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课程建设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课程建设

NASAC 2019系统软件教研论坛
面向机器人工程专业的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课程建设
东南大学 马旭东
xdma@https://www.doczj.com/doc/729447415.html, 2019年11月22日杭州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

面向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课程建设
报告提纲
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 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 IA32裸机多任务管理实验 虚拟Linux OS与任务调度 SylixOS 系统定制与应用开发 课程综合与成绩评估
围绕现代RTOS技术展开教学与编程训练 为后续课程提供软件开发和实时多任务运行平台概念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2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背景故事
东南大学2014年两件事:智能机器人专业方向和新专业申报。
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自动化(Basic Automation)已经不再具有挑 战性,自动化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已经为机械、电气、能源、化工等行业 工程师所替代,可靠便捷的PLC和数字仪表等技术日益成熟…
初心:自动化的窘境--缺少行业依托,缺少(软硬件)实体化 缺少对未来的挑战。立足点:开源技术的发展
申报建设:机器人工程(智能机器人)新专业是在办学过程中, “以市
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育人意识的体现,也是机器人工程 教学科研团队十多年产学研合作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产物,适应了国家经 济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事实:从事系统与控制器技术的一群 教师2001年开始研究互联网机器人,转而开发工业机器人控制器…..) 2016年3月教育部新增审批国内第一个机器人工程专业----东南大学。由 此拉开了国内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申报建设热潮:2017年备案25所,2018 年60所,2019年101所….,新专业建设风起云涌,泡沫四溅(?)背景却 是信息化革命的继续…人工智能热潮 vs依托于工业化基础--智能制造工程….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3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挑战与资源
国内:过去一年新的热潮与新专业的挑战 (专业如何合理定位?)
机器人工程 vs.人工智能 080717T (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
080803T vs.智能制造工程 080213T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vs.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0T
学科 交叉 典型 的新 工科 专业
大数据
人工 智能
自动化(智能 化,人工智能)
机器人工程/自 主智能系统
智能建造
智能制造 工程
直接支撑
机械电子工程 基础支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 气、测控大类
机械 工程
交叉支撑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4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ECE转换
自动化-传统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工业应用(智能制造)
智能感知、交互与作业 (核心团队)
(控制理论与
网络化机器人(系统与控制理论)
控制工程)
多机器人协作与编队(系统与控制理论)
软件、算法
自主智能设备(高级应用)
数据 结构 、系 统结 构、 软件 与运 行平 台新 技术
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机器视觉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导航制导与控制 UAV,AUV,UWV…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检测技术
系统工程模型、数据….
机器人工程(BRE) 嵌入式计算为基础 (数字化、智能化、
多学科新技术)
机械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机电仪器 电子信息与电气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5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RTOS课程定位
工程、 机电、 软件 基础 sense
think
act
FYS机器智能与机器人 工程设计导论—智能机器人模块
第一学年 认知
数据结构与算法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第二学年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 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
工业机器人系统
ROS软件基础?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SoC)(1) 第
机器人技术基础
机器人视觉/图像处理 (2) 三
RTOS+

机器人软件工程
(3) 年
计算机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
感知与人机交互
专业 基础
应用 提高
智能机器人系统综 合课程设计
多机器人系统建模与分析
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 毕业设计
(1) 第
(2) 四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学
(3) 年 设计
竞赛(智能车,RoboCup,电设等)
SRTP
科研实践(实习) 课外实践 PBL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6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专业需求
RTOS (VxWorks) (RT-Linux)
基础核心技术
—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软 件—多轴同步、高性能 规划计算、精密测量….
多核、 多处理 器系统
Real-time Multi-tasking
运行管理 与控制器 嵌入式系统
高速伺服总线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7

