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李白的作文范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范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范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范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范文

李白是一个狂人,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大唐文明,使那个精神殿堂更加璀璨夺目。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李白的满分作文一:走进李白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故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华与金钱交织的霓虹灯的世界里,尔虞我诈之风吹得我们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钱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掷地之音让我发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长存.他扬帆出海,他凝望烟云庐山,他荡舟湍流之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壮美把他的心凝接于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刹那,镶嵌在心的最深处.流水不羁,任意东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脱,发黑的葡萄才露出一点光泽,霜白的头发才摇曳黑的光辉.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义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丽山水画卷里,不让污浊的泥淖玷污高洁的灵魂.也许他在物质上很穷,然而精神之上他却超越了众人,寻得一方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在山与水的交映下,谛听两岸猿声啼不住,想象朝辞白帝彩云间,放歌轻舟已过万重山.水的灵动,带走了心的疲劳;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洒脱的心灵让欣羡;你那不羁的仗剑天涯的豪情让人

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旷心胸让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头是秋,时间的车轮悠悠.人生的仕途,为民为国,人的使命应崛起潜在于心的宝藏.他向往仕途,但又蔑视权贵,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运总和他开玩笑.在那浑浊的官场,李白这支高洁之莲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办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脊梁不能弯,处江湖之远也要昂扬阔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贬谪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显得那么分外招摇.失意之时,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心灵平静的李白,行动浮躁的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赶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败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声!

李白,你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守你那金樽对月的豪情留给我们深思!

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

穿越千年古道,诗语的李白,生命的价值在泛渣的空气里得到重生生命的意义在疲惫的床上得以休憩生命的力量在失意的凉风下显得那么活力四射.李白似风,春风归来遍地绿,生命之禾不得不绿.李白似风,秋风君临千叶黄,失意梧桐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四季里,永远不老的是这风,是你,李白.沉浸在你的诗里,走进你的心灵世界!

关于李白的满分作文二:心灵之旅

斟一杯清茶。

今夜月光淡如水,独坐庭院,轻翻《唐诗》,今夜月色美好,何不邀李白共醉?轻翻书卷,我与太白居士一道,畅游天地,展开心灵之旅……

桃花潭边,伴着阵阵歌声,你我伫立小舟,只听你恋恋不舍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扁舟轻驶,水过无痕,在落日余晖中,你我驶向远方。

一展低扇,迎着徐徐清风,扁舟忽遇急流,只见前川飞瀑浮出了紫烟,你一捋长须,吟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扁舟沿江直下,听着两岸猿声,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你伫立船头,我注意到你的眼光,期盼中带着一片坦然。

离舟上岸,蜀道艰难,你沿路高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我却明白,太白飘逸自知,潇洒人间,何须上青天?你惊叹的目光中又是一片坦然。

山路回环,几经曲折,终登敬亭山。看着天高云淡,山高水长,你盘腿而坐,双手大张。你想高呼,但你没有。你嘴角一侧,昂首浅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桃源才是你的敬亭山,在你赞叹的目光中,仍是一片坦然。

夜幕低垂,明月当空,你我一道摆酒庭院中,清风淡淡,花香淡淡,你的情绪却是那么高涨,把酒对月,你感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好一个"独酌无相亲",月光清冷,你竟起舞弄清影,大笑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流泪了。我问你为何流泪?你答道:"安能摧眉折腰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而仰天长叹,举杯饮

尽。

一杯酒,就醉了半个盛唐。

我读李白,读他的豪迈洒脱,潇洒奔放,在那个权势名利相争的时代,只有李白,只有他,看透人世浮华,他选择离开,用大好山河陶醉自己,用坦然自若看待人生。他在酒中饮醉写诗而放纵自己,在汪洋恣肆的诗海中,用一根巨笔作舟,以一片淡然为桨,朝着他所要的境界而去。孤傲洒脱的太白居士定无遗憾?"既已心为形,奚惆怅而独悲?"在我中华五千年繁浩的诗林之中,你以独具一格的风范立于前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不愧为诗仙。

