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9 小鹰学飞

小鹰老鹰

大树上面已经会飞啦不算会飞学无止境

大山上空真的会飞啦还不算会飞不断进取

更高的地方总算会飞了吧你往上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朗读课文、默写字词。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

(1)出示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了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的呢?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9 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a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做好标记。

b 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c 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d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鼓起劲

拼命急促总算吧头顶

(2)检查难读句子。

a 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先引导

读好几个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领读全句,最后指名读句子。) b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百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重点指导停顿)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b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跟(geng gen )劲(jing jin )

总(zong zhong )喘(cuan chuan )

顶(din ding )拼(pin ping )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两个自然段。

(3)理解有关语句。

a 飞到大树上时,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树上面已经会飞啦不算会飞)

b 小鹰说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高兴、喊、啦)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高兴的语气读)指名试读。

c 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飞行的本领还没有完全学会)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是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要读出认真、亲切的语气)自由练读

d 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

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a 小鹰和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相机板书:大山上空真的会飞啦还不算会飞

b 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要读得重些?为什么?

c 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它心里怎么想?

指名读老鹰说的话。(还有仍然的意思,要重读)

(3)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a 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板书:更高的地方)

b 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

c 小鹰怎么会飞这么高的?从哪儿可以看出它很刻苦?(鼓起劲、拼命、急促、喘气)

d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谦虚了)

e 指导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读重些。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急促地喘着气和小鹰说的话要读出艰难的语气;小鹰说的话还要读出试探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f 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看到高空中还有几只鹰在盘旋)

理解盘旋。(环绕着飞)

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

(相机板书:总算会飞了吧你往上看)

g 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 )( )( )鼓( )( )( )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2)已经

201X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四8小鹰学飞教案1苏教版

8 小鹰学飞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二、教学准备: 师:课件、图(大树、大山、白云、)、老鹰形的小奖章、课前板题 生:小鹰头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中,有一种鸟飞得最高,它们经常展翅翱翔在高空中,它就是——老鹰,看(播放老鹰翱翔的录像)。 老鹰飞得多么潇洒、自如!可是你知道吗?老鹰要练成飞翔这种本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鹰是怎样学习飞行的, 一起读。(师指板书,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想不想看看小鹰到底是怎样学习飞行的?(播放课文动画) 2)在学飞的过程中,小鹰说了几次话?都说了什么?自己读读课文。(生自读课文)小鹰说了几次话?都说了什么?(指名说,出示三句话) 在这三句话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找一找。(指名说,板书:会飞)小鹰三次都说自己会飞了。 这三句话又有什么不同呢?读一读。(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已经、真的、总算) 2.第1、2自然段 1)小鹰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已经会飞了?自己读读第1、2自然段(生自由读)。 2)小鹰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已经会飞了?(指名说,师贴大树图) 从没飞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这么高的大树上面,它多高兴呀!(出示:它高兴地大喊:“我已经会飞啦!”)谁来读读小鹰的话?(指名读)自己练一练。(生自由练习)带上头饰,谁是最高兴的小鹰?(指名读) 3)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所以它高兴地喊起来(引说)——(“我已经会飞啦!”)

