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一、引言

在我国,影子银行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07号文),指出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因此加强对影子银行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有利于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加强对影子银行和会计信息监管的意义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和金融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金融业内部的产物,也是一种信用中介,具有与商业银行相同的风险。由于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承担重要作用,金融创新更多地发生在银行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运转离不开银行体系本身。但是,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先有负债后有资产的规律不同,其资产负债结构主要包括:无资产无负债、先有资产再有负债、无资产有负债等模式。此外,影子银行无权直接吸收存款,负债高度依赖货币市场,在货币市场上进行短期和超短期融资。而且,影子银行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监管所做的创新,而不是在产品上的创新,不涉及复杂金融衍生品。基于影子银行以上的特性,其主要存在系统性风险、期限错配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虽然将各类非金融机构纳入银监会的监管之下,但是近年来,在我国金融管制环境下,金融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促进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其与法律规范滞后性之间的差异导致影子银行机构和产品监管较弱或者不受监管,而监管标准的不统一较易引起监管套利风险。因此,加强影子银行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有利于积累监管经验,有利于我国尽快出台相关金融法规,完善影子银行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边界,确保各类融资渠道规范化、阳光化。

三、A市辖内影子银行业务

(一)传统金融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现状。1、理财产品业务逐年下降。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48.29亿元,2018年底,该数额己降至179.04亿元,同比下降27.89%。2019年5月末更是降至157.52亿元,相比2017年减少了90.77亿元,降幅达74%(详见图1)。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原因如下:一是保本理财产品减少。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保本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对理财总体规模影响较大。二是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跌。2018年央行4次降准,释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基础资产的收益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拉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2、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逆势增长。截至2018年末,A市共有资产证券化公司6家,业务规模达44.06亿元,同比增加37.88亿元,是2017年的6倍。2019年5月末降至12.93亿元,同比减少31.13亿元,仅是2018年的1/3,是2017年的2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自2016年开始,金融监管环境逐渐趋于严格,新一轮的金融改革开放和强化金融监管给资产证券化加快发展创造了机遇;二是2018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积极运用资产证券化,推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快速发展。(二)传统金融体系外部影子银行业务现状。1、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受阻,行业风险隐患逐渐暴露。截至2018年末,A市共有小额贷款公司15家,注册资本为29.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53.62万笔,金额17.43亿元,贷款余额22.0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82亿元,同比增加87.23%,整体不良率10.1%,同比提高7.65个百分点。受宏观经济下行、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缩窄、业务普遍萎缩、逾期贷款增多、抗风险能力变弱,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出现经营困难,被清退或业务下降较快。全年关停3家小额贷款公司,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未开展业务或仅开展少量业务。网络小贷公司仍处于风险整治阶段,未开展新增业务。2、融资担保总量增长稳定,行业规范发展有待提高。截至2018年末,A市共有融资担保公司22家,注册资本金32.9亿元。其中,国有融资担保公司20家,注册资本金32.5亿元;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在保责任余额82.4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19%,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49倍。全市融资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在保责任余额32.58亿元,占全市总量39.51%。

“三农”在保责任余额2.42亿元,占全市总量2.94%。全年取消了1家违规融资担保公司业务经营资格,有4家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未开展业务,有4家国有融资担保公司仅开展少量业务,且大部分融资担保公司存在与银行合作的困难,部分银行虽已与担保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但担保项目落地困难。3、典当行业步入瓶颈,融资租赁有待规范。2018年,典当行业整体发展呈下滑形势。A市典当公司共30家,其中正常经营的公司有22家,2家因涉嫌非法集资案尚未接到法院的结案通知;6家因走注销程序、股权和法人代表变更等原因已关门停业或未开展业务。全市典当公司总注册资本4.2亿元,典当业务笔数累计2121笔,同比下降34.92%。典当余额1.34亿元,同比下降3.81%。典当总额9.45亿元,同比下降14.82%。全市典当公司实现利润为-115.5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5.14%,其中有15家典当公司亏损,共计215.83万元。2018年全市有4家融资租赁企业,但由于承租人信用约束较不完善、标的物租赁范围不够明晰等原因,仅1家开展业务,注册资本8.75亿元,资产总额44.92亿元,投放总额13.80亿元,投放项目64个,融资租赁业务收入2.31亿元,实现净利润0.86亿元。4、网贷平台风险较高,交易场所仍在整顿。截至2018年末,A市有7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总注册资本1.82亿元,涉及出借人数2797人,借款人数804人,待收金额3.55亿元。7家平台中有3家已经出险被立案,出险平台待收金额1.89亿元,涉及出借人数1665人,借款人数510人。截至2018年末,A市在工商部门注册并维持正常经营状态的交易场所类工商企业共有4家,其中金融类交易场所2家,能源类交易场所1家,资源类交易场所1家。A市环境能源交易所和稀有金属交易所根据《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8号)等文件制度要求进行整顿并组织重新筹建,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但是由于合作对象迟迟未能确定,目前仍处于重新筹建期,并在工商部门保留牌照。

