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专业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代码:03031036

课程名称: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

所属系部:电气工程系

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

2012年9月1日

目录

一、课程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教学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课程考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教学环境及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教师队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教材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施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牢固建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巩固并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表达方式及技法。

2.职业技能目标

掌握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工程的相互关系,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意识,并以视觉化语言表达说明设计内容。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创新素质,将专业知识与设计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可以考取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设计

1. 教学设计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电气控制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实用、够用的原则,对于较难理解和掌握的DDC内部结构、组成原理,不作详细讲解,以实际的建筑设备自控应用项目作为本课程讲解的主线,突出楼宇智能系统的构建、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系统的配置、监控与组织管理、程序输入、参数测试、故障诊断、以及对建筑强弱电的维护,基本掌握楼宇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体系,具备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安装、调试技能。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3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 ,简称)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做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设计依据 2.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54-50259-96

楼宇自控系统简介

1、楼宇自控系统简介 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BAS)俗称楼控系统,5A建筑中列为首位(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通信自动化----CA;管理自动化----MA)。 BAS主要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是基于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控制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楼控系统(BAS)主要对以下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给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电梯设备监测等。 1.1系统概述 我们采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酒店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管理,该系统一方面为酒店提供健康、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另一方面监控和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节约能源,减低管理费用。 从统计数据来看,空调系统占整个酒店的耗能在50%以上,而酒店装有楼宇自动化系统(BA)以后,可节省能耗约25%,节省管理人员约30%。现代化酒店内部的机电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酒店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便可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酒店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长期保持设备的低成本运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1.2系统设计依据 我们的设计依据是: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招标技术文件相关要求 ?浙大中控OPTISYS楼宇自控产品技术手册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1987)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中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J45-90.92) ?《空调系统控制》(国标图集02X201-1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8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相关产品安装使用手册 1.3系统设计原则 楼宇自控系统,遵循下述原则: 先进性: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中央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各层的控制器,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及远程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及管理功能。系统支持目前业界先进的主流技术。

智能化安防系统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专题报告书 题目:智能安防系统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1、楼宇自动化技术概述及发展热点: 目前日益流行的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将大楼内部各设备连接到一个控制网络上,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综合的控制,这些设备包括空调、照明设备、消防设备、安防设备等等。它确保建筑物内的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生态化 未来人们的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讯、管理、文化、等各种复杂的要求,都需要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在时间和空间有机的结合中,楼宇自动化也将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变化、发展。 2、家庭智能安防系统技术在楼宇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应用背景: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每个人对都自己的个人人和家庭财产安全越来越重视、都希望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几乎每天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火灾、煤气泄漏等灾难。还有会有很多犯罪现象,比如抢劫、非法入侵、入室盗窃等恶性案件也时常发生。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么采取何种经济可靠、灵活方便的安全防范措施成为众多家庭最为关心的事情。选择家庭智能安防系统是最合适不过了。

