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二、项目对象

(一)社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

(二)重点人群,以社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青春期、更年期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

三、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卫生院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公共卫生科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所辖区居民提供。

(三)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四)卫生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星星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让幼儿更健康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园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园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幼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善幼儿园卫生环境和保健条件,加强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的健康意识。 (二)工作原则 1.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及教职员工。 2.在内容上做到身体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幼儿园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幼儿园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化为幼儿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 成立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构建园长主管健康教育工作,保教主任具体负责,园领导班子成员同力协作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做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记录,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及疾病报告制度。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书面报教育局和防疫站。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

努力按规定配备好兼职健康教师,要求教师对幼儿施教要有计划、有教案、有教具、有记录、有总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文化生活,改善幼儿的习惯,陶冶幼儿的情操,愉悦幼儿的心灵,促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家园共育活动,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以幼儿园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师素质 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保教人员、健康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业务能力,促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发展。 星星幼儿园

20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XXX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计生改革精神,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优质的健康教育服务,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现,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㈠总目标 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能力;围绕城乡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核心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保障公众健康。 ㈡年度目标 到2016年底,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和65%。 二、重点内容和人群 ㈠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㈡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

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㈢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重性精神疾病和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㈣开展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灾防病等方面的自我防护技能及急救知识健康教育。 ㈤开展社区普遍关注的热点卫生问题,包括本地和周边地区发生的季节性传染病、流行病健康教育。 ㈥开展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措施的宣传普及。 ㈦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岁儿童监护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三、服务形式及要求 ㈠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计生机构要结合实际,做好健康教育年度计划,计划应包括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形式、时间、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流程、人员安排、物质准备、经费预算、效果评价等,保证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㈡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教育手册等,放置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其中镇卫生院不少于8000份,门诊,村卫生室不少于1000份。 2、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实《2010年度淮安市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的要求,结合我区近几年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指标 (一)、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的专业工作。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当地居民健康素质的持续提高。 1、按照“纲要”的要求制订2010年度工作计划,并对辖区有关单位及重点人群进行督导评估。 2、健全覆盖全区90%以上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网络,呼吁、敦促有关单位为健康教育工作添臵必要的服务设施。 3、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80%;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70%,积极参与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民健康素质评估。 5、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并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70 %以上。 6、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即:按照纲要的要求开展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及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至2010年底,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 ;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2010年底,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7、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人群主要指妇幼和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中医药内容

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对生命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得观念,了解人得生命来源于自然,就是自然得一种现象,生长壮老就是生命得自然过程。 (二)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得天人合一得观念,了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界得运动变化就是息息相应得整体观念;介绍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得影响。 (三)中医对健康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脏腑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平衡得健康观念;介绍中医学阴阳五行得哲学思想与方法;介绍法于阴阳,与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得健康生活方式。 (四)中医对疾病得认识:介绍中医学对疾病产生得原因与病理变化得认识;了解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精神情志、饮食因素、起居因素等导致疾病得因素;介绍病、证、症得关系及中医学分析疾病得方法。 (五)中医学得诊治手段:介绍中医学独特得望、闻、问、切(尤其就是脉诊)诊断方法与辩证得原理,中医学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与方法,中医学治未病得思想,中医得内治与外治方法。 二、养生xx得理念与方法 (一)养生保健得理念与基本原则:介绍中医学得顺应自然、阴阳平衡、辩证施养得理念与思想;介绍养生保健得基本原则。 (二)养生保健常用方法介绍中医学常用得养生方法,如体质养生、四季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等。 1.体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体质得认识与辨识体质得方法,了解(平与、阳虚、阴虚、气虚、血虚、痰湿、寒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等)不同体质得特征及其相应日常养生方法。

2.四季养生:介绍中医学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变化,采用得相应得养生方法。 3、情志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精神情志活动得认识,了解情志与脏腑得关系以及产生疾病得道理,介绍常用得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情快乐、心态平与、心宁神净等调摄情绪方法。 4、饮食养生:介绍中医学饮食养生得常用方法,树立正确得饮食养生理念,采取适宜合理得饮食方式,尤其就是适合自己得饮食方式。 5、运动养生:介绍中医学对运动养生得认识,介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常用得运动养生方法。 (1)太极拳: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八段锦: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五禽戏:介绍其特点、作用、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6、经穴养生,介绍中医学对经络得认识以及经络在人体中得作用,介绍常用穴位得部位、养生保健功效、按压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三、常见疾病得中医药防治 介绍中医学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流行性感冒、失眠、便秘等疾病得认识,重点介绍中医药对这些疾病得预防与治疗,介绍中医药对这些疾病辩证论治得内容。了解中医药针对这些疾病得预防保健方法与辅助治疗方法,如饮食、情志、运动、穴位按摩、药枕、敷贴、足浴、气功等方法。 四、重点人群得中医药养生xx (一)老年人得基本特点及养生xx 介绍中医学对老年人得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常见疾病得认识,着重介绍中医学针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所采取得养生保健方法与常见疾病得预防保健方法。

