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题库

免疫题库

免疫题库
免疫题库

N0001 E 免疫的概念是机体() 抗感染的防御功能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N0003 D 现代免疫学研究的是() 免疫防卫及免疫病理作用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免疫细胞分子水平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生物学功能免疫耐受分子水平的基本规律

N0004 E 免疫应答对机体的作用是() 有利有害有利又有害无利也无害正常情况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N0005 C 免疫对机体() 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仅有利有利也有害仅有害无利也无害

N0006 B 免疫对于机体() 利弊均等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无利无弊多数有害

N0007 ABCDE 免疫功能表现在() 中和病毒中和毒素清除突变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清除自身衰老变性细胞

N0009 D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N0010 ABC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调理免疫识别

N0011 ACD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免疫防御免疫杀伤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调理

N0012 D 医学免疫学最早涉及的领域是() 抗移植免疫过敏反应免疫缺陷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

N0013 A 阻止病原体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和扩散称为()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缺陷

N0014 B 机体阻止病原体入侵并抑制病原体繁殖扩散的功能被称为() 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抑制免疫调节

N0015 C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免疫监视免疫稳定免疫防御免疫识别免疫耐受

N0016 A 清除病原微生物属于() 生理性免疫防御生理性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17 E 关于免疫防御功能,错误的是() 阻止病原体繁殖扩散功能过低引起免疫缺陷功能过高引发超敏反应清除病原微生物防止发生自身免疫病

N0018 ABC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人机体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清除体内损伤及衰老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

N0019 C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时易发生() 移植排斥肿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反复感染

N0020 B 机体防卫功能过高可导致() 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肿瘤病毒持续感染免疫缺陷

N0021 E 超敏反应属于() 免疫监视功能失调生理性免疫稳定生理性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22 B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移植物排斥反复感染肿瘤发生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N0023 D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导致() 发生肿瘤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复感染免疫增生

N0024 CD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反复感染移植排斥

N0025 B 机体清除衰老细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缺陷

N0026 B 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生理性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功能失调生理性免疫防御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27 BE 正常免疫功能中的免疫自稳包括() 免疫防御免疫耐受自身免疫免疫调理免疫调节

N0028 ABE 免疫稳定功能是指() 清除损伤细胞免疫耐受杀伤突变细胞清除病原微生物免疫调节

N0029 D 免疫稳定功能异常可发生() 病毒持续感染肿瘤发生清除衰老的细胞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N0030 D 免疫自稳功能紊乱易发生() 易发肿瘤清除衰老的细胞病毒持续感染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N0031 D 自身免疫病属于() 生理性免疫防御生理性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32 AB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持续感染清除衰老的细胞清除体内微生物杀死胞外病菌

N0033 A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耐受免疫防御免疫识别

N0034 C 机体识别与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称为()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识别

N0035 C 病毒持续感染属于() 生理性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免疫监视功能失调生理性免疫稳定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N0036 A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易发生肿瘤易发生超敏反应易发生感染易发生自身免疫病易发生免疫耐受

N0037 BD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 免疫缺陷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持续性感染超敏反应

N0038 BC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超敏反应肿瘤持续感染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

N0039 ABCDE 因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有() 迟发型超敏反应病毒持续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自身免疫病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

N0041 A 最先采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 中国人罗马人印度人希腊人埃及人N0042 A 牛痘苗的发明者是() 琴纳郭霍巴斯德李斯特伊凡诺夫

N0043 D 用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Pasteur Koch B ehring Jenner Tonegawa

N0044 A 被认为人类征服疾病的最辉煌的成绩是()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在全世界消灭了脊髓灰质炎Pasteur制成了炭疽死菌苗Behring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病人Porter阐明了抗体的结构

N0045 C 成功制备破伤风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是() Porter Jenner Pasteur Behring Edelman

N0046 A 发现抗毒素并开创免疫血清疗法的是() Behring Pasteur Jenner Burnet

Bordet

N0047 D 最早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免疫学制剂是() 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蛇毒抗血清白喉抗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N0048 A Porter和Edelman的杰出贡献是() 在分子水平阐明了抗体的结构提出超敏反应理论发现了免疫耐受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N0049 AE 阐明免疫球蛋白四肽结构的是() Porter Burnet Jenner Tonegawa Edelman

N0050 BDE 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成就有() 牛痘预防天花抗血清疗法狂犬病疫苗ABO血型系统MHC限制性

N0052 C 机体天然防御功能是() 因隐性感染而获得的免疫力胎盘传递的抗病免疫力通过遗传获得的抗感染能力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母乳传递的抗病免疫力

N0053 C 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力母体胎盘传递给胎儿获得的免疫力通过遗传获得的抗感染能力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通过母乳获得抗病力

N0054 E 关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的是() 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生来就有和人人都有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对某种细菌抗感染具针对性

N0055 ABDE 属于机体天然防御机能的是() 屏障结构吞噬作用抗毒素的作用补体的作用干扰素的作用

N0056 ABDE 感染早期抗体未产生前机体的免疫机制有()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NK 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经典途径活化的补体通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活化补体通过旁路途径活化的补体

N0058 AC 与天然防御功能类似的概念称为()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N0059 BC 与非特异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适应性免疫天然防御功能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N0060 BE 与固有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适应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天然防御功能

N0061 BD 与获得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天然防御功能

N0062 BE 与特异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防御功能获得性免疫

N0063 CD 与适应性免疫类似的概念称为()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天然防御功能

N0064 B 机体针对多种病菌共性的免疫力称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65 A 机体获得针对某一种病菌的免疫力称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66 BE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发主要区别是() 固有免疫无需识别抗原固有免疫识别抗原的共性固有免疫识别抗原的个性适应性免疫识别抗原的共性适应性免疫识别抗原的个性

N0069 A 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中不包括()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N0070 D 天然防御功能的构成不包括() 皮肤屏障吞噬细胞NK细胞抗体补体

N0071 E 天然免疫细胞不能识别的成分是() 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阿拉伯甘露糖脂抗原决定基

N0072 C 天然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不包括() 非特异性识别抗原识别多种抗原的共性通过抗原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

N0073 D 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正确的是() 执行者是γδT淋巴细胞和B2-B淋巴细胞执行者是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抗菌分子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御作用的免疫应答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其余各项均是

N0074 ACD 关于适应性免疫能力,正确的是() 在感染后96小时后才起作用可遗传给子女具有抗原特异性新生儿已具备吞噬细胞是主要介导细胞

N0075 E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错误的是() 生后获得有抗原针对性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具有记忆性作用广泛

N0076 B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属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77 B 吞噬细胞的直接吞噬作用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78 B 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79 A 抗体中和细菌的作用属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0 A 吞噬细胞的抗体调理吞噬作用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1 A 吞噬细胞的ADCC作用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2 A 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为()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3 C 补体调理吞噬作用属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4 C 巨噬细胞可参与() 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086 E 执行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是() 皮肤黏膜的物理屏障作用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NK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其余各项均是

N0087 B 皮肤与粘膜的屏障作用不包括() 机械性阻挡作用吞噬杀伤作用微绒毛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N0088 D 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微生物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N0089 C 妊娠母体不排斥带有父亲MHC胎儿,原因是() 母亲体内Th1细胞水平高胎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胎盘形成的生理屏障母体体细胞不含父亲的MHC 胎儿细胞含有母体MHC

N0091 AD 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MΦ细胞 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N0092 ACD 属于吞噬细胞的是() 单核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 细胞

N0093 AE MPS系统包括() 单核细胞NK细胞枯否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

N0094 BCDE 吞噬细胞与病原体接触,可能是() 特异性识别趋化因子吸引Ab 调理作用C3b调理作用偶然接触

N0095 D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1步是() 内化捕获脱粒趋化消化

N0096 B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2步是() 内化捕获脱粒趋化消化

N0097 A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3步是() 内化捕获脱粒趋化消化

N0098 C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4步是() 内化捕获脱粒趋化消化

N0099 E 巨噬细胞吞噬的第5步是() 内化捕获脱粒趋化消化

N0100 B 造成病菌扩散的吞噬结果是() 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造成临近组织损伤免疫粘附调理吞噬

N0101 E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后果不包括() 引起临近组织的损伤细菌被杀死,消化分解细菌未被杀死反而在吞噬细胞内增殖细菌未被杀死并在体内的扩散未被杀死的细菌发生了变异

N0102 ABCD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后果可能有() 引起临近组织损伤细菌被杀死,消化细菌吞噬细胞胞内增殖细菌随吞噬细胞游走而扩散细菌产生耐药性N0103 ABCDE 吞噬细胞吞噬行为的结果有() 引起临近组织损伤细菌被杀死,消化细菌未被杀死,仍存活于吞噬细胞内细菌随吞噬细胞在体内扩散细菌在吞噬细胞内繁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

N0105 BDE 正常体液存在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包括() 抗生素溶菌酶抗毒素干扰素补体

