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

药剂学所有计算题公式(均出过考题)

一、片重计算

1、片重= 标示量/颗粒主药百含量

2、片重= 干颗粒重+片前辅料重

应压片数

二、栓剂所需基质的计算Xn =(G—W/f) n

制备鞣酸栓剂,已知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鞣酸的置换价为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的可可豆脂理论用量:X=2-0.2/1.6=1.875g

三、表面活性剂混合后HLB计算HLB=(HLBa Wa + HLBb Wb)/ (Wa + Wb)

四、注射剂渗透压调节计算

1、冰点降低法:W =(0.52 – a ) / b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时相当于氯化钠的量E

χ=0.009V—EW

五、Edl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混合后的CRH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

中药药剂学相关习题及答案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学习要点 熟悉包合技术、微型包囊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其释药基本原理。 了解脂质体和磁性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毫微囊、靶向给药乳剂及前体药物制剂的概念与应用。 A型题 1.影响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的因素不包括(C ) A膜的厚度 B释药小孔的直径 C PH值 D片心的处方 E膜的孔率 2.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C ) A磁性制剂 B PH敏感的靶向制剂 C靶向给药乳剂 D栓塞靶向制剂 E热敏靶向制剂 3.下列哪种方法不宜作为环糊精的包合方法( C ) A饱和水溶液法 B重结晶法 C沸腾干燥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4.固体分散技术中药物的存在状态不包括( B ) A分子 B离子 C胶态 D微晶

5.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液体药物粉末化B释药迅速 C无蓄积、无毒D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E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6.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为( D ) A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 B提高稳定性 C掩盖不良气味D加快药物的释放 E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 7.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 D ) 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 B阿拉伯胶-桃胶 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 E果胶-CMC 8.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 )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E称为控释给药体系 9.聚乙二醇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C ) A增塑剂 B、促进其溶化 C载体 D、粘合剂

药剂学重点掌握内容

药剂学重点掌握内容(2学时) 2011-6-14 1.工业药剂学(工业生产),物理药剂学(理论),生物药剂学(安全性、有效性)药物动力学(体内过程量化),临床药剂学(医院患者合理用药)4-5页 工业药剂学(indastrial pharmacy) 是利用溶液的形成理论、粉体学、流变学、界面化学等的研究手段研究剂型及制剂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一门学科。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y) 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方法、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学科。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阐明药物、剂型、生理等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学科。着重于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的定性研究。 药物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存在位置、数量、时间与药效关系的学科,它对指导制剂和用药提供量化指标。 临床药剂学(cli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等,与临床治疗学紧密联系的新学科,也称调剂学或临床药学。 2.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7页 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低分子溶液。 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高分子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 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

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 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微粒分散型: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体状态分散 固体分散型:固体药物以聚集状态存在的分散体系 3.《中国药典》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篡、出版,并且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10页 4.何谓液体制剂的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常用防腐剂如尼泊金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扎溴铵的最适pH值和作用特点。21页 增溶剂:是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分子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其在溶剂(主要是水)中溶解度。潜溶剂是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常用防腐剂 1)尼泊金类:混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2)苯甲酸及其盐: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所以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好,最适pH是4 3)山梨酸及其盐:本品起防腐作用的是未解离的分子,在pH4水溶液中效果较好 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耐热压,外用消毒。 在制备溶液型制剂时解决难溶性药物溶解度问题的三种有效的方法? 在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 5.液体制剂中低分子溶液剂、胶浆剂(高分子溶液的性质)、糖浆剂(单糖浆85%,g/ml)、酊剂、混悬剂、乳剂的定义(概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必考计算题

3、图示杆系结构中AB杆为刚性杆,①、②杆刚度为EA,外加载荷为P,求①、②杆的轴力 解:受力分析。一次超静定问题。 (1)静力平衡方程 = ∑A M:Pa aF a F N N 3 2 2 1 = + P F F N N 3 2 2 1 = +(a) (2)变形协调方程 F N1 F N2 F y F x

