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

同济大学2004交通工程学试题

一简答题(6×8分)

1 单向交通的设置条件?

2 交通工程1后的习题。

3 公共交通优先有什么措施?

4出行分布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条件。

5 给你道路1和道路2的时变图,如何确定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并说明理由。

6 给你一个出行路线图,让你说明那条是基于家的出行HM和那条是非基于家的

出行NHM,计算出行产生次数和出行吸引次数。

二计算题(18+8+8+18 )

1 运用logit模型求两条道路所占的流量的比例。

2 计算高峰小时流量,PHF(15),给你日变系数,和月变系数让你求AADT。

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

1.判断(10小题,每题3分)

具体的回忆不起来了,都是些基本概念,大部分说的都很绝对,所以大部分都是错误的2.简答(6道?8道?每题5分)

这里面考察的都是比较理论的题目。有一题是考ITS,让你说下对ITS下面的几个子系统的看法等等。有一题是问有关转移曲线的问题,基本概念。还有考察设计车速的概念,信号配时方法等,具体的都记不清了,都是很基本的,不过有的题目出的有点偏,比如转移曲线的那道。

3.论述和计算(8道好像,每道都有10分左右)

里面考察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及其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信号配时;排队论(很简单的排队);福来特迭代(这个比较费时间,两次迭代);泊松分布;交通网布局及其特点。(能想起来的就只有这些了)

总的看来,05年的交通工程很偏重理论的,05年也是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为专业课放在初试里考,第一次命题。计算题都比较简单,只是福来特迭代很麻烦,还要求迭代两次。

同济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

一、判断题

1交通工程学式关于道路、铁路、机场。以及标志、标线与防护栏等工程。(×)

2城市交通阻塞与其土地利用不当有关。(×)

3道路上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4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5交通控制即是用信号机控制信号灯。

6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7、物流即是货物运输。(×)

8、交通需求管理(TDM)是通过限制交通需求的措施来达到改善交通之目的。(×)

9、影响城市交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土地使用的情况。(√)

10、使道路的各种功能有效分离是解决交通阻塞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要提倡公交优先?

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中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也在迅速增加,而相当大的比例是私人小汽车的增长。由于小汽车是一种占用道路资源大、能源消耗大,污染高的交通出行工具,它的广泛使用,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尤其以交通拥挤为甚。而公共交通在这几个方面相对小汽车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 2、 TSM 与 TDM 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有限的资源:环境、土地资源、能源等,是永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的,扩建道路不是一个永恒的满足交通需求的方法,TSM和TDM是在这个背景提出的交通管理方法,都属于“按供管需”的管理方法。所不同的是交通需求管理(TDM)侧重对需求的控制和管理,其要点在于减少出行生成和改变出行时间与方式,以减少减少出行过程中的时空消耗;重点在于对机动车拥有与使用的控制,压缩不合理出行。而交通系统管理(TSM)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交通设施以满足交通需求,其内容包含了提高路网容量的措施,包括技术管理、行政管理、法规管理、交通安全教育、交通控制等多种措施的整合。

3、交通分配预测-转移曲线。何为交通方式划分的转移曲线?简要说明其用途。

根据不同的出行方式的广义费用和服务水平,制定的分担比例曲线。可用于确定城市交通中的出行比例。

4、信号配时概念。交通控制信号配时应确定哪些基本参数?试说明这些参数的基本含义。(5%)

周期、相位、绿信比。

5、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可分为哪几个等级(不少于4类)?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应该的密度顺序如何?(5%)

城市道路等级包括: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快速路承担长距离、快速行驶的车流,是连接城市各大区域之间的连接性道路;

主干道承担中长距离交通、连接相邻的大区域或承担大区域内的集中交通;对于中小城市,通常没有快速路,则主干道定位为交通型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通路,用于传输大量、高速的交通流,主干道沿线原则上不设置各类交通吸引点的出入口。

次干道功能定位为连接型道路,用以汇集多条支路上的交通,并将其传送到交通主干道;是将支路交通传运到主干动上的道路,同时用于分担主干道上短距离及慢速的交通流;

支路功能定位于生活型道路,用以链接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主要承担工作、购物、休闲等进出集散交通。

其密度顺序的关系是: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三、计算题

1交通流方程

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关系为V=88-1.6K,如果保证车流处于畅通流状态(即K

2、泊松分布

在长为6公里的道路上随机分布着60辆汽车,未来确定车辆随机分布模型,进行了统计量的调查分析,试说明在怎样的情况下车辆分布可认为是泊松分布?并按照泊松分布求任意1公里路段上车辆数超过4辆的概率。(10%)

3.车速统计

在某道路断面做车速抽样观测,所得数据如下表,试求平均车速,并用插值法求第15%位车速和第85%位车速。并说明这两个车速特征值有何用处?(20%)

解:参见98年硕士入学考试第2题 4 、Wardrop均衡原理

试述交通分配的Wardrop均衡原理,并给出其数学描述。(10%)

参见2000年硕士入学考试:二-4) 1.用户最优原则

每条道路上实际行驶时间均等:T1=T2=…=Tn; 2.系统最优原则

按照系统在总耗时最少的原则对交通量进行分配:

四、世博交通的意见

同济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

一判断题

1、交通工程学式关于道路、铁路、机场。以及标志、标线与防护栏等工程。(×)

2、城市交通阻塞与其土地利用不当有关。(×)

3、道路上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4、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5、交通控制即是用信号机控制信号灯。

6、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7、物流即是货物运输。(×)

8、交通需求管理(TDM)是通过限制交通需求的措施来达到改善交通之目的。(×)

9、影响城市交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土地使用的情况。(√)

10、使道路的各种功能有效分离是解决交通阻塞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就是以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有效管理交通需求为目的,根据社会经济与交通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运行现状调查,应用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城市

交通管理的目标与策略,对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组织、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应用与发展进行系统规划