N0106 A 溶菌酶的作用主要是杀伤()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N0107 B 补体的细胞毒作用主要杀伤()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N0108 C 干扰素主要作用是间接抑制()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N0109 D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杀伤()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N0110 A 中性粒细胞主要杀伤() 化脓性球菌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真菌

N0112 AD 抗原的两个属性是() 反应原性过敏性异物性免疫原性特异性N0113 E 抗原的抗原性是指()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性能刺激机体效应性淋巴细胞的性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性能与相应效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N0114 BCE 抗原的必要条件是() 抗原性一定的理化性质异物性免疫原性特异性

N0115 D 免疫原性主要决定于() 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异物性特异性

N0116 A 有关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异物即指异种物质大分子抗原常为多价抗原抗原不一定都是免疫原抗原不一定是异体物质半抗原可与相应抗体结合N0117 C 抗原的其它特性是() 毒性过敏性…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118 A 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因素不包括() 共价键静电引力氢键蔬水键范德华力

N0120 B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其() 分子量表位物理状态复杂性亲缘关系

N0121 A 决定抗原分子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群称之为() 抗原表位异嗜性抗原抗原结合价类属抗原不完全抗原

N0122 B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是() 易接近性抗原表位分子量物理状态化学性质

N0123 C 抗原表面与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 抗原识别受体表位配体抗原决定簇独特型决定簇抗原结合价

N0124 C 决定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基础是() 载体佐剂抗原决定基TI-Ag TD-Ag

N0125 ABCDE 决定某种物质免疫原性因素包括() 亲缘关系的远近输入机体的方式分子量的大小结构的复杂性动物的年龄

N0126 DE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主要因素是() 物理性状螺旋性结构分子量大小特殊化学基团空间构象

N0127 E 抗原的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的()有关。性质,种类种类,空间构型空间构型,性质性质,种类,分子大小性质,种类,空间构型

N0128 B 位于分子表面、易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属于() 隐蔽性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构象决定基顺序决定基半抗原决定基

N0129 C 由不连续的氨基酸构成的表位属于() 隐蔽性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构象决定基顺序决定基半抗原决定基

N0130 C 与构象决定基密切有关的是() MHC TCR BCR 连续线性氨基酸片段多在分子内部

N0131 B 与顺序决定基密切有关的是() CR1 TCR BCR 不连续氨基酸组合多在分子表面

N0132 A 与B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MHC 线性表位表面决定基构象表位天然多肽

N0133 AD 与B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MHC 线性表位表面决定基隐蔽表位天然多肽

N0134 D 与T细胞表位无关的是() MHC 线性表位表面决定基构象表位天然多肽

N0138 D 两细菌间引起交叉反应是因为存在() 特异性抗原半抗原异嗜性抗原共同抗原隐蔽抗原

N0139 C 针对不同抗原上的相同决定基的免疫反应称() 非特异性反应混合反应交叉反应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N0141 D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异种抗原交叉抗原超抗原异嗜性抗原类属抗原

N0142 E 存在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且与种属无关的共同抗原称() 自身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超抗原独特型抗原异嗜性抗原

N0143 C 与种属无关的相同抗原称为() 共同抗原类属抗原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

N0144 D 异嗜性抗原是无亲缘关系的生物间存在的() 特异性抗原半抗原完全抗原共同抗原隐蔽抗原

N0145 B 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 异种抗原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超抗原

N0146 ACD 异嗜性抗原的特点是() 异种生物间的共同抗原人与人间的共同抗原可致交叉免疫反应能引发超敏反应能被多克隆B细胞识别

N0148 B 接种牛痘疫苗可预防天花反映了()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的交叉反应病毒的顿挫感染机体的天然免疫力毒株的毒力变异

N0149 B 接种牛痘后对天花具有抵抗力说明() 属异嗜性抗原抗原间有交叉反应天花病毒毒力减弱机体具天然防御功能顿挫感染

N0150 B 与肾小球基底膜有交叉抗原的是() 大肠杆菌O脂多糖A族链球菌M蛋白A族链球菌溶血素支原体的末端结构大肠杆菌O86

N0151 BC 能与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是() 人结肠粘膜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变形杆菌OX株绵羊红细胞

N0152 C 溶血性链球菌与人体心肌有相同的抗原称为() 特异性抗原半抗原异嗜性抗原完全抗原隐蔽抗原

N0153 D 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 Rh抗原与人的红细胞甲胎蛋白与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大肠杆菌O14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类毒素与抗毒素

N0154 A 大肠杆菌O14抗体能与()发生免疫反应。人结肠粘膜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变形杆菌OX株绵羊红细胞

N0155 D 斑疹伤寒病人血清能与()发生免疫反应。人结肠粘膜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变形杆菌OX株绵羊红细胞

N0156 E 豚鼠内脏的抗血清能与()发生免疫反应。人结肠粘膜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变形杆菌OX株绵羊红细胞

N0157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能与()发生反应。人结肠粘膜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变形杆菌OX株绵羊红细胞

N0159 D 完全抗原() 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只有免疫反应性,无抗原性

N0160 C 关于完全抗原的性质是() 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161 B 半抗原的性质是() 有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162 D 下列无免疫原性的是() 外毒素抗体类毒素半抗原细菌多糖

N0163 B 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是() 完全抗原半抗原异嗜性抗原特异性抗原超抗原

N0164 B 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是() 超抗原半抗原完全抗原异嗜性抗原类属抗原

N0165 D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完全抗原TD抗原TI抗原半抗原超抗原

N0166 BCD 半抗原的性质是()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原性有反应原性有抗原性无抗原性

N0167 DE 半抗原的性质是()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只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与抗原决定簇含义相似

N0168 ABD 半抗原的性质是() 与载体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具有抗原性化学性

质通常是多肽本身无免疫原性仅能刺激B细胞应答

N0169 D 对半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与载体偶联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是大分子物质通常是多肽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

N0171 AE 没有直接的抗原性而具有免疫原性的是() 内部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功能表位隐蔽表位

N0172 A 属于完全抗原的是() 细菌外毒素青霉素类脂A 普鲁卡因乳糖

N0173 D 属于完全抗原的是() 青霉素类脂质A 普鲁卡因动物血清蔗糖

N0174 B 属于完全抗原的是() 青霉素绵羊红细胞类脂质A 普鲁卡因葡萄糖N0175 ABD 属于完全抗原的有() 细菌外毒素绵羊红细胞普鲁卡因动物血清青霉素

N0176 CE 属于半抗原的有() 细菌外毒素绵羊红细胞普鲁卡因动物血清青霉素

N0177 B 属于半抗原的是() 细菌外毒素普鲁卡因免疫血清病毒体乳糖

N0178 B 属于半抗原的是() 细菌外毒素青霉素免疫血清病毒体蔗糖

N0180 D TD-Ag的特点是() 在胸腺中形成可刺激胸腺产生抗体仅存在于T 细胞表面需T细胞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需胸腺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

N0181 E TD-Ag的特点是() 在胸腺中产生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只产生细胞免疫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上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相应抗体

N0182 C TD-Ag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为B1细胞只引起体液免疫,不引起细胞免疫可诱导T,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只引起细胞免疫,不能引起体液免疫与Td细胞接触后的形成

N0183 E 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点是() 在胸腺中加工处理在胸腺中直接激活B 细胞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N0184 C 针对TD抗原产生抗体所参与的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与T细胞红细胞与B细胞T细胞与B细胞DC细胞与T细胞T细胞或B细胞

N0185 D 关于TD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错误的是()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Ig Ig仅在细胞外发挥效应不需Th细胞的参与不需Tc细胞的参与

N0186 E 下列物质中属TI-Ag的是() 血清蛋白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异种的Ig 细菌脂多糖

N0187 B 关于TI-Ag,正确的是() 大多数是蛋白质分子主要是多糖类物质需要APC加工处理后才能刺激B细胞需有Th参加才能激活B细胞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N0188 C 对TI抗原的正确理解是() 产生抗体需T细胞的参与引起强的IgG应答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参与通常是蛋白与TCR结合并使之失活

N0189 D TI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需要Mφ加工处理可产生IgG和其他类别Ig 有免疫记忆只引起体液免疫可以引起细胞免疫

N0190 C 有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的抗原是() SAg TD-Ag TI-Ag 构象决定基线性决定基

N0193 B 关于抗原,错误的是() 大分子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决定簇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不同抗原可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抗原并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半抗原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

N0194 BE 下列物质属于TI-Ag的是() 病毒荚膜细菌血细胞脂多糖

N0195 CD 下列物质属于TD-Ag的是() 脂多糖荚膜细菌血细胞葡聚糖N0197 ABCD 具有异物性的物质是() 异种物质同种异型物质修饰的自身物质与免疫系统隔离的自身物质正常人的自身物质

