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作业参考答案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2、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二、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产业资本一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2、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必须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不断地经过三个阶段,进行着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

3、在现实的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并不是各自单独循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所有三种循环之中。每一种循环形式都以其他循环形式为前提,而且每一种循环形式的进行,也必然包含其他循环形式在内。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三、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1、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

2、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空间上的并存性)。第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必须具有空间上的继起性。

四、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1、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第一,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五、固定资本何为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根据预付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六、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

七、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约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还可以提高固定资本价值的利用率,加快固定资本更新,从而减少或避免由于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而造成资本价值的损失。

第二,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第三,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八、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什么?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

第一,社会总产品从最终用途上看,在实物上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也就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另一类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第二,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

九、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其特点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的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略)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两个派生的实现条件是:

①Ⅰ(c+v+m)=Ⅰc+Ⅱc

②Ⅱ(c+v+m)=Ⅰ(v+m)+Ⅱ(v+m)

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1)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Ⅱc (2)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m/x)+Ⅱ(v+m/x)

2、实现过程:(略)

3、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Ⅰ(v+△v+m/x)=Ⅰ(c+△c)

由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以下两个派生的实现条件:

(1)Ⅰ(c+v+m)=Ⅰ(c+△c)+Ⅱ(c+△c)

(2)Ⅱ(c+v+m)=Ⅰ(v+△v+m/x)+Ⅱ(v+△v+m/x)

十一、为什么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指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规律。

2、在技术不断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优先

增长之所以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表明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趋于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趋于缩小。不变资本的物质内容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物质内容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消费资料。不变资本比重增大和可变资本比重的缩小,意味着同等数量的资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比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更大,也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劳动力将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因而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十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生产得太多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引起的或派生的矛盾):

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第二,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十三、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

1、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2、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首先,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基础)。其次,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物质条件)。

十四、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政治经济学(资)3-9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资)》第03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B C D 、下列经济行为中不属于执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A B C D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 B C D 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A B C D

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 2、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般价值形式是( ) A、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唯一的、同一的商品上 B、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 C、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D、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3、货币的起源是.( )。 A、商品交换自发产生的 B、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C、政府强制规定的 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的属性 4、商品的价格( ) A、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与市场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C、必须与商品的价值保持一致 D、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货币是惟一地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正确错误 、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正确错误 、价格与价值的相背离,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正确错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正确错误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正确错误 A B C D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A B C D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经常是通过 A B C D 、当然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交互关系的经济形式,它最初的形成是( ) A B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政治经济学(资)》第04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4章在线测试 A B C D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 B C D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A B C D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B C D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B C D

D、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E、前者是先买后卖,后者是先卖后买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 B、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支配 D、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管理 E、资本主义制度的劳动是强制性的 3、剩余价值: A、是工入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B、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C、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D、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是公有资本和公共财产的源泉 E、体现了投资者与工入的某种经济关系 4、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办法有: A、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B、增加雇佣劳动者数量 C、压低工人工资 D、加强雇佣工人劳动强度 E、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5、相对剩余价值是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严,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 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 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正确错误 、生产劳动就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 正确错误 、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正确错误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正确错误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 正确错误

2020年吉林长春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九年级背诵要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重点知识点背诵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1.兴起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埃及 2.古埃及初步统一之后历经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3. 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5.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6.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7.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是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8.发源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 9.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10.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1.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12.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印度 13.古印度早期文明代表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遗址 14.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15. 古印度严格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是种姓制度 16.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17.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宣扬“忍耐顺从”的宗教是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1.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2.希腊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 3.雅典的民主政治 (1)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2)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4.公元前4世纪,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的事件是亚历山大东征 5. 罗马建立共和国是在公元前509 年。 6.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的是《十二铜表法》的诞生。 7. 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是公元前2 世纪。 8. 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是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起义。 9. 公元前27 年,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10. 2世纪,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11. 4 世纪末,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 年, 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

北语17秋《政治经济学》作业3

1. 市场体系由两大类市场构成,即 A. 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B.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C. 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 满分:5 分 2. 要全面认识公有经济的含义就必须明确,公有经济包括 A. 只包括国有经济 B. 只包括集体经济 C. 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D. 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满分:5 分 3.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关政府与市场的改革的目标是。 A. 大政府小市场 B. 大市场小政府 C. 强政府小市场 D. 强政府大市场 满分:5 分

4. 市场调节是指 A. 由买卖双方平等交易调节的经济行为 B. 由买卖双方竞争调节的经济行为 C. 由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支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配置 D. 由买卖双方自由选择调节的经济行为 满分:5 分 5. 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职能是 A. 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B. 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C. 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 D. 调节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满分:5 分 6.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A. 一步到位,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建设 B.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C. 城乡工业在公平竞争中共同发展 D.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村城市化