2、为什么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

之所以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是基于如下背景的:全无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是较小的,即使流量增加,延误增加也有限。但鉴于安全性考虑,使得全无控制交叉口在低流量时就要求加以管制,有无控制立刻变成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延误将明显增加。较好的措施是在这两种控制方式之间,考虑一种过渡形式的控制,若能采取某种交通标志的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之,则既能解决安全问题,又不会导致太多不必要延误的增加,将是比较理想的,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就能很好的满足这种要求。

3、交通分配预测-转移曲线(何为交通方式划分的转移曲线?简要说明其用途。)

根据不同的出行方式的广义费用和服务水平,制定的分担比例曲线。可用于确定城市交通中的出行比例。

4、为什么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

之所以要采用交叉口主路优先的控制方式,是基于如下背景的:全无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是较小的,即使流量增加,延误增加也有限。但鉴于安全性考虑,使得全无控制交叉口在低流量时就要求加以管制,有无控制立刻变成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延误将明显增加。较好的措施是在这两种控制方式之间,考虑一种过渡形式的控制,若能采取某种交通标志的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之,则既能解决安全问题,又不会导致太多不必要延误的增加,将是比较理想的,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就能很好的满足这种要求。

5、平面交叉口管理方式的选取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施管制的方式取决于交叉口的几何特征和交通状况,目的是为了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即在满足安全这一准则下,提高交叉口交通流运行效率。三、计算题

1.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综合考核

某市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95万,共有道路240公里,其中主干道90公里,次干道100公里,支路50公里。试求该城市的道路网密度。由于50%的上班采用自行车方式,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交通非常拥挤和混乱。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提示:分近期和远期的情况来讨论。(20%)

该城市为中型城市。

该市道路网密度:主干道:1.20km/km2,次干道:1.33 km/km2,支路:0.67km/km2。主次干路密度均符合中型城市的路网密度要求,但是支路密度距规范规定的3~5 km/km2还相差较多。另外,该市道路级配为:主:次:支=1:1.11:0.42,显然支路的比例也明显偏低。改善交叉口拥挤混乱的方法:

近期:由于自行车步行比例过高,应该对自行车交通进行组织,选定自行车

交通的主要通道,为自行车的路段通行创造好的行驶环境。在交叉口对自行车交通进行专门的渠化设计和配时优化设计,提高自行车交通在交叉口的秩序性和通行效率。

远期:增加支路的建设,使之满足规范规定,并相应规划自行车交通出行通道和专用道街。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吸引人们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从而比较根本地改善过多的自行车交通所带来的拥挤和混乱。

3、交叉口延误分析

在某一路段上车流以Q veh/h的驶入速率均匀地驶入红绿灯交叉口处的进口道,在不排队等待的情况下,可用同样流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而排过队的那部分车辆将以S veh/h的驶出率均匀地驶出停车线。设信号灯周期为c秒,其中红灯为r秒,绿灯(c-r)秒。

试求:绿灯结束时无车辆排队的条件。在此条件下求:

①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排队车辆数及其出现的时刻;

②②一个周期内保持S veh/h驶出率的时间;

③③每辆车的平均排队时间?

解:如图:当满足排队消散时间tF≤c时,

绿灯结束时才不会有排队,此时有:

在此条件下:

①显然红灯结束时(绿灯亮时)排队长度最大,如图:

2009年交通工程初试试题

一、判断(10*3=30分)

1、提高通行能力or利用率,应提高进出口匝道数量。

2、BRT是高品质的快速交通。

3、还有关于交通枢纽的。

注意5.BRT是高品质的快速公共交通叉叉。。还包括公交专用道这题我错了。粗心啊

有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交通量的确定方法,道路和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原理,城市道路的

分级和各等级道路的衔接关系

二、简答题。(6*5=30分)

1、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你认为三者的区别。其关系如何。

2、什么是转移曲线?其作用如何?

3、有一种说法认为制定公交时刻表壳提高公交准点率。你认为公交的准点率主

要由什么原因影响?

4、城市道路和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如何确定,其依据是什么?

5、城市道路分为哪几个等级?是如何衔接的?为什么?

6、道路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的原理。

1.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的联系和区别

2.重力模型法,写出模型,并解释参数意义

3.交通方式转移曲线,概念,作用

4.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5.城市道路设计交通量和公路设计交通量,怎样确定,依据?

6.城市道路的构成?及其衔接形式?理由。

三、计算。(4*15=60分)

1、求最低车速,1.15%、85%位车速计算。以40km/h作为最高限速是否合理。(没

记错的话,表格和2003年初试题目中表格是一样的,即周商吾《交通工程》P45页表格。此题应注意是否如书上一样,分车速区间计算。)

2、画出交通流的时空分布曲线。平均车头时距、平均车头间距、区间平均速度、

时间平均速度、交通量的概念。

3、停车波。红灯时间t,车辆到率Q,密度K,停车密度k,问:

1)红灯结束时,停车波向上游移动的距离,排队的车辆数。

(波动理论,很简单,第一小问计算波速,以及波速向下游延伸距离,并与

平均延误法得出的距离相比较,还有计算受延误的车辆数)

2)若车辆停下距离超上游交叉口与该交叉口距离的25%,应如何调整,使车

辆不二次排队。

(第二小问计算排队长度不超过上游交叉口的条件,用距离代入很容易就得出来了。)

4、交通分布模型有哪几种?其中重力模型有什么局限性?

四、综合。(2*15=30分)

1、为解决自行车问题,城市道路采取了很多措施,问:

1)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形式,并给出图示。最常采用哪一种,该种横断面优缺点是什么。要新建一条主干道,选择哪种断面型式?说明理由。(注意:用两块板加慢行交通一体化。光哥好这口。。)

2)该种横断面在路段和交叉口对自行车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如何处理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的自行车交通?)给出图示。

(左转二次过街、右转要信号控制、注意与右转机动车分离,停车线提前)

2、2010年世博会。已知交通量为50万/天,高峰小时交通量20万/天。50%的人选用小客车(包括出租车),每车载3人,世博园周围有2条快速路,一条是双向4车道,一条是双

向6车道。5条主干道,均为双向6车道。世博园周围道路上交通已趋饱和,且无法再扩建。给出你对解决世博交通的建议。

2009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试题

一、简答(60)

1、何为k月,k周日,kD,,这些参数有何用途?

