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 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最显著的特点是 ( B 。 A . 占用频带小 B. 抗干扰能力强 C. 传输容量大 D.易于频分复用

2.以下属于数字信号是( D 。

A . PAM 信号 B. PDM 信号 C. PPM 信号 D. PCM 信号

3.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 C 。

A . PAM 传输方式 B. PCM 传输方式 C. PSK 传输方式 D.⊿ M 传输方式

4.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以下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 B 。

A . PSK 传输方式 B. PCM 传输方式 C. QAM 传输方式 D. SS

B 传输方式

5.以下属于码元速率单位的是( A 。

A .波特 B.比特 C.波特 /s D.比特 /s

6. 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D

A . 125s μB. 250s μ C. 1ms D. 2ms

7. PCM30/32系统发送 1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A A . 125s μB. 250s μ C. 1ms D. 2ms

8.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 A

A. 模拟信号

B. 数字信号

C. 调相信号

D. 调频

信号

9.调制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好将对编码信道产生影响, 其结果是对数字信号带来( B 。

A .噪声干扰 B.码间干扰 C.突发干扰 D .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10.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受到“三要素”的限制, 其“三要素”是( B 。

A .带宽、信号功率、信息量 B.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C .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D.信息量、带宽、噪声功率谱密度

11. 以下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信道容量的方法是 ( D 。

A .无限制提高信噪比 B.无限制减小噪声 C .无限制提高信号功率 D.无限制增加带宽 12.根据香农公式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 A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小; B.信道的容量与信道的带宽成正比;

C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

越高; D.信道的容量与信噪比成正比。

13.以下不属于线性调制的调制方式是( D 。

补:非线性调制:频率调制 FM ,相位调制 PM

A . AM B. DS

B C. SSB D. FM

14. 设某传输码序列为 +1-10000+100-1+100-1+100-1, 该传输码属于( D 。

A . RZ 码 B. HDB3码 C. CMI

码 D. AMI 码

15. 设某传输码序列为

+1-100-1+100+1-1000-1+100-1, 该传输码属于

( C 。

A . AMI 码 B. CMI 码 C.

3

HDB

码 D. RZ 码

16. 我国 PCM 数字设备间的传输接口码型是

( B 。

A . AMI 码 B. HDB3码 C. NRZ 码

D . RZ 码

17.以下数字码型中,不具备一定的检测差错能力码

为( A 。

A . NRZ 码 B. CMI 码 C. AMI 码

D . HDB3码

18. 以下可以消除或减小码间干扰方法是 ( B 。 A . 自动增益控制技术 B . 均衡技术

C .最佳接收技术 D.量化技术

19.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以下不能消除码间干扰

系统传输特性为( C 。

A .理想低通特性 B.升余弦

特性

C .匹配滤波特性 D.线性滚

降特性

20.观察眼图应使用的仪表是( C 。

A .频率计 B.万用表 C.示波器

D .扫频仪

21.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其已调信号占用频带的

大小关系为( C 。

A . 2ASK= 2PSK= 2FSK B. 2ASK= 2PSK >2FSK

C . 2FSK >2PSK= 2ASK D. 2FSK >

2PSK >2ASK

22.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其采用的进制数越高,则

( C 。

A .抗干扰能力越强 B.占用的频带越宽

C .频谱利用率越高 D.实现越简单

23.在误码率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

抗干扰性能好坏的关系为( B 。

A . 2ASK >2FSK >2PSK B. 2PSK >2FSK >2ASK C . 2FSK >2PSK >2ASK D. 2PSK >2ASK >2FSK 24.可以采用差分解调方式进行解调的数字调制方式

是。 ( D

A . ASK B. PSK C. FSK

D . DPSK

25. 对于 2PSK 采用直接法载波同步会带来的载波相位模糊是( B 。

A . 900和 1800不定 B. 00和 1800不定 C. 900

和 3600不定 D. 00和 900

不定 26.根据抽样定理,用于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的频率

S f 与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 H f 的关系是( D 。

A . H S f f 2<

B . H S f f 2=

C . H S f f 2> D. H S f f 2≥

27.设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10kHz ~100kHz ,实际

用于该信号的抽样频率为( D 。 A . 20 kHz B. 180 kHz C. 200

kHz D. 210 kHz

28.通过抽样可以使模拟信号实现( C 。

A . 时间和幅值的离散

B . 幅值上的离散

C .时间上的离散 D.频谱上的离散 29. PCM30/32基群的信息速率为(

D 。 A . 64kb/s B. 256kb/s C. 1024kb/s D. 2048kb/s

30. PCM30/32系统中帧同步码的长度是 ( C

0011011

A . 4 bit

B . 6 bit

C . 7 bit

D . 8 bit

31. STM-1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A A . 9×270×1 B . 9×270×4 C . 9×261×4 D .

9×270×16 32. PCM30/32系统中125μs 是( A

A .帧周期时间

B . 路时隙间隔时间

C . 复帧周期时间

D .位时隙间隔时间

33.在点到点的数字通信系统中,不需要的同步是 ( D 。 A . 载波同步 B . 位同步 C .帧同步 D.网同步

34.在一个包含调制信道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在接收

端三种同步的先后关系为( A 。

A . 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 B. 帧同步、

位同步、载波同步

C .位同步、帧同步、载波同步 D.载波同

步、帧同步、位同步

35.一个数字通信系统至少应包括的两种同步是 ( D 。 A .载波同步、位同步 B.载波同步、网同步 C .帧同步、载波同步 D.帧同步、位同步 36. 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37. 不利于定时钟提取的基带传输的码型是

( A A.AMI 码 B.CMI 码 C.HDB3码 D.AMI 码和 CMI 码 38. 标准的有线传输采用脉冲编码调制 (PCM

, 每秒钟抽样 ( D 次, 每次抽样值用 8bit 来表示, 总的码率是 64kbps 。 A.400 B.800 C.4000 D.8000 39. PCM30/32系统是( B A .模拟时分复用系统 B .数字时分复用系统

C .频分复用系统

D .码分复用系统 40. GSM 系统采用的语音编码技术是 ( D 。 A . AMR B . VSELP C . ADPCM D . RPE-LTP 41.同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C

A . 码速调整

B . 码速恢复

C . 码速变换

D .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42. ( A 是使信息载体(载波的某些特性随信息变化的过程,并能使所要传送的信息适合于信道的特性,达到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传输。

A .调制

B . 信道编码

C . 信源编码

D .扩频

43. 下列编码方法中不属于 ... 波形编码的是( C A . PCM B . ADPCM C .子带编码

D . DPCM

44. SDH中继网适合采用的拓扑结构为 ( D A. 环形 B. 线形 C. 星形 D. 环形和线形 45. 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A A .码速调整 B .码速恢复 C .码速变换D.码