(b ) (3)物理方程 EA l F l N 11= ?,EA l F l N 22=? (c ) 由(b )(c )得补充方程 122N N F F = (d ) (4)由(a )和(d )式得 P F N 531= ,(拉力) P F N 5 6 2=,(拉力)

13、一矩形截面外伸木梁,截面尺寸及荷载如图所示,q =1.3kN/m 。已知木梁许用正应力 MPa 10][=σ,许用切应力MPa 2][=τ,校核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强度 解:支反力 kN 91.3 ,kN 61.1==B A F F 剪力图和弯矩图 危险截面在位置B m kN 02.1 kN,29.2max max ?==M Q 所以 ][MPa 08.710 120606 1002.16 26max σσ<=????==-z W M ][MPa 477.0106012021029.23236 3 max ττ<=?????==-A Q 故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

14、梁AB 尺寸a =1m ,b =0.1m ,h =0.2m ;材料的弹性模量E =210GPa ,泊松比ν=0.28;在C 截面中间层处测得45度方向应变为1×10-5。试计算梁上集中力F 解:测量点截面剪力 3 2S F F -= 测量点处单元处于纯剪切状态 bh F A F S -==5 .1τ 于是测量点处τστσ=-=οο13545 , 代入广义胡克定律 []bh F E E E ντννσσε+=+-=-= ??111 1354545ο 集中力 kN 81.32145=+= ν εbhE F ο

药剂实习心得体会500字

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1、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截至20xx年7月20日,山东大学药学院09级学生在山东省立医院的实习工作已经进行到后期,同学们已经先后体验到了省立医院药剂科三个不同部门的工作。据实习生反映,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的各位领导以及员工在实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耐心指导,使同学们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熟悉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省立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注射药物调配中心以及制剂四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工作注意事项,大家感激万分。 在同学们集体讨论中,大家对省立医院药剂科四个部门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交流: 一、门诊药房主要针对门诊病人(患者或家属)用药调配,由医师处方并通过专业药师审核处方后根据处方由药师为患者调配发药。 二、省立医院住院药房主要包括住院药房、北区药房及保健药房,负责医院中心院区70余个病区住院病人用药的调配任务,主要调配发放病区领药单、临时医嘱用药及部分出院带药等,主要针对住院患者,由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取药。 三、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主要工作是对外科、内科、肿瘤中心等15个住院病房住院患者的静脉滴注用普通药物、营养药物、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生化药物的调配。临床医师处方后由静配中心接受信息并以标签纸的形式打印,由药师进行审核查对,对不符合药物说明书以及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处方进行通知与建议,由专业药师分批拿药,并通过审核药物与处方保证用药正确安全,最后专职配药人员在无菌实验室进行药物配制后再由工作人员运至病房并应用于临床。 四、制剂及药检室主要是进行院内制剂的配制与分装,经药检合格后方可包装并用于临床。 此外,7月18日下午四点半,山东大学药学院09级实习生在山东省立医院会议中心参加了药剂科的集中教学会议,本次会议由药剂科侯宁主任主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由静配中心张晶老师讲解全肠外营养药物(tnp)的集中调配,主要讲解了tpn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应用准则、禁忌症、稳定性及tpn的处方组成、各组成分间的比值计算、液体量计算与处方设计;药师对tpn处方的审查,包括处方适宜性与配伍禁忌审查;tpn加药混合调配的标准操作。此外,张老师还对tnp的输入途径、质量要求与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二、由临床药师张雅慧对山东省立医院的果糖二磷酸钠(fdp)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从fdp的产生、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适应症以及剂型应用分析五个方面对山东省立医院fdp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剖析,张晶老师和张雅慧药师努力钻研业务的精神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同时深切感受到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的员工培训制度与学习规划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系统、结合工作实际,使大家更新了知识、拓展了技能。结合实践与学习,实习生们进一步定位了自己学习规划与目标。 2、医院药剂科实习小结 这一周刚开始我们便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各就各位,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工作。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周里,我们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自觉以医学生规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并在上下班之余主动为到齐鲁医院就诊的患者义务解答关于科室位置就诊步骤等方面的问答,积极维护了山东大学药学院的良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处方方面的问题,进行处方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