四、影子银行与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管机制的关系分析

A市影子银行业务经过前几年爆发式增长,目前已逐渐进入规范发展期,对影子银行监管新规也更趋规范。但是,涉及影子银行的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管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会计监管机制,实现对影子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又不会过度抑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需要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厘清当前影子银行与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管机制之间存在的关系和状态。

(一)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创新,引发金融会计信息监管内容的变化。前几年,伴随经济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涌现,影子银行的业务种类及表现形式也不断增多,金融合作与交叉领域的影子业务监管难度上升。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资管新规”,7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资管新规补充文件”),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10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出台的一系列新规提出了对影子银行进一步的监管措施,金融会计信息监管内容拓宽,管理机制也不断调整。趋严的监管新规,给A市辖内影子银行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业务总量不断减少。2018年底,A市传统金融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同比下降28%,传统金融体系外部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部分倒闭,如2018年关停了3家小额贷款公司;2019年5月,又关停了1家小额贷款公司。2018年近40%的融资担保公司未开展业务或者开展少量业务,近50%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经出险。据调查,目前A 市小额贷款公司、投融资公司等影子银行经过新一轮“洗牌”,业务经营变得更加谨慎。(二)金融监管体制改变,涉及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并未同步跟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07号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影子银行业务,若存在混业经营的业务,则由中央银行统一进行协调监管。107号文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不能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缺少最重要的法律武器。2018年3月,随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一行三会”变成了“一行两会一委”,在这种监管体制下,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容易导致权力交叉,监管职能不易落实从而导致监管缺位。目前A市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针对影子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约束,为了吸引投资者,影子银行机构倾向于发布利好消息,拒绝公开不利消息,客观上给投资者营造了“假象”。由于影子银行业务大多涉及新兴业务和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无法在会计准则中找到新出现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不能准确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三)影子银行实行属地管理,基层监管缺少有效手段。如何对影子银行业务会计信息实现高效监督、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层面鲜有涉及,部门规章对影子银行

业务监督也缺少专门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融资公司等影子银行,也尚未建立较为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管机制。所以,影子银行基本处于金融信贷业务的“模糊”地带,影子银行业务只是具有信贷业务的特征而缺少应有的信贷监管。基层人民银行对影子银行与金融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基本上止步于收集资产负债表和业务状况表“两张表”。仅通过“两张表”了解金融业务运行情况和基本数据,缺少对“两张表”相关指标的甄别、勾连和分析,缺乏并表监管,难以通过报表指标真实了解影子银行业务状况,对影子银行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难以真正落到实处。A市辖内部分金融机构基本的会计信息报表都未报送,监管盲区较多,数据真实性更难保证。同时,现场走访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核查缺乏有效处罚手段,会计辅导与会计检查长效机制也没有相应建立起来。(四)影子银行监管各司其职,按照部门联动方式形成的功能监管较为滞后。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交叉重叠等问题是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对影子银行会计监管文件依据严重不足,相关监管部门未设计专门的影子银行业务报表,监管无据可循。二是监管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目前,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交叉发展势头很快,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合作“打擦边球”来躲避监管的现象也不断增多,监管机构面对这些“创新”而没有实时完善监管方式。三是监管协调存在“真空”地带。人行、银保监会与证监会等部门功能监管不强,监管协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对影子银行各个行业进行主管和审批时,省政府金融办负责审批小额贷款公司,银保监会监管信托业,工信委审批融资性担保公司,按照目前“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显然交叉跨界的影子银行业务无法实施精准有效的全面监管。例如A市辖内县一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举行案审听证会,该网络高科技公司产生的网络借贷7400笔、2200余万元的数据,都是公安网监大队调取取证资料,本地金融监管与管理部门均无数据来源,网络行业金融会计信息数据库基本空白。(五)影子银行内部控制风险,未通过金融会计信息监管外部合力予以消除。金融业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事后监督、内审等内设部门开展会计审核、检查、督促,是一种被动式的监督检查机制,大多数停留在账平表对等基础上,缺少系统性考虑,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有时为了满足内部业绩考核的需要,金融机构对形成财务报表数据的业务会做一些人为调整或者技术调整,甚至违规做假账假数据,全面掩盖影子银行业务的会