1.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软件基础—机器人应用软件平台
ROS (Robot Operating System, 机器人操作系统) 提供一系
列程序库和工具以帮助软件开发者创建机器人应用软件。它提供了 硬件抽象、设备驱动、函数库、可视化工具、消息传递和软件包管 理等诸多功能。ROS遵守BSD开源许可协议。(wiki)
OS平台:Ubuntu (Linux)/MS-Windows
ROS 2.0 设计 目标
传 · 支统持方涉及法不可靠网络的多R机O器S架人系构统
· 缩小原型机与产品间的差距
· 支持嵌入式微处理器
· 支持实时控制(精细作业) Real-time 特性 · 跨系统平台支持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8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概念和元素
OS操作系统:提供人机接口与控制所有程序执行的(底层)程序为
程序执行提供环境 (对象:只有硬件和应用编程基础的大二学生)
OS目标执行用户程序并帮助用户易于解决相关问题;方便使用计
算机系统;使计算机硬件更高效地工作
OS功能
OS本质 多任务、多线程、
并发过程抽-引入调
(优势与问题 度
RTOS/RTS) 硬件层抽象(设备
驱动
进阶学习
文件系统 通信
存储管理 处理器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安全管理 系统性能控制 作业统计 帮助检测错误 软件用户协作
重点关心:并发和实时问题(Concurrency, real-time issues) (协调、安全是RTS的核心,降低不确定性,提高软件质量)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9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概念和元素
? Introduction ? Structure of RTOS ? Components of RTOS ? RTOS Kernel ? Tasks ? Memory ? Timers ? I/O ? IPCs ? Device Drivers ? Expectations ? Examples
RTOS 内核(KERNEL)组成
微内核vs.完整(宏)内核(包括各类文件、驱动、通 信协议栈等)--简单理解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0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概念和元素
? Introduction
? Structure of RTOS
? Components of RTOS
? RTOS Kernel
? Tasks ? Memory
? Timers
? I/O
? IPCs
? Device Drivers
? Expectations
? Examples
鸿蒙系统(HarmonyOS):基于微内 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按需扩展 ,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 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 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 三层架构: 内核,基础服务,程序框架 (思政)
微内核vs.完整(宏)内核 (不同的用户/内核空间)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1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目标:多核系统
MultiCore Processor与管理—硬件结构
面临着计算机结构与组织-微机系统与接口(X86)课程教学改革压力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2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目标:多核系统
MultiCore Processor与管理—架构(QNX)
多核处理器三种运行模式AMP,SMP,BMP(Bound Multiprocessing)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3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思路与架构(效率)
经典课程组织—软件,处理器,实验平台—效率、成本….
VxWorks, μCOS II,Free-RTOS(RT-Linux)
本课程低成本,基于开源技术的实时操作系 主流性
开源化
统技术(Linux RT扩展: Xenomai;SylixOS RTOS基础理论
(多平台支持 SMP 调度的国产RTOS)
IA32多任务软件编程
Vmlinux-RTOS内核编 程(RMS/优先级调度) (X86-双核)
SylixOS构建与应用编 程(Base,IPC)四核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微机系统与接口拓展
基于RTOS-EtheCAT 的PMSM电机伺服控 制演示系统 (QTGUI)CortexA9/X86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4

2.课程组织与RTOS基础理论—教材与参考书
刘旭明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原理与最佳实践,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4 (STM32)
(美)William Stallings,陈向群等译,操作系统-精髓与 设计原理(第8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经典教材)
(日)川合秀实,30天自制操作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9
Xiaocong Fan,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原则与工程实践,清 华大学出版社,2017.1 (《实时系统与控制》参考书)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29447415.html,/default.htm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29447415.html,/Documentation/RTOS_book.
html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践》实验指导书(v0.9)自编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5

3.IA32裸机多任务管理实验—硬件基础编程
1.了解掌握IA-32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指令 汇编、连接、调试与运行基本概念; 2.掌握汇编程序nasm使用方法;
3.掌握IA-32运行调度程序基本框架,理解内核(特权级PL=0)调 度程序(标号sched到again之间程序)对应用程序(PL=3)任务 (TaskA和TaskB(TaskC…))的调度管理(策略:RR/RMS); 理解基于硬件(复杂开销)的任务切换实现方法;
4.掌握IA-32环境下基于定时中断(=基于时间,RMS)的任务调 度、切换与通信基本原理,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分析(1)时 间片长度的影响;(2)构思任务状态指示器(建议:利用逻辑或 DAC输出-示波器观察);3)中断如何结合进入分时调度内核。 5. 集中撰写实验报告,整理总结上述实验内容,形成基于硬件机 制的IA32多任务调度机制和程序架构及开发过程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6