N0198 A 微生物抗原主要与()有关。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

N0199 B 动植物抗原主要与()有关。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

N0200 C 同种异体抗原主要与()有关。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

N0201 DE 自身抗原主要与()有关。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

N0202 E 自身抗原出现的因素是() 自身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成分受理化和生物因素而改变禁忌细胞株的复活免疫细胞功能的异常…其余各项均是

N0203 E 进入体循环后可为自身抗原的是() 细菌病毒类毒素动物免疫血清眼晶状体蛋白

N0204 D 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ABO血型抗原肺炎球菌荚膜多糖HLA抗原眼晶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

N0205 D 下列抗原中不属胚胎性抗原的为() 甲胎蛋白硫糖蛋白(FSA) 癌胚抗原眼晶状体蛋白…其余各项均是

N0206 E 可引起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不包括() 无亲缘关系的异种间的异嗜性抗原物质同种生物各个体间的同种异型抗原物质胚胎期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由于某些因素造成结构改变的自身物质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N0207 E 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N0208 D 下列抗原中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为() 类属抗原肿瘤抗原异嗜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甲胎蛋白(AFP)

N0209 C 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异种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同种异型抗原隐蔽抗原异嗜性抗原

N0210 C 移植排斥抗原为() 超抗原自身抗原同种异体抗原异种抗原异嗜性抗原

N0211 C 引起兄弟姐妹间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异种抗原自身抗原同种异体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

N0212 B 可引起同胞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异种抗原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类属抗原

N0213 B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抗原称为() 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独特型抗原Forssman抗原类属抗原

N0214 CD 同种异体抗原的是() 种族特异性蛋白抗原能诱导不同种间免疫应答能诱导同种个体间免疫应答同种族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个体中结构相同的抗原

N0215 B ABO血型抗原属于() 自身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超抗原独特型抗原异嗜性抗原

N0216 AC 关于红细胞血型抗原,正确的是() 存在于红细胞表面为自身抗原为同种异型抗原参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属MHC抗原的一种

N0217 A 医学上常见的同种异型抗原是() 血型抗原动物免疫血清细菌的

代谢产物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

N0218 A 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 ABO血型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眼晶体蛋白破伤风类毒素

N0219 AD 属同种异体抗原的是() ABO血型抗原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HLA分子自身抗原

N0220 C 兄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是() 异种抗原自身抗原同种异体抗原异嗜性抗原超抗原

N0222 E 与免疫原性有关的是() 分子量大小异物性程度组成与结构物理性状…其余各项均是

N0223 ABCDE 构成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包括抗原的()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分子构象异物性免疫途径

N0224 E 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因素不包括() 分子量异物性化学结构免疫途径免疫次数

N0225 D 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 甘氨酸谷氨酸半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

N0226 A 下列对人的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抗破伤风毒素马血清人丙种球蛋白Rh阴性的人血清ABO血型不符者的血清同种异体组织

N0227 B 下列对人的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人丙种球蛋白抗白喉毒素马血清Rh阴性的人血清ABO血型不符者的血清同种异体组织

N0228 B 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核酸蛋白质多糖脂多糖脂类

N0229 C 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弱的是() 多糖核酸类脂蛋白质外毒素

N0230 D 下列物质中不引起免疫应答的是() 脂多糖蛋白质核酸乳糖鞭毛

N0231 D 下列物质中不是抗原的是() 细菌荚膜动物血清真菌孢子生理盐水尘螨

N0232 B 下列五种免疫途径中免疫效果最佳的是() 静脉皮内皮下腹腔口服

N0233 E 下列五种免疫途径中免疫效果最差的是() 静脉皮内皮下腹腔口服

N0234 D 下列五种免疫途径中免疫效果居中的是() 静脉皮内皮下腹腔口服

N0235 C 下列五种免疫途径中免疫效果次最佳的是() 静脉皮内皮下腹腔口服

N0236 A 下列五种免疫途径中免疫效果次最差的是() 静脉皮内皮下腹腔口服

N0238 B 超抗原的特性是() 必须经过APC加工和处理可以激活T细胞多克隆与自身免疫病无关有严格的MHC限制性由半抗原转化而来

N0239 BCD 关于T细胞对超抗原的识别,正确的是() 不需要APC参与无MHC限制性TCR通过Vβ与超抗原结合需要MHCⅡ类分子的参与仅能激活单个T细胞克隆

N0240 ADE 超抗原的特点有() 可以激活T细胞多克隆必须经过APC加工处理受MHC限制性MHC分子参与激活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

N0241 ACD 超抗原的特点有() 极低浓度既可多克隆激活T细胞不引起细胞免疫T

细胞对其识别无MHC限制性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大多数天然抗原属此类

N0242 ABE 关于SAg激活T细胞,错误的是() 需经APC胞内处理受MHC限制与MHCⅡ类分子外侧结合与TCR的Vβ链结合仅能激活单个T细胞克隆

N0243 AE 关于SAg激活T细胞,有关的是() MHC分子的非多态区MHC分子多态区TCR Vβ链CDR2外侧TCR Vβ链CDR3内侧TCR Vβ链CDR3外侧

N0246 AD 关于丝裂原的特性,正确的是() 可激活T细胞多克隆只能活化T细胞的特定克隆MHC分子参与激活T细胞MHC分子不参与激活T细胞需经APC胞内处理

N0248 C 下列不属于抗原的是() 变应原耐受原丝裂原外毒素类毒素

N0249 D 能促使T细胞体外转化的物质是() 抗体补体佐剂丝裂原抗原

N0250 B 能促进T细胞在体外有丝分裂的物质是() CD4 PHA MHC TI-Ag IFN N0251 D 能促进T细胞在体外有丝分裂的物质是() CD8 MHC TI-Ag ConA IFN

N0252 ACD 人类T细胞丝裂原是() PWM LPS ConA PHA SPA

N0253 AE 人类B细胞丝裂原是() PWM LPS ConA PHA SPA

N0254 B T细胞和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CD3 PWM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补体受体CD80分子

N0255 D 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的物质是() 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 刀豆蛋白A(ConA) 植物血凝素(PHA) 细菌的脂多糖(LPS) 美州商陆(PWM)

N0257 D 辅助抗原提高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调理素半抗原过敏原佐剂耐受原

N0258 B 与抗原同时注射可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的是() 干扰素佐剂丝裂原类毒素疫苗

N0259 C 下列不属抗原的是() 细菌外毒素佐剂青霉素马血清

N0260 A 关于佐剂的作用,正确的是() 非特异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与抗原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加快机体吸收和降解抗原改变抗原的构象改变抗原的化学性质

N0261 ADE 关于佐剂的作用,正确的是() 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改变抗原的构象不能与抗原同时使用非特异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N0262 BCDE 关于佐剂的作用,正确的是() 可改变抗原分子结构延长抗原在体内滞留时间增强APC的功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N0263 C 与佐剂作用无关的是() 增加抗体效价改变抗体类型改变抗原的特异性改变应答类型增强免疫原性

N0264 D 佐剂的功能不包括() 非特异性增强抗原免疫原性增强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延长抗原在体内滞留时间增加抗原表位的表达增加抗体产生量

N0267 D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粘膜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胸腺,骨髓,淋巴结N0268 E 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粘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N0269 C 免疫系统不包括()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抗原决定基免疫器官免疫基因

N0270 ABCDE 免疫系统的特点是() 随时清除入侵微生物及自身死亡细胞从分子水平精确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在抗原刺激下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受激素,神经递质及免

疫分子的调节有免疫记忆功能

N0272 ABCDE 免疫细胞包括()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N0273 E 免疫细胞不包括() 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干细胞红细胞胰岛β细胞

N0274 BCE 淋巴细胞主要有() APC细胞 NK细胞T细胞N细胞B细胞

N0275 CE 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PC细胞 NK细胞T细胞N细胞B细胞

N0276 DE 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Mφ细胞 NK细胞N细胞T细胞B细胞

N0277 C 可以识别特异性抗原的细胞是()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NK细胞和LAK细胞

N0278 AD 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都带有() 抗原识别受体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绵羊红细胞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HLAⅡ类分子

N0279 ADE 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包括() NK细胞Tc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N0280 CE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因素不包括() NK细胞B1细胞αβT细胞中性粒细胞B2细胞

N0281 C 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 直接识别病原体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结构识别结合相应配体后立即产生作用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产生效应没有免疫记忆而不引起再次应答应答过程维持的时间较短

N0283 ABCD 下列属免疫分子的是() IFN TNF HLA Ig APC

N0284 E 免疫分子不包括() TCR IgG HLA AM APC

N0285 A 下列哪项属于分泌型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MHC分子粘附分子FcγR CD分子

N0286 E 分泌型免疫分子包括() 抗体,MHC分子,补体分子抗体,补体分子,粘附分子补体分子,细胞因子,CD分子补体分子,细胞因子,MHC分子细胞因子,抗体,补体分子

