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腔盲探气管插管解决经口明视困难插管9例

鼻腔盲探气管插管解决经口明视困难插管9例

鼻腔盲探气管插管解决经口明视困难插管9例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ICU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和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比较两组的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率、平均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结果 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短, 平均每次口腔护理用时短,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鼻窦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和两周内的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关键词】气管插管纤支镜喉镜鼻窦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ICU急危重症病抢救中,早期迅速建立有效、安全的人工气道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相对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开放方式有着损伤小,成功率高,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便于口腔护理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近来国外有研究显示[1],经鼻气管插管会增加鼻窦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优缺点,我们对本院80例ICU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ICU并行人工气道开放的危重患者80例,均满足以下条件:①入院后6 h内有指征(根据第6版《内科学》)行人工气道开放,无经鼻气管插管或经口气管插管禁忌证。②入院时及入院后48 h经血常规和胸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排除肺部感染。③入院后追问病史,确认既往无鼻窦炎的症状和体征。④人工气道开放时间大于1周。⑤所有病人均放置鼻胃管,每天两次口腔护理。 2.分组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2±10.1岁,重症颅脑损伤病人9例,脑血管意外9例,急性心衰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5例,外科术后4例,肾功能衰竭2例,肝功能衰竭2例,重度烧伤2例,重症胰腺炎1例。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2.3±11.2岁,重症颅脑损伤病人8例,急性心衰7例,脑血管意外病人6例,外科术后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4例,中毒病人3例,肾功能衰竭2例,急性心衰2例,肝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均采用Protex高容低压气囊硅胶气管导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导管大小,固定由两名ICU主治医师操作。 3.观察指标①两组病人气道开放前,入院后48 h、72 h、7 d分别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涂片。②两组患者开放气道前,开放后48 h、72 h、7 d均行血常规及床边胸片检查。③两组病人入院第7天行鼻窦CT检查。④记录两组病人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⑤鼻窦炎的诊断:鼻部有脓性分泌物,并且鼻窦CT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密度增高或可见液面等表现。⑥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根据2001年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以患者入院后48 h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热;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 CFU/ml;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符合上述之一即可诊断。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各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1、气管插管要牢固固定,每班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门齿距),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止导管脱出及下滑。 2、加强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以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①机械通气时应将呼吸机的湿化器打开,使吸入的气体温度保持在34-36℃,同时注意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②遵医嘱定时为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地色米松、沫舒坦、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等药物;③奇观内诸如或滴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5-10ml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3、插管后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清醒病人,尤其是小儿,对插管不宜耐受者,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是用镇静药物。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6、充气套囊的护理:气囊内压力应控制在既能有效封闭气道,又不使气管血液供给受到明显影响为宜;套囊充气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ml左右:气囊应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7、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试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和无菌生理盐水。 (2)要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坠积、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3)正确的吸痰方法:①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应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查看胸片;②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前后吸入100%氧气1-2min,吸痰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至吸痰前水平,以达到预充氧的作用,可避免在细谈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③未用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后应用建议呼吸器予以膨肺;④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前,要关闭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⑤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后,打开负压,将吸痰管360°上提吸痰;⑥吸痰管在气管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90%,应立即停止吸痰;⑧气道吸痰后,应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注意抽吸过口、鼻腔内分泌物的吸痰管,不可再次抽吸气道内分泌物;⑨痰液粘稠吸出困难时,可嘱患者深吸气并向气道内注入2%碳酸氢钠10ml,以冲洗气道、稀释痰液、刺激咳痰。 (4)为防止气道分泌物的潴留,促进分泌物清除,可采取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刺激咳痰等物理方法。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插管的形式,斑竹讲的很对,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喉镜明视,气囊充气辅助,根据接近声门的程度,调节充气量,的确也是一种好方法。插管型喉罩也是一种方法,光棒插管,食道气道联合管等都可以解决气道问题。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技术,有着上面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一年近24000例手术,85%全身麻醉,不能用喉罩解决通气,又无法用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不多只有1-2个,但也够呛的。去年有一个垂体瘤手术病人,把所以的镜子都用过来,插了1个多小时都没搞进;还有一个颈髓肿瘤手术病人,俯卧位,DORO 神经外科手术固定头架固定头部,手术途中,气管导管滑脱,紧急情况,由于头架中部有突起,刚好对准嘴巴,并很近,又由于头是颏胸位,被头架固定,一方面喉镜放不进,另一方面头一点都动不了,纤维支气管镜光纤被夹断了,怎么办?赶紧塞了一个喉罩先通气一下,但就是非常不好,潮气量只有100-200ml,咋办!要头架拆掉翻身过来吗?那么用控制呼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囊到喉腔充气接螺纹管,具有喉罩样的通气作用,通过不断的调节,只用了5min左右,成功插管了。插管技术这个东西就像学习武术,光看拳谱不练,是没有用的,只有勤练,才会关键之时发挥其用处。不能太依靠现代的武器,万一现代化武器失灵、不能解决咋办?本人认为,应勤学苦练,备不时之需。最终达到:(明视∪可视技术∪盲探)→100主要学习目的:多掌握一项技术,就会多一份把握,多一份安全。 第三个视频清醒状态下插管是如何做到对患者刺激那么小的?插入气管导管也没发生呛咳?感觉非常平稳!谢谢! 表麻+环甲膜+喉上神经+5ug舒芬 也可右美托咪定 适合困难气道和颈椎病变病人 气管导管头端进入声门后,会卡住,按压胸廓有气流从气管导管口喷出,放气再插入 在14cm处打气是什么意思?使气管导管居中 鼻腔盲探插管前鼻腔润滑、鼻粘膜麻醉、缩血管的方法和步骤吗?还有插管的型号和深度吗?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我们清醒保留呼吸插管时:先用2%利多卡因棉签或丁卡因胶浆均匀涂布鼻腔,并用纯肾上腺素棉签探查鼻腔及收缩鼻粘膜,使鼻腔更宽敞,并减少插管时鼻出血的可能性,然后环甲膜穿刺2%利多卡因4ml,嘱用力咳嗽,使利多卡因均匀分布气管粘膜表面及声门周围,再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各2ml。也可辅助舒芬太尼5ug,右美托咪定0.5ug.kg-1.10min-1。 插管选择通畅的鼻腔,垂直进入,避开鼻中隔前下部Little区(易出血)。管子进入喉腔,约14cm。气囊充气10ml左右,使气管居中,我们一般选择6.0-6.5口鼻型钢丝柔韧管, 禁忌,鼻出血,鼻息肉,颅底骨折等,并发症:主要是鼻粘膜损伤,一般管子上带点血丝,没有遇上大出血的。 请问您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法大概需要多少例练习才能熟练? 这个方法练习已有7-8年,刚开始成功率只有50%-60%,觉得一般般,就隔了一阵子,有一次一个垂体瘤的病人,经蝶切除,经口插管插不进,纤维支气管镜也不能插入,搞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2min就搞定了,垂体瘤,经另一个鼻孔开了,这样,又不断摸索,越来越得心应手,如果有这个经验我想30例左右会比较熟练。 2.就您个人而言,该插管方法的平均消耗时间大概是几分钟?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张开,右手握喉钳的 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 起暴露声门。 4、改用左手握镜柄,固定镜片位置,右手持气管导管,由口腔右侧伸入,导管斜面开口对准声门,当斜面开口已进入声门时,技出管芯,稍向左或右转向,把导管推入气管达一定深度,成人一般推进到声门下3-4cm,小儿酌减,切忌过深,插管深度即门齿至管端深 度,约需长至耳垂,再加2cm为准。 5、放入牙垫,退出喉钳,试听二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是否已插入气管,调好导管位 置,以胶膏将导管及牙垫一起固定于病人的面颊旁。 6、向气管导管套囊中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插管完毕,即 接上呼吸器街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术的注意事项 1、行气管插管前要充分给氧,以防插管时突然呼吸停止,加重缺氧。 2、使用喉钳用力不能太猛,插入不能太深,否则会厌顶端可损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 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 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内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 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 后浸