3.IA32裸机多任务管理实验—硬件基础编程
Ring3:应用程序
(可调用ring0任务)
TaskA LED 点阵从右往 左扫描
TaskB 七段数码管 动态显示00-99
调度切换控制 跳转指向任
务TSS或指令描述符
自动切换上下文环境参数, 中断任务;按键中断一次,执行流水灯任
硬件保护 JMP, CALL, INT n,
务;字符输出任务(不合理,但显示可行)
选择子:偏移地址
系统8253: 0.7uS-54.6msINT 08任务:按
Ring 0(内核)) 时间切换调度Tasks
任务A,B可逻辑切 换增加任务 C,D,E,….如何RR调 度,优先级调度?— OS作用与规范
IA-32多任 务调度切换
模型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7

3.IA32裸机多任务管理实验—硬件基础编程
√ 2 12
基本定时调度T

INT中断
12 3
IA32定时/优先调度实验模型
T=1ms(PC INT 0:默认55.4ms,需要修改8253初值)
T0 ▌: 1ms一次,切换任务,例行任务 实际:按任务队列表(优先)调度,硬件TSS保护 T1(A) ▌:连续执行,点阵列移动(时间控制) T2(B) ▌ :连续执行,显示T1移动次数00-99 T3(C) ▌:定时或外部中断触发,5s/随机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8

3.IA32裸机多任务管理实验—硬件基础编程

INT中断
213
?
INT中断
21
3
IA32定时/优先调度实验模型
T=1ms(PC INT 0:默认55.4ms,需要修改8253初值)
T0 ▌: 1ms一次,切换任务,例行任务 实际:按任务队列表(优先)调度,硬件TSS保护 T1(A) ▌:连续执行,点阵列移动(时间控制) T2(B) ▌ :连续执行,显示T1移动次数00-99 T3(C) ▌:定时或外部中断触发,5s/随机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19

4.虚拟Linux OS与任务调度—实验2:内核编程环境
1、开发环境配置与源程序分析 构建Ubuntu(linux)操作系统(盘或虚拟机,此任务为实验前 准备工作),认识基本操作,打开微内核(存于目录EXP中), 分析工程/项目模块结构,分析各模块源程序内容,从代码实现角 度认识理解RTOS;构思编写完整的原型RTOS (X86)
实验软件平台:Linux,采用32位ubuntu14.04系统进行开发,使用 Windows的同学可以在系统上安装VMware、boch等虚拟机。 编程开发语言: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以C语言为主。 编程开发工具: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译器使用gcc,链接器使用ld。 构建工具为GNU make(均为Ubuntu系统中自带) 运行环境:开发的RTOS微内核程序运行使用qemu虚拟机(基于X86 处理器)--体量小,安装方便,在ubuntu的shell中输入以下命令 完成qemu的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qemu 或 $ sudo ln –s /usr/bin/qemu-system-i386 /usr/bin/qemu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20