2017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白卫字[2017]19号 关于落实执行《2017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公卫工作人员及卫生室: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全镇的健康教育工作,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一)总目标 建立健全全镇健康教育服务网络,提高我乡公共卫生服

务机构健康教育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力开展乡镇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全镇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二、实施范围和内容 2017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始实施,实施内容如下:(一)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结合我镇实际组织实施。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需要等,现阶段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小学健康教育 实施方案 小学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下面是X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篇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及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健康工作的安排,结合青河县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二、落实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有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为了有计划地开展 2010 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实《2010 年度淮安市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 2005-2010)》的要求,结合我区近几年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指标(一)、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的专业工作。 主要内容: 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当地居民健康素质的持续提高。 1、按照纲要的要求制订 2010 年度工作计划,并对辖区有关单位及重点人群进行督导评估。 2、健全覆盖全区 90%以上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网络,呼吁、敦促有关单位为健康教育工作添置必要的服务设施。 3、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 / 9

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至 2010 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 80%;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 70%,积极参与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民健康素质评估。 5、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并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 2010 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 80%和 70 %以上。 6、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即: 按照纲要的要求开展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及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至 2010 年底,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 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 70%、60%;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 ;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

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1

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及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健康工作的安排,结合青河县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

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二、落实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有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12年级)。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时间 (一)健康教育的形式: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本院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输液室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印刷资料种类不少于12种。 (2)播放音像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在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医院要设有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

的明显处,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医院每两个月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村卫生室每两个月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并利用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咨询活动每年至少9次。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医院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二)健康教育的执行时间: 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 四、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方法 五、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流程 六、健康教育工作安排 详见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目录。 七、健康教育的设备和材料准备 八、服务要求 (一)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二)配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慎避外邪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有的放矢,因人施护清净养神宁心寡欲怡情畅 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言语开导清净养神移情易性情志相胜顺情 解郁七情致病悲惊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按时定量调和四气谨和无味饮食清 淡吃忌厚味卫生清洁习惯良好辨证施食相因相宜辩药施食特殊 忌口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 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2、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3、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4、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5、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 6、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 ,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二、项目对象 (一)社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 (二)重点人群,以社区儿童、老年人、孕产妇、青春期、更年期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 三、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卫生院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公共卫生科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所辖区居民提供。 (三)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四)卫生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 四、项目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 1.中医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医四季饮食、起居,体质调养,中

医防病等养生保健知识。 2.提供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涵盖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和体质调养等内容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二)方法 1.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 2.开展社区中医健康咨询。在各责任社区进行义诊咨询,包括合理营养,各种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家庭心理教育,以及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等; 3.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食疗药膳,食补与药补,冬令进补,情志调摄与气功导引等; 4.结合“世界结核病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主题日活动,开展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 五、相关指标 (一)制定年度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保证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二)发放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内容的中医药印刷资料。 2.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正常就诊时间,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三)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年中医药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努力创建健康校园,现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围绕上级文件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注重实效,以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制定有效的健康制度,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具体目标: 1、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宣传教育活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健康促进活动的宣传和教育,力争使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低于80%,健康知识问卷合格率不低于80%,健康行为合格率不低于90%。 2、按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开足课时,培养学生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校园卫生,掌握卫生知识。

3、认真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好教学楼、学生宿舍、学校食堂卫生制度,优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努力创建优美、整洁、高雅的育人环境。 4、按照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标准和要求,每学期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使各项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标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及专(兼)职人员。同时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计划和检查落实情况。做到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效果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扎实地开展。 2、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由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全体教师、学生进行培训,以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3、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完善保障体系。首先完善、健全一系列健康教育制度,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按照要求开足健康教育课程,坚持每周至少上0.5课时(20分钟),要求上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按课时备好课,并定时进行课程检测考试。学期结束,教师教案交回,备查。 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创建优美、整洁、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

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怎样体现中 医特色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指导, 情志指导, 饮食调护指导, 用药护理指导, 康复护理, 专科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供养 情志指导 七情内容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清净养神,宁心寡欲 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言语开导 清净养神 移情易性 情志相胜 顺情解郁

饮食调护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按时定量 调和四气、谨和无味 饮食清淡、吃忌厚味 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辩药施食、特殊忌口 因人施食、因时施食 按食物性质分类包括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 (清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平补类食物) 发散类食物 食物的性能 热性食物具有温里祛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但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忌用。 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患者应慎用。 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清补类食物: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