满分:5 分 7. 以下属于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共有的是。 A. 紧缩货币 B. 放开价格 C. 全面推进私有化 D. 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满分:5 分 8. 以下哪项是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补充 A.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所有制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满分:5 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政治经济学(资)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8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8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34:21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志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2、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价值 B、生产价格 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 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相比通常是 A、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时而小于利润率、时而等于利润率 4、商业资本家取得的商业利润是 A、商业职工新创造的价值 B、商业职工实现的全部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产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5、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借贷资本是: A、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B、一种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 C、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 D、一种高利贷资本

E、一种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息总是表现为资本价格的原因是: A、平均利润要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两个部分 B、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C、利息与商品价格决定一样,受竞争和供求的调节 D、利息与商品价格一样,具有调节借贷资本供求的作用 E、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土地价格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A、地租量 B、社会利润率 C、股息 D、利息率 E、剩余价值率 4、绝对地租是: A、只有劣等地才要交纳的地租 B、只有优等地才要交纳的地租 C、租种一切土地都要交纳的地租 D、租种私有制土地要交纳的地租 E、租种公有制土地要交纳的地租 5、级差地租两种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A、级差地租Ⅰ与粗放经营相联系 B、级差地租Ⅱ与粗放经营相联系 C、级差地租Ⅰ与集约经营相联系 D、级差地租Ⅱ与集约经营相联系

北外1603国际贸易参考答案解析教学资料

北外1603国际贸易参考答案解析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第一单元选择题 1 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 )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A. 贸易往来 B. 贸易冲突 C. 贸易利益 D. 国际商品 2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而言 A. 世界进口总额 B. 世界出口总额 C. 世界进出口总额 D. 世界进口差额 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 ) A. 两者没有联系 B. 两者为平行关系 C.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D.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4 当代世界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日趋形成 B. 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C. 许多国家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基本战略 D. 交通通信运输事业迅速发展 5 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是在() A.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完成以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之后 D.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代替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之后 6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 A. 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B. 货物的交换 C. 服务的交换 D. 汽车与农产品的交换 7 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 A. 贸易顺差 B. 贸易逆差 C. 贸易失衡 D. 贸易平衡 8 对外贸易是哪种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 9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 ) A.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B.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时期 C. 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 D. 国际分工的升华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时期 1 0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步入近代和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考点一:《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2014、2017 年考查)。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①14 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②15、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背景:①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3.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4.特点: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6.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2)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是《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7. 意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考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1.原因: 2.(1)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市场需求扩大,商品经济发达; (2)《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 (4)当时具备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如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突破等。 2.代表人物及航线:(1)迪亚士(向东):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绕过非洲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 (2)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 年,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3)达·伽马(向东):葡萄牙资助,1497~1498年,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4)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 年,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这次航行是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3)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考 点三:“三角贸易”。 1.背景: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海上霸主,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2.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3.路线:由欧洲出发,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虏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贩卖给种植园主,再购买殖民地的甘蔗、烟草等产品运返欧洲。由于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三角贸易”。 4.影响: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又给非洲和美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考点四:《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014、2016、2017、2018 年考查)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2016年3月份考试考前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2016年3月份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附:参考答案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根本性差别。 解答: 错误。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别。这表现在无论哪种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在决策结构上实行分散决策;在信息结构上通过价格体系进行横向信息传递;在动力结构上以微观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作为动力源;在分配结构上按提供的生产要素的多少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收入分配;在协调方式上市场自由调节与宏观间接调控相接。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不是一种可以脱离开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基本制度而独立存在一种技术性工具,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市场机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 股份合作制不能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解答: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股份合作制是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特性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现有的股份合作制中,有很大部分是属于劳动者的劳动和资金的联合为主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应视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3. 经济的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解答: 错。 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对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贪欲使资本充满了不断膨胀和扩张的冲动,它力求冲破各种地域的限制,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降低人们相互交往的成本,突破自然条件对人类交往的限制,缩小人类社会空间的距离,把整个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生产的不断扩大,分工的不断深化,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使生产和需要日益突破地域和国家的限制,推动着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扩大和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二、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政治经济学(资)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第09章在线测试答案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政治文化条件 D、物质资料生产 3、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是A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生产工具 4、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使生产关系C A、长期稳定,永远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5、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D A、劳动时间节约规律 B、竞争规律 C、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生产力ABCDE A、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 C、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D、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 E、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2、生产关系ADE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沟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 C、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D、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E、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说明:ABCD A、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 B、人们不能违反经济规使 C、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 D、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 E、认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4、政洽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差别在于:ABD A、表现为某种阶级性 B、表现为一定的国度性 C、表现为积极的实践性 D、表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E、表现为鲜明的“人文”特征 5、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ABCDE A、两者的含义不同 B、两者包括的要素不同 C、两者都是从事社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D、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 E、两者都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 2、生产力是指人们直接征服和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错误 3、生产力是一个人生产多少东西的能力。错误 4、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科学。正确 5、存在对立阶级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正确 《政治经济学(资)》第02章 1、商品是D A、供别人和社会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C

