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2021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城市化的质与量

1城市化:从理论研究到发展实践

城市化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是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地域景观、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而变迁的系统过程。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模式、过程与动力机制、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家仍将城市化看成一个人口统计学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1]。最近,伴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增长、聚集经济与城市化问题。《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强调了密度、距离、分割,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市场的流动与一体化对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域的转移和集中,这样就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较大影响[2]。因此,近年来已有研究开始调查城市化及其差异在城市和乡村家庭之间能源相关消费中的作用[3]。最近三十多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上。中国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吸引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4-6]。EricJ.Heikkila指出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分散化、人口统计变化、全球化和技术变化是中国城市化的贡献因子,其中,市场和全球化是最重要的因子[7]。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与全球城市化密切相关,并出现了部分融合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中国城市化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进入全方位高速发展时代,以更开放的姿态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成为了新一轮世界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城市化特征也正在从新城市的增长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转型。顾朝林等人强调了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的发展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8]。然而,现有的城市化研究偏重于量,而对质的关注不够。联合国人居中心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评价体系包括城市发展指数(CDI)[9]和城市指标准则(UrbanIndicatorsGuidelines)[10]。前者包括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项内容共11个指标;后者从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及管治5个方面评价人类居住。国内对于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始于2001年叶裕民对当时300万人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的研究[11],近几年城市化质量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12]。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还有学者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包括对城市系统的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评价,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研究和城市化效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2008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展望》(2008)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0%。最近,麦肯锡发布了多个关于世界城市以及中国城市与城市化发展的研究报告,包括《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中

国城市消费者的崛起》、《为10亿城市居民做准备》、《城市化世界:城市经济力量地图》等,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中,《城市化世界:城市经济力量地图》报告指出,超大城市并不推动全球GDP增长。在今后的15年内,有一半的全球GDP增长可能会从当前中等城市(人口小于千万)中而来。虽然大城市有人才、投资及网络效应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在不熟练的规划与管理下,重要性会明显降低。而中量级城市将会迅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50%。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的中等城市对全球GDP增长贡献将达到40%,超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地区的特大城市的总贡献。

2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城市化战略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必须尽快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走集约、创新、融合和谐、绿色、特色发展之路[13]。

2.1城市经济社会转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城市与区域经济日益繁荣。但是,当前中国也面临着资源与能源的巨大压力,社会矛盾个别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总体来讲,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加速向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型。国际社会的实践经验也

表明,在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是紧密联系的。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从城市的崛起到城市化的出现,都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发挥着作用[14]。全国很多城市正在掀起产业升级和高端化的浪潮,但由于发展阶段和特点的不同,并非所有城市都具有产业高端化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条件。因此,针对不同城市(区域)的现状与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产业转型战略成为必然选择。从经济发展看,包括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功能定位、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及生态环境构成等在内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将是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从2009年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及其规划细则的编制,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在逐渐转型。国务院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等规划与政策文件,从中央到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仍然较强,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许多项目将进入实际投资阶段,加上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减,投资增长仍将处于高位。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快速转型期,是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的过程。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城乡面貌、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承受能力等,都毫无

例外地表现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两重性和极端复杂性[15]。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需求结构及城市人口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城市居民的生存需求已经得到解决,而社会公共需求则不断增加。麦肯锡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中国城市消费者的崛起》报告指出,2025年之前,中国经济会由现在的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会得到明显的发展壮大,并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私人消费力量。由于消费主力的改变,中国国内的消费力量的地域分布会发生改变,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会比现在的一线城市更快。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住房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2.2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高度平等但高度贫困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非常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时期(1949年~1957年)、起伏发展时期(1958年~1965年)和停滞发展时期(1966年~1977年)3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制定了恢复国民经济、扭转财政收入的发展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自1952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来,重点项目建设布局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4%增长到1957年的15.39%。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造成工农业比例失调,导致城市的就业、物资供应等出现问题,国家不得不减少城市人口,到1965年底,中国城市人口占

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为14%。“文革”时期,大量城镇居民、干部和知识青年下放农村,致使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几乎处于停滞发展状态。全国城市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仅由1966年的9965万人增加到1976年的11342万人[16]。总体上,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发展受行政和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城市人口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平均增长1%,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却没有出现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城市贫民窟(图1)。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高速城镇化时期(1978年~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城镇化阶段(1992年~1999年)和多元因素推动城镇化平稳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3个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加强。1992年我国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开发区迅速崛起、房地产开发起步提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大大加快了城镇化步伐;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至199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0.89%,逐步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提出,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变。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城市、特大城市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提高城市人口的吸纳能力。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乡村人口,初步迈入了城市化国

