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主备

初审终审人备间上间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

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

是_________ ,图二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_。

(2)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

图一是用________ 做接穗,图二是用

__________做接穗。

1、C

2、B

3、B

4、 A

5、 B

6、一般来说不能成活,因为叶芽是用来发育成茎和叶的,将枝条上所有的芽(包括叶芽)都去掉,新的茎和叶就失去了生长的结构基础。

7、这样做第一可以防止块茎腐烂,第二是草木灰肥富含钾,能为马铃薯幼苗的生长提供了肥料。

8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9、无性生殖增殖分化

10、生殖和发育 11、扦插嫁接

12、C 13、(1)枝接芽接(2)枝或茎芽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2019年精选文档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一、体系科学,侧重指导和学生能力培养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定义,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变化重新细化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让教师更加明确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技能和策略的训练,相对于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革新。所以,今后语文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把程序性知识教学列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用程序性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取代传统的陈述性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内涵,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中,就明确安插了阅读指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指导。这些“特有的安排”贯穿在每单元的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可以说,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指导思路,很容易达到自主理解文章的要求。当然,这样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对于老师来说指导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难。 (二)知识体系科学,引导重在有序落实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必须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律地、有梯度地来设计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如在阅读教学方面,初中阶段要掌握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快读、精读、浏览等)全部囊括其中,并且科学地分布在各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单元文章体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阅读技巧训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阅读方式、方法的教学性知识系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技法认知。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方式的比较训练,反复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自然能有效提升。 (三)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更加明确,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新课标”要求课堂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地理解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才是有效的课堂。新教材的设计已经很明确地渗透了这种思路。比如在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中,是由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探究”“积累拓展”构成的,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这样的编写思路明确地体现了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系统后,学生再经过“自读”课文训练达到由内而外、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知识的能力化、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由传统读写走向思辨、创新读写

2018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新变化

部编教材解读 一、部编教材分类呈现 (一)名著(8部) 册次名著册次名著 七(上)《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八(下)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七(下)《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九(上) 《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九(下) 《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二)综合性学习(18个)

九(上)人无信不立古诗苑漫步身边的文化遗产 九(下)走上辩论台 君子自强不 息 评选年度班 级之星 (三)文言文(36篇) 册次篇目册次篇目 七(上)《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诸葛亮 狼/蒲松龄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八(下) 桃花源记/陶渊明 小石潭记/柳宗元 《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马说/韩愈 七(下)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卖油翁/欧阳修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河中石兽/纪昀 九(上)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上)三峡/郦道元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列子》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九(下) 鱼我所欲也/《孟子》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曹刿论战/《左传》 出师表/诸葛亮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四)古诗词(73首,其中课外47首) 册次篇目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

2016年人教版新编(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 单元 阅读 主 题 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四 季 美 景学习朗读,品味文 中的精彩语句,体 会汉语之美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 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至 爱 亲 情学习朗读,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把握 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学 习 生 活学习默读,一气呵 成读完全文,梳理 文章的主要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 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人 生 之 舟学习默读,学会圈 点勾画,理清作者 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 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动 物 与 人学习默读,学做摘 录,概括文章的中 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 伦兹 20.狼/蒲松龄 如何突出中心 六想 象 之 翼学习快速阅读,展 开联想和想象,深 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 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册生字词大汇总(最新)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全册生字词大汇总(最新) 七年级上册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瞬间训诫 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 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茁壮庸碌辜负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肃然起敬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 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 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夏蚊成雷蝉蜕饥寒离乱缀连远 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 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贪婪堕落点缀 自豪冉冉苦煞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 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慧心嬉戏风韵慷慨

闲适撤销禀告厄运折磨行乞正色落 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获益匪浅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 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 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镶响晴温情安适肌肤秀气水藻 贮蓄澄清空灵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 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日转星移 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肥硕乌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 清洌梦寐奇幻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 茏幽雅叹服造物主凝神扰乱 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 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海枯石烂