计风险。按照制度经济学原理,内部监管的漏洞与风险需要外部监管及规章制度予以消除。但现行的外部监管(包括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影子银行跨界交叉业务尚存在监管空白。基层央行及银保监会对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方面,因受体制机制、职能职责、人员素质、监管范围限制,无法过多深入合作,难以真正形成系统性合力,监管有效性大打折扣。至于第三方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应依据《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履行对银行报表的审计监督。但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受经济利益驱动和地方政府行政管制较多,其行业自律性和独立性相对较弱,对金融机构会计报表、重大事项、风险提示、关联方交易等方面,难以形成对金融机构相对公允的评价。

五、理顺关系,建立科学高效的会计信息监管互动机制

会计信息监管不仅要抓好基础制度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和框架,而且要高度重视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核,运用新技术防范风险,增强信息披露,使影子银行业务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一)优化监管安排,构建影子银行立体监管网。监管理念要侧重“疏堵”结合,尽快把影子银行纳入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管范畴,规范影子银行的会计行为,但不能管得太死太严,要让影子银行有生存发展和创新空间。一是要进一步理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之间的行业监管关系,理顺整合监管资源,统一监管指标口径,增强监管机构之间会计信息共享。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强化会计监督的职能,严格按制度规定对影子银行业务开展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加强事后监督,提高内部监督质量,形成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充分发挥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金融业会计信息的监管职能,加强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建设和发展,减少地方政府干预,强化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对银行业制定更为严格的统一的中介机构审计标准,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对金融业审计、评估等事务的责任,加大检查考核和处罚力度,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二)运用网络新技术,开展影子银行实时监测。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影子银行更加趋向于网络金融,而且影子银行业务具有集中快速、技术创新、风险较高的特点。建议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开展实时联合监管,依托网络新技术、运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建立电子监控网络系统,实时、动态、全面地收集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影子银行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囊括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资金流动情况、清算过程以及影子银行的运营绩效等内容。实时联合监测需要一个监管部门牵头,其他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参与其中,通过开发数据接口系统,实时监控和共享相关监管部门的影子银行数据。把影子银行底数摸清,动态找准,使影子银行监管机制由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影子银行风险。(三)完善指标体系,实现影子银行并表监管。一是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管要进一步拓宽视角,理顺关系,把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业务同步纳入到监管视角,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体系内影子银行业务运行状况。二是要更新“两张表”监管指标内容,重新设计“两张表”,把反映影子银行业务的指标具体化和明细化,对一些重要的影子银行业务单独设计会计报表,缩短报送周期,形成监管“一对一”。制定影子银行专项调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影子银行的实地调查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启动执法检查程序,加大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引导内部监督,强化会计监督的职能,严格按制度规定对影子银行业务开展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加强事后监督,提高内部监督质量,形成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充分发挥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金融业会计信息的监管职能,加强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建设和发展,减少地方政府干预,强化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对银行业制定更为严格的统一的中介机构审计标准,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对金融业审计、评估等事务的责任,加大检查考核和处罚力度,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资金密不可分,银行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公司,风险管理是行业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以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和调查法对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影响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结合信贷业务管理理论和当前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环境,为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提供一套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和一套全面控制管理银行风险的衡量标准、制度和技术方法要求,旨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太发达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策略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巴塞尔新协议,信贷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pital, and banking industry provides a sustained impetu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company operating monetary capital, risk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in th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Hang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usi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angchu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t business, combines the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current credit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Changch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d provides a set of new idea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a set of measurement standards, systems and technical method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Bank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of Ha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aiming at the credit risk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ith underdeveloped insurance management provid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Rural commercial banks, Basel II, credit risk management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pdf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

