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古典音乐

什么是古典音乐

什么是古典音乐
什么是古典音乐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同一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类别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

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classical 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基础古典音乐50篇

Various Artist -《基础古典音乐50篇》(The 50 Most Essential Pieces of Classical Music)[iTunes Plus AAC] 专辑英文名: The 50 Most Essential Pieces of Classical Music 专辑中文名: 基础古典音乐50篇 艺术家: Various Artist 古典类型: 全集作品 版本: [iTunes Plus AAC] 发行时间: 2008年05月26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资源码率:256K 发行公司:X5 Music Group 唱片编号:B001NJU944 专辑介绍: 正版iTunes Plus AAC (256Kbps). 若想了解AAC格式音频.请点我跳转. 一张古典的入门专辑,如果你不了解古典刚接触古典音乐,这张专辑很适合。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 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当人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古希腊罗马时期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 ~公元400年 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doc

、巴洛克时期 (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 1. 牧歌选辑。 2. 晚祷(1610年)。 3. 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 1. 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 小提琴奏鸣曲集0P.5 (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 1. 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 歌剧《仙后》。 3. 歌曲选辑

4. 颂歌选辑。 (4)D ?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 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推荐曲目: 1. 《皇家音乐会》组曲。 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 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荐曲目: 1. 《四季》(春 )(夏)(秋)(冬 )小提琴协奏曲。 2. 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 3. 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4. 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5.圣母悼歌。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 1681~167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 1.餐桌音乐。 2. 协奏曲选辑。 3. 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

世界著名音乐家及代表作

音乐之父——巴赫( 德国) 音乐神童——莫扎特( 德国) 古今乐圣——贝多芬( 德国) 歌曲之王——舒伯特( 德国) 音乐神灵——韩德尔( 德国) 指挥之王——卡拉杨( 德国) 歌剧之王——威尔弟( 意大利)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 意大利)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意大利) 进行曲之王——苏萨( 美国)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 英国)

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王——海顿( 奥地利)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 法国)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法国)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法国) 钢琴诗人——肖邦( 波兰) 钢琴之王——李斯特( 匈牙利)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俄国) 伯牙:古代传说人物,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师旷: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相传《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单乐家,以所弹《广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艺人,精通琵琶,因反对安禄山被支解示众。 李龟年:唐代宫廷乐师,作《渭州曲》。 董庭兰:唐代古琴家,以善弹《胡茄十八拍》的两种传谱著称。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有《律吕新书》等音乐著作。 朱权: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和古琴家。论著有《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等数十种。 王玉峰:清末民间盲艺人,以“三弦弹戏”模仿谭鑫培、龚云甫等京剧名演员唱腔知名。 华彦钧:现代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所作《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等二胡曲最为依妙。 刘天华:现代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所作《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二胡曲发展了二胡的表现手法。 聂耳: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者,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三十余首及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冼星海: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歌曲有《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 张曙:现代作曲家,作品有《保卫国土》、《洪波曲》等二百余首。 麦新:现代作曲家,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巴赫: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和管弦乐《序曲》等。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等。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并首创独奏协奏曲形式。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等交响曲,和《热情》、《悲怆》、《暴风雨》等钢琴奏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及作品 欣赏

作者:吹雪日期:2006-02-28 字体大小: 小中大 一、巴洛克时期 (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2.歌剧《仙后》。3.歌曲选辑。4.颂歌选辑。 (4)D?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荐曲目:1.《四季》(春)(夏)(秋)(冬)小提琴协奏曲。2.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3.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4.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5.圣母悼歌。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2.协奏曲选辑。3.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哈(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父》。推荐曲目:1.《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2.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E大调及D小调双小提琴)。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

