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选修3《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选修3《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选修3《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选修3《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doc

2.3我国的旅游资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

2.掌握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分布,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和世界遗产的分布

难点: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用具:著名旅游资源景观图片、中国地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等

教学方法:设问导学、自主探究与答疑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有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多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地理基础。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又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拥有不间断的五千年文明史。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使神州大地成为一座巨大的东方文明博物馆。已发掘的大量古遗址,至今犹存的历代古墓葬、古建筑和石窟寺庙,以及古文化古艺术、古民俗等,都体现了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一)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设问导学:说出我国的五岳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标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的位置。

学生通过读图、填图,掌握以下知识:

1、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蛾眉山

2、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图2.16是一幅景观图,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台湾日月潭美丽的风光。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针对性练习:1.你能说出哪些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并在地图上指出他们的位置。

2.你能说出下列节日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①春节②泼水节③那达慕大会④火把节

.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甘肃敦煌壁画,等等,都举世闻名。

2.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总结:人文旅游资源除了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菜肴等,对中外游客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回答下列问题: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来看,具有最为突出的非凡性,是顶级旅游资源。我国于1985

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04年底已经有30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

1.我国主要世界遗产的分布

通过读图学习,掌握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状况。

读图2.21,列出我国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称及分布。

2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都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

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

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旅游开发只是世界遗产的功用之一,必须十分慎重,做到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不能造成对世界遗产的任何破坏。

探究活动:结合课本案例内容,以泰山为例介绍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①泰山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较高的地质构造,还具有多样的地貌景观,罕见的天象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泰山自古以来即被誉为名山,受到皇家和百姓的顶礼膜拜,各朝各代几乎都进行过封禅行为,从而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一点跟其他名山相比是独一无二的。

②以泰山为例,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了解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板书设计

2.3 我国的旅游资源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1.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蛾眉山

3.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1.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建筑、甘肃敦煌壁画,等等,都举世闻名。

2.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

日,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

1.我国主要世界遗产的分布

2.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原则——保护第一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教案

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 表物,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 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 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 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影响。 【重难点】 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一、醛 1、定义: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表达式:R-CHO 3、官能团:-CHO 醛基 4、分类 饱和醛H 3C CHO 脂肪醛 按烃基种类 不饱和醛H 2C CH CHO 芳香醛 CHO 按醛基的数目 一元醛 CH 3CH 2CH 2CHO 二元醛 OHC CHO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 5、命名: 普通命名法:与醇相似。 CH 3CH 2CH 2CHO 正丁醛 CH 3CHCHO 3异丁醛 CH 3 苯甲醛 系统命名法:①脂肪醛:选含有醛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母体,称为某醛。 芳香醛:以脂肪醛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②由于醛基总是在碳链的一端,所以不用编号。 CH 3CH 2CHCHO CH 3CH 2-丁烯醛 2-甲基丁醛 3 CHCHO CH 2CH 2CHO 3-苯基丙醛

6 、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甲醛:气体 乙醛:液体 水溶性:低级的醛(C1~C3)易溶于水 气味:刺激性气味 7、用途:香料:P56[资料卡片]桂皮中含肉桂醛 CH CHO CH 杏仁中含苯甲醛CHO ; 工业原料:制酚醛塑料 医用防腐剂 甲醛 合成维纶的原料之一 合成醋酸等→乙醛 二、代表:甲醛、乙醛 甲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②用途:有机合成原料;35%-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消毒、 杀菌 ③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H 2O , 结构式:H C H O 结构简式:HCHO 或HCH O 特点:所有原子公平面 乙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 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与水、乙醇互溶 ②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C H C H H H O 结构简式:CH 3CHO 或CH 3CH O 等效氢:两种P56核磁共振氢谱 三、化学性质 1、加成: CH 3CHO +H CH 3CH 2OH (还原反应) 催化剂 CH 3CHO+HCN 3CHOH 2、氧化:

化学选修3教案

化学选修3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 电子排布式表示常 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跃 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 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 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 的结构,从构造原理 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 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 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 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 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 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 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 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 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 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 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a. 原子符号: zx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 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第一周期 2 2 第二周期 810 第三周期 8 18 第四周期 18 36 第五周期 18 54 第六周期32 86第七周期 26118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8、9、10纵行 罗马数字:i iiiii ivv vi vii 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 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碱金属第Ⅰia族:碱土金属②第 Ⅶa 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 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 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 K L M N O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 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 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3章第1节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结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得出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以及晶体的常见性质和区分晶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设定: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 [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

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 [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 [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 [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 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 “六 经”是留给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2.3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Word版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①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②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③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一般规律: 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2、H2、P4、C60。 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练习: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 2、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下列分子属极性分子的是 A、H2O B、CO2 C、BCl3 D、NH3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是 A、BeCl2 B、PCl3 C、PCl5 D、N2 4、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5、请指出表中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其中哪些属于极性分子,哪些属于非极性分 (1)、只含有极性键并有一对孤对电子的分子 ;(2)、只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物质 ;(3)、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常温下为液态的非极性分子 。 7、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两种,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8、已知化合物B4F4中每个硼原子结合一个氟原子,且任意两个硼原子间的距离相等,试画出B4F4的空间构型,并分析该分子的极性。

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

第二节xx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㈡、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大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难点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关于xx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分析: 一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美国除外),例如一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四个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强国。于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 一、一战前的甘地:

1、出生及早年的求学生涯: (1)出生:1869年信奉印度教的土邦高级官吏家庭 (2)教育:①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熟读印度教经典。 ②留学xx,学习法律,后xx担任律师 2、南非生活时期:(1893——1915) (1)逐渐形成非暴力的思想: ①思想来源:宗教:印度教:仁爱、素食、不杀生+《古兰经》《圣经》:仁爱思想外加受到索罗、托尔斯坦、鲁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 ②主张:反对暴力斗争,以仁慈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2)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3)1909年,出版《印度自治》,阐述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甘地主义”的精粹书中主要讨论自治、文明、律师、医生机器、教育、非暴力抵抗等。 补充: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平等。 3、xx后,“苦行僧”生活: (1)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高二化学选修3教案

高二化学选修3教案 1. 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三种主要的杂化轨道类型; 2. 学会用杂化轨道原理解释常见分子的成键情况与空间构型过程与方法: 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三种主要的杂化轨道类型 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三种主要的杂化轨道类型 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课题引入】 在宏观世界中,花朵、蝴蝶、冰晶等诸多物质展现出规则与和谐的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感叹:“在宇宙的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激起无限的好奇。”实际上,宏观的秩序与和谐源于微观的规则与对称。 通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例如,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苯环呈正六边形。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呢? 【思考】 美丽的鲜花、冰晶、蝴蝶与微观粒子的空间构型有关吗! 【活动探究】

你能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水分子、甲烷、氨气、氯气的球棍模型吗! 【过渡】 我们知道,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原子以共价键所形成的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 【板书】 甲烷分子的形成及立体构型 【联想质疑】 研究证实,甲烷(CH4)分子中的四个C—H键的键角均为l09.5o,从而形成非常规则的正四面体构型。原子之间若要形成共价键,它们的价电子中应当有未成对的电子。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p,也就是说,它只有两个未成对的2p电子,若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则应形成CH2;即使碳原子的一个2s电子受外界条件影响跃迁到2p空轨道,使碳原子具有四个未成对电子,它与四个氢原子形成的分子也不应当具有规则的正四面体结构。那么,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构型是怎样形成的呢? 【过渡】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阅读教材40页】 1. 杂化原子轨道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4-4《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新版

1.1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通过这节课学习,能根据问题的几何特征选择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体会坐标法的思想. (二)学习目标 1.根据问题的几何特征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通过实例概括坐标伸缩变换公式. 3.了解利用坐标伸缩变换公式研究平面图形伸缩变化情况,体会坐标法思想. (三)学习重点 1.根据几何特征选择坐标系. 2.坐标法思想.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四)学习难点 1.适当直角坐标系的选择. 2.对伸缩变换中点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2页至第7页,填空: 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 的作用下,点 ),(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预习自测 (1)如何由正弦曲线y =sin x 经伸缩变换得到y =12sin 1 2x 的图象( ) A .将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2,纵坐标也压缩为原来的1 2 B .将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 2,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 C .将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也伸长为原来的2倍

D .将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 2 【知识点】伸缩变换 【解题过程】将正弦曲线y =sin x 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到x y 21sin =,再由x y 2 1 sin =的图像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压缩为原来的2 1 即可得y =12sin 12x 的图像. 【思路点拨】可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 【答案】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A ,两点分别在x 轴、y 轴上滑动,且|AB|=4,则AB 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知识点】点轨迹方程 【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解题过程】 422=+y . 端点的坐标关系,最后代入整理即可. 【答案】422=+y x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42=+y x 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y y x x 42后得到的图形对 应的方程是( ) A .0142=-'+'y x B .01=-'+'y x C .014=-'+'y x D .0116=-'+'y x 【知识点】伸缩变换 【解题过程】将???='='y y x x 42经过变形得?? ??? ' ='=y y x x 4121代入到方程142=+y x ,整理得01=-'+'y x 【思路点拨】通过对伸缩变换公式的变形为??? ???? '=''=y y x x μλ11,在代入原图形对应的方程,从而得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三课时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讲]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投影] [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 (1) 溶剂的极性 [讲]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 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2)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讲]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则溶质分子的溶解度越大。如CH4和HCl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由于CH4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CH4几乎不溶于水,而HCl 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故HCl极易溶于水;同理,Br2、I2与苯分子间的作用较大,故Br2、I2易溶于苯中,而H2O与苯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H2O很难溶于苯中。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讲]当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 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 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1mL 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3—。实验表明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较好?为什么? [汇报]1、NH3为极性分子,CH4为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则,NH3易溶于水,而CH4不易溶于水。并且NH3与水之间还可形成氢键,使得NH3更易溶于水。 2、油漆是非极性分子,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也是非极性溶剂,而水为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应当用有机溶剂溶解油漆而不能用水溶解油漆。 3、实验表明碘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溶解性较好。这是因为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而水是极性分子。 [展示]模型: [设问]看一看两个分子的立体结构,像不像一双手那样?它们不能相互叠合? [板书]六、手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全册 共65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全册) 绪言 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 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 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 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 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 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 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 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 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 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 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 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 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 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 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 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 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 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 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 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 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 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 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 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 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 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原子符号:A z X 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 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 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表格型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时安排两课时授课时间 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 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引入,亲身感触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分析、定量计算,培养学生从现 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目标 重点及理由分析教学重点是反应热的涵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充分利用是当代化学中要着重研 究的问题 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是△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 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 教学方法视频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化学 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这一事实已经接受并认可,只有定性的认识,没有定量的认识和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计算, 同时结合课本及与同学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过程,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应用。 教具使用多媒体、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变反应热 1、定义: 2、符号:△H 3、单位:kJ·mol-1或kJ/mol 4、规定: 5、ΔH计算表达式 二、热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 原子序数:含义:,1, 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 。,3,原子组成的表 示方法 a. 原子符号: zX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A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 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 各周期元素的种数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26118 ?族族序数罗马数字用表示,主族用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7个 7 个 VIII族是第8、9、10纵行 18 纵行 阿拉伯数字:12 3 4 5 6 7 8 罗马数字:I IIIII IVV VI VII VIII,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