示范专业建设总结汇报稿

示范专业建设总结汇报稿 一.专业基本情况说明 2002年开始申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同年获得省教育厅批准,与2003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毕业人数650余人,现有在校生158人。2006年被确定为院级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水利部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被山东省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目标 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合作,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水利部示范性专业,引领山东省及全国水利行业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争做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 2.建设内容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岗、课、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职业能力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建成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建成满足专业生产性实训需要、设备先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构建专兼结合的社会服务“专家型”、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多种技术培训,提高专业辐射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为:立项被批准后,即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派出人员外出调研学习,借鉴示范建设经验;学习示范建设文件与现代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大讨论,转变创新办学理念;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专业建设目标、措施与方法,确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的方法途径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逐步实施。 3.资金利用情况 建设专项资金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项管理、分年实施”的管理原则,项目建设实行组长负责制,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对项目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绩效实行管理,确保了专项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截止到目前,已完成专业建设投资1432万元,占预算资金的92%。其中,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投入59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98.3%;师资队伍建设投入资金14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70%;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投入资金24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80%;教学资源库建设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100%;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投入资金10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100%;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资金12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120%;专业群建设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预算投入的100%,各项建设目标均取得较好的建设效果。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以“共建共管、互利双赢”为原则,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破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形成以“1个中心、4个模块、4个阶段”为特点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一)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存在的“宽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我们瞄准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检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兼顾医疗卫生大行业就业岗 位迁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以校企双赢为基础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定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医学检验专业是面向医疗卫生技术行业的通用型、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涉及面广、毕业生就业面广的特点,但普适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存在学习内容全面但不深入、学生学无专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 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临床检验为核心职

《商务礼仪》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商务礼仪》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 - 2015学年第二学期)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通过完成各种预设的具体工作项目,使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了解礼仪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礼仪的各种规范并能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实践中加以运用。 能力目标: (1)能通过练习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有良好的站姿、优美的走姿、高雅的坐姿。 (2)能在营销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自然大方、热情友好。 (3)能够恰当自如地进行介绍与自我介绍,正确使用名片、接听电话、安排座次。 (4)能理解并运用着装的TPO原则,能熟练地打领带,正确地佩带项链、戒指等首饰。着装得体、色彩协调、 (5)能够按宴请礼仪的要求赴宴,文明进餐,懂得西餐的用餐要求。 (6)能正确使用各种称呼,能运用言谈技巧与人交谈。发音准确、语言文明、态度真诚、讲究技巧 (7)能程序规范、布局合理的设计仪式、仪典活动 (8)能在餐饮和舞会等涉外交际活动中运用合理的礼仪规范。 知识目标: (1)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的要求和要领 (2)了解表情、手势、鞠躬、致意等体态语的礼节要求 (3)掌握介绍与自我介绍、递接名片等社交礼仪的规范 (4)掌握着装的TPO原则,重点掌握穿西装的礼仪,了解首饰的佩带,仪表仪容的修饰等礼仪(5)掌握宴请的形式、邀请的礼节、赴宴的礼节以及用餐时应注意的礼节问题。 (6)了解西餐礼仪的基本内容,西餐刀叉的用法及座次的安排。熟悉西餐礼仪中的上菜顺序、餐具的使用、就座礼仪及饮料的正确使用。 (7)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懂得交谈的禁忌,了解言谈技巧。 (8)了解常见的仪式、仪典,掌握仪式、仪典的规范、要求和过程。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已制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课程,可将“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作为本文件的附件,在此只要填写详见附件即可。尚未制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课程,须完成下列设计内容(格式仅供参考): 2.1课程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编号及名称、内容;如果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有各自不同的内容设计方案,请把各自的设计附上,注明姓名和授课对象)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高校大学)课程建设情况总结2篇 篇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XX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XX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XX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XX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先先概括以上课程的统一建设: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绿色建设施工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在节省建筑 施工成本,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为你介绍的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汇报,欢迎阅读以及浏览! 在20xx年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的院特色专业 遴选工作中,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立为院特色专业建设点。三年来,经过我系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水平达到了我院专业的验收标准,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现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扣专业建设方略,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年轻化、学历高、实力强,而且作风 顽强、锐意进取的专业队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培养学术骨干,紧扣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加大力度进行专业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提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特色专业在学院未来发展方面要起龙头作用,为此全系同志进一步把各教研室工作做细、做强、做大,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1. 力促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健康发展,争创本专业为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本专业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加快制度建设,加速教学改革,建设精品课程,为学校进入更高的平台做好了超前准备;培 养了一批批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合格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文秘工作