N0287 E 分泌型免疫分子不包括() IgG C3 CK CSF mIg

N0288 AB 分泌型免疫分子包括() CK IFN BCR TCR CD

N0289 ABD 属于分泌型或可溶性分子的是() C3,IgA TNF,IFN mIgM,mIgD IL-2,TGF βMCP,HRF

N0292 BCE 细胞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C1~9 mIg CD CK HLA

N0293 D 膜型免疫分子不包括() TCR BCR CD CK HLA

N0294 D 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抗原识别受体,CD分子,补体C D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抗原识别受体,细胞因子,MHC分子抗原识别受体,MHC分子,CD分子MHC分子,CD 分子,补体

N0296 B 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分泌型免疫分子是() 细胞因子抗体粘附分子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补体

N0297 D 具有特异性作用的膜型免疫分子是() 细胞因子抗体粘附分子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补体

N0298 BD 在下列物质中具有特异性作用的是() 细胞因子抗体粘附分子淋巴细胞抗原受体补体

N0299 A 下列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的是() Ab IL-1 IL-2 IFN TNF

N0300 ACE 能结合特定抗原的免疫分子是() Ab AM TCR CK BCR

N0301 ABCDE 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b TCR Ig mIg BCR

N0304 ABCDE 作用无特异性的物质是() 淋巴毒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趋化因

子补体

N0305 D 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TCR BCR 抗体补体NK

N0306 BC 抗原特异性免疫分子不包括() Ab C1~9 HLA TCR BCR

N0307 AB 在下列物质中起非特异性作用的是() 干扰素白介素单克隆抗体自身菌苗丙种球蛋白

N0309 A 关于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的髓质为胸腺依赖区脾脏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细胞免疫为主

N0310 B 关于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结的髓质为胸腺依赖区脾脏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细胞免疫为主

N0311 C 关于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的副皮质区为胸腺依赖区脾脏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细胞免疫为主

N0312 D 关于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的髓质为胸腺依赖区脾脏是B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细胞免疫为主

N0313 E 关于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骨髓是所有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结的髓质为胸腺依赖区脾脏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体液免疫为主

N0314 C 中枢免疫器官是() 脾脏淋巴结胸腺肠淋巴组织扁桃体

N0315 A 属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胸腺淋巴结腔上囊脾脏扁桃体

N0316 D 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胸腺和淋巴结骨髓和粘膜免疫系统淋巴结和脾脏骨髓和胸腺脾脏和胸腺

N0317 AB 人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淋巴结扁桃体

N0318 BC 属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

N0319 D 免疫细胞产生与成熟的场所是() 淋巴结和胸腺淋巴结和骨髓骨髓和脾脏骨髓和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N0320 B 关于中枢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由骨髓,胸腺和淋巴结组成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N0321 ACE 关于中枢免疫器官,正确的是() 在鸟类中包括腔上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在人类是胸腺和骨髓是初次免疫应答产生场所与免疫细胞发生有关

N0322 A 关于中枢免疫器官,错误的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场所免疫细胞产生与成熟的场所骨髓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N0324 B 人体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 淋巴结骨髓胸腺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N0325 A 所有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0326 A 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 骨髓胸腺腔上囊淋巴结脾脏

N0327 B 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腔

上囊

N0328 C 人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 胸腺淋巴结骨髓肝脏卵黄囊

N0329 D 胎儿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 胸腺淋巴结骨髓肝脏卵黄囊N0330 E 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 CD1 CD2 CD19 CD20 CD34

N0331 BD 骨髓多能干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CD32 CD34 CD45 CD117 CD156

N0332 BD HSC的表面标志是() CD32 CD34 CD45 CD117 CD156

N0333 BD 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淋巴细胞是() 前B细胞初始B细胞致敏T细胞前T细胞初始T细胞

N0334 E 关于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错误的是() 75%以上B细胞在骨髓中发生凋亡而被清除少数B细胞经历Ig基因重排生存下来阳性选择后抗原高亲和力的B 细胞被保留自身反应性B细胞经过阴性选择被清除B细胞成熟过程中无需基质细胞参与

N0335 D 关于B细胞发育过程中凋亡,错误的是() 能去除无意义的VH基因重排的前B细胞能去除不能进行VL重排的前B细胞能去除无产物性轻链重排的前B细胞能保留无产物性重链重排的前B细胞消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

N0336 C 骨髓属于() 中枢免疫组织外周免疫组织…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337 C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脾脏淋巴结骨髓胸腺粘膜

N0338 C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 脾脏淋巴结骨髓胸腺粘膜

N0339 D 第二次抗原刺激合成抗体的主要场所是() 中枢免疫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骨髓胸腺

N0340 A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是() 外周免疫组织淋巴结骨髓胸腺中枢免疫组织

N0341 A 第一次抗原刺激,合成抗体的主要场所是() 外周免疫组织腔上囊骨髓胸腺中枢免疫组织

N0343 E 有效重量与人体免疫力正相关的是() 扁桃体胰腺骨髓阑尾胸腺

N0344 C 小儿免疫力最弱的年龄是() 刚出生三个月半岁一岁二岁

N0345 B 人一生中免疫力最强的年龄是() 10岁20岁30岁40岁15岁

N0346 C 胸腺的作用是() T细胞发生场所B细胞定居场所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B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T细胞定居场所

N0347 A 胸腺的功能不包括()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功能建立自身耐受T细胞驯化的场所

N0348 ABDE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胸腺巨噬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胸腺细胞胸腺成纤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N0349 B 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巨噬细胞缺陷NK细胞活性低下

N0350 B 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巨噬细胞缺陷

N0351 C 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

N0352 C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可导致() 细胞免疫缺陷,抗体产生正常细胞免疫正常,抗体产生下降细胞免疫缺陷,抗体产生下降细胞吞噬功能障碍补体系统功能紊乱

N0353 B 新生动物切除胸腺,淋巴结中缺乏()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粒细胞B淋巴细胞干细胞

N0354 C 适应性免疫应答不可发生在() 淋巴结脾脏胸腺骨髓粘膜

N0356 C 胸腺中的胸腺细胞源于() 淋巴结脾脏骨髓腔上囊阑尾

N0357 B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0358 A T细胞驯化的场所是() 胸腺腔上囊骨髓脾脏淋巴结

N0359 BCE 无需在胸腺内成熟的免疫细胞有() Th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Tc细胞NK细胞

N0360 C MHC分子参与的是()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T淋巴细胞前T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T淋巴细胞成熟T淋巴细胞分化为记忆T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B淋巴细胞

N0361 A TCR多样性形成的场所是() 胸腺腔上囊骨髓脾脏淋巴结N0362 B TCR多样性形成的于() 骨髓胸腺浅皮质胸腺深皮质胸腺髓质淋巴结

N0363 C BCR多样性形成的场所是() 胸腺腔上囊骨髓脾脏淋巴结N0364 CD 在T细胞的双阴性时期主要进行() 阳性选择阴性选择TCRβ链基因重排TCRα链基因重排BCR的基因表达

N0365 A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发生在() 双阳性期双阴性期单阳性期前T细胞期祖T细胞期

N0366 C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发生在() 双阳性期双阴性期单阳性期前T细胞期祖T细胞期

N0367 C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的部位是() 骨髓红髓胸腺浅皮质胸腺深皮质胸腺髓质淋巴结皮质

N0368 D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的部位是() 骨髓红髓胸腺浅皮质胸腺深皮质胸腺髓质淋巴结皮质

N0369 A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由()接触而发生。胸腺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胸腺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胸腺细胞与巨噬细胞胸腺细胞与DC细胞胸腺上皮细胞与DC细胞

N0370 CD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由()接触而发生。胸腺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胸腺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胸腺细胞与巨噬细胞胸腺细胞与DC细胞胸腺上皮细胞与DC细胞

N0371 A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选择的意义是() 淘汰无能的T细胞淘汰无抗原提呈能力的T细胞淘汰自身反应性的T细胞淘汰识别非自身抗原的T细胞淘汰TCR基因重排的T细胞

N0372 C T细胞在胸腺内的阴性选择的意义是() 淘汰无能的T细胞淘汰无抗原提呈能力的T细胞淘汰自身反应性的T细胞淘汰识别非自身抗原的T细胞淘汰TCR基因重排的T细胞

N0373 AD T细胞在胸腺内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淘汰无能的T细胞克隆淘汰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实现自身免疫耐受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实现TCR功能性成熟

N0374 BC T细胞在胸腺内阴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淘汰无能的T细胞克隆淘汰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实现自身免疫耐受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实现TCR功能性成熟

N0375 ACE 关于胸腺对T细胞的选择,正确的是() 通过阳性选择获得自身MHC限制性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MHC限制性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通过阳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通过阴性选择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

N0376 ACDE 有关T细胞库描述,正确的是() 抗原选择性激活相应T细胞克隆在胸腺发育中形成对所有自身抗原的耐受外周免疫器官中具有识别各种决定基的T细胞克隆在外周免疫器官中以免疫忽视形成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耐受所有T细胞的TCR功能成熟