速变换和码速恢复

填空题

1. 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有效性

和可靠性。

2.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

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应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具体指标分别是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3.通常将调制前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将

调制后和解调前的信号称为频带信号。 4. 模拟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数字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时分复用技术。 5. PCM 系统信道部分包括传输线路及 _再生中继器 ___。

6. 为了提高通信信道的利用率, 使信号沿同一信道传

输而不互相干扰,称为 __多路复用 _。

7.量化是将 PAM 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 8.根据香农公式,当信道容量一定时,信道的带宽越

宽,则对信噪比要求就越小。

9.根据对控制载波的参数不同,调制可以分为调

幅、调频、调相三种基本方式。 10. 在 HDB 3中每当出现 4 个连 0码时, 要用取

代节代替。 11. SDH 帧结构中安排有两大类开销:通道开销和 ___

段开销 __

12. SDH 网同步通常采用 _主从同步 __方式

13.数字复接的同步指的是被复接的几个低次群信号

的数码率 ____相同 _。

14.数字调制通常称为数字键控,数字键控方式有

ASK 、 FSK 、 PSK 三种。 15. 2FSK 信号当 S f f f <-12时其功率谱将出现单峰 ; 当 S f f f >-12时其功率谱将出现双峰。

16. PSK 是利用载波的固定相位来表示符号,而 DPSK 则是利用载波的相位跳变来表示符号。 17. 在数字调制传输系统中, PSK 方式所占用的频带宽

度与 ASK 的一样 , PSK 方式的抗干扰能力比 ASK 的强。 18. 采用 2PSK 传输中由于提取的载波存在相位

模糊现象,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差分编码方式加以克服。

19. PCM 方式的模拟信号数字化要经过抽样、

量化、编码三个过程。

20.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传输的基本方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ΔM 两种。 21. 在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抽样过程

是为了实现时间上的离散、量化过程是为了实现幅度上的离散。

22.抽样是将时间连续的信号变换为

时间离散的信号。

23.一个模拟信号在经过抽样后其信号属于模拟

信号,再经过量化后其信号属于数字信号。

24.量化是将幅值连续的信号变换为幅值离散的信号。

25. PCM30/32基群帧结构中, TS 0时隙主要用于传输帧同步码 , TS 16时隙主要用于传输信令码。

26. PCM30/32基群帧结构中一共划分有 32

时隙。

27. 载波同步的方法主要有插入导频法

和直接法。

28. 子带编码是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的结合,属

于混合编码。

29.数字复接的实现方法有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

30. 在数字调制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中, 应先采用载

波同步同步,其次采用位同步, 同步,最后采用帧同步同步。

31. DPCM是对量化、编

码。

32. 帧同步系统中的保护电路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的后

方保护是为了防止伪同步 _。

33. PDH 异步复接需要码速

34. 64kbit /s 速率的复接数字信号被称为。

35. __数字分接器 ____。

36、 PCM 通信系统中 D/A变换包括解码和低通两步。 37、在 PCM 系统中路时隙脉冲的主要作用是传送帧同步码和标志信号码 _。 38.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 引起误码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码间串扰和噪声干扰。

39. 数字复接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 在准同步数字体

系(PDH 中大多采用 ___按位复接 __。

40. PCM30/32系统中后方保护的前提状态是 ____捕捉

状态 _。

41. 帧同步系统中的保护电路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的前

方保护是为了防止 __假失步 _________。

42. 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方法为 ____数字调幅 __、数字

调相和数字调频。

43. PCM 通信系统中为了延长通信距离,每隔一定的

距离要加 ___再生中继器

44. PCM30/32路系统路时隙 t c 的值为 ___3.91us__。 45. 互不干扰的多个相互独立的用户信号,而多址通信则是在多点之间实现互不干扰的多方通信。

判断题

1.数字信号是指具有时间上和幅度取值上离散的信

号。(√

2.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表示该事件的信息量越大。 (×

3. 当离散信源中每个符号等概出现, 而且各符号的出现为统计独立时,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最大。(√

4. 由于调制信道属于模拟信道, 而编码信道属于数字信道,所以调制信道引起的失真不会影响编码信道。 (×

5.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分为乘性干扰和加性干扰两部分。(√

6. 当传输信道的带宽一定, 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容量将固定为一常数。 (×

7. 在信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 增加信道带宽可以换取减小对信噪比的要求。(√

8.当信道带宽趋向无穷时,信道容量趋向一常数。(√

9. 幅度调制通常称为线性调制是因为频带的搬移过程是线性的。(√

10. 作为数字基带信号其功率谱中一定含连续谱分量。(√

11. 有些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离散谱分量。(√

12.数字调制中三种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大小的关系是 2FSK >2PSK=2ASK。(√

13. 2DPSK 占用的频带与 2ASK 占用的频带一样宽。(√

14. PSK 和 DPSK 只是载波相位的表示不同,因此应用中选用哪种均可。 (×

15.采用相对调相可以解决在载波恢复中出现的相位模糊带来的问题。(√

16.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不会对模拟信号带来任何影响。 (×

17.按照抽样定理要求进行抽样后即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

18.带通型抽样定理可以适用于低通型信号的抽样。 (×

19.采用非均匀量化是为了解决均匀量化时的小信号量化误差过大。(√

20.按最佳接收准则构成的接收机可以获得加性干扰下的最小差错率(×

21. 接收等概率 0、 1码的 2ASK 接收机的最佳判决门限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无关。 (×

22. 接收等概率 0、 1码的 2PSK 接收机的最佳判决门限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无关。(√

23.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一定,调制方式一定,输入端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一定,接收机的抗噪声性能与码元速率大小无关。 (× 24. 码元速率一定, MPSK 信号的带宽与进制数 M 大小基本无关。(√

25. 信息速率一定, MPSK 信号的带宽与进制数 M 大小基本无关。 (×

26. 信息速率一定, MFSK 信号的码元速率随进制数 M 增大而减小,带宽随 M 增大而增大。(√

27. 模拟信号经抽样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 28. 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29. 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和编码后的输出是数字信号。(√

30. ΔM通信系统中,抽样频率越高,量化信噪比越高。(√

31. PCM 通信系统中,抽样频率越高,量化信噪比越高。 (×

32. PCM 信号的信息速率等于抽样频率。 (×

33. M

?信号的信息速率等于抽样频率。(√ 34. 对 2ASK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非相干解调法解调。 (×

35. 对 2PSK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 36. 对 2F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非相干解调法解调。(√

37. 模拟信号经抽样后再恢复,必然要产生失真。 (× 38.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后再恢复,必然要产生失真。(√

