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H—B指数的谦比希铜矿全尾砂浆临界浓度确定

基于H—B指数的谦比希铜矿全尾砂浆临界浓度确定

基于H—B指数的谦比希铜矿全尾砂浆临界浓度确定
基于H—B指数的谦比希铜矿全尾砂浆临界浓度确定

m5水泥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m5水泥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水泥水砂 3、基本参数(稠度)的选择,根据检测规范及施工要求,选择砂浆设计稠度为50mm。 4、M5砂浆,所用水泥量的确定 由公式:Qc=(fm,o-β)×1000/(α×fce) 其中fm,o-砂浆试配强度,取fm,o=f2+0.645*σ=5+0.645*1.25=5.8MPa fce-水泥实际强度,取32.5MPa α、β-砂浆特征系数,取α=3.03、β=-15.09 由此通过计算得M5砂浆所用水泥重量见(表-2) 表-2 序号砂浆标号(MPa) 水泥(kg) 1 M5 212 5、M5砂浆的砂用量确定 根据附表,砂实测堆积密度为1460kg/m3 表-3 序号砂浆强度等级水泥水砂 1 M5 21 2 1460 6、砂浆配合比的试配、选择与确定 根据规范及经验,调整配合比时,增加水泥用量10%、20%,即水泥用量分别为230kg,255kg,

配合比见(表-4) 表-4 序号水泥用量(kg)稠度(mm)28天抗压强度(MPa) 1 21 2 50 5.0 2 230 50 6.1 3 255 46 6.9 从表统计数据可见即经济又符合规范的配比见(表-5) 表-5 序号砂浆标号(MPa) 配合比稠度(mm) 2 M5 1 : 1 : 6.35 50 230 : 230 : 1460 7.1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04-0871) 7.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A11B0001) 7.3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A11B0001) 7.4水泥(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4-A11B0009) 7.5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2-A11B0009) M10每立方米砂浆用32.5水泥275KG、河砂1450KG、水320KG,配合比为:1:5.27:1.16;M5混合砂浆每立方米用32.5水泥250KG、河砂1450KG、灰膏100KG、水280KG,配合比为1:5.8:0.4:1.12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例如: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压力为225.65kgf/cm2;,氨的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5.2kgf/cm2;。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物质常以三种形态存在,即固体、液体和气体。形态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形态有所不同,如铁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等。一种物质所具有的形态与其所存在的客观条件有关,并非永恒不变。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气体,但在一定的低温和一定压力下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俗称干冰)。其它物质的形态也同样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叫做气体的液化。对气体能否变成液体的问题是有个认识过程的。早在19世纪以前,曾认为气体本质上就是气体,不能使之改变。只是在19世纪20年代,人们才成功地用加大压力的办法做氨气、氯气、二氧化碳及其它一些气体变成液体。但是还有许多其它气体(如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虽然作了很大努力,也不能使之液化。因此,人们曾错误地认为当时还不能液化的这些气体是“永久气体”,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阻碍了人们进一步研究如何使空气液化的工作。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组成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两种作用力,当分子间相互排斥力>分子间相互吸引力时,物质的气体;当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的相互排斥

力或至少等于排斥力的时候,气体才有可能转变为液体。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实际上可以认为不依赖于温度;相反,由分子的相互撞击而引起互相排斥作用则强烈地依赖于温度,所以只有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分子间的吸引作用≥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即才有可能使气体变为液体。这种使分子间的吸引作用等于分子间的排斥作用时,所许可存在的最高温度叫做该气体的临界温度。当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外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叫做临界压力。 不同的气体,它们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也不相同,临界温度较高的气体,如氨、氯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乙炔等气体,在常温下(低于它们的临界温度)加压就能液化,临界温度较低的气体,如氧气、一氧化碳等,需经压缩并冷却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液化;临界温度很低的气体如氢和氦等,需经压缩并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6℃)的低温才能液化。氦的临界温度最低,它是最后一个转变成液体的气体。 随着生产的发展,液化气体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气体变成液体后体积大为减小,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例如我们常见的液氨、液氯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气体的液化也常用于混合气体的分离,如空气液化后,可用来分离出氮气、氧气及其它稀有气体等,此外,气体的液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液氧可用于制造液氧炸药和高能燃料的助燃剂。液氢可用作高能燃料;液氦可用来获得绝对零度(-273.16℃)的低温等。

