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

一学习目标:1、经历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a×10n的形式的过程。

2 会用把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体会科学计数

法方便、快捷便于进行计算的优点。

3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有关计算。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延伸:江河湖海都是由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的,每一滴水又含有许许多多的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0.000000000000000003克。这样的数字写起来太麻烦了,有没有其他的记法呢?同学们看一下课本125页----126页,进行预习,把下面的内容填一下。

任务一填写下表

10的幂表示的意义化为小数1前面0的个数

10-11/100.1 1

10-2 1/1000.01 2

10-3

10-4

提出问题: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有什么规律吗?

任务二

用科学计数法可以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成

其中,n的绝对值等于

任务三,用计算器表示3×10-23

(二)、课内探究

1、预习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预习成果,初步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问题。

2、精讲点拨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成±a×10n其中1≤a≤10,n 是一个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的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零).

一个小于零的数字写成一个数字乘以10的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负整数指数的绝对值是第一个数字前的零的个数。

3、拓展训练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2 (2)—0.0000307

(3)0.0031 (4)0.00567

4、例题解析

安哥拉长毛兔最细的兔毛直径约为5×10-6,将这个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5、拓展训练将下列各数写成小数:

(1) 3.1×10-3 (2)-2.8×10-4

6、例题解析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3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4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的多少倍?

(三)巩固检测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3 (2)—0.000308

(3)0.0047 (4)0.000789

2. 将下列各数写成小数:

(1) 4.2×10-3 (2)-3.6 ×10-4

3. 填空(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5.2×10()=0.0000052

4. 计算(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7.3 ×10-5)×10-2

(2)(2.6 ×10-8)(5.2 ×10-3)

5.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约160千克,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仅2克,

一只蜂鸟相当于多少中鸵鸟的重量(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四)系统小结

1.我掌握的知识: 2、我不明白的问题:

(五)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 学习目标: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学习重点、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即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式成的形式,其中是正整数,1≤<10。 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⑴989 ⑵ -135200 (3)864000 同样,也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将他们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正整数,1≤<10。 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⑴ 0.00002; ⑵ -0.000034 ⑶ 0.0234 注:对于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 只能是整数位为1,2,…,9的数,中的就是原数中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在内。 2、探究:用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式成(其中1≤<10,为整数),有什么规律呢? 30000= , 3000= , 300= , 30= , 3= , 0.3= , 0.03= , 0.003= 。 观察以上结果,请用简要的文字叙述你的发现 二、学习互动: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3 (2)-0.0000064 (3)0.00314 (4)2013000 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1)= (2)= 三、随堂练习: (1)近似数0.230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用科学技术法表示该数为 10n a ?n a 10n a -?n a a 10n -n 10n a ?a n n ()310 ?()310?()310?()310?()310?()310?()310?()310?44.2810--?6 3.5710-?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八年级数学下册16.4.2科学记数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6.4.2科学记数法 课题名称 16.4.2科学记数法 三维目标 1.掌握用科学记数法并会运用它。 重点目标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很小的数 难点目标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很小的数 导入示标 复习引入: 复习七年级上册学习过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很大的数的方法 2013 000= .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导学:自学教材P20 导做:10-1=0.1,10-2= ,10-3= __,10-4= ,10-5= 归纳:10-n = 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 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 ∣a ∣<10. 1、用科学计数表示:0.000021可以表示成 . 2.用科学计数表示:(1)0.000 03= ; (2)-0.000 0064= ;(3)0.000 0314= ; 导思:1、负指数与原数比较有什么样的规律。负指数的绝对值等于0的个数。 2、科学记数法表示两类数,绝对值较大和较小。 达标检测 1.某电视台报道,截止到2010年5月5日,慈善总会已接受支援玉树地震灾区的捐款15510000元.将155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2.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上海世博会第四轮环保活动投资总金额高达820亿元,其中82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11082.0? B 、10102.8? C 、9102.8? D 、81082? 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 .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 .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 .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4.在电子显微镜下测得一个圆球体细胞的直径是5×105-cm.,3102?个

