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9投影-291投影

29投影-291投影

29投影-291投影
29投影-291投影

年级九年级课题**投影

课型新授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过程

方法

通过探索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

态度

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

物体在日光或灯光

的照射下,会在地面、

墙壁等处形成影子,影

子与物体的形状有密

切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一)基本概念

1.观察图片,尝试叙述:投影、投影线、投影面.

2.师明确叙述,生举生活实例.

3.简述皮影戏、日晷与投影.

(二)投影分类

1.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观察图形,找异同.

2.师明确叙述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辨别下图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二者有什么区别?

3.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

图(2) (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

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

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3.平行投影与正投影之间什么关系?

(三)线、面、体的正投影

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

(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

举例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

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并逐步完善对概念

的叙述.

生说皮影戏、日晷师

补充

在学生独立思考、讨

论的基础上给出中

心投影、平行投影的

概念.

教师进行必要点拨,

明确异同,学生聆

听,进一步完善探究

到的结论.

激起学生的好奇

心,探索欲望.

通过观察图片,建

立感性认识,再通

过语言描述建立理

性认识(概念)

了解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亲自进行观

察,分析,探究,

得到结论,培养学

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结合图片,对比辨

析加深理解和印象

让学生充分暴露自

己的问题,兵教兵、

广参与,同提高

51

板 书 设 计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1)当线段AB 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1B 1,线段与它的

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 1B 1

(2)当线段AB 倾斜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2B 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 2B 2 (3)当线段AB 垂直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 3

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结论: (1)当纸板P 平行于投影面Q 时. 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一样;

(2)当纸板P 倾斜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3)当纸板P 垂直于投影面Q 时. P 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 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3、例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 上的正投影.

(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 平行于投影面P 图(1);

(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 倾斜于投影

面F ,上底面ADEF 垂直于投影面P ,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 垂直于投影面P 图 (2).

分析口述画图要领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本88页练习

2.补充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是用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

4.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讨论吗? 五、作业设计

教材习题29.1 必做题: 1,2

选做题:4,5

学生大胆尝试画图,再讨论,一生板演,

老师点拨.

明确,体会得到的结

分析已知图形,尝试

独立分析解决,师适

时点拨,完成面到线

的转化,最后板演画图过程.

明确结论,并理解记

忆.

分析已知图形,尝试

独立分析解决,师适时点拨,完成体到面

再到线的转化,最后

板演画图过程.

学生独立分析解决

练习, 一生板演,教

师巡视指导, 之后学生讨论,师视情况

点拨. 学生回顾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这节课感悟,

教师系统归纳. 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

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巩固强化线的正投影画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

分析任务,由前面迁移,想到转化.

通过观察“体”的正投影画图过程,进一步理解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巩固强化面和线的正投影画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