探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监管问题.doc

探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监管问题- 一、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 影子银行是正规渠道之外的银行中介业务,这也是中国影子银行的广义概念。在我国影子银行主要表现在委托贷款、票据融资、私募资金、担保机构、典当行等。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相比,有四个明显的特征:资金大比重流向房地产领域;参与者人数较多,债务链相互影响;贷款还款时间和项目进行时间不完全匹配;监管不足。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目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的经济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完善,2013年我国的融资总量达到了17.29万亿元,创造了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由信托公司和其他影子银行提供的贷款绝对额达5.2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0%,较2012年高出近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影子银行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我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 2011 年,CBRC(China Banking Gegulatory Commission)主席刘明康第22次委员会上提出,影子银行风险是目前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我国影子银行蕴藏着巨大的隐性风险,一利率普遍较传统银行要高,客户有不能承受的风险。二资金发放前期审核较宽松,导致资金的流向和期限与预计不符。三是缺乏风险监管机制,一旦发现风险,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会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

(三)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 1、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中国式影子银行虽然大多是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但是从根源上它们仍然是围绕传统商业银行展开来的,它的实质是把资金通过一定手段从正规金融转到影子银行。正规金融受管控较多,利率固定不易变动,影子银行监管不足,利率稳定性差,这使两种渠道的资金出现价格差异。有差异就会形成套利,尤其对于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牟利机会。当套利盛行,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 2、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影子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操作方法也多种多样,资金的利用效率较高,但贷款的利率也会较高。其实现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对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但其长久的发展依赖于资金较强的流动性和客户较高的信用,促使银行体系进一步向市场化发展。 3、对央行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一直采取种种措施来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其中一种宏观调控措施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要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通过银行体系进行操作。而影子银行的资金是在银行体系之外循环的,基本不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如果影子银行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甚至超过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的话,银行体系可利用资金比例下调,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增大,就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的稳定金融的效果,整个金融体系信贷领域的风险会不断积累然后爆发,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无法发展下去。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对策 (一)加强相关法规框架和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要 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注和棘手的问题。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贷款是其一项重要的业务。在一笔贷款放出以后,银行出让了资金使用权,加之各种因素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使风险的产生成为不可避免。如果贷款不能按期归还,则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贷款的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各个支行贷款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依据专家的有关理论和相关学说,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本论文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关键词: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金融业

Abstract Credit risk has always been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whol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risk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the main object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the core content. Bank credit business, credit risk and its control has been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 most attention and intractable problem. Commercial bank loans risk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Policy factor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mmercial bank loans due to the immaturity of the loan market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aced with many risks. Bank lo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business as a special enterprise operating monetary commodity.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loan, the bank has to sell the right to the use of funds, coupled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changes in the various factors, the generation of risk becomes inevitable. If the loan is not repaid,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Bank. Shows that loan risk management is essential. The Keshan Branch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Loan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study,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doctrine of experts to discuss the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 loans.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se risk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Keyword Credit risk financial sector

研究论文:我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监管问题探讨

102780 金融研究论文 我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监管问 题探讨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来源于保罗-麦考利,主要指的是开展银行业务,但是其本身不属于银行发展范畴的金融机构,克鲁格曼则是将影子银行直接定义为,利用财务杠杆操作,同时持有证券、债券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我国影子银行分类 欧美主要是将影子银行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证券化机构、市场化的金融公司以及结构化的投资实体等、经纪人和做市商的融资活动等,我国的影子银行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具有银行借贷功能的机构 我国针对金融借贷业务的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设置了较高的市场准入标准,因此,这部分的金融机构监管