品一杯清茶,再翻书卷,我要再邀李白,继读没有尽头的心灵之旅。

关于李白的满分作文三:聆听李白的声音

静静的秋夜,我聆听,那是虫鸣的声音?小河的声音?不,是月光倾泻的声音,我聆听到了李白的声音。

李白是一个狂人,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大唐文明,使那个精神殿堂更加璀璨夺目。李白是一个诗人,为诗而生,他的诗带着酒香带着仙气带着古往自文脉的凝脂,当你沉沉欲坠之时他会把你带入飘飘欲仙的境地。李白是一个天之骄子,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出李白的不凡来灌溉出茫茫无际的灵魂之势,也只有大唐盛世空气中弥漫着的富丽华贵和人文精神才能幻化出超凡脱俗的李白、高傲的李白、才华横溢的李白。

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那么李白就是峰顶上最

坚固的一块山石,伟岸而不可动摇;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长江与黄河,那么李白则是波涛中的一股激流,凶猛、欢畅而不可阻挠;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太阳,李白就是叶片上浮动着阳光的那棵大树挺拔而茂盛。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诗中总是飘荡着酒仙之气,飘飘然如神仙。于是,他的诗就有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体魄。李白如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向我们展示了乐观人生、笑傲人生艰险的浪漫画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渲染了雄心壮志的磅礴之势、广纳百川的大气胸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倾泻出惶惶人生的莫畅快、豪情万里的高昂心态。大海的水,黄河的水,庐山瀑布,光是水,在李白的笔下就生发了这么多的情感,水的灵魂多么宏大高远啊。

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氛围,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力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于是,李白才成了诗仙。而这些诗与他漫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漫游中,他汲取了大自然的乳汁,吮吸了中华人文的营养,他看到的太多了,历经的也太多了,于是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自高期许,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那些以政治权利为中心的等级秩序,痛恶腐败人等,对高力士之辈嗤之以鼻。当他辞官离京时,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且行且吟,且饮且乐。正是有了这种狂妄的自傲,他才站在了云端上,俯瞰着世间

的一切,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07-2014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篇目中,出自《诗经》且属于政治讽刺诗的是 C A.《氓》 B.《怀沙》 C.《硕鼠》 D.《鹿鸣》 2.“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六诗”中的 A A.赋 B.比 C.风 D.颂 3.以下著作由刘向编定的是 D A.《春秋》 B.《尚书》 C.《左传》 D.《战国策》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论语》由孔子编成 B.《庄子》通行的最早注本为郭象注本 C.《墨子》行文注重辞藻的华丽与铺陈 D.“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韩非子》 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C A.《楚辞》想象奇特,往往与当时民间的巫神信仰有关 B.《楚辞》多用楚地方言 C.《春秋》是鲁国的纪传体史书 D.《战国策》多为纵横家的游说之辞 6.下列作品属于《九章》的是 C P29 A.《涉江》 B.《河伯》 C.《山鬼》 D.《招魂》 7.从文学角度看,汉初创作的主要成就在 B A.辞赋 B.历史散文 C.乐府诗歌 D.小说 8.在汉初思想家中忧患意识最为深浓的是 B A.晁错 B.贾谊 C.吕不韦 D.李斯 9.《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着力刻画的信陵君的形象是 C A.知人善任 B.年轻气盛 C.礼贤下士 D.世故老成 10.《越绝书》的作者是 D A.赵晔 B.枚乘 C.班彪 D.袁康 11.扬雄《甘泉》、《河东》二赋对大赋题材创作的拓展是 A P47 A.写祭祀 B.写物产 C.写都邑 D.写田猎 12.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 A A.咏物托志 B.劝百讽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与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1.单选题 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 a 《哀郢》 b 《河伯》 c 《抽思》 d 《怀沙》 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 夏人 b 商人 c 周人 d 秦人 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 a 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 b 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 c 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d 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 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 阴阳家大师 b 兵家大师 c 法家大师9 d 儒家大师 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a 边塞诗 b 山水诗 c 田园诗 d 唱和诗 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a 《谏营昌陵疏》 b 《艺增篇》 c 《抑谶重赏疏》 d 《实贡篇》 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a 赵壹 b 班固 c 张衡 d 班彪 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 五言古诗 b 七言律诗 c 五言绝句 d 七言绝句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 《娇女诗》 b 《艳歌行》 c 《悲愤诗》 d 《美女篇》 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 取消“列传” b 保留“书” 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 a 六艺 b 六能 c 六体 d 六诗 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a 婚恋诗 b 史诗 c 农事诗 d 政治讽喻诗 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a 夏商周 b 春秋至战国 c 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 鲁诗 b 齐诗 c 韩诗 d 毛诗 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末燕国公子 b 韩非死于韩国狱中 c 著有《五蠹》、《孤愤》 d 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 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 a 《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 《国语》以记事为主 c 《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 d 《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a 清水芙蓉之美 b 典丽华赡之美 c 热烈明畅之美 d 刚健雄放之美 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 《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 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 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 a 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 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 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d 弃妇诗 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a 沉郁顿挫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唐代诗人李白