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归纳

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要点提示】 一、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n ?10的形式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1.其中a满足条件1≤│a│<10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3.负整数指数幂:当a n ≠0,是正整数时,a a n n -=1/ 4.我们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写成a×10n(n为负整数,1≤│a│<10)形式也叫科学计数法。 它与以前学过绝对值大于1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10n(n为正整数)形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绝对值大于10的数,n为正整数;绝对值小于1时n为负整数) 二、近似数: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1.产生近似数的主要原因: a.“计算”产生近似数.如除不尽,有圆周率π参加计算的结果等等; b.用测量工具测出的量一般都是近似数,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 c.不容易得到,或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时,只能得到近似数,如人口普查的结果,就只能是一个近似数; d.由于不必要知道准确数而产生近似数.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三、有效数字:对于一个数来说:从左边起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它的末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 n ?10,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2.在使用和确定近似数时要特别注意: (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 (2)确定有效数字时一定要弄清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初学时可分别做上记号,以免出错。(3)求精确到某一位的近似值时,只需把下一位的数四舍五入,而不看后面各数位上的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科学计数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 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它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 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 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 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 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 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6章分式16.4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科学记数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16.4.2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2、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难点:有精度要求的科学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科学记数法 1、回忆:在§2.12中,我们曾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即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例如,864000可以写成8.64×105. 2、 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 3、探索: 10-1=0.1 10-2= 10-3= 10-4= 10-5= 归纳:10-n = 例如 0.000021可以表示成2.1×10-5. [例]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它等于多少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分析 我们知道:1纳米= 9101米.由910 1=10-9可知,1纳米=10-9米. 所以35纳米=35×10-9米. 而35×10-9=(3.5×10)×10-9 =35×101+(-9)=3.5×10-8, 所以这个纳米粒子的直径为3.5×10-8米. (二)练习

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000 03;(2)-0.000 0064;(3)0.000 0314;(4)2013 000. ②用科学记数法填空: (1)1秒是1微秒的1000000倍,则1微秒=_________秒; (2)1毫克=_________千克; (3)1微米=_________米;(4)1纳米=_________微米; (5)1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米;(6)1毫升=_________立方米. (三)小结与作业 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幂,指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整数,幂的性质仍然成立。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 要注意a必须满足,.1≤∣ .... ...a.∣.<.10. ...其中n.是正整数 习题16.4 3 (四)板书设计

科学计数法准确数和近似数练习题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练习题 1、5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7×103 B、×104 C、×105 D、×105 2、3400=×10n,则n等于() A、2 B、3 C、4 D、5 3、-000=10 10 a,则a的值为() A、7201 B、- C、- D、 4、若一个数等于×1021,则这个数的整数位数是() A、20 B、21 C、22 D、23 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约为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3×102千米 B、×102千米 C、×103千米 D、×104千米 6、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增值税、消费税比上年同期增收×1010元,也就是说增收了( ) A、亿元 B、307亿元 C、亿元 D、3070亿元 7、×10175是位数,×1010是位数; 8、把39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把10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9、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104的原数是,×108的原数是; 10、比较大小: ×104×103;×104×104; 11、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记为千米

12、18克水里含有水分子的个数约为321Λ个 20000602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3、我国建造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估计总装机容量达千瓦,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总装机容量为 ; 1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而我国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3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的面积约为 ; 1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900200 (2)300 (3) (4)-510000 16、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1)×104 (2)×105 (3)6×105 (4)104 1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小题中的量 (1)光的速度是0米/秒; (2)银河系中的恒星约有个; (3)地球离太阳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4)1502 18、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首次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2亿个碱基对. 19、光的速度是3×108米/秒,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的时间约500秒,请你计

