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统计图表题例析

中考语文统计图表题例析

中考语文统计图表题例析
中考语文统计图表题例析

中考语文统计图表题例析

中考语文试题中,图表题并不鲜见,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认图判断、筛选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图表题往往因其设置生活化情景、选取现实性题材、体现语文味特点而受到广大师生青睐。笔者浏览了2015年若干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发现图表题频频亮相,且图表题的宠儿――漫画题较往年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主要是统计类的图表题。这类统计图表题的题型大致有以下四类。

一、概括类

例1. 2015福州卷

为了服务青运,校团委发出“魅力榕城我导游”的倡议,并将组建“著名古迹”“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三个导游小组,请同学们根据自身喜好报名参加。下面是报名结果统计表,请根据表格的内容,写出你的发现。(2分)

【解析】这是最典型的概括内容的题目,表达“发现”时语言要简明,要概括表达出表格中的主要信息。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表格中的主要信息有“组别”“报名人数”“报名对象”三方面内容;其次,要比较这三方面信息有哪些不同,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准确地加以归纳表述。

【答案示例】

年龄不同,对旅游种类的喜好有所不同。或:初中学生更喜欢“自然风光”,高中学生更喜欢“著名古迹”。

例2. 2015杭州卷

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解析】读饼状图要看清各个“饼块”的项目和数据并进行比较,特别要关注最大和最小的“饼块”所显示的信息。当然,最关键的是要确定整个饼状图所要呈现的核心信息。就本题而言,前图以“课余活动情况”为核心(个人以为不如说成“课余活动方式”更为恰当),后图以“每天课余运动时间”为核心,所以围绕核心来提炼信息即可。

【答案示例】

课余活动以运动为主的很少,半数以上学生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或不运动。

二、启示类

例3. 2015湖北荆门卷

阅读下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①分析上表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

②要改变这种现状,你的建议有: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思考的能力。表格中的数据信息明显地分为两种情况,可见中学生对两类阅读内容的不同认同度。考生需从这种数据的背后生发思考,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角度去获得启示,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答案示例】

①中学生热衷于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类作品的阅读,而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低,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②提示:围绕“提高经典作品阅读的兴趣”来提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

三、应用类

例4. 2015绍兴卷

越秀小区的王菊香奶奶收到了一份电费通知单。通知单除了告知王奶奶家2014年全年的电费情况外,还附上了两张图表(图一、图二)。(8分)

【知识链接】

8:00~22:00时段用电,称为“峰电”,电价:0.568元/千瓦时;22:00~次日8:00时段用电,称为“谷电”,电价:0.288元/千瓦时。普通用电电价:0.538元/千瓦时。

(1)分析图一曲线,归纳王奶奶家2014年用电情况的总体特点。(3分)

答:______。

(2)王奶奶看着自家的电费单想不通:都说用峰谷电省钱,自家的用电量跟以前差不多,可电费为什么还没降下来?请你阅读图二和“知识链接”,帮王奶奶找一找原因。(2分)答:______。

(3)为了帮王奶奶家省电费,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下面几个“金点子”,请你结合上述有关材料,选出与峰谷电的特点相关的三个“金点子”。()(3分)

A.每次看完电视后,把电视机的插座拔下来。

B.最好在早上八点以前用电水壶烧好开水。

C.夏天天气炎热,白天尽量用耗电省的电风扇。

D.家里的白炽灯全部换成更省电的节能灯。

E.晚上十点以后再给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解析】本题作为语言运用题,所用材料除了“知识链接”外,就是两张图表,一张曲线图,一张柱状图,考生需三者结合起来回答题目。其中第(1)题可视为概括类题型,第(2)(3)题则要求发现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考生在答第(2)题时,应充分结合“知识链接”,理解“峰谷电”的含义;第(3)小题应仔细审题,选出的“金点子”必须与“峰谷电”的特点相关,而不是简单的节能省电。