2、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哪些子系统,对应的英文简称?

3、交通标志有哪些使用要求,包括哪些要素?

4、交通分配中平衡模型和非平衡模型区别

5、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种,有何区别

6、何谓线控制?绿波系统,干道信号控制基本参数有哪些?

7、何谓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分别有哪些调查方法

8、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包括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目的

9、简述城市道路交通行车管理存在的形式及含义

10、典型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有哪些

11、服务于城市道理交通规划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12、从引道行程图曲线判断引道延误,停车延误,排队延误,排队时间(注意看引道行程图各部分区段所指)

二、计算(60)

1、在高速路段假定汽车行驶速度,每增加100公里每小时,车头与前方汽车车尾保持安全距离增大一个车身长度(车身长度为5米)推到该路段流量密度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画图。

2、好像是计算刹车的安全距离

3、和流量模拟理论的例4—15类似并画出车辆流动流量示意图(徐吉谦的书里相应章节可能是类似的图)

4、提供表格数据,计算启动损失时间,饱和车头时距,饱和交通量比率

三、论述(30)

1、影响行车安全的驾驶员心理生理特征有哪些,并结合心理特征分析如何采用驾驶员行为干预技术提升行车安全行车安全

2、好像是2010年以后重点研究领域和以前的研究有何不同,偏重哪些方面,又何发展,并对其中一个领域进行论述替自己的见解。

同济大学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人送货去单位,送完货又去商店购物,然后回家,则完成了一次出行。()

2、道路交通最基本的三要素是人、车、路。()

3、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决定要素是交通标志的形状、颜色和图符。()

4、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状态和环境下,单位时间内(良好的天气情况下),一条车行道或道路的某一断面上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或行人数量.亦称道路容量、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

5、在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如行人过街、违章行使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不合理的临时占道等,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停车视距。这一过程包括:停车视距、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

6、交通标线按功能分为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

7、地铁系统中,驾驶员的作用在于导向和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而轨道仅仅起着支承车辆

的作用。()

8、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设计中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

9、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索道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客运交通系统。()

10、山城或丘陵地区的城市交通干道的非直线系数一般建议控制在1.4之内。()

二、名词解释,,并说明其用途。(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高峰小时系数PHF。

2. 设计车速(Design speed)。

3. 车流密度。

4. 道路通行能力。

5. 延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影响道路交通行车速度的有关因素是什么?

2、单向交通的利弊及其实施条件是什么?

3、如何确定一般行车道的宽度?

4、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依据是什么?

5、交通规划一般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工作步骤?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一个周长为2公里长的圆环形车道上有三辆车分别以每小时100、120、140公里的速度不停地匀速行驶。假设可以自由超车,忽略超车时的距离和时间变化,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如下基本交通特性参数:

1)计算环道车流密度;

2)在环路上一个固定点P观测1小时,求断面流量;

3)对整个环路进行瞬时观测,求空间平均速度;

4)求时间平均速度。

2、一地铁环线,长40km。沿线设置20 个车站,每站平均相隔2km,列车全长100m,平均行驶速度为70km/h,在每个车站停留30s。考虑到制动时的安全距离,规定列车间的最小净间距(前车的尾端到后车的头端)为1km,请分析其通行能力,并确定在最大可能的服务频率下所需的车辆数。

3、设车流的速度V和密度K关系为:K =88-1.6V ,如果限制车辆的实际密度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交通密度小于临界密度)。

4、在某市郊5km 长路段上,试用两辆测试车数对向来车的方法调查平均运行速度。己知乙车数得的对向来车为165 辆,甲车所超越的车辆数为7 辆,被超越的车辆数为2 辆,乙车的运行时间为420s,甲车的运行时间为400s,求甲车行驶方向的平均运行速度为多大?

5、车流在一条6 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80km/h。路上有座4 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通力为1940 辆/h 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 辆/h(单向)。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km/ h。这样持续了1.69h 然后车流量减到 1 956 辆/h(单向)。试估计桥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六、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分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有哪些?

2011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

今年交规的试题较去年有很大的变化,今年将往年的60分的四道计算题和三十分的两道分析设计题合为5道分析计算题,每题18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与往年真题类似,但都还算简单,一般错的比较多

1、土地规划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因素

4、干线的联动控制的定义

5、区域控制使用两套交通控制就是采用两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案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四步走模型

历年试题中有,反复考察的重点。

2、行驶车速和视野,注视点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书上的18页,驾驶员特性。

3、写出特殊的交通事件的特征和相关的处理办法

这个题需要看交通设计以及平时积累

4、全有全无最短路径的原理及适用条件

答案在书121页。历年考题中有。

5 .15位车速及作用

历年考题常考题型。

1、简述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模型(太重要,几乎每年必考)

2、简述最短路径分配的原理和适用性

3、特殊事件的分类、交通特征及相应的交通管理原则和措施(答案在吴兵的交通规划与管理的第四版128页)

4、在驾驶时驾驶员的注视点、视野和行驶速度的关系

5、给出一组实测的车速分布频数,要求确定第15%位的地点车速及其作用(类似周商吾的书上45页的例题)

三、分析与计算(每题18分,5小题,总分90分)

1、给出两组数据一组是关于高峰小时交通量,另一组是关于在一个路灯信号周期的车头时距,因为数据很多,具体的记不起来了,三小问,第一问计算高峰小时系数PHF,第二问计算饱和流量S,第三问给出到达的的实际的交通量,计算分析饱和情况

