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评估项目:雷达操作与应用适用对象: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编号:01~08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两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两物标方位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三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两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单物标方位和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两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变速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变速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

题 目:

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

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二、雷达定位(15分)

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

2、三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

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

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

1、目标捕获(15分)

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

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

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

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

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

七、试操船(5分)

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

探地雷达操作规程

探地雷达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010) 共1页第1页版本/版次:D/ 0 生效日期:2016-01-01 1. 目的 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公正和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探地雷达仪器 3 操作步骤 3.1测试前的安装准备 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带齐,包括:电池、雷达主机、数据线、处理器电源线、信号线、工具箱、备件、固定用绑扎带、记录本; 3.2试验/检测的工作程序 (1)测试连接。将地质雷达天线通过支架安装。 (2)在扫描前调试主机并对主机进行参数设置。 (3)打开电源,控制天线移动的人员根据操作主机的人员口令,将天线紧贴待测界面上匀速移动。 (4)测试结束。按下stop结束测试点,保存文件并退出; (5)拆除信号线,拆除天线,支架。 3.3扫描之前的仪器调试和参数设置 (1)菜单系统—>设置—>调用,选择所用的天线。 (2)系统—>单位垂直刻度设为时间,单位为ns (3)测程:900M天线探测混凝土的量程约为15纳秒,为使所有有效信号完全显示,一般设置为20ns (4)采样点数:一般设为512或1024 采样点数越多,扫描曲线越光滑,垂直分辨率越好。但是采样点数增大,使得扫 描速率下降 (5)每秒扫描数:64 (6)增益点数:2 (7)垂向高通滤波器:225MHz

(8)垂向低通滤波器:2500MHz (9)数据位:16位 (10)发射率:100 KHz,发射功率越高,采集速度越快,但若采集过高,易损坏雷达系统 (11)信号位置设为手动 (12)表面设为0 (13)调出完整的直达波(首波),调整延时参数 若检测结构与上次相同,可不再次设置以上参数,系统默认上次检测参数。 (14)增益设置为自动,增益函数手动设置,可以改变增益点数多少、并且可以调整各增益点的函数大小,进而调整信号强度。增益函数调整过大,在探测资料中可能 人为造成假象。设置方法为先设为手动,再设为自动。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SIR-3000作业指导书

GSSI公司SIR-3000仪器参数 顺序系统参数Parameters 1500MHz 900MHz 400MHz 270MHz 100MHz 1* 系统调用SYSTEM->SETUP->RECALL 1500GrayCart 1500BlueCart 900met 400mhzTime 400mhz623Cart 400mhz620SW 270_SW 100met 2 显示刻度(竖直方向) SYSTEM->UNITS->VSCALE Time/Depth Time/Depth Time/Depth Time/Depth Time/Depth 天线COLLECT->RADAR->ANTENNA 1500mhz 900mhz 400mhz 270mhz 100mhz 发射率COLLECT->RADAR->T_RA TE 100KHz 100KHz 100KHz 100KHz 50KHz 6 测量模式(水平方向) COLLECT->RADAR->MODE Time/Distance Time/Distance Time/Distance Time/Distance Time/Point GPS COLLECT->RADAR->GPS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采样点数COLLECT->SCAN->SAMPLES 512 512 512 512 512/1024 数据位COLLECT->SCAN->FORMA T(bits) 16 16 16 16 16 4* 记录长度(纳秒)COLLECT->SCAN->RANGE(ns) 12 15-20-25-30 40-50-80-100 50-80-100-120 100-200-300 介电常数COLLECT->SCAN->DIEL 6 6 6 6 6 7 扫描速度(扫描/秒) COLLECT->SCAN->RA TE 60-120 60-120 60-120 60-120 16 8 测点(扫描/单位)距离COLLECT->SCAN->SCN/UNIT 20-50-100-200 10-20-50-100 10-20-50 10-20-50 10 5* 增益:类型-点数COLLECT->GAIN->AUTO-POINTS Y-1 Y-2--3-4-5 Y-5 Y-5 Y-5 3-1 信号位置:模式COLLECT->POSTION->MODE MANUAL MANUAL MANUAL MANUAL MANUAL 3-2 信号位置:延时COLLECT->POSTION-> OFFSET 0 0 -14 3-3 信号位置:地面COLLECT->POSTION->SURFACE(%) 0 0 0 0 0 滤波COLLECT->FILTERS 低通-无限响应滤波器-> LP_IIR (mhz) 0 2500 800 700 300 高通-无限响应滤波器-> HP_IIR (mhz) 10 225 100 75 25 低通-有限响应滤波器-> LP_FIR (mhz) 3000 0 0 0 0 高通-有限响应滤波器-> HP_FIR (mhz) 250 0 0 0 0 叠加(扫描) COLLECT->FILTERS ->STACKING 0 0 0 0 3-64 背景去除(扫描) COLLECT->FILTERS->BGR_RMVL 0 0 0 0 0 9-1 颜色表OUTPUT->DISPLAY->C_TABLE 9-2 颜色变换表OUTPUT->DISPLAY->C_XFORM 10 保存参数SYSTEM->SETUP->SA VE SETUP15 SETUP09 SETUP04 Setup03 SETUP01 11* 数据采集RUN/SETUP 12* 数据传输OUTPUT->TRANSFER->FLASH Y Y Y Y Y