【答案示例】

(1)(1)总体上低于小区平均用电量;(2)不同月份(季节)用电量不均衡。

(2)电价较高的峰电用量较大,而电价较低的谷电用量偏小。

(3)BCE

例5. 2015浙江嘉兴、舟山卷

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语言得体,150字以内。(6分)5月16日,张婶来报喜,说女儿已被国外某大学录取,9月25日开学。原准备买车的10万元钱要作留学之用了,现在想用这笔钱作短期投资。请你根据下面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单的有关内容,向张婶介绍理财信息并推荐合适的一款。

【解析】本题形式上看是口语交际题,实际上在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先需读懂理财产品的销售信息,再结合张婶的投资条件和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一款产品。当然,在向张婶介绍理财信息和推荐产品时,考生的表述还需注意语言得体、概括简洁、内容齐全。

【答案示例】

张婶,我推荐您购买理财产品。目前,招商银行有5款产品,认购起点都是10万元,购买期限有462天、120天等五种。根据您的情况,我觉得2号产品较合算,获得的收益也较高,不过,这几种产品截止日期都是18日,如果您要购买,请抓紧去办理。当然理财产品会有一定的风险,请您慎重考虑。

四、综合类

例6. 2015绍兴卷

题目是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限于篇幅,仅引述该题中所用图表,其他文字材料、题目及答案均略。下同。)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例7. 2015金华卷

运动――无价良药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解析】前述三类图表题呈现方式较为独立,或为综合性学习题中的某一小题(如例1、例2、例3),或在语言运用题中作为整体内容出现(如例4、例5);图表作用十分明显,这些图表材料本身就是核心材料(有时也会有诸如“知识链接”等补充材料以助答题);答题指向相对明确,只要仔细阅读图表信息,结合理解题干要求,不忘顾及“标题”“备注”等辅助信息,答案将不难得出。相比之下,综合类图表题的综合性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呈现方式非独立性。它不是独立出现的一题或一小题,而只是某大题的其中一部分。例如,例6的图表为非连续性文本《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的部分文本内容;例7之表一为非连续性文本《运动――无价良药》的部分文本内容,表二则为文本后的题目部分内容。

二是图表地位不够明显。它只是众多材料中的一部分而已,解答某题时并非一定要运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例如,绍兴卷非连续性文本《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的四道阅读题中,只有前两题需联系到图表的相关信息。

三是答题指向非确定性。仍以绍兴卷非连续性文本《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为例,其中第2题题干为“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参考答案为:“提升一个人的形象气质;使人静心,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发展特长,培养自信;传承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化。(一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可见例6所列的表一含有解答本题所需的有效信息,所以在答题时,考生需在信息区间筛选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再分类归纳作答。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教案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新课指南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及频数、频率的含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和预测、判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类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常见四种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难点是频率、频数的意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数学与生活 如图12-1所示的是某粮店的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观察图形,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粮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统计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可以帮助老板了解民众的需求量大小,如:(1)大米的销售量最大,需多进货;(2)小米的销售量最小,需少进货;(3)面粉的需求量仅次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应多进货,等等,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扇形统计图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数据的统计的表示方法,它们多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如图12-2所示. 知识点2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知识点3 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

2019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清查_图文转换“图表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考点过关清查——图文转换“图表题” 班级完成情况 【清查容】考点知识——图文转换“图表题” 【解题密码】 图文转换综合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对题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表题常见类型: (1)直接概括图表中的容; (2)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 (3)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图表题解题的方法: 1.三看:看标题看数据看注释。 ①看标题:清楚说明对象。(表头) ②看数据: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 ③看注释:注意图表细节。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的“注”等。 2.两比:主要是横比和纵比。 主要是从横向、纵向比较,复杂的表格还有斜向比较等。 3.一抓:抓特点。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空、先后逻辑顺序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 4.组织答案: (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2)文字转换题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 (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增长(加)了”“增 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最后要检查答案: (1)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2)信息推断是否错误。(3)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典型题例】 典例1.表格阅读概括题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中考语文试题句子仿写题集锦