资料.低维材料与相变现象简介(数字)

低维材料与相变现象简介 (一) 低维材料: 某些特殊材料的晶体结构含有异向性一维的线性链或二维的平面,这种材料即俗称为低维度材料 (low - dimensional materials) 。由於这些材料晶体结构的特异性,故而造成许多低维度材料展现非常奇特的物理现象。例如,这些材料中的电子被限制在一维的线性链或二维的平面上做传输,故他们的导电性会在某一(或二)晶格方向特别好,而在其他方向导电性明显较差。那麼立刻可能的问题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铜线或金泊,是不是他们的导电性就只会在铜线线的方向或金泊平面的方向较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微小电子的世界,铜线或金泊仍然是三维的,电子的传输方向仍然是遵循古典的统计法则而四面八方都有可能。除非铜线的直径或金泊的厚度小於电子的平均自由程(mean-free-path),那麼量子的效应才会显现出来。低维度材料中,一维(或準一维)材料由於其特殊不对称的晶体结构,因而多种此类材料会随著温度的变化展现出各式各样有趣的相变(phase transition)现象。 (二) 相变与临界现象: 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矛盾斗争的表现。相互作用是有序的起因,热运动是无序的来源,而系统永远趋向於最大乱度与最低能量。在缓慢降温的过程中,每当一种相互作用的特徵能量足以和热运动能量kBT 相比时,物质宏观状态可能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每当温度低到一种程度,以致热运动不再能破坏某种特定相互作用造成的秩序时,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相(phase)。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导致形形色色的相变现象。愈是走向低温,更为精细的相互作用就得以表现出来。而新相总是突然出现的,同时伴随著许多物理性质急剧变化。譬如说,水(液态)在一大气压下於摄氏零度就会发生一相变现象而变成了冰(固态),或於摄氏一百度变成了水蒸气(气态)。对於水来说摄氏零度(或一百度)这一特殊温度我们称为临界温度(critical temperature),而在临界温度时物质因相变而產生物理状态变化的现象称为临界现象(critical phenomena) 。 相变一般可以分为『连续相变』(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或『不连续相变』(dis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不)连续相变就是在相变点上不仅热力学函数(不)连续,而且这些热力学函数对温度的导数也(不)连续的相变。连续相变的典型例子为超导相变(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而不连续相变的典型例子为物质的三态变化。 相变和临界现象是物理学中充满难题和意外发现的领域之一。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Onnes)在成功液化氦气三年后意外的发现:汞的电阻在绝对温标4.2 度左右(相当於摄氏负269 度)的低温度时急剧下降,以致完全消失(即零电阻),这即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超导相变。早期的超导体研究中,大多数的超导体(superconductor) 是金属或是合金的材质,这类型超导体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伯和施裡弗於1957 年首先提出的BCS (Bardeen - Cooper - Schrieffer)理论来解释超导发生的机制。当材料在其超导态,电子会籍由晶格振盪(phonons)吸引另一带相反自旋与动量的电子而形成配对,称之为库伯对(Cooper pair)。因此整体似乎凝结成电性的超流体,而具有低於非超导态的能量。在1987 年朱经武等人发现的临界温度高达92K 的釔钡铜氧超导体之后,将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大幅提升,但是却无法使用BCS 理论来有效解释这种新超导体形成的机制,因而带给物理学界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但实验证据显示此类氧化铜超导材料的超导性和其低维度的二维氧化铜平面结构息息相关。除了超导相变之外,电荷密度波(charge-density-wave) ,自旋密度波(spin-density-wave) ,有序-无序 (order-disorder)及磁性(magnetic) 等,也是於低维度材料中常见的相变现象。当此类材料发生相变后,材料之物理性质会產生巨大的改变,故人们可以利用材料物性的改变,设计出各种功能的元件应用於不同之装置中。例如,超导相变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可应用於电力载送,磁性相变(magnetic transition) 可应用於资料储存。 (三) 电荷密度波:

