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07 参考文献链接方法

Word07 参考文献链接方法

Word07 参考文献链接方法
Word07 参考文献链接方法

论文参考文献的添加

终于把论文初稿写完了,整理论文格式花了不少的时间,现把参考文献的添加方法做一介绍,望对写论文的你有所帮助。

以word2007为例:

第一步:

第二步:

若需要重复应用文献,则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

插入参考文献之后会发现没有 [ ] , 尾注不用管它,文中俺也没有找到好方法,只能一个接一个加!并且会发现尾注中序号是上标,网上我找到2中方法:1、

选中序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2、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我用的方法是删除之后统一加编号,比较整洁:

第四步:

现在参考文献就弄好了,但是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怎么办?

第五步:

选中尾注→

第五步:把光标放在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

第六步: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

哈哈,六步搞定!

参考文献

今天刚知道原来参考文献可以自动生成……真丢脸!分享给为论文奋斗的同学来源: 周亮的日志 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小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或者博士毕业论文。一般的小论文就四五页,而硕士论文动辄五六十页,有的甚至七八十页。所以有些东西如果要人工的去修改,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事情至少有两个:目录自动生成和编号、参考文献引用的上标。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说说小技巧,自动生成,非常方便。 先说两种痛苦情况。 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 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 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 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 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 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如何让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完全版)

尾注的添加法 1、首先插入尾注; 鼠标定位到要插入的位置,点击:引用-》显示脚注和尾注对话框-》编辑尾注格式-》全部应用-》插入尾注;在第一个尾注前面的“参考文献”前面插入分页符。 2、其次删除尾注分隔符 a) 、点击左上角Windows图标,选择“Word选项”,选择:自定义选项-》将“常用命令”切换到“全部命令”,找到“查看尾注分隔符”命令,并添

加都快速访问栏,确定。如下图: b)、在页面视图直接点击刚刚添加的命令即可看到分隔符在下面独立的框中显示,并可以编辑了,直接删除即可

c)、将尾注中的数字选中,并按住快捷键:Ctrl +Shift + = 就去掉了尾注中数字为上标的属性。 3、如何为数字添加[]而出现类似[1],[2]之类的效果 按住Ctrl+F热键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所示设置:其中 ^e表示在尾注中查找, ^& 表示将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内容,[^&] 则表示为查找内容添加[ ]

全部替换就可以得到了类似 [i] 的效果;此步中,出现不慎的重复操作,也就是说在做了第3步之后,继续添加了参考文献,然后接着重复第3部的操作就出错,造成类似这样的错误:[[4]] 4、缩短文献标注;出现这样的效果:[2~5] 在每一次插入的时候,Word2007都自动更新排序参考文献的编号;最后也是用上面步骤2中同样的方法找到“隐藏”命令,之后,选 中 ][3][4][ 并使用隐藏命令就可以了;再在25之间输入 ~ 就出现[2~5]的效果了; 建议:第4步也要待全部参考文献都修改成功后在隐藏 第一部份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Part 2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毕业论文自动生成目录和参考文献及生成文献上标(全部功能)

微软WORD这个软件大家都很熟悉,但有不少功能我们并没有用到, 其中不乏非常实用的。今儿个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WORD自动生 成目录。这对那些用WORD写书,写论文的朋友很有帮助。 优点:用WORD根据文章的章节自动生成目录不但快捷,而且阅读查找内容时也很方便,只是按住Ctrl点击目录中的某一章节就会直接跳转到该页,更重要的是便于今后修改,因为写完的文章难免多次修改,增加或删减内容。倘若用手工给目录标页,中间内容一改,后面页码全要改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应该自动生成的目录,你可以任意修改文章内容,最后更新一下目录就会重新把目录对应到相应的页码上去。 步骤:(以下内容在WORD2003中操作,其它版本WORD略有差别,但大同小异。)

1.在[格式]中选[样式与格式]

2.出现右边的一条“样式格式”栏,这里面主要就是用到标题1,标 题2,标题3。把标题1,标题2,标题3分别应用到文中各个章节的标题上。例如:文中的“第一章制冷概论”我们就需要用标题1定义。而“1.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就用标题2定义。如果有 1.1.1×××那就用标题 3来定义。