十分严格,但是,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发展,部分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的利用科学技术进行金融创新,目前发展已经初具影子银行的发展特征。 (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客户间融通资金的中介机构 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发展十分的迅速和普遍,担保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在民间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借贷角色,随着民间资本的大量累积,各种民间借贷开始进行快速的发展,现今,担保公司的发展已经逐渐突破金融传统行业的业务,成为民间借贷金融市场的重要资金利用者。 (三)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一银行为媒介的金融形势 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转让等一银行为媒介的金融形势等主要涉及各种资信活动,这部分的金融活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贷款业务的发展范畴。如:银信合作方式,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售卖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进行企业贷款,这种方式将贷款风险直接转移给客户,是影子银行的发展特征之一;委托贷款,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资产受让的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子银行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子银行(Shadow Bank)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这一概念出现后,被广泛地引用和阐发。一,影子银行的含义 国际定义:广义地描述为“由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狭义的影子银行则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 可能因期限/流动性转换、杠杆和有缺陷的信用转换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国内定义:正规银行体系之外, 由具有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 存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监管套利可能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其实,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一样,是一种信用中介(credit intermediation),其在经济体系中提供三种转化: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从而将全社会的借款人和融资人联系起来,但方式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机制,而是以与现代金融市场联系非常紧密的各种金融工具形式出现。影子银行概念的核心是:充当储蓄与投资之间的融资中介的职能,却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其一,说明其“银行”特性,其二,说明其“影子”特性,这一特性从表面上看是不能接受存款,更深层的含义则是不接受官方的监管,因此也无法享受官方的保护。 但是,由于对“信用中介”一词的内涵及口径不同,导致了狭义及广义的影子银行概念。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从事的是债权型融资而非股权型融资,所以,狭义上的影子银行指从事债权类业务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果将股权投资也算上的话,那么像PE、VC、投资基金等机构就将纳入广义的影子银行范畴。纽约大学的“末日教授”鲁宾就认为,影子银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研究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流程管理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高度货币化、信用化和金融化。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以货币和信用为媒介,和经济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发生着广泛的信贷联系,所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为整个经济风险的中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对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度量,通过从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揭示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指出我国信贷风险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找出解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然后根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生的三个流程: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管理;提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管理。在贷前调查中,通过对信贷客户信用评估,确定信贷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信贷客户准入机制。在贷时审查中,通过合理设置,将业务拓展部门、贷款审查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达到审贷分离和权责对应;同时审查贷款用途是否合理,还款来源是否有保障。在贷后管理中,通过五级分类,实时动态监管贷款情况,及时识别、防范、控制风险。通过对三个信贷流程进行从始到终的风险控制,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流程化管理;最终达到预防、规避、转移、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从而减少不良贷款引起的损失,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信贷风险流程管理运用于工作实践。通过实践,检验了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与信贷风险管理效果。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商业银行的信贷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特征,是间接融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信贷极大的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文艺复兴到新经济发展,可以说都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信贷有三个要素: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从根本上讲,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运而生,而且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多,银行风险有扩大的趋势。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更大的风险压力,表现在 ①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民营银行的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外资银行的涌入,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主体的增加必然引起竞争程度的提高。竞争在调动竞争者的积极性和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增加同业内耗,加大交易费用,降低整体效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主体和增长点在不断向非国有部门和居民部门转移,中国银行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研究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研究 【摘要】影子银行伴随着金融创新而产生,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为人们所熟知的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的巨大风险。本文先阐述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影子银行主要的风险,最后给出了加强其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监管对策建议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麦卡利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这个概念,指的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的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Gross(2007)认为影子银行就是一些现代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们能够通过在资本市场对股票、债券、信贷资产等进行杠杆化操作从而创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谋取丰厚的回报。Zoltan Pozsar(2010)年将影子银行界定为通过广泛的证券化与抵押融资技术工具来调解信用的中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不断的金融创新,目前国内外都没有一个权威的关于影子银行的解释。结合中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特点,本文认为影子银行主要应该包括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他非

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民间融资这些方面。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合理性,其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散风险及提高效率等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影子银行普遍存在期限错配,与商业银行紧密联系,高杠杆率等现象,而这些特征导致了影子银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素。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讲,影子银行主要的风险有: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早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时候就被人们所熟知。由于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其主要内容的许多方面监管普遍缺失,一旦体系内的参与主体发生延迟偿付或者违约不履行偿付义务的现象,就会导致其他参与主体发生经济损失。我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压抑的产物。在我国,商业银行一直饱受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的压力,大量的民间资本也急需投资出口。影子银行的诞生虽然解决了双方的困境,但也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影子银行没有复杂贷款程序和贷款限制,贷款以