预拌砂浆配合比

预拌砂浆配合比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范长利胡亮曹敬 (成都宏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摘要:通过讨论分析,提出预拌砂浆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改进;通过实验数据的总结归纳并应用到湿拌砂浆配合比设计中;根据各种普通预拌砂浆的技术性能要求,确定了各标号预拌砂浆的生产配合比。 关键词:预拌砂浆;砂灰比;体积法;用水量 引言 近年来,为了提高和稳定建筑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禁现”政策。而预拌砂浆实现产业化生产,将从源头上确保建筑质量的稳定性,且其具有操作性好、污染少、有效提高工程进度等很多优点。目前,成都地区预拌砂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干拌砂浆方面,对湿拌砂浆的研究和生产还没有全面普及,而目前市场上干拌砂浆的价格普遍偏高,湿拌砂浆和干拌砂浆比较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因此湿拌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拉法基p·o 42.5r级水泥,其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如表1。 表 1 水泥的性能指标

(2)砂:人工中砂,石粉含量4.5%,表观密度2720kg/m3,松散堆积密度1550 kg/m3,细度模数2.7。通过公称粒径2.36mm和4.75mm过筛后分为2.36mm以下砂和4.75mm以下砂。 (3)粉煤灰:内江i级粉煤灰。 (4)外加剂:上海某品牌砂浆外加剂sj-s。 (5)拌合水:自来水。 1.2 试验方法 砂浆试配采用机械搅拌,首先将干物料加入搅拌机中干拌120s,然后加入水剂外加剂和拌合水搅拌120s后出料。 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按以下标准进行: 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t 230-2007《预拌砂浆》。 2、配合比设计步骤 2.1 确定配制强度 参照jgj 98-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的规定来计算砂浆的配制强度f cu,k。 2.2 确定灰砂比 首先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求的灰砂比~强度曲线,现以表2、表3为例。 表2 砂子粒径为2.36mm以下砂浆系列试验

什么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什么是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简单地说,临界温度就是某种气体能压缩成液体地最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无论多大压力都不能使它液化。这个温度对应地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1869年Andrews首先发现临界现象.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呈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之为SCF.自从1869年Andrews首先发现临界现象以来,各种研究工作陆续开展起来,其中包括1879年Hannay和Hogarth测量了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1937年Michels等人准确地测量了CO2近临界点的状态等等。在纯物质相图上,一般流体的气-液平衡线有一个终点——临界点,此处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即是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Tc和Pc之上时,那么流体就处于超临界状态(supercritical状态,简称SC 状态)。超临界流体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并具有两者的优点,如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传热系数,具有与气体相近的黏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同时它也具有区别于气态和液态的明显特点: (1)可以得到处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任一密度; (2)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密度的巨大变化。 由于黏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能力都与密度有关,因此可以方便地通过调节压力来控制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常用的有机溶剂相比,超临界流体特别是SC CO2、SC H2O 还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正是这些优点,使得超临界流体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医药方面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ion,SPE)是一项新型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作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某些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技术。 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也称为超临界流体(SF),是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以流体形式存在的物质。通常有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化二氮(N2O)、乙烯(C2H4、三氟甲烷(CHF3)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并且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极性增大,利用程序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分部提取。提取完成后,改变体系温度或压力,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逸散出去,物料中已提取的成分就可以完全或基本上完全析出,达到提取和分离的目的。 物质的四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和超临界状态)随着它的温度和压力而改变。以CO2为例,CO2在三相点(T)上,固、液、气三相共存的温度T(tr)为-56.4℃(217K),压力P(tr)为5.2×105Pa。CO2的蒸气压线终止于临界点C(Tc=31.3℃,Pc=73.8×105Pa,ρc=0.47 g/cm3)。超过临界点以上,液气两相的界面消失,成为超临界流体(SF)[2]。SF的扩散系数(~10-4cm2/s)比一般液体的扩散系数(~10-5cm2/s)高一个数量级,而它的粘度(~10-4N s/m2)要低于一般液体(~10-3Ns/m2)一个数量级。与液-液萃取系统相比,SF系统具有较快的质量传递和萃取速度。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1. 计算砂浆试配强度 m,0 =?2+0.645 其中 m,0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其中 ,?为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第i 组试件的强度,为 同一品种砂浆i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为试件的总组数。 *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下表取用: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 其中,Q c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0.1MPa; 为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为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为砂浆的特征系数,=3.03, -15.09。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时, ?ce =c ·?ce,k 其中,?ce 为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 c 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Q D =Q A -Q C 其中,Q D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和料用量,精确至1kg; Q C 为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 A 为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500kg之间。 4.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 应按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 5.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用水量 根据砂浆稠度要求可选用240~310kg。 6.水泥砂浆材料用量 7.试配及确定 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试配时至少再取两个配合比,分别比基准配合比增加及减少10%。对这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后,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的规定成型试件,测定砂浆强度;并选定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砂浆配比