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 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 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莴苣毫不犹豫遥遥在望一叶孤舟 憔悴苦心孤诣恍然大悟骇人听闻瑟缩诀别嫌恶虐杀宽恕 各得其所随声附和钦差大臣肃杀沐浴祷告倘若妄弃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踉踉跄跄无端炫耀称职呈报陛下哞哞绵延裹藏 妥当滑稽爵士赏赐缥缈女娲孪生潜行葱茏 七年级下册 确凿菜畦桑葚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 蝉蜕盔甲秕谷荒草萋萋九曲连环回环曲折 收敛脑髓臃肿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可歌可泣 攢蟋蟀轻捷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 骊歌木屐讪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死而后已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心得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解读 ---以七年级上、下册教材教学为例 周晓美西舍路中学 关键词:新部编教材初一语文教学体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合,自然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并在教学实践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帮助学生尽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工具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教给学生理解、表达、交换,读、说、写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和理解研究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二)人文性的特点:从传统观念来看就是通过语文学习,正人品、开智慧、有礼义、讲道德,在现在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最能体现我们的名族历史、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学好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当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你就并不代表你自己,你的素质代表整个中国的国民素质,如果你连母语也讲不好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一)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字词句”的掌握和“读说写”的基本功训练,把学生培养成能迅速而又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理解和处理信息,进而传递自己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并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语文人文性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迎接挑战,具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人文素质和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部编语文改革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课堂教学与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精编版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 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五、教学建议 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点击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这些重要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例如,符合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要规范;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等等。在此主要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分析。 一、整体分析 1. 概况 教材承载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具体体现,所以初中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根据新课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内容展开,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也把握内涵的深度。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其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的同时,也注意把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优秀的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套教材每个年级的课本均是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编写的,七年级、八年级再到九年级语文课本知识及文化素养都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的。三个年级总共有六册书,各册书围绕语文教材的总体目标与总体要求,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每册书均包括了不同的文体,不同风格的课文,涉及到多种主题,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侧重方面也有所不同。 2.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构成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5)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7)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9)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1) 一、教学建议 (11) 二、评价建议 (14)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5)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5)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5)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5) (五)具体建议 (15) 三、教材编写建议 (18)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8)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9)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3)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3)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3)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已经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三年期间必读的文学名著清单 以语文为例,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教材初中各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如下:初一年级上学期 鲁迅《朝花夕拾》、吴承恩《西游记》、孙犁《白洋淀纪事》、沈从文《湘行散记》、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 初一年级下学期 老舍《骆驼祥子》、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柳青《创业史》、阿西莫夫《基地》、杰克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初二年级上学期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法布尔《昆虫记》、王树增《长征》、李鸣生《飞向太空港》、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初二年级下学期 傅雷《傅雷家书》、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路遥《平凡的世界》、罗曼·罗兰《名人传》 初三年级上学期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论语》十二章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5.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6.猫/郑振铎 17.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18.狼/蒲松龄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19.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0.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 吴望尧 21.女娲造人/袁珂 22.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 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 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 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 二)/陆游、潼关/谭嗣同 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臧克家 3.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5.黄河颂/光未然 6.老山界/陆定一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写作: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 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驿路梨花/彭荆风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 颐 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 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课本全目录课件.doc

七年级上册 阅读 单元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四季学习朗读,品味文中1.春/朱自清4.古代诗歌四首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美景的精彩语句,体会汉2.济南的冬天/老舍观沧海/曹操 语之美3.雨的四季/刘湛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至爱学习朗读,整体感知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8.《世说新语》两则 学会记事亲情课文内容,把握作者6.散步/莫怀戚 咏雪 思想感情7.散文诗两首 陈太丘与友期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学习学习默读,一气呵成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11.窃读记/林海音 写人要抓住特点生活读完全文,梳理文章迅12.《论语》十二章 的主要内容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 勒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人生学习默读,学会圈点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 思路要清晰之舟勾画,理清作者思路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顿?亨特 16.诫子书/诸葛亮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动物学习默读,学做摘17.猫/郑振铎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 如何突出中心与人录,概括文章的中心18.鸟/梁实秋 伦兹 20.狼/蒲松龄 六想象学习快速阅读,展开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4.寓言四则 发挥联想和想象之翼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解文章22.诗两首 《伊索寓言》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蚊子和狮子/《伊索寓 太阳船/吴望尧

言》 23.女娲造人/袁珂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整体特点

你好,很高兴能与你一起学习。能量库的王老师能认识你,真的很高兴。在学习教材之前,你先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例。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学习教材。 首先,你要了解教材的编排原则。 你可以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语文教材编排包括六大原则: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课文选择的四个标准,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综合实践活动,和各种语文知识的学习。 1、双线组织单元教学结构。你知道,每册书都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如,修身正己、挚爱亲情、科学探险、人生之舟等等。这就是人文主题;同时,这些课文还要负担起向你传递语文基本知识、锻炼你的语文基本能力、教授你学习策略、培养你学习习惯等任务。这就是你要养成的语文素养。 2、每单元四篇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自读课文前面标有星号,为课内自读课。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为课外自读课。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一起组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你可以从教读课学习阅读方法、在自读课强化你学会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课拓展你的知识面。整个初中总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你就达标了。 3、语文课文选择有四个原则。你要知道,教材中的课文都符合四个特点:典型性、多样性、语文性、适应性。这些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最好的,特别有代表性;现代文、古文、外国作品、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等,样式很多;文质兼美,也是必需的,你会从中学会好的思想,读到优美的语言;难度适中、每篇文章都适合不同年级的你。 4、自主学习,是你最好的学习品质。教材为你设置了单元提示、预习或阅读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旁批等,这些,你都会很轻易地发现,并会熟练地运用起来,以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但是,写作技巧点拨,探究性学习这两项,就需要你耐心地去发现领悟啦! 5、综合实践活动,你一定要重视哟!因为你也知道,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啊。八九年级共有且只有四个专门的活动探究单元,一本书一个单元。相信你,读一读、做一做、写一写,你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能力很快就会提高的,而且,你也不会不知道,综合实践,在中考中是有五到十分的啊。 6、语文知识的学习,相信,你也不会落后的。各种修辞手法的解说,你一定要仔细阅读;各种语法知识,你也要看一看,语文不考语法,但是,英语会考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作者萧红和文章主人公鲁迅先生。 过程与方法:1.体会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二、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3、读准字音: 咳嗽(késou)调羹(tiáo ɡēnɡ)阖(hé)抹杀(mǒ)揩(kāi)忧郁(yōu yù)喘(chuǎn)腻(nì) 校对(jiào)悠然(yōu) 4、辨清字形: 喘(chuǎn)喘气揩(kāi)揩油 踹(chuài)踹倒楷(kǎi)小楷 湍(tuān)湍急谐(xié)和谐 5、理解词语: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眼睛不济: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 揩:擦,抹。 调羹: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 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教学要点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 1、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把握好重音和停连;品味语言,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 2、古诗:《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要求:诵读、节奏;写景的作用;赏析句子、描绘画面;思想感情。 注意:诗歌分类(时间、内容)。 3、写作:热爱写作,搜集素材。 实践:季节、校园、成长。 4、作者:朱自清、老舍、曹操、李白、马致远。 5、文化常识: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星汉、杨花、龙标(称谓)、客路。官职升降。 6、语法:名词。 7、附课后字词: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窠巢、黄晕);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