39.对带通模拟信号抽样,设带通信号的最低、最高

频率分别为

H

L

f

f 、 ,

L

H

H

f

f

B

f -

=

>>, 为了能从抽样值序列不失真地恢复原模拟带通信号,抽样频率

必须满足

H

S

f

f 2

≥。 (×

40.频分复用只能用于模拟调制信号的多路复用,不能用于数字调制信号的多路复用。 (×

41. 单路 PCM 数字电话通信不需要群同步。 (× 42. 单路ΔM数字电话通信不需要群同步。(√ 43. 采用平方变换法, 从 2PSK 信号中提取的本地恢复载波存在载波

相位 1800的相位模糊;而采用同相正交环,从 2PSK 信号中提取的本地恢复载波不

存在载波相位 1800的相位模糊。 (×

44. 无论码长 n 为多少,全 0码字都是线性分组码的许用码字。(√

简答题

1. 通信系统的两项重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反映通信系统的什么性能?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对应于这两项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有效性用于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容量大小; 可靠性用于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质量好坏。模拟通信对应有效性的指标为传输带宽,对应有效性的指标为信噪比;

数字通信对应有效性的指标为传输速率,对应有

效性的指标为差错率;

2.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

答: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

较宽。

3. 同步的包括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实现? 解:1 、位同步:即定时系统

的主时钟脉冲要同接收信码流同频同相 , 可在收端通过时钟提取来实现。

2 、帧同步:即发端第 n 路抽样量化编码的信号一定要在收端第 n 路解码滤波

还原,以保证语音的正确传送。

可在发端在固的时间位置上插入特定的帧同步码组, 在接收端加以正确识别

3 、复帧同步:发端第 n 路的信令一定要送到收端第 n 路,以确保信令正确传送。实现方法与帧同步类似。

4. ADPCM的优点是什么 ?

答:ADPCM 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自适应量化和自适应预测, ADPCM 的量化失真、预测误差均较小, 因而它能在 s kbit /32数码率的条件下达到 PCM 系统 s kbit /64数码率的话音质量要求。

5. 30/32路 PCM 的帧长,路时隙宽,比特宽,数码率各为多少?第 n 路样值编码至第 n+1路样值编码之间共有多少比特?

解:一帧长 =125us=256bit 一路时隙 =3.91us=8bit 一比特 =488ns

数码率 fb=2048kb/s

两路相邻样值开始编码之间有 8bit 。

6、 30/32路 PCM 设备的同步, 监视, 对告码组是如何安排的?

解:同步码:帧同步码共 7位“0011011” ,安排在偶帧 TS 0的 a 2~a8码位

监视码:区分奇偶帧的监视码为 1位“1” ,安排在奇帧 TS0的 a2码位 .

对告码:帧失步对告码安排在奇帧 TS0的 a3码位 , 失步用“1” 表示,同步用“0” 表示。 7. 某 7位非线性幅度码为 0110101, 将其转换成 11位线性幅度码。

答:11位线性幅度码为 00001010100

8. 解释 2PSK 解调中的“ 倒”π现象 :

由于在 2PSK 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 1800

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 即“1” 变为“0” , “0” 变为“1” , 判决器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称为2PSK 方式的“ 倒”π现象或“ 反相工作” 。另外,在随机信号码元序列中,信号波形有可能出现长时间连续的正弦波形,致使在接收端无法辨认信号码元的起止时刻。

因此,实际中一般不采用 2PSK 方式,为了克服 2PSK 的“ 倒”π现象,提出了差分移相键控,即 2DPSK 。 9. DPCM 的基本原理

DPCM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基本原理:利用相邻抽样值之间的相关性。具体的方法是:用前面若干时刻传输的抽样值来预测当前要传输的样值,然后对预测的误差而不是样值本身进行编码、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接收的预测误差来修正当前的预测值。

10. 帧同步系统中为什么要加前、后方保护电路? 答:由于信道误码使同步码误成非同步码叫假失步。为了防止假失步的不利影响,要加前方保护电路。

前方保护是这样防止假失步的不利影响的:当连续 m 次(m 称为前方保护计数检测不出同步码后, 才判为系统真正失步,而立即进入捕捉状态,开始捕捉同步码。

由于信道误码使信息码误成同步码叫伪同步。为了防止伪同步的不利影响,要加后方保护电路。后方保护是这样防止伪同步的不利影响的:在捕捉帧同步码的过程中,只有在连续捕捉到 n (n 为后方保护计数次帧同步码后,才能认为系统已真正恢复到了同步状态。

11.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传输码的结构应具备哪些基本特性?

传输码应具备的特性为:①易于时钟提取; ②无直流分量、高频和低频分量要少; ③码型变换设备简单、易于实现;④具有一定的误码检错能力;⑤尽量不受信源统计特性的影响。

12. 数字复接的方法有哪几种? PDH 采用哪一种? 答:数字复接的方法有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两种, PDH 采用异步复接。

13. 什么叫 PCM 零次群? PCM 一至四次群的接口码型分别是什么?

答:PCM 通信最基本的传送单位是 64kbit /s , 即一路话音的编码,因此它是零次的。 64kbit /s 速率的复接数字信号被称为零次群。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的接口码型是 HDB3码, 四次群的接口码型是 CMI 码。

14.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有哪几种?

答: SDH 的基本网络单元有四种,即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 15.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是什么?解:时分多路复用就是在一条信道的传输时间内,将若干路离散信号的脉冲序列,经过分组、压缩、循环排序,成为时间上互不重迭的多路信号一并传输的方式。 16. 一个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是否必须有载波同步和位同步?其同步性能的好坏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何影响?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可以不需要载波同步,但必须有位同步。位同步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抽样判决的结果,最终影响系统的误码率的大小。 17. 解释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含义?在理想信道下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含义是消除码间干扰且抗噪声性能最理想的系统;在理想信道符合恒参信道且传输特性不会带来频率失真,因此不用考虑码间干扰,此时基带传输系统的结构为接收滤波器的特性与信号特性共轭匹配 18、什么是准同步复接和同步复接?解;同步复接是指被复接各输入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个总时钟统一供给,即各支路的时钟频率完全相等的复接方式。准同步复接是指参与复接的各低次群使用各自的时钟,但各支路的时钟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这种复接方式在复接前必须将各支路的码速都调整到统一的规定值后才能复接。 19、已知信息代码为 1 0 0 0 0 0 0 0 0 0 1 1,求相应的 AMI 码、HDB3 码、PST 码及双相码。解:信息码: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AMI 码:+1 0 0 0 0 0 0 0 0 0 -1 +1 HDB3 码:+1 0 0 0 +V -B 0 0 -V 0 +1 -1 PST 码: + 0 - + + - + - + + 双相码: 10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10 10 20、已知信息代码为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求 6 相应的 AMI

码及 HDB3 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信息码 AMI 码 +1 0 -1 HDB3 码 +1 0 -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0 0 -V 0 +1 -1 21、非均匀量化的