者;每年毕业师范类专转本生300人左右。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着 较高比例和较高质量的就业率,其中有一大批相继进入了我院附属高中、南京十三中、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游府西街小学、长江路小学和外地的名校,还有一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少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另眼相看,给予很高的评价,主动要求我们派毕业生前往实习,在公开招聘前提前来我院物色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这一切为本专业成为院品牌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2.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保证了本专业的良性发展。为适应高教事业的发展,本专业从“十五”期间就致力于发展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截至20xx年x月,汉 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吸纳2名博士,一位从事古代汉语、古文献研究,一位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3. 刚柔相济,依靠激励、感召、启发、示范、引导等方法,进一步夯实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基础,并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本专业贯彻传统的“课比天大”“教学无小事”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秩序;充分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学分制,有 序推进学分制,强化并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队伍;以教学工作的 目标管理为手段,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总结

商务沟通 一、商务沟通 沟通障碍因素:1、认知差异;2、少同理心;3、沟通力弱 商务沟通面谈技能 面谈准备:1、面谈调研(5W1H)——what -why -who -when -where -how ;2、面谈目的:最高、现实、最低三级;3、面谈计划(5W1H) 面谈语言技能: 1、变通说话技能——换角度说、换别人说、换时间说; 2、换位说服:(1)换位思考对方利益点;(2)用实证、客观标准和比较的方法;(3)用引导式问题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 3、争辩:原则: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重逻辑证据;要点:(1)自己正确(2)对方责任(3)权力法理 4、叙述说明:(1)简洁易懂(2)客观准确(3)内容全面(4)结构清晰(5)三点罗列效应倾听技能:原则:专注听,勤思考,判逻辑,常响应;重要倾听需记笔记 电话沟通:1、精心准备(1)明确打电话的目的;(2)列出为达到此目的所需的问题、需阐述的内容要点;(3)预估可能的问题并做好预案;注意事项:电话轻易不静音避免误要事;重要电话需记录准备;重要信息需重复给对方确认理解正确;陌生人索要同事电话会应对。演讲与展示:准备(1)了解听众——什么人来听?希望听什么?演讲的目的;(2)演讲纲要——写在卡片上,用记忆临场补内容;(3)展示形式——图表、声像、道具、配角、互动;(4)反复演练——基础练,记内容;情景练,找问题;预演练,听意见 演讲的四要素:Content(内容)、Verbal (语言)、Vocal (声音)、Visual(视觉) 二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评估标准 ①谈判目标的实现程度:理想目标、基本目标、最低目标 ②谈判效益:谈判获得利益和谈判成本之差成本包括机会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 ③远期价值:谈判结果对获取未来利益产生的价值。 谈判制胜的要素:①谈判权力:掌控谈判的力量②谈判准备③谈判技能 商务谈判关系分类及策略 1、零和谈判:谈判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是零值,一方的损失等于对方的收益。谈判各方关系价值趋于零。零和谈判只选择利己策略; 2、合作谈判:谈判各方具有关系价值,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为零。合作谈判选择利己策略同时考虑关系价值。 谈判前备好六门课 1、谈判队伍的准备; 2、谈判信息调研 3、谈判利益辨析:(1)你想要什么(2)评估各项得失影响(3)排序--must want gift(4)确定最高、现实、最低利益目标; 4、谈判筹码准备:增加谈判权力的四个筹码:报酬能力、惩罚能力、有退路、拖得起;谈判筹码运的3个要点:(1)辨析谈判筹码(2)创造谈判筹码(3)小筹码先出,大筹码后出 5、谈判退路准备; 6、谈判方案制定 商务谈判的一般过程 谈判议题安排:垂直谈判--谈完一个议题后再谈下一个。优点:进程明确、议题顺序谈完相对简单。缺点:各个议题难以互为筹码前后照应,整体效益打折扣;水平谈判--所有议题互为筹码一起谈。好处:各个议题的统筹兼顾,整体谈判效益高。不足:谈判难度高,效率低。价格谈判:价格三节棍——报价\ 期望成交价\低价 报价要点:1、报合理范围高价:谈判标的替代成本高报主观高价;替代成本低的报市场高价;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最新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专业设置管理工作总结 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现有学生3088人(含联办学校我校注册学籍数311人),70个教学班,教职工297人。学校建有教学楼、师生公寓、学生餐厅、实训楼、图书楼、体育馆、艺术楼、演播中心、实训酒店、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农林专业实训基地等设施。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公共设施齐全,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现开设有客户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制药技术、食品生物工艺、航空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学前教育、工艺美术、运动训练、音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共17个专业。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教职成〔2011〕64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专业