N0377 BCDE T细胞库形成过程中包括() T细胞直接摄取体液中游离抗原抗原受体的基因重排和表达具有识别不同抗原的T细胞通过阴性选择形成自身的耐受阳性选择保留MHC高亲和的T细胞

N0379 A 鸟类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腔上囊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

N0380 B 禽类新生期切除法氏襄后不会发生() 淋巴结浅皮质区缺乏B细胞淋巴结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脾脏中缺乏浆细胞淋巴小结内无生发中心脾小结内无生发中心

N0381 AD 禽类新生期切除腔上囊的后果是()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非特异免疫功能低下

N0382 A 禽类新生期切除法氏囊的后果是()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均缺陷非特异免疫功能亢进

N0383 A 关于哺乳动物B细胞的发育,错误的是() 腔上囊是B淋巴细胞最早的分化部位出生后在骨髓内分化成熟抗原非依赖期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内进行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中进行成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

N0384 A 人类的类囊组织就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0385 A 人体中相当于腔上囊作用的器官是() 骨髓脾淋巴结胸腺阑尾

N0387 D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胸腺,淋巴结,脾脏胸腺,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腔上囊,脾脏,扁桃体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扁桃体,腔上囊,淋巴结

N0388 E 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淋巴结脾脏粘膜皮肤胸腺

N0389 A 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胸腺淋巴结脾脏粘膜扁桃体

N0390 BCE 狭义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0391 ABCE 广义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N0392 A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骨髓胸腺腔上囊

N0393 B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胸

腺骨髓腔上囊

N0394 BCDE 淋巴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是() 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淋巴结脾脏

N0395 BE 成熟T细胞的定居场所有() 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结副皮质区脾索区淋巴管道脾白髓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N0396 BCD T细胞定居和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 胸腺淋巴结粘膜淋巴组织脾脏骨髓

N0397 CDE T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骨髓胸腺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

N0398 CDE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活化增殖分化的部位是() 骨髓胸腺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

N0399 ACDE 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骨髓胸腺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

N0400 A 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骨髓胸腺腔上囊

N0401 A 机体发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骨髓胸腺腔上囊

N0402 ABCE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发生在() 淋巴结的生发中心淋巴结副皮质区脾脏的淋巴滤泡胸腺皮质区粘膜局部淋巴组织

N0403 C 关于外周免疫器官,错误的是()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淋巴细胞移居和再循环的场所是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N0404 BCE 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免疫应答发生场所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细胞形成场所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N0405 ABCE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发生在() 淋巴结的生发中心淋巴结副皮质区脾脏的淋巴滤泡胸腺皮质区黏膜局部淋巴组织

N0407 C B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 被膜区深皮质区浅皮质区髓质区髓窦

N0408 B T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 被膜区深皮质区浅皮质区髓质区髓窦

N0409 D 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主要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淋巴结血液

N0410 D 抗原侵入后最先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骨髓胸腺腔上囊淋巴结血流

N0411 B 外源性抗原侵入机体,免疫应答的首先发生于() 骨髓淋巴结胸腺脾脏外周血

N0412 BCD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 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淋巴液储存淋巴细胞消除禁忌T细胞株

N0413 ABCD 淋巴结的功能包括()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过滤作用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的场所

N0414 E 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过滤作用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的场所

N0416 C 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骨髓腔上囊脾脏胸腺淋巴结N0417 B 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主要是()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

N0418 E 含T细胞最多的淋巴组织是() 淋巴小结脾小结脾脏红髓胸腺皮质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N0419 E 脾脏的功能不包括() 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全身血液的滤器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产生抗体的场所产生TCR多样性

N0420 ABCDE 脾脏的功能包括()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过滤血液合成补体产生BCR多样性

N0422 B MALT指的是() 胸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淋巴结脾脏

N0423 ABCD 粘膜免疫系统包括() 扁桃体阑尾M细胞派氏小结脾索

N0424 A sIgA主要来自()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阑尾外周免疫器官脾脏

N0425 C 主要在粘膜局部起抗感染作用的是() IgM IgG sIgA IgD IgE

N0426 B 在粘膜表面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抗体是() IgA sIgA IgG IgM IgE

N0427 D 主要由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产生的是() IgG IgM IgD sIgA IgE

N0428 A 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于粘膜上的是() sIgA IgG IgM IgD IgE

N0429 D 在局部粘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IgM IgG IgE sIgA IgD

N0430 D 在局部粘膜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Ig是() IgG1 IgG4 IgA sIgA IgE

N0431 E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能抑制肠粘膜的超敏反应具有对肠道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急性排斥反应中造成肠上皮坏死过滤淋巴液作用

N0433 ABCDE 免疫细胞包括() 淋巴细胞红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

N0434 CD 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是() 造血干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N0435 CD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是() 巨噬细胞粒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

N0436 AD 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 αβ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B2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N0437 ABCD 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有() NK CTL TIL Mφ FDC

N0438 BCDE 具有非特异性或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有() 造血干细胞NK细胞T 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N0440 D 在外周血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20%~35%35%~50%50%~65%65%~80%80%~95%

N0441 ABCDE 关于成熟的T细胞,正确的是() 可表达CD3分子有SRBC受体可接受PHA刺激而转化识别抗原具MHC限制性辅助TD-Ag的体液免疫应答

N0442 ABCE 效应性T细胞包括() Tc Th Tr Tm NKT

N0443 D CD3分布于() LAK细胞 NK细胞B细胞所有T细胞Mφ

N0444 A 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是() CD3 CD4 CD8 CD19 CD40

N0445 A 所有T细胞均表达的CD是() CD3 CD4 CD8 CD21 CD152

N0446 A T细胞特有的分化抗原是() CD3 CD4 CD5 CD8 CD19

N0447 C Th细胞区别于Tc细胞的分子是() CD2 CD3 CD4 CD8 CD16

N0448 C 可用于检测外周T细胞总数的CD分子是() CD1 CD20 CD3 CD4 CD8

N0449 AB 绝大多数成熟T细胞具有的CD分子包括() CD2 CD3 CD4 CD5 CD8

N0450 AB Th和Tc细胞表面共同具有() CD2 CD3 CD4 CD8 CD21

N0451 BC 可用于测定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的是() CD1 CD2 CD3 CD4 CD8

N0452 D T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粘附的表面分子不包括() CD2 ICAM-1 LFA-1 ISCO CDl52

N0454 B T细胞的抗原受体是() TI-Ag TCR mIg CTL NKT

N0455 D T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ICAM-1 LFA-1 CD4 TCR CD8

N0456 B 关于TCR描述,正确的是() 只存在于CD4+的细胞表面可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结合由三条肽链组成存在于B细胞表面能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

N0457 D 关于TCR描述,错误的是()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有V区和C区能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能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由α/β链或γ/δ链组成N0458 A 最适合用于鉴别或分离成熟T细胞的是() CD3 CD4 CD8 CD14 CD19

N0459 E 可与TCR构成复合体的是() CD2 CD4 CD8 CD28 CD3

N0460 E TCR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 需要APC摄取,处理抗原识别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识别的是线性决定基具有MHC限制性…其余各项均是

N0461 B CD3的功能主要是() T细胞激活的辅助受体传递T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传递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结合MHCⅠ类分子结合MHCⅡ类分子

N0462 BC CD3的功能是() T细胞的抗原辅助受体稳定TCR复合物的结构传递T 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传递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结合MHCⅡ类分子的非多态区

N0463 CD 可作为成熟T细胞分类依据的是()或()。CD2 CD3 CD4 CD8 CD28

N0464 DE 分化成熟的T细胞不能同时表达()和()。TCR CD2 CD3 CD4 CD8

N0465 BCE TCRαβ是() MHC分子的一种形式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分子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直接识别抗原分子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

N0466 BCE αβT细胞属于() 抗原提呈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特异性淋巴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N0467 C 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 淋巴结深皮质区脾白髓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粘膜和上皮组织中外周血中淋巴液中

N0468 D γδ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 非特异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非特异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三者均是…三者均否

N0469 E 关于γδT细胞,错误的是() 不受MHC限制受体缺乏多样性多为CD4-CD8-细胞识别非肽类分子主要分布在外周血

N0470 D γδT细胞所不能识别的抗原是() 感染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通过CDl 提呈的脂类抗原感染细胞表面的某些病毒蛋白APC表面的MHC抗原肽复合物感染细胞表面的磷酸化抗原

N0471 E γδT细胞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非特异性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细胞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非特异性杀伤损伤衰老的自身细胞

N0475 A Th细胞表面具有() CD4 CD8 …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476 C CD4分子存在于() Th1,Tc细胞Th0,Tc细胞Th1,Th2细胞所有成熟T 细胞肥大细胞