药理学重点整理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的体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和排泄。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效能(效应力、最大效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5、效价:达到一定效应所需药物剂量的大小,所需剂量越小,强度越高。 6、治疗指数(TI ):半数中毒剂量(TD 50)/半数有效剂量(ED 50)的比值。越大越安全。 7、耐受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8、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9、受体: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合物并与其结合,通过中介的信息传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或药理效应。 10、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相比较,亲和力越大药物作用的强度高。 11、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又称为效能的决定因素,在活性越高,其药物的效能越高。 12、拮抗剂:对受体亲和力高,无在活性(α=0)的药物。 13、部分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高,在活性弱(α=0-1)的药物。 14、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作用。 15、变态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16、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损害性反应。 17、极量:治疗量的极限,一般比常用量大,比中毒量小。 18、两重性:药物既能产生对机体有利的治疗作用又能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 19、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药物转运的最主要方式。脂溶性药物分子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其转运速度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 20、主动转运:药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的转运。 21、被动转运:药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的转运。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 硬脂醇 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 白凡士林 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乳化剂丙二醇 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 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 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 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热至 75℃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 49g 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 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硬脂酸甘油酯 35g 油相硬脂酸 120g 油相 液体石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 10g 油相 羊毛脂 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 三乙醇胺 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 尼泊金乙酯 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 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搅拌,制成O/W型乳剂基质。 4.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 肾上腺素 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 pH调节剂 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 50g 糊精 3g 淀粉 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 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目筛然后与糊精、1/3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 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 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溶剂 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 500g 主药苯甲醇 10ml 抑菌剂 吐温 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 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 3%HPMC 180~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3g 润滑剂制成1000片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质量检查 B.粉碎 C.过筛 D.分剂量 E.混合 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A.吹散与内服散 B.内服散和外用散 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E.溶液散与煮散 3、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11.0% B.12.0% C.8.0% D.9.0% E.10.0% 4、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

0.0005g,故应先制成 A.500倍散 B.1000倍散 C.10倍散 D.50倍散 E.100倍散 5、一般配置眼用散剂的药物需过 A.五号筛 B.六号筛 C.七号筛 D.八号筛 E.九号筛 6、100倍散是指 A.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 B.临床上用时稀释100倍后使用 C.药物的习惯名称 D.药物以100g为包装剂量 E.作用强度是同类药物的100倍 7、有关制备含低共熔物散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薄荷脑和樟脑的混合易形成低共熔物 B.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混合 C.混和时可弃去形成的低共熔物

D.可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混和均匀 E.低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8、下列哪一项是散剂在混合操作中常用的方法 A.等量递增法 B.饱和乳钵 C.球磨机 D.套色 E.过筛法 9、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二、配伍选择题 1、A.无菌操作 B.制成倍散 C.制备低共熔组分 D.蒸发去除水分 E.套研 <1>、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

药剂学考试重点

填空: 1.溶出度或释放度:普通片剂,规定在45min内溶出标示量的70%以上;缓控释制剂,规定至少取三个时间点,即在0.5~2h内累计释放约30%(考察突释),释放50%的时间点(考察释药特性),最后取样点的累计释放率为标示量的75%以上(考察释放是否完全)。 2.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崩解时限:普通片15min,薄膜衣30min,肠溶衣、糖衣1h 重量差异:糖衣片包衣前检查,薄膜衣包衣后。 3.制备高分子溶液要经过的两个过程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 4.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是制备优良制剂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 5.物料混合时,若各组分比例相差较大,宜采用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6.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和离子交换。 7.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考察可以分为加速试验和长期实验。 8.脂质体的组成成分是卵磷脂和胆固醇。 9.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吸附作用强,使用之前应活化。 10.含有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g相当于原药物20g。 11.胃肠道吸收快慢顺序: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12.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离子交换。 13.滴丸常用基质,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非水溶性基质如硬脂酸,很少用;滴丸的冷凝液,水性有水和不同浓度乙醇,油性有液状石蜡。影响滴丸的因素:处方、药液温度、滴嘴的内外径、冷凝液温度和黏度、滴距、滴速。 14.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 15. Krafft点:随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会增大,当升高至一定温度是,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非选择):第十四章片剂药剂