科学计数法练习题 近似数练习

乘方、近似数、科学计数法 定义:1、乘方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a n 看作是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 的n 次幂。 2、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n ?10的形式的方法(其中a 是整数 位只有一位的数且这个数不能是0)。负整数指数幂:当a n ≠0,是正整数时, a a n n -=1/ 3、近似数: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数来说:从左边起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它的末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 n ·10,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 中的有效数字。 在使用和确定近似数时要特别注意: (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 (2)确定有效数字时一定要弄清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初学时可分别做上记号, 以免出错。 (3)求精确到某一位的近似值时,只需把下一位的数四舍五入,而不看后面各 数位上的数的大小。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注意:(1)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 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运算中要正确运用符号法则,仍然是关键。 (3)进行运算时要认真审题,除考虑顺序外,还要善于观察题目中各数之间 的特殊关系,灵活运用运算律,寻求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简化运算过程。 (4)涉及乘除及乘方运算时,带分数往往化为假分数,小数往往化为分数, 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_4_2 科学记数法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16.4.2科学记数法 课题名称16.4.2科学记数法 三维目标 1.掌握用科学记数法并会运用它。 重点目标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 很小的数难点目标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很 小的数 导入示标复习引入: 复习七年级上册学习过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很大的数的方法 2013 000= .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导学:自学教材P20 导做:10-1=0.1,10-2= ,10-3= __,10-4= ,10-5= 归纳:10-n= 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 a∣<10. 1、用科学计数表示:0.000021可以表示成. 2.用科学计数表示:(1)0.000 03= ;(2)-0.000 0064= ; (3)0.000 0314= ; 导思:1、负指数与原数比较有什么样的规律。负指数的绝对值等于0的 个数。 2、科学记数法表示两类数,绝对值较大和较小。 达标检测 1.某电视台报道,截止到2010年5月5日,慈善总会已接受支援玉树地震灾区的捐款15510000元.将155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上海世博会第四轮环保活动投资总金额高达 820亿元,其中82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1 10 82 .0?B、10 10 2.8?C、9 10 2.8? D、8 10 82? 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B.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D.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4.在电子显微镜下测得一个圆球体细胞的直径是5×105-cm.,3 10 2?个这

科学计数法 近似数教案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 与数位的关系 【情景引入】 1、 数据,如: 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千米; 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 光速约300 000 000米/秒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公里 2、提出问题: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这些大数怎样表示才好?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那就是科学记数法. 【教学过程】 1、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 210=100,310=1000,410=10000,…… 猜想:10n 在1的后面有多少个0? 得出结论:一般地,10的n 次幂,在1的后面有n 个0. 练习: (1) 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 (2) 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2、刚才出示的图片中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怎样表示?有什么规律? 696 000=6.96×100 000=6.96×105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109 149 000 000=1.49×100 000 000=1.49×108 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说明: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3、例题分析: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 解:(1)1000 000=610 (2)57 000 000=5.7×7 10 (3) 123 000 000 000=1.23×1110 小组讨论:这些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57 000 000有8位整数,10的指数就是7. △ 填空:7101.6?=______________,它有____个整数位; 81096.6?=_____________,它有_____个整数位; 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数

最新【人教版适用】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 一学习目标:1、经历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a×10n的形式的过程。 2 会用把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体 会科学计数法方便、快捷便于进行计算的优点。 3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有关计算。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延伸:江河湖海都是由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的,每一滴水又含有许许多多的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0.000000000000000003克。这样的数字写起来太麻烦了,有没有其他的记法呢?同学们看一下课本125页----126页,进行预习,把下面的内容填一下。 任务一填写下表 提出问题: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有什么规律吗? 。 任务二 用科学计数法可以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成 其中,n的绝对值等于 任务三,用计算器表示3×10-23 (二)、课内探究 1、预习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预习成果,初步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问题。 2、精讲点拨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成±a×10n其中1≤a ≤10,n是一个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的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那个零).

一个小于零的数字写成一个数字乘以10的负整数指数幂的形式,负整数指数的绝对值是第一个数字前的零的个数。 3、拓展训练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2 (2)—0.0000307 (3)0.0031 (4)0.00567 4、例题解析 安哥拉长毛兔最细的兔毛直径约为5×10-6,将这个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5、拓展训练将下列各数写成小数: (1) 3.1×10-3 (2)-2.8×10-4 6、例题解析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3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4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的多少倍? (三)巩固检测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3 (2)—0.000308 (3)0.0047 (4)0.000789 2. 将下列各数写成小数: (1) 4.2×10-3 (2)-3.6 ×10-4 3. 填空(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5.2×10()=0.0000052 4. 计算(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科学计数法和近似数

