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20XX年51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编 精品

推荐-20XX年51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编 精品

推荐-20XX年51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编 精品
推荐-20XX年51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编 精品

20XX年51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汇编

地质灾害预防常识

一、什么叫地质灾害?

答:凡是威胁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或生存环境的地质体、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现象与结果,称地质灾害。

二、什么叫滑坡、泥石流?

答: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水、地震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或者在切坡、山坡加载等各类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地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群众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库塘溃坝或冰雪突然大量融化等因素作用下,在沟谷中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俗称“走蛟”、“出龙”和“蛟龙”。

三、滑坡灾害发生前有什么前兆?

答:滑坡灾害发生前的主要前兆有山坡上出现裂缝、坡脚松脱或鼓胀、山坡中上部发生沉陷、斜坡上建筑物变形,泉水流量突增或减小、甚至断流,水质突然浑浊,干澡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井水水位时升时降等异常变化,地下发出异常响声及畜禽惊慌、不进厩的异常反应等。

四、怎样预防滑坡灾害?

答:预防滑坡灾害的基本方法:一是抑制诱发滑坡的行为。主要

是选择安全、稳定场地建房;不在房前屋后开挖坡脚,若开挖坡脚,要及时砌筑留足排水孔维持边坡稳定的挡墙;不在村庄或房屋上方山坡堆弃土石;处理村庄及房屋前后渗漏引水沟渠,汛前疏通村内和村庄周边排水沟渠。二是抑制滑坡发展。滑坡前兆出现到发展成灾害有一个发展过程,为此,要冲填滑坡前兆地面裂缝,引排流入滑坡体的地表水,削坡减载,堆石垛反压坡脚抑制滑坡的滑动加速,对植被条件差的滑坡体及周边植树种草。三是落实避灾措施。主要是对具有滑坡前兆的地段制定防灾避险的报警讯号、人员撤离路线、安全集中地点方案,向受险户填发写有报警讯号、人员撤离路线、安全集中地点的“避险工作明白卡”和落实监测人员定时监测滑坡动态。一旦监测到险情加剧时,监测人员立即向受险群众发出避险报警讯号,组织人员按避险方案转移撤出滑坡体,同时向政府报告监测到的险情。五、发生地质灾害时向谁报告?

答:向当地政府报告地质灾害前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发生地质灾害时,灾情所在地应立即向乡(镇)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所报告。

六、工程建设、矿山生产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谁负责?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公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一、地震分为几种类型?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地震是一种大地震动的自然现象,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破、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极大部分发生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当它足够大并发生在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方时,就可能造成房屋倒塌,构筑物损坏,山崩地裂,人员伤亡。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地震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居对人类经济社会构成威胁的众多自然灾害之首。

二、地震时个人避险原则

(1)保持镇定;(2)就地避险;(3)切断火源;(4)迅速撤离。一般情况下,对只有轻微感觉的小地震不必大惊小怪。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

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

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三、自救与互救知识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的救治,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据统计,唐山地震时被埋压者约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是指人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扩大活动空间,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

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要延长生命,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等待救援。

互救:是指灾区幸免于难的人员,对被埋压人员的救助。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四、怎样利用宏观异常主动避险?

地震发生前会有宏观异常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地捕捉震前信息,主动避震自防好外很多。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选择题)

1、燃气用具使用完毕后,( C )。

A、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

B、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

C、首先关掉灶具阀门,然后关掉总阀门

2、何谓有感地震?( B )。

A、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

B、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

C、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

D、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

3、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 B )负责。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4、点蚊香时,正确的做法是( A )。

A、将蚊香固定在专用铁架上

B、放在窗帘旁边

C、放在蚊账、床单附近

5、当油起火时,应用( A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6、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A )。

A、上风位

B、下风位

C、无一定位置

7、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C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剂灭火剂

C、泡沫灭火器

8、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 B )。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

C、大声呼叫

9、火灾发生时应马上( A )。

A.沿消防通道朝楼下跑

B.乘电梯逃走

C.跳下楼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 A )。

A、1998年9月1日

B、1998年4月29日

C、1999年9月1日

11、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C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12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B )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13、发生火灾时,( A )。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14、身上着火后,危急情况下怎么办?( B )。

A、就地打滚

B、尽快撕脱衣服

C、用厚棉衣往身上盖

15、油锅着火时,可向锅内放入( C ),冷却灭火。

A、凉水

B、冰水

C、切好的蔬菜

16、宿舍楼内安置的干粉灭火器,灭火使用时切记( B )保险销,然后按压开关手柄。

A、不要拉开

B、要拉开

C、可拉可不拉开

17、漂白粉在遇到下列哪种物质后会引起燃烧?( A )

A、汽油

B、钢铁

C、水

18、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 B )进行一次。

A、每三小时

B、每二小时

C、每一小时

19、一只200W的白炽灯泡,将它紧贴在棉被上,(C )能达到367°的起火温度。

A、15分钟

B、5分钟

C、2分钟

20、水的灭火作用有( A )。

A、窒息灭火作用

B、防止可燃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的蒸发

C、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可降低燃烧物质附近的氧气浓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