气管插管术 【学习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3.熟悉气管插管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4.了解气管插管的意外、并发症及其防治。 【适应证】 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 2 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颅脑损伤患者病区急救中的应用

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颅脑损伤患者病区急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16T09:58:30.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蒋卓汛[导读]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救工作中,抢救此类患者多需使用机械通气。 蒋卓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区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需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引导组将吸痰管先插入气管导管并超出10~15cm,先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孔,再插入气管导管,引导成功后,拔除吸痰管,倾听呼吸气流声盲探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对照组直接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鼻孔,根据呼吸气流声盲探将气 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观察两组患者鼻腔出血情况、比较气管导管通过鼻腔到达咽腔的时间及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结果:引导组患者气管导管通过鼻腔的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6.67% vs 26.67%, P<0.05);气管导管由鼻腔进入到咽腔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8±2.4)s vs(22.3±4.3)s,P<0.05];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引导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颅脑损伤患者病区急救中应用,方法简单、易行,能减少鼻腔出血,减少盲探插管时间,提高经鼻盲探插管的成功率,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91-01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急救工作中,抢救此类患者多需使用机械通气,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是快捷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但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昏迷、饱胃、颈椎骨折等并发症,气管插管时,常遇到的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咽喉反射和自主呼吸尚未完全消失等情况,因此,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有困难。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是目前在病区急救此类患者常用的插管途径。但是在病房经鼻气管内插管,往往受到条件限制,缺少先进的插管设备。在无纤支镜引导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少损伤出血并发症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笔者探讨采用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在颅脑损伤患者病区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0~82岁。所有患者均有正常的心脏搏动,无需胸外按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4例,颅脑术后脑出血16例,颅脑外伤18例,脑梗死12例。插管前Glasgow评分均<8分,多伴有意识障碍,呼吸抑制,舌根后坠,低氧血症,呕吐物、口腔分泌物多等症状,有明确插管指征。 1.2 临床分组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引导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引导组采用吸痰管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对照组直接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60,x-±s) 1.3 操作方法 取较通畅一侧的鼻孔,用沾有麻黄素的棉签放入插管侧鼻后孔收缩血管,经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3ml施行气管粘膜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5ml用喉麻管经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喷雾表麻。引导组:将12号吸痰管从ID6.5一次性鼻腔软管(气管导管)接头处插入,使之穿出导管尖端10~15cm,导管前半部分和吸痰管露出部外表面涂以石蜡油。将患者肩下垫一薄枕,头部后仰,右手持导管自一侧鼻孔先将吸痰管徐徐插入,当吸痰管露出部出鼻后孔抵达鼻咽后壁后自行转折向下引导,左手持吸痰管末端,右手继续徐徐插入气管导管,有落空感,表明气管导管已出鼻后孔;再轻轻推进导管稍有抵抗感并随即消失,标志气管导管引导成功,拔除吸痰管。侧耳倾听呼吸气流声盲探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对照组:直接将ID6.5一次性鼻腔软管(气管导管)插入鼻腔,盲探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1.4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病人鼻腔出血情况,气管插管通过鼻腔到达咽腔的时间,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气管插管后有8例鼻腔出血,其中3例出血明显,口腔中吸引有较多鲜血;5例口腔中能吸引到少量血痰。观察组仅有2例在吸痰管拔出后发现吸痰管前端有少量血丝,未有明显出血情况。两组鼻腔出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鼻腔出血情况比较