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 投影

投影相关概念 线的正投影 面的正投影

投影分类

教 学 反 思

人教版初中数学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详解】 解:从正面可看到从左往右2列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2.如图,小明用由5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变化情况.若由图1变到图2,不变化的是() A.主视图B.主视图和左视图C.主视图和俯视图D.左视图和俯视图【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左边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 【详解】 主视图都是第一层三个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正方形,故主视图不变; 左视图都是第一层两个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正方形,故左视图不变; 俯视图底层的正方形位置发生了变化. ∴不改变的是主视图和左视图.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利用三视图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3.图2是图1中长方体的三视图,若用S 表示面积,23S x x =+主,2S x x =+左,则 S =俯( ) A .243x x ++ B .232x x ++ C .221x x ++ D .224x x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已知视图的边长结合其面积得出另一边长,即可得出俯视图的边长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S 主23(3)=+=+x x x x ,S 左2(1)=+=+x x x x , ∴主视图的长3x =+,左视图的长1x =+, 则俯视图的两边长分别为:3x +、1x +, S 俯2(3)(1)43=++=++x x x x , 故选:A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已知三视图求边长,正确得出俯视图的边长是解题关键.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5cm B .28cm C .29cm D .210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推知几何体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1cm 、1cm 、2cm ,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其表面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 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期末复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6的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1.5 B. 2 C. 2.5 D.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半径为6的半圆的弧长是6π,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弧长,得到圆锥的底面周长是π,根据弧长公式有2πr=6π,解得:r=3,即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 故选D. 考点:圆锥的计算. 2. 由五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 【详解】解:从左面看第一层是三个正方形,第二层是左边一个正方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左视图是由左视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3. 如图,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一列,二层,所以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D,故选D. 4. 已知某几何体的一个视图(如图),则此几何体是() A. 正三棱柱 B. 三棱锥 C. 圆锥 D. 圆柱 【答案】C 【解析】 俯视图为圆的几何体为球,圆锥,圆柱,再根据其他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 故选C. 5. 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投影与视图5.2视图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投影与视图5.2视图教案(新版)北师大 版 教学目标 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画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3.会画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体会这几种几何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4. 会根据三视图描述原几何体。 教学重点 掌握部分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直棱柱的三视图的画法。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原几何体。教学难点 几何体与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空间想像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法 教学过程设计

5.2.2视图(2)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5 小结知识拓展升华在此基础上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模型(小零件)的三视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收获体会。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活动1〕 1.情景引入制作小零件。 张师傅是铸造厂的工人,今天我有事情拜托他,想让他给我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小零件,我如何准确的告诉他小零件的形状和规格? 2.给出视图的定义。 3.欣赏工程中的三视图。4.介绍视图的产生。 教师提问: (1)如何准确的表达小零 件的尺寸大小? (2)除了用文字的语言, 可不可以用图形的语言表 示? (3)你们生活中见过三视 图吗? 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学生是否理解将立体图形 分解成平面图形来表达的 意义。 明确学习三视图的作用,并且 为明确正投影画视图的意 义? 通过介绍视图的产生,使学生 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 于实践。 〔活动2〕 1.对长方体的六个面进行正投影,并思考为什么选择用三视图来表达几何体的形状及尺寸。 总结: 从前向后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主视图。 从左向右正投影在侧面内得到左视图。 从上向下正投影在水平面内得到俯视图。教师提问: (1)选择什么样的视图可 以比较准确全面的表达几 何体? (2)我们对长方体的六个 不同方向进行正投影,可 以分别得到什么样的视 图? (3)这些视图分别反映了 几何体的哪些尺寸? (4)只要观察哪些视图就 可以比较全面的表达这个 引出三视图的概念,并理解用 三视图来表达几何体形状、大 小的意义。 在定义三维投影面时,让学生 举出教室里的三维投影面,如 墙角。帮助学生理解互相垂 直的三维投影面。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中心投影有关概念 1、投影现象: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2、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个点发出的,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3、作一物体中心投影的方法:过投影中心与物体顶端作直线,直线与投影面的交点与物体的底端之间的线段即为物体的影子。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知识点2:视点、视线和盲区观测点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观测线称为视线 视线不能穿过障碍物,若视线遇到障碍物,则会有观测不到的地方,就称为盲区。 知识点三:平行投影及应用 1、平行投影的定义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2、平行投影的应用: 1 / 9 精品文档 (1) 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太阳光下的影长相等。

