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当前,电力输送系统当中高压电缆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高压电缆不仅电能损耗比较小,而且电能输送速度较快。大量工程实践经验也表明,高压电缆设计方案以及相关设计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对高压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依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方式,对高压电缆输电线路进行合理设计,并对其绝缘、避雷和架设工作等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标签:电力系统;高压电缆;输电线路

1高压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优缺点

1.1高压电缆的优点

首先,高压电缆的输电线路路径较短,相对比较容易对线路路径进行有效选择;其次,高压电缆比较隐蔽,建设完成之后,往往被道路、草坪等覆盖,不会对城市景观产生干扰;最后,高压电缆不会受周边环境干扰。

1.2高压电缆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电缆入地造价高、耗资大,其投资是架空线路的8~10倍。建设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缆入地建设的进度。其次,当前城市的地下资源非常紧张,地下自来水、燃气、污水等管线林立,给电缆隧道的施工造成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电力隧道是一次性资源,一旦隧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在邻近道路再次修建隧道的可能性很小。最后,地下的隧道中的电力电缆一旦发生故障,抢修工作难度相当大。确定故障点困难,隧道空间狭小,人员难以活动,占路施工又会受到交管部门的很大限制,所以,地下电缆抢修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非常高。

2在电力系统中高压电缆的连接方式分析

2.1电缆进线段方式

高压电缆在出线时要经过变电站,在变电站出线后我们采用的就是高压电缆,随后采用高空架空方式使高压电缆进入下一个变电站,并與之相连。

2.2高压电缆方式

电力系统中电缆连接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在变电站,在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所采取的连接方式就是在电力线路全线高压电缆的方式。高压电缆输电线路部分线路在长期裸露于大自然当中,经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雪交加,对于那些隐

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塔监测系统设计

– 74 – 2012年第11卷第2期 1 引言 电力设施是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塔的设备完好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情况是电能安全远程传输的关键。在实际电力线路传输中却存在众多可能损害电力设施的不确定因素,诸如人为损害、自然灾害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生产和生活蒙受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高压线路和电力塔进行全方位的因素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高压线路和电力塔所处环境、位置不同,人工监测和维护成本巨大且操作不方便。论文介绍如何实现对高压线路和电力塔的远程监测系统,对电力设施建立远程的无线智能信息监测,把各种预警信息采集远程传输,从而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实时安全监控,减少损失。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涉及多学科,它能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把各种采集信息的传感器与传输信息的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采集与传输网络,提供实时监控信息,具有可扩展、低功耗及智慧化等优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用来实现物与物之间信息的交互。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节点、基站和管理节点构成。无线传感器协议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如图1所示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图1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包括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如图2所示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示意图。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能源,并进行能源状态监测。传感器模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前端部分,用来采集各种被监测目标的数据信息,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包含各种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处理器模块接受传感器采集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存储与处理,协调系统的整体工作,并控制无线传输模块的工作。无线传输模块用来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节点与网关之间的数据信息无线传输。 图2 所示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 2.2 无线传感网络工作方案比较 电力设施监测中常用的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无需重新布线,利用点对点的射频技术实现对设备的无线监控。目前,常用的无线射频技术主要有Wi-Fi、蓝牙、ZigBee等,它们各有特点,下面针对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不同进行比较和择优选择。 Wi-Fi无线通信采用IEEE802.llb标准,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工作在2.4GHz,最高支持54M速度。Wi-Fi 通信依赖TCP/IP作为网络层,通信距离较短,且其功耗较 大,故而在一些电源要求苛刻的场合应用受限。 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塔监测系统设计 梁日华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3) 摘 要:本文根据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塔的实际环境及位置,设计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避免常规巡检手段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的弊端。基于最新的无线传输技术ZigBee设计无线传感系统,建立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塔环境信息网络,对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系统本身故障等进行实时监测预报,实现对高压线路和电力塔等电力传输设施的安全保护。关键词:电力塔;监测;ZigBee;无线传输 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2-0074-03 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10KV电缆线路典设整理资料