3.当然标题1,标题2,标题3的属性(如字体大小,居中,加粗,等等)可以自行修改的。修改方法:右键点击“标题 1 ”选“修改”,会弹 出修改菜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修改。

4.用标题1,2,3分别去定义文中的每一章节。定义时很方便,只要把光标点到“第一章制冷概论”上,然后用鼠标左键点一下右边的标题1,就定义好了;同样方法用标题2,3定义 1.1;1.1.1;依此类推,第二章,第三章也这样定义,直到全文节尾。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一、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二、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入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同学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同学们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同学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的同学参阅了一期《人民教育》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04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三、常见文献的类型及标识

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方法及标准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应用方法 利用word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要有参考文献,但是每次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插入。虽然以前知道word有很强大的插入参考文献的功能,也转载过别人写的经验总结,但是没有实际用过,现在用到了,把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结一下,没遇到的就等以后再小结吧!希望能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以后也按照这个方法,不管是在该参考文学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入,word都会自动更新编号,你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一个改编号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交叉引用时插入的第N(N>2)次上标并不能被替换,此时查找栏中应输入"^#"(代表“特殊格式”中的“任意数字”),另外,“格式”选项还应选择“字体-上标”)(上述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由“交叉引用”产生的上标,第一次插入的上标还是得用"^e"才能查找)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3.给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去除上标标志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新建“字符”样式即可)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2003版: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2007版: 1. 先“视图”? “普通视图”; 2. 进入“引用”?“脚注”?“显示备注”; 3. 窗口下面出现了“尾注”,点击下拉菜单“所有尾注”那里; 4. 选“尾注分隔符”,删掉那个横线;

参考文献撰写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doc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 顺序编码制: (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方括号一般标注在所引用处的上角标位置。 (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 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扬[1] 指出...... 李大飞[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错误1:张扬[1] 指出...... 李大飞[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错误2:张扬[1] 指出...... 李大飞[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错误3:张扬1指出...... 李大飞(2-3) 认为......形成了多种学模型(7,9,11-13)......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只须编1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每次的引文页码不相同时, 将页码置于""外(当""在行文中时, 则页码置于""的上角标处),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 示例1:张柏根等[4]15-17......张柏根等[4]55认为...... 根据文献[4]101-105...... 错误:张柏根等[4]P15-17......张柏根等[4]P55认...... 根据

文献[4]P101-105...... 示例2: ......已有不少论述[1,3] [2]156-160 ......文献 [2]199-201和[5-6]都指出...... 作者-出版年制: (略) 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 本文主要介绍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鉴于连续出版物作为整体在论著中很少作为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本文不作介绍。 (1)专著 指以单行本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包括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其著录格式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后面几种文献著录格式中,圆括号中的说明文字与此相同.) 示例: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广西自然保护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85-90. [2] 霍斯尼.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 李庆龙,译. 2版. 北京:

参考文献引用技巧

参考文献引用技巧 一、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直接引用 常用的中文引文管理软件有NoteExpress、E-Learning(中国知网在线学习中心),英文引文管理软件有Endnote、Mendeley(免费)。这一块大家自己查找对应的软件教程就好,不再赘述。 二、在线直接引用 (一)中国知网的直接引用 1.勾选文献前的复选框 2.选择文献上方导航栏内的“导出/参考文献” 3.勾选“文献管理中心_导出”页面指定文献复选框 4.选择“文献管理中心_导出”上方导航栏内的“导出/参考文献” 5.在“文献管理中心-文献输出”选择“复制到剪切板”(或右键直接复制) 6.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林鹏,陈严. CDIO在中国(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24-40. (二)谷歌学术的直接引用 1.选择文献右下角的“引用” 2.右键直接复制对应格式的参考文献