十二位著名音乐家的简单生平代表作集锦

1,贝多芬 生平: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2岁出版了钢琴奏鸣曲,1972年经海顿指引去维也纳深造。从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1820年听力开始减弱,中年失聪。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作品:《月光曲》、《第七交响曲》、《骑士芭蕾》《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献给爱丽丝)创作《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威灵顿的胜利》 2.柴可夫 生平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乐派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后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鲁宾斯坦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的作品常被世界各国剧院所演奏,在中国一些剧场或公众娱乐场合,用他的乐曲做伴奏编排的现代歌舞,在某些地方也深受大众喜闻乐见,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1893年的11月6日逝世。 作品:六部交响曲、四部协奏曲、芭蕾《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3.德彪西 生平: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他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3月25日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4,格里格 爱德华·格里格(1843年6月15日-1907年9月4日),挪威作曲家,出生于卑尔根,祖先是苏格兰人。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古典主义萌发阶段 格鲁克 克里斯托福·威利巴尔德·旺·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1),德国著名歌剧改革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阿尔西斯特》(歌剧)。 戈塞克 弗兰克斯·约瑟夫·戈塞克(Francois Joseph Gossec,1734—1829),法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 二、维也纳古典主义学派 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代表作品:《伦敦交响乐》(共12部);《第94(惊愕)交响曲》。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 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唐璜》(歌剧);《后宫诱逃》(歌剧);《魔笛》(歌剧);《G小调弦乐小夜曲》。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二十六(告别)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哀格蒙特序曲》。 古典主义时期三巨臣及其经典作品介绍 一、海顿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 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 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第94(惊愕)交响曲》: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

有史以来最牛地25位钢琴家

有史以来最牛的25位钢琴家 不久前,2017年留声机古典音乐大奖把年度纪念奖颁给了Classc FM网站,以褒扬这家网站在推广古典音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据报道称,该网站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580万人。 Classic FM自1992年9月7日上线以来,至今已经25周岁了。最近网站也不失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以“25”为噱头的文章,其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25位钢琴家》挺有意思,我们编译出来,以飨读者。原文以钢琴家的姓氏排列,我们则特意改为依照出生年月为先后顺序,这样似乎脉落更清晰一些。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大意:谁是曾经最伟大的钢琴家?那是我们给 Classic FM 小编们提出的问题,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以下是他们列出的入围名单。如果我们在下面的列表中遗漏了你的最爱,请告诉我们。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当然莫扎特不是一个仍然在世且我们有幸还能听到他演奏的钢琴家,但是对所有听他音乐的人来说,我们可以从他所写的钢琴音乐中判断——他完全能够和进入这个名单的任何一位竞争者 一决高下。只要听一下他的《第21号钢琴协奏曲》就可以肯定他是这些人之中最著名的作曲家。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贝多芬的演奏与通常的钢琴弹奏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似乎他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人 Carl Ludwig Junker 的评价。我们当然找不到任何贝多芬演奏的录音,但是我们有他为那些听他演奏的人创作的具有艺术感染力 且独出心裁的音乐。 肖邦 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他是波兰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是钢琴独奏,尽管没有他的录音(最早的录音资料出现在1860年)。一个同时代的人说:“人们可以说肖邦创建了一个钢琴学校和作曲学校,事实上,没有什么能与在钢琴上演奏肖邦那些轻盈且美妙的前奏曲相比。此外,没有什么比他的作品更充满独创性,与众不同和优雅的了。“ 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能和肖邦竞争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头衔的只有李斯特一人。他是来自匈牙利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钢琴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极其不平凡的《巡礼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B小调钢琴奏鸣曲》和他的《魔菲斯托圆舞曲》(Mephisto Waltz)。作为一个传奇的表演者甚至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李斯特狂人。 克拉拉·舒曼 Clara Schumann (1819-1896)克拉拉是为数不多在十九世纪音乐中最具竞争力的女性钢琴家之一,她在

世界古典音乐大师排名

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美国古典音乐研究家菲尔·G·古尔丁(PhilG.Goulding)花7年时间完成《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一书,对50位世界顶尖作曲家进行了排名,使之成为西方古典音乐入门的经典之作。 不朽的: 1. 巴赫——西方艺术的巨人 2. 莫扎特——最杰出的天赋音乐奇才 3. 贝多芬——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 半人半神的: 4. 瓦格纳——最伟大的戏剧作曲家 5. 海顿——近乎不朽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6. 勃拉姆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和最顶尖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 7. 舒伯特——古典/浪漫主义的钢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国歌曲之王 8. 舒曼——浪漫主义的化身,歌曲、钢琴曲和交响乐的诗一般的大师 9. 亨德尔——巴洛克旋律专家,清唱剧天才 10. 柴科夫斯基——俄罗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师 天才的: 11.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神童,优美、典雅的钢琴曲和交响曲作家 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 13.李斯特——最优秀的钢琴家,交响诗的发明人 14.肖邦——钢琴之王 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 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 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 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 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 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著名交响诗的作者 超群的: 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 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 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 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 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 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 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 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 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与印象派德彪西合作 30.罗西尼——威尔第前与唐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