10KV电缆线路典型设计分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电缆井。10KV电力电缆线路一般选用三芯电缆。 10KV交联电缆载流量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允许载流量值乘以1.29. 电缆终端接头:选用专用的电缆终端,目前最常用的终端类型有热缩型、冷缩型、预制型。 电缆中间接头:三芯电缆中间接头应选用直通接头,目前最常用的有热缩型、冷缩型。 电缆标志 警示牌:主要用于直埋、排管、电缆沟和隧道敷设电缆的覆土层中。应在外力破坏高风险区域电缆通道宽度范围内两侧设置,如宽度大于2m应增加警示带数量。 标识牌: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

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的电缆上应装设标识牌。电缆沟、隧道内电缆本体上,应每间隔50m加挂电缆标识牌。电缆排管进出井口处,加挂电缆标识牌。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规格应统一,材质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并列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标识牌规格宜为80mm*150mm,白底黑字,在其长边两端打孔。 电缆终端头标识牌在电杆下线时应绑扎在电缆保护管顶端,箱体内电缆终端标识牌绑扎在电缆终端头处。电缆中间接头标识牌置于电缆中间接头两侧1.5m处。电缆终端头和电缆中间接头标识牌样式一样。标识桩、标识贴 标示桩一般为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面喷涂料,颜色宜为黄底红字,敷设路径起、终点及拐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m应设置一处,当电缆路径在绿花隔离带、灌木丛等位置时可延至每隔50m设置一处。 直埋电缆在人行道、车行道等不能设置高出地面的标志时,可采用平面标识贴。电缆标识贴应牢靠固定于地面,宜选用树脂反光或不锈钢等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树脂反光材料背面用网格地胶固定;不锈钢材料背面做好锚固件。 标识贴规格宜为120mm*80mm,形状、大小可根据地面状况适当调整标识牌上应有电缆电缆线路方向指示,电缆井周围1m范围内,各方向通道均应设置标识贴。 直埋电缆的覆土深度不应小于0.7m,农田中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06T09:55:17.3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丁珑[导读]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能传输效率与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泰州开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能传输效率与安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工作,是保证线路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础环节,于此同时也是优化完善电网建设的关键部分。本文在探讨分析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对设计工作的重点要点部分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 1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流程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有三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1.1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就是通过对设备选型、技术可靠、建设规模以及资金筹备等方面,从经济上、设备上以及技术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过程。可行性分析要全面的进行,所以不仅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还需要参考实验的数据、相关高压线路设计规程规范、技术资料和计算图表等。这样做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能够预测出该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还能够对项目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可行性分析报告是由4个具体方面构成的:(1)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进行项目工程的前提,所以一定要完成好设计方案。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需要对施工技术、建设规模、环境影响以及主要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2)客观的内容。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的研究数据以及内容都必须是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的准确无误。因此市场研究以及市场调研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3)风险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风险预测,它就是在风险没有发生之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就能保证在问题出现时工作人员能够不慌张并且从容应对。 (4)严密的论证。可行性分析报告所具有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论证性。要想具有严密的论证,就需要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各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 1.2初步设计 得到高压输电线路完成效果的草图就是初步设计的目标。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实际需求进行研究,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出符合标准的若干思路,最后经过研究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1)导线的选择。影响输电线路导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周围环境以及导线下面的工频电场等,所以,需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是比较精确的,这个结果与真实值也是比较接近。而且,为了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损失,需要选择在相对较好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分析。 (2)杆塔的基础建设。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杆塔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保障。由于在自然环境中暴露的电气元件,除了要受到地质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还会受到正常机械负荷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初步设计时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有坚强的保障。 1.3施工图设计 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施工图的设汁,包括了杆塔断面图、机电安装施工图、路径平面位置图、杆塔明细表、基础施工图以及预算书等。 2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2.1优化输电线路路径的性能 为了打造高品质的输电线路性能,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路径,具有转角次数少、路线较短、曲折系数小等优势,利用铁路、航空、通信等科技手段,达到良好的技术沟通,从而优化高压输线路路径的性能。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很难缩短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因为地形方面的原因,很多高压输电线路的路经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如果高压输电线路被设计于繁华街道和偏远地区,不仅日常运营中会受到高空抛物和树枝的影响,在日后定期维护中,难度系数逐年累加,这就需要不断采用科学技术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减少绕弯曲折的现象存在,运用做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路径具有较少的曲折余线,为优化输电路径保驾护航。 2.2合理设置塔干建设 选择合理的杆塔型号,综合考虑铺设线路可能经过的地表、地形、地貌,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理念。在高压线路输电过程中,严格挑选施工项目所用的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绝缘性和机械性是杆塔选择的关键因素,必须考虑到高压线路所在的地貌特征,结合不同地区的土质情况决定杆塔填埋深度,例如岩石地基、软土地基、冻土地基、黄土地基等要选择适应个杆塔种类。杆塔选用时要秉持适量原则,在保障杆塔型号和材质的同时,切记因过度挑选而导致经济成本上的浪费。 2.3增强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抗冰设计 我国地域环境复杂、气候多样,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自然灾害对其稳定影响巨大,其中雷电和冰冻破坏威力最大,因此必须加强设计过程中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出现短路、失火、漏电等现象,相关部门在夏季和冬季加强监控管理,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及时维修。防雷电是高压输电线路整个工程施工以及以后使用过程中不可缺的环节之一,工程建造应当设计科学的防雷系统,一方面结合当地气候地质特点,采取避雷特殊装置,利用信息传导系统提前预知雷暴天气的发生情况,针对雨量较大、雷电系数高的区域重点观察,一旦输电线路出现短路失火现象,采取紧急补救措施,避免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人力和财力上的损耗。另一方面,进行严格的抗冰设计,不但可以很好的节约工程造价,而且可以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有效的运行,设计线路时要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对湿度、风向、冰厚带来的作用。预防过度结冰的途径有两个:新增重型抗冰塔和加强导线抗冻系数,具有重型机械强度的导线可以有效防止由导线带来的破坏,并且具有预绞丝保护线保证线路正常通电。另外,防止绝缘子在线路上对输电线路造成困扰,可以在其表皮涂抹防水材料,进而减少短路、漏电事故发生。