应用文-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 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系统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场由影子银行掀起的金融海啸,很快波及到了传统商业银行,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 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也随之壮大。尽管中国的影子银行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作为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仍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 公司的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他用“影子银行体系”概括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后来,国际货币基金 在《全球金融稳定 (2008年)》中使用“准银行”(near-bank)这一概念讨论类似的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与深入,“准银行”、“平行系统”等概念逐渐被归类于“影子银行体系”这个范畴。 本文认为,“影子银行”应该是指游离于监管之外或存在监管漏洞的,能够引起系统性风险或者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活动。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 联盟 现状 1.中国影子银行的构成 第一,商业银行内生的影子银行。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还占有主导地位,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能够为例如对冲基金、信托机构、货币市场基金、担保公司等其它影子银行部门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 以最近兴起的银信合作为例。这种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可为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应收账款收益权以及其它资产组合。商业银行可以不使用自己的资金,将风险转嫁给信托产品发起人和投资人。并且,信托资产属于表外资产,这样,商业银行绕过监管可以将资金贷给由于法律政策等原因不能放贷的目标客户。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银信合作的项目中可谓是收获颇多。 第二,非银行业的金融机构。 这部分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汽车公司等等。这种类型的公司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有一部分已经纳入监管体系之下。 第三,政府批准的非金融机构。 例如典当行、担保公司、青年互助与创业信贷等均属于这类机构。这类机构具有较详细的职能分工,能够协调部分资源以支持特定的服务对象。由于对金融市场需求的加大,这类型机构在近几年也迅速壮大。 第四,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 近些年,随着银行利息的不断上升、信贷的紧缩以及对房市的打压政策,民间借贷正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估计,中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评价信贷客户,将企业所属行业和区域的风险值细化、专业化,以期有效地掌握信贷客户的各种信息,预知其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地改变其抵押和担保组合,将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降到最小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尽管银行每年都在新增贷款,但银行的全部贷款中,存量贷款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最大,所以存量贷款的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控制银行存量贷款的风险?存量贷款不是新发放贷款,它和新发放贷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和银行之间已经存在交易记录,对于如何通过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交易记录来识别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小,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重庆银行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那就是由专门的的贷后管理部门实施独立的贷后评价。重庆银行在企业申报续授信时,由信贷监控部对存量贷款的基本情况、授信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还款来源、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送交专门的贷款评审部门,作为贷款评审的重要依据,所以贷款的后评价成为银行控制风险又一道关口,这无疑加强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 1.动态检查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管户人员原则上应通过走访支行、到企业实地调查、调阅财务报表等信贷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现状。 2.合法合规原则。现场检查工作必须以我行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确保检查程序合法合规。 3.客观原则。管户人员通过调阅信贷资料、现场调查等手段,出具全面、公正的续授信贷后评价意见。 (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后评价工作通过动态的下户检查和静态的材料分析相结合方式予以开展,主要关注授信后审批条件落实情况、存续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变化等工作重点。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评价工作: 1.基本情况:如客户名称、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法人代表、主营业务有无重大变化等。 2.授信结构:通过登录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有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负债总额有无较大增减,他行授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其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是在风险中寻求收益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因此作为商业银行收益主要来源的信贷业务隐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对信贷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如何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商业银行资本的安全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风险管理机制 在管理信贷业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意识落实到信贷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拓展信贷业务过程中更要贯穿风险调整收益的思想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批发信用的行业其风险远大于其他服务行业一家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形成的风险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更是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商业银行的经营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追求高回报、高效益、高速发展中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方面风险具有隐蔽性现在没有风险并不意味着将来没有风险;另一方面风险又具有迁徙性、流动性