家。从省(市)域层面看,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其他省域(图2)。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人多地少,快速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破坏、交通拥堵、服务效率低、城乡差距拉大和空间不均衡等诸多问题,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越走越窄,已基本不适应转型时期新战略的要求。

2.3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确立

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都明确指出了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指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新型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空间及环境等诸多方面。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减缓和消解城乡二元结构,以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17]。新型城市化发展,应结合当前中国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特征,采用节约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路径,从多角度、全方位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转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变城市之间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城乡联动发展来凸显城市

化发展的整体带动效应;通过城市空间管治、城市增长边界划定、高密度城市空间营造等手段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带动型转变,由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文化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保持城市经济增长与充足就业机会供给的协调;改变传统城市空间外延式拓展模式为城市功能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城市规模增长的同时,完善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3对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对于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持续加大。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化对内需和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成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如何既保证我国城市化快速增长,又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促使城市化质与量协调发展,是今后实现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考量。

3.1质量提升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旋律

在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但从目前国家到地方的实践看,质量提升正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旋律。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化质量总体处于优化提升阶段,各省城市化发展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北京、上海、天津及广东等地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0%,已经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贵州、

西藏及甘肃等地则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应处理好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关系。通过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质与量的协调性分析,得出中国城市化质与量的协调性较差,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城市化发展质量,而土地城市化呈现冒进增长态势的结论[18]。目前,城市化质量研究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理论思想、建设目标及调控系统3个方面的内容。理论思想包括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已经充分体现在城市政府施政理念和城市规划建设行动中。城市建设目标包括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文化城市、科技城市、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等城市类型,已经成为众多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目标。调控系统包括要素耦合度、适宜性评价、城市增长边界、城市紧凑度控制和城市化质量评价等内容。具体来讲,城市化的质量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1)共享型城市化—不仅仅关注规模、速度和效率,城市化需要关注就业、福利、身份认同及公平等社会经济特征,充分考虑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质量及人口就业等问题,试图将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福利让更多的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所享受,同时还包括那些往返于城乡之间、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流动人口,共同推动城乡一体的城市化[19]。

(2)集约型城市化—紧凑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城市化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城市化经济效应,实施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麦肯锡的《为10亿城市居民做准备》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会在2025年达到9.26亿;

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会接近10亿。在国家层面,中国应该将城市化转向集中型增长模式。在地方层面,中国应该通过提高城市生产率的政策、措施,使城市化产出最大化,并且缓和其成本和压力。因此,应继续推进集中型的城市化发展,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着力建设低碳城市;推进城市发展集中布局,倡导城市紧凑型布局结构。

(3)功能型城市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城市化经济效应。城市化发展应从以规模拓展为主逐渐向功能完善转变,强调内生型城市化发展,走功能型城市化道路,提高城市服务能力,促进城市转型和功能提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的支持体系,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城市公共资源,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新移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4)创新型城市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促进专业型高端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人力资本效应;加强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为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支撑,为城市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加大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力度,提升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和管理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化的数量仍然重要,尤其是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虽然中国城市整体上已经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实现工业化仍然是其重要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城市土地扩张的问题。总体来看,国家经济增长重心的西移,正促使城市化数量增长的主体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单个城市则可能表现为从城市中心向都市

区的扩展。即使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对“土地空间”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化质与量的关系方面,需要根据各自区域与城市发展特点及阶段去做出具体的选择。例如,江苏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已经进入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科学有效地将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质量相结合,在城市化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

3.2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城乡规划不能仅仅关注自身发展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而需要跳出“辖区”范围,从全球、区域、地方、城乡、城市及社区等不同尺度去分析,探索新的“时空思维”,充分利用和配置好各种资源,既要将规划作为参与竞争的战略手段,又要将规划作为调控经济、造福于民的政策工具,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赋予了城乡规划以法律地位和科学内容,即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以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2011年,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确立更加凸显了城乡规划对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推进与实施的重要价值。城乡规划覆盖范围大以及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及空间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确立了“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的会议主题,此后的历届会议都紧密围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等主题,组织了会议研讨与社会宣传工作。2011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其主题就是“转