实质是什么?解:压缩扩张和均匀量化结合形成非均匀量化,在发端均匀量化前

通过扩张提高小信息的幅度,即可提高信噪比,在收端再通过相逆压缩对小信息

幅度还原。 22.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解:

信源编码是完成 A/D 转换。信道编码是将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机内码转换成适合于

在信道上传输的线路码,完成码型变换。 23. 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是什么?前后方

保护的作用是什么?解:要求:1、建立时间要短 2、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

抗干扰能力 3、码型的选择要保证由信息码而产生的伪同步码的可能小前后方保

护的作用是防止假失步和伪同步。 24.数字调制有哪几种基本方法?答:数字调制

有三种基本方法:数字调幅(ASK,也称幅移键控)、数字调相(PSK,也称相

移键控)、数字调频(FSK,也称频移键控)。计算题 1.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

长度为 1 s ,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答:符号速率

为 N 1 1 6 106 Bd 码元时间 10 信息传输速率为

接上题,若传输R N log2 M 106 log2 4 2 106 bit / s 2Mbit / s 2.

过程中 2 秒误 1 个比特,求误码率。答: Pe 发生误码个数 (n 1 2.5

10 7 6 传输总码元( N 2 2 10 5. PCM30/32 系统中一帧有多少比特?1 秒传输

多少帧?假设 l 7 ,数码率 f B 为多少?答:PCM30/32 系统中一帧有 256 比特

1 秒传输 8000 帧 3.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 1024 kHz ,可传输 2048 kbit /

s 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 bit / s / Hz ? 答:频带利用率为信息传输速

率 2048 103 (bit / s / Hz 2bit / s / Hz 频带宽度 1024 103 4.某模拟信

号的频谱如下图所示,求抽样频率并画出抽样信号的频谱。 l 7 时,数码率 f B

为 f B f S n l 8000 32 7 1792 kbit / s 6. PCM30/32

路系统中,假设

m 3 , n 2 ,求前、后保护时间分别是多少?答: T前 (m 1TS (3

律 13 折线编码

1 250 500 s T后 (n 1TS (

2 1 250 250 s 7. A

器,l 8 ,一个样值为 iS 98 ,试将其编成相应的码字,并求其编码误差与

解码误差。答:答: iS 98 0 a1 1 f 0 60k , f M 108k , B f

M f 0 108 60 48H k H IS i S 98 I S I R 2 128 a2 0

H z f0 B ∴此信号为带通型信号 I S I R3 32 I S I R 4 64

段落码为 011 ,样值在第 4 量

a3 1 a4 1 n ( f0 60 I ( I 1 B 48

化段,满足抽样定理时,应有 fs 2( f 0 f M 2(60 108 112kHz 2n 1

2 1 1 I B 4 64 , 4 4 I R5 I B 4 8 4 64 8 4

96 I S I R5 a5 1 I R6 I B 4 8 4 4 4 64 8 4 4

4 112 7

I S I R6 a6 0 I R7 I B 4 8 4 2 4 64 8 4 2

4 104 H eq ( H T i 2 i Ts s Ts 0 Ts I S I R7 a7 0 I R8 I B 4 8 4

码字为 10111000 编码电

4 64 8 4 4 100 I S I R8

平:根据该条件 H 可分解如下: i=0 i=-1 时时 a8 0 I C I B4

(23 a5 22 a6 21 a7 20 a8 4 64 (8 1 4 0 2

0 1 0 4 96 编码误差: i=1 i=-1、0、1 三图叠加结果时 eC I C

I S 96 98 2 解码电平:显然叠加结果符合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条

件,因此 I D IC 解码误差: 4 4 96 98 2 2 eD I D I S

98 98 0 8.设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 H 如图所示,其中α

是某个常数(0≤α≤1)。试求:(1)检验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2)该系统的最大码元速率为多少?这时的系统频带利用率是多少。 0 时系统

能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2)最大码元速率为: RB 0 0 0 (1

0 系统带宽为: B Hz 2 2 当 RB 系统频带利用率为:

.若某 2FSK 系统的码元传

0 / RB 2 B (1 0 / 2 (1 9

输速率为 RB 2 106 B ,数字信息为“1”时的频率 f1 为 10MHz,数字信息为

“0” 时的频率 f 2 为 10.4MHz。输入接收端解调器的信号峰值振幅 a 40 V 。信

道加性噪声为高斯白噪声,且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 n0 6 10 18W / Hz 。试

求:(1)2FSK 信号的第一零点带宽;(2)非相干接收时,系统的误码率;

(3)相干接收时,系统的误码率。(1)由题意可知, f S RB 2 106

Hz ,f1=10MHz, f2=10.4MHz,因此 2FSK 信号带宽为:(1)系统无码间干扰传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最显着的特点是( B )。 A.占用频带小B.抗干扰能力强 C.传输容量大D.易于频分复用 2.以下属于数字信号是( D )。 A.PAM信号B.PDM信号 C.PPM 信号D.PCM信号 3.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 C )。 A.PAM传输方式 B.PCM传输方式 C.PSK 传输方式 D.⊿M传输方式 4.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 B )。 A.PSK传输方式 B.PCM传输方式 C.QAM 传输方式 D.SSB传输方式 5.以下属于码元速率单位的是( A )。 A.波特 B.比特 C.波特/s D.比特/s 6.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D) A.125sμB.250sμ C.1ms D.2ms 7.PCM30/32系统发送1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A) A.125sμB.250sμ C.1ms D.2ms 8.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 信号 9.调制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好将对编码信道产生影响,其结果是对数字信号带来( B )。 A.噪声干扰 B.码间干扰 C.突发干扰D.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10.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受到“三要素”的限制,其“三要素”是( B )。 A.带宽、信号功率、信息量 B.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C.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D.信息量、带宽、噪声功率谱密度 11.以下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信道容量的方法是( D )。 A.无限制提高信噪比 B.无限制减小噪声C.无限制提高信号功率 D.无限制增加带宽12.根据香农公式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 A.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小; B.信道的容量与信道的带宽成正比; C.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 越高; D.信道的容量与信噪比成正比。 13.以下不属于线性调制的调制方式是( D )。 补:非线性调制: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 A.AM B.DSB C.SSB D.FM 14.设某传输码序列为+1-10000+100-1+100-1+100-1, 该传输码属于( D )。 A.RZ码 B.HDB3码 C.CMI 码 D.AMI码 15.设某传输码序列为 +1-100-1+100+1-1000-1+100-1,该传输码属于 ( C )。 A.AMI码B.CMI码 C. 3 HDB 码D.RZ码 16.我国PCM数字设备间的传输接口码型是 ( B )。 A.AMI码 B.HDB3码 C.NRZ码 D.RZ码 17.以下数字码型中,不具备一定的检测差错能力码 为( A )。 A.NRZ码 B.CMI码 C.AMI码D.HDB3码 18.以下可以消除或减小码间干扰方法是( B )。 A.自动增益控制技术B.均衡技术 C.最佳接收技术D.量化技术 19.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以下不能消除码间干扰 系统传输特性为( C )。 A.理想低通特性 B.升余弦 特性 C.匹配滤波特性 D.线性滚 降特性 20.观察眼图应使用的仪表是( C )。 A.频率计 B.万用表 C.示波器 D.扫频仪 21.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其已调信号占用频带的 大小关系为( C )。 A.2ASK= 2PSK= 2FSK B.2ASK= 2PSK>2FSK C.2FSK>2PSK= 2ASK D.2FSK> 2PSK>2ASK 22.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其采用的进制数越高,则 ( C )。 A.抗干扰能力越强B.占用的频带越宽 C.频谱利用率越高D.实现越简单 23.在误码率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 抗干扰性能好坏的关系为( B )。 A.2ASK>2FSK>2PSK B.2PSK >2FSK>2ASK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2015秋题目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拟通信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多路通信。 3、PAM信号的_____________连续,______________离散,它属于____________信号。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5、A/D变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步。 6、 D/A变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步。 7、波形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参量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量化是将PAM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非过载区)的最大量化误差为_____________;过载区内的最大 量化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 13、A律压缩特性小信号时,随着A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_________________;大信号 时,随着A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A律压缩特性一般A的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线性编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免复习题(细菌各论及答案)