2018本科毕业设计-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

作为常见的小型输电线路终端,10kV变电站担负着输送电力和变压分配的重要任务,是当今社会中,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供电系统中的枢纽。由于其属于小型电路终端,设计和建立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应用广泛,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设计主要介绍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备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到安全、经济和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短路计算和设备的选择、校验,除此之外,还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做了简单的闸述。在设计中绘出主线图等相关图文信息,从而完成了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继电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As a common small transmission line terminal, 10 kv substation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power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in today's societ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ub an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e to its terminal belongs to the small circuit, design and set up cost is relatively low, and widely used, 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a par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In desig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libration, in addition, also for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did sim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raw lines in the design diagram and related graphic information, so as to complete the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protection at a time.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Curre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Relay protection

10KV电缆线路排管敷设技术标准资料

10KV电缆线路排管敷设技术标准资料

10KV电缆线路排管敷设技术说明 一、总则 1、参照南方电网《第九卷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 设计10kV电缆线路标准设计》。 2、根据永兴县城提质改造工程设计单位及项目建设指挥部提供 的技术要求制定. 3、郴电国际永兴分公司内部评审会议及永兴县旧城区改造要求 制定 二、电缆 电缆选择要求 1、电缆统一按交联聚乙烯电缆考虑,选用具有阻燃功能(或耐火性)电缆。 2、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度-10℃。 3、10kV配网主干线电缆宜选用240~300mm2规格的电缆。 电缆路径要求 1、按当地供电部门有关运行要求并经过当地主管部门许可建设电缆走廊。 2、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电缆线路应按有关规范规程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6、电缆线路沿线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根据要求,本次电缆排管敷设全线采用镀锌扁铁加角铁桩预埋接地网。 埋管敷设要求 1、10kV电缆保护管宜选用C-PVC管、PE管、MPP管、MPP单壁波纹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涂塑钢管,管径大小应符合有关规定,管壁厚度要求为:行车道要求不小于8mm,行人道不小于 5mm,其中涂塑钢管要求不小于4mm。埋管材质要求:行人道采用C-PVC管、PE管、MPP单壁波纹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行车道采用C-PVC管、PE管、MPP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涂塑钢管,顶管宜采用PE管或MPP管,本次排管采用直径为160的C-PVC管、PE 管。 2、 10kV电缆保护管连接要求:C-PVC管(承插连接)、PE管(可焊接)、MPP管(可焊接)、MPP单壁波纹管(可焊接或卡扣式)、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承插连接)、涂塑钢管(承插连接)。当现场施工条件满足保护管焊接要求的时候,尽量选用可焊接型式的保护管。当施工现场需要快速安装电缆保护管的时候,可选用卡扣式或承插式连接。 3、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三个,直角弯不宜超过二个; 2.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底不宜小于0.3m;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oc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 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 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 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 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5.1.1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表5.1.7)。 表5.1.7 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mm)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 汪红艳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汪红艳 发表时间:2017-09-15T16:32:22.4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作者:汪红艳 [导读]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张,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德州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电力工程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属于基础性工程建设,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不仅确保其电能供应作用,还需要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高压线,确保其的安全稳定,它与电力工程供电能效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其还会受到用电需求满足程度的影响。为了完成国家制定的经济建设指标,必须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协调规划,所以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好对高压输电线路主体的设计。