以下给你三种强度及粗,中,细砂常用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抹内外墙主要根据要求,一般外墙强度要高一些,用水量根据砂浆的和易性调节 砂浆强度M5;水泥强度32.5级,粗砂 重量配合比=1:0.56:7.12,每立方用量=水泥212Kg 石灰膏118Kg砂1510Kg 砂浆强度M5;水泥强度32.5级,中砂 重量配合比=1:0.56:6.56,每立方用量=水泥221Kg 石灰膏124Kg砂1450Kg 砂浆强度M5;水泥强度32.5级,细砂 重量配合比=1:0.57:6.07,每立方用量=水泥229Kg 石灰膏131Kg 砂1390Kg 砂浆强度M7.5;水泥强度32.5级,粗砂 重量配合比=1:0.36:6.24,每立方用量=水泥242Kg 石灰膏88Kg 砂1510Kg 砂浆强度M7.5;水泥强度32.5级,中砂 重量配合比=1:0.37:5.78,每立方用量=水泥251Kg 石灰膏94Kg 砂1450Kg 砂浆强度M7.5;水泥强度32.5级,细砂 重量配合比=1:0.38:5.33,每立方用量=水泥261Kg 石灰膏99Kg 砂1390Kg 砂浆强度M10;水泥强度32.5级,粗砂 重量配合比=1:0.22:5.57,每立方用量=水泥271Kg 石灰膏59Kg 砂1510Kg 砂浆强度M10;水泥强度32.5级,粗砂 重量配合比=1:0.22:5.14,每立方用量=水泥282Kg 石灰膏63Kg 砂145Kg

砂浆强度M10;水泥强度32.5级,粗砂 重量配合比=1:0.23:4.74,每立方用量=水泥293Kg 石灰膏67Kg 砂1390Kg 怎样计算砖混结构砂浆的量 答:毎立米砌体砖和砂浆用量的计算方法 砖数=[1/ 墙厚(砌体厚)×(标准砖砖长+灰缝)×(标准砖砖厚+灰缝)] ×﹙砖厚的-×2﹚ 式中灰缝为1厘米 砖总用量=净用量(1+施工损耗率) 砂浆净用量=1-砖数×砖的单位体积 砂浆总用量=砂浆净用量(1+施工损耗率) 砖和砂浆施工损耗率实砌砖墙均为1%。 【例】计算标准砖1/2砖墙和1砖墙毎立米砌体砖和砂浆的净用量。 解:1/2砖墙净用量=[1/ 0.115×(0.24+0.01)×(0.053+0.01)] × ﹙1/2×2﹚=552块 砂浆的净用量=1-552×0.24×0.115×0.005=1-0.807=0.193M3 1砖墙毎立米砌体砖砖墙净用量=[1/ 0.24×0.25×0.063] ×﹙1×2﹚=529块 砂浆的净用量=1-529×0.24×0.115×0.005=1-0.774=0.226M3