作业七第13章化脓性细菌 A1型 1.下列属于革兰阳性球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葡萄球菌中致病菌最强的是: 3.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4.链球菌若要生长良好,需要在什么培养基上生长: A.普通培养基 B.血清培养基 C.巧克力色培养基 D.牛奶培养基 E.以上都不是 5.链球菌的分类是根据: A.色素 B.生化反应 C.溶血现象 D.营养要求 E.以上都不是 6.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溶血现象特点是: A.草绿色溶血环 B.透明溶血环 C.无溶血环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7.无芽孢菌中抵抗力最强者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8.菌体呈矛头状的革兰阳性双球菌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9.以下不是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共同特点的是: A.肾型革兰阴性双球菌 B.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基 C.抵抗力较弱 D.都引起毒素性疾病 E.以上都不是 10.能引起新生儿脓漏眼的球菌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淋病奈瑟菌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属于革兰阴性球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链球菌 D.都不是 E.以上都不是 12.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13.链球菌感染不同于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 A.化脓性炎症 B.毒素性疾病 C.超敏反应性疾病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是 14.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15.抗O试验是对可疑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辅助检查,它检查的是以下哪种细菌的 抗体: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16.对青霉素G有90%以上耐药菌株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淋病奈瑟菌 D.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17.能产生自溶酶,长出脐状菌落的球菌是: A.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链球菌 E.以上都不是 17.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病灶特点应为: A.化脓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B.脓液粘稠 C.细菌易扩散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一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宋虹 ************* *********************

实验_ --------------------------------------- 2实验目的 ---------------------------------------- 2实验内容 ---------------------------------------- 2基本原理 ---------------------------------------- 2实验步骤 ---------------------------------------- 9实验结果 ---------------------------------------- 11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o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 码(HDB,)、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AMI译码输岀波形。 基本原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s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 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 5KB, 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泄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左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岀点: ?CLK 晶振信号测试点 ?BS-0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岀点/测试点(2个) ?FS 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 ?NRZ-OUT(AK)NRZ信号(绝对码)输岀点/测试点(4个) 图1-1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

临床医学 病理学 复习题 (附答案)

病理学复习题 绪论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A型题(1-20) 1.全身性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atrophy(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脂肪组织B.骨骼肌 C.脑 D.心肌 E.肝脏 2.虎斑心最明显表现在心脏的★ A.室间隔 B.右心室 C.左心室前壁 D.左心室后壁E.左心室乳头肌 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核碎裂 B.胞浆嗜酸性变 C.线粒体肿胀 D.自噬泡增多 E.胞质嗜酸性增强 4.不伴有细胞增生(hyp Erplasia)(数量性肥大)的肥大器官常是 A.乳腺B.心脏 C.肾 D.扁桃体 E.前列腺 5.化生是指★ A.肾盂粘膜粗糙增厚 B.宫颈口出现息肉 C.皮肤创口长出疤痕 D.神经元死亡后出现胶质结节E.支气管黏膜出现鳞状上皮 6.肝细胞的脂肪变所形成的细胞内空泡其主要成分是 A.脂褐素 B.胆固醇 C.脂蛋白 D.类脂E.中性脂肪 7.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凝固性坏死 8.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之为★ A.核内包涵体 B.核分裂像 C.核溶解联系D.核固缩 E.核碎裂 9.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干酪样坏死 B.肾梗死 C.心肌梗死 D.肝细胞嗜酸性小体E.乙型脑炎的软化灶

10.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凝固 B.坏疽C.梗死 D.脂肪坏死 E.栓塞 11.属不可逆性的病变是 A.水样变性 B.线粒体肿胀 C.脂肪变性 D.内质网扩张E.核碎裂 二、X型题 12.肉芽组织功能包括 A.保护创面 B.机化坏死物C.填补组织缺损D.演变为疤痕组织E.抗感染 13.萎缩的心脏在肉眼上常表现 A.体积缩小B.心肌呈褐色 C.心室内膜呈虎斑状 D.乳头肌变粗 E.冠状血管呈扭曲状 14.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A.关节软骨B.宫颈粘膜 C.支气管粘膜D.胃粘膜E.中枢神经组织 15.可发生坏疽的器官或组织是 A.阑尾 B.脾 C.肺D.子宫E.皮肤 16.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多见于★ A.心脏B.肾上腺 C.肝脏D.神经元E.肾脏 17.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时,其形态改变多样,包括 A.核固缩、碎裂和溶解 B.炎细胞漫润 C.胞质嗜酸性增加D.细胞结构、轮廓立即消失 E.基质和纤维裂解 18.湿性坏疽的病理特征包括★ A.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B.伴全身中毒症状C.高度水肿D.恶臭 味E.呈污黑色 19.常引起液化性坏死的疾病有★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与实验室建设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依据国内主流教材内容设计,涵盖数字基带传输、数字调制模拟信号数字化、同步技术、信道编码等主要教学内容,实验平台的技术方案与教材一致,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现无缝衔接。通过实验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用学习理论指导实验,避免互相脱节的麻烦,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赢。 本实验平台共由24个实验模块组成,可分为信号源模块、终端编译码模块、线路编译码模块、信道调制解调模块、二次开发模块、各种测量通信接口模块,以及控制显示模块等几大类,各模块功能叙述如下: 1、液晶显示模块 显示实验模块及其工作方式以供选择。 2、键盘控制模块 (1)选择实验模块及其工作方式。 (2)学生可自己编制数字信号输入,进行编码或调制实验。 3、模拟信号源模块 提供同步正弦波、非同步信号(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音乐信号等模拟信号,可通过连 接线发送到各终端编码模块。 4、用户电话接口模块 提供用户电话接口,进行用户摘挂机检测,可发送语音信号,接收语音信号。 5、数字信号源模块 (1)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编程输出各种数字信号 (2)通过计算机输入数字数据信号 (3)薄膜键盘键入编制数字信号 (4)EPM240芯片,学生二次开发编程输出各种数字信号、控制信号等 6、噪声源模块 提供白噪声信号,可加入到调制信道中模仿信道噪声干扰。 7、抽样定理与PAM实验系统 完成抽样定理的验证实验,及PAM通信系统实验。 注:提供多种频率的方波及窄脉冲信号抽样 8、PCM编译码系统模块 完成PCM的编码、译码实验; 完成两路PCM编码数字信号时分复用/解复用实验。