2、给出两组数据,一组发生区和吸引区之间的交通量,一组是发生区和吸引区之间的行程时间,要求简述双约束重力模型的计算流程,并完成一个循环的计算。

写出双约束重力模型的流程,并根据表算出一个循环(重力模型,常考题)

3、给出两个交叉口间的一段路径的图示,道路两次有公交停靠站,题目大体为在此路段上,从公交车下来的乘客,跨越中央分隔栏横穿马路,并且过往频繁,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为10km/h,行人的行驶速度为1.2 km/h,要求定量的分析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图中信息双向六车道,那路宽为15米,假定东侧为上游信号周期时长为90s,绿信比0.5,下游信号周期时长为95s,绿信比0.55的,公交的停靠站距上游150米,距离下游180米)给出的提示信息为不考虑相邻信号的联动控制

解答:本题给你了两个交叉口和之间的一段道路,并告诉你公交车站的位置,说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乘客翻越护栏,告诉了你公交车站距离两个交叉口的距离,告诉了你两个交叉口个字的周期市场,绿信比,两个交叉口不联动,让你分析行人翻越护栏的原因,解决办法。灵活类题目,关于公交车站设计,以及信号联动。

4、一条双向两车道,让你布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布置车站,写

出流程,自己建模等等。

定量的分析适合在主线路修建港湾式停靠站的情况,建模,给出图示,还要说出不适合修建港湾式停靠站的情况

车站布置类题目,灵活作答。

5、给出两组数据,一组是1985年到2005年的公交车、社会车、出租车占用道路资源情况对比(都以百分比的形式给出),第二组数据是1985年到2005年的公交车、社会车、出租车承担运能的多少(即分担人数比例),要求对比分析三种车的特性及实际情况

灵活类题目,无固定答案,考的是养成的对交通问题的分析

2012年交通工程学试题

一、判断(10分,都见过的,以前都有)

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铁路、机场以及标志、标线与防护栏等工程。(×)

2、人口增长一倍,城市面积增大一倍则居民出行时间也增长一倍

3、交通规划就是进行交通的“四阶段”预测分析

4、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5、交通需求管理(TDM)是通过限制交通需求。(×)

二、问答(40)

1、某两口之家住在A区,在B区工作甲夜不归宿在单位住一夜。第二天,约他朋友在C 吃饭,他朋友早上从A出来去单位上班,然后中途不务正业去D逛了个超市,最后去C区吃饭,然后和甲回家。画出今天的两人OD链OD矩阵,从交通结构和交通工况等方面说说怎么样减少能耗降低污染。至少要三个方法?

2、是以静制动那个吧,有人说停车管理和减少停车位可以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阻塞。试述具体措施及理由。

3、给出绿灯时间,周期时间,黄灯时间,延误时间,饱和流量计算道路断面的基本交通流量和停车。(这个问题我自己都看的不是很懂)。第二问,若给出的是红灯时间,求道路的通行能力。(这个问题我自己不会做,记得不是很明白)

4、是ITS ,TSM,TOD, P&R, BRT 写出英文单词解释意思(有几个忘记了)

三、计算(80)

1、是wardrop 模型这个很简单 T1=20+0.02V1 ,T2=15+0.005V2 系统最优和用户最优

2、是基础的速度,密度,流量的关系。还有与车头时距、间距的关系。(这题在交通工程总论上是一样的,都是概念的东西)

3、行人通过单行道的时间是大于9秒,汽车到达是400辆/小时,一个小时内双向通行的100人,问什么情况是泊松分布?按照泊松分布求不可穿越空挡数是多少?这个时候的通行能力?(20分坑爹啊,忘记了,只记得公式)

4、是周商吾书45页15%,85% 画直方图和累计曲线,但是今年的数有些变化。

四、综合题,是公交的(20分)

1.设置交通站在道路侧面和道路中间的条件

2.第二问阐述交叉口和路段公交车停车站设计方案并阐述其适用条件还需要简易图示

3.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主动控制方式和被动控制方式问题。简述两种操作的过程,同时阐述其适用性。

2013年交通工程学试题

一、判断 (10个,20分)

基本上都见过,大多数应该是错的。

二、简答(每题10分,50分)

1、从交通规划交通设计管理层的角度分别考虑如可对交通进行节能减排。

2、交通量分配模型,列举,写出原理,区别。

3、城市横道路横断面形式优缺点适应性,还让你设计横断面,强调考虑交叉口

4、预测某道路交通流量的流程图。

5、给了5个英文词组或缩写,解释意思。

三、计算(都很基本,每个15分,60分)

1、时间平均车速空间平均车速流量的基本概念;

2、车头时距车头空距与流量密度速度的关系;

3、波速理论,道路断面变窄型,跟周商吾例题差不多;

4、柏松分布,跟周商吾课本上例题很相似。

四、(20分)