力学中临界问题分析

力学中临界问题分析 一、在共点力动态平衡中与临界极值相关问题 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中,常涉及到什么时候受力“最大”或“最 小”,那个绳先断等问题。 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 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 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A 、必定是OA B 、必定是OB C 、必定是OC 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解析:三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在增大C 端重物质量过程中,判断哪根绳上的拉力先达到临界值是关键。OC 下悬挂重物,它的拉力应等于重物的重力G.就是OC 绳的拉 力产生两个效果,使OB 在O 点受到向左的作用力F 1,使OA 在O 点受到斜向下沿 绳长方向的作用力F 2,F 1、F 2是G 的两个分力.由平行四边形可作出力的分解图如 下图所示,当逐渐增大所挂物体的质量,哪根绳子承受的拉力最大则最先断.从图 中可知:表示F 2的有向线段最长,F 2分力最大,故OA 绳子最先断. 2、 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 ,两根轻绳AB 和A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 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0的拉 力F ,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解析】作出A 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F.cos θ-F 2-F 1cos θ=0, Fsin θ+F 1sin θ-mg=0 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 10,02≥≥F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F 的取值范围为:N F N 340320≤≤ 。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物体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长木板的一端缓慢抬起,要使 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不能超过多少?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灵犀一点】这是一个斜面问题。当θ增大时,重力沿斜面 的分力增大。当此分力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动 与不动的临界状态。此时是θ最大。 【解析】依题意可知,当 mgsinθ=μmgcosθ 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即 tan θ=μ 则 θ≤arc o tμ 讨论:tan θ=μ是一重要临界条件。其意义是:tan θ<μ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 分力小于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于长木板静止;tan θ=μ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体没有获得初速度时,物体相对于长木板静止;tan θ>μ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物体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思维总结】对于此题的动态是否处于动态平衡问题讨论如下:①、将物体静止置 于斜面上,如tan θ≤μ,则物体保持静止;如tan θ>μ,则物体不能保持静止,而加速下滑。②、将物体以一初速度置于斜面上,如tan <μ,则物体减速,最后静止;如tan θ=μ,则物体保持匀速运动;如tan θ>μ,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因此,tan θ=μ这一临界条件是判断物体在斜面上会如何运动的一个条件。 C G F 2 F 1 F x y θ θ

砂浆配合比计算实例

砂浆配合比计算实例 一、水泥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采煤沉陷区农民安置新区三期一标段工程,设计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7.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砂细度模数2.2,三区细砂,砂堆积密度1400Kg/m3。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f2+0.645σ=7.5+0.645×1.88=7.5+1.21=8.7MPa 标准偏差σ,MPa7.5,σ取1.88MPa。 C 1000(f m0—β) Q C mo 1000(8.7+15.09) = 3.03×32.5 =242(Kg) (三)、砂用量 砂堆积密度作为砂的用量,砂用量为1400Kg/m3 (四)、选择用水量 用水量范围(270~330)Kg 当细砂时选上限,粗砂时选下限。 本题是细砂选320Kg M7.5配比确定:水泥:砂:水=242:1400:320=1: 5.79 : 1.32 表观密度=242+1400+320=1962Kg/m3 分层度15㎜,稠度78㎜。 二、混合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农民工安置新区二标段设计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7.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细砂,堆积密度1400Kg/m3,石灰膏稠度120㎜。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 =f2 +0.645σ =7.5+0.645×1.88=8.7MPa 标准偏差σ,MPa7.5,σ取1.88MPa。 (二)计算水泥用量 1000(f m0—β) Q C= α f mo