2019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唐代诗人李白 第三章李白 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识记: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青少年时期,是在隐居读书、漫游 求仙和任侠中度过的。曾入京,供奉翰林,后遭谗毁,被迫离开长安。 简单使用:李白的思想性格特点。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 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一、在思想上,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 面又接受道家特别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 李白把这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李白一生的 主导思想。 二、任侠与求仙是其一生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他的侠胆、仙趣、狂饮极大地刺激着其个性中高傲狂放的因素,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 狂放和倨傲达观的性格。 三、在李白的性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这正是他的自由 性格的生发点。从自然与神仙中,他想得到一种使心境得以宁静和使 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 识记:李白乐府诗创作在创新上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是借古题写现实,二是用古题写己怀。 理解: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借古题写己怀。

此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诗人据此实行联想,抒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将即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 具有大河奔流的的气势和力量,不但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 无以复加的地步,还充分显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简单使用: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 一、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二、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 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三、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 改变。 四、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 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 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李白的绝句 识记:李白绝句的特点。 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理解: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风格特征。 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佳作,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 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但在人与山的冥会中,似 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限情思,韵味无穷。 简单使用: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清新俊逸,其《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一、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形成清新俊逸 的情思韵味。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①《词综》②《闲情偶寄》③《剧说》④《花部农谈》 14.在清代词坛上,()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①朱彝尊②陈子龙③纳兰性德④陈维菘 三、多项选择题。 1、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①荀卿②商鞅③许行④张仪⑤申不害 2.下列作品中,可信为屈原所作的是()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VIP专享】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雄浑、奔放,犹 如长江大河,有一种一泻千里的豪迈气势,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 他就像一轮耀眼的明月,使满天的繁星黯然失色。李白是继屈原之后 出现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艺 术发挥到了极致,无论对唐代还是后世的诗歌创作,其影响之大都是 无法估量的。李白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仅我们现在所能看 到的就有九百九十余首,可谓是一位多产的作家。然而,值得注意的 是,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都与饮酒有关,如《月下独酌》《把酒问月》 《谢朓楼饯别》《春日醉起言志》《行路难》等,似乎诗人与酒结下 了不解之缘。据记载,他当年在长安时,曾与贺知章、李琎、李适之、 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七人在一起饮酒赋诗,时号“酒中八仙”,杜 甫为这八位酒友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其中写他的四句是“李白一斗诗 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于 李白酷爱饮酒,甚至连酒店的老板也成了他的莫逆之交,他在《哭宣 城善酿纪叟》中说:“纪叟黄泉下,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 谁人?”可见其嗜酒之甚。 中国古代诗人喜欢饮酒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这本不奇怪,李 白也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狂放的酒徒,比他更嗜酒者大有人在,如西 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像 这样喝酒连命都不要的,刘伶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李白之 所以与众不同,既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嗜酒如命,也不是因为他真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题集锦(唐宋)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 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 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 主张: 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意义 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3)层次美: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 (4)线条美。 2、注重音响处理,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1)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音响、声音。 (2)声响与画面结合,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3)以有声衬无声 3、以禅入诗,富于禅意与禅趣。 ⑴表现恬淡的心境和超然出尘的情志。 ⑵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词