经鼻气管操作

经鼻气管插管 【适应证】 1.上呼吸道梗阻。口鼻咽及喉部软组织损伤、异物或分泌物储留均可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 2.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患者昏迷、麻醉时气道保护机制受损,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游留,可能导致严重肺部感染。有必要建立人工气道,防止误吸和分泌物潴留。 3.气道分泌物储留。咳嗽反射受损时,使分泌物在大气道游留,易导致肺部感染及呼吸道梗阻,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 4.机械通气。 5.张口度小、颜面骨折等无法经口气管插管者。 6.口腔外伤、口底肿物、蔚症等经口插管困难或需经口腔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准备用具有:消毒的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碗、石蜡油、生理盐水、气管导管、胶布、固定带 2.检查病人鼻孔通畅程度,选择通畅的一侧鼻腔 3.充分吸氧 4.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助手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石蜡油润滑纤支镜镜干及气管导管,将纤支镜放入气管导管内,由助手扶持患者头部于合适位置,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将纤支镜经鼻腔置入(选择通畅的一侧鼻腔),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入气管导管,确认深度合适后退出纤维支气管镜、气囊充气、固定气管导管。 【注意事项】 1.每次操作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 2.插管时间不应超过30~40s,如一次操作不成功,应立即面罩给氧,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3.注意调整气囊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起气管黏膜损伤,同时压力又不能过低,气囊与气管之间出现间隙。不需对气囊进行定期的放气-充气。 4.气囊漏气,应常规作好紧急更换人工气道的必要准备,包括:准备同样型号(或偏小)的气管插管,紧急插管器械,面罩,手动呼吸囊等。一旦气囊漏气,及时更换。 5.意外拔管。

最新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1、观察要点 变化。 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 2 ⑵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 ⑶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 ⑷拔管后的观察: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感谢聆听 ②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护理要点 ⑴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 ⑵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⑶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感谢聆听 ⑷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⑸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感谢聆听 ⑹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 ⑺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或持续微量泵泵入)。......感谢聆听 ⑻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⑼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感谢聆听 ①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②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30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 ③吸引气管插管以上及经口腔排出的堆积在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套囊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 ④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 ⑤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 ⑥拔管时在呼气时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以免咽部分泌物吸入;⑦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感谢聆听 ⑧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合并症。 ⑽拔管后的护理: ①以口鼻(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 ②4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 ③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