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张,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使得电力施工中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必须要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实践,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压线路设计方案,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 1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1.1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通过对高压送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线路路径的设计,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交叉点的选择时,一般都是以公路铁路等线路为参照,确保送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如果送电线路的位置出现了较大偏差,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线路曲折的情况。在选择线路入境时尽可能不要选择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差的路段,以确保输电线路工程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同时还需要尽可能不理其它地方规划设施进行冲突,尤其对于采矿区需要尽可能的避让,以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如果条件允许,新建线路可以与以将要进行建设的电力工程并行开工,就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以及线路的交叉跨越施工。在进行跨越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在得到其的同意后才可以进行跨越施工。总而言之,高压送电线路路径的设置与整个电力工程的运行质量密切相关。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线路的运行质量、技术标准、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必须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比如地质情况、地面构筑物分布等等,制定多个路径方案,然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路径方案。在进行路径设计时,尽可能不要从房屋、经济作物区或者树林等范围穿过,是还需要综合考虑青赔费和民事工作,进而完成对线路设计方案的制定,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杆塔基础工程设计 在设计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时,必须重视对杆塔基础工程的设计。在实际的高压线路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杆塔类型有两种,即管杆和铁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杆塔或者综合使用。但是为了减少施工所耗费的成本,也可以使用铁塔或者混合土杆。钢塔基础工程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础开挖和浇筑设计是基础杆塔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在设计开挖环节的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全面的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来选择开挖的方法,以促进岩石结构整体性的进一步提高;在设计浇注施工时,必须确保浇筑基础浇注原材料的质量。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浇注原材料一般使用的是砂石、水泥等材料。基础排水和回填设计,在开挖杆塔基础时,必须做好配套的排水设施,将基坑内的积水及时排出,以免因此出现坍塌或者下滑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杆塔基础要低于地下水位。在进行回填施工环节的设计时,必须确保回填的质量,确保其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为基础浇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3导线架设工程设计 在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之中,确保导线架设设计的合理科学,它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在导线架设开始之前,设计人员就需要全面的掌握施工所用的设备、施工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并绘制相应的施工表格,为导线架设施工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施工中,导线架设工程的重点在于以下两方面的设计:第一,导线的放线设计。人员要对导线的质量进行检验,查验其有无分股等问题的出现,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对其进行处理。第二,导线的连线设计,该环节的质量直接决定高压输电线线路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架空导线之间的连接以及架空导线与压接式耐张线夹的连接都属于导线连接的范畴。 1.4避雷线的设计 避雷线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在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有相当一部分设计人员都缺乏对避雷线设计的重视,给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避雷线设计包括避雷线和避雷针两个方面的设计。在避雷线选择方面,使用双避雷线,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线路对雷电的防御能力,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于避雷针设计来说,避雷针安装在杆塔的最高处,并且还要对雷击点进行控制,可能降低受到雷击的次数,此外,需要合理控制避雷针和高压导线垂直方向的距离。 2输电线路设计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2.1优化铁塔基础 铁塔建设也是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所在。在建设铁塔前,必须先进行相关基础参数的计算,查验地基的荷载等参数能否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比较差,则需要对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其的承载能力。 首先需要做好对输电线路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其次,根据具体的铁塔受力情况,在保证地基荷载能力的前提下,对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两个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并计算出受力K值。 2.2单双回路搭配问题 在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经常会使用双回路的终结塔,这样可以为后续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对于那些比较狭窄或者廊道地段就可以使用双回路的架设方案。双回路的架设方案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可以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持续性,如果某条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电源还能够继续供电,这一般适用于那些对用电需求比较大的用户。如果用户对于供电需求较低,则仅使用单电源供