GB/T 7714: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MLA:全称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即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APA: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中规定的引文格式 说明:谷歌学术所引参考文献格式中作者英文名经常出错,需要核对。 3.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以国标为例)康全礼, 陆小华, 熊光晶. 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4):15-18. 【说明】谷歌学术英文作者姓名经常出错,粘贴后需要核对一下原文。 (三)百度学术的直接引用 1.选择文献右方的“引用” 2.右键直接复制对应格式的参考文献 格式说明同上 3.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以国标为例) 康全礼, 陆小华, 熊光晶. 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4):15-18. 【去除末尾DIO“DOI:10.3969/j.issn.1672-8874.2008.04.004.”】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引用规范要求 一、参考文献是作者写文章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文章,务请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用处以上角标方式—一注明;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则用同一序号标示,并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明页码。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请在文后按以下示例编排 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互联网信息: 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为M,论文为C,,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文章为D,研究报告为R,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字典为Z。若有外文文献,请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的顺序分别排列,并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为序;外文书名及期刊名请用斜体字。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日期。 1. 专著:

[序号] 主要作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期刊文章: 连续出版物: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周天勇.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学研究,2000.(6):3-5. 3. 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李晓文.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编辑社

参考文献自动生成方法(全)-图文(精)

自动生成参考文献(word2007为例 第一步:进入“引用”项中,点开“脚注”右下角的箭头,配置如 Figure 1 所 示,然后选择“插入”即可。这时,光标定位到文档结尾处,你能看到一个带虚

线框的编号, 即参考文献的编号, 将该参考文献容写完。注意 , 双击该编号则光标定位到引用处; 双击引用处编号则光标定位到参考文献容处。因此, 推荐一边写论文一边写参考文献。 往后的参考文献引用, 只需要直接使用“引用”项中“插入尾注”即可, 编号自动,不需调整。 第二步: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多处引用同一篇参考文献时 ,

不能采用“插入尾注” 的方法,采用的是“插入”(或者是“引用”项中的“交叉引用”,配置如 Figure 2 所示。对于交叉引用的编号,需要人为添加中括号,并设置为上标形式 (ctrl+shift+= 。如果有新的参考文献引用插入或删除, 需要“更新域”, 确保交叉引用的编号也随之修改(尾注编号自动修改。 第三步:当整篇论文写完,参考文献引用也完成后,需要在编号上添加中括号, 这将使用“开始”项中的“替换”功能。对于尾注,将 “ ^e”替换为“ [^&]” (如果是脚注,则将“ ^f”替换为“ [^&]”,但是替换时“不限定格式”要处于灰色状态。如 Figure 3 所示。替换时, 最好将光标定位在文档最前,然后选择“全部替换”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后来有新的参考文献插入引用时 ,最好是先将光标定位到该插入的引用前,然后“查找下一处”,最后选择“替换”, 切记不要直接“全部替换”

第四步:尾注中序号是上标,网上我找到 2中方法:1、选中序号按快捷键 “ 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 2、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第五步:通常, 使用尾注后,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处有一条短直线, 若参考文献换页了,则新页开始处有一条长直线,这两种直线无法被删除,选择“视图”项中的“草稿” (在 2007 中“普通视图”,然后,选择“引用”项中的“显示备注”。在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 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 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对于文字部分,先选中,然后到“字体”中选择“隐藏”命令即可。在 word 打印默认设置为不打印隐藏文字。 [1] 如果参考文献不是放在篇尾,比如有附录、致声明等,处理方法待续。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 ,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2、另有妙用的Ctrl+Z 3、将样式传给其他文档 4、巧用Alt键实现图片的精确定位 5、去除Word页眉下横线 6、设置上下标注 7、选择合适的粘贴格式 8、斜线表头的处理 9、自动标注汉字拼音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Word中将文档分成两栏,然后再插入页码时,每页两栏只有一个页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两栏各有一个页码,例如在打试卷、文件等时,一般都是将纸张大小设置成8开纸,然后在文档中分成两栏,我们要求左右两栏各有一个页码,而且页码是连续的,那么用传统的调入页码方法将不能实现。其实,Word可以自动在两栏

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方法

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方法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达晋医学编译 参考文献如何引用才正确?达晋医学编译认为准确引用参考文献是让审稿人及读者理解文章的前提之一。尤其是陈述事实或介绍某个方法时所列举的参考文献一定要直接。尤其是后者,比如我们提到某个检测技术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将最初的参考文献引用在内,并对后续的改进方法进行列举。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 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二、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三、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四、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标注方法的范文