增设、淘汰、改造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了专业结构与布局。 一、专业运行情况 (一)原有各专业人数:现代农艺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共有学生:180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有:324人;计算机应用专业有:844人;制药技术专业有:178人;客户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专业有:498人;工艺美术和音乐专业有:198人;运动训练专业有:90人;航空服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238人;会计电算化专业有:227人;学前教育专业(联合办学)有:311人。 综合分析:传统专业如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占有较大比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特色专业如客户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专业发展迅猛;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如制药技术、食品生物工艺异军突起,形成了新老专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尤其是新兴专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增专业人数:2018年新增: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春季招收学生78人,全年招生有望突破150人。实现了首年招生开门红,显示了新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完整版)《商务礼仪》课程标准(定稿)

商务礼仪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商务策划岗、公关岗、营销岗、接待岗等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商务活动类型、各类商务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以及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1.2课程任务 本课程通过讲授当今职业人士必备的礼仪规范及其在商务交往中的操作程序,使学生掌握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优雅的姿容仪态、风度修养,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提高职业素质和个人魅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生活与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奠定重要基础,更好的发挥自己。 1.3、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课程突出“国际商务”的行业特性,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用技能培养为宗旨,课程设计要体现以下三个注重。 1.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针对岗位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技能点训练。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求职技巧、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关键能力。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要设立素质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情商的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和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训练,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关联度,教学内容要和岗位要求接轨,可以借鉴相关企业员工岗位标准;二是教学团队与企业的关联度,在教学团队的配备上,要注意专兼职结合,聘请校外兼职教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 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山西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组建工作室和学科qq群为媒介,丰富学科交流资源;以读书活动为举措,构建学生阅读课程体系等,不断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形成适合我市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和课程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XX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对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一主(教材)两翼(《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为抓手,推动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我市朴素、多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主题阅读课题实验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单元主题

的引领下,统整一主两翼教材,以一课一得为核心教学目标,以“自学导航主问题设计”为目标导向,以学生批注式阅读和交流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以读代讲,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展示分享为主要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做到少提问,多让学生读书感悟,少讲解,多让学生分享展示,少做题,多让学生做阅读批注,完成由传统一个单元14个课时学习4篇课文到现在14课时学习25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和丰富单元主题的学习。这对教师的理念,解读教材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培训指导,全面了解课题。4月份,我市主题阅读课题在xx 市第四实验小学开题,并邀请全国课题组的刘宪华和刘俊祥两位专家对课题的理念和实施策略进行培训和重点课型课堂示范引领,让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理念和七种课型的课堂操作模式。 第二,网络教研,引领课题开展。开题培训之后,各实验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有重点地研究课型的教学流程,对课型的认识只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层面,如何操作,无从下手。总课题组通过网络备课教研,让实验教师从课型的各个环节入手,研读教材,确定目标,选择策略,理解和运用课型的基本流程,通过“主题阅读研讨群”和“xx市主题阅读工作室群”的平台交流,答疑解惑,分享课型成功案例,使课题顺利开展。 第三,观课议课,形成课型基本流程。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工作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001]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建设等级:国家级 项目负责人:王祥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目录 一、引言 二、建设目标任务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4、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5、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目标 6、特色学科建设目标 三、建设方案与措施 四、建设工作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引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自2010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在广东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引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按照申报书提出的建设方案和工作目标,认真部署和按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建设工作。经过仅两年的努力,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具体建设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扎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为契机,以“立足佛山、面向广东”为宗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理论与技能的培养,着力打造“绿色环保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把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领先、地方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如下: 1、专业特色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学院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等相关专业与交叉学科的综合办学优势,紧密围绕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满足国家重点发展以节能环保、低碳排放为战略性目标的新兴建筑产业对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广东省、佛山市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交通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客观需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建筑节能减排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土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模块,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绿色建筑设计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突显专业办学特色。