中考子仿写题 1.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上下文,将语段补写完整。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就没有。所以,面对世界万物,我们心里要常怀感激。 3.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例句: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续写要求:①与前面两个分句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运用恰当,③内容贴切,语言流畅。 4. 根据句子进行仿写。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选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微笑是,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

7.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8.依照给定的语境和句式仿写。 母亲的一切言行都赋予了孩子事实上的精神与灵性,在无形中定格了孩子一定的品质与价值。母亲的微笑和亲吻是抚慰孩子心灵的最好的良药;母亲的拥抱和鼓励是: 9.我们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如诚实、朴素、善良、勇敢、无私、正直等,要善于发掘和自我肯定。请从中找出一点加以阐发(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诚实是一束馨香的花朵,让他人快乐,更使自己陶醉。 10.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冬天的雪,,。 11、结合你所阅读的课外文学作品,就书名、内容、读后感等方面依照例句仿写,要求句子结构基本一致。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交谈,它能刘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生命的意义;读《》。 12.根据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2020中考语文叙事散文阅读:母亲

2020中考语文叙事散文阅读:母亲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 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 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 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 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 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 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 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 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 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 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 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 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 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 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

中考语文图表题汇编

中考语文图表题汇编 中考语文图表题汇编(一) 材料二 央视春节晚会中的舞蹈《千手观音》,圣洁华美,震撼人心。其寓意是:“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伸出来帮助你。” 材料三 手是可以触摸心灵的:手足情深、心手相连、携手并肩…… 手,除了取物、握手、传递,灵魂也在上面。——选自《人生哲理茶》 以上三则材料,触动心灵,引人遐思。请理清你的思路,补全下列各句,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伸出手,; 伸出手,; 伸出手,; 7.( 4分) 示例:伸出我的手,擦去你脸上的忧伤;伸出你的手,给予我生存的力量; 伸出大家的手,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内容3分,语言1分 2008中考图表题汇编(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4、综合性学习。(6 分) 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 答: (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 书名: 理由: (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2 分) 答: 4、(1 )示例:①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②名著阅读还未被真正重视。③名著阅读现状 堪优。(答出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10.近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段农村户口的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的优惠政策。下面是某实验学校近三年学生人学及收费情况统计表,请认真观察后答题。

10.(1)近三年来,国家对农村学生扶持(或优惠或实行免收学杂费)力度逐年加大。 (2),所有农村学生都免收学杂费,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3)近三年来,随着国家帮扶力度的加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上升。(答对一点可得分) 北京市 7.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两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募捐活动的同学做介绍,团委书记请你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 【材料一】 震后不到l小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2小时,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飞赴灾区。随即,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 部统计:5月24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261.01亿元;5月28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347.87亿元;6 月2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417.42亿元。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示例: 举国上下积极行动,支援灾区的钱物越来越多。 (共2 分。共两个要点,每个1 分) 广西百色市Array 6.请你认真观察右图,回答以下问题。(4分) ①整幅图告诉我们的信息是什么?(2分)

中考语文选择题集锦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C.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2.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一一改正。(4分) ①5月25日,一场爱心的热流在黄果山社区里的孩子们之间涌动。黄果山社区紧靠胜利渠菜场,②社区里住着不少在菜场以及来我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③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牵挂着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心。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社区居委会组织了社区里的孩子向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捐赠自己的书和玩具的活动。 改正: ① ② ③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 2 分) A.喝.彩(hē)伶.仃(líng )姹.紫嫣红(chà) B .污秽(huì)戍守(shù)白雪皑皑(ái) C .忏悔(chàn)晨曦(xī)风调雨顺(diào)

D 、提防(dī)侥幸(xiǎo )丢三落四(là)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 2 分) A .铤而走险相形见绌以身殉职 B .出类拔粹南辕北辙声色俱厉 C .推心至腹中流砥柱漫不经心 D .通霄达旦相提并论焕然一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D ) ( 2 分)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 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B .宗师说我火候 ..(指写文章的功夫)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 何甘心?(吴敬梓《范进中举》) C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 却如此颓唐 ..(衰颓败落)! (朱 自清《背影》) D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错误的设计)。 (叶圣陶《苏州园林))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着.重附着.着.急穿着.打扮

