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安全知识题库完整版

医疗安全知识题库完整版

医疗安全知识题库完整版
医疗安全知识题库完整版

医疗安全知识题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医疗安全试题

一、填空题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或者()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2、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导致损害或伤残的不确定性事件。风险具有(、、)和()的特征。

3、医疗风险防范,重视医患沟通,实施人性化服务,让患者“五个放心”应做到对(服务、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放心。

4、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及时做好(危重)(疑难病历)的记录,医嘱内容要与病程记录相吻合。

5、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6、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7、对新入院患者主治以上的上级医师应于48小时内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等提出指导意见。

8、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建立并实施(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病历书写。

9、医疗质量指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及能力、条件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按照职业道德及(诊疗规范)要求,给予患者医疗照顾的程度。

10、《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新规定病历书写时间改为(24小时)制,病程记录最长间隔由(5天)改为(3天)。

11、首诊负责制包括(医院)、(科室)、(个人)三级。

1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隐患事件)四个等级。

13、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14、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病历资料包括医疗机构保管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出院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15、当科室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启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争议)应急预案,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16、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选择题

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B)小时内将病历补全,并加以注明。

A.3小时

B.6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2、下列内容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但不包括(C)

A.医嘱单B.化验单C.上级医师查房记录D.住院病志

3、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B)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4、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D)

A.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重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C.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D.以上都不是医疗事故

5、某患者输液中发生反应,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当天夜里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晨5时死亡。家属认为是医院的责任,拒不从病房移走尸体,也不同意尸检,经与家属协商,患者死亡第四天进行了尸检,结果(D)

A.只能以死因不明定论

B.法医承担因拖延而延迟尸检,无法结论的结果

C.院方承担因请人不当而无法结论的结果

D.家属承担因不同意尸检延迟尸检而

无法结论的结果

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院对参加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的损失赔偿人数不超过(A)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7、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比如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B)小时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6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18小时以内

8、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除了(D)

A.中止执业医师满2年的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C.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一年的

E.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9、不予医师执业注册的情形是(D)

A.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三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

C.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二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

D.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二年或者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E.受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不满五年的

10、在医疗、保健、预防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应具有的学历是(A)

A.高等学校医学本科学历

B.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

C.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者D、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

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除了(E)

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B.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C.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E.参加所在单位的民主管理

12、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A)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E.6个月以上,2年以下

13、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B)

A.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B、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C、降低其执业等级

D、变更其工作岗位

E、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14、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A)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1年

B.2年

C.5年

D.3年

15、执业助理医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独从事执业活动(B)

A.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后可以任何医疗单独从事执业活动

B.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两年后可单独从事执业活动

D.在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前不允许单独从事执业活动

16、《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涉及了民事权益的诸多方面——生命权、(C)、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A.控告权

B.言论权

C.健康权

D.监督权

17、医疗安全事件至少需要几级讨论(D)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防范医患纠纷和降低医疗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C)

A.提高服务质量

B.完善各种签字手续

C.加强医患沟通和交流

D.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范

19、下列哪项不是医疗风险的客观原因(B)

A.医学科学发展所限

B.医学技术手段有限

C.受当时当地医疗条件有限

D.患者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2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的根据是(B)

A.行为主体特定性

B.对患者人身造成的危害程度

C.诊疗护理的过失性

D.医疗活动的违法性

E.医疗过失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三、判断题

1、医疗技术水平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如责任医师与患者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沟通。(√)

3、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行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医疗机构应当将科室医疗经营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6、根据有关规定,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封存的实物应由医院保管,也可由患者保管。(×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封存的实物应由医疗机构保管。)

7、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封存、启封实物由医务人员单独进行即可。(×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应当由医患双方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

8、当不能确定疑似物品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患者一方提出要进行检验,应当由患者一方将疑似物品送检查。(×应当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将封存实物送具备检验资格的相应检验部门检验,并共同对送检物品启封。)

9、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如患者不提出对实物进行检验的要求,即可将实物弃之。(×凡是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均应报告医生、科室负责人、医院药剂科,并以妥善方法保存实物,按规定做好登记。经药剂科人员检视后,根据情况处理保存的实物。)

10、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四、简答题

(一)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是什么?

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应当对患者尽到应有的谨慎和注意,以免造成患者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的责任。

(二)医疗损害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法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2、患者有损害结果。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确定性。

3、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直接、间接因果关系,一果多因。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

(三)防御性医疗指的什么?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为了规避医疗风险和诉讼,而采取的防范性医疗措施。因防御性医疗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承担责任。分为积极防御性医疗和消极防御性医疗。

(四)医疗机构应当关注的法律制度

1、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2、卫生行政部门规章、规范;

3、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4、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规范;

5、行政法、民法、刑法的相关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