是公共交通的综合题,从管理者和公交经营者的角度分别考虑

如何让人们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从最前面5个影响因素分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材料12-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20题) 1.宜选用铝酸盐水泥作胶凝材料的工程为________。 A. 大体积砼工程 B. 耐热砼工程 C. 耐碱砼工程 D. 高强度砼工程 2.钢材经过冷加工和时效后,钢材的______。 A. 强度增大,韧性增大 B. 强度减小,韧性增大 C. 强度增大,韧性减小 D. 强度减小,韧性减小 3.对于高温(300~400℃)车间工程,宜选用______。 A. 普通水泥 B. 火山灰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4.抗冻性较好的材料应具有__________。 A. 孔隙率小、孔径小 B. 孔隙率小、孔径大 C. 孔隙率大、孔径小 D. 孔隙率大、孔径大 5.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______。 A. 强度较大,推荐使用 B. 强度中等,可以使用 C. 强度很小,不许使用 6.高铝水泥不宜在________℃左右硬化。 A. 0 B. 10 C. 20 D. 30 7.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浇注混凝土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______。 A. 强度 B. 耐久性 C. 密实度 D. 密实度、强度及耐久性。 8.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品种中,抗裂能力较好的是______。 A. 矿渣硅酸盐水泥 B.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D. 复合硅酸盐水泥 9.将生石灰块进行熟化后,还要陈伏两星期,这是为了________。 A. 消除欠火石灰的危害 B. 让石灰浆完全冷却 C.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 蒸发多余水分 10.含水率对木材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应按木材实测含水率将强度换算成______时的强度值。 A. 纤维饱和点 B. 标准含水率 C. 平衡含水率 D. 完全干燥 11.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合理砂率是依据______来确定的。 A. 坍落度和石子种类 B. 水灰比和石子的种类 C. 坍落度和石子种类和最大粒径 D. 水灰比和石子种类和最大粒径 12.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 水泥用量 B. 用水量 C. 水灰比 D. 砂率 13.钢材的断后伸长率大,表示其______。 A. 塑性好 B. 韧性好 C. 强度低 D. 硬度低 14.普通碳素结构钢按机械性能划分钢号,随钢号的增大,表示钢材的________。 A. 强度增高,伸长率增大; B. 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C. 强度增高,伸长率降低; D. 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15.木林的含水率在________%以下,木材中真菌的生命活动就受到抑制。 A. 10 B. 20 C. 30 D. 40 16.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则其_______较好。 A. 大气稳定性 B. 温度稳定性 C. 粘稠性 D. 塑性 17.一批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定性不良,则该水泥________。 A. 不得使用 B. 不得用于结构工程,但可用于基础工程 C. 可用于工程,但必须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18.建筑塑料主要性能决定于________。 A. 填充料 B. 合成树脂 C. 固化剂 D. 增塑剂

同济大学医学院考博历年真题 诊断学试题

同济医科大学2002年诊断学(博士) 一、名词解释(8*5) 1.三凹征 2.猫喘 3.毛细血管博动症 征阳性 5.眩晕 6.肿瘤标记物 7.抗核抗体 8.医院感染 二、简答题(10×6) 1.简述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2.简述慢性腹泻的原因 3.用文字简述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 4.诊断疾病的步骤有哪些? 5.正常人血沉的参考值,试述血觉加快的临床意义 6.脑脊液检查的适应征,脑脊液中的葡萄糖降低的意义 同济医科大学2003年诊断学(博士) 一名解(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塔颅 2.猫喘 Flint杂音 4.液波震颤 蛋白

二简答题(共8题,共55分) 1.简述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点。(5分) 2.何谓Louis角?其有何临床意义?(5分) 3.简述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5分) 4.简述营养状态的判断方法及其分级标准。(5分) 5.简述Cheyne-Stokes呼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5分) 6.简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特征。(10分) 7.简述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机制及左心衰竭的体征。(10分) 8.简述全身浅表淋巴结的组群分布及左、右锁骨上淋巴结群各收集哪些区域的淋巴液。(1 0分) 三.选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原则及常见肝病的肝功能改变。 2.试述胸腔积液与肺炎在体征上有何区别?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 4.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脑脊液检查葡萄糖降低的临床意义? 同济医科大学2004年诊断学(专基)(博士) 科目代码:826 注明:所有的答案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 Oliver征 2、gallop rhythm 3、board-like-rigidity 4、非选择性蛋白尿 5.Troube区 6、嗜睡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资料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1分,共15 分) 1、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 段,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 】 A.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2、某制冷机在热源T 1= 300K ,及冷源T 2= 250K 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1000 KJ ,消耗功为250 KJ ,此制冷机是 【 】 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不可能的 D.可逆或不可逆的 3、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 】 A. U B. U pV + C. 2/2f U mc mgz ++ D. 2 /2f U pV mc mgz +++ 4、熵变计算式2121(/)(/)p g s c In T T R In p p ?=-只适用于 【 】 A.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5、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过程。 【 】 A.可逆绝热压缩 B.不可逆绝热压缩 C.边压缩边吸热 D.边压缩边放热 6、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 【 】 A.与混合气体的成份有关 B.与混合气体的质量有关 C.与混合气体所处状态有关 D.与混合气体的成份、质量及状态均无关系 7、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装有电热丝,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则 【 】 A.Q >0,△U >0,W >0 B.Q=0,△U >0,W >0 C.Q >0,△U >0,W=0 D.Q=0,△U=0,W=0 8、未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 】 A.t >t w >t d B.t >t d >t w . C.t = t d = t w D.t = t w >t d 9、绝热节流过程是【 】过程。 【 】

同济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同济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Technically,any substance other than food that alters our bodily or mental functioning is a drug.Many people mistakenly believe the term drug refers only to some sort of medicine or an illegal chemical taken by drug addicts.They don't realize that familiar substances such as alcohol and tobacco are also drugs.This is why the more neutral term substance is now used by many physicians and Geng duo yuan xiao wan zheng kao bo ying yu zhen ti ji qi jie xi qing lian xi quan guo mian fei zi xun dian hua:si ling ling liu liu ba liu jiu qi ba,huo jia zi xun qq:qi qi er liu qi ba wu san qi psychologists. The phrase substance abuse is often used instead of drug abuse to make clear that substances such as alcohol and tobacco can be just as harmfully misused as heroin and cocaine. We live in a society in which the medicinal and social use of substances(drugs)is pervasive:an aspirin to quiet a headache,some wine to be sociable,coffee to get going in the morning,a cigarette for the nerves.When do these socially acceptable and apparently constructive uses of a substance become misuses?First of all,most substances taken in excess will produc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poisoning or intense perceptual distortions.Repeated use of a substance can also lead to physical addiction or substance dependence. Dependence is marked first by an increased tolerance,with more and more of the substance required to produce the desired effect,and then by the appearance of unpleasant withdrawal symptoms when the substance is discontinued.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上海科学技术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解释下列名词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 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 Pb , Cr ,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 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 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 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越大,则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 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 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 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 答: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同时晶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 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