最新-2018中考语文读写一体作文训练题 8叙事中的写人 精品

第十八课叙事中的写人 【训练目标】 1、分辨写人和叙事的文章的侧重点。 2、继续体会事件的意义,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 3、继续练习把事件介绍完整。 4、学习把握写事文章中写人的分寸和侧重点。 【训练重点】 1、分辨写人和叙事的文章的侧重点。 2、学习把握写事文章中写人的分寸和侧重点。 【训练内容】 第一部分阅读 〖句段阅读及练习〗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这段文字说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从_______到__________的事。这是一段写事的文字,“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说的都是中国人民________的事,在这件事中,司徒雷登只是作为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人出现。 2、司徒雷登虽然只是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但作者对他的描写还是挺着意的,你听出作者是怎样的口气了吗?举例说明。 春秋时期,每到大年初一,邯郸(hán dān)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要把捉到的鸟献给掌权的大臣赵简子。赵简子看到这些活蹦(bèng)乱跳的鸟,非常高兴,命令人拿出钱财来,重重地赏给每一个献鸟的人。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 分之多。针对 ???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 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 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江汉油田 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l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用行楷将“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书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运笔流畅、结构合理、匀称美观。(3分)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炽.痛(zhi) 刮目相看诸.如此类(许多) B.纨.绔(w6n) 通霄达旦诲.人不倦(教导) C.营.生(yfng) 妄自菲薄心旷神怡.(愉快) D.剽.悍(piao) 温故知新言简意赅.(简练) 3.古诗文默写。(6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接写诗人骑马游春,感受春花初绽美景的句子是: ,。 (4)6月4日,中国姑娘李娜改写了亚洲在世界网坛的历史,以大满贯捧得法国网球 公开赛冠军奖杯,领略了“,”的登峰境界。(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作答)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5.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汝心之固.(顽固) 波色乍.明(始,初)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无论 ..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叙事性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解题指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叙事性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解题指导 【导语】 要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题步骤】 1.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2.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3.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4.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5.最后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解题技巧】

1.事件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涉及事件的叙述性文字进行概括。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如果是人,可采用“谁+ 干什么”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 2.主旨概括类。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记叙文的主旨是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解题时可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信息,也可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来获取信息。这类试题文体不同,概括的方法和语言表达习惯也不一样。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对人物的肖像、细节、心理、语言和行动等作具体分析,概括出中心。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通过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概括出中心。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可根据所描写的景和物的特征以及作者赋予它们的意义概括中心。 3.思路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写文章的思维活动过程,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应从不同的体裁入手。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从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入手把握线索,概括思路。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根据文中交代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发展的关系,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4.形象概括类 这类试题要求对文章记叙的事件进行提炼,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图表漫画专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图表漫画专题 南京在新生报到的时候,你作为志愿者,热情地为新同学做了几件事。 【指引】 5.新生小宏在校园里遇到你,向你询问如何走到教学楼,你给他指明。请根据右图,写出你对小宏说的话。(2分) 你 说:。 【建议】 5.(2分)示例:请向前(向北)直走(约100米),到十字路口,右拐(向东行约20米)就到了。(意对即可) 恩施五、我的语文实践(8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公元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20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⑵2020年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 ⑶2020年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 24.综合性学习(6分) ⑴(2分)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说明:回答扣住题意即可。 ⑵(2分)古代的读书人意识到,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1分)。现在,出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背起行囊走四方,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1分)。 ⑶(2分)提示:开放题,只要谈出自己的暑假旅游设想即可。 孝感5.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5分)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数:500人)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