雷达信号检测

科研报告 课程名称:信号检测与估值 题目:匹配滤波器在雷达信号中的应用院(系):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 姓名:许娟 学号:1508210675 任课教师:毛力 2015 年1月14日

匹配滤波器在雷达信号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雷达系统及有关匹配滤波器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与分析了雷达系统信号处理的脉冲压缩(匹配滤波)现代雷达技术,雷达系统通过脉冲压缩解决解决雷达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力之间的矛盾,最后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检测。关键词:雷达系统脉冲压缩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adar system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atched fil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emphatically the signal processing of the pulse compression radar system (matched filtering) of modern radar technology, by pulse compression radar system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dar range and distance resolution,final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adar target detection. Keywords:pulse compression radar system

雷达功能键基本操作

YM COSMOS雷達功能鍵基本操作 ●通則:記憶槽中上方為A槽,下方為B槽。每5000小時或螢幕左下角之TUNE衰減則需更換磁控管。 或或S band。 WG84:GPS系統規格。 相對風向及風速。 。 ●中心偏移:將游標重疊於本船中心(螢幕中心),按左鍵拖曳至想要之位置後放開;按 心。 自動。 ●ENH改善小目標隻回跡(特別於3nm之RANG)用於小比例尺時,會減低目標之識別能力。 長脈波。 記錄當時各船之位置及時間。 改善與設定白天及晚上之面板及螢幕之亮度。 1.DAY:白天模式。 2.NIGHT1:夜晚模式1。 a.HEADING LINE:船艏線亮度。 b.EBL/VRM:電子方位線/可變距離圈亮度。 c.CURSOR:游標亮度。 d.ARPA:自動雷達測繪援助亮度。 e.TOOLS/RANGE RINGS:工具/距離圈亮度。 f.ROUTES:航路亮度。 g.HISTORY TRACKS:航跡亮度。 h.MAPS:海圖亮度。 i.MENU TEXT:清單信文亮度(?)。 j.TARGET ALARM:目標警報亮度。

k.ALARM TEXT:警報信文亮度。 l.EXIT BRILLIANCE:離開光亮調整。 m.DEFAULT BRILL:不執行亮度調整。 n.PANEL BRILL+:面板亮度增加。 o.PANEL BRILL-:面板亮度減少。 3.NIGHT2:夜晚模式2。 4.NIGHT3:夜晚模式3。 調整螢幕強度。 1.Mode system:。 2.mode RX:。 對地速度, through the water):對水速度。以左鍵按NAV可選船速資料之來源.游標移至數字欄(變黃)可手動輸入。 ●選C,D,M,V,T。 ,,。 相對運動目標相對運動模式。 相對運動目標真運動模式。 真/相對向量模式時間。 真艉跡顯示時間。 99分,將會顯示”PERM”。 (?)。 ●Warning Prompts:警告提醒。 按ERBL,於EBL上出現一小圈,表示距離。 ●快速方位及距離開啟,將游標移至雷達掃瞄幕中,按左鍵持續3秒左右,可快速顯示EBL及VRM。 ●EBL 1/VRM 1只用於本船中心, EBL 2/VRM 2可用於本船中心及偏離本船。 a: Centred: EBL/VRM以本船為中心基點.b: OFF-Centred:不以本船為為中心.c: Carried(通過,攜帶):本船移動,EBL/VAM同步移動,d: Drcpped: 本船移動,EBL/VAM不動。 自動追蹤援助)電子測定援助) Radar plotting Aid(自動雷達徹測定援助)。 ●以游標置於目標向量上按右鍵,可取右鍵取消目標測定。 ●手動測定目標僅用於0.5nm~48nm。 ●如電羅經故障、不穩定之顯示、於備便狀態、或Range Scales 0.5nm~48nm,將無法測定目標。 ●雷達目標如出現1.╬:目標過船艏之距離低於設定值。2.△:CPA/TCPA小於設定值。3.▽:目標進入自動測定區。4.◇:無法測定目標,在最後六次雷達脈波發射前,發出警告。5.?:開始計算目標。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法检测操作规程 1、地质雷达法适用范围 地质雷达法可用于地层划分、岩溶和不均匀体的探测、工程质量的检测,如检测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地下管线探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 2、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 (1)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 (2)信噪比不低于60dB; (3)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A/D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 (4)计时误差小于1ns; (5)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 (6)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时窗、增益、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功能; (7)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实时检测与显示功能,具有多种可选方式和现场数据处理能力。 3、地质雷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探测体的厚度大于天线有效波长的1/4,探测体的宽度或相邻被探测体可以分辨的最小间距大于探测天线有效波第一聂菲儿带半径。 (2)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移动。 (3)避开高电导屏蔽层或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4、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为: (1)具有屏蔽功能; (2)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 (3)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5、现场检测 (1)测线布置 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的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置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一般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6点。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腰和左右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3、三线隧道应在隧道拱顶部位增加2条测线。 4、测线每5~10m应有一历程标记。 (2)介质参数的标定: 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当隧道长度大于3km、衬砌材料或含水率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