古典音乐各时期与音乐家与作品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及作品推荐欣赏[ 原创] 一、巴洛克时期 (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2.歌剧《仙后》。3.歌曲选辑。4.颂歌选辑。 (4)D.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荐曲目:1.《四季》(春)(夏)(秋)(冬)小提琴协奏曲。2.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3.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4.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5.圣母悼歌。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2.协奏曲选辑。3.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哈(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父》。推荐曲目:1.《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2.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E大调及D小调双小提琴)。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六首BWV1007~1012)。6.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1029。7.鲁特琴作品(BWV995~1000)。8.管风琴作品选辑(包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BWV565以及C小调帕萨卡里亚舞曲与赋格曲BWV582)。9.三重奏鸣曲(BWV525~530)。10.郭德堡变奏曲BWV 988。11.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二册BWV846~869,BWV870~893)。12.赋格的艺术BWV1080。 13.清唱剧选辑(包含BWV118,140,147)。14.B小调弥撒曲BWV232。15.马太受难曲BWV 224。16.圣约翰受难曲BWV245。 (10)韩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水上音乐之I 之II (组曲)。2.《皇家烟火》组曲。3.十二首大协奏曲OP.6。4.《亚历山大的盛宴》大协奏曲。5.双簧管协奏曲(G小调和降B大调)。6.管风琴协奏曲《杜鹃与夜莺》OP.4 NO.4。7.竖琴协奏曲OP.4 ,NO.6。8.大键琴组曲第一集(包括《快乐的铁匠》)。9.神剧《弥赛亚》。10.歌剧选曲(任选)。 (11)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2.柯瑞主题变奏曲。 (12)裴高赖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圣母悼歌。

古典音乐各时期音乐家

一、巴洛克时期 (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2)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3)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 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歌剧《仙后》。

3.歌曲选辑。 4.颂歌选辑。 (4)D?史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可任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2.大键琴作品选辑。 (6)韦瓦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推荐曲目:1.《四季》(春)(夏)(秋)(冬)小提琴协奏曲。2.十二首协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3.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4.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5.圣母悼歌。6.圣母赞美歌。 (7)泰雷曼(1681~167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 2.协奏曲选辑。 3.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9)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

父》。推荐曲目:1.《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2.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E大调及D小调双小提琴)。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 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 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六首BWV1007~1012)。 6.大提琴奏鸣曲BWV1027~1029。 7.鲁特琴作品(BWV995~1000)。8.管风琴作品选辑(包含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BWV565以及C小调帕萨卡里亚舞曲与赋格曲BWV582)。 9.三重奏鸣曲(BWV525~530)。10.郭德堡变奏曲BWV 988。11.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二册BWV846~869,BWV870~893)。12.赋格的艺术BWV1080。13.清唱剧选辑(包含BWV118,140,147)。14.B小调弥撒曲BWV232。15.马太受难曲BWV 224。16.圣约翰受难曲BWV245。 (10)亨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水上音乐之I 之II (组曲)。2.《皇家烟火》组曲。3.十二首大协奏曲OP.6。4.《亚历山大的盛宴》大协奏曲。5.双簧管协奏曲(G小调和降B大调)。6.管风琴协奏曲《杜鹃与夜莺》OP.4 NO.4。7.竖琴协奏曲OP.4 ,NO.6。8.大键琴组曲第一集(包括《快乐的铁匠》)。 9.神剧《弥赛亚》。10.歌剧选曲(任选)。 (11)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2.柯瑞主题变奏曲。 (12)裴高赖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推荐曲目:圣母悼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主要作品《十二平均律》、《托卡塔及赋格》;也称清唱剧大师,主要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等;的维瓦尔弟(小提琴),主要作品《四季》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 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代表人物,有、莫扎特、等,这三人一起被后人称为“”。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而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是最著名的代表。他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之大;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主要的代表著有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第六《》、第九《》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歌剧《》等大量作品。 第三个时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 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特征主要是作曲形式多样化,有了一定改革,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第四个时期近代主义乐派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伯恩思坦、、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 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古典音乐知识汇总