注:可改变时分复用的时隙位置,时分可复用路数及进行时分数据交换,加深学生对时分复用概念的理解 9、增量调制的编码模块 完成增量调制的编码实验,可进行模块或系统实验。 注:提供了三种编码时钟 10、增量调制的译码模块 完成增量调制的译码实验,可进行独立模块或系统实验。 注:提供了对应的三种译码时钟 11、AMI/HDB3编译码系统模块 完成AMI编译码功能、HDB3编译码功能。 注:提供对全“1”、全“0”、伪随机码、手工编制数字信号等进行编码译码 12、卷积编码实验模块 完成卷积编码实验。 注:通过对地址开关拨动编制数字信号输入,可模拟在信道中插入误码,分析卷积编译码的纠错能力 13、卷积译码实验模块 完成卷积译码实验。 14、VCO数字频率合成器模块 完成对1KHz、2KHz和外加数字信号的倍频输出。 15、频移键控FSK(ASK)调制模块 完成频移键控FSK调制实验, ASK调制实验。 注:①可对方波,伪随机码,计算机数据等信号的调制输出; ②可对已调信号进行放大或衰减输出; ③可在已调信号中加入噪声,模拟信道干扰 ④可完成本实验箱的自环单工通信实验,也可完成两台实验箱间的双工通信实验 16、频移键控FSK(ASK)解调模块 完成频移键控FSK解调实验,ASK解调实验。 17、相移键控BPSK(DPSK)调制模块 完成相移键控BPSK(DPSK)调制实验。 注:①可对方波,伪随机码,及计算机数据等信号进行调制输出;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与机制得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它就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得任务就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得本质,为疾病得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就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得共同得、成套得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得异常变化。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 A.观察疾病得发生、发展过程得学科。 B.探明疾病得发生机制与规律得学科. C。研究疾病得功能、代谢变化得学科。 D。描述疾病得经过与转归得学科。 答案:(B)。 2.病理生理学得最根本任务就是 A.观察疾病时机体得代偿与失代偿过程。 B.研究各种疾病就是如何发生发展得。 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得一般规律与机制。 D.描述疾病得表现.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就是一门 A、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得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得学科. C、研究疾病得发生机制与规律得学科。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答案:(A、B、C、D) 2.基本病理过程就是 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得相同反应。 B.指疾病发生发展得过程。 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 D。指疾病发生发展得共同规律. 答案:(A、C) 四。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得最终目标就是明确疾病发生得可能机制。 答案:(×) 2.基本病理过程就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得过程。

答案:(×) 五.问答题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 答案要点: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学科得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得发展。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得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得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得理论、方法。作为一名医学生学好病理生理学得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掌握基础学科得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各基础学科得新进展。 在临床各科得医疗实践中,往往都有或都会不断出现迫切需要解决得病理生理学问题,诸如疾病原因与条件得探索,发病机制得阐明,诊疗与预防措施得改进等。病理生理学得发展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得提高。作为医学生学习与掌握病理生理学得理论与方法,也就是学好临床各科课程得先决条件之一. 作为一名医术精湛得临床医生,必须掌握本学科与邻近学科得基本理论,并且应用这些理论,通过科学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中出现得各种变化,不断提高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得能力.必须自觉地以辨证唯物主义得宇宙观与方法论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得最根本得法则,即对立统一得法则去研究疾病中出现得各种问题,惟有这样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才能避免机械地片面地理解疾病,才能避免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医务人员得哲学修养决定着医生得业务能力与诊治疾病得水平。因为医生得专业水平一般由①业务知识、②临床经验、③诊疗设备、④逻辑思维等四个方面因素决定,而其中最后一条就是至 关重要得。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健康(health): 答案: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就是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disease): 答案:疾病就是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发生得机体代谢、功能、结构得损伤,以及机体得抗损伤反应与致病因子及损伤做斗争得过程。临床上可以出现不同得症状与体征,同时机体与外环境间得协调发生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 (2)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3)用MATLAB编程并学会创建函数。 (4)观察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二、实验内容 (1)数组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输入A=【1 2 3 4】,B=【3 4 5 6】,求C=A+B,D=A-B,E=A.*B,F=A./B,G=A.^B并用stem语句画出A、B、C、D、E、F、G。 (2)用MATLAB实现下列序列: a)x(n)=0.8n 0≦n≦15 b)x(n)=e(0.2+0.3j) 0≦n≦15 c)x(n)=3cos(0.125πn+0.2π)+0.2sin(0.25πn+0.1π) 0≦n≦15 d) 将c)中的x(n)扩展成以16为周期的函数x16(n)=x(n+16),绘出四个周期。 e) 将c)中的x(n)扩展成以10为周期的函数x10(n)=x(n+10),绘出四个周期。 (3) 绘出下列时间函数图形,对x轴、y轴以及图形上方均须加上适当的标注: a)x (t )=sin(2πt) 0≦n≦10s b) x (t)=cos(100πt)sin(πt) 0≦n≦14s 三、程序和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 1、A=[1,2,3,4] B=[3,4,5,6] C=A+B D=A-B E=A.*B F=A./B G=A.^B A =1 2 3 4 B =3 4 5 6 C =4 6 8 10 D =-2 -2 -2 -2 E =3 8 15 24 F =0.3333 0.5000 0.6000 0.6667 G =1 16 243 4096 >> stem(A) >> stem(B) >> stem(C) >> stem(D) >> stem(E) >> stem(F)

数字通信原理题库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D ) 【P183. 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D ) P36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