202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叙事散文篇

202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叙事散文篇【知识导学】 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种是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它们尽管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讲的区不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讲那样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情况节的完整和曲折。另一种是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阅读叙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六要素〞指时刻、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通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明白得文章内容。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以第二人称〝你〞来写的甚少,但第二人称看起来是面对面的对话,较易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称〝我〞较常见,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起串联情节的作用,为线索人物。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使用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成效。 三、抓住线索,把握布局 记叙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它能够是人、物、事、情、活动,也能够是某种行为、咨询题、认识,甚至是一句话。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因而理清线索,有利于把握全文的布局。散文的线索能够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模糊到明朗,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时刻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记叙内容的变化、情况进展的时期、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差不多上捕捉线索的要紧切入点。 四、抓住专门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叙事性散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专门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描写能较好地刻画出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等;抒情那么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心;议论能直截了当点明或加深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五、研读重点段落

2017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doc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新课指南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及频数、频率的含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和预测、判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类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常见四种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难点是频率、频数的意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数学与生活 如图12-1所示的是某粮店的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观察图形,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粮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统计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可以帮助老板了解民众的需求量大小,如:(1)大米的销售量最大,需多进货;(2)小米的销售量最小,需少进货;(3)面粉的需求量仅次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应多进货,等等,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扇形统计图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数据的统计的表示方法,它们多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如图12-2所示.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图表分析 题型介绍: 图表分析题是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新题型。它综合考查考生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推断评价的能力。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解题思路: 1、推敲题干 2、分析图表 3、归纳概括 例题分析: 例1.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漳州市电话号码由六位升为七位的方法。不超过50字。(含标点) 1994年8 方法是: 参考答案:首位是“2”的号码,在首位和第二位之间加“0”;首位是“9”的号码,在首位之前加2”;长途区号一律使用596”。 例2.为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某校有关领导对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教学大楼的卫生间设施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参考答案:对青少年加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非常必要。 例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5分)

(l)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① ② (2)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l)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示例: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 例4.根据下表,讲清新加坡华人家庭用语的实际情况,所补写文字不要出现百分比或其他数字,不超过35个字。(2分) 注:16%未填家庭用语。 新加坡, ,因为英语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语言,所以相当一部分华人家庭使用英语或英语、华语兼用。 参考答案: 超过一半的华人家庭使用普通话,少部分华人家庭使用方言或方言华语兼用 例5.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下面是有关调查机构对某市6月份公民献血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不同的日期或时段里献血人数变化的情况(语句要简洁)。 文字表述: 。 参考答案: 6月12日是世界献血日。6月上旬,每天献血人数保持在36人左右。随着“献血日”的临近,献血人数逐渐增加。12日这天,人数高达268人之多。之后,又逐渐下降。下旬献血人数又趋平缓。 (评分标准:①“献血日”日期;②“献血日”人数剧增;③“献血日”前后人数平稳。从以上三方面陈述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 实战演练: 1、(04年广东22)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年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溺.爱(lì) ?选聘鞠躬尽瘁.(cuì )??人迹罕至 B.蹒跚.(shān)?狭隘屏.息凝神(bǐn g)??脍灸人口 C.憎.恶(zēn g)?取缔舐.犊情深(shì)??冥思遐想 D.书斋.(zhāi) ?烦燥忧心忡.忡(chōng) ??神采奕奕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在文化产业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不胜枚举 ....。 B.孩子回家后,只要看到这些从动物园买回来的各种小物件,就会忍俊不禁 ....的笑了起来,希望能够再去看看。 C.飞机降落,C919的首飞机长和飞机总设计师紧紧相拥,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 ....的欢呼声。 D.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考 量,日本企图拉拢他们制衡中国只能是枉费心机 ....。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能否落实,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 B.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C.“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 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D.培养“学生大厨”需要家长耐心传授厨技并给孩子勇敢试错的机会,也离不开家长的 支持。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 ..的一项是(2分) ①从外形上看,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浅灰色的冰雪晶体。 ②可燃冰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跟踪突破11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三)语文版