第十节 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 一.知识要点: 1.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记数法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位只有 位的数,n 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把一个数写出科学记数法n a 10?的形式时,若这个数是大于10的数,则n 比这个数的整数位少 ,而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 (1)近似数的定义:在实际问题中有的量不可能或者没必要用准确数表示,而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出来,这个数就是这个量的近似数,一般表示测量的数都是 。 (2)近似数精确度:近似数和准确值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称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 精确度有两种形式:①精确到哪一位;②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3.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 数字起,到 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二.例题讲解: 例1.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m/s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s m /1039? B .s m /1038? C .s m /10307? D .s m /103.09? 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7230;(2)2100000;(3)-102600;(4)15亿 例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1)710;(2)51014.3?-;(3)31021.9?;(4)41069.1?-; 例4.把下列各数:109109101.1,109.9,1001.1,1099.9????用“<”号连接起来。 例5.指出下列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某中学七年级有200名学生;(2)小兰的身高为1.6米;(3)数学课本共有178页; (4)某十字路口每天的车流量大约有10000辆; (5)我们居住的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 例6.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05,它是精确到( ) A .十位 B .个位 C .十分位 D .百分位 例7.一根竹竿长约1.56m ,那么它实际长度的范围是多少? 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25.0的精确度与近似数25的一样 B .近似数0.230与近似数0.023的有效数字一样

科学计数法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

科学计数法练习题八年级数学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859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8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27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082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31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99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45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11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94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168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227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53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73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38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6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52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92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36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056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787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5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67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048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066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74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777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695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40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23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47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1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78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11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18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0098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569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58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78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294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943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27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437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0.000000646

七年级数学上册 7.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学案 青岛版

7.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目标】 1、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及误差的意义;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2、通过判断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其中的数字,并说一说这些数字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世界上有7大洲4大洋。 (2)我国人口大约是13亿。 (3)地球距离月球是38万千米。 (4)我校共有1245人。 2、下面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0.04、-11034、107.41万、5575.8万。 二、自主学习 1、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⑴1分钟有60秒⑵七年级四班有50人 ⑶小明今年全家收入大约是5万元⑷小明身高1.57米 2、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方式 ⑴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近似数精确到到哪一位。 (小试身手)下列有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①101 ②0.14 ③ 8.7千④0.0001 ⑵有效数字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从第一个起到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3、下列各数有几个有效数字: 2651 ; 0.042; 9.0; 2.4万 4、误差 (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与的差来表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这个数就是误差。误差可能是,也可能是。 (2)一件零件的直径标出(150±2)毫米,是指这件零件的实际直径在毫米与毫米之间,当这个零件为149毫米时,误差为毫米。 三、精讲点拨 按要求取数的近似数 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①7.153247 (精确到万分位) ②8057 (精确到百位) ③1.363 (精确到0.01) ④20273(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某市总人口为5630400人,请用四舍五入法按下列要求分别去这个数的近似数,用科学计数法表述出来,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⑴精确到千位⑵精确到万位 ⑶精确到十万位⑷精确到百万位

人教版【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 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它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 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 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 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 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 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有理数乘法科学计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讲义

教育教学讲义 学员姓名年级:学科教师:上课时间: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2 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1. 乘方的意义,会用乘法的符号法则进行乘方运算; 2.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表示的意义; 3. 了解科学记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梳理 1.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一般地,记作an。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从运算的角度读作a的n次方,从结果的角度读作a的n 次幂。 注:(1)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2)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其右上角写指数,指数要写小些。 (3)乘方是一种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的运算的结果。 2. 乘方运算的性质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4)-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1的任何次幂都得1; (5)现在学习的幂的指数都是正整数,在这个条件下,0的任何次幂都得0。 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4. 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像这样的记数方法叫作科学记数法。注:科学记数法是有理数的一种记数形式,这种形式就是a×10n,它由两部分组成:a和10n,两者相乘,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即1≤a<10),它是由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后的结果,也就是说,a与原数只是小数点位置不同。指数n是正整数,等于原数化为a时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 5.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近似数 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是准确数。与实际有一点偏差但又非常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2)精确度 近似数的近似程度,也就是精确度。