(2) 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太阳下的影长相等。 3、作物体的平行投影:由于平行投影的光线是平行的,而物体的顶端与影子的顶端确定的直线就是光线,故根据另一物体的顶端可作出其影子。 知识点四:视图 1、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2、三视图的排列规则:俯视图放在主视图的下面,长度与主视图的长度一样;左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右面,高度与主视图的高度一样,宽度与俯视图的宽度一样,可简记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注意:在画物体的三视图时,对看得见的轮廓线用实线画出,而对看不见的轮廓线要用虚线画出。在三种视图中,主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和高。因此,在画三视图时,对应部分的长要相等。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3、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由三种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 (2)给出三种视图,求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 2 / 9 精品文档 数。 2投影与三视图知识点总结 一、视角与盲区如图 小明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两条视线的夹角称为视角。小明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哪个区域是盲区,小丽坐在哪里,小明就可以看到明她, 二、投影: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单元综合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一、选择题 1.如图4-107所示的是小玲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送给她外婆的礼盒,图中所示礼盒的主视图是如图4-108所示的( ) 2.如图4-109所示的三个图形是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该几何体是( ) A.正方体B.圆柱C.圆锥D.球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 ) A.圆柱B.正方体C.三棱柱D.圆锥 4.如图4-110所示,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面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 5.桌面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4-111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是图4-112中的( ) 6.如图4-113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图4-114中的( ) 7.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图4-115中的( )

8.如图4-116所示的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9.如图4-117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 A .4π B .π42 C .π22 D .2 π 二、填空题 10.某同学的身高为1.4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此时.与他相邻的一棵小树的影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米. 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4-118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写出名称).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29.1投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二)数学思考:在探究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 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活动1 设问: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 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归纳。 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 上,得到的 叫做物体的投影, 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 叫做投影面。 【自主探究】 活动2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阳光下的投影图片,设问:下列投影中,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 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教师指导。 归纳总结:由 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试举出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3 出示一组灯光下的投影,学生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分析、回答。 归纳总结: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试举出中心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4 出示教材101页练习: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合作探究】 活动5: 问题1 联系:。 区别:。 问题2 图中三角板的投影各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观察、思考、互相交流。 联系:图中的投影都是投影。区别: 总结出正投影的概念:。

投影与视图的知识点

投影与视图 知识点 知识结构框图 1.投影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生活中有许多利用投影的例子,如手影表演,皮影戏等。 投影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如位似图。平面为投影面,各射线为投影线,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直线,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虽然改变较多、但直观性强、看起来与人的视觉效果一致、最像原来的物体、所以在绘画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但在立体几何中很少用中心投影原理来画图。平行线在经过中心投影后有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所在的平面与投射面平行、那么中心投影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也是平行的、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太阳光等)称为平行投影,它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平行投影按照投射方向是否正对着投影面,可以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两种。当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时,称斜投影;当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称正投影。 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那么用灯泡照射物体和用手电筒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分别属于哪种投影。 从一点到一条直线所作垂线的垂足,叫做这点在这条直线上的正投影。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线段,叫做这条线段在这直线上的正投影。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什么不同 平行投影;发出来的光线是平行的(如太阳光),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 中心投影:是从一点发出来的光(如灯泡的光)对应点的连线或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 根据投影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当直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段与它的投影及过两端点的投影线组成一个矩形,因此,直线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当平面图形平行与投影面时,不难得出,平面图形与它的投影为全等图形,即反映平面图形的实形。由此我们可得出: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或平面图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线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一、回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 二、下列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它们的形状可能各不相同,请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想像它们的形状 . 三、试从下列各图中找出第二题中各物体的主视图(不考虑大小) . 四、从下列各图中找出第二题中各物体的左视图(不考虑大小) . 五、试从下列各图中找出第二题中各物体的俯视图(不考虑大小) . 六、试在教室中观察找到3个物体,并想像它们的三种视图各是什么样子. §4.1.1 视图与投影

一、请说出画物体的视图对,看得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什么线,看不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什么线. 二、观察以下各物体: (1)右图为小刚画出的图(a )的主视图,你认为他画的对吗?如果不同意,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将其他各图中物体的主视图画出来. (2)左下图是小亮画出的图(b )的左视图,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请指出错误并画出图(a )至图(f )的左视图 . (3)右上图是小敏画出的图(e )的俯视图,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请指出错在哪里,并将图(a )至图(f )的俯视图画出来. 三、指出下列各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的错误,并修改. 四、画出下图中的物体的三种视图. §4.1.2 视图与投影