唐代文学繁荣原因1、经济繁荣2政治相对清明3帝王重视4、对外交流频繁,交通发达。王勃《滕王阁序》(诗):诗人对滕王阁的今昔对比,昔盛今衰,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好景不长,年华易逝的感叹。1、意境开阔宏伟(1出现的描绘景物的画面雄伟壮观2表现出的精神也构成一种开阔的意境)2、语言,词采华美而不臃肿,非常洗炼。骆宾王《在狱咏蝉》:借物寓意,状物与抒情完美融合在一起。物即我,我即物,将秋蝉所处的境遇同自己平白无故蒙受冤屈与无处申诉的情境完美结合。 卢照邻《长安古意》:托古意来抒今情,六朝时期写古意一般男女爱恋,相思,离别,但他用历史题材来揭露上层社会权贵显耀,荒淫纵乐的生活,用以与怀才清贫的知识分子对比。初唐四杰贡献:1、扩大了诗歌题材从宫廷移向市井,从台阁走向江山赛漠,显现出健康积极的时代风貌2、在思想内容方面也进行了革新,诗歌风格转向刚健清新,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气质3、发展了诗歌的艺术形式,王杨专供五律,卢骆擅长歌行体。(a五七言间用,多次换韵,音节近于律诗,又没律诗那么死板b在表现内容时采用赋的手法“以赋为诗”铺张扬厉大肆渲染) 歌行体特点:1、篇幅可长可短,一般较长2、声律和韵脚自由,平仄不均,可以不断换韵3、句式非常灵活,一般以七言为主又不是整齐的七言4、保留了古乐府叙事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叹糅和一体。 陈子昂地位与影响:对唐代诗人,文人起到巨大的启发和改造作用,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从陈创作中吸取过精华,李白称陈为“凤麟”。陈诗歌是初唐诗歌向盛唐诗歌过度的桥梁,有利地推动了唐诗的健康发展,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诗歌缺点:刚健质朴、至胜于文、文采不足,艺术技巧尚未成熟,质朴有余而生动不足,抹杀了六朝诗歌的诗文采创作){文雅诗风复古} 四杰和陈子昂比较:四杰贡献存在,他们只处于改革的摸索阶段。因此,在创作上对齐梁六朝有一定继承,革新少,因袭多,没有改革理论,用实践对齐梁诗风进行改造。陈子昂以旗帜鲜明的理论和与之相符的实践,坚决以汉魏风骨来排斥齐梁六朝时风,革新多,因袭少,为唐诗开辟新天地。 山水田园诗派: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机北朝时代晋宋之交的陶渊明与谢灵运。唐朝开国之后,社会经济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给一些知识分子,造成了饱览山川田园风光的悠闲的物质生活条件。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孟浩然:田园隐逸诗,1抒发高士孤怀2隐居的幽寂3登高的清新4静夜的相思。山水行旅,情调低沉微露愤懑。1、结构风格上自然浑成之美2、抒情方式上的含蓄蕴藉之美3、语言上的古淡净洁之美。注意总的印象和结构的把握,达到情景的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王维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送别赠答诗、咏古诗、边塞诗 创作阶段:前期:以积极进取的思想为基调。《息夫人》过渡期:格调雄浑,积极向上。《使至塞上》后期:隐逸空寂的思想为主导。《山居秋暝》 艺术特色:1、以画入诗a善于经营位置,将处于分散状态下的自然景物和谐有序的组织成一个艺术整体b讲究虚实远近,大小的处理充分展示他所要描绘的客观景物美c色彩的运用,善于捕捉和表现自然景物的丰富色彩,创造绚丽多彩的形象。2、以禅入诗,禅意集中体现在对寂静境界的追求3、以道入诗,体现为隐逸避世的志向和弃智收拙的理想,返璞归真的理想显得古朴敦厚,洒脱闲逸,悠然自乐。 边塞诗派:诞生原因:1、隋唐以来对外战争频繁2、唐代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前途除了应试及第外还有应将军门第,知识分子入幕成为一种风气。诗歌特色:风格,既有现实主义,也有烂漫主义,总的说烂漫主义占主导地位。内容,写部队艰苦的战斗生活,征夫的边愁思妇的哀愁,爱国精神,英雄气概,壮丽的山河和奇异的边地景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6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D.五言和七言为主 15.建安诗坛上的“三曹”是指D A.曹丕、曹植、曹冲 B.曹腾、曹操、曹丕 C.曹操、曹彪、曹瞒 D.曹操、曹丕、曹植 16.下列诗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 的是B A.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C.嘉彼钧叟,得鱼忘签 D.放棹投竿,悠游卒岁 17.下列诗句出自蔡《悲愤诗》的是A A.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B.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18.正始诗人阮籍是B A.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 B.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C.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人 D.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 19.嵇康的文学成就主要在D A.小说 B.诗歌 C.辞赋 D.散文 20.太康诗风内容上的特点是C A.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B.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忧时悯乱,兴寄无端 21.诗人谢灵运的祖父是B A.谢安 B.谢玄 C.谢庄 D.谢惠连 22.今传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收录在 郭茂倩《乐府诗集》的A A.《清商曲辞》 B.《杂曲歌辞》 C.《杂歌谣辞》 D.《横吹曲辞》 23.《搜神记》作者干宝的字是C A.善长 B.子山 C.令升 D.子渊 24.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 的是B A.《西京杂记》 B.《世说新语》 C.《笑林》 D.《郭子》 25.薛道衡的诗《昔昔盐》属于B A.边塞诗 B.闺怨诗 C.赠答诗 D.送别诗 26.王绩的代表作《野望》的艺术风 格是A A.平淡自然 B.婉媚工整 C.清丽秀逸 D.音韵清亮 27.陈子昂《感遇》诗的特点是C A.采丽竞繁 B.兴象玲珑 C.复归风雅 D.讲究格律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论述题重点汇总(高频考点)