1000(8.7+15.09) = 3.03×32.5 =242(Kg) (三)计算石灰膏用量 Q D=Q A—Q C 混合砂浆中的水泥和掺和料总量为(300~350Kg/m3) QD= Q A—Q C =330—242=88Kg 水泥和掺合料总量区330 Kg/m3 (四)砂用量,堆积密度1400 Kg/m3 砂用量1400Kg (五)用水量取310Kg 水泥:石灰膏:砂:水=242:88;1400:310=1:0.36:5.79:1.29 三、M5.0混合砂浆配合比 凤凰湖新区农民工安置新区二标段设计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原材料条件如下,水泥P.C32.5,细砂,堆积密度1400Kg/m3,石灰膏稠度120㎜。 (一)计算试配强度 f mo =f2 +0.645σ =5+0.645×1.25=5.8MPa (二)计算水泥用量 1000(f m0—β) Q C= α f mo 1000(5.8+15.09) = 3.03×32.5 =212(Kg) (三)计算石灰膏用量 Q D=Q A—Q C 混合砂浆中的水泥和掺和料总量为(300~350Kg/m3) QD= Q A—Q C =310—212=98Kg 水泥和掺合料总量区310 Kg/m3 (四)砂用量,堆积密度1400 Kg/m3 砂用量1400Kg (五)用水量取305Kg 水泥:石灰膏:砂:水=212:98;1400:305=1:0.46:6.60:1.1.44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临界现象指物质在连续相变临界点邻域的热力学行为。我们首先介绍液—气流体系统和铁磁系统在其临界点邻域的行为,引入几个临界指数。先介绍液—气流体系统。图以体积和压强为坐标画出了流体系统的等温线。改以密度和压强为坐标,画出的等温线将如图所示。c ρ表示物质在临界点的密度,两侧的虚线分别表示两相平衡下气体相和液相的密度κρ和1ρ,以C C T T T t -= 表示温度与临界温度的对比值。人们发现,在临界点的邻域存在如下的几个实验规律: (1)在0-→t 时,1ρ与κρ之差随t -的变化遵从如下的规律 0,)(1-→-∝-t t βκρρ (3.8.1) β称为临界指数。β的实验值约为。如前所述,在临界温度以上,物质处在液,气不分的状态,g ρρ-1为零。 (2)在0±→t 时,物质的等温压缩系数T T H p p v v )(1)(1??=??-=ρρκ是发散的。这意味着在临界点的邻域,偶然的压强涨落将导致显着的密度涨落。H κ随t 的变化规律为 0,)(+→∝-t t H γκ 0,)(-→-∝' -t t H λκ (3.8.2) 式中在0>t 时沿临界等容线c ρρ=趋于临界点,在0

M 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M砂浆配合比计算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M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一、 试配强度 ,0210*1.2512.5m f kf Mpa === (系数取值表) 二、 设计依据 (一)使用部位 皖赣四电房屋墙体砌筑 (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 (三)设计依据标准 1.设计图纸 2.《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T70-2009 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TGJ/T98-2010 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三、 原材料 1.水 泥:白马山水泥 2.细骨料:宣城 堆积密度为1530kg/m 3 3. 水: 饮用水 四、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与要求 1. 砂浆的试配强度计算: ,02m f f κ==(MPa) ,0m f —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κ—系数 κ=

表砂浆强度标准差a 及K 值 2. 水泥用量的计算 水泥的实测强度 ,*ce c ce k f f γ==(MPa )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c γ—水泥强度等级的富余系数,取c γ=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01000()/(*)c m ce Q f f βα=-=280 c Q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ce f —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 根据经验,取每方水泥用量为280 kg ,用水量取310kg 。 3.砂干燥状态堆积密度为1530 kg/m 3。 五、 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配、调整 1. 根据砂浆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确定砌筑砂浆理论表观密度为ρ=2120kg/m 3得基准配合比:

砂浆配合比计算

砂浆配合比计算 砌筑砂浆是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砂浆。砌筑砂浆主要起粘结、传递应力的作用,是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砌体砂浆可根据工程类别及砌体部位的设计要求,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然后选定其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可以查阅有关手册和资料来选择配合比,但如果工程量较大、砌体部位较为重要或掺入外加剂等非常规材料时,为保证质量和降低造价,应进行配合比设计。经过计算、试配、调整,从而确定施工用的配合比。 目前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两大类。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规定,砌砖砂浆配合比设计或选用步骤如下: 一、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设计过程 (一)确定试配强度 砂浆的试配强度可按下式确定: (5-2) 式中: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砌筑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公式(5-3)或表5-4确定: (5-3) 式中: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第i组试件的强度(Mpa);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试件的组数,N≥25。 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3取用。 (二)计算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5-4)式中:——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MPa; ——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3.03,=-15.0%。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时,可按下式计算: (5-5)式中: ——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MPa);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取=1.0。 当计算出水泥砂浆中的水泥用量不足200kg/m3时,应按200kg/m3采用。 (三)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用量 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应按下式计算: (5-6)式中: Q D——每立方米砂浆中掺加料用量,精确至1kg;石灰膏、粘土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 Q 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 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kg/m3之间。 (四)确定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砂子用量Q s(kg/m3),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作为计算值。 (五)用水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用水量Q w(kg/m3),可根据砂浆稠度要求选用240~310kg。 注: (1)混合砂浆中的用水量,不包括石灰膏或粘土膏中的水; (2)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3)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 (4)施工现场气候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水量。 二、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

m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二、使用原材料: 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 2、砂:旌德三溪河砂(Ⅱ区中砂) 3、水:饮用水 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 三、使用部位: 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 四、设计步骤: 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 试配强度:f m , =k*f 2 =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 f m , 0—————— 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 f 2—————— 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 k —————— 系数见表1-1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每方水泥用量:Q c =1000(f m , -β)/(α*fce) =1000[36.0-(-15.09)]/(3.03*42.5) =396 kg Q 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 调整为1100kg/m 3 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 3、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 3 作为计算值带入,则: 每方砂用量:Q s =1520kg 4、 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 =1100×1%=11.00kg 5、 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 每方用水量: Q w =473kg 6、 确定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 7、 确定基准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 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 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 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砂浆配合比

水泥用量分析 (附件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一份) 混凝土用量如下: C15混凝土量为237.48m3,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得出6.2包/m3237.48x6.2=73.6吨 C25混凝土量为623.56m3,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得出6.98包/m3623.56x6.98=217.6吨 C30混凝土量为7065.88m3,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得出8.1包/m37065.88x8.1=2861.7吨 同理,前广场垫层989.87x5.84=289吨 C40混凝土量为431.28m3,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得出9.1包/m3431.28x9.1=196.0吨 合计:3638吨 抹灰砂浆用料如下: 根据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6页得,1:1水泥用料为0.758T/m3(15.16包)、1:2.5水泥用料为0.485T/m3(9.7包)、1:2水泥用料为0.55T/m3(11包)、1:3水泥用料为0.404T/m3(8.08包) 1:1的砂浆量为5.91m3x15.16=89.6包 1:2.5的砂浆量为20.02m3x9.7=194.19包 1:2的砂浆量为133.016m3x11包=1463.18包 1:3的砂浆量为310.9m3x8.08包=2512.07包 合计:213吨

砌筑砂浆用料如下: 根据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1页得,M5水泥用料为0.216T/m3(4.32包)、M7.5水泥用料为0.246T/m3(4.92包)、M10水泥用料为0.271T/m3(5.42包) M5砂浆量为102.708m3x4.32包=22.18包 M7.5砂浆量为269.113m3x4.92包=66.2包 M10砂浆量为8.916m3x5.42包=2.42包 合计:90.8吨 素水泥浆用料 根据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7页得素水泥浆1.502T/m3(30.04包) 素水泥浆量为9.91m3x30.04包=14.88吨 干砂浆用水泥量 根据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6页得,1:3水泥用料为0.404T/m3(8.08包) 前广场铺装使用1:3干砂浆量为358.15m3x8.08包=144.7吨 合计:144.7吨 铺砖水泥砂浆粘结层20mm厚 根据砂浆配合比手册摘录7页得素水泥浆1.502T/m3(30.04包) 前广场铺装使用砂浆粘结层量为143.26m3x30.04包=215.18吨合计:57.9吨总合计:4301.08T