型与重构”,会议对城市化道路与模式、城市居民出行、保障房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从当前国内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看,很多省、市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研究工作,并开始对相关规划体系进行完善与调整[20],不同类型规划的空间整合与部门整合也不断加强。在城市发展实践领域,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空间发展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关于城市土地、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的相关文件,城市化的空间扩展也开始从以开发区、城市新区等为主要拓展模式向城乡空间优化、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等领域变化,如北京、广州、深圳及西安等大城市都相继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

3.3公共财政与空间管治

经济社会转型既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又为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动力。对政府来讲,转变思维和发展方式,综合考虑经济、土地、人口及生态环境等要素,明确不同空间层面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对于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引导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从政府供给的角度讲,对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会加重城市公共财政的压力。城市公共财政是城市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城市公共产品的建设和维护,为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目标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因此,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处理好公共财政的集聚和使用问题,对于处理好公共财政与城市

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产品的开发与管理,保障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4]。这就要求城市政府运用公共经济理论的原则,通过城市规划的法律手段、政策手段,在实现公共产品协调均衡产出的同时,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以利于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城市与区域问题及其管治不仅是各国政府长期争议的焦点,也是各国学者讨论的中心。由于城市区域处于世界经济以及地域、国家之间矛盾交织之地,它们无可避免地置身于外部的多重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中。这就使得主要城市区域的调控制度要透过相对稳定的地域组织的重组、去重组和再重组来建立一套“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以应付那些高度冲突与矛盾的势力[21]。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群或都市圈已成为区域城市化空间集聚的主要空间形态,在这一地域范围内,城市等级界限模糊化,内部密集的要素流促使空间均质化,但能否采取有效的管治、实现空间的整合则是一道摆在规划师面前的难题。构建基于城市化地域的城市政策,强化中心城市政府管治的核心作用,并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多样化管治行动构建一个好的框架,并产生合能效果。这就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尺度去理解城市管治问题,在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强调公共、私人和社区利益的整合和融合。

4结语

未来世界的城市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新一轮世界城市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西方的城市

化发展来讲,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城市化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随着城市化发展政策的调整,对城市化质量的关注更需要政府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发挥主导性作用,这意味着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动力机制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下而上的来自于企业和市民的作用会不断强化,并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化发展模式也在不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与完善,而贯穿这一过程的,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层面对质量问题的探索与关注。城市化不是一个可以预先设立的目标,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对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 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52年这个时间段是我国经济从战争中恢复阶段。 自古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都是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讲究的是男耕女织的传统观念;我国的经济也是以农业为重,轻重工业为辅的经济体制,因此可以说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但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我国古老的国门后,中国一大批有志之士就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民族企业。其中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但由于常年的战乱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几乎面临山重水复的境地,全国经济发展指数几乎是零。1949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腐败的国民党手中解放了中国,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做起了自己的主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建设自己的祖国,努力改变旧中国面貌。 但那时我们从国民党手中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在军事上虽然国民党正规部队失败了,但在大陆却留下了巨大的匪患。在经济上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市面无几,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就有人预言: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在政治上可以打80分,但在经济上却只能打0分。新生的共和国不仅要面临国内一些不法分子的攻击,而且要面临世界上众多帝国对这个新生的红色共和国围追堵截,想将这个新生的婴儿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刚过新春佳节的共和国,本应打算大力建设自己的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朝鲜战争爆发了,本来朝鲜战争是属于朝鲜内部的事情。但当时以美国为首联合17附属国公认对朝鲜战事进行干涉,一直将战火烧到了我国的边境鸭绿江,威胁新生的共和国。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当时内有匪患欺压和未解放的地区国民党军队蠢蠢欲动,外有强敌犯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自己的经济。那时全国上下凝聚一心建设自己的家园,内剿匪患,外敌美帝国主义。但也是在这三年中我们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也是我国经济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1949到1952年我国工农产业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纪录。钢铁产量为解放前的146.3%,原煤产量为解放前的106.5%,原油产量为解放前的137.5%,发电产量为解放前的121.7%,粮食产量为解放前的109.3%,棉花产量为解放前的153.6%。 第二阶段是1953年到1979年,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1953年到1958年,第二个层次从1958年到1979年。 1953年我国就开始了大力恢复国民经济运动,也从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至1957年我国开始了一五计划,它主要的任务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手工业和轻工业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据历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自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年我国宣布一五计划完成,主要成就有: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7%,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3%,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1957年农村入社户数达到总户数的1/3左右,钢产量412万吨,粮食产量 1.9亿吨等。这些指标既符合实际,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制订计划的方法是重视各部门各主要产品比例关系的协调,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平衡。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第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

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总是要在悲剧发生过后才来组织立法,这就加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