复习题 名词:同步, 映射, 抽样,量化, DPCM, 汉明码, 复用, 定位,时分多路复用,正码速调整,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问答: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 2.数字信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为什么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4.低通和带通信号抽样定理。 5.回答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特点,说明为什么引入非均匀量化. 6.说明码的抗干扰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 7.什么叫PCM零次群? PCM30/32一至四次群的速率和接口码型分别是什么? 8.帧同步的目的是什么? PCM30/32系统的帧同步码型为何? 9.PCM帧同步系统处理流程图。 10.PCM30/32系统帧结构。 11.PCM帧同步系统中,前方保护和后方保护分别是指什么?其各自防止的现 象是什么? 12.PCM一次群到异步复接二次群,与同步复接的区别。 13.简述SDH通信系统的特点。 14.SDH帧结构分哪几个区域?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15.SDH 网的速率等级有哪些? 16.SDH 中复用的概念是什么? 17.SDH 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有哪几种? 18.SDH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9.画出SDH帧结构,计算出STM-N各个区域的速率大小 20.SDH网同步方式和时钟工作方式。 21.G.707 SDH复用结构。 计算方面: 1.A律13折线编解码,7/11变换; 2.带通信号的抽样及其计算,抽样后信号的频谱形式; 3.循环码计算,循环码多项式,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

4.SDH帧结构中各个信息结构速率的计算 5.系统循环码的多项式计算。 1. 某设备未过载电平的最大值为4096mv,有一幅度为2000mv的样值通过A律13折线逐次对分编码器,写出编码器编码过程及输出的8位PCM码。 2. PCM30/32路的帧长,路时隙宽,比特宽,数码率各为多少? 3.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5sμ,如采用八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4. 为什么同步复接要进行码速变换? 答:对于同步复接,虽然被复接的各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时钟源供给的,可以保证其数码率相等,但为了满足在接收端分接的需要,还需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为使复接器、分接器能够正常工作,还需加入对端告警码、邻站监测及勤务联络等公务码(以上各种插入的码元统称附加码),即需要码速变换。 5. 异步复接中的码速调整与同步复接中的码速变换有什么不同? 答:码速变换是在平均间隔的固定位置先留出空位,待复接合成时再插入脉冲(附加码); 而码速调整插入脉冲要视具体情况,不同支路、不同瞬时数码率、不同的帧,可能插入,也可能不插入脉冲(不插入脉冲时,此位置为原信息码),且插入的脉冲不携带信息。 6.由STM-1帧结构计算出①STM-1的速率。②SOH的速率。③AU-PTR的速率。 7.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 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段内码用自然二进制码);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8.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 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供参考)

伴性遗传专题练习(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专练 14.【2013广东】(双选)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选AC。 VI是常染色体,设有染色体VI为A,无为a。则题目就变成:AaXBXb、AaXBY进行杂交,产生的F1眼色:白雄1/4, 红雌1/2,红雄1/4。白1/4, 红3/4。所以A正确,B错误。 F1染色体: AA:Aa:aa=1:2:1,其中,aa是VI染色体2条都缺失,致死。所以只有AA:Aa=1:2,即染色体正常占1/3,缺一条的占2/3。 C选项:染色体正常1/3,红眼3/4,所以是1/4。正确。D选项:染色体缺1条2/3,白眼1/4,所以是1/6。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题型】遗传系谱图 1.(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 (1)不是1、3 常染色体隐性 (2)AaBb AABB 或AaBB(AABB 或AABb)5/9 【解析】(1)由于Ⅰ1、Ⅰ2正常,而Ⅱ3患病,Ⅰ3、Ⅰ4正常,而Ⅱ6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由于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Ⅲ1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是AaBb, Ⅱ3和Ⅱ4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Ⅰ2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5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是4/9,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9。2.(2008广东)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 3. (2012·苏州二模)G6PD(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同时女性的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个家系存在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是FA贫血症(有关基因用B、b表示)与G6PD缺乏症(有关基因用D、d表示),并构建了该家系系谱如下,已知Ⅱ3携带FA贫血症基因。 (1)FA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推荐文档)

AMI、HDB3码实验 1、说明AMI码和HDB3码的特点,及其变换原则。 回答: AMI码的特点:1、无直流成分,低频成分也少,高频成分少,信码能量集中在fB/2处; 2、码型有了一定的检错能力,检出单个误码; 3、当连0数不多时可通过全波整流法提取时钟信息,但是连0数过多时就无法正常地提出时钟信息。 变换规则:二进码序列中“0”仍编为“0”;而二进码序列中的“1”码则交替地变为“+1”码及“-1”码。 HDB3码的特点:1、无直流成分,低频成分也少,高频成分少,信码能量集中在fB/2处; 2、码型有了一定的检错能力,检出单个误码; 3、可通过全波整流法提取时钟信息。 变换规则:(1)二进制信号序列中的“0”码在HDB3码中仍编为“0”码,二进制信号中“1”码,在HDB3码中应交替地成+1和-1码,但序列中出现四个连“0”码时应按特殊规律编码; (2)二进制序列中四个连“0”按以下规则编码:信码中出现四个连“0”码时,要将这四个连“0”码用000V或B00V取代节来代替(B和V也是“1”码,可正、可负)。这两个取代节选取原则是,使任意两个相邻v脉冲间的传号数为奇数时选用000V取代节,偶数时则选用B00V取代节。 2、示波器看到的HDB3变换规则与书本上和老师讲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个差别。 回答:示波器上看到的HDB3编码器的输出P22点的波形比书本上的理论上的输出波形要延时5个码位。原因是实验电路中采用了由4个移位寄存器和与非门组成的四连零测试模块去检测二进制码流中是否有四连零,因此输出的HDB3码有5个码位的延时。 3、用滤波法在信码中提取定时信息,对于HDB3码要作哪些变换,电路中如何实现这些变换。 回答:首先,对HDB3码进行全波整流,把双极性的HDB3码变成单极性的归零码,这个在电路上是通过整流二极管实现的;然后,把归零码经晶体管调谐电路进行选频,提取时钟分量;最后,对提取的时钟分量进行整形来产生定时脉冲。 PCM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1.PCM编译码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其中,低通滤波器:把话音信号带宽限制为3.4KHz,把高于这个频率的信号过滤掉。