临界问题

临界问题 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 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张力为零.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1.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 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 (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 (2)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3)当滑块以2g 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上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 (1)g (2)g (3)5mg 例2.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B ,用两根等长的细绳1、2分别固定在车厢的A 、C 两点,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拉直时,两绳与车厢前壁的夹角均为45°.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当车以加速度a 1=12 g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两绳的拉力的大小; (2)当车以加速度a 2=2g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两绳的拉力的大小. 答案 (1) 52mg 0 (2)322mg 22mg

常用水泥砂浆配合比

M10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每立方米砂浆用水泥275KG、河砂1450KG、水320KG,配合比为:1::;M5混合砂浆每立方米用水泥250KG、河砂1450KG、灰膏100KG、水280KG,配合比为1::: 一、M5: 1、每m3砂浆含325#水泥236Kg、中(粗)砂; 2、每m3砂浆含425#水泥211Kg、中(粗)砂; 二、: 1、每m3砂浆含325#水泥292Kg、中(粗)砂; 2、每m3砂浆含425#水泥261Kg、中(粗)砂; 三、M10: 1、每m3砂浆含325#水泥342Kg、中(粗)砂; 2、每m3砂浆含425#水泥305Kg、中(粗)砂. M10砂浆就是过去的100号水泥砂浆。就是说它的强度是100kg/cm2,但是现在全部改成以MPa为单位了。 配合比根据原材料不同、砂浆用途不同而不同,没有一定的,以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配M10砌筑砂浆为例:水泥305kg:砂:水183kg。这个配比就包括了水。但常常有用体积比的,如1:1;1:3

等,对水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只要试验结果满足相应强度等级就可以了。 水泥砂浆、24cm砖墙每m2需要多少水泥、砂子和砖*半斤八两* 回答:3 人气:6 解决时间:2009-09-09 17:50 水泥35公斤,砂子120公斤,标准砖128块。 灰缝厚度施工规范规定为8~12mm,砖53*115*240mm,按宽一米、高一米计算: 宽方向1000/(240+10)=4 高度方向1000/(53+10)=16 每平方240砖墙用砖量为:4*16*2=128块 每平方240砖墙用砂浆量为:1*1**.053*.115*.24=立方米 上述为理论消耗量,实际用量要加点消耗系数。 按十皮砖满丁满条计算,皮数竿所画灰缝厚度范围,常用为1cm,按1cm灰缝计那麽十皮砖为63cm(砖规格为240*115*53mm) 1米长24砖墙十皮砖的砂浆净用量是 水平灰缝:1***10=立米。 纵向竖缝:***8*5+***4*5=立米。

砂浆配合比

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页 第B版第2次修改 主题:砂浆配合比颁布日期:2016年3月14日 1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新拌砂浆性能、砂浆长久性能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砂浆性能检测。 3编制依据 3.1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3.2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4检测项目概述 4.1配合比设计 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砂浆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试验,再进行调整后确定。 4.2砂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5检测准备 5.1人员

具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三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压力机)、砂浆稠度仪、砂浆分层度仪、低温箱等。 6检测条件 试验室养护室温湿度:?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7检测顺序和方法 7.1配合比设计 7.1.1根据砂浆等级,选用“水泥等级”,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级, 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7.1.2砂: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为的水泥混合 第1页共页 作业指导书 第B版第2次修改 主题:砂浆配合比颁布日期:2016年3月14日 7.1.3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7.1.4石灰膏:熟化时间应大于或等于7天。 7.1.5根据砌体情况,设计出砂浆要求的稠度。

7.1.6配合比计算: 水泥用量的计算 1000(m,o-β) Qc=──────── α×ce 式中:Qc--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m,o--砂浆试配强度,精确至 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β=。 注:?水泥用量也可根据已知水泥强度和砂浆强度,Rp查表(有关资料)。 7.1.7计算掺合料的量 每立方砂浆的掺合料用量按下式计算: QD=QA-QC 式中: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合量,精确至1kg 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 300~350 kg/m3之间。 Q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的用量,精确至1kg 7.1.8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应以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的堆积密度值作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