风险迁徙的“祸水”往往从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转移到管理水平较低的银行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充满着风险和变数受各种因素、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风险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业务是信贷业务为了竞争和追求高额回报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这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最大风险近几年中国启动了商业银行股份化改制一手注资一手剥离不良资产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但这并非源于体制上的根本改善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银行监管的相对缺失也局部放大了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剖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资产率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银行机构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仍然薄弱银行信贷业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操作风险 1.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是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成因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上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带来的地域性政府管理政府色彩浓厚导致一些信贷业务内控程序在商业银行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呈现出非标准化特征缺乏统一规范的衡量标准行政化、人为因素过多增大了信贷风险隐患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研究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降低和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详细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 1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架构 西方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各类业务、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摩根大通银行将风险主要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和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权益风险,按照风险种类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风险控制结构的设计上,主要考虑要保证银行能够形成强势的、信息充分的风险文化,使银行在进行经营决策时,能够在风险与回报之间进行平衡,进而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因此,风险控制的要点是要保证银行的经营行为要与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保持一致,避免造成过大的风险压力。 在组织架构上,实行层级管理,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董事会及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其职责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设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方针,批准风险管理政策、进行风险限额授权、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等,而不涉及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其次是高级行政管理层,负责建立操作流程、风险限额、风险准备的提留等。再次是具体执行层面,由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具体业务风险的管理、授信业务的审批、检验风险管理程序是否合理。 蒙特利尔银行自董事会到各级管理部门均建立了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包括董事会所辖风险审核委员会、行长所辖部门风险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资本管理委员会等。董事会及管理层负责审核风险管理的政策及规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负责处理大额业务或特殊业务、制定信贷政策及风险管理框架等;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处理特定行业、部门或产品的风险;专一的小组负责贷款的清理及回收。信贷员正式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资格认定;对待特殊风险问题,需聘请咨询专家提供支持;资产组合管理人员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利用外部各种渠道掌握客户的全面信息。审计部门每季度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向董事会的审计小组进行汇报。 蒙特利尔银行很强调风险管理专家的作用,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前台经营部门中都设有风险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的能力和经验有助于强化风险管理的作用,提升纪律化、高效的风险管理程序的价值;为评估和接受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标准;在决策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模型,以作出合理商业判断。 摩根大通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在董事会下设有风险政策委员会,负责所有风险的管理。风险政策委员会下设立了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职责有两项,一是负责战略指引,二是负责内部评价。执行委员会下设立了资本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资本委员会的职责有以下6项:(1)提出资本比率的目标建议并负责监控该比率;(2)提出资本分配的建议;(3)监控公司及母公司的流动性,批准抵押品及流动性计划政策;(4)评价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及债务水平;(5)为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的讨论提供一个论坛;(6)从潜在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评价特殊目的实体的风险敞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有以下6项:(1)提供全面、直接的风险描述及风险偏好;(2)评价并批准公司政策和风险战略:以保证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够准确反映经营授权、经营行为、合法性及是否满足监管要求等;(3)批准集合限额和授权以控制风险;(4)监控重要风险敞口、头寸集中度、资产流动性、重要头寸及交易的风险限额,对压力情况给予特别关注;(5)评价折扣的充足性并批准损耗;(6)提供风险讨论的论坛。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一、引言 在我国,影子银行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07号文),指出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因此加强对影子银行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有利于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加强对影子银行和会计信息监管的意义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和金融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金融业内部的产物,也是一种信用中介,具有与商业银行相同的风险。由于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承担重要作用,金融创新更多地发生在银行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运转离不开银行体系本身。但是,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先有负债后有资产的规律不同,其资产负债结构主要包括:无资产无负债、先有资产再有负债、无资产有负债等模式。此外,影子银行无权直接吸收存款,负债高度依赖货币市场,在货币市场上进行短期和超短期融资。而且,影子银行主要是为了规避金融监管所做的创新,而不是在产品上的创新,不涉及复杂金融衍生品。基于影子银行以上的特性,其主要存在系统性风险、期限错配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虽然将各类非金融机构纳入银监会的监管之下,但是近年来,在我国金融管制环境下,金融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促进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其与法律规范滞后性之间的差异导致影子银行机构和产品监管较弱或者不受监管,而监管标准的不统一较易引起监管套利风险。因此,加强影子银行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有利于积累监管经验,有利于我国尽快出台相关金融法规,完善影子银行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边界,确保各类融资渠道规范化、阳光化。 三、A市辖内影子银行业务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业务形式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610890554.html,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业务形式演变 作者:秦冰怡 来源:《商情》2017年第26期 【摘要】影子银行作为近年来金融体系的重要变化,多数研究从宏观角度发现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负面效应。