同济大学考博考生应该掌握的考博英语真题词汇

同济大学考博考生应该掌握的考博英语真题词汇同义词、近义词对于考研英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文时可以避免文章的枯燥和累赘;另一方面,考试中经常要求考生能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小差别,正确指出它们在语言表达、使用场合方面的不同。下面,我们按照字母表顺序将常考近义词进行了汇总,希望给2015各位考生的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享受考博辅导体验。 daily,everyday这两个形容词均有“每天的,日常的”之意。 daily:普通用词,特指每天发生一次的,也可指按日计的。 everyday:一般日常用词,指日常发生的、无须特别关心的。 danger,risk,hazard,menace,peril,threat这些名词均含有“危险、威胁”之意。 danger:含义广,普通用词,指能够造成伤害、损害或不利的任何情况。 risk:指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尤指主动进行某种活动或去碰运气而冒的危险。 hazard比risk正式,多指偶然发生的或无法控制的危险,常含较严重或有一定风险的意味。 menace:所指的危险性最严重,表示使用暴力或造成破坏性的可能。 peril:指迫在眉睫很有可能发生的严重危险。 threat:普通用词,语气弱于menace,指任何公开侵犯对方的言行,给对方构成危险或威胁。 dark,dim,black,gloomy,obscure,vague,grey这些形容词都

含有“完全地或不完全地缺少光亮”之意。 dark:最普通用词,指缺乏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使某物漆黑无光或光线十分微弱。 dim:指光线不足或视力较差,不能清晰地看见物体。 black:侧重颜色是黑色的,有时也指无光的黑暗。 gloomy:指光线不足或部分光线受阻而出现的阴暗。 obscure:指因光线不充足而使物体灰暗不清,失去光泽或若隐若现。作借喻时指因复杂、深奥或含糊而难于理解。 vague:通常作借喻用,形容抽象事物。 grey与dark意思相近,但侧重阴暗单调的意味。 date,day这两个名词均有“日”之意。 date:指具体的年、月、日,或指年代、时代。 day:泛指任何一天,或指含有“一昼夜”意义的一天,也可指工作日。可用复数表时代、时期。 dash,rush这两个动词都有“冲,奔”之意。 dash:指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奔驰。 rush:指因急躁或事务紧急而采取快速行动。 dead,dying这两个形容词都有“死”之意。 dead:指已停止呼吸和心脏跳动,与alive(活着的,活的)相对。 dying:指奄奄一息,行将死亡。 deadly,fatal,mortal,lethal这些形容词均表示“致命的”之意。 deadly:指能致命或实际已致命的事物,也可指企图致死他人的人。 fatal:正式用词,强调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多用于指伤或疾病等。 mortal:语气强,指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 (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 (2)材料的密度、近似密度、表观密度、零积密度有何差别? 答: (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 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 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答: (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 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 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 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例如花岗岩、辉绿岩、火山 首凝灰岩等。

同济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本资料属个人考试后回忆内容,翔实可靠,但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学友指正 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及若干注意事项 (结构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版) 结构工程是这样一种艺术; 使用材料 这些材料属性只能估算 建立真实的结构 这些真实的结构只能近似分析 来承受外力 这些力不能准确得知 以满足我们对公众安全职责的要求 爱德华·L·威尔逊

目录 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及若干注意事项 (1) 目 录 (1) 同济大学及其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2) 若干注意事项 (4) 同济大学20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地震工程学》真题 (6) 1.名词解释 (6) 2.填空题 (6) 3.简答题 (6) 4.计算题 (6) 同济大学2003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地震工程学》真题 (7) 1.名词解释 (7) 2.填空 (7) 3.简答题 (7) 4.讨论分析 (7) 同济大学200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地震工程学》真题 (8) 1.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8) 2.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8) 3.简答(共44分) (8) 4.分析讨论(共12分) (8) 同济大学200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结构动力学》真题 (9) 1.简答(每题4分,共20分) (9) 2.计算题 (9) 同济大学2003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结构动力学》真题 (12) 1.名词解释(10分) (12) 2.计算题 (12) 同济大学20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结构动力学》真题 (14) 1.简答题 (14) 2.计算题 (14)

同济大学及其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政、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09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78个,13个博士后流动站,各类学生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5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53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300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学校还设有5个附属医院和2个附属学校。 同济大学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自身的五大办学优势: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水平居先的学科优势;博采众长,对德(欧)交往"窗口"的国际交流优势;立足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F和A分别是碳在、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金属结晶时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 、。 3.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组织。 4.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钢,其加热温度为:。 6.1Cr18Ni9Ti是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 8.T8MnA是钢,其中“A”的含义是。 9.40Cr是钢,其中Cr的主要作用是。 10.调质件应选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成分的钢。 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 12.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淬火可分为单介质淬火、、 、等。 13.60钢(Ac1≈727℃,Ac3≈766℃)退火小试样经700 ℃、740 ℃、800 ℃加 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 14.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是按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小型、耐磨性要求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用钢, 而制造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用钢。 (请从45、T10、3Cr2Mo、Q235A中选择)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正确√错误Ⅹ,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3.在1100℃,含碳0.4%的钢不能进行锻造,含碳4.0%的铸铁能进行锻造。 4.细晶强化能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5.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6.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7.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是钢抑制非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 8.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9.高速钢铸造后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形。 10.同一钢种,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冷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 性好。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 a. 强度 b. 硬度 c. 塑性 2.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 a. 点缺陷 b. 线缺陷 c. 面缺陷 3.实际金属结晶时,形核和晶体长大的方式主要是: a. 平面长大 b. 树枝状长大 c. 两者都不对 4.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 a. F b. A c. P 5.加工硬化使金属: a. 强度降低、塑性升高 b. 强度增大、塑性升高 c.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6.下列钢淬透性高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T8>45>20CrMnTi>20 b.20CrMnTi>20>45>T8 c. 20CrMnTi>T8>45>20 7.钢在淬火后获得M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第 1 页(共3 页)