智能安防系统是同家庭的各种传感器、功能键、探测器及执行器共同构成家庭的安防体系,是家庭安防体系的"大脑"。报警功能包括防火、防盗、煤气泄露报警及紧急求助等功能,报警系统采用先进智能型控制网络技术、由微机管理控制,实现对匪情、盗窃、火灾、煤气、紧急求助等意外事故的自动报警。其中家庭安防报警系统是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机、家庭报警器、各类传感器和传输缆线组成。各类传感器对家庭重要地点和区域布防,品种齐全的传感器能代替传统家居内钢筋防盗网,让业主生活在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之中,不会再有牢笼感觉 主要的安防传感器包括: 1.门磁感应器:主要装在门及门框上,当有盗贼非法闯入时,家庭主机报警,管理主机会显示报警地点和性质。 2.红外感应器:主要装在窗户和阳台附近,红外探测非法闯入者。另外,较新的窗台布防采用"幕帘式红外探头",通过隐蔽的一层电子束来保护窗户和阳台。 3.玻璃破碎探测器:装在面对玻璃位置,通过检测玻璃破碎的高频声而报警。 (安装门磁、窗磁,红外、玻璃探测器等是防止非法入侵,管理系统可通过安装在住户室内的报警控制器得到信号从而快速接警处理。报警联动控制可在室内发生报警时,系统向外发出报警信息的同时,自动打开室内的照明灯光、启动警号等。) 4.煤气泄漏探测器:安装在厨房或洗浴间,当煤气泄漏到一定浓度时而报警。 5.烟感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客厅或卧室,检测家居环境烟气浓度到一定程度时而报警。 (安装煤气、烟感探测器可以有效的预防火灾、煤气泄漏等。) 6.紧急求助按钮:一般装设在较隐蔽地方,家中发生紧急情况(如打劫、突发疾病),直接向保安中心求助。(室内的报警控制器具有紧急呼叫功能,管理系统可对住户的紧急求助信号做出回应和救助) 7.手机接收警情信息后登陆远程视频查看现场实时视频。也可电脑远程登陆监控中心查看历史监控记录!(当家中有非法入侵者或者煤气泄漏时系统会自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彩信、抓拍图片并E-mail到指定用户手机!用户收到电话短信时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电脑查看家中监控画面并控制其家中家电设置、布防撤防等操作!) 从安防角度讲,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可实现家居安防的报警点的等级布防,采用逻辑判断,避免系统误报警;遥控器或键盘对系统布防、撤防,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 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三、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根据我国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子系统宜一同纳入BAS 考虑,如将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独立设置,也应与BAS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联系以便灾情发生时,能够按照约定实现操作权转移,进行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如下: (1)自动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转状态。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详细]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TAC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米ation Syste米,简称BAS )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楼宇智能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智能楼宇中的一个集成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施对大楼内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和管理。那到底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呢? 1、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简称,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特征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主要是对整个楼宇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管理,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的成本。楼宇自控最终目标是为了给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更高效、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生活环境。 2、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 实时监控,避免事故 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机电设备和大楼环境,随时监测到人工无法及时发现的隐患,弥补人力之不足,避免重大损失。

满足舒适度要求 自动进行室内恒温、恒湿控制,保证有合适的温湿度,给员工和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自动输送新风,保证有清新的空气,减少办公室综合症;人性化的智能照明控制,让工作更加方便。 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通过BAS对大厦内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可以用最少的能耗来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节约能源。 通过对设备的定时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设备维护费用。 BAS系统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大大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人力成本。 3、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是BA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气控设备等)提供一个最优化的控制。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循环控制、最佳起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0 总论及概述 伴随着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的智能化,特别是公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种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现代化的商务大厦是以高度的智能化为其主要功能目标的,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体现。 1)智能化楼宇的定义 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智能化楼宇?目前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中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2)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概述 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楼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安防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防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整个防范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出入门非授权侵入时,在中央监控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安全监视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同时打开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 3)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应用成熟、先进实用、可靠稳定、升级维护、符合要求。