一、下图中,是木杆和旗杆竖在操场上,其中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已画出 . (1)用线段表示这一时刻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 (2)比较旗杆与木杆影子的长短. (3)图中是否出现了相似三角形? (4)为了出现这样的相似三角形,木杆不可以放在图中的哪些位置? 二、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一棵树在一天不同时刻拍下的五张图片,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 (1)说出这五张图片所对应时间的先后顺序. (2)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由早到晚该地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 三、三角板在阳光下的影子一定是三角形吗?根据物体的影子来判断其形状可以吗? 四、以下是我国北方某地一物体在阳光下,分上、中、下午不同时刻产生的影子 . (1)观察到以上各图片的人是站在物体的南侧还是北侧? (2)分别说出三张图片对应的时间是上午、中午,还是下午. (3)为防止阳光照射,你在上、中、下午分别应站在A 、B 、C 哪个区域? 视图与投影

【配套K12】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与视图》知 识点归纳 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中心投影: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的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观察光源;观察影子。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提示: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仍是一个点; 线段在一个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点; 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线段倾斜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小于线段的实际长度。 平面图形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可分为三种情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平行的情况下,其投影为实际形状;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垂直的情况下,其投影为一线段; 平面图形和投影面倾斜的情况下,其投影小于实际的形状。

正投影: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视图:用正投影的方法绘制的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图形,称为物体的视图。 在实际生活的工程中,人们通常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分别得到这个物体的三个视图。这本个视图是常见的正投影,是当光线与投影垂直时的投影。 三个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俯视图:从上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 左视图:从左面视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提示:在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部分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三视图之间要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一般地,俯视图要画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要画在正视图的右边。 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一定不在一个平面上。 在一个外形线框内所包括的各个小线框,一定是平面体上凸出或凹的各个小的平面体。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思考与总结教案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思考 与总结教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2009—201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数学科教案 主备人:荆丽丽 第四章思考与总结 一.教学方法:议+讲+练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经历活动,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2.通过回顾,复习,能够简单判断物体的视图,能根据三种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会画圆柱,圆锥,球的三种视图. 4.通过复习,体会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初步学会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5.通过复习,更深刻体会视图,视线,盲区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二回顾交流,系统复习。 本单元以开展实践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形成。通过实物合理的象形的抽象,想象物体的形状,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各异,但都不是鬼子的几何模型,必须首先对几何模型进行合理的想象,画出三视图。 画直三棱柱和四棱柱的视图时,注意分析几何体中各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弄清视图中实线和虚线的区别。 注意识别,体会视点,视线,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知识结构 结合实例视图———圆柱、圆锥、球、直三棱 柱、直四棱柱等几何体的视图 视图与投影-————[ 平行投影 投影———[ 中心投影———灯光与影 子、视 点、视线 和盲 区 四.创设情境,实践体会.(自学课本137内容) 1.制作视图方面内容,让学生感悟三视图的内涵. 2.制作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的立体几何画面,配合实物,再次感悟三 种视图的画法. 3.选取太阳光与影子内容的生活情境中的画面,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4.制作灯光与影子课件,体会灯光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丰 富想象力. 5.制作画面,体现视点、视线、盲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练习一.某时间小强在阳光下的影子,你能 画出此时圆柱A的影子吗当什么时刻时,看不到圆柱A的影子与同伴交流.