10kV线路典型设计

第八卷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性文件 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 绝缘选择标准》 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 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 1.2设计内容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材质、导线截面、气象、回 1

探讨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的设计

探讨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9-12-06T15:35:30.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曹双喜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110KV电压有了很大进展,在对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进行施工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 秦皇岛福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110KV电压有了很大进展,在对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进行施工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对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线路都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此篇文章根据国内一些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详细的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接地端电缆的问题、如何选择和规划回流线位置的问题等,并结合施工现状探讨了设计高压电缆线路的问题。 关键词:110kV;高压电缆线路;线路设计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促使整个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我国整体的电网行业加大了对110kV电缆线路的投入。 1高压电缆简述 按照耐受电压的级别,高压电缆可以划分为高压型电缆和超高压型电缆。按照电流传输形式,高压电缆可以划分为直流高压电缆和交流高压电缆。在同等传输条件下,相比交流高压电缆,直流高压电缆在绝缘厚度、重量、工作场强以及环保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但是,直流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空间电荷、温度梯度效应等问题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交流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电场分布情况反比于其介电系数,因材料的介电系数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并且交流工况下电场变化频率高,绝缘介质中的正负电荷的迁移速度明显比电场变化缓慢,因而该种工况下不存在空间电荷的问题。相反,对于直流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电场分布情况正比于其体积电阻率,因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绝缘介质中存在大量的局部态和温度梯度效应影响,空间电荷效应将十分显著,因而有关直流高压电缆绝缘材料中空间电荷、温度梯度效应等问题的研究成为高压领域的难点与焦点,国内外研究学者均致力于攻克解决该难题。 2 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的设计 2.1实现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方向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护层保护,需要在针对电缆通道进行架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科学规划以及设计上的优化。通常,在对电缆通道进行架设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地形或者地质方面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规划以及设计工作的初期应当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确保该工程符合电缆埋设位置的要求。在对电缆通道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摒弃地形低洼的位置。低洼的位置一般会存在积水问题,一旦架电缆线路设在有积水的位置,将会严重影响护层的保护。此外,在规划以及设计电缆通道时,要注意周边是否有正在建设的工地,要考虑这些施工作业对电缆引起的破坏问题。另外,一些目前比较常规的防护措施,如在进行防火、防水工作之余,为了能够对护层增加一层保护装置,要考虑进行防虫蛀的防护对策。 2.2强化实验计算 由于110kV电缆线路属于一种单芯电缆形式,因此这种电缆线路内部结构的电压会直接影响护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目前要考虑如何实现对护层的有效保护,确保所有的电缆线路能够稳定、可靠运行。针对这种情况,要在架设电缆线路前,通过科学实验计算电缆实际的荷载电压,在得出实验数据之余,综合分析护层的科学设计。简单来说,务必要在强调进行实验计算工作的基础上评估护层的可靠性,确保护层可以有效抵抗电缆内部结构电压荷的最大载量。 2.3实施绝缘分割交叉互联接地 线路中的金属保护套不能在线路过长的情况下使一端接地,因为这样会导致施工的设备不能正常运作,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可以使用绝缘接头来代替金属保护套。绝缘接头具有利用电气分段护套的作用。因此,设计线路时为了使线路中的感应电流不那么强,就要保证水平对称的分布电缆。因为电缆的排列如果不是呈水平对称的形状,而是出现部分交叉时,将会导致一端电缆在另一端接地后,金属保护套内电流不能在其中正常的循环流动,而是出现合成电压的情况。但如果两端接地比较平衡,将会把在两端同时产生合成电压进行抵消,也就不会对金属保护套内电流的循环流动造成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电缆保护套的长度如何,在电缆处于非水平对称的形式下,总会在线路中出现或大或小的电流。此外,保护套内的电压与其中每个环节的循环电流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4提升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对各种高新电子产品的重要性随着广泛的应用而被人们重视,而电缆护层中的保护也对技术的提升不断提出了新要求。提升护层的保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线路在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奠定其安全稳定性能的基础条件。例如,针对护层的设计方向和实际的制造工艺与流程进行优化,全面提高护层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稳定程度。这对整个电缆网络而言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充分利用技术支持对110kV电缆线路的护层进行高效保护,才能够整体确保电缆线路的可靠性。 2.5把好进网验收关 所有进公网的电缆及附件须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进网验收。 2.6半无线通信方式 半无线通信方式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本地通信结合微功率无线的通信方式,在微功率无线通信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实现集中器和采集器之间的通信,通过RS485总线通信能够实现采集器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半无线通信方式和半载波通信方式同样建设成本较低,同时半无线通信方式还不会受到电网噪声、拓扑结构和负载波动的影响。利用半无线通信方式自身的特点,可以将其用于对其他通信方式的补充,比如使用半无线通信方式作为相应的中继,能够实现采集孤岛信息的功能。使用半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中继,将两段独立的RS485总线利用微功率无线建立相应的连接,可以实现通信信道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本地通信的成功率,提升低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成功率。 2.7提升对环流方面的监测力度 通常,配网电缆线路处于单端接地时,基本不会出现环流问题。若是处于相互交叉互联接地的过程中,会由于对称排列的问题促进三相环流利用满足平衡要求。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情况问题,可以通过使用环流检测的方式与先前完成的数据记录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手段能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几点思考 葛丙奎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几点思考葛丙奎 发表时间:2019-10-18T10:56:25.6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作者:葛丙奎王倩倩[导读] 【摘要】近年来,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在城市电网中广泛应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架空线路也逐步进行电缆改造。