商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 2008年天津市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 《商务礼仪》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 Tianjin Institute of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

《商务礼仪》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各位专家,我是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商务礼仪课程负责人杨丽,我代表商务礼仪课程组,对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做一个汇报。我的汇报分五部分: 国际商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与 企业的关联度,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紧跟国际商务领域的发展趋势,依据商 务活动类型选取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未 来的就业岗位需要安排教学任务,体现 对职业能力的支撑作用。 课程内容以模块来整合、以任务来序化、 以任务开展的顺序训练技能点。 课时分配侧重实践,并安排校外实践时间 注重过程,加入素质考核指标,企业参与 模块框架下的“任务驱动”模式 真实情境下的“角色扮演”方法 虚拟环境中的任务训练过程 双师队伍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会议、中西餐实训室 专业实训基地+课程实训场所 自编教材,网络资源丰富独特

) 一、课程的定位与设计 《商务礼仪》课程是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课程讲授了商务活动类型、各类商务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以及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1.课程定位 商务礼仪课程依托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礼仪修养,了解国际商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和管理国际商务活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针对的职业岗位群有各类工商企业、外贸公司、商务代理公司、会展管理公司的商务策划、公关、商务秘书、市场开发、客户管理等岗位。 《商务礼仪》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了就业岗位群中的商务策划岗、公关岗的核心能力培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商务礼仪》课程突出“国际商务”的行业特性,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用技能培养为宗旨,课程设计体现在三个注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注重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程对应的岗位是商务策划岗和公关岗,本课程紧紧围绕这两个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针对岗位需要整合教学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技能点训练。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求职技巧、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长期发展的关键能力。本课程在注重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设立了素质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情商的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和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训练,提

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附件3 青海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和青海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青大校研字〔2015〕25号)文件精神,为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宗旨与目标 第一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服务需求、深化改革、立德树人,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与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第二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应具有鲜明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知识结构,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研究和综合素质。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目标: 1.把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以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为根本依据,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共同必修课、研究方向课课程内容为重点,根据学术型、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需求修订培养方案,设计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努力建成与我校的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

较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任务相适应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较高水平的优质课程。 3.以课程建设工作为基点,统筹使用各类资金,改革、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把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纳入院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 4.健全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课程体系设计和优化机制;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审查机制;健全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指导审查制度和支持系统;扩大研究生课程选择范围,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与监督,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建立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建设内容 第四条研究生课程建设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2.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 3.教学模式的改革; 4.教学案例库建设; 5.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6.教学方法的改革; 7.研究生教材和文献库建设; 8.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第五条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同时也作为教学成果奖的培育项目,鼓励教师将立项课程经若干年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会计专业建设规划 一、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按出纳、会计核算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开展项目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整体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2、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与实训基地及各中小型企业加强紧密合作,包括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建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派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及培训任务、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等。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必须涵盖会计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应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实施“多证书”教学,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全面融合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 2、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考核 实践课程考核采用标准评分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制订《会计实务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以考核学生的实际业务技能。 3.教材建设 根据核心课程建设内容,以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建设为特色,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及职业应用能力为重心,以融合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内容为特色,编写能够体现本专业改革成果的校本教材。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双师型”教师培养

计划在三年之内,“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90%以上。主要措施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走出和引进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所有专业教师必须从事一门以上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加强对其实践技能的锻炼;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以加强对专职会计教师的指导;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奖励。 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强化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品质。 (1)培养2名基础理论扎实、人文素养厚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每年培养青年教师2名;通过到考察交流、企业实践等措施,使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培训、科研及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成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 (2)培养3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材修订、教学示范等工作,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力量,带动专业整体发展。 (3)培养2名爱岗敬业,谦虚好学,为人师表,教学工作成绩突出青年教学能手。 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会计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分别建设以会计核算能力实训为重点的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以会计管理能力实训为重点的ERP校内实训中心;以会计岗位职责实训为重点的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形成一个仿真会计工作内部环境。