考点跟踪突破11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三) 一、(2016·桂林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枕乡音梦里听 包利民 ①离得越远,越容易听见乡音。因为在更遥远处,故乡的地域被扩大,乡音也成为一地之音。若在国外,可能闻汉语而动乡情。而其实,如果细究到每一个村子,语言都是有着些许差别,生于斯长于斯,感触细微。比如在同省,听到同一城,或者同一镇的声音,都会有着难抑的激动。 ②而在我家乡的小村子,语言没有什么特殊的音调变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音,基本属于普通话,只是有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是外人难以弄懂其中意思的,这或许是东北话的普遍特征。当将乡音细化到村,那么,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缘故,更是因为同饮一井水的那种情感,才使得他们的话语也亲切入心。 ③当时村里有一个孩子,说话极让我们讨厌,倒不是他说什么难听的话,而是他说话时的嗓音和动作。他的声音很尖细,却又不似女孩声,所以听起来很不舒服,而且每一说话必手舞足蹈,因此大家都远远躲着他。直到长成少年,他说话依然如此。当搬离那个村子时,我竟是很庆幸可以不再见到他,不再听到他的声音。 ④多年以后,当我在几千里外的异地他乡,回想起故乡的种种,也从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子出现。那个夏天的午后,我正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书,他便找了来,虽然十多年不见,已经面目全非,可是他一开口,我便认出了他。声音依然很尖细,依然手舞足蹈,可是,这曾经讨厌的一切,此刻,在陌生的土地上,竟差点逼出我的泪水来。 ⑤原来,曾经的一切,在经过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累积之后,都会变得美好,哪怕是曾经讨厌的声音,也是游子心中的天籁。 ⑥当年的邻家老奶奶,白发苍然,一肚子的传说故事,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聚集到邻家,听她讲故事。她盘坐在炕头上,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便流淌出来,每一天都不重样。我们听得上瘾,虽然害怕那些鬼神之事,却欲罢不能。后来,那个老奶奶去世,也带走了她一肚子的故事。当离开故乡后,总是想起 .. ..那个黑黑的屋子,想起 ..昏暗的烛光,想起 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想起 ..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才觉故乡遥远,而飘荡在记忆中的声音,却比故乡更远。 ⑦一个冬天的夜,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寒冷,拥被而眠,竟是梦见了当年的情景。梦 里,邻家老奶奶清晰的声音,穿过沉沉的梦境,化作醒来时的一枕清泪 ..。有些乡音,真的只能在梦里重闻。梦,是比故乡更遥远的地方。 ⑧那时,村里有个傻子,每日里站在村口,嘴里发出哇啦哇啦的声音,他只会发出这一种声音,谁也听不懂他要表达些什么。那一年在外历尽风尘重返故乡,一进村口,便听见他独特的声音,带着巨大的亲切感一下子便穿透了风霜覆盖的心,泪落如雨。只要是故乡的声音,只要是乡亲的声音,不管那是怎样的声音,总能抵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可是,离乡日久,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再也见不到了,更多的,都星散在外,而故乡也正一日日变得让我们不认识,心中的故乡渐渐远去。所以,我们越走越远,回去的时候越来越少,熟悉的乡音,也只能在偶尔的旧梦中响起。或许,我们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口音,就是故乡给我们留下的印迹,一直相伴,一如心中的故乡。 1.文章标题里“乡音”的含义是什么?这“乡音”凝聚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指自己故乡的本土话,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二指离别家乡在外的游子心中共同的情怀——乡音是流动的故乡,是听得见的家乡__这“乡音”凝聚着游子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集锦

200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集锦(部分) (一)新题型 语音文字(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试题) 1.图1是“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图1(略) (1) 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1分) (2) 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部。(2分) (3) 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领土b.领悟c.领唱d.领袖 应用文(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试题) (三)语言运用 8. 向阳中学团委将评选校“优秀学生团员”,请你以班级团支部的名义,为本班团员张光明写一份“优秀学生团员”推荐信,参加学校的评选。(70字左右) 推荐信 学校团委: 此致 敬礼! 九年级一班团支部 2006年6月12日 诗文默写(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试题) (二)诗文默写

4.必做题:请默写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 。 5.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 ①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想像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是:,。 ②《〈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④,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⑥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6. 必做题:请默写清明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一诗。 7. 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 ①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②唐朝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