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城市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高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在城市电网中广泛应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架空线路也逐步进行电缆改造。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城市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电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电缆金属护套环流监测系统 的特點、配置。 【关键词】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几点思考引言 随着我国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电力建设的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经济开发区以及产业园区的建设,输电线路中采用高压电缆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多,但高压电缆线路设计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和改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是我国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重要环节,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的优秀经验,无论是在设计方案选择,还是在电缆的敷设方式,都有了很多新的方法和经验。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和工程实践中,设计人员需要更好的方法和建议作为指导,满足高压电缆线路设计建设的需要。 1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概述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电气设计中的环节之一。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主要是指将电缆埋放在地底下进行电力的传输工作,这也充分展示出了高压电缆线路的独特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很多电网传输电力的空间,但这其中有利也必有弊,因为这样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在后期的工作建设中面临着检修线路的障碍,高压电缆线路设计一旦发生故障,工作者很难进行及时的维修护理和电路检查,所以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工程设计,对具体的输电工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压电缆线路输电工作的高效运转,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强大实力。 2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2.1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可以说是一项相对比较艰巨的设计工程。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理论化和科学化的计划,就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故和不可预估的风险。所以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有可行性的设计研究,以此来规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对线路的工程规模、资金成本、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以及各项必须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对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才能保证工作人员高效的工作效率,保障电路的正常稳定运行。 2.2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初步设计 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是以草图设计为主,之后再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确立最终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方案。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们主要的工作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缆线路周边环境的踏勘。电缆敷设环境情况对设计方案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是在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第二,线路路径的选择。线路路径决定着电力的分配路线,选择合理的输电路径,不仅仅可以节省电力资源,也为电力的供给提供了保障。第三,电缆的选择。电缆的型式、绝缘材质都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性价比最高、最合适的导线是高压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之处。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火灾、地震、外力破坏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发生,还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防火、防震、防外力措施的安排。这些都是高压电缆线路电气初步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高压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2.3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施工图设计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需要具体的施工图设计。设计者们会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图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完善。首先,在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图的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全面性的问题。不仅要考虑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预算的内容,也要考虑及时更正修改存在的问题。其次也要保证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图的实用性特点,让设计图真正起到指导和参考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全局性问题设计出最终的方案。设计人员根据施工图合理落实具体的工程实施,不忽略任何一个细小的细节。 3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3.1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路径选择不科学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路径的合理选择。目前,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路径存在选择不科学的现象。合理的路径选择不仅在运行条件和技术指导上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施工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优化高压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合理进行电缆分段布置存,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对电缆的生产运输也十分便利。同时在路径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居民的用地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2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存在不足之处 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主要分为五种。其中包括隧道式、穿管式、沟槽式、直埋式和缆沟式。虽然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电缆敷设方式多种多样,但这其中也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隧道式的电缆敷设方式不适合于居民们生产生活的小区内采用。隧道式的电缆敷设方式需要十分坚固的地下隧道和足够的空间分布,所以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第二,穿管式的电缆敷设方式存在着不安全的问题,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安全问题。第三,沟槽式的电缆敷设方式属于暗沟式。虽然具有随意性的优点,但是这样的敷设方式却不能够适用于道路和硬化地面的应用。第四,直埋式的电缆敷设方式投资少也便于施工,但是一旦在电缆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故障,却存在维修困难的问题。第五,缆沟式的电缆敷设方式需要足够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备,因此对维修的费用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销。 4完善高压电缆线路电气设计的方案 4.1合理的路径选择

