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4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试题及答案

2016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S·P)(P·M)(S·E)(P·E) 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3.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需要 B.创造性动机 C.创造性思维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7.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群体 D.任务群体 8.小道消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流言式 B.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9.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 A.舒兹 B.勒温 C.特里普利特 D.麦迪 10.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 B.霍曼斯 C.韦伯 D.阿西 11.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A.合作程度 B.竞争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12.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 B.工作计划 C.德才兼备 D.工作目标 13.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4.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 A.社会需要 B.法律责任 C.组织资源 D.创新能力 15.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 A.行为 B.目标 C.需要 D.行为倾向性 16.决定组织运行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是 A.外部环境 B.公共政策 C.领导者 D.技术与工艺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二)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二)一:单选题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为( ) A.太平军 B.太平天国 C.拜上帝教 D.东征军 正确答案:B 2.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正确答案:C 3.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劝世良言》 正确答案:B 4.《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村政权的基层管理组织是( ) A.甲 B.保 C.两 D.伍 正确答案:C 5.《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D.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D 6.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原道觉世训》 D.《原道醒世训》 正确答案:A 7.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 ) A.干王 B.英王 C.翼王 D.忠王 正确答案:A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 D.北伐失利 正确答案:A 9.太平天国起义具有的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是( )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纲领方案不同 D.进军路线不同 正确答案:C 10.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层的腐败 B.领导层的内讧 C.以宗教组织发动群众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D

(完整版)全国2014年4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A 表示“出现3点”,B 表示“出现偶数点”,则 A.A B ? B.A B ? C.A B ? D.A B ? 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F(x)为X 的分布函数,则F(0)= A.0.1 B.0.3 C.0.4 D.0.6 3.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11,02,(,)0,≤≤≤≤其它,c x y f x y -?=?? 则常数c= A. 14 B.1 2 C.2 D.4 4.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D(9—2X )= A.1 B.4 C.5 D.8 5.设(X ,Y )为二维随机变量,则与Cov(X ,Y )=0不等价...的是 A.X 与Y 相互独立 B.()()()D X Y D X D Y -=+ C.E(XY)=E(X)E(Y) D.()()()D X Y D X D Y +=+ 6.设X 为随机变量,E(x)=0.1,D(X )=0.01,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可得 A.{}0.110.01≥≤P X - B.{}0.110.99≥≥P X - C.{}0.110.99≤P X -< D.{}0.110.01≤P X -< 7.设x 1,x 2,…,x n 为来自某总体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则1 ()n i i x x =-∑= A.(1)n x - B.0 C.x D.nx 8.设总体X 的方差为2σ,x 1,x 2,…,x n 为来自该总体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 则参数2σ的无偏估计为 A.2 111n i i x n =-∑ B.2 1 1n i i x n =∑ C.21 1()1n i i x x n =--∑ D.1 1()2n i i x x n =-∑ 9.设x 1,x 2,…,x n 为来自正态总体N (μ,1)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s 2为样本方差.检验假设H 0∶μ=μ0,H 1∶μ≠ μ0,则采用的检验统计量应为

自考组织行为学(2016版教材)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①跨学科性 ②系统性 ③权变性 ④实用性 ⑤科学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引导和控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及领导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二)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书中论述了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员工等问题。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支持“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真正起步。 (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和组织一大批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五)组织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又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随着这一学科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研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为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原理和方法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第二,强调独裁式管理。 第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一:判断题 1.从19世纪3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2.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汇丰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3.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曾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4.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5.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6.189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7.1840年6月英法联军大举进攻大沽炮台,守军沉着应战,击沉、击伤敌舰多艘。(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8.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0.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绪皇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外交活动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国藩手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