同济城市规划考博试题(最新)

同济规划博士考试题目 2001年11月规划博士考试题目: 01、简论经济全球化对地方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02、简论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法规建设的关系 03、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所参加的一项规划设计或毕业论文 2002年4月规划博士考题: 01、简论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 02、城市公共开发与非公共开发的各自作用及相互关系 03、假设你已经取得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拟出拟的博士论文研究大致计划 2002年11月规划博士考试题目: 01大城市做强做大与小城镇大战略的关系 02城市管制、城市经营的概念 03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的方法 04简述你所了解的一个城市在建设当中的成功和经验。 2003年4月规划博士考题: 01列举当前我国规划研究(或讨论)中的两个热点问题。简述你自己的观点。 02试析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03何谓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中心功能”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04如果你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你的具体研究领域及其意义如何?简述你将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004年11月规划博士考试题目: 原理: 1、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的特征,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及对策。 2、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执业实践的区别与联系。 3、结合国内外实例、简介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下公众参与的方法与措施。 4、解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5、分析小城镇总体规划。 6、市政工程规划分析。 7、景观规划分析。 城市设计分析: 1、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应对措施。 2、用实例说明大都市区(不超过500字) 3、某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城市中心的距离有如下方程式:~~~~ 试分析该方程的适用条件。城市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应采取如何措施,效果如何。 4、试解释城市交通引力模型及相关变量。 5、控制性详细规划作图。 2006年11月规划博士考试题目: 规划原理 1、谈谈你对健康城市化的理解,及影响? 2、谈谈你对新城市主义的渊源及对中国的影响及表现? 3、城市生态指标体系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城市基础设施的体制与城市发展战略的关系? 规划设计分析

2014同济考博英语阅读真题(五篇)

2013同济考博英语阅读真题原文 1.HUMAN NOISE DISTURBS DIFFERENT FISH IN DIFFERENT WAYS It is well known that animals are affected by human noise pollution. For example, dark-eyed junco birds that live in cities sing both louder and with a different song than their countryside counterparts. However, human noise pollution is not contained to cities, and even our oceans are filled with the noise from ships, motorboats and jet skis. Most research into human noise pollution has looked at how animals deal with communicating when there?s more noise than what they?re used to. However, noise can disrupt more than just an animal?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Have you ever b een in a bar, and had trouble enjoying your food, just because the music was too obnoxious? Or, if you happen to like pounding beats with your pizza, what about when you?re in a restaurant and an electric piano version of a Celine Dion song comes on and it makes you feel so physically sick that it?s hard to digest your soup. While these aren?t exactly the kind of problems that other animals face, having human-made noise might impair animals? ability to find food by stressing it out, making it less hungry, o r more directly through interfering with the animal?s ability to detect its food. The three-spined stickleback, Gasterosteus aculeatus A recent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human noise on two fishes: three-spined sticklebacks and European minnows. The researchers played a recording of ships to the fish while they were foraging to see how their behaviour differed from when they foraged with a playback of silence. When being played the sound of ships, both species of fish ate less of their food (the waterflea, Daphnia) and were startled more often than when they had quiet. However, it seems that the noise disrupted the behaviour of the sticklebacks and minnows in different ways.

同济大学基础工程原理试题

基础工程作业 1. 长10米,直径0。6米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埋设钢筋应力计,经静载荷试验测得桩身不同深处的桩身轴力Qz 如表所示,计算沿桩身各部位的桩侧摩阻力qs和桩端土阻力Qp. 表 2、某承台下设置了6根边长为300mm的实心混凝土预制桩,桩长12m(从承台底面算起),桩周土上部10m为淤泥质土,q sia=12kpa,淤泥质土下为很厚的硬塑粘性土,q sia=43kpa,q pa=2000kpa。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3、某4桩承台埋深1m,桩中心矩1.6m,承台边长为2.5m,作用在承台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F k=2000KN,M k=200KNm。若单桩竖

向承载力特征值R a=550KN,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一、简答题 1、根据形状和大小,浅基础主要可分为哪

几个类型? 2、按施工工艺,桩主要分为哪几个类型? 3、什么是桩的负摩阻力? 二、选择题 1、在软土上的高层建筑为减小地基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下列哪项措施收不到预期效果()。 A.减小基底附加应力B.调整房屋各部分荷载分布和基础宽度或埋深C.减小基础的埋深D.增大基础的埋深 2、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标准值修正为设计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仅当基础宽度大3m时方需作宽度修正B.需作宽度和深度修正 C.仅需作深度修正D.仅需作宽度修正

3、将持力层的承载力标准值修正为设计值,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任何情况下都需对基础的宽度和埋置深 度同时作修正 B.仅需对基础的埋置深度同时作修正 C.当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且基础的 宽度大于3m时,同时需对基础的埋置深度 和宽度进行修正 D.任何情况都不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 4、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 F=160kN/m,基础埋深d=1.0m,地基承载力设 计值f=180kPa,则该基础的最小底面宽度为 ()。 A.1.125m B.1.2m C.1.1m D.1.0m 5、按施工工艺,桩可以分为预制桩和 ()。 A.灌注桩B.摩擦桩 C.端承桩 D.钢管桩 6、下列()是挤土桩。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桩 C.大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大题总结