10月全国数字通信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 C.频带利用率 D.误码率 2.满足抽样定理时,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范围应为( ) A.f s ≥2f m B.1 n 2) f f (2f m 0s ++= C. 1 n f 2m +≤f s ≤n f 20 D. f s ≥ 1 n f 2m + 3.均匀量化误差e max (指绝对值)为( ) A.=△/2 B.>△/2 C.<△/2 D.有时=△/2,有时>△/2 4.PCM 通信系统中采用抽样保持的目的是( ) A.保证编码的精度 B.减小量化误差 C.减小量化噪声 D.以上都不是 5.A 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 越大( ) A.编码误差越小 B.折叠噪声越小 C.判定值数目越多 D.编码误差越小、判定值数目越多 6.A 律13折线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 ) A.线性码 B.非线性码 C.线性码或非线性码 D.以上都不是 7.PCM30/32系统第26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 A.F 11帧TS 16的前4位码 B.F 11帧TS 16的后4位码 C.F 12帧TS 16的前4位码 D.F 12帧TS 16的后4位码 8.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 A.T (125μs ) B.2T C.15T D.16T 9.没有误码增殖的基带传输码型是( ) A.AMI 码 B.CMI 码 C.HDB3码 D.AMI 码和CMI 码 10.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为( )

北邮《数字通信原理》期末综合练习题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 ,数字信号的特点是 ___ 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 _ 。 2 、模拟通信采用 频分制 ___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用 时分制 _ 实现多路通信。 3、 PAM 信号的 ___幅度 _ 连续, ___时间 离散,它属于 ___模拟 ___信号。 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_ 有效性 ___和 ___ 可靠性 ____ 两个方面。 5、 A/D 变换包括 __ 抽样 ____ 、 ____ 量化 ___ 和 _____ 编码 三步。 6、 D/A 变换包括 __ 译码 _____ 和 ___ 低通 _____ 两步。 7 、波形编码是 _ 对信号波形进行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 为数字 信号) 。 8 、参量编码是 ___ 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______ 。 9 、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 ___ 时间上 __ 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足 __抽样定理。 10、量化是将 PAM 信号在 幅度上 _______ 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 ___ 均匀量化 ___ 和 ___ 非均匀量化 __。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非过载区)的最大量化误差为 ___=△ /2 __ ;过载区内的最大量 化误差为 __ > △ /2___ 。 13、 A 律压缩特性小信号时,随着 时,随着 A 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 14、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 ___模拟压扩法 和 15、 A 律压缩特性一般 A 的取值为 87.6 ______ 。 A 的增大,信噪比改 善量 Q___下降 ___ 。 Q ___ 提高 ___ ;大信 号

(完整word版)肺部感染性疾病习题+答案解析

肺炎练习题 1.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答案:A 解析: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2.院内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真菌 B 病毒 C 耐药金葡菌 D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E 肺炎球菌

答案:D 3.院外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肺炎克雷白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球菌 E 支原体 答案:D 4.下列哪种肺炎可呈爆发性流行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炎支原体肺炎 C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D 军团菌肺炎 E 金葡菌肺炎

答案:D 解析:非典型性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5.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答案:B 6.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E

7.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E 8.下列哪项不是促进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增多的因素 A 抗肿瘤化疗 B 辅助呼吸 C 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 营养不良 E 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 答案:D 解析: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扩最有效的药物、副作用大,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应用均能降低免疫力,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均能增加细菌接触和吸入机会,大量抗生素应用是细菌耐药因

素之一。 9.下列哪项对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 A 高热、咳铁锈色痰 B 白细胞升高,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 C 胸片大片均匀致密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D 肺部湿性啰音 E 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E 10.哪种肺炎容易并发脓气胸 A 肺炎球菌肺炎 B 支原体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克雷白杆菌肺炎 E 葡萄球菌肺炎 E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易使肺形成空洞的致病菌。 1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是什么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一AMI、HDB3编译码实验

数字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一AMI、HDB3编译码实验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评分:_______

实验一 AMI、HDB3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由二进制单极性码变换为AMI码HDB3码的编码译码规则,掌握它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伪随机码基带信号实验 2.AMI码实验 ① AMI码编码实验 ② AMI码译码实验 ③ AMI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3.HDB3编码实验 4.HDB3译码实验 5.HDB3位同步提取实验 6.AMI和HDB3位同步提取比较实验 7.HDB3码频谱测量实验 8.书本上的HDB3码变化和示波器观察的HDB3码变化差异实验 三、基本原理:PCM信号基带传输线路码型 PCM信号在电缆信道中传输时一般采用基带传输方式,尽管是采用基带传输方式,但也不是将PCM编码器输出的单极性码序列直接送入信道传输,因为单极性脉冲序列的功率谱中含有丰富的直流分量和较多的低频分量,不适于直接送人用变压器耦合的电缆信道传输,为了获得优质的传输特性,一般是将单数性脉冲序列进行码型变换,以适应传输信道的特性。 (一)传输码型的选择 在选择传输码型时,要考虑信号的传输信道的特性以及对定时提取的要求等。归结起来,传输码型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传输信道低频截止特性的影响 在电缆信道传输时,要求传输码型的频谱中不应含有直流分量,同时低频分量要尽量少。原因是PCM端机,再生中继器与电缆线路相连接时,需要安装变压器,以便实现远端供电(因设置无人站)以及平衡电路与不平衡电路的连接。 图1.1是表示具有远端供电时变压器隔离电源的作用,以保护局内设备。 图1.1变压器的隔离作用 由于变压器的接入,使信道具有低频截止特性,如果信码流中存在直流和低频成分,则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解析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通信原理 系别: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学期 一.设计题目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二.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a .利用所学的《通信原理及应用》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个 2ASK 数字调制器。完成对 2ASK 的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设计,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要求理解 2ASK 信号的产生,掌握 2ASK 信号的调制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画出实现框图。 b .设计一个 2FSK 数字调制器。要求给出 2FSK 的产生原理框图(调频法、键控法、 SystemView 仿真电路图、调制解调的原理框图, 给出信号的频谱图、调制前与借条后数据波形比较覆盖图,加噪前后相关波形。 三.进度安排 5.28-5.29 图书馆查阅资料,确定选题,思考总体设计方案 熟悉软件的编程环境 推荐的参考资料有: 《 MA TLAB 通信工程仿真》 《 MA 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 《 MA TLAB 在通信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5.30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设计 5.31 各部分的具体实现 6.01— 6.02 程序调试并程序注释 6.03 整理完成设计报告 四.成绩评定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考勤与课堂表现、程序设计成绩和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为 30%,50%,20%.

(1平时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平时成绩减半;无故旷课两次平时成绩为 0分,无故 旷课三次总成绩为 0分。迟到 15分钟按旷课处理 (2设计成绩:按照实际的设计过程及最终的实现结果给出相应的成绩。 (3设计报告成绩:按照提交报告的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备注:每人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和电子稿各一份 课程设计报告按照模板撰写内容,要求详细、准确、完整。 第一部分 1 2ASK调制方法 1. 基本原理调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在 2ASK 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 0”或“ 1” 。 一种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OOK , 其表达式为: = (t e O O K ???? ?-时 发送“ 以概率”时发送“ 以概率" 01, 01, cos P P t A c ω (1-1 典型波形如图 1-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