雷达模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模拟器未来发展趋势 班级:***************班 学号:***** 作者:薛飞 摘要:本文通过雷达的发展简史、计算机模拟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电子游戏画面引擎技术和雷达模拟器的相关图形学原理作为参考依据,通过类比的方法和引用未来电子画面渲染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分析和推测雷达模拟器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雷达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软件游戏引擎 0 引言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计算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出的模拟器,可以进行故障树分析、测试VLSI逻辑设计等复杂的模拟任务…… 1 雷达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还有一种精神感应雷达,该雷达能够对人类在脑电波起反应,对人体的生命迹象进行感知。 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 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等)。星载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成为当今遥感中十分重要的传感器。以地面为目标的雷达可以探测地面的精确形状。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几米到几十米,且与距离无关。雷达在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要:自二战以来,雷达就广泛应用于地对空、空中搜索、空中拦截、敌我识别等领域,后又发展了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雷达已经具备了多种功能,如反隐身、反干扰、反辐射、反低空突防等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提取目标信息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例如,利用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目标定位与跟踪, 还能够在目标识别和目标成像、电子对抗、制导等功能方面进行拓展, 实现综合业务的一体化。 一、雷达的起源及应用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最为一种重要的电磁传感器,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最大特点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雷达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终端显示等部分组成。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实训一 同花顺应用实训

同花顺使用方法 按照流程去操作,并截屏粘贴于题目下方 一、入门操作 1、下载安装“同花顺”软件 2、注册用户 3、登陆软件 二、基础操作 1、熟悉菜单、利用键盘精灵选择股票 2、“报价表”的使用及操作(报价菜单) 3、进入上证综指分时图(F3) 4、进入深圳成指分时图(F4) 5、进入沪深股票排名(60) 6. 进入分时同列,对比股票的变化(报价—分时同列) 三、技术分析 1、进入“技术分析”界面 2. 进入日线报表(F1) 3、切换指标(右键常用指标) 4、同花顺的报表分析功能 a、阶段统计(快捷键“92”) b、强弱分析(快捷键“93”) c、板块分析(快捷键“94”) d、指标排行(快捷键“95”) 5.画线工具画出趋势线或者压力线。 在“主菜单”里的“工具”菜单、或者页面右边的“工具条”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里的“画线工具”前打勾,则会出现各种画线工具。 6.使用黄金分割线对股票进行分析。“ 四、自选股管理 1、如何添加与删除自选股 2、如何调整自选股的顺序

3、大字报价(ctrl+F6) 4. 查看自选股报价或者分时同列。(按“06”或者“006”)五资讯信息 1、通过“ F10 ”查询基础资讯 2、查看某只股票的财务信息(F11键) 3、查看股本权息(快捷键“41”) 4、查看财务数据(快捷键“42”) 5、查看财务指标(快捷键“43”) 6、查看基金周报(快捷键“44”) 7、股东变化(快捷键“45”) 六智能分析 1.个股雷达(智能—个股雷达) 2.鹰眼盯盘 3.智能选股 4.选股平台 5.短线精灵 七委托下单 1.开通模拟炒股功能(理财---模拟炒股) 2.委托下单 3 撤单 4.查询资金股票等信息