青岛版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

一、教与学目标: 1、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较小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数. 2、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的意识。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负整数指数幂的理解与科学计数法。 三、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知道你的头发的直径是大约多少米吗?一粒芝麻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吗? 2、若每人一天食用味精0.5克,那么5吨味精可供我们肥城100万人食用多少天? 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江河湖海都是由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的,每一滴水又含有许许多多的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克。 这样小的数写起来太麻烦了,有没有其他的记法哪? 2.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25: 你发现10的负整数指数幂用小数表示有什么规律?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 归纳总结:这种记数方法,是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的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 结论、规律? (3)你能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123= —0.0035= 。 思考总结: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规律是。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规律是。 4.精讲点拨: 自学P126例1及例2 ,并仿做。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请同学们将上课一开始的问题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2)p126练习 2、能力提升: (1)银原子的直径是0.0003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人体中成熟的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0.0000077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7.7×10-5 m B. 77×10-6 m C.77×10-5 m D.7.7×10-6m 4.某花粉的直径为36000纳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米。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4某种原子的半径为0.0000000002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0.2×10-10 m B. 2×10-10 m C.2×10-11 m D.0.2×10-11m (2)将4.75×10-8用小数表示为() A.0.00000000475 B.0.0000000475 C.0.000000475 D.0.000000000475 (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8×1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十分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B.精确到个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C.精确到百位,有两位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千位,有四位有效数字 2、填空题: (4)比较大小:-10.9 ×10-9 -1.1 ×10-10 3、解答题: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5)(3.5 ×10-10)×(4.3 ×105) (6)3÷(1.4×10-5)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的规律是。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的规律是。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4.3A 2、反思:补充完善自己的数学成长记录,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 七、教学反思: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06?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1)(2)-9234000(3)-3936.408(4)12亿 (7)-1096.507(8)150万 例2:下列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6103?(2)1110094.7?(3)710806.5?- (4)6 102?(5)1010364.2?(6)810923.4?- ①一本书的面数是246页;②某市距离大海约245千米; ③丁伟的体重约为60千克;④昨天的最高气温是35C ?; ⑤常州某小学有教师152人;⑥会议室里有200张椅子。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⑥ 例4: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8.56(2)0.0708(3)38.9万(4)5 105.4? (5)15.09(6)0.405(7)40.07万(8)41058.2? 例五:小惠和小杰测量一张课桌的高度,小惠测得的高度是 1.1米,小杰测得的高度是 1.10米,两个人测得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答:(1)两人测量解果的有效数字不同,1.1有2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1;而1.10有3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1,0。 (2)两个人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不同,1.1精确到十分位,它与准确数的误差不超过0.05,它所代表的准确值大于或等于 1.05,而小于1.15;1.10精确到百分位,它与准确数的误差不超过0.005,它所代表的准确值大于或等于1.095,而小于1.105。 由此可见,1.10的精确度比1.1的精确度要高。

科学计数法练习题近似数练习

科学计数法练习题近似 数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乘方、近似数、科学计数法 定义:1、乘方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a n读作a的n次方,a 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2、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 a n ?10的形式的方法(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且这个数不能是0)。负整数指数幂:当 a n ≠0, 是正整数时,a a n n -=1/ 3、近似数: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数来说:从左边起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它的末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 n ·10 ,规定它的 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在使用和确定近似数时要特别注意: (1)一个近似数的位数与精确度有关,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末位的零。 (2)确定有效数字时一定要弄清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初学时可分别做上记号,以免出错。 (3)求精确到某一位的近似值时,只需把下一位的数四舍五入,而不看后面各数位上的数的大小。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注意:(1)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运算中要正确运用符号法则,仍然是关键。 (3)进行运算时要认真审题,除考虑顺序外,还要善于观察题目中各数之间的特殊关系,灵活运用运算律,寻求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简化运算过程。 (4)涉及乘除及乘方运算时,带分数往往化为假分数,小数往往化为分数,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专题训练八(乘方、近似数、科学计数法) 一、选择题 1、118表示()A、11个8连乘 B、11乘以8 C、8个11连乘 D、8个别1相加 2、-32的值是() A、-9 B、9 C、-6 D、6 3、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32与-23 B、-23与 (-2)3 C、-32与(-3)2 D、(-3×2)2与-3×2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表示2×3的积 B、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C、-32 与 (-3)2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平方 是 9 4 ,这个数一定是 3 2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2)2,那么这个有理 数等于() A、-2 B、2 C、4 D、2或-2 6、如果一个有理数的正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 是()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任何 有理数 7、-24×(-22)×(-2) 3=() A、 29 B、-29 C、-224 D、224 8、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n次幂的值() A、相等 B、不相等 C、绝对值相等 D、没有任何关系 9、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 奇数 10、(-1)2001+(-1)2002÷1 -+(-1)2003的值等于() A、0 B、 1 C、-1 D、2 二、填空题 1、(-2)6中指数为,底数为;4的底数是,指数是; 5 2 3 ? ? ? ? ? -的底数 是,指数是,结果是; 2、根据幂的意义,(-3)4表示,-43表 示; 3、平方等于 64 1 的数是,立方等于 64 1 的数是;