2017年4月_概率论大自学考试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试卷 (课程代码0418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设A,B为随机事件,则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是 A.AB B.AB? C.AB??? D.A∪B 2.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0,x<0 x2,0≤x<1 1,x≥1 ,则P{0.2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2x,0≤x ≤1 0, 其他 ,则E (X )= A.0 B.13 C.23 D.1 6.设随机变量X ~N (0,4),则D (X ?1)= A.1 B.2 C.3 D.4 7.设(X,Y )为二维随机变量,且Cov (X ,Y )=?0.5,E (XY )=?0.3,E (X )=1,则E (Y )= A.-1 B.0 C.0.2 D.0.4 8.设x 1,x 2,….x n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n>1),且D (X )=σ2,则σ2的无偏估计为 A.1 n ?1∑(x i ?x ?)2n i =1 B. 1 n ∑(x i ?x ?)2n i =1 C. 1 n +1∑(x i ?x ?)2n i =1 D. 1 n +2∑(x i ?x ?)2n i =1 9.设总体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1 θ ,θ0),x 1,x 2,…,x n 为来自 X 的样本,x ?为样本均值,则参数θ的无偏估计为 A.12 x ? B. 23 x ??? C. x ? D. 1 X ? 10.在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中,其正规方程组为 { nβ0?+(∑x i n i =1 )β1?=∑y i n i =1 (∑x i n i =1)β0?+(∑x i 2n i =1)β1?=∑x i y i n i =1 已知β 1?,则β0?= A. x ? B.y ? C.y ??β1?x ? D. y ?+β1?x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同时掷两枚均匀硬币,则都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__ 12.设A,B 为随机事件,P (A )=0.5,P (B )=0.6,P (B |A )=0.8,则P (A ∪B )=_______ 13.已知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该产品中任取2件,则恰好取到两件次品的概率 为__________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识记1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识记1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任务:民独人解(①);国富民富(②); 关系:区别:①是生产关系问题,②是生产力问题; 联系:①为②创造条件;①的最终目的是②。 2、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 意义:打摇推打冲、封儒农外殖 (注:前句每个动词表示一句话,后句每个字对应 前句,起提示作用,或者干脆记成“打封、摇儒、推农、打外、冲殖”,但我试过,没有第一种好记,后一句也可以写为“风如农外直”来方便记忆); 原因:二缺一没或缺没缺(缺领导、没指导、缺 认识); 教训:半半社会,农民伟大,不负重任;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促开传改(醋开船改) 促:促工资(工业、民资~发展); 开:开学堂,派学生,成开端;

传:传新知,开眼界; 改:利资发,风价改; 注:这里要注意联想,比如“成开端”,成为什么的开端呢?看前面的学堂、学生,就可以联想到,成为 的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三性一阻 三性:缝衣服(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 一阻:顽固派阻拦; 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爱子思改 爱:爱国救亡; 资:资改冲封;(改指改革) 思:思启利传; 改:改社风气; 注:这里比较模糊的是“利传”,利于传播,利于什么的传播?那么看题,戊戌变法时期出现的新思想只有民主主义,因此是“利于民主主义的传播”,这些方法大家一定要会。另外注意,一句话里如果出现两个动词,那展开后就是两句话哦。 6、戊戌维新运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不对脱、封帝群;(记法同太平天国) 教训:半半社会,资改不同,必须革命。 7、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族权生 + 16字; 8、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 意义:推结开促打、清君醒封帝;(记法同太平天国) 原因:根本自软,没有纲群党(没有纲、没有群、没有党); 教训:资共方案不通,民资不能领胜利。 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斗宣作 ⑴斗严打(新旧斗、辛思延、打封专); ⑵宣启解开(宣传民科、启发理觉、封蒙解放、开启思潮); ⑶作准备、创条件(为先分接马作准备,为新民革创条件); 10、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俄工新 ⑴时代条件:俄十辟世无社革新时代; ⑵阶级基础:民资发中工社力得成长;

全国2008年4月自考试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第 1 页 全国2008年4月自考试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试题 课程代码:041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批产品共10件,其中有2件次品,从这批产品中任取3件,则取出的3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601 B .457 C . 5 1 D . 15 7 2.下列各函数中,可作为某随机变量概率密度的是( ) A .?? ?<<=其他 ,0;10,2)(x x x f B .?????<<=其他 , 0;10, 2 1)(x x f C .?? ?-<<=其他 , 1;10, 3)(2x x x f D .?? ?<<-=其他 , 0;11, 4)(3x x x f 3.某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X (单位:小时)的概率密度为?????<≥=, 100, 0;100, 100)(2 x x x x f 任取一只电子元件,则它的使 用寿命在150小时以内的概率为( ) A .41 B .31 C . 2 1 D . 3 2 4.下列各表中可作为某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是( ) A . B . C . D .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x , ;x , ce f(x)x -0005 则常数c 等于( ) A .- 5 1 B . 5 1 C .1 D .5