论述题重点(高频考点) 1.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强烈的主观色彩。 2.想象的变幻莫测. 3.既有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又有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4.诗歌语言清新明快,不加雕饰,语言色调明丽爽朗。 2.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1.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近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写。 2.李白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3.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李自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3.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 1.多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2.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3.语言清新、明快、爽朗,不加雕饰 4.试以具体的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1.杜诗沉郁顿挫风格成于杜甫晚年,他的诗写民生疾苦,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深沉阔大。 2.沉郁,指其感情壮大深厚。顿挫,指其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3.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4.感情深沉浑厚,回环往复,潜气内转,起伏顿挫。 5.试论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1.以时事入诗,写新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榜,采用客观纪实描写手法。 2.既叙述事件经过,又着力描写生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用细节展示广阔的历史画面 3.叙事中融入强烈的抒情。 6.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 1.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

2.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质。 3.借记事以抒情,充满爱国忧民精神。 7.试以下列诗歌为例,论述杜甫律体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杜诗五律格律严格,对仗工整,但写得浑融流转、情韵优美,无丝毫用力的痕迹 2.杜甫对五律的把握非常纯熟,不但韵律精细,且诗境浑成而多变化。 3.杜甫的七律境界大,感慨深沉;磅礴飞动的气势、深厚的感情和精严的诗律融合无间,风格沉雄悲壮,慷慨激昂。 4.杜甫的七律,讲究错综变化的巧妙手法,格律的运用近于化境,既保持了律体形式的精美,又能脱出格律的束缚而横放杰出。 5. 杜甫的绝句题材广泛。 6.杜甫的绝句章法、句法多变,刻画细致,能曲折达意,受民歌影响,杂有流行的口语。一些绝句高于生活情趣和奇思妙想。 8.杜诗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联系作品进行具体论述。 1.虚心学习前人经验。 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3.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1.试论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 1.以文为诗. 2.狠重奇险. 3.以丑为美 4.偶有富于神韵、清新自然的诗作 2.试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上的创新。 1.铺排罗列的赋体手法 2.散文化的句式 3.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 4.以丑为美 3.试以《南山诗》、《山石》、《陆浑山火和皇甫浞用其韵》等诗为例,论述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上的创新。 1.多长篇古体诗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 2.采用散文化的赋体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杜甫笔记 精华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 善于创造理想的艺术形象和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2 善于采用历史神话题材 1)直接歌咏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寄托理想; 2)把历史,神话题材和现实题材结合起来,加强抒情气氛; 3)把个人活动和历史,神话题材结合起来,让自己和历史人物,神仙一起活动 3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主观色彩(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乐观) 4 诗歌表现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 5 结构腾挪跌宕,似无逻辑联系,实是以情相连,天衣无缝 6 语音自然形象,雄健豪放 7 形式上以歌行体和绝句最为出色,把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 对人民的深刻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登岳阳楼) 3 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批判(兵车行) 4 