毕业设计输电线路

毕业设计 题目:输电线路概述 目录 前言。。。。。。。。。。。。。。。。。。。。。。。。。。。。。。。。。。。。。。。。。。。。。。。。。。。。。。。。。。。。。。。。。。3 概述。。。。。。。。。。。。。。。。。。。。。。。。。。。。。。。。。。。。。。。。。。。。。。。。。。。。。。。。。。。。。。。。。。4 配电线路规划。。。。。。。。。。。。。。。。。。。。。。。。。。。。。。。。。。。。。。。。。。。。。。。。。。。。。。。。。。5

电杆。。。。。。。。。。。。。。。。。。。。。。。。。。。。。。。。。。。。。。。。。。。。。。。。。。。。。。。。。。。。。。。。。。6 架空配电线路杆位的确定。。。。。。。。。。。。。。。。。。。。。。。。。7 电杆埋深。。。。。。。。。。。。。。。。。。。。。。。。。。。。。。。。。。。。。。。。。。。。。。。。。。。。。。。。。。。。。。8 架空导线。。。。。。。。。。。。。。。。。。。。。。。。。。。。。。。。。。。。。。。。。。。。。。。。。。。。。。。。。。。。。。9 拉线。。。。。。。。。。。。。。。。。。。。。。。。。。。。。。。。。。。。。。。。。。。。。。。。。。。。。。。。。。。。。。。。。11 横担与绝缘子。。。。。。。。。。。。。。。。。。。。。。。。。。。。。。。。。。。。。。。。。。。。。。。。。。。。。。。。。11 线路的施工步骤。。。。。。。。。。。。。。。。。。。。。。。。。。。。。。。。。。。。。。。。。。。。。。。。。。。。。。。12 线路的运行与维护。。。。。。。。。。。。。。。。。。。。。。。。。。。。。。。。。。。。。。。。。。。。。。。。。。。。。13 其他配电装置。。。。。。。。。。。。。。。。。。。。。。。。。。。。。。。。。。。。。。。。。。。。。。。。。。。。。。。。。14 前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输送电能与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包括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它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电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大幅度跨越,也促进了电力行业有了稳定的提升。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

输电线路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本次设计线路为220kV输电线路,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本次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对应于一定的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组合,计算各气象条件和档距下导地线的应力及弧垂;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应力弧垂曲线及安装曲线指导工程施工;制作弧垂曲线模板,用弧垂曲线模板在平断面图上排定杆塔位置;对线路的使用条件全面检查和校验,保证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根据所处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合理铺设杆塔接地体,计算出线路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本文主要根据现的技术规程及资料对架空线路的防雷、金具及杆塔的原理、技术方面进行论述,其主要内容为导线地线设计、金具设计、杆塔设计、基础设计、防雷设计、编制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关键词:220kV;线路设计;杆塔;接地

220kV(双回路)输电线路六号线工程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一章导地线设计............................................ - 1 - 1.1导线的设计.................................................. - 1 - 1.2 导线选择.................................................... - 1 - 1.3 导线的比载.................................................. - 2 - 1.4 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 - 4 - 1.5 地线选择.................................................... - 9 - 1.6 地线的比载.................................................. - 9 - 1.7 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 - 11 - 第二章金具设计.............................................. - 13 - 2.1 绝缘子的种类及选择......................................... - 13 - 2.2 悬式绝缘子片数确定......................................... - 14 - 2.3 按内过电压的要求进行校验................................... - 14 - 2.4 悬垂串的串的设计........................................... - 15 - 2.5 防振锤的设计............................................... - 17 - 2.6 间隔棒的选择............................................... - 20 - 第三章杆塔结构设计.......................................... - 21 - 3.1 杆塔定位................................................... - 22 - 3.2 杆塔定位后的校验........................................... - 23 - 3.3 导地线参数,及线路技术数据:............................... - 27 - 3.4 各种荷载组合气象条件....................................... - 27 - 3.5 杆塔荷载标准值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基础设计.............................................. - 37 - 4.1 基本要求................................................... - 37 - 4.2 自力式铁塔基础上拔校验:................................... - 37 - 4.3 地基压力计算............................................... - 40 - 第五章防雷设计.............................................. - 43 - 5.1 工频接地电阻............................................... - 43 - 5.2 耐雷水平................................................... - 44 - 5.3 雷击跳闸率................................................. - 46 - 第六章编制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 49 - 6.1 说明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 49 - 结论......................................................... - 54 - 致谢......................................................... - 55 - 参考文献..................................................... - 56 - 附录......................................................... - 57 - 附录A1.1 导线机械特性曲线图................................... - 57 - 附录A1.2 导线安装曲线图....................................... - 57 - 附录A1.3 悬垂绝缘子串双联组装图............................... - 5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