈牙利法。 (10)图论及其应用:研究图论中的几个极值问题。最短路问题,狄克斯拉算法和表格法,提出最大流问题的图解和标号法。最后研究了几个其它极值问题。 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的选择和评价;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的更 新和技术改造。 (11)动态规划:提出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动态规划基本方程找出求解动态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最后举出一些应用实例。 (12)对策论:介绍对策论基础和基本定理,研究矩阵对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研究了构造矩阵对策模型及解法。 (13)决策论:论述决策问题的类型,基本概念及决策方法与准则,研究不确定性决策模型、风险性决策模型及风险性序列决策的决策树方法。 2. 基本要求: (1)掌握运筹学各个分支的基本理论、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和方法初步应用于管理的实际问题中; (3)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分析管理应用案例。 (4)掌握计算机应用方法,并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5)熟练应用运筹学课程提供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6)能够使用POWERPOINT 进行案例分析的演示和讲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