浅议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浅议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26T10:41:17.41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马婷 [导读]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筑设备自动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楼宇自动化越来越重视。总体上讲,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应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尖端化、操作全智能化等多方向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本文将采用全新的楼宇管理模式,使其先进性、智能化程度在当前及未来若干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供同行参考。 深圳市安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筑设备自动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楼宇自动化越来越重视。总体上讲,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应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尖端化、操作全智能化等多方向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本文将采用全新的楼宇管理模式,使其先进性、智能化程度在当前及未来若干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以太网现场总线;人机界面;直接数字控制器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A区Ⅰ段地上1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新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4台、电梯4台,集水坑4个、污水潜水泵4台。该大厦A区Ⅱ段地上11层、地下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变配电室、新风机房、进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6台、电梯6台,集水坑14个、污水潜水泵16台、生活水箱1个、生活水泵2台,照明回路4路,2路高压进线、5个变压器、5路低压出线和1台柴油发电机。 某大厦A区Ⅲ段地上1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新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4台、电梯4台,集水坑4个、污水潜水泵4台。某大厦B区,地上2层,设有设备机房区域,包括制冷机房、锅炉房等,设备包括冷水机组2台、冷却水泵3台、冷冻水泵3台、冷却水塔风机10台,热水循环泵2台,新风机组8台、10台送排风机。 另外,该大厦面积较大,为了给空调/新风系统提供环境参照数据,在室外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外温、湿度。 二、楼控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简称BAS)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AS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大厦中各系统设备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建筑面积大,主要电气设备数量多,分布散。BA系统在各楼层的设备机房处设置HW-BA5000系列DDC模块,对现场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DDC可独立完成全部的监测、控制工作。再以LonWorks总线连接各DDC模块至中央监控中心,在中央监控中心,我们可以查看到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相关参数,并控制电气设备启停。根据设备分布的特点,本设计4条Lon总线,A区Ⅰ段、Ⅱ段、Ⅲ段和附楼部分控制器分别由一条总线相连。实现了一体化控制、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设计内容 该大厦作为一座集楼宇自控、消防、安全防范、会议、综合布线系统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它不仅需要对大楼内的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而且这些设备还需与其它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通讯和必要的联动控制,以致力于创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高性能价格比、温馨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四、设计原则 此项目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多年从事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经验和该大厦工程的特点,从满足业主利益的角度出发,本着技术先进、高效便利、投资合理的精神,针对工程的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先进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服务性与便利性与经济合理性。 五、设计目标 该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将建筑电气设备与控制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实现一体化控制、检测和管理,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 六、楼宇系统设计说明 某大厦工程是一座集空调自控、消防报警、安全防范及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根据此大楼的建筑特点和应用功能,本方案选择海湾公司的最新一代可远程控制HW-BA5000楼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开发,选用最先进的数字控制器,具有创新、简洁、高效、可靠等优点,可为其它供应商提供开放性接口,并可根据需要将楼宇控制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及安全防范系统及其它子系统集成在统一平台上。 本方案HW-BA5000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设备运行监控,包括对制冷系统、换热站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的监控。 某大厦的楼宇自控系统包括中央监控中心(中央站)和DDC现场控制器(分站),由两级网络(以太网和LonWorks现场总线)连接,既可以满足系统庞大的容量要求,又可以提供高速的通讯能力,使管理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就可以全面了解大厦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实时控制。 1、系统一级网络——以太网 楼宇控制系统的一级网络是一个以太网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在本方案中,针对该大厦工程来说,一级网络是TCP/IP标准协议、传输速度为10/100M的以太网,工作站使用标准的以太网的标准设备。 现场DDC模块通过LonWorks总线连接到以太网时,通过专用的Lon网络适配器(PCLTA-20)连接。 2、系统二级网络——LonWorks总线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本工程楼宇自控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由现场传感器及执行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网络控制器中央操作站等四大部分组成。控制范围: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洁净空调、风机、供电、照明、温度传感、给排水、远传抄表。施工流程如下: 1)线缆敷设 `在本工程中,线缆比较集中的地方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出桥架和比较分散的地方采用穿镀锌钢管敷设,竖井内的线缆敷设在线槽内。 输入输出设备至接线盒部分采用金属软管,管长尽量控制在1米以内。 楼宇自控系统布线和照明系统穿线同期进行。 2)输入输出设备检测接线 输入设备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量变送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控器、风速传感器。 输出设备主要有:电磁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驱动器等。 (1)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强烈震动、电磁干扰的区域,不破坏建筑物外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防风雨

防护罩。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的位置,若无法避开则至少相距2米,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一致,高度差不大于1毫米,同区域内高度差不大于5毫米,传感器和DDC之间的连线的电阻要求小于1Ω。 (2)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的位置。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接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火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与平面的位置。

楼宇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B A S) 1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2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3系统的优点 3.1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2系统特点 最先进的技术 Metasys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受控设备完全自动化控制,其中WIN98/NT、COM/DCOM、TCP/IP、ODBC、OPC、ActiveX、Bacnet、Lonmark 等技术已经成功与BAS系统相结合,安装运行已有一万多套,并且又有Johnson Controls 百年的控制经验为强大的后盾,使得Johnson Controls提供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其它厂家无法比拟的。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1.1 楼宇自控系统 1.1.1 设备定位、安装 1.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 后安装; 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 层; 3.设备在安装前应做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4.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其直线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5.设备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 差为每米1mm,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6.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应垂直、平正、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mm;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相邻设备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相邻设备接缝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相邻设备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相邻设备连接超过5处时,平面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7.室内、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 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 8.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的风管直管段,应在风 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

9.水管温度传感器: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在水流温度 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安装,不宜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安装; 10.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应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风 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安装;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11.水流开关: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 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12.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直径),下游段应有L=4~5D的直管段; 13.水阀与执行机构: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阀门的口 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有阀位指示装置的阀门,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如条件允许,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 14.风阀与执行机构:风阀控制器上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 一致;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连接牢固;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1.1.2 系统调测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1.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 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 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安装要求;