06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06 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1)602000000 (2)-9234000 (3)-3936.408 (4)12亿 (5)800600000 (6)-90600000 (7)-1096.507 (8)150万 例2:下列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6103? (2)1110094.7? (3)710806.5?- (4)6102? (5)1010 364.2? (6)810923.4?- ①一本书的面数是246页; ②某市距离大海约245千米; ③丁伟的体重约为60千克; ④昨天的最高气温是35C ?; ⑤常州某小学有教师152人; ⑥会议室里有200张椅子。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⑥ 例4: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8.56 (2)0.0708 (3)38.9万 (4)5105.4? (5)15.09 (6)0.405 (7)40.07万 (8)41058.2?

例五:小惠和小杰测量一张课桌的高度,小惠测得的高度是1.1米,小杰测得的高度是1.10米,两个人测得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答:(1)两人测量解果的有效数字不同,1.1有2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1;而1.10有3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1,0。 (2)两个人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不同,1.1精确到十分位,它与准确数的误差不超过0.05,它所代表的准确值大于或等于1.05,而小于1.15;1.10精确到百分位,它与准确数的误差不超过0.005,它所代表的准确值大于或等于1.095,而小于1.105。 由此可见,1.10的精确度比1.1的精确度要高。 综上所述,两个人测得的结果不同。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1.8与1.80表示的意义一样 B.4.5万精确到万位 C.小明测得数学书的长为21.0厘米,21.0位准确数 D2.00有3个有效数字 2.张伟和李浩量一根铁棍的长度,张伟量的的长度是1.4米,李浩量得的长度是1.40米,两人测得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即时练习】 1.仔细填空。 (1)保留( )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位。 (2)5.9628保留整数是( );保留到十分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17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主场馆一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投资869799035元建成,横线上的数读作 (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含五人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4.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2.谨慎选择。 (1)5.27992.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 7 B. 7.00 C.6.99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763 ,准确数可能是( )。 A. 5.7638 B.5.7621 C.5.7626 (3)下列各数中,保留一位小数后是9.9的是( )。 A.9.96 B.9.489 C.9.9 D.9.8 (4)一个两位小数按“四舍五人”法保留一位小数约为9.0,这样的小数可能在( )之间。 A. 8.5到9.4 B. 8.99到9.01 C.8.65到9.04 D. 8.94到9.04 (5)某市2016年底机动车的数量是6103?辆,2017年新增5102?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该市2017年底机动车的数量是( )。 A.5102.3?辆 B.5103.2?辆 C.6102.3?辆 D.51032?辆 3.李雯写了一个整数,这个整数个级有3个0都不读出来,四舍五人到万位的近似数是 8万,这个整数可能是多少? 4. 按括号里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790.76(精确到十分位); (2)0.0050794(精确到0.0001); (3)383647(保留3个有效数字); (4)741009.7?(精确到千位)。 5.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74.6 (2)0.0508 (3)1.80 (4)8000万 (5)21046.8? 6.地球绕太阳每小时运行约5101.1?千米。 (1)地球一 天运行多少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30米,请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