“上呼吸道投影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经验

“上呼吸道投影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经验 目的提高普通气管导管经鼻盲探插管的成功率。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筛除有经鼻插管禁忌的病例。将普通气管导管用一有韧性的导丝在头侧沿上呼吸道在头侧的投影塑形为一弧形,肾上腺素滴鼻收缩鼻腔粘膜。在快速诱导后将导管经鼻插入,导管尖端进入咽喉部后将气囊注气,接螺纹管手控呼吸,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再通过各种调节方法使导管尖端进入声门,最后抽空气囊,拔出导丝,将导管送入气管固定。结果目前已完成操作的统计病例80例,其中60例成功,20例失败,盲探插管成功率为75%。结论采用”上呼吸道投影法”可以明显提高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虽然目前的成功率稍低,但经过操作者对该技术的不断熟练,成功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ordinary endotrachealtube nasal blind test the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Methods Elective general anesthesia,screening in addition to the case of nasal intubation taboo. The general endotracheal tube with a flexible guide wire in the head to the side and along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 the head to the side and projection shaping is an arc,epinephrine nasal shrink nasal mucosa. In rapid induction after catheter nasal insertion,the tip of the catheter into the throat after the airbag gas injection,then thread tube hand controlled breathing,chest rise and fall of observation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catheter tip,again through a variety of adjustment method of the tip of the catheter into the glottis,finally evacuated bag and pull out the guide wire,catheter into the pipe is fixed.Results The operation has been completed the statistics of the cases of 80 cases,60 cases,20 cases of failure,blind intubation success rate was 75%.Conclusion The\”projection\”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nasal blind agent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though the success rate lower,but after the operator of the technology of skilled,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 words:Upper respiratory tract projection method;Nasal blind tracheal intubation;Tracheal intubation 經鼻盲探气管插管常规是在清醒状态表面麻醉下进行,蓝志坚描述的快速诱导控制呼吸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技术[1],将气囊充气后插管,提高了插管成功率,但对于普通气管导管不适用。本研究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借鉴蓝志坚的描述,再通过各种调节方法提高插管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全麻手术,年龄20~70岁,ASAⅠ、Ⅱ级,性别不限,无经鼻插管禁忌,经鼻插管不影响手术操作。 1.2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全麻监护,肾上腺素稀释后滴鼻,静脉通道建立后阿托品0.5 mg 静推。根据鼻腔情况选择小一号的气管导管,检查气囊有无漏气,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经口明视下插管法)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经口明视下插管法)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经口明视下插管法) 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二、相对禁忌症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3、升主动脉瘤; 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的优缺点 (一)优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2、保证人工气道密闭不漏气,便于人工呼吸机的控制与辅助呼吸模式管理,顺利并有效地行正压通气; 3、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呼吸作功。 (二)缺点 1、需要专业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2、气管导管存在折屈不通、插管过深或导管脱出的危险; 3、插管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因操作不当即刻引起的并发症、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发生的并发症等 四、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 (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 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 弯型喉镜导管盲探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⒈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o左右,相对湿度60%. ⒉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需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同时转动头颈和上身,避免活动导致套管刺激气道或套管脱出引发呼吸困难。对于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文档交流 ⒊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做好标记;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每Q4h 记录一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滑出,同时还应防止咬口的脱落.。。....文档交流 ⒋保持气道湿润、通畅.及时吸除气道分泌物,观察分泌物的性质、颜色、量.遵医嘱予以气道给药、雾化吸入以及持续湿化,气道湿化液应每24 小时更换一次. 。。..。。文档交流 ⒌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或者是衬带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⒍做好口腔护理,每天1-2次,要求做到口腔无异味。在进行口腔护理前必须测量口插管的深度以及监测气囊压力。.。.。。.文档交流 ⒎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⒏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 ⒐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①、好吸氧装置,根据医嘱给予甲强龙、优米乐。②、吸尽鼻腔、口腔及胃内物,防止拔管时呕吐误吸。③、气管内充分吸痰。④、提高吸氧浓度3-5min。⑤、解除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⑥、观察SPO2及其它生命体征。..。。。.文档交流 ⒑拔管后的护理:①、做好口腔护理。②、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首次雾化吸入时,护士不得离开床边.③、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出现鼻翼煽动、呼吸浅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脉氧<90%应及时处理,必要时

重新给予气管插管。④、拔管后遵医嘱复查动脉血气。嘱病人安静休息,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呛咳现象。⑤、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叩拍背部,定时更换体位,必要时吸痰。.。。。。。文档交流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⒈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o左右。对于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文档交流 ⒉定期观察口插管刻度标记(正常成人一般男:平门齿处为22—24cm,女:20—22cm),要求每4小时记录一次。。。..。.文档交流 ⒊气管插管可选用胶布或者衬带固定.胶布或者衬带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胶布固定法即:1.准备牙垫一个、胶布3条,一条长约10cm,两条长约25cm,2。插管成功后在口腔内气管导管旁放置牙垫,用一条长约10cm的胶布将导管和牙垫固进行初步的固定。3.以胶布的中段围绕导管和牙垫绕一到两圈,然后将胶布的两端固定在两边脸颊的上端。4。将另外一条胶布以再以同样的方法反方向缠绕,并将两端固定在两边脸颊的下端。使用胶布固定时应观察患者对胶布有无过敏反应,注意保护口唇及其周围皮肤,防止破溃。。.。..。文档交流 ★衬带固定法即:,在气管插管成功后可直接将衬带对折,以一手手背套于反折处同时抓住两条带子将反折处翻转过来,便成为一条双套结的带子,并将带子的两个套同时套入气管插管和牙垫至门牙0.5cm处.拉紧套结,沿两耳上方及枕部系于侧面,在耳后方打结,松