第 2 页 6.设E (X ),E (Y ),D (X ),D (Y )及Cov(X,Y )均存在,则D (X-Y )=( ) A .D (X )+D (Y ) B .D (X )-D (Y ) C . D (X )+D (Y )-2Cov(X,Y ) D .D (X )-D (Y )+2Cov(X,Y ) 7.设随机变量X ~B (10, 2 1 ),Y ~N (2,10),又E (XY )=14,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XY ρ ( ) A .-0.8 B .-0.16 C .0.16 D .0.8 8.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且E (X )=1,则常数x = ( ) A .2 B .4 C .6 D .8 9.设有一组观测数据(x i ,y i ),i =1,2,…,n ,其散点图呈线性趋势,若要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 y 10???ββ+=,且n i x y i i ,,2,1,???10 =+=ββ,则估计参数β0,β1时应使( ) A .∑=-n i i i y y 1 )?(最小 B .∑=-n i i i y y 1 )?(最大 C .∑=-n i i i y y 1 )?(2 最小 D .∑=-n i i i y y 1 )?(2 最大 10.设x 1,x 2,…,1 n x 与y 1,y 2,…,2 n y 分别是来自总体),(21σμN 与),(22σμN 的两个样本,它们相互独立,且x , y 分别为两个样本的样本均值,则y x -所服从的分布为( ) A .) )11(,(2 2 1 21σ μμn n N + - B .) )11(,(2 2 1 21σ μμn n N - - C .))1 1 ( ,(2 22 2 1 21σ μμn n N + - D .))1 1 ( ,(2 22 21 21σ μμn n N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设A 与B 是两个随机事件,已知P (A )=0.4,P (B )=0.6, P (A ?B )=0.7,则P (B A )=___________. 12.设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且P (A )=0.3,P (B )=0.4,则P (A ?B )=_________. 13.一袋中有7个红球和3个白球,从袋中有放回地取两次球,每次取一个,则第一次取得红球且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p=________. 14.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且P {}0=X =e -1 ,则λ=_________.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00152(2016年版)教材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00125组织行为学(2016年版)复习资料 绪论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 意度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①跨学科性②系统性③权变性④实用性⑤科学性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工业社会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心理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心理学年鉴》 组织行为学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韦伯(组织管理父)和法约 尔(管理过程之父)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古典科学管理理论 (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 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把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权变理论:费德勒、路径-目标理论:豪斯 (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 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 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 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和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 操作动作变形。 注意事项: 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炼 (二)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访谈法的优点: (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 (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 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五、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单选-多选部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清中叶(乾隆朝)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 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 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有史称“康乾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 5、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英国,美国,法国。 6、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第二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2、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手段有: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了《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签了《望厦条约》(中美第一个),中法签了《黄埔条约》,中俄签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住北京) 3、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签了《北京条约》,与俄还签了《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4、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缔结《中法新约》。 5、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6、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7、1894年11月,日本屠杀中国居民2万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8、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圆明园。 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11、1901,《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 12、英国人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40余年之久。 13、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14、1860年,《北京条约》有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15、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6、《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也援例进行,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17、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成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以后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银行。 18、文化渗透的手段: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19、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所办的报纸有《中国丛报》,《北化捷报》(改名《字林西报》),《万国公报》 20、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21、旧的被统制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2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4、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只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5、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6、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领会)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试题 课程代码:021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两次,每次抽1件。以A 表示事件“两次都抽得正品”,B 表示事件“至少抽得一件次品”,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B ?A C .A=B D .A=B 2.对一批次品率为p(0