小鹰已经会飞行了,你已经会干什么了?谁来说说?(指名说)经过一年的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4)小鹰已经能飞到大树的上面了,在老鹰妈妈眼里它会飞了吗?看看书,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说) (相机处理)①“不过”②“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在鹰妈妈眼里小鹰不算会飞。(板书:不算) 谁能学着鹰妈妈的样子,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当老鹰妈妈,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齐读) 5)现在请你和同桌的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自由练) 谁来读老鹰?谁来读小鹰?谁来读叙述?(指名读) 6)过渡: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到大树上根本不算会飞。所以它们又往上飞,这次飞到了哪儿呢?请小朋友和同桌一起读读第3、4自然段。(生自由读) 3.第3、4自然段 1)小鹰这次飞到了哪儿呢?(指名说,师贴大山图) 2)真了不起,我们这群小鹰已经飞到了大山的上空,比原来高多了,小鹰们,你们现在心里怎么想?(指名说)课文里的小鹰也是这么想的,谁来读读小鹰的话?(指名读) 3)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老鹰妈妈却怎么认为呢?谁来读读老鹰的话?(指名读)(板书:还可以)我们加上动作一起读。(齐读) 4)过渡:唉,我都已经飞过了大树,越过了大山,怎么还不算会飞!如果你是小鹰,听了老鹰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呢?(指名说,灰心)但是小鹰灰心了吗?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 4.学习第5自然段 1)从哪儿可以看出小鹰没有灰心?(指名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处理) ①怎样是“鼓了鼓劲儿,跟着老鹰奋力向上飞”呢?请一只小鹰来表演一下(指生到台前来演),问:小鹰,你感觉怎么样? 小鹰们,我们跟着老鹰妈妈拼命向上飞一飞试试。(做拼命飞的样子)一起读一读。(齐读) ②“飞呀,飞呀”说明什么?(指生答,飞了好长时间)应该怎样读?谁来读?(指名读) ③(出示“天空······真······真美啊!”)省略号告诉了我们什么?(生自读,指名说)那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2)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2、过程与方法: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古诗之美。把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初步掌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对杜甫这位诗人,同学们应该不会陌生,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今河南巩县)人,也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 它的诗有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有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此,后人称杜甫本人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号称“史诗”。 我们上学期学习过他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 1、请学生指出哪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应该要注意。 当dāng潜qián 径jìng 重zhòng 2、字词解释 (1)乃:就(2)发生:萌发生长(3)潜:悄悄地

(4)野径:田野间的小路(5)俱:都(6)晓:早晨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8)花重: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3、请学生讲讲这首诗的大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当春天万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应时而生。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三、整体感知诗歌思想感情 1、请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2、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同学们首先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追问:因何而喜呢? 因雨而喜。 古人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自己的“喜”的感情寄托在雨这种景上,这种情与景的结合就是诗歌鉴赏中所说的意境,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学生简单回答。例如润物等。那么,诗人到底因何而喜呢?我们需要联系作者写作背景和他的思想基础。 (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3、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这里的一个“潜”字和一个“细”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高度赞誉,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潜”者,好雨之来不为人所察觉也;“细”者,雨细而不骤也,——惟其细而不骤,所以能下得久,下得透,所以能“润物无声”啊。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小鹰学飞》的教案

《小鹰学飞》的教案 《小鹰学飞》的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 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

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小鹰学飞教案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会用“已经”说话。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展开讨论,总结,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小鹰学飞(指读课题) 2、要想学好课文,我们首先要掌握好生字词,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抬头高兴鼓起劲 拼命飞行摇摇头 矮小急促喘着气 总算盘旋头顶上 开火车齐读 3、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真棒,词语读得正确,声音又响亮。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PPT出示)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习(),一共飞了(),分别飞到了(),()和()。 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大树、大山、白云。 4、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成为文中这只学习飞行的小鹰,赶快跟着我开始旅行吧!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自读体会,教师导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瞧,小鹰飞起来了,它飞到了什么地方?(大树的上面) 2、PPT出示第一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指名读(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 (1)小鹰初次学飞行,就能飞到大树的上面,它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高兴、喊、已经)