1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饭店、景区、旅行社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构建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二、建设目标 制定出适合“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根据“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积极探索以各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方性和职业性。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适应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实际需要,更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 三、建设思路 根据“双元主体重德强能三入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区域内与学校有长期实训合作关系的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作深入调研,同时对本专业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出发,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思路。通俗一点说就是从事企业某一工作岗位,完成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都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之进行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计划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交通运输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公路运输类 所属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负责人孔七一 2007年6月20日

(一)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工程力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力学教学资源库。经过2年建设,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施工现场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基础精品课程。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建设流程

(二)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措施 1、建设内容与目标 *1-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规划 (1)在院长为组长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2)拟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与具体措施; (3)在已实质性启动的院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2课程建设经费 (1)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设立配套的专项建设经费; (2)经费必须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作到专款专用; (3)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要科学规划经费使用方案,保证经费能合理使用,建设效率高。 2、建设的具体措施 (1)由院长牵头,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订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 (2)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与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3)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使用、效益,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使用效率高。 二、课程目标 1、建设内容与目标 *2-1课程地位与作用 (1)通过2年建设使《工程力学》课程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2)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土质与土力学》《公路设计与施工》《桥涵设计与施工》《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力学知识点、技能点。 *2-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 (1)《工程力学》课程目标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 (2)《工程力学》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 (3)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商务礼仪课程大纲

《职场商务礼仪》 【课程背景】礼仪素养是一个现代职业人必备的素质。企业竞争更多靠的是企业中人的竞争。一个知礼、懂礼、用礼的人,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团队氛围,从而让企业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所以,现代职业人有责任,也有必要让自己加强礼仪的修炼。但是,说礼却不做礼。嘴上有,行动却没有。只看别人有没有,却不见自己做没做。这算不上是个有礼之人。所以,只知礼、学礼还不够。能否从思想上认同,从自己的内在提升素养,让礼仪不只有外在的形,更有内在的实。本课程首先从商务礼仪的心态基础开始,意在让学员领悟礼仪其实是从内在进行修炼的,只有内在的素养提升了,外在的礼仪才更有灵魂,才更真切动人。其次,课程从礼仪的行为层面的操作细节去讲授,让学员有了具体可执行的标准。 【课程收益】 ●掌握各种商务活动场合中的礼仪规范,使您的行为达到日常商务场合的 礼仪标准; ●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赢得客户好感,在竞争中 脱颖而出; ●培养知礼、用礼的高素质职业人,加强企业和谐共进的团队氛围,增强 凝聚力。 【课程对象】 企业管理人员、行政秘书、办公室人员、公关、销售经理、公司的商务接待、客服人员等。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老师】 李罡老师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从“形”有礼—职业化形象塑造 职业化形象主要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三个部分,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一个人的外在整体形象能够反映出他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对生活的态度。 影视短片欣赏:《风月俏佳人》---从形象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 1、仪容礼仪---让你的容颜传达敬意 ?职业化形象塑造的三应原则和修饰避人原则。 ?面部修饰规范:眼、眉、口、鼻、耳、颈的修饰。 ?发部的修饰规范:男士女士的头发长度的职业要求。 ?肢体修饰规范:手的保洁、保养与修饰;下肢的清洁与修饰。 ?面部的美容与化妆:化妆的基本要求,化妆的禁忌。(如何画上班妆视频 短片) ?学员互检:两人组成一对搭档,针对每一部分修饰规范进行检查。 2、服饰礼仪----穿出你的魅力与气质 ?商务正装的基本原则:适宜原则、个性原则、和谐原则、TPO原则 ?男士服饰的选择与搭配: ?女士服饰的选择、搭配与饰品搭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