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

1.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

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

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

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

封制的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3.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4.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6.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

隋唐宋金元明清

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

州/州府、直

隶州

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7.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D.他的行为方式独立特行遭人忌恨

8.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9.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

10.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从中看出他的经济主张是( )

A.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 C.与民争利 D.政府干预

11.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2. 《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

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13.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坚定奉行“海禁”政策

14.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5.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16.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 )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17.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18.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曾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

据此,可以得出明清时期(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士首商末”的观念受到冲击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 D.商人经商动机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19.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1.《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

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22.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3.“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4.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6.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27.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

A.北方民歌 B.骚体 C.宋词 D.明清小说

28.右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9.《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

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

3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二非选择题(3道小题,共40分)

31. (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

最新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表格中。) 1.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2.《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4.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由此可见二者争执的关键是 (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5.《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 A.程颐 B.王阳明 C.黄宗羲 D.李贽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 A.培养人才,重视教育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第1、2、5、6、8、10、13、14、20、22、24等题得分较低。 第1题正确选项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经典语句,学生选错,说明学生的识记方面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学生没有理解独尊儒术与法家思想的原则一致这个选项的意义。 第2题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本质都是文化专制政策,讲了3次以上,学生还是选错,说明学生的理解还是不到位。 第5题学生选主张儒学为民众服务,说明学生完全脱离了时代,而且对于李贽的儒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第6题学生错误多,可能是对于选项“让哲学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的不理解,对课本上苏格拉底开始关注人性,关注人的道德这个结论没有理解到位第8题学生错多了,来源于对“因信称义”这个专有名词的不理解

第10题学生的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根据材料来回答问题,而是照搬我们学过的结论。 第13题错误增多,说明学生读不懂材料,看到“理性”二字就选了康德 第14题,社会达文主义的实质是为侵略扩张寻找借口,讲了许多次竟然还错不能理解。 第20题错的那么多,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22题同样于此,说明学生的识记还不到家。 第24题学生对于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特点,还是还理解的不够,认识不清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尤其是25(1)、26(1)、26(3)、27(1)、27(2) 、27(3),难度都在5.0以下 第25题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黄宗羲和西方启蒙思想的观点,答案无论是从材料中还是在平时的讲课中都已涉及,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低下,黄宗羲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也已经讲过多次,学生还是犯错误,说明我们要反思我们的讲课。 第26题的第1问,答案其实就在前面的选择题的选项中,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重大问题,题目读不懂,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薄弱。 第26题第3问,分析胡适倡导科学的原因,学生不能够联系课本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作答,学不能致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差。 第27题的第1问分析明清小说特点和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无论是从试卷的材料还是课本中都能找到答案,学生的读题和识记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 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 A、惩治嫌疑犯法令 B、限价法令 C、土地法令 D、总动员令 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 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 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 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 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 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 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2019-2020学年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详细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上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表格中。) 1.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2.《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4.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由此可见二者争执的关键是 (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5.《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 A.程颐 B.王阳明 C.黄宗羲 D.李贽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 A.培养人才,重视教育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湖北孝感八校2017-2018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

湖北孝感八校2017-2018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48分) 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 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浪漫主义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4.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 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 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 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 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 包括新课教学和试题练习和讲评,在培养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多给学生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参与,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 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学会读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其主题意旨,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第三,在具体解答上,应注重尽量用教材中的内容或观点来表达,对于需要概括提炼的,力争做到简洁、精确、逻辑合理等。对于审题不周全,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 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 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 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C.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司主财、枢密主兵,削弱了相权 3.“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 事、外交、民政。”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公民开始成为公民法庭的陪审员 B.以血缘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 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D.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6.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 史信息不包括( ) A.流动人口众多 B.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②①③ 8.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都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 思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 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

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各题得分率如下表: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

山东省菏泽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

高二历史试题(A)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仁”字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其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仁”的思想出现于上古时期B.儒学的创立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 C.孔子之前,中国没有人本思想D.“仁”的思想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2.有人在评价诸子百家某一学派时说:“事事那样想得开那样机智和通透,几乎可以通向宇宙笼罩四极,那种极度的出世,也真的有些可怕。我们感觉不到……感情——也许它是更内在的、变形的?”这里评价的学派应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3.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解释“王”这个字的写法:王这个字,三横中间一线,就是通天地之人。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万物人民,这一竖把三者接通起来就是王了。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孟子B.董仲舒C.李贽D.王夫之 4.唐朝武则天崇佛,唐武宗灭佛,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这四个实例从本质上说明了() A.思想服务于政治的需要B.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 C.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D.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5.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这一思想的最大特点是()A.否定程朱理学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君主立宪D.强调经世致用6.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材料表明中国传统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重人伦,轻自然B.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验性 C.重视科学实验D.注重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索