(2)这是小鹰第一次学飞,一下子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它可高兴了。禁不住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齐读。 (3)哦!和你一起玩耍的小鸡小鸭还在地面上,你却已经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小鹰,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原来住着的小窝现在可以俯视它了,你的心情又如何? (板书高兴),谁能把小鹰的高兴劲儿完全表达出来?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生读。教师评价。(你很兴奋,有点喊出来的味道了。哟,你想让大家知道,小鹰已经学会飞行啦!我听出来了,你把你的高兴,通过你的“喊”表达出了。)(4)老师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小鹰在我们的教室里,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它想把这份高兴告诉所有人,所以就喊起来——齐读“我已经会飞啦!” (5)小朋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你已经学会了哪些东西?请你用“我已经------”说一句话。指名说(是呀,你学会了---,你觉得心情---) 当我们学会一件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我们会特别开心。那小鹰本来不会飞,现在学会了,它一定是非常开心了。我们再来开心地读一读“我已经会飞啦!” 3、小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它学会飞行了吗?(没有。) 4、老鹰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谁来演演鹰妈妈,读一读她的话? 指名读(评价:你真是一位亲切的妈妈/你真为小鹰着想) 5、鹰妈妈的话,你明白吗?你明白了什么?(生:鹰妈妈希望小鹰飞得更高) 6、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生齐读“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二)自主学习学习第3~4自然段 1、要求: (1)划一划:小鹰又飞到了哪儿? (2)想一想:小鹰的心情如何? (3)读一读: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理解。(1~2分钟) 2、现在杨老师要检查你们的自学情况,PPT投影,把掌声送给他和所有划对的小朋友。小鹰又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可真是个新突破! 3、(1)你能读出小鹰的心情吗?读好了,你就理解了。你比刚才更激动了。 (2)还有哪只小鹰愿意带着动作读?从你们的动作看出,你也飞得比刚才带劲了。 (3)小鹰们做着动作读出小鹰激动的心情。 4、(1)老师做摇摇头的动作——读【“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春夜喜雨》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春夜喜雨》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学习资源,读背古诗《春夜喜雨》,发展想象,感悟古诗之美。 2.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启迪灵性,相机发展语言,进一步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杜甫的古诗以及有关春雨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图书室又借来了一本好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篇《春夜喜雨》。打开第51页,一起读课题,解题(春夜喜雨的意思就是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 二、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学生展示资料)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今天我们来看看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是什么样的吧。 三、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指名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

的知识?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后面的词语注释,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 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也指花儿开得繁盛。“重”读zhòng。 4、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1.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2.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开讨论,总结,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3、指导学生写好字。 四、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读好小鹰的话。 2、展开讨论,总结,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初读指导 1、检查词语读音。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鹰学飞》,课文中的词语还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领读。 出示词语:摇头拼命盘旋头顶矮小总算喘气急促鼓起劲 2、读得真好,还记得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吗?(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 3、恩,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那小鹰跟着老鹰妈妈飞到了哪些地方?还记得吗? 出示填空: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小鹰先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再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和(白云的下面)。 生:大树的上面、大山的上空、白云的下面。 总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朗读感悟课文。 4、昨天我们了解了一下鹰,知道了鹰是搏击长空的强者,小鹰是怎样学飞的呢?通过我们刚才对课文的了解,在跟老鹰妈妈学飞的过程中,小鹰飞到三个不同的高度,小鹰还分别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并找一找小鹰说的话。(学生自由朗读句子)板书大树图(1)当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说了什么? 生读:我已经会飞啦!

(出示句子: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2)既然是学,那么小鹰以前肯定没飞过,从来都没有飞行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原来飞行这么简单呀!高兴、骄傲、得意) 哪些小朋友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鹰此刻高兴、得意的心情。(指名学生先来读读小鹰的话) 你知道怎样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吗?就是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主人公,我们都把自己当作小鹰好吗?来试试。(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哪只“小鹰”愿意来喊一喊? (3)教师评价。 喊出来了,再高兴些; 你很兴奋,有点喊出来的味道了。 哟,你想让大家知道,小鹰已经学会飞行啦! 恩,你学会了飞行,太高兴了 (4)看到大家高兴,满足的样子就知道你们一定已经体会到了小鹰的心情,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多高兴呀!但是只飞到大树的上面,它学会飞行了吗?(生:没有。)(5)老鹰妈妈也是这么认为的,看来同学们和鹰妈妈一样,对小鹰都很严格,那谁来读老鹰妈妈的话。(生:读。) 出示:(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朗读指导:老鹰对小鹰的这次飞行满意吗?哪里看出不满意?好的,所以我们可以读得速度可以慢一点点,应该怎样读呢?请个同学来试试。 (6)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 (7)读了鹰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引导说出希望…… (小鹰还不算会飞,差得远呢,必须继续学飞行。) (8)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到大树上根本算不上会飞,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看图读读书上的词句,读懂了小鹰的话,明白了老鹰的意思,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继