或热性病需要补养或调养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等。 温补类食物: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等。发散性食物 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是中医饮食调护中应十分重视的一类食物。发散类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煮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大部分海腥类。禽畜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狗肉、驴肉、各种野味、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按食物的味分类分为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补气类:粳米、糯米、小米、黄豆、豆腐、牛肉、鸡肉、兔肉、鹌鹑、鸡蛋、鹌鹑蛋、土豆、胡萝卜、大枣等,用于气虚证。 补血类:猪肉、羊肉、猪肝、羊肝、牛肝、甲鱼、海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桑椹等。用于血虚证。 滋阴类:鸡蛋黄、鸭蛋黄、甲鱼、乌贼、猪皮、鸭肉、桑椹、枸杞子、黑木耳、银耳等,用于阴虚证。 补阳类:羊肉、狗肉、鹿肉、兔肉、羊肾、猪肾、鸽蛋、鳝鱼、虾、韭菜、枸杞子、刀豆、黑桃仁等,用于阳虚证辛温解表类:生姜、大葱、蒜等,用于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类:杨桃、茶叶、豆豉等,用于风热感冒。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 为了更好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探究适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结合本校实际,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问题、适应问题和身心发展问题,确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以预防性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探索,使学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中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组织机构 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全体教师共

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四、主要任务 1、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 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尺快摆脱障碍,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能力,促进 教师的自我成长。 五、工作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采用激励、赏识的教育方法,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2、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课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将此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尤其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咨询。

2020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精力做其他的事,我们都有必要去对健康的意义加深了解。那么你知道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是怎么样的吗?下面为你整理了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 20XX年,是实施"xx"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关键之年。依据全省及泰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要点,为做好我市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XX年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以向全民普及卫生知识为前提,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为根本,以引导全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目的,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这一中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进展,努力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建设和谐泰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创建工作:依据《国家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评估标准》及《江苏省卫生镇考核验收评估标准》,切实开展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做到

各项资料齐全详实,宣传活动形式多样,监测干预相关指标达到评估标准,年内确保国家级卫生城市及江苏省卫生镇通过省级初评。 2、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专栏、巡讲、竞赛等传播手段做好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宣传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年开展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讲座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不少于6次。 2)按照省市方案要求,各乡镇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和监测工作,市年内建立2个农村社区(河失镇及古溪镇)、2个城市社区(新城市花园及富泰华庭)及2所学校(济川中学及河失镇初级中学)健康素养监测网络,努力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典型社区(村)的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及健康管理工作,使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三类人群样本量各不低于3000例,确保三类人群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不低于75%。 3)做好"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的推广,年内至少组织3000名以上城乡居民自测健康素养水平,并适时对各单位系统推广使用情况开展督导及评估。 3、健康教育绩效工作: 1)市级按照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卫生宣传日或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要求,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组织大型主题宣传1次,全年至少完成主要卫生宣传活动10次以上,各乡镇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咨询活动,当年不少于6次,有活动方案、照片、总结。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昝家庄小学 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实施,促进师生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师生个人保健技能,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学校申请创建“健康示范学校”。力求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职工人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并在创建过程中不断改善学校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及和谐的校园氛围;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网络;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以便最大限度的促进和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绿色、自主、和谐”办学理念,强调“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结合我校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分阶段按步骤,为师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强化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创建工作以科学性、发展性及活动性为原则,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获得健康体验,调节身心,提高师生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实现学校及全体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1.用“健康第一”的理念渗透各项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师生的健康素质,树立健康的生命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2.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宣传教育、调查、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健康理念的形成;培养师生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师生共同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创建具有良好健康服务质量的健康促进学校。 (二)主要任务 1.逐步完善学校有关健康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健康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师生身心健康的安全制度、有关学生饮食与营养的规定、学校控烟的规定、学校突发事件处理措施,健康检查和预防控制常见病方面的相关政策。 2.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物质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在前期设计中充

2021年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探究适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结合本校实际,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 ___《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问题、适应问题和身心发展问题,确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以预防性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探索,使学生的智力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中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组织机构

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四、主要任务 1、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尺快摆脱障碍,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五、工作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采用激励、赏识的教育方法,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2、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课上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将此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尤其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咨询。 4、协同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各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对学生施以积极 ___,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

2019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9年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了确保我校顺利实现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金平县第二小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教育部下发的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重大决定,落实工作职责,加快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步伐,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二、教育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适宜保存食

品;拒绝吸烟、饮酒;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吸毒违法,拒绝毒品。 2.疾病预防:乙型脑炎的预防;疥疮的预防;肺结核病的预防;肝炎的预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吸毒与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者。 3.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异性交往的原则。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痤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5.安全应急与避险:有病应及时就医;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 三、任务措施 (一)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