(完整版)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2.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 3.如图是某物体的三视图,则该物体形状可能是( ) (A )长方体 (B )圆锥体 (C )立方体 (D )圆柱体 4.下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5.如图所示,左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 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 6.把图①的纸片折成一个三棱柱,放在桌面上如图②所示,则从左侧看到的面为( ) (A )Q (B )R (C )S (D )T 7.两个不同长度的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 ) (A )相等 (B )长的较长 (C )短的较长 (D )不能确定 8.正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 ) (A )正方形 (B )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 (C )矩形 (D )菱形 9.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无法确定 10.在同一时刻,身高1.6m 的小强的影长是1.2m ,旗杆的影长是15m ,则旗杆高为( ) (A )16 m (B )18 m (C )20 m (D )22 m 11.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 (A )上午8时 (B )上午9时30分 (C )上午10时 (D )上午12时 (B ) (A ) (C ) (D ) 正面 主视图 左视图 (第3题) (B ) (A ) (C ) (D ) (B ) (A ) (C ) (D ) 图① (第6(B ) (A ) (C ) (D )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测试题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投影与视图》2015年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小华观察牡丹花,牡丹花就是视点 C.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 .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3.—天下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m比赛, 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如图是小明一天上学、放学时看到的一根电线杆的影子的俯视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 5.在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可以把左边的图形作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是 A.乙照片是参加100m的 B.甲照片是参加100m的 C.乙照片是参加400m的D .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 排列正确的是( ⑴ A . (1) (2) (3)

6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小颖在向正北方向走路时,发现自己的身影向左偏,你知道小颖 当时所处的 时间是 ( )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D .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阳光下的投影只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B. 小明的个子比小亮高,我们可以肯定,不论什么情况,小明的影子一定比小亮的影子长 C. 物体在阳光照射下,不同时刻,影长可能发生变化,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 D .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 8如图,桌面上放着 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 是( ) 9. 如图,用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则截面形状为 ( )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投影(1) (一)创设情境 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二)你知道吗 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时,你发现木杆在什么位置?三角形纸板在什么位置时,它的影子恰好与三角形纸板成为全等图形?还有其他情况吗? (四)应用新知:

图4-17).很明显,图(1)

29.2 投影(二) 是中心投影?图(2) (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解: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 (3)中,

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 课堂练习: P4 3 4 作业:习题29.1 1、2、5

投影基本知识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工程上常采用的投影法是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平行投影法按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又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法。 2、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直线,这种性质叫真实性,当直线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点,这种性质叫积聚性,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平面,这种性质叫类似性。 3、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正立面投影面,简称正立面,用字母V 表示,俯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H 表示。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用字母W 表示。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6、直线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可分为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 7、与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投影面垂直线。 8、与正面垂直的直线,与其它两个投影面一定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正垂线。 9、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投影面平行线,具体又可分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 10、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11、空间平面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平行面、一般位置面 12. 正垂面与正面垂直,与水平面倾斜,与侧面倾斜,正垂面在正面投影为直线,在水平面和侧面投影为投影面的类似性。 13.正平面与正面,与水平面,与侧面,正平面在正面投影为,在水平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为。

14.参照图下图中的立体图,在三视图中填写物体的六个方位。(填前、后、左、右、上、下)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投影法中不属于平行投影法的是( A ) A 、中心投影法 B 、正投影法 C 、斜投影法 2、当一条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反映( A ) A 、实形性 B 、类似性 C 、积聚性 3、当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反映( C ) A 、实形性 B 、类似性 C 、积聚性 4、在三视图中,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B ) A 、长和宽 B 、长和高 C 、宽和高 5、主视图与俯视图( )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6、主视图与左视图( B )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7、为了将物体的外部形状表达清楚,一般采用(A )个视图来表达。 A 、三 B 、四 C 、五 8、三视图是采用( B )得到的 A 、中心投影法 B 、正投影法 C 、斜投影法 9、当一个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时,必( B )于另外两个投影面 A 、平行 B 、垂直 C 、倾斜 10、当一条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时,必( C )于另外两个投影面 A 、平行 B 、垂直 C 、倾斜 上 下 左 前 右 后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12--九年级数学试题(北师大版)