湖北省武汉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图为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示意图,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C.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集权格局 D.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下面关于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C.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D. 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3.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B. 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 C. 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D. 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4.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下列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属于国民所有 B.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 唐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5. 宋代商业发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乡村可设市进行交易 C. 市分散在城中 D. 交易活动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6. 我国古代有个机构官员处理公务时把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个机构是() A. 明代内阁________ B. 清代内阁 C. 清代军机处________ D. 清代南书房 7.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8.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鸦片战争________ B. 通商战争 C. 中英战争________ D. 夷匪犯境 9.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卷共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共48分)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这说明 A.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2.右图为中国古代某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域,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前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照搬 B.始终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C.制度成效与制定者初衷违背 D.分封制复辟是历史必然趋势 3.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和官僚制虽然相互依存,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没有冲突和矛盾,中国的官僚虽然在今天看来好像是皇帝的雇员,官僚体系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却总是有点别扭,直到清朝,皇帝才明确地将士大夫的野心压下去。其措施是 A.军机处的设置B.继承明朝内阁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使用D.扩大理藩院职责 4.“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由此可见,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是 A.决策方式民主 B.参与范围全面 C.决策内容领域广泛 D.决策对象是具体议案 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主张保护私有制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顺应现实 D.罗马法为近代西方理性的源头 6.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代民主制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是对古代文明的承继,又是一次全新的发展。关于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斯大林承认,苏联约2 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 3 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 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 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2.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E B. B=H C. B=G D. D=H 3.某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搜集到如下的四幅图片与他研究的主题很契合。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 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4.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 多极化趋势正在增强 B. 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吉安县二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和谐中国”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 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兼爱”、“非攻”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 D.重农抑商 3、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电力的火花”将取代“蒸汽大王”而统 治世界。促使这一“取代”实现的理论突破是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C.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D.爱迪生发明电灯 4、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时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时就很厌恶孟子,亲 自对《孟子》一书进行删减。下列语句中最有可能被朱元璋删减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④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对他这种气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6、某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下列选题不正确的是 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尊孔复古 D.有请“德赛”两先生——新文化运动 7、某班几个同学正在用文学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 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8、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 出现的是 9、“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在举 动上多么文雅!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话表明作者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10、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 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说 11、《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 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12、在高二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 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②18世纪中叶,启 蒙运动进入了高潮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欧洲下层劳动人民的要求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湖南省娄底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文)试题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2.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 ①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②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 ③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④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4.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5.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A.《唐璜》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母亲》 6.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 7.达尔文在其1871年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在自然条件下,一切生物都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能够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能生存和发展,不能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必然被周围环境所淘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较大,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部分题目值得商榷,单选题:10、22、23题题目材料、选项在表述上不够严谨,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无法起到正确的导向性。大题导向性不强,考查学生能力不够,第25题虽然在突出家国情怀和唯物主义,但是考查不够宽,可以古今对比或者中西对比或者考查近代的源流,原题考查过于局限。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第1题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不懂古文,选D项的特别多。 第2题学生记忆不够准确,出题人以荀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诱导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第3题,各个选项的迷惑性都比较大,而b项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有争议有争议,导致学生错误较多。 第4题学生竟然选a和d,不可思议,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何其薄弱! 第5题学术性太强,学生不能理解选项b人性上是平等的含义,错误太多。 第6题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是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7题学生选择错误的答案,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藏书的增多竟想不出竟是印刷术发展的结果,让人无语! 第8题,第9题错误,使人不能原谅! 第10题涉及到对智者学派的理解,对人事万物尺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第11题的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12题需要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有点大。 第14题从霍布斯的观点的局限性入手学生有些不适应,出题人的导向也有问题。 15题的难度也很大,对题干的理解不正确,很难选到正确答案。 16题的答案迷惑性很强,学生错的很多。, 17题学生对于时间没把握,是做错的主要原因。 第21题考查双百方针,选项中换了种说法,学生既然理解不了,真是让人无语! 第22题D选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题人把概念内容给换了,是学生选错的主要原因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第25、27题难度不大,学生没做好,说明学生的基础出现了问题,第26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得分较低。 以上学生的错误说明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天门中学 吴少荣 第Ⅰ卷 一、选择题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及多极化趋势。据此回答1-5题。 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进行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图片最能反映20世纪30年代主要特征的是( ) A.议会审判查理一世 B.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旅顺大屠杀 C.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D.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3.图一、二反映的共同点是( ) 图一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图二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4.下列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5.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 ③慕尼黑协定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两次世界性大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6-9题。 6.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势力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运用更多的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7.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B.对经济生产进行干预 C.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D.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8.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A.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B.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打击,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9.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纬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组织的斗争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调整。据此回答10-13题。 1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1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各国大力推行政治改革D.得到美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 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________ B. 等级秩序________ C. 贵族世袭________ D. 宗法观念 2.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 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从侧面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________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________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3.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 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________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________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4. 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 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________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________ D.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5. 《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是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说:“雅典民主的特别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排他性之上。”与这一说法不一致的是 A.非常严格的公民资格的限定 B.是一种父权制民主,妇女没有政治权利C.雅典民主使所有公民具有同样的权利 D.雅典政治文化是成年男性文化 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自有许多机会——实际可说是无定数的机会”,英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的“无定数的机会”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国学大师文怀沙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以“正、清、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墨、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5.东汉王充《论衡》:“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事,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 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 6.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8.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下列著名的水利工程与坎儿井有渊源关系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