第十四章片剂 习题 二、名词解释 1.崩解时限 2.粘冲 3.裂片 4.粉末直接压片 三、填空题 1.中药片剂按原料特性分下列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剂常用填充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润湿剂与粘合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崩解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用的水溶性润滑剂有______、______常用的疏水性润滑剂有______、______、______;助流剂有______、______。 6.包衣锅一般与水平成______,一般大小的锅常用转速为每分钟______转;包衣锅的鼓风装置有两种,一种吹______,另一种吹______;包衣锅还可用于______制备丸剂。 7.用包衣机包糖衣的步骤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糖浆的浓度一般为______。 9.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等类药物,包衣时应先包隔离层。 10.口服片剂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腔用片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2.片剂辅料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用的崩解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______药物,宜选用干法制粒压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 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测定法 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测定法具体方法: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2.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药物的多晶型与粒子的大小 4.温度的影响 5.pH与同离子效应 6.混合溶剂的影响 7.填加物的影响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增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药剂学处方总结

第一部分:处方分析 1. 分析下列软膏基质的处方并写出制备方法。硬脂醇250g 油相,同时起辅助乳化及稳定作用白凡士林250g 油相,同时防止水分蒸发留下油膜利于角质层水合而产生润滑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乳化剂丙二醇120g 保湿剂 尼泊金甲酯0.25g 防腐剂尼泊金丙酯0.15g 防腐剂蒸馏水加至1000g 制备:取硬脂醇和白凡士林在水浴上融化,加热至75 ℃,加入预先溶在水中并加 热至 75 ℃的其他成分,搅拌至冷凝即得。 2. 写出10%Vc 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3. 分析下列处方并写出下列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硬脂酸甘油酯35g 油相硬脂酸120g 油相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白凡士林10g 油相羊毛脂50g 油相,调节吸湿性三乙醇胺4g 水相,部分与硬脂酸形成有机皂其乳化作用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蒸馏水加之1000g 将油相成分(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液体石蜡,白凡士林,羊毛脂)与水相成分(三乙醇胺,尼泊金乙酯溶于蒸馏水中)分别加热至80 ℃,将熔融的油相加入水中, 搅拌,制成O/W 型乳剂基质。 4. 处方分析,并写出制备小体积注射剂的工艺流程肾上腺素1g 主药依地酸二钠0.3g 金属络合剂盐酸pH 调节剂氯化钠8g 渗透压调节剂焦亚硫酸钠1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工艺流程:主药+附加剂+注射用溶剂配液滤过 灌封灭菌 安瓿洗涤干燥(灭菌) 成品包装印字质量检查检漏 5. 分析处方,并指出采用何种方法制片?并简要写出其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妥因50g 糊精3g 淀粉30g 淀粉(冲浆10%) 4g 硬脂酸镁0.85g 根据上述处方,选用湿法制粒制片。 制备:取呋喃妥因过100 目筛然后与糊精、1/3 淀粉混匀,加入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4 目筛制粒,湿粒在60℃下干燥,干粒再过12 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与剩余的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含量测定合格后计算片重。 6. 处方分析并简述制备过程 Rx1 维生素C 104g 主药碳酸氢钠49g pH 调节剂亚硫酸氢钠0.05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2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制备: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 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 溶解后,分次加碳酸氢钠,溶解后加入已配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pH6.0-6.2, 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过滤,通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 7.写出板蓝根注射液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处方用量作用板蓝根500g 主药苯甲醇10ml 抑菌剂 吐温80 5ml 增溶剂注射用水适量溶剂共制1000ml 8. 写出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400g 主药甲氧苄啶(TMP )800g 主药(抗菌增效剂) 淀粉/120 目80g 填充剂,内加崩解剂3%HPMC 180 ~200g 润湿剂,黏合剂硬脂酸镁