澄清、空灵、地毯(髻);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高邈、畦)。 第二单元 《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 1、重视朗读,语气、节奏、感情;体会感情;写人技巧;赏析修辞、人物描写。 2、文言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解词:儿女、文义、俄而、何所似、差、未若、因;期、日中、舍、去、乃、不、委、引、顾。 3、写作:学会记事(起因、经过、结果);锤炼语言,细节;模仿课文。 实践:扩写(细节、情感),《那一次,我真》《我们是一家人》。 4、作者:史铁生、泰戈尔、冰心。 5、文化常识:菡萏、敬辞与谦辞。 6、语法:词义和语境。(与记叙文理解、赏析词句相关)。 7、附课后字词: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信服、分歧、取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篇目

单元 阅读 主 题 阅读策略课文写作 一四 季 美 景学习朗读,品味文 中的精彩语句,体 会汉语之美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 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至 爱 亲 情学习朗读,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把握 作者思想感情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学 习 生 活学习默读,一气呵 成读完全文,梳理 文章的主要内容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 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人 生 之 舟学习默读,学会圈 点勾画,理清作者 思路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 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16.诫子书/诸葛亮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动 物 与 人学习默读,学做摘 录,概括文章的中 心 17.猫/郑振铎 18.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 伦兹 20.狼/蒲松龄 如何突出中心 六想 象 之 翼学习快速阅读,展 开联想和想象,深 入理解文章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 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新版部编xx教材解析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是教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端正情感价值观的最重要载体和标准参照。旧版教材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上显得不足。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众多优点后,在学科体系构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有了新的定义和突破。教材变得更加科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体系;思辨;创新;多元 一、体系科学,侧重指导和学生能力培养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定义,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变化重新细化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让教师更加明确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技能和策略的训练,相对于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革新。所以,今后语文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把程序性知识教学列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 用程序性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取代传统的陈述性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内涵,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中,就明确安插了阅读指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指导。这些“特有的安排”贯穿在每单元的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可以说,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指导思路,很容易达到自主理解文章的要求。当然,这样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对于老师来说指导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难。 (二)知识体系科学,引导重在有序落实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必须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律地、有梯度地来设计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

2018年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2018年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新的定义,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变化重新细化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让教师更加明确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加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技能和策略的训练,相对于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革新。所以,今后语文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把程序性知识教学列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建构 用程序性的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取代传统的陈述性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内涵,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上)自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中,就明确安插了阅读指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指导。这些“特有的安排”贯穿在每单元的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可以说,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指导思路,很容易达到自主理解文章的要求。当然,这样也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

习,而是对于老师来说指导的难度有所增加,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难。 (二)知识体系科学,引导重在有序落实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必须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律地、有梯度地来设计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如在阅读教学方面,初中阶段要掌握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快读、精读、浏览等)全部囊括其中,并且科学地分布在各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单元文章体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阅读技巧训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阅读方式、方法的教学性知识系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阅读技法认知。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方式的比较训练,反复训练,学生阅读能力自然能有效提升。 (三)学生为主体的思路更加明确,指导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新课标”要求课堂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地理解了知识、掌握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才是有效的课堂。新教材的设计已经很明确地渗透了这种思路。比如在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中,是由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探究”“积累拓展”构成的,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这样的编写思路明确地体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心得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心 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心得 暑教会期间,根据学校及区教育局、教研室安排,由我校刘辉老师主讲,我们全校教师进行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教材的内容变化、设计理念及编排目的等各方面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部编本”语文教材仿佛如一缕春风给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带来活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窗户。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立意要高,立德树人。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和以往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大有不同。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以往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大力提倡阅读。而新教材尤其注重了这方面的改革,真正让阅读走近学生的生活。重要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初中则加强了“名着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