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月夜) 5 对自然的热爱(望岳) 艺术成就 1 善于对现实生活做高度的艺术概括(新婚别) 2 善于叙事,往往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寄情感与言辞之外 1)对所写人物,故事往往做精到细致的描绘,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唤起人们的感性认识; 2)善于用对话或独白的方式叙事; 3)诗人叙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寓褒贬与叙事中 3 语言凝练含蓄,准确生动,而又通俗自然 4 杜诗风格多样,但其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 1)内容的博大精深,意境的雄浑深沉 2)题材的悲剧色彩,气氛的沉郁悲凉 3)手法的迂回曲折,章法的波澜迭出 4)语言的凝重含蓄,音韵的抑扬顿挫 5 杜诗形式多样,可谓集前人之大成,尤其是擅长五古和七律 地位:1)集大成2)承前启后,元白诗派继承了杜缘事而发,写名生疾苦的一面;韩愈孟郊李贺继承了散文炼字;李商隐七律 影响:杜诗引起历代人们的酷爱,不仅是由于艺术,更由于理想情操 辛弃疾词思想内容 (一)英雄之词,爱国之词 1 追忆当年虎啸生风的战斗生活,抒发自己抗金北伐,恢复中原的爱国热情。《鹧鸪天》 2 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 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的黑暗和腐朽。《摸鱼儿》 (二)农村词,田园词《清平乐》 (三)恋情词《清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一)善于塑造奇伟不凡、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劲舞也多是飞动壮观的景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关汉卿创作题材: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1)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2)以《望江亭》、《救风尘》、《拜月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3)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2.关汉卿创作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歌颂弱者的胜利(浪漫手法《窦娥冤》)(2)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以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等方法。(3)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4)戏剧语言本色当行。关汉卿熟悉城市下层社会生活,又熟悉他们的语言,他在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事,境无旁溢,语无外假”的地步。 3.《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首先表现在它的悲剧的审美价值。《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一个善良的弱女子惨遭刑罚,最终屈死的命运,而且更在于它写出了这个弱女子终于以自己的悲惨遭遇回击了威严、强大的封建制度,并由此而引发了读者或观众的深刻而严肃的思考,激起了他们对凶残丑恶的封建社会的憎恶乃至反抗。因此,其审美效果,既是“悲戚”的,也是“悲壮”的,二者融合,感人肺腑。(2)《窦娥冤》的语言,无论唱词和道白,都是元杂剧中的上乘。优秀的元杂剧作品,大多具有本色、自然、“雅俗兼收、串合天痕”的特点,而《窦娥冤》的语言,更为直白而有意蕴。王国维在论述元杂剧语言“自然”而“有意境”时,专举《窦娥冤》第二折【斗虾蟆】为例,认为“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当然,王国维没有举到的其他很多曲词宾白,也都在自然本色之中而有意境,例如第三折的“【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诸曲。此外,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此剧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窦娥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4.《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1)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2)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窦娥一重又一重的不幸,最后把他送上了断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标准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目录 ( 二 )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隋代诗人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是(C) A南朝诗风的代表B玄言诗风的代表 C 北朝诗风的代表D宫体诗风的代表 2隋代诗人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是(B) A玄言诗风的代表 B南朝诗风的代表 C豪放诗风的代表D北朝诗风的代表 3“暗牗悬蛛网,空梁落雁泥”出自(D) A卢思道的《从军行》 B杨素的《出塞》 C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 D薛道衡的《昔昔盐》 4在南北文风融合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C) A隋代B隋末唐初 C初唐贞观时期D初唐武则天时期 5代表贞观诗坛宫体诗创作最高水平的作家是(A) A上官仪 B 虞世南 C许敬宗D上官婉儿 6初唐时期创造宁静淡泊而又朴厚疏野独特诗风的作家是(A)