中药药剂学题库

中药药剂学题库

中药药剂学综合考试题库 1.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2.具有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较低相对湿度环境时一般不吸湿,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叫 A.临界相对湿度 B.绝对湿度 C.边界相对湿度 D.物理相对湿度 E.表面相对湿度 3.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 4.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B.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C.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D.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E.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本草经集注》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6.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 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2%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 7.下列是片剂的特点的叙述,不包括 A.体积较小,其运输、贮存及携带、应用都比较方便 B.片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及售价都较低

D.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片剂而满足临床医疗或预防的不同需要E.具有靶向作用 8.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关作用 A.泡腾片 B.分散片 C.舌下片 D.普通片 E.溶液 9.在粉碎目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B.延缓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C.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 D.便于调配和服用 E.便于新鲜药材的干燥 10.处方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很小,片剂可以采用下列何种工艺制备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法 C.粉末直接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法

药剂学重点

药剂学重点 1.剂型的概念: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的不同“形态”,即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如片剂、注射剂、溶液剂等。 2.DDS(药物传递系统):把药物在必要的的时间、以必要的量、输送到必要的部位,以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有3种基本技能:a.时间的控制,即控制药物释放速度;b.量的控制,即改善药物的吸收量;c.空间的控制,即靶向给药技术。 3.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程序。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是为研究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4.表面活性剂 a.概念: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b.分类:①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活性表面剂—高级脂肪酸盐、硫酸化物、磺酸化物阳离子活性表面剂—度米芬、苯扎氯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多元醇型—蔗糖脂肪酸酯、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型—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③其他新型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 5.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6.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 HLB=(HLBa ·Wa + HLBb ·Wb)/ (Wa + Wb) {计算题} 7.液体制剂:a.概念: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b.液体制剂的特点:①.优点:分散度大,吸收快。给药途径多,可以内服,外用。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某些固体药物口服制成液体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②.问题:化学稳定性差。以水为溶剂者易发生水解或霉败,而非水溶剂则存在生理活性、成本等问题。还有携带、运输、贮存不便等缺点。{问答题} 8最常用的溶剂:水 9.均相液体制剂亦称:真溶液。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澄明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10.增溶剂:常用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碘—碘化钾咖啡因—苯甲酸钠。潜溶剂: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酯。 11.复方碘溶液(碘处方):碘50g 碘化钾100g 纯化水加至1000ml 12.糖浆剂浓度:85%(g/ml)或64.7%(g/g)

南通大学管理会计期末计算题必考

管理会计 1.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件。 (1)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2)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解:(1)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V==2000件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00%=50% (2)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4000-2000=2000件 安全边际率×100%=50% 2.设甲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该企业计划年度三种产品品种构成比例不变,计划销量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数据如表,计划年度固定成本总额174000元。 计算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解:设当A产品销售量为x件,B、C两种产品按品种构成比例销售时,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状态,则 (80-50)X+(90-70)X+(100-60)X=174000 解得X=3000件 故A、B、C三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3000件,1800件,1200件 3.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每月销售量为2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每月固定成本为3000元,为了增加利润,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将售价降低0.5元,销量可增加35%; 二是不降低售价而每月花500元做广告,销售量可增加20%,试问那个方案更为有利? 解:方案一: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0-0.5)×2000×(1+35%)-8×2000×(1+35%)-3000=1050元

方案二:利润=(10-8)×2000×1+20%)-500-3000=1300元 故方案二有利 4.已知A公司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计划年度三种产品的产销量分别为45000件,45000件,30000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313500元,单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1)计算A公司计划年度盈亏临界点三种产品的销售额。 (2)假如A公司年度销售额不变,三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为2:2:1,试计算这种情况下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解:(1)设盈亏临界点A销量为X,产品品种构成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有(10-7.5)X+(5-3)×X+(2.5-1)×X=313500 X=57000件 故甲乙丙销售量分别为57000件,57000件,38000件 销售额分别为57000元,285000元,95000元 (2)甲乙丙单位贡献毛益率分别为2.5/10,2/5,1.5/2.5 即25%,40%,60%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0.25+×0.4+×0.6=38%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13500/38%=825000元 故甲乙丙三种产品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825000×、825000×、825000×即33000元,33000元,165000元 5.西发公司专门生产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而决定其销量的主要因素是彩电的销量,假设近五年彩电的实际销售量的统计资料和西发公司彩色显像管的实际销量资料如下:

药剂学的总结_副本

一、名词解释 1.剂型: 2.渗漉法: 3.热压灭菌法: 4.软膏剂: 5.表面活性剂: 6.转相: 7.灭菌法: 8.浸出制剂: 9.协定处方: 10.热原: 11.昙点: 12.栓剂: 13.粉碎: 14.微型胶囊: 15.HLB值: 16.输液剂: 17.助溶: 18.脂质体: 二、填空题 1.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3.一般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其外文缩写,其性质主要是由其和决定。 4.倍散较为适宜的赋形剂为。 5.滴丸剂的基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6.玻璃瓶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时间为;塑料袋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时间为。 7.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8.现需配发硫酸阿托品散1mg×10包,应取硫酸阿托品千倍散。 9.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有、、、和。 10.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是乳化剂的和。 11.软膏剂中烃类基质以为最常用,类脂中以应用较多。 12.气雾剂的组成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13.用于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HLB值应在之间。 14.片剂的包衣的种类有、、。 1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钠具有和的作用。 16.滴眼剂常用的PH值调整剂有、、。 17.湿法制粒压片一般常用至的乙醇作润湿剂。 18.膜剂的主要制法有、、。 19.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 20.常用的浸出方法主要有、、。 21.羊毛脂不单独用作,常与合用,可改善。 25.微孔滤膜的滤过机制主要是,用于注射剂滤过的滤膜孔径为。 2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简称。

27.眼膏基质凡士林宜选用灭菌,工作服、工作帽、脱脂棉、纱布宜选用灭菌。 28.常用的软膏剂基质有水溶性基质、油溶性基质和乳膏型基质。 29.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去除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30.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热原、无菌、pH检查、刺激性检查、降压物质、含量等。 31.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去除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32.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检查、漏气检查、热原、无菌检查、含量及PH值检查。 33.药物剂型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与排泄,但对那一项影响最大吸收。 三、是非判断题 1.(√)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玻璃制乳钵。 2.(× )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值应为15-18。 3.(× )中华人民国药典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4.(√)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淀粉。 5.(√)生物制品、抗生素适宜的干燥方法是冷冻干燥。 6.(×)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7.(×)热压灭菌时,压力表指针开始上升时即可计算灭菌时间。 8.(×)栓剂浇注后应于起模后把模孔上多余部分切掉 9.(× )GLP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简称。 10.(×)干胶法制初乳时,液状石蜡:水:胶比例为4:2:1。 11.(√)输液剂灌封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 12.(√)虫蜡常用作片剂包糖衣打光物料。 13.(√)滑石粉、炉甘石、朱砂等应采用水飞法粉碎。 14.(√)医院处方制度中规定一般保存期为一年。 15.(√)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片剂,可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6.(×)微孔滤膜用于注射剂滤过的滤膜孔径为0.45—0.8um。 17.(√)亚甲兰染色,水相为兰色,油相为白色。 18.(√)含热量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最好的蒸气是饱和蒸气。 19.(√)滴眼剂中常用的PH值调整剂是硼酸-硼砂缓冲液。 20.(√)醑剂与酊剂共同点是浓度都有一定的规定。 21.(×)灌封室是制备注射剂无菌操作的关键地区,要求洁净度达到1000级。 22.(×)药材粉碎越细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效果越好。 23.(×)输液剂中可添加适宜的抑菌剂。 24.(×)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25.(×)硬脂酸镁为片剂的润滑剂,共用量为10%—20%。 26.(√)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物。 27.(×)热原的组成中致热活性最强的是磷脂。

《中药药剂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 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 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 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 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 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 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 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 E.中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