N0477 BCDE 具有CD4分子的细胞是() Tc Th1 Th2 Th3 Tr1

N0478 ABE 抗CD4单克隆抗体可检出的是() Th0 Th1 Tc NKT Th2

N0479 B CD3和CD4分子共同存在于() Tr和Tc细胞Th1和Th2细胞NK和B细胞Tc细胞所有T细胞

N0480 C CD3和CD4抗原共同存在于() Th1和Tc细胞Th2和Tc细胞Th1和Th2细胞所有成熟的T细胞N KT细胞

N0481 C 兼有CD2、CD3和CD4分子的是() 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Th1,Tc细胞表面

Th细胞表面γδT细胞表面B细胞表面

N0482 ABC Th细胞表面具有() CD2 CD3 CD4 CD8 CD21

N0483 C Th细胞表面识别MHCⅡ类分子的是() CD2 CD3 CD4 CD8 CD28

N0484 D Th细胞表面不表达的分子是() CD2 CD3 CD4 CD8 CD28

N0485 B 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是() NKT Th1 Th2 Th3 Tr1

N0486 B 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是() Th1细胞 Th2细胞 Tc1细胞Tc2细胞B1细胞

N0487 C 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是() Tc Th1 Th2 Th3 Tr1

N0488 BC 介导特异性免疫的两类主要细胞是() nTr Th1 Th2 Th3 Tr1

N0489 AE 参与固有免疫的T细胞是() NKT Th1 Th2 Th3 Th17

N0490 DE 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有() nTr Th1 Th2 Th3 Tr1

N0491 ADE CD25阳性的调节性T细胞是() nTr Th1 Th2 Th3 Tr1

N0492 BD 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分子是() CD8 CD4 CD19 CD25 CD16

N0494 D CTL表面识别MHCⅠ类分子的是() CD2 CD3 CD4 CD8 CD28

N0495 A 可用于鉴定人Tc细胞的是()单克隆抗体。CD8 CD4 CD3 gh-2 Lyt-1

N0496 C Tc细胞不表达的表面分子是() CD2 CD3 CD4 CD8 CD28

N0497 B CD3和CD8分子存在于() 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Tc细胞表面Th1和Th2细胞表面Th1和Tc细胞表面Th2和Tc细胞表面

N0498 A CD2、CD3、CD8分子表达于() 细胞毒T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N0499 ADE 关于CD8,正确的是() 是T细胞的辅助受体加强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启动T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可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属于IgSF

N0500 B Tc细胞表面具有() CD4 CD8 …两者均是…两者均否

N0501 A 具有CD8分子的细胞是() Tc Th1 Th2 Th3 Tr

N0502 ABD Tc细胞表面具有() CD2 CD3 CD4 CD8 CD21

N0503 C 关于Tc细胞,下述错误的是() 为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受MHCⅠ类分子限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Tc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的刺激Tc可表达FasL致靶细胞调亡

N0504 D 可释放穿孔素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Tc细胞NK细胞

N0505 E 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分泌穿孔素颗粒酶淋巴毒素诱导靶细胞凋亡ADCC

N0506 ABC 关于Tc细胞的特性,正确的是() 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接受靶细胞的MHCⅠ:抗原肽呈递执行免疫监视,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为ADCC 不表达CD3分子

N0508 D 人类T细胞表面的受体有() C3受体EB病毒受体血凝素受体E受体mIg

N0509 B 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的CD分子是() CD3 CD2 CD4 CD28 CD8

N0511 ABD 关于CD2,正确的是() 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配体是CD58 可与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结合T细胞第二激活信号的组成部分 NK细胞表面也表达

N0512 B CD58的配体是() LFA-3 LFA-2 LFA-1 ICAM-2 VCAM-1

N0513 B CD58又称() LFA-2 LFA-3 LFA-1 ICAM-1 ICAM-3

N0515 E 仅表达在活化T细胞上的CD分子是() CD2 CD3 CD4 CD8 CD28

N0516 D 能T细胞CD28结合提供协同刺激信号的是() CD56 CD58 CD79a/CD79b CD80/CD86 CD19-CD21-CD81

免疫考试试题含答案

免疫学部分一、概述】型题【A免疫的概念是:1.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E.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 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易发生免耐受 E.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应答对机体是:3. 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C.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以上都不是 E.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二、抗原】型题【A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1. E.>100kD D.>10kD A.<10kD B.< 9kD C.=10kD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2. C.自身抗原 A.异种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E.D.异嗜性抗原得名,是因为它3.TD-Ag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B. A.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辅助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 E.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4.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抗原的物理性状 E.D.载体的性质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5.细菌多糖 E.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A.异嗜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6.植物与植物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人与人之间 A. 不同种属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7.机体易 受微生物感染 B.自身耐受的终止A.免疫应答被抑制 D.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E.抗原 的免疫原性增强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8. 化学结构复杂 E.D. 特异性 B.交叉反应性 C.分子量大异种性A.类人9.HLA是 的 佐剂E. 肿瘤抗原D. 自身抗原 C.异嗜性抗原B. 同种异型抗原A. 10.有关半抗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B. A.通常是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抗体结合D. C.只能诱导体液免疫 具有多个表位E. 11.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 结构的复杂性D. C.异物性 A.物理性状 B.分子量大小 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E.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称12.自身抗原 C.B.同种异体 抗原 A.异种抗原 独特型抗原 E.D.异嗜性抗原 【题】X型使自身成分变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1. C.电离辐射 B.大面积冻伤 A.大面积烧伤 感染E. D.药物 隐蔽抗原包括2.甲状腺球蛋白 C. A.脑组织 B.眼晶状体蛋白干细胞E. D.精子

《医学免疫学》习题集(题库+答案)

免疫学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法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E.印度 3. 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害无利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4.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5. 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过强易导致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缺陷病 6.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7.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8. 首次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素素 C.肉毒类毒素 D.白喉类素素 E.白喉抗毒素 9. 首次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的科学家是 A.Pasteur B.Behring C.Jenner D.Border E.Burner 10.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A.Jenner B.Koch C.Porter D.Burnet E.Pasteur 11.英国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 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12.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 A. .Koch和Pasteur B. Miller和Good C. Milstein和K?hler D. Tislius和Kabat E. Porter和Edelman 1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Porter D. Jenner E.Pasteur 14.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粘附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附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X型题】 1.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粒细胞 E.红细胞 2.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A.巨噬细胞 B.T细胞

医学免疫学试卷-B(含答案~精品)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免疫学》试卷B 适用专业及层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此试卷共4页,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试卷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总分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异嗜性抗原 3.细胞因子 4. 调理作用 5. 佐剂 6. 免疫 7. ADCC 8. 补体 9. 单克隆抗体 10. 超敏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20分。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E.免疫缺陷病 2.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 转化酶是: A.C3b4b B.C4b2b C.C 3bBb D.C3bnBb E.C4bnBb 3. 抗原表位: A.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B.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C.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E.是B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IgG)多肽的可变区为: A.N端轻链的1/4与重链的1/2 B.N端轻链的1/3与重链的1/4 C.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 D.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2 E.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3 5.胃蛋白酶水解IgG的产物是: A.1个Fab和2个Fc B.1个Fc C.2个Fab D.2个Fab和1个Fc E.1 个F(ab′)2 和pFc′ 6. 连接SIgA二聚体的结构是: A.二硫键 B.共价键 C.分泌片 D.J链 E.铰链区 7.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免疫学习题及答案(含答案)

免疫学部分 一、概述 【A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耐受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X型题】 1.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 A.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B.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 C.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 D.诱导组织细胞突变 E.防止肿瘤发生 二、抗原 【A型题】 1.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 A.<10kD B.< 9kD C.=10kD D.>10kD E.>100kD 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3.TD-Ag得名,是因为它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 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5.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6.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不同种属之间 7.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 A.自身耐受的终止 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 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D.免疫应答被抑制 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 8.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

医学免疫学习题库

医学免疫学习题库 一免疫学概论 A型题 1.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C. 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D. 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疫耐受 3.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Koch B.Jenner C.Pasteur D.VonBehring E.Bordet 4.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5.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 6.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浆细胞 8.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 9.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 E.英国 B型题 A.生理性免疫防御 B.生理性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功能失调 D.免疫稳定功能失调 E.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10. 清除病原微生物 11. 病毒持续感染 12. 超敏反应 13. 自身免疫病 14. 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 C型题 A.特异性免疫应答 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5. 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

免疫学试题及答案(绝对精品)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共同抗原: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2、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学基因。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CK: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 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 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 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 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4、TAA:指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但可在肿瘤细胞异位 表达或出现量的改变,包括某些糖蛋白、胚胎性抗 原等。 5、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 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 四、简答题(共30分) 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答:V区:结合抗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C区:激活补体;结合Fc受提:调理作用; 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黏膜 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答:1)溶解细菌、细胞 2)调理作用 3)引起炎症反应 4)清除免疫复合物 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一、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作用: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2。某些病理情况下,可介导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与疾病。 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一)免疫粘附与调理作用、(二)促炎症作用、(三)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四)免疫调节作用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免疫习题1-3章