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核心主体,其资产负债结构近年来也出现较大变化,这与影子银行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影子银行的业务具有隐蔽性且变化较快,随着政策变化迅速在调整。本文将梳理影子银行的发展演进历史过程,总结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模式及变化。 【关键词】影子银行理财产品同业业务资产负债结构货币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创造了复杂的信贷投放渠道,改变了商业银行体系传统的信贷过程渠道,具有一定信贷扩张的作用。信贷创造货币的主要途径受到影响,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有效性面临了很大制约(杨云、蔡雯霞、汤克明)。可以看到,在影子银行影响下,传统信贷规模控制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已经降低了。 影子银行是通过信贷出表规避监管发展起来的,本文梳理了影子银行发展演进,总结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整理了影子银行发展的业务模式及阶段。 二、文献综述 信贷出表与中国影子银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用复杂体系复制传统银行信用中介功能(颜永嘉2014)。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定义影子银行体系时指出,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机构和活动,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通过期限和流动性转换、杠杆以及不完全的信用风险转移引起系统性风险的,和从事监管套利的信用机构和活动。 与美国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以商业银行为核心,是具有“银行中心化“的特征(张明 2017)。由于影子银行本身的概念口径就不一样,业务模式复杂多样,从这个角度出发,影子银行的范围也将随着金融业务模式创新而改变。从业务形式的角度来看,巴曙松(2009)梳理了影子银行从窄到宽的四种口径,最窄口径包括了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两类。 因为是以银行为核心,我国影子银行具有很强的信贷出表特征,信贷出表是指变换表内科目形式,不在贷款项目里但进行贷款实质的业务活动。从规避监管角度来说,影子银行业务是通过各种业务方式实现信贷出表,规避了金融监管、进行监管套利的一种方式。我国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银行信贷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从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到整个组织的内部控制管理、从相关行业规范到银行自身的管理手段,诸多方面环环相扣,但目前银行在管理上实际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规划。在风险控制的管理中,即使能够保证一个环节没有出错,但无法确保所有环节的有效运作。基于此,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 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信用评估是风险预警的第一步,贷款发放以后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管理,除了要考虑借款人的经济实力、个人稳定度、还款承受力及购房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在预警与监控的基础上再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和风险承担措施。银行不可能对每一个影响因素都进行详细的调查,因为成本太高,因此,利用社会征信制度所提供的资源是必然的选择。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建立了依托个人征信系统的信用风险审查制度,将查询申请人信用报告作为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而个人征信系统只是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资料库,并不进行资料评估,也不参与信贷决策。个人信用评估应主要由发放信贷的银行自身进行,以使信用评估与授信直接挂钩,增强评估与授信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依托于社会征信制度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应包括设立监测范围,计算风险指标,确定临界值,判断风险概率等。 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 (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要使得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既相互独又相互联系制约,加强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共同实现银行的既定目标。在开展信贷的银行组织结构中,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贷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对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银行的风险管理,审议全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政策,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分析 第一章.前言 3月2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萨克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称,克里米亚局势可能 触发金融市场波动,此外,中国影子银行的危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萨克斯还呼吁加大投资驱动型经济的增长,认为靠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 在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2014年调查统计工作会议上,潘功胜提出,要加快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应对表外理财、资金信托、货币市场基金等创新型机构和业务的快速发展,要适时评估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 央行网站周四发布的公告,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今年将考虑针对迅速增长的影子银行体系建立一个监控和数据统计系统,以更好地体现这些领域的风险。潘功胜说,央行还将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如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 中国金融发展远不如欧美成熟,全面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风险因素对于提前避免引发危机还是十分有必要。 第二章.影子银行之发展现状 2.1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影子银行”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所谓脱媒型信用危机,即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失、信用收缩、盈利下降、银行倒闭等,而为了应对这种脱媒型信用危机,不仅政府大规模放松金融部门的各种管制,而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股金融创新浪潮,各种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及金融经营方式等层出不穷。但是“影子银行”的概念真正广泛传播开来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它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将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中,就像有传统银行的功能却没有实体结构的存在。 2007年8月,在美联储年度讨论会上,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保罗·麦克库雷(Paul McCulley)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概念,专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相对应的金融机构,此后不久,他又将影子银行的范围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和信用衍生品两部分。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2008年将影子银行描述为通过财务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组成主要是投资银行、经纪商、私募股权、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投资工具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纽约联储银行的经济学家Zoltan Pozsar 于2010年将影子银行界定为通过广泛的证券化与抵押融资技术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债责(CDOs)与回购协议(Repos)来调解信用的中介。影子银行在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方面与商业银行类似。2011年4月12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表的《影子银行:内涵与外延》报告中,从广义角度定义了影子银行体系: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其期限与流动性转换,有缺陷的信用风险转移和杠杆化特征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风险。 在中国,“影子银行”没有官方定义,业界普遍认为其是行使商业银行之功能,未受严格监管的机构,它阐述的并非是有多少单独机构,而是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中国银监会发布2012年报,首次明确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不属于影子银行。”银监会高度关注影子银行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银行体系外风险向体系内传导。 2.2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利弊 据统计,银行新增信贷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92%下降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