七彩课堂课件

识字1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准字音。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秋( ) 烟( ) 芦( ) 夕( ) 归( ) 歌( ) 灯( ) 注意:“秋”“歌”的写法和笔顺。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水乡芦苇金秋烟波夕阳归舟渔歌枫叶 4.搜集芦苇、菱、藕的相关资料。 5.搜集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 6.本课采用“”的形式,介绍了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四组词语分别介绍了、、和的景色,让人感受到水乡的美丽富饶和怡人风情。 7.荷塘里主要有哪些植物? 8.思考:火红的枫叶是秋天的象征,秋天还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 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准字音。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桥( ) 检( ) 陆( ) 礼( )炮( ) 焰( ) 狂( ) 神( ) 州( ) 龙( ) 城( ) 典( ) 阅( ) 腾( ) 注意:“陆”“焰”“州”的写法和笔顺。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城楼大典检阅狂欢夜神州焰火腾飞中国龙4.搜集天安门、神州、中国龙的相关资料。 5.搜集关于国庆大典的词语。 6.文中的图画与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广场盛典的恢宏场面,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7.海陆空指的是什么? 8.思考: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有趣的名字吗? 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生字:灶( ) 尖( ) 歪( ) 尾( ) 彩( ) 炉( ) 张( ) 桌( ) 斜( ) 匹( ) 鸭( ) 粗( ) 注意:“张”“匹”的写法和笔顺。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炉灶彩色歪斜尾巴粗心 4.搜集会意的相关资料。 5.搜集形容细心的词语。 6.本文讲了宁宁学习时的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的道理。 7.宁宁的画中有哪些错误? 8.思考:从宁宁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鹰学飞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鹰学飞 一、教材分析 (一)解题 这是一篇童话,从题目上即可以看出童话描写的主人公是“小鹰”,讲出的事情是“学飞”。那么小鹰向谁学飞?他是怎样学飞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读完了童话,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二)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小鹰学飞的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小鹰跟老鹰学飞。 第二部分(第二——七自然段)具体描述小鹰学飞的过程。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三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树上方。

第二层(第四、五自然段)小鹰学飞到了大山的上空。 第三层(第六、七自然段)小鹰飞向了广阔的蓝天。 (三)语意理解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 这句交代了小鹰学飞,并且开篇点题,具有领起作用。“学”为中心内容,它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为老师,老师的教决定着结果;另一方面为学生,学生如何学更是结果的决定者。因此文章以下内容就是围绕着“学”与“教”这两方面展开的。 “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方,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一个阶段,他突破的高度是大树上方。“高兴”表现出小鹰的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是老鹰教和小鹰勤学苦练的结果。因为,“我已经会飞啦”当中满含着成功的喜悦。 “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对小鹰的评价,引导及所制定的目标。“摇摇头”是对小鹰现有成绩,尤其对小鹰自认为已经会飞的态度,表示不满,但他并没有责备小鹰,只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为小鹰指出了目标。“只是”表示限制。 “比大树高”是现在的高度,“还不算”表明老鹰的态度,也是老鹰给小鹰制定的目标:要比大树还高。但高多少并没有要求,因此这个目标对小鹰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 小鹰认清事实之后又刻苦练起来,他的目标责任制是“向上”。“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 这是小鹰学飞的第二个高度——大山的上空,这是他进一步努力的结果,于是他更高兴地认为自己“真的”会飞了。 “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这是老鹰第二次对小鹰评价,引导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定了更远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学习资源,读背古诗《春夜喜雨》,发展想象,感悟古诗之美。 2、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启迪灵性,相机发展语言,进一步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杜甫的古诗以及有关春雨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篇《春夜喜雨》。 二、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学生展示资料) 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是什么样的吧。 三、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指名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

的知识?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后面的词语注释,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 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也指花儿开得繁盛。“重”读zhòng。 4、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1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 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观察插图,合理想象。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1、按照“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质疑、争辩中情有 所感,理有所悟。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小鹰学飞真刻苦”以及更进一 步体会“学无止境”的寓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提出问题 1、出示幻灯片。 (1)出示图二:简介“鹰”。 (2)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课题。