1.拟用T12钢制作锉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柄部热处理 锻造后,晶粒破碎,硬度强度增大。第一次热处理应该为退火。目的:降低材料的硬度,使组织均匀,利于机械加工,此时的组织为铁素体加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HRC不会超过30。 第二次热处理后,对于锉刀,其硬度应该大于50HRC,同时保证材料的耐磨性。此时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 2.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35的铸造齿轮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锻坯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2)zg35的铸造齿轮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答:完全退火。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答:球化退火。由于t12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 3.为什么 4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MoV属于莱氏体钢 4Cr13虽然含碳量接近0.4%,但由于合金元素铬使Fe-Fe3C相图的共析点S左移,使得共析点由0.77%变为0.2%左右,故应为过共析钢。 Cr12MoV的含碳量为1.4-1.7%,但由于合金元素Cr使得Fe-Fe3C相图中的SE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向左上移动,使得E点由1.7%C移动到0.9%C左右,因此应为莱氏体钢。 4.试比较工具钢T9和9SiCr不同 1)为什么9SiCr钢热处理加热温度比T9高? 2)直径为30-40mm的9SiC r钢在油中能淬透,相同尺寸的T9钢能否淬透,为什么?3)T9钢制造的刀具,其刃部受热到200-250°度时硬度和耐磨性下降,9SiCr制造的刀具其刃部受热至230-250°度时硬度仍不低于60HRC,耐磨性良好,还可正常工作,为什么?答:1)9SiCr 中合金元素比T9多,加热奥氏体化时要粗使合金元素熔入奥氏体中,并且还能成分均匀,需要更高的温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教学大纲

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学期学分学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A1 002016 形势与政策(1) 1 0.5 1 0 0 A1 031106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 1 2 2 0 0 A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 0 0 A1 100100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1.5 1 17 0 A1 112001 大学英语(A)1 1 4 4 0 0 A1 112144 大学英语(三级) 1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1 4 4 0 0 A1 122004 高等数学(B)上 1 5 5 0 0 A1 123001 普通化学 1 3 3 0 0 A1 123002 普化实验 1 0.5 1 0 0 A1 320001 体育(1) 1 1 2 0 0 B1 030190 土木工程概论(E) 1 1 1 0 0 B1 080075 土木工程材料 1 2 2 0 17 A1 002017 形势与政策(2) 2 0.5 1 0 0 A1 031107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下) 2 2 2 0 0 A1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 3 2 0 0 A1 112002 大学英语(A)2 2 4 4 0 0 A1 112145 大学英语(四级) 2 4 4 0 0 A1 112146 大学英语(五级) 2 4 4 0 0 A1 122005 高等数学(B)下 2 5 5 0 0 A1 124003 普通物理(B)上 2 3 3 0 0 A1 124006 物理实验(上) 2 1 2 0 0 A1 320002 体育(2) 2 1 2 0 0 A1 360011 军事理论 2 1 1 0 0 B1 125111 工程力学I 2 4 4 0 8 A1 002018 形势与政策(3) 3 0.5 1 0 0 A1 030132 C++语言 3 2.5 2 17 0 A1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2 0 0 A1 100116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 2.5 2 34 0 A1 110178 大学英语(A)3 3 2 2 0 0 A1 110179 中级口语 3 2 2 0 0 A1 110180 英语报刊选读 3 2 2 0 0 A1 110181 商务英语 3 2 2 0 0 A1 110182 综合翻译 3 2 2 0 0 A1 110183 实用写作 3 2 2 0 0 A1 122010 线性代数B 3 3 3 0 0 A1 124004 普通物理(B)下 3 3 3 0 0 A1 124007 物理实验(下) 3 0.5 1 0 0 A1 320003 体育(3) 3 1 2 0 0

同济大学生产系统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同济大学-生产系统学2016-2017复习提纲(王家海)第一章生产系统的组成 系统工程学就是为了研究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系统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目标的相互协调, 以期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组成部分的能力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机械工程是设计制造机械产品的工作,系统工程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就是设计生产系统的工作。系统工程学就是设计生产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机械制造系统的任务是: (1)将材料或毛坯转变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 (2)提高工件的质量,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尽可能使制造过程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以达到高的加工效率和低的生产成本。 单台机床机械制造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机床、工具和制造过程。一个机械制造系统就是由这三部分所组成的闭合回路系统。 系统的特性: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环境适应性 生产要素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 (1)生产对象 (2)生产劳动 (3)生产资料 (4)生产信息 生产系统子系统: (1)决策管理子系统 (2)设计技术子系统 (3)生产计划子系统 (4)物资供应子系统 (5)产品销售子系统 (6)人事教育子系统 (7)成本财务子系统 (8)制造过程及辅助生产子系统 系统工程学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应把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材料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各种生产活动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生产系统来进行研究,只有树立系统的观点和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着重研究组成生产系统总体的各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从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求得系统整体的优化,从而推

动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不断提高制造工业的生产水平。 第一章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的原理归结为:利用事物的相似性。由于许多问题是相似的,把相似的问题归并成组,便可以找到一个单一的解决一组问题的解答,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这就是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简称GT)。 ?依靠设计标准化而有效地保持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构—工艺继承性 ?通过工艺标准化而充分利用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工艺相似性 ?结构—工艺继承性是设计标准化的前提 ?结构—工艺相似性则是工艺标准化的基础。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奥匹兹系统: ?系统由九位代码组成,每一位都设有10个特征码。 ?前5位:形状码—主码。 ?后4位:辅助码—副码。 ?形状码 ?第一位:零件的种类和尺寸特征 ?第二位:零件外部的主要结构特征 ?第三位:零件的内部形状特征 ?第四位:平面加工 ?第五位:辅助孔及齿 ?辅助码: ?第一位:尺寸 ?第二位:材料 ?第三位:原始形状(毛坯形式) ?第四位:精度特征 JLBM-1分类编码系统: ?系统由15位代码组成,每一位有10个特征码 ?第1-2位:零件分类(名称矩阵) ?第3-9位;形状及加工特征(内、外部形状与加工、平面、端面和辅助加工) ?第10-15位:辅助码(材料、毛坯、热处理、主要尺寸与精度) 编码系统分类法: 1.特征码位分组法 2.码域矩阵法 单链聚类分析:P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