消防系统与楼宇自动化

论 楼 宇 自 动 化 系 统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消防系统与楼宇自动化 摘要:智能化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应立足防范于未然,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来说,消防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了系统。消防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有:火灾参数的检测技术、火灾信息处理与自动报警技术、消防防火联动与协调控制技术、消防系统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及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构成、管理和使用。随着大家对火灾的重视,火灾报警系统也经历了从简单的机电式向应用微处理器的智能化的发展过程,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烟式、感温式和感光式三大类,在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火灾探测器是感烟式和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关键词:消防、火灾监控、自动报警 一、引言 20世纪初,定温火灾探测器得到了发展。利用双金属的探测器、采用低熔点金属的新型探测器也被研制出来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利用升温速率原理又发明了差温火灾探测器。差温火灾探测器在升温速率超过预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二、正文 1、总体概况 智能化楼宇是现代建筑与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楼宇自动化的典型应用包括以下几个面:楼宇供配电系统、楼宇安防系统、楼宇消防系统、楼宇给排水系统、楼宇中央空调系统、楼宇电梯系统、楼宇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楼宇系统集成、物联网等。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口号,许多行业和企业都开始打起“智能”战。转眼间,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建设在全社会火热地开展了起来。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也让建筑行业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2.具体事例分析 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高层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用电设备多、供电要求高、人员集中等特点,需要对高层建筑防火提出很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主要靠完善防火设计和自身的消防系统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事例一: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 (1)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二两级。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目录 第一章系统说明 (2) 第二章系统概述 (3) 第三章系统特点 (4) 第四章设计依据 (7) 第五章楼宇自控系统结构 (13) 第六章楼宇自控系统DDC配置 (23) 第七章记录及摘要 (27) 1

第一章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 2

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系统的优点 第二章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采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施进行信号采集、控制,提供有效安全的物业管理,使其设备应用在最良好的状态。本次设计是基于一套CAN总线的远程控制装置,通过CAN总线完成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操作,并与CAN总线上其他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SJA1000 CAN控制器等组成,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实现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4路数字量输入,4路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CAN接口电路模块。CAN总线的应用,提高了楼宇智能化水平并降低了设备的管理成本。CAN总线提供了标准网络协议的数据链路层,没有相应的高层通信协议。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开放的、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它是一种具有实时性的高速串行总线系统,它被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CANopen协议允许不同设备以标准化方式进行通信,使其具有互操性。 关键词:楼宇控制;CAN总线;控制节点;CANopen协议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buildings of all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facilities for signal acquisition, control and provide effective security for property management, to equipment used in the best condition.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 CAN bus,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CAN bus for control operation of field devices and other devices with the CAN b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Hardware of the system mainly by AT89S52singlechip, SJA1000 CAN controller and other components, system hardware and modular software design based on single chip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trol core, designed 4 digital inputs, 4 analog output module, and the CAN interface circuit module. CAN bus applications,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of the equipment. CAN bus provides a standard network protocol for data link layer,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high-leve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ANopen protocol is an exoteric and standardized high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CAN field bus. It is a high speed serial bus system with real-time capabilities, CANopen protocol allows diffc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standardized manner and makes them inter operable. Key words:Building control system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open protocol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BAS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综述 1. 1系统设计概述 楼宇山控系统(Build i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 )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纟II 成部分。BAS是基丁?现代分布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故系统,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RAS 的11标就是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血仃效的监控,以确保建筑物内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并对特定事物作出适当反应.通过BAS対大原内机电设备的门动化监控和冇效的管理,可以便大厦内的温湿度控制达到最舒适的程度,同时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iE常工作,以求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利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减少管理和维护人员。取得H?约能源和人力资源的点好效益。 为了真正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转、大大地节省电能、保持良好的环境控制粘度、降低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成本,根据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方案采用中美合资企业怕斯顿公司(BESTON)的最新一代楼宇自控系统 IBS-5000楼宇自控系统。 本项目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内的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对建筑群内的空调系统、冷水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測和遥控管理,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数字化管理程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1. 2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成熟性: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经过工程验证的先进技术: 3.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联或扩展的障碍: 4.按需集成:根据本项目特点,按照需要分层次实现集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