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标注方法的范文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 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 Human be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l-using animals” (Burke 1966: 3). This point 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 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如: 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 elsewhere (2001: 178-85).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a”、“b”等, 以示区别。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 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 推。如: For example, when expressing an opinion a woman would probably say: Well, em, I 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 you (Yule 1996a: 89).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Hallid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 Foreign researchers (Halliday and Hasan 1985a, 1985b; Schiffrin 1987; Hubbard 1989) are among those who contribute greatly in this field. 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 Smythe and Jones (2001) found … … as has been shown (Smythe and Jones 2001) …

Word2007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及使用技巧

Word2007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使用尾注: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引用——脚注(大框框)——右下角的箭头——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2.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的地方。 3.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由上标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4.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5.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添加标号上的方括号: 1.用的尾注,在菜单中的开始——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e,替换为[^&]即可。 2.用的脚注,在菜单中的编辑——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f,替换为[^&]即可。(这里建议在一篇文章都写完后再将方括号加上会省去很多意外的麻烦) 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删除横线的方法: 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引用——脚注(大框框)——显示备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2.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参考文献的表示方法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引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引用】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分类:学习园地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11:27 浏览次数:26417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18. [2]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 [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3]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 [4]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 [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二、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5]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1998, (3): 167–173. [6] 金显贺, 王昌长, 王忠东, 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33(4): 62–67.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C].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468–471. 四、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 五、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主要责任人.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3179—1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六、专利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编号添加方法

参考文献的编号添加方法 第一种: 首先,参考文献的编号要选用格式菜单下的“项目符号和编号”,自动来生成参考文献的编号。 然后,在文章正文中要引用某个参考文献时,点插入菜单下的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编号项引用内容为段落编号,选中要引用的编号,点击插入按钮,操作就完成啦。 最后,如果对参考文献的顺序进行了修改、增添或删减,那么就对正文进行全选,右键,点击更新域,那么正文中所有引用的编号就变成修改后的参考文献的编号啦:) 怎么样,说得很详细了吧,都来试试吧 第二种: 脚注是在页面下端添加的注释,如添加在一篇论文首页下端的作者情况简介;尾注是在文档尾部(或节的尾部)添加的注释,如添加在一篇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目录。 若用手工添加脚注和尾注,则既麻烦又易出错。当用添加脚注和尾注时,操作步骤变得简单了,且不易出错。 添加的脚注和尾注由两个互相链接的部分组成。即:注释标记和对应的注释文本。可自动为标记编号或由用户创建自定义标记。删除注释标记时,与之对应的注释文本同时被删除。添加、删除或移动自动编号的注释标记时,将对注释标记重新编号。添加脚注和尾注的方法是选择

菜单: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然后单击确定。这里有一些设置,大家可以自己琢磨,都比较简单的。 但是很多杂志和论文要求参考文献编号带有方括号,而的脚注和尾注默认编号格式中唯独没有方括号,如果用自定义方法加入方括号,当你调整段落顺序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会跟着调整,麻烦更大了。网上有不少文章介绍如何添加方括号的。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采用宏,二是下载一个第三方软件安装。对于一般的用户采用宏还是有难度的,下载一个第三方的软件进也比较费劲。 怎样给文档的脚注和尾注编号加上方括号呢?我们可以采用的替 换()功能里面。大家一般都熟悉常用的查找和替换,但是一些特殊字符的查找和替换恐怕很少有人用过。比如怎么批量清除段落之间多余的空行呢?我们只要查找^^,并替换为^即可,即把多个换行符替换为一个。这里的^就是换行符[1]。 怎样用替换功能给脚注和尾注编号加方括号呢?我们还是采用默 认的插入尾注,在做完所有工作后,再用的特殊字符将尾注编号格式替换为带方括号格式的[],[],[]即可,当然也可以替换为<>{}【】()等你想要的任何格式。[错误!未指定书签。] 具体操作办法如下:如果用了尾注就查找尾注标记^,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再全部替换为 [^]便可以了[2]。 或许你记不住这么复杂的特殊字符书写法,可以在“替换()”对话框中点开“高级”选项,在“特殊字符()”中进行选择,这样就更加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