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研究

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09T15:30:40.1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作者:邹顺[导读] 皮球辅助法和吸痰管导引法比气流拧导管法插管成功率高,用时时间短,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医院安徽蚌埠 233400)【摘要】目的: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进行研究,均排除经鼻插管禁忌症分组法,15例上颌骨骨折,8例下颌骨骨折,26例肥胖颈短困难气道,强直性脊柱炎3例,颈椎骨折2例,颈部放疗史1例,颈部巨大肿块5例。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诱导下,分别采用经鼻盲探听气流拧导管法、经鼻盲探皮球辅助法、 经鼻盲探吸痰管导引法,对比三种方法的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率。结果:皮球辅助法和吸痰管导引法在插管成功率上明显高于探听气流拧导管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皮球辅助法和吸痰管导引法插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法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球辅助法,吸痰管导引法,插管成功率高,用时时间短,不需要昂贵设备,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类药物;清醒气管插管;麻醉诱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2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f lucid transnasal trachea. Selec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5 were of 60 patients with nasal conscious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for routine research, are ruled out by nasal intubation contraindications, even used to digital grouping, 15 cases of maxillary fracture, 8 cases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26 cases of obesity neck short difficult airway, 3 case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2 cases of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history of neck radiotherapy in 1 case, huge neck lump in 5 cases. Right beauty holds the mi and fentanyl drugs inducing, respectively using nasal blind snooping air screw catheter, nasal blind ground ball auxiliary, sputum suction via nasal blind test pipe method, compare three methods of intubation success rate,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pipe-assisted method and the suction pipe guide meth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than that of the probe airflow, P< 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atheter insertion of the pipe-ball assisted method and sputum suction pipe, P BBB 0 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three methods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 BBB 0 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ball auxiliary method, sputum suction pipe method, high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when time is short, don't need expensive equipment, basic-level hospital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Dexmedetomidine; Fentanyl drugs; Clear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induction 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进行气管插管容易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心率增加、血压上升,诱发一定的威胁因素。为了更好地探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类药物在清醒器官插管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麻醉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6±2.4)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5±2.7)岁。两组患者均符合气管插管指征,在各项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种方法均在表麻的基础上进行,表麻方法,一,呋麻滴鼻液2ml滴鼻。2.0%的利多卡因(盐酸)1ml滴鼻,二,环甲膜穿刺2.0%的利多卡因3毫升。三,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阻滞,1%利多卡因各3毫升。对照组采用芬太尼类药物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患者1μg/kg芬太尼,行内泵注射,10min内注射完毕。观察组:给予患者2μg/kg右美托咪定。之后,经由同一位麻醉师行经鼻气管插管,顺利插管之后与呼吸回路连接,进行机械通气。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经鼻盲探听气流拧导管法;观察组经鼻盲探皮球辅助法、经鼻盲探吸痰管导引法: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种方法的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插管成功率方面的比较 三组插管成功率方面的比较如表1。 表1 三组插管成功率方面的比较(n,%)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2。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3.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 (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 (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 (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 (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 四、气管插管的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文档交流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文档交流 (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3)口腔护理。(4)及时吸痰。.。。。。.文档交流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3.雾化吸入...。..。文档交流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文档交流 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文档交流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常规 【评估】 1.发病原因,根据症状的不同来选择插管的方式。 2.插管后的通气情况及呼吸、循环改善的情况。 3.插管后呼吸道的湿化及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及量。 4.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气囊的充盈度。 5.气囊的压力。 【症状护理】 1.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选择导管及用物。 2.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病人缺氧时间。 3.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 4.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 5.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6.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7.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25cmh2o。 8.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 9.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一般护理】 1.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及胸部的护理。 3.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 5.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 6.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7.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 二、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 2.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3.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 (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

(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 (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 (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 四、气管插管的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3)口腔护理。(4)及时吸痰。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

制在32°-35°为宜。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3.雾化吸入。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 (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