若X 与Y 相互独立,则( ) A .α= 92,β=91 B .α= 91,β=92 C .α=61,β=6 1 D .α=185,β=18 1 6.设二维随机向量(X ,Y )在区域G :0≤x ≤1,0≤y ≤2上服从均匀分布,f Y (y)为(X ,Y )关于Y 的边缘概率 密度,则f Y (1)=( ) A .0 B . 2 1 C .1 D .2 7.设随机向量X 1,X 2…,X n 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分布列: q=1-p,i=1,2,…,n. 令∑== n i i X n X 1 1 ,则D (X )=( ) A . 2n pq B . n pq C .pq D .npq 8.设随机变量序列X 1,X 2,…,X n ,…独立同分布,且E (X i )=μ,D(X i )=2 σ,0>σ,i=1,2,….)(x Φ为标准正态分布 函数,则对于任意实数x , =??? ???? ???????≥-∑ =∞ →x n n X P n i i n σμ1lim ( ) A .0 B .Φ(x) C .1-Φ(x) D .1 9.设X 1,X 2,…,X 6是来自正态总体N (0,1)的样本,则统计量2 6 25242 32 221X X X X X X ++++服从 ( ) A .正态分布 B .2 χ分布 C .t 分布 D .F 分布 10.设X 1,X 2,X 3是来自正态总体N (0,σ2)的样本,已知统计量c(22 32221X X X +-)是方差σ2的无偏估计量, 则常数c 等于( ) ,0

2016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 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A.Bf(S·P) B.Bf(P·M) C.Bf(S·E) D.Bf(P·E) 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3.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需要 B.创造性动机 C.创造性思维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 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 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 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 7.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群体 D.任务群体 8.小道消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流言式 B.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9.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 A.舒兹 B.勒温 C.特里普利特 D.麦迪 10.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 B.霍曼斯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历年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A.乾隆朝后期 B.嘉庆朝中期 C.咸丰朝后期 D.同治朝中期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5.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6.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七女湖起义 D.镇南关起义 7.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8.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D.土地革命总路线 9.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10.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兴起的标志是() A.护法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五卅运动 1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13.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华职业教育社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4.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15.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6.1927年,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赣南会议 D.十二月会议 17.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策划建立的傀儡政权是() A.伪“华北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8.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9.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领导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20.1935年,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是()

2013年4月全国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真题 课程代码:041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甲,乙两人向同一目标射击,A表示“甲命中目标”,B表示“乙命中目标”,C表示“命中目标”,则C=() A.A B.B C.AB D.A∪B 2.设A,B是随机事件,,P(AB)=0.2,则P(A-B)=() A.0.1 B.0.2 C.0.3 D.0.4 3.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X)则() A.F(b-0)-F(a-0) B.F(b-0)-F(a) C.F(b)-F(a-0) D.F(b)-F(a) 4.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分布律为 0 1 2 0 1 0 0.1 0.2 0.4 0.3 0 则() A.0 B.0.1 C.0.2 D.0.3 5.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则 () A.0.25 B.0.5 C.0.75 D.1

6.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X﹣2 0 2 P 0.4 0.3 0.3 则E(X)=() A.﹣0.8 B.﹣0.2 C.0 D.0.4 7.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则E(X)=() A. B. C. D. 8.设总体X服从区间[,]上的均匀分布(),x1,x2,…,x n为来自X的样本,为样本均值,则 A. B. C. D. 9.设x1,x2,x3,x4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且,记, ,,,则的无偏估计是() A. B. C. D. 10.设总体~,参数未知,已知.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的容量为,其样本均值为,样本方差为,,则的置信度为的置信区间是() A., B.,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一)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一)一:单选题: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 A.公选课 B. 必选课 C.任选课 D.必修课 正确答案:D 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正确答案:A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正确答案:B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酋长制度 正确答案:A 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 A.平等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城市制度 D.乡村制度 正确答案:B 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杂家思想 正确答案:C 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A 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正确答案:B 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正确答案:B 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A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C 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 D.殖民地 正确答案:D 1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正确答案:C 14.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40至50年代 B.19世纪50至60年代 C.19世纪60至70年代 D.19世纪70至80年代 正确答案:A 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