A王绩B王勃 C上官仪C杜审言 7初唐四杰中以七言歌行见长的是(C) A王勃和骆宾王B杨炯和卢照邻 C卢照邻和骆宾王D王勃和卢照邻 8初唐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是(D) A王勃B卢照邻 C骆宾王D杨炯 9在五言律诗创作中首先达到了较高艺术水准的诗人是(B) A上官仪 B 杜审言 C杨炯D沈佺期 10最后完成五律定型诗人是(D) A.沈佺期 B.杜审言 C. 杜审言和宋之问 D. 宋之问和杜审言 11初唐时期七言律诗写得较好的是(A) A.沈全期 B.杜审言 C.陈子昂 D. 宋之问 12. 初唐时期,对唐诗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诗人是(D) A.王勃 B.王绩 C. 杜审言 D. 陈子昂 13集中体现陈子昂诗歌特征、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的一组诗是(A)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唐五代.doc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解释:1、华夷如一 2、士人 3、漫游 4、入幕 5、读书山林 6、贬谪

7、文以明道 8、传奇 9、词 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儿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初唐四杰 4、文章四友

5、沈宋 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o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箪气质的特长?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④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2.(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3.(1)雄辩色彩。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人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两个特点在文中配合,构成了孟子的雄辩。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4.(1)奇幻谲诡的想象。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3)细腻逼真的描写。 (4)谐趣和讥刺横生。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陈子昂初唐最杰出的文学家,其文学理论和创作推动了唐代的诗文革新 1.诗歌理论主张:在《修竹篇序》中阐述了其诗歌理论主张 ?批评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否定了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 ?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主张诗歌创作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有“风雅”的精神和“兴寄”的内涵,即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采?其诗歌理论是复古旗帜下的革新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孟浩然 主要内容:山水诗:1、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2、家乡自然风光《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田园诗: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志《过故人庄》等艺术特点:1、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A、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等 B、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2、语淡而味浓。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韵味。因此,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不假雕饰而境界不俗。×王维 主要内容:1.边塞诗和游侠诗:《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2.山水田园诗: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 艺术特点: 1、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且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孟浩然与王维诗的区别: 孟多行旅览胜,王多山林隐逸;孟身在山林,心怀魏阙,多孤寂不平之情,王身在朝廷,心恋山林,多闲适自得之趣;孟诗有景语,有情语,能借景抒情,王诗借景写心,情融景中,富于含蓄隽永的韵味;故孟诗疏淡,王诗秀丽。 盛唐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人。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在题材开拓和意境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适 主要内容:1.抒写功名抱负和怀才不遇《别韦参军》《宋中别周梁李三子》等2.关注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封丘县》《东平路遇大水》等3.边塞诗: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既有向往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