俺来耳机大毒坛也有一段时间了, 最近用了两个星期把近三百页的古典音乐版看了一遍,收获很大。 我把很多文章都做了书签,不敢独享, 现回馈于爱乐之人。希望能对象我这样的新手有帮助。 erji-classical 文章 概念 转贴乐评推荐:赋格曲——贝多芬音乐心灵的永恒提问 弦乐四重奏的世界 请问:什么是“咏叹调”? 小提琴的力量布里奇斯(澳大利亚)/文 转贴指挥家的任务与风格 指挥是怎么掌控一支曲子的演奏节奏的? 常用音乐术语 什么是洛可可呢? 菜鸟请大家解释一下室内乐和室外乐的定义,谢谢 不懂就问--请问什么是斌格? 不懂就问系列:什么叫历史录音? 谁能说出古典音乐究竟是什么风格? 转贴史怀哲的《巴赫论》与《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帮我扫个盲! 从结构上理解钢琴协奏曲 音乐中的数字: 速度和音高 大禾花是? 问下,协奏属于交响么? 入门 也转一帖文笔很好(长) 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转贴什么是古典音乐?伯恩斯坦著 欣赏古典音乐的几个境界,传贴 请问什么是古典音乐? 转载--即兴聆乐古典音乐的人文精神随想 谈古典音乐论坛初哥的几大症状!!! 作曲家的人格气质与风格 推荐转贴古典音乐的『新天新地』之六:精致录音艺术的文化传统

古典的入门感受及想法 古典音乐基本常识(大家最好能记住) 为朋友推荐了一些“复杂”的古典音乐作品D(ZT) ■古典扫盲■之骨干音乐家 (请教)如何听古典音乐?(推选入门书籍) 问:如何去听音乐会。因该注意什么? 想接触交响乐,请大家指点一下 转贴:完全傻瓜古典专辑by CATS 讨论在音质,曲目涵盖,演奏水平之间的优先顺序该怎么排比较好?问个细节问题:大家怎样听古典音乐的... 初听古典有必要追究版本问题吗? 巴洛克算不算古典? 刚接触歌剧,想问一下,大家听歌剧,都能听懂唱词吗? 为一起初入门的转载文... ZT 感想 原创几张CD与几段生活的故事 音乐笔谈(原创) 原创我是这样理解音乐的 原创我听古典音乐 推荐转贴文化省思》古典音乐界『庸俗化』现象的省思苏友瑞 转帖古典音乐欣赏者特质 ~ZZ~年轻人欣赏古典音乐可能遇到的困难 (转贴)第三只眼看国人听古典音乐 一点想法和建议 人生苦乐总相随(兼回aiyue1129兄) 转载一篇非常不错的古典音乐文章(推荐)--共鸣就共鸣 我对音乐的一些看法!(原创) 对古典的看法 弃智 补充完整,我所听过的最具中国古典风味的音乐,和纳西古乐之我见转贴推荐:【即兴聆乐】从古典音乐的《入门问题》谈起 音乐杂谈 潜水一年多,今天发一篇——断臂的维纳斯 【原创】《偶心中的经典+入门的4大交响曲》 瞎谈几句音乐会现场以及一些杂七杂八随想。 古典音乐与灵魂。。。 浅浅的谈一下巴赫和勃拉姆斯的协奏曲 书香碟韵 经验 转贴:购买古典音乐唱片的八条心得

世界十大交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五、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一八二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号交响曲,古典主义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颠峰。然而,同样由贝多芬所催生的音乐上的浪漫思潮,亦早已如星火燎原般地席卷欧陆。一八三零年,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正式将“标题音乐”推上台面,时隔“贝九”不过六年时光。接下来的三十年,浪漫美学弥漫欧洲,“贝九”则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极致,是无法被超越的;它取得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成了图腾。 年轻的勃拉姆斯,具备非凡的才华,扎实的对位训练,从小就被古典精神的捍卫者视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怂恿他写作交响曲的声音令年轻的勃拉姆斯耳根未