政治经济学第三单元

第三章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一、单选题 1.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流通公式是 A.W-G-W B.G-W-G C.G-P—G’ D. W—P-W’ 2.货币作为资本的流通公式是 A.W-G-W B.G-W-G’ C.G-P—G’ D. W—P-W’ 3. 货币作为资本进行流通,其目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剩余价值 D.购买生产资料 4.资本总公式是 A.G-W-G’ B.W-G-W’ C.P-G-P’ D.G-G’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货币的产生 B.资产阶级取得政权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社会分工的出现 6. 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决定于 A.工资水平 B.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资本家的盈利能力 D.所有制的形式 7.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增殖过程。这个“一定点”指的是 A.全部的工作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 8. 按照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与货币资本 9.关于不变资本的正确说法是 A.生产过程中,形式不会发生变化的资本 B.就是企业的固定资本 C.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D.生产过程中,价值不会发生转移 1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剩余价值率高表明 A.工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高 B.必要劳动时间占工作日的比例大 C.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高 D.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 1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通过的途径是 A.个别企业改进技术 B.全社会改进技术 C.缩短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D.压缩工人生活资料的数量 12.单个企业改进技术,可以 A、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B、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C、降低对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D、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

政治经济学3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 C ) A.生产要素 B.生产力的要素 C.生产资料 D.物质资料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D. )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所有 3、在“1只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 A ) A.1只羊 B.2把石斧 C.羊和石斧 D.不确定 4、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D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D.不确定 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资本家的资本中( C. )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不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减少 7、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制扩大其资本的支配范围属于( C )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D.资本垄断 8、某资本家工厂年初投入不变资本20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年终的剩余价值总额为60万元。则该工厂的年利润率为( B ) A.150% B.25% C.37% D.100% 年利润率=(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不变资本+可变资本)*100% 二、多项选择题 1、一切社会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 B C D )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 2、商品的价值是( ADC E)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B.商品的自然属性 C.商品的社会属性 D.生产商品消耗的有用劳动 E.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 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CD)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C.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E.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 B D ) A.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 E.剩余价值率总是低于利润率 5、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其主要作用是(A C. E ) A.生产使用价值 B.形成新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政治经济学(资)》第07章在线测试

《政治经济学(资)》第07章在线测试 A B C D I(v+△ 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B C D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B C D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 A B C D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A B D 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品流通

D、社会总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E、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用如下几个公式表示: A、Ⅰ(v+m)>Ⅱc B、Ⅰ(c+v+m)=Ⅰ(c+△c)+Ⅱ(c+△c) C、Ⅱ(c+m-m/x)>Ⅰ(v+m/x) D、Ⅱ(c+v+m)=Ⅰ(v+△v+m/x) +Ⅱ(v+ △v+m/x) E、Ⅰ(v+ △ v+m/x)=Ⅱ(c+ △c) 3、对社会资本运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运动的特点是: A、社会资本运动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社会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价值的增殖 C、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D、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流通 E、社会资本运动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 4、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中,属于第一部类的部门有 A、冶金部门 B、机器制造部门 C、服装部门 D、采矿部门 E、动力部门 5、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前提是 A、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B、社会提供追加的劳动力 C、社会总产品中有追加的生产资料

正确错误 、生产资料的更快增长是在资本有机构战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消费资料增长的 正确错误 、社会总产品是分析杜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正确错误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性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的越快越好。 正确错误 、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示中,属于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是Ⅰ( 正确错误

对外经贸大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 一、单选题 1.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A 2.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包括A 3.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D 4.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5.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A 6.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 7.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9.通货膨胀是D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 11.生产材料是指B 12.商品的价值是B 13.商品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A 14.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A 15.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C 16.商品的二因素是D 17.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C 18.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B 19.复杂劳动习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20.商品在的价值尺度是B

2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C 22.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 23.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D 24.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C 25.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是因为B 26.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C 27.生产方式是……的对立统一A 28.政治经济学研究……必须联系A 29.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D 二、多选题 1.商品价值形成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是ABCD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BC 3.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BE 4.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BD 5.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在AB 6.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ABD 7.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有ABCDE 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 9.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CD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DE 11.物质资料生产ABCE 1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ABCDE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 - 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选题(48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