(1)板书:9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3、提问:读了课题,你能提出是什么问题? 预设:(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什么地方?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探索学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第一遍,在生字下做记号。 ②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③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④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鹰学飞教学案例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片断(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小鹰第三次学飞) (案例浅析:第四、五自然段的教学,我采用了半扶半放引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快就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小鹰高兴、自信的心情,并体会老鹰希望小鹰不要满足于现状的苦心。)师:听了老鹰的话,如果你是那只高兴的小鹰,你会怎么做? 生:如果我是那只小鹰,我会继续往上飞。 师:小鹰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小鹰学飞行的句子。 生: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师:“鼓起劲儿”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拼命”的? 生:“鼓起劲儿”的意思就是鼓起勇气,使出劲来。“拼命”就是指小鹰使出全身的力气往上飞。 师:你能表演一下小鹰鼓起劲、拼命学飞的样子吗?

生:表演。 师引读: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 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了这句话,我知道小鹰现在已经飞得很高了。 师:想象一下,小鹰在向上飞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小鹰会觉得翅膀算酸了。 生:小鹰越往上飞就越会觉得呼吸很困难。 生:小鹰会觉得很累,飞不动了。 师:小鹰就这样飞呀,飞呀,越往上飞阻力就越大,越往上飞呼吸就越困难,这时的小鹰急促地喘着气,说一说你有过急促喘气的时候吗? 生:我在跑完步以后会急促地喘气。 生:我在跳完绳以后会急促地喘气。 生:我在跳完皮筋以后会急促地喘气。 师: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急促喘气的样子呢? 生:表演急促地喘气。 师:哪个同学能急促地喘着气,读读小鹰说的话呢?