1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三视图是中心投影 B 小华观察牡丹话,牡丹花就是视点 C 球的三视图均是半径相等的圆 D 阳光从矩形窗子里照射到地面上得到的光区仍是矩形 2.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 ( ) A 平行的 B 聚成一点的 C 不平行的 D 向四面八方发散的 3.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柑子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 A 两根都垂直于地面 B 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 C 两根竿子不平行 D 一根到在地上 4.有一实物如图,那么它的主视图 ( ) A B C D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在平行投影中,两人的高度和他们的影子 ; 7.小军晚上到乌当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 “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 ”; 8.圆柱的左视图是 ,俯视图是 ; 9.如图,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 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10.一个四棱锥的俯视图是 ; 二.解答题:(每踢10分,共50分) 11.如图所示:大王站在墙前,小明站在墙后,大王不能让小明看见,请你画出小明的活动区域。 A B C D 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2 12.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 13.李栓身高88.1m ,王鹏身高60.1m ,他们在同一时刻站在阳光下,李栓的影子长为 20.1m ,求王鹏的影长。 14.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下,请你画出它的立体图形: 15.为解决楼房之间的挡光问题,某地区规定:两幢楼房间的距离至少为40米,中午12 时不能挡光.如图,某旧楼的一楼窗台高1米,要在此楼正南方40米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该地区冬天中午12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为30°,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请问新建楼房最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732.13≈,414.12≈) 墙大 王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 1(26)题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 1)

九年级数学第29章投影与视图导学案(1) 26.1投影(1) 【学习目标】 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了解物体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重点】 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难点】 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学习准备】手电筒、三角尺、作图工具等。 【学习过程】一、了解感知活动1 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物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表观点;教师归纳。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上,得到的叫做物体的投影,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叫做投影面。活动2

观察投影图片,设问:下列投影中,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归纳总结:由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试举出平行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活动3 出示一组灯光下的投影,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归纳总结:由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试举出中心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活动4 出示练习: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二、深入学习问题1 出示两幅图,观察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联 系:。区别:。 问题2 图中三角板的投影各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联系:图中的投影都是投影。 区别:总结出正投影的概念:。 三、迁移运用

投影与视图—知识讲解

投影与视图—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增强对空间物体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2.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3.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和球的三种视图; 4.能根据三种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要点梳理】 要点一、投影 1.投影现象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2. 中心投影 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相应地,我们会得到两个结论: (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如图1所示,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 在中心投影的情况下,还有这样一个重要结论:点光源、物体边缘上的点以及它在影子上的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其中两个点,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点的位置. 要点诠释: 光源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方向影响物体的中心投影,光源或物体的方向改变,则该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也发生变化,但光源、物体的影子始终分离在物体的两侧. 3.平行投影 1.平行投影的定义 太阳光线可看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相应地,我们会得到两个结论: ①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如图1所示,在太阳光下,它们的影子一样长. ②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如图2所示,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且影长等于物体本身的长度.

2. 物高与影长的关系 ①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也是由长变短再变长. ②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 即:. 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可以计算高大物体的高度,比如旗杆的高度等. 注意:利用影长计算物高时,要注意的是测量两物体在同一时刻的影长. 要点诠释: 1.平行投影是物体投影的一种,是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的.利用平行投影知识解题要分清不同时刻和同一时刻. 2.物体与影子上的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就说明是平行光线. 4、正投影 如图所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我们也称这种情形为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像图(3)这样,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要点诠释: 正投影是特殊的平行投影,它不可能是中心投影. 要点二、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故太阳光下的影子长度都与物体高度成比例;灯光是发散的,灯光下的影子与物体高度不一定成比例. (2)同一时刻,太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总是在同一方向,而灯光下的影子可能在同一方向,也可能在不同方向. 2.联系: (1)中心投影、平行投影都是研究物体投影的一种,只不过平行投影是在平行光线下所形成的投影,通常的平行光线有太阳光线、月光等,而中心投影是从一点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通常状况下,灯泡的光线、手电筒的光线等都可看成是从某一点发射出来的光线. (2)在平行投影中,同一时刻改变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其投影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中心投影中,同一灯光下,改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其投影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中心投影中,固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改变灯光的位置,物体投影的方向和位置也要发生变化. 要点诠释: 在解决有关投影的问题时必须先判断准确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然后再根据它们的具体特点进一步解决问题.