本科免疫学练习题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 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C. 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D. 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 易发生肿瘤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 易发生免疫耐受 3.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 KoCh B. Jenner C. PaSteUr D. Von Behri ng E. BOrdet 4.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5.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7.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 POrter D. Jenner E. PaSteUr 8.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肿瘤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反复感染 E. 免疫增生病 9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E. 英国 X型题 10.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 有针对性 C. 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D. 出生时就具有 E.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11 ?属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有 A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B .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 C ?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D .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 E.组织损伤局部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 12. 下列哪些细胞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细胞 A. 单核-巨噬细胞 B. NK细胞 C. B细胞 D. T细胞 E.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13. 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 T细胞 B. B细胞 C. NK细胞 D. 单核-巨噬细胞 E. 肥大细胞 14. 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D. 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E. 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15.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 A. 自身免疫病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第2章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一、单项选择 1. 属于人类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阑尾 B.淋巴结 C.骨髓 D.脾 E.扁桃体 2. 人类 B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法氏囊(腔上囊) E.脾脏 3. 人类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脏 4. 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胸腺和淋巴结 B. 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 C. 淋巴结和脾 D. 胸腺和骨髓 E. 脾和胸腺 5. 人类 B 淋巴细胞是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发育成熟的: A. 脾脏 B. 骨髓 C. 法氏囊 D. 胸腺 E. 卵黄囊 6. 属于人造血干细胞标记之一的是: A. C D16B. C D2C. C D3D. C D21E. CD34

7. T细胞分化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 B.胸腺 C.脾脏 D.法氏囊 E.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8.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黏膜免疫系统 C. 淋巴结 D. 胸腺 E. 脾 9. 与脾脏不相关的是: A. T、B 细胞定居的场所 B.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C. 过滤作用 D. 存在M 细胞 E.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1 0."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时: 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升高 C.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1 1. "实验发现鸡切除腔上囊后: A.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B.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升高 D.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E.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1 2. "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 淋巴结和脾脏 B. 胸腺和骨髓 C. 腔上囊和胸腺 D. 骨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 淋巴结和骨髓 1 3.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A. 骨髓、淋巴结、脾脏B.胸腺、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第 23 章 免疫学防治 结合《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资料第 8 章、第 25 章学习 . 、A i 型题(最佳肯定型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 1个最佳答案 C B.人工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 .过 5. 下列哪项是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E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 ?转移因子 D .胸腺 素 E .类毒素 6. 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的一组疾病是 E A.破伤风、乙型脑炎、白喉 B.肉毒中毒、霍乱、破伤 风 C ?结核、气性坏疽、肉毒中毒 D.白喉、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 E .气性坏疽、肉毒中毒、破伤风、白喉 7. 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 指。为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D A.注射抗生素 B.注射丙种球蛋 白 C.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D.注射HBIg E.注射a-干扰素 8. 下列哪项属于免疫增强剂? E A.环抱霉素A B.环磷酰 氨 C.皮质激素 D.硫唑嘌呤 E .左旋咪唑 9.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A.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抗原 B. 人工被动免疫不 能用于治疗 C.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的物质为丙种球蛋白 D.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 治疗 1.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A.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继免疫 B.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 D.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3.胎儿从母体获得 IgG 属于 D 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然自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 .过继免疫 4.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 D A. 自然主动免疫 B. 人工主动免疫 C ?自 C. 自然被动免疫 2.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性肿瘤 C ?静脉注射LAK 细胞治疗肿瘤 E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D. 人工被动免疫 E.自然免疫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

住院医师(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一) 题型:单选题 所含章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炎性肌病和系统性硬化症、痛风 1.下述哪种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 A.干燥综合征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肌炎 答案:D 解析:几乎所有的SLE均可累及肾脏,主要是引起肾小球基膜的改变而引起狼疮肾炎。而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多造成肾间质或肾小管的损伤;骨关节炎和多发肌炎本身较少累及肾脏。 2.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子宫肌瘤 C.抗磷脂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E.重叠综合征

答案:D 解析: 3.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A.RF B.抗SPR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SA(RO)抗体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答案:C 解析: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强 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A.胸膜炎 B.间质性肺炎 C.急性狼疮肺炎 D.肺动脉高压 E.肺栓塞 答案:A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胸膜炎。 5.女,26岁,反复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3年,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混合结缔组织病 C.重叠综合征 D.复发性口腔溃疡 E.白塞病 答案:A 解析:育龄女性,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6.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A抗体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ds-DNA抗体 E.抗Sm抗体 答案:E 解析: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7.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 A.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B.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肾小球微小病变 D.纤维性新月体肾炎 E.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 答案:A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 A、超敏反应 B、免疫缺陷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肿瘤 E、严重感染 2、关于补体下列错误的是() A、补体通常处于非活性状态 B、补体性质不稳定 C、补体是具有酶原性质的免疫球蛋白 D、补体系统由多种成分组成 E、补体的激活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级联反应 3、首先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1r C、C1s D、C4 E、C2 4、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A、C1~C9 B、C5b6789 C、C4b2b D、C4b2b3b E、C4bBb 5、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肝脏 C、胸腺 D、淋巴结 E、散在淋巴组织 6、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A、APC B、嗜碱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与B细胞 E、DC 7、Th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A、CD2分子 B、CD3分子 C、CD4分子 D、CD5分子 E、CD8分子 8、表达低亲和性IgG Fc (CD16+)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CTL细胞 9、半抗原()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B、只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 C、只有免疫原性,而没有抗原性 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抗原性 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 10、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大分子物质 B、表位 C、自身物质 D、同种异体物质 E、异种物质 11、对人体而言,ABO血型抗原是()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共同抗原 E、同种异型抗原 12、存在于不同种属的共同抗原称为()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种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独特型抗原 13、传递TCR识别抗原信号的是() A、CD2 B、CD3 C、Igα/Igβ D、mIg E、MHC-Ⅰ/MHC-Ⅱ类分子 14、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A、Thl、Th2 B、Th1、Tc C、Th1、Ts D、Th2、Tc E、Th2、Ts 15、产生CD4+T细胞活化的第2信号分子是() A、CD8与MHC-Ⅰ类分子 B、CD2与IgG C、CD4与MHC-Ⅱ类分子 D、CD28与B7 E、TCR与CD3 16、FasL可表达于() A、活化中性粒细胞表面 B、活化巨噬细胞表面 C、活化T细胞表面

医学免疫学试题样本和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样本 一、名词解释(翻译并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M(cell adhesion molecules)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A 2、ADCC(antibody-deppendent-mediated cytotoxicity) 3、TD-Ag(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4、Adjuvant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 5、Epitope表位,Ag分子中决定Ag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二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30分) 1、免疫对机体是(C)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D、有利无害 E、有害无利 2、不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 A、mIgA B、mIgM C、mIgD D、mIgG E、mIgE 3、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黏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4、科学家Jenner发明了() A、白喉抗毒素 B、狂犬疫苗 C、人痘苗 D、牛痘苗 E、卡介苗 5、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 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 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区 B、VH区 C、VH与VL区 D、VL区 E、CL区

免疫题库含答案

免疫题库含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A型题】 1、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E ) A、免于疾患 B、机体抗感染过程 C、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D、清除自身损伤或损老细胞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2、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 D ) 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决定簇多少 C、抗原的异物性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 E、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3、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化增殖的细胞是( E) A、APC 细胞 B、NK细胞 C、DC D、嗜碱性粒细胞 E、B细胞和T细胞 4、抗体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D ) A、抗体以IgG类为主体 B、抗体亲和力较高 C、抗体浓度上升较快 D、抗体浓度上升较慢 E、抗体浓度潜伏期较短 5、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B ) A、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休克 C、风湿热 D、接触性皮炎 E、新生儿溶血 6、关于超敏反应症的理解错误的是( E ) A、致生理功能紊乱 B、发生时间有快有慢 C、为异常免疫反应 D、是负免疫应答 E、一定是相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才发生 7、下列属于同种同基因移植的是( C ) A、孪生兄妹之间 B、猪和人之间 C、同卵双生兄弟之间 D、兄妹之间 E、无亲缘关系两个人之间 8、分子量最大,对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有意义的免疫球蛋白( B ) A、IgG B、IgM C、gA D、gE E、IgD 9、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E ) A、中性粒细胞 B、致敏淋巴细胞 C、巨嗜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0、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是( B )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 C、输血反应 D、传染性超敏反应 E、接触性皮炎 11、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 C ) A、超敏反应 B、免疫缺陷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E、反复感染 12、与免疫缺陷的临床特点无关的是( E ) A、感染 B、肿瘤 C、自身免疫病 D、遗传倾向 E、性别特征 13、下列何种方式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D ) A、患伤寒病 B、预防接种类毒素 C、从母乳中得到SIgA D、注射两种球蛋白 E、接种卡介苗