古典音乐家巴赫的介绍

古典音乐家巴赫的介绍 中文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外文名:JohannSebastianBach 别名:JSBACH/J·S·巴赫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爱森纳赫 出生日期:1685年3月21日(儒略历);3月31日(格里历) 逝世日期:1750年7月28日 职业:管风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 主题风格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的音乐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他深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痛苦,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虽然他消极、屈服,但也还没存看到改变生活的途径。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市民之间的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 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

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 形式推上顶峰。[3] 声乐作品 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 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 福未来的渴望。巴赫的声乐作品中以康塔塔最为丰富多彩。巴赫的 康塔塔一方面继承了接近歌剧的世俗“康路塔”的传统,另一方面 继承了接近复调合唱的宗教康塔塔的传统,创造出一种声乐器乐综 合的新型的康塔塔。它无论在内容上和风格上都比旧的康塔塔要深刻、丰富多了。 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 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 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 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 真纯朴了!” 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评论十分精辟:“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 股律动,源源而出。”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

古典音乐入门曲目推荐

耳熟不能详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总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左右,不管你是不是爱乐之人,总免不了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它。歌曲、电视节目、广告、广播、互联网、游戏、演出等,在各个方面都难免有它的存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然而,在这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中,古典音乐作为整个西方艺术文化的瑰宝,时至今日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活跃着。(想来想去,还是写这样一个弱智的开场白吧*^__^*)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有这样的困惑:这首曲子真熟悉,是谁写的呢?咦,这首曲子来自哪部作品里呢?唉,叫什么名字呢?怎么在嘴边,就是叫不出来呀。(除非专业音乐工作者,不过我想甚至一些专业的音乐人也未必能一一道全,因为这的确是个细心的活儿。) 如果你也一样,常常会有这些“困惑”的话,那么本文应该会对你大有帮助。但光是看以下的这些曲名、作曲者和作品出处可能还不一定能使你与“困惑”你的那首曲子对应上,所以我建议最好还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听一下,加深印象。 好了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将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每级曲目不等,共100多首(我想应该够了吧),列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那些耳熟却不能详的经典。(看看究竟是那些东东,经常困扰我们^_^) 说明:一级的曲子,听到后最容易说出名字,十级的曲子,听到后最不容易说出名字,但每首曲目都很耳熟,肯定不止一次地听到过(或是原曲的改编,重新演绎等)。当然,如果你能准确地说出等级越高的曲目,也说明你对古典音乐越了解。 一级(入门1级): (1)《蓝色多瑙河》—约翰?斯特劳斯【J】著名的圆舞曲之王的传世名作。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倒数第二首曲目。(我想这首曲子不会有朋友没听过吧) (2)《卡门》(序曲)选自歌剧《卡门》—比才比才不是个作曲天才。但当他写《卡门》时,他是。(序曲的“斗牛士进行曲”已经早就深入人心了,说实话,在考虑和多瑙河谁排第一的时候,着实头疼了一把)(3)《四季》(“春”乐章、“冬”乐章)—维瓦尔蒂作为全世界版本最多的古典名作(据说有6000多个版本),当然是百听不厌的。(早期的各种庆典中,背景音乐几乎都被它包了) (4)《拉德斯基进行曲》—约翰?斯特劳斯【S】老爹的最后杀手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雷打不动的最后压轴曲,作为圆舞曲之王的爸爸,没有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当然说不过去。(经常响起在各类颁奖典礼、节庆晚会的结尾,台上乱成一锅粥时) (5)《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贝多芬我想几乎世上所有人一生中都听过的交响曲片段就是它了吧。(开头那段命运的敲门声,是个人都耳熟吧) (6)《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问:他一共谱写了21首匈牙利舞曲,为什么单单第五号为大众所钟爱呢?答:因为它太朗朗上口了(两分多种的小曲,不想记住,也难呀) (7)《小步舞曲》—巴赫嗦,哆唻咪发嗦哆哆~~~ 快乐的小步随着旋律就荡漾了起来。不过巴赫可不止这首小步舞曲哟,多了去了(很多电脑教学软件的背景音乐,尤其金山公司的“开天辟地学电脑”) (8)《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普契尼这首第三幕开头卡拉夫王子的咏叹调被认为是男高音的试金石,所以我们的耳朵也跟着试了N遍。(青歌赛里,美声组里一晚上能唱四、五次。唉,怎么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