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第八章 视图与投影 一、选择题 1.【05资阳】 图1所示的几何体的右视图是 2.【05浙江】如右图,由三个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 【05南京】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 A 、球 B 、圆柱 C 、三棱柱 D 、圆锥 4.【05南通海门】 “圆柱与球的组合体”如右图所示,则它的三视图是 A . B . C . D . 5.【05泰州】如图所示的正四棱锥的俯视图是 6.【05无锡】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圆柱 B 、圆锥 C 、球 D 、长方体 7.【05枣庄课改】一个几何体由一些小正方体摆成,其主(正)视图与左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不可能是( )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 . 4题) A D (第6题)

8.【05佛山】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A B C D 9.【05深圳】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如图,从图的 左面看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 C D 10.【05河北课改】图1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11.【05遂宁课改】下列两个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长方体堆成的物体视图,那么堆成这个物 体的小长方体最多有( )个 (正视图) (俯视图) A 、5 B 、6 C 、4 D 、3 二、填空题 1. 【05内江】桌上摆着一个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最多可以由 个这样的正方体组成。

第29章《投影与视图》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十九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矩形的是() 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4.在一个晴朗的上午,乐乐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

影不可能 ...是() 5.用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几何体,要求每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至少有两种视图的形状是相同的,下列四种摆放方式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6.如图,一个几何体由5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正方体搭成,下列关于这个几何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视图的面积为5 B.左视图的面积为3 C.俯视图的面积为3 D.三种视图的面积都是4 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单位:cm)可求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2 cm3B.4 cm3 C.6 cm3D.8 cm3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一幢4层楼房只有一个房间亮着灯,一棵小树和一根电线杆在窗口灯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则亮着灯的房间是() A.1号房间B.2号房间 C.3号房间D.4号房间 9.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9πB.40πC.20πD.16π 10.如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可能是() A.5或6 B.5或7 C.4,5或6 D.5,6或7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工人师傅要制造某一工件,他想知道工件的高,他需要看三视图中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2.如图,将△ABC绕AB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左视图与俯视图相同的是()A.B.C.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正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选项C左视图与俯 视图都是,故选C. 2.如图,小明用由5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变化情况.若由图1变到图2,不变化的是() A.主视图B.主视图和左视图C.主视图和俯视图D.左视图和俯视图【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左边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 【详解】 主视图都是第一层三个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正方形,故主视图不变; 左视图都是第一层两个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正方形,故左视图不变; 俯视图底层的正方形位置发生了变化. ∴不改变的是主视图和左视图.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利用三视图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3.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 A .48 B .57 C .66 D .482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三视图画出长方体,再根据三视图得出32,4AB CD CE ===,然后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AC BC 的长,最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 【详解】 由题意,画出长方体如图所示: 由三视图可知,32,4AB CD CE ===,四边形ACBD 是正方形 AC BC ∴= 22218AC BC AB +==Q 3AC BC ∴== 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4233434184866AC BC AC CE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视图的定义、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等知识点,掌握理解三视图的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单元测试及答案

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如右图所示图形的立体图形是( ) A ①② B 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下面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 A B C D 3、右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 图,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5 B.6 C.7 D.8 4、小明在操场上练习双杠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地上双杠的两横杠的影子(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无法确定 5、在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里,小颖在向正北方向走路时,发现自己的身影向左偏,你知道小颖当时所处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无法确定 6、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 A.上午12时 B.上午10时 C.上午9时30分 D.上午8时 7、对同一建筑物,相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冬天比夏天( ) A.短 B.长 C.看具体时间 D.无法比较 8、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9、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 )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0、如图所示,在房子外的屋檐E 处安有一台监视器,房子前有一面落地的广告牌,那么监视器的盲区在( ) A.△ACE B.△BFD C.四边形BCED D.△ABD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程 前 你 祝 似 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