计划免疫试题(1)

计划免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的起始年(月)龄是:()A A 8月龄 B 1岁 C 1.5岁 D 7岁 2、水痘疫苗的接种方式是?(A) A 皮下注射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口服 3、目前我省未在成人中推广使用甲肝疫苗的主要原因是。(C ) A目前尚无可用于成人中接种的甲肝疫苗。 B成人感染甲肝病毒后症状较轻。 C目前我省大部分成人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甲肝抗体。 D 成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易感染甲肝病毒。 4、乙肝疫苗是。(C) A 核酸疫苗 B 减毒活疫苗 C 基因工程疫苗D多糖疫苗 5、下列哪一条为接种疫苗的禁忌证?(C) A早产儿B正在使用抗生素 C既往接种同一疫苗或含有相同成分的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D上次接种后出现中度发热 二、多项选择题: 1、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需设置以下哪些功能室(区)?(ABCD ) A候种区(用于宣传教育和反应观察) B预诊区(用于登记、询问和体检) C接种室(区) D资料档案室和冷链室 2、肌肉注射的疫苗有哪些?(CD)

A 乙脑 B 卡介苗 C 乙肝 D 百白破 3、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打预防针?(ABD) A 不同的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B 免疫程序都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效果而制定的 C 按照现有技术所有疫苗一针无法达到保护效果 D 随着孩子的长大,体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有些疫苗还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4、预防接种单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下列哪种证书?(BCD) A学历证B执业证C培训合格证D上岗证 5、有关母传抗体对疫苗接种干扰作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 A 出生后母传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 B 增加疫苗的抗原量可以降低母传抗体的抑制作用 C 母传抗体只对早产儿的疫苗接种有干扰作用 D 母传抗体只对减毒活疫苗有干扰作用 三、判断题: 1、水痘一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2、甲肝暴发疫情出现后可为密切接触者同时接种丙种球蛋白和甲肝减毒活疫苗。(×) 3、接种乙肝疫苗第1剂与第2剂的间隔时间对免疫效果有明显影响。(√) 4、同种疫苗既有一类疫苗又有二类疫苗,接种医生可替家长做出选择。(×) 5、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简答题: 1、请简述EPI的定义和内容?

医学免疫学题库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 易发生肿瘤 B. 易发生超敏反应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 易发生免疫耐受 2.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个医师是 A. Koch B. Jenner C. Pasteur D. VonBehring E. Bordet

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耐受 D. 免疫防御 E. 免疫识别 5. 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 A. 巨噬细胞 B.B细胞 C. T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6.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Burnet B. Border C. Porter D. Jenner E. Pasteur 7.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 肿瘤 B. 超敏反应

C. 移植排斥反应 D. 反复感染 E. 免疫增生病 8.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E. 英国 X型题 9.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 B. 有针对性 C. 可因抗原多次刺激而加强 D. 出生时就具有 E. 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10.免疫防御功能是指 A. 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 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号: 记分: 一单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C ) 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E )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 在于血清中 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IgA 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 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C ) 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D )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D ) A.C1q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B ) 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 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C )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 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名词解释第1 章概论 1.免疫学: 2.免疫分子: 3.补体: 4.临床免疫学:第2 章抗原抗体反应 5.抗原抗体反应: 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7.可逆性 8.比例性 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 10.最适比() 11.带现象()第3 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2.免疫原() 13.半抗原 14.免疫佐剂 15.多克隆抗体( , ) 第5 章凝集反应 16.凝集反应 17.直接凝集反应 18.间接凝集反应 19.明胶凝集试验第6 章沉淀反应

20. 沉淀反应 21. 絮状沉淀试验 22. 免疫浊度测定 23. 凝胶内沉淀试验 24. 单项扩散试验 25. 双向扩散试验 26. 免疫电泳技术 27. 对流免疫电泳 28. 火箭免疫电泳 29. 免疫电泳 30. 免疫固定电泳 第19 章补体检测及应用 31. 补体 32. 免疫溶血法 33. 补体结合试验 第22 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 感染 第23 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5. 超敏反应 36. I型超敏反应 37. n型超敏反应 38. 川型超敏反应 39. w型超敏反应 第24 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0.自身耐受 41.自身免疫

42.自身免疫病 43.自身抗体 44.抗核抗体 第25 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5.免疫增殖性疾病 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47.本周蛋白 48.血清区带电泳 49.免疫电泳 50.免疫固定电泳第26 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51.免疫缺陷病 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27 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53.肿瘤免疫学 54.肿瘤抗原 55.肿瘤标志物第28 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56.移植 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8.移植排斥反应 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60.血清学分型法 、填空题。

免疫与计划免疫题和答案

免疫与计划免疫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B.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防止坏血病 C.皮肤破损后发炎 D.得过腮腺炎的人不再得腮腺炎 2.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B.得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D.溶菌酶杀菌 3.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好转,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A.抗体 B.消化酶C.溶菌酶D.生长素 4.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消灭传染源C.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D.抗体,保护易感者 5.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B.免疫使人体对任何疾病都能抵抗 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 D.计划免疫是获得免疫力的惟一途径 6.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原C.抗体 D.受损伤的组织7.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B.过敏反应C.肺结核 D.肝癌 8.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 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 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 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9.抗体是人体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的( ) A.白细胞B.无机盐C.维生素 D.蛋白质 1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C.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B.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4分) 1.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____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让易感者与____________接触,并且进行______________,提高易感人群的_____________,对易感者自身来说,应该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__。 3.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_____________,按照科学的免疫___________,有计划地给儿童_____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_____,简称为计划免疫。四、三、连线题(共8分) 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皮肤的屏障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A.特异性免疫 ③皮肤破损后的发炎反应B.非特异性免疫 ④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四、分析说明题 婴幼儿在两三个月口服“糖丸”,请据此回答: ⑴取糖丸时医生嘱托家长要在短时间内用温水送服而不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口服糖丸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 ⑶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口服糖丸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免疫类型看,它属于___________免疫,判断依据是它只能对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 ⑸若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儿童是否不患此病?为什么?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库重点带答案 第17章

第十七章超敏反应 一、单项选择 1. 由细胞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是型: A. I型 B. Ⅱ型 C. Ⅲ型 D. Ⅳ型 E. 以上都不是 2. I型过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 A. 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 B. 患者的血清 C. 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 D. 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E. 以上均不是 3. 关于Ⅱ型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属于细胞毒型 B. 有NK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 C. 没有补体参与 D. 可由病菌与自身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引起 E. 是由IgG和IgM介导的 4. 下列疾病属于III型变态反应的是: A. 特应性皮炎 B. 输血反应 C.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D. 接触性皮炎 E. 移植排斥反应 5. I型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哪一种抗体介导的 A.IgG B.IgM C.IgE D.IgA E.IgD 6. 参与I型超敏反应主要的细胞是: A.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B.B细胞C.T细胞D.NK细胞E.内皮细胞7. 不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 C.皮肤荨麻疹D.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E.过敏性鼻炎 8. 不属于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是: A.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B.IgE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受体结合C.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D.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相应症状E.IgG激活补体溶解破坏靶细胞 9. 在抢救过敏性休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B.阿司匹林C.青霉素D.抗血清E.扑尔敏10. 某同学,每年春季便出现流鼻涕、打喷嚏不止,可能的原因是对花粉产生了: 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E.不属于超敏反应 11. 不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B.花粉过敏引起哮喘C.红细胞溶解破坏导致的输血反应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E.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12. 下列关于II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 A.自身组织细胞是受到攻击的靶细胞B.输血反应是典型的II型超敏反应C.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 D.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E.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E 13. II型超敏反应中的靶抗原不包括 A.ABO血型抗原B.链球菌胞壁成分与关节组织的共同抗原 C.改变了的自身抗原D.结合在自身细胞表面的抗原E.游离的病毒颗粒14. 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 A.I型B.II型C.III型D.IV型E.不属于超敏反应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 同种异型抗原( A) A.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 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E ) A.2 B.3 C. D. E. 3.哪两类的H 链有4 个功能区:(B ) A.和 B.和 C.和 D.和 E.和 4.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 转化酶是(A) 5b6789n 4b2b3b 4b2b 3 5b678 5.半抗原:(D )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E.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限制性有关(A)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①+④ 7.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D 12345-9 13245-9 C. C14325-9 14235-9 12453-9 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区区区 区区 9.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 E ) A.网络性B.重叠性C.多效性D.高效性E.特异性 10.人类的定位的染色体是D A.第9 对染色体B.第17 对染色体C.第2 对染色体D.第6 对染色体 E.第22 对染色体 11.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C )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 12.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B A.2 段段 (’)2 段′段 C.2 段′段 段段 (’)2 段段 13.免疫对机体( 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B.有利C.有利也有害 D.有害E.无利也无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