小鹰学飞教案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小鹰学飞。(指导读好后鼻音“鹰”,)小鹰干什么呀?(生再读“小鹰学飞”)。小鹰是如何学习飞行本领的?别着急,学习课文前,老师考考大家,这些词还认识吗? 2.复习词语 (1)飞行盘旋指名读(这2个词都带有飞行的意思)齐读 (2)摇摇头指了指鼓起劲指名读(每个词语中间的一个字都读轻声)齐读 (3)总算拼命头顶指名读(点红:总命顶,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齐读。(4)一起读准它们。齐读。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就是那只学飞的小鹰,(出示图片)开始,它跟着老鹰飞到了哪里?自己大声读1、2小节。 1)交流: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 2)这时,小鹰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点红:高兴喊!)你高兴的时候会 (戴头饰)(指读一个)说这话时小鹰特别兴奋,瞧,这个标点符号!也传递着高兴的心情。(评价:真是喜出望外!激动外分!从你的朗读中我已经听出高兴了。) 3)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我们大家吧!(齐读:我已经会飞啦!) 4)小鹰本来不会飞,现在已经(加点:已经)会飞了,那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呀。你也能用“已经”来说一句话吗? 我已经__。___已经______。 5)让我们再来感受小鹰会飞的快乐。齐读:我已经会飞啦! 2.可老鹰听到了小鹰的话,又有什么表现呢? 3.咦,明明小鹰已经能飞到大树上了,鹰妈妈为什么还说不算会飞呢? 4.在动物王国里,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飞行速度很快很快,可以飞到好几千米以上的高空中,所以,飞得只比大树高,根本就不能算“会飞”。你能当鹰妈妈来教育教育这只小鹰吗?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指读。让我们一起来教育这只小鹰。(评价:鹰妈妈在教育它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春夜喜雨》教案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春夜喜雨》教案 《春夜喜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下面整理了关于《春夜喜雨》的教案,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学习资源,读背古诗《春夜喜雨》,发展想象,感悟古诗之美。 2、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启迪灵性,相机发展语言,进一步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杜甫的古诗以及有关春雨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图书室又借来了一本好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篇《春夜喜雨》。打开第51页,一起读课题,解题(春夜喜雨的意思就是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 二、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学生展示资料) 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是什么样的吧。 三、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指名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后面的词语注释,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注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 乃:就。 发生:在诗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临。 潜:暗暗地,悄悄地。 径:小路。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也指花儿开得繁盛。“重”读zhòng。 4、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Word版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舟”和“方”,理解“鼓起劲”、“急促地喘着气”、“盘旋”等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鼓起劲”、“急促地喘着气”、“盘旋”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解读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 2.对,它就是飞行高手——鹰,这是我们本课要求认识的第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指读、齐读) 3.介绍“鹰”:鹰是一种中型食肉性猛兽,成年老鹰体长将近一米,翅膀展开可达两米多,所以飞行速度很快。瞧,它的嘴巴弯曲而且尖锐,爪子锋利像弯钩。 4.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是飞行高手。但这一切的美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艰苦的磨练,一点一点慢慢学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师板书课题,体会小鹰学飞时的艰难。(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受脉络 1.刚出生的小鹰是不会飞行的,它是怎样成为飞行高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文录像)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马上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读完课文,老师想考考你: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共飞了几次?分别飞到了哪里?师相机贴词:大树上、大山上、白云下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满怀信心,初学飞行 1.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感受小鹰的信心,初学飞行时渐渐升空的喜悦。 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成为课文中的这只小鹰,一起跟着老鹰学飞行。看看谁学得快,能“飞”起来。我们先来学习小鹰学飞的第一个过程。好,张开双臂当翅膀,小鹰们,扇动你们的翅膀,用力一点,我们努力地向上飞呀,飞呀,快看(课件:小鹰飞到了树上),我们飞离了地面,飞向天空,这时,我们已经飞到了大树的上面,你们此刻最想做的是什么?(大笑、想大声喊叫) 评价:是呀,看到自己飞起来了,当然开心了。你喊的声音太小了,老鹰根本听不见。你喊的声音可真响亮,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的人,对吗? 2.联系学生的感受指导第1自然段。 (1)小鹰们,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来吧。(我已经会飞啦!) (2)小鹰们,你们初次飞行,就能飞到大树的上面,你的心情怎样?(开心、得意、满意)指导朗读语气。 (3)这是小鹰飞到的第一个高度,它很高兴,很得意,也很满足,禁不住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4)小鹰认为自己已经会飞了,老鹰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3.读老鹰的语言,学习第2小节。 (1)谁来读读老鹰说的话。出示词语“不算”,指导认读。 (2)听到小鹰那么高兴地喊:我已经会飞啦!老鹰(引读)摇摇头。出示词语“摇摇头”,指导认读,做做动作。 (3)通过老鹰摇头的动作,可以看出老鹰对小鹰的表现怎么样?(否定、不满意) (4)老鹰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呢?(亲切,和蔼,温和)你来做老鹰,试着读读它的话。老鹰是小鹰的长辈,长辈在鼓励晚辈时说话的语气很亲切,很温和,语速稍微慢一点。 评价:好慈祥的一只老鹰啊!这只老鹰的态度也很亲切,相信小鹰一定很喜欢你。 (5)从老鹰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老鹰希望小鹰能飞得更高) (6)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只飞得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学习飞行。所以,老鹰摇摇头说——引读老鹰的话。相机贴词:不算会飞。

优质课《泡泡飞呀飞》的教学案例

优质课《泡泡飞呀飞》的教学案例 优质课《泡泡飞呀飞》的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泡泡飞呀飞》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0课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要求学生边玩边观察泡泡的形状、影射和颜色的变化,欣赏泡泡的美。从而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各种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构思。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的构思。 教学理念: 《泡泡飞呀飞》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主要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本课利用儿童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发展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并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认识美术,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播为目的,而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积极去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并在活动中去发现艺术美、去创造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学生喜欢的玩具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件秘密武器,是什么呢——哦!是一把枪!(拿出泡泡枪) 师:不过,这枪可没有子弹。那它射出的是什么呢?(师试玩)生:泡泡。 师:对了。是一串串的泡泡!你喜欢吹泡泡么?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泡泡,画泡泡,好不好? 生:好! 师:板书课题:泡泡飞呀飞。 二、学习新课: 1、做“吹泡泡”的游戏: 师:同学们都吹过泡泡了,谁能来说说你记忆中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齐答)是圆的。 师:泡泡真的只有圆形一种吗?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了的泡泡工具再观察(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泡泡被风一吹会变瘪的这一现象)。 生:有半圆的、8字形的、弯弯的…… 师:我们再来吹一次观察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紫色的、红色的、绿色的…… 师:对,因为光照的原因泡泡是五颜六色的。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吧!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吹一个最大的泡泡,然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