雷达论文

雷达有关性能与电子战的概述 学院;心理学院应用心理一班赵耀龙 学号; 200900430145 序:雷达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因此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技术装备。而诞生的电子战将不可避免的与雷达技术有密切的联系,而雷达性能的好坏将不可避免的影响信息战的胜负,进而决定战争的胜败。本文就雷达与电子战有关的部分性能进行探讨。 The radar has the discovery object distance to be fa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target coordinates speed is quick, can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all-weather use.Therefore in aspects and so on security, guidance, weapon control, reconnaissance, navigation safeguar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foe identification obtains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becomes in the modern warfare one kind of importa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equipment.But is born the electronic combat general inevitable ha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radar technology, but radar performance quality inevitable influence weapon of information victory and defeat, then decision war victory or defeat.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radar and the electronic warfare related partial performance. 关键词:干扰反干扰侦察反侦察 雷达(radar)概念形成于二十世纪初。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为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的电子设备。其基本功能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而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装备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而衍生出了电子战并且电子战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深化。电子战最早发生于1904年,开始,电子战仅限于无线电报中的电子对抗。后来发明了雷达,有了军事上的"千里眼"。作战的敌对一方就千方百计地想蒙住另一方的"千里眼",于是就有了雷达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线电电子设备在军事上大量使用。敌对双方千方百计使敌方电子设备失效或降低效能,同时又想方设法保证己方的电子设备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标准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3013101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 总学时:20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雷达操作与应用》课程是航海类专业的专项训练课程,是根据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关于“雷达操作与应用”而设立的。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雷达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雷达在船舶航行与避碰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雷达,判断局面从而实现避碰,使学生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要求,能够满足船舶保安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或学员达到能通过海事局组织的培训合格证考试,取得适任评估证书。 (一)知识目标 掌握雷达操作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雷达; 2、能够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雷达定位、雷达导航、雷达人工标绘、雷达自 动标绘、AIS报告目标及试操项目的学习,有助于船舶航行的安全。(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判断和应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

试评估的有关要求,进行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雷达定位、雷达导航、雷达人工标绘、雷达自动标绘、AIS报告目标及试操项目的学习,通过评估,使学生或学员掌握雷达操作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进程安排 学习项目学习任务课时 1 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任务一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 1 任务二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 2 雷达定位任务一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 3 任务二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 任务三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 位的操作 3 雷达导航任务一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 1 任务二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 任务三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 4 雷达人工标绘任务一转向避让措施 6 任务二变速避让措施 5 雷达自动标绘任务一目标捕获 6 任务二目标跟踪 6 AIS报告目标任务一AIS目标信息 1 任务二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关联 试操船任务一启动试操船的准备 2 任务二试操船操作 任务三获得有效的避碰方案 任务四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或航 速的时机 总计20

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

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质超前预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技术、物质、机械设备的储备,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使之达到施工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及工期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二、使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隧道黄土Ⅴ级围岩洞身段开挖施工。 三、依据 1、双线客运专线施工技术指南(报批搞); 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4、甬台温铁路施工图; 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6、《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7-98 四、加强隧道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测量 山后隧道穿越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粉质粘土、角砾土、粉砂岩及硅质岩层,隧道安全问题为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为此成立

专门的地质预报小组,工程施工中采用超前TSP-203型地质预报仪及BK2000型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预报不良地质,严格按新奥法原则进行施工,采用CRD、CD、台阶法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五、超前地质预报 山后隧道根据地质特点,本着以“早预报、早预防”的原则组织施工,本隧道采用地质调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钻孔超前探测、开挖面及其附近的地质观测素描和地质作用等综合手段,预测不良地质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针对本隧有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和设计阶段地质勘测异常区,采用超前地质预测方法主要有: 地质素描法进行预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进行距离100m~200m的超前预报;采用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和超前地质钻孔进行距离在30m~50m的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及方法分别见图5-1“主要地质预报工作范围图”和表5-2“各不良地质段采取的地质预报方法”。 图5-1 主要地质预报工作范围图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 未来展望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装置。雷达的发展与使用过程,正是电子技术在军事中应用的缩影,而雷达的未来,更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雷达的发展与应用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与激光孔径雷达两类雷达的原理与特点,并指出雷达的弱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雷达;发展;实战应用;种类;弱点;未来

雷达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物体的方位、距离、高度做精确检测,可以说是现代军事电子技术的代表。随着不断的发展,雷达在战区的警戒、各种新式武器威力的发挥、协同作战的指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雷达的发展与应用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发射探测脉冲和接受被照射目标的回波发现目标。百年的时间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雷达也在不断发展。 1.1雷达的发展史 下面是雷达出现前夜相关理论的一系列突破: 1842年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 1864年马克斯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推导出可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年赫兹(Heinerich Hertz)展开研究无线电波的一系列实验。 1888年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1897年汤普森(JJ Thompson)展开对真空管内阴极射线的研究。 这些与电磁波相关的科技是雷达的最基本理论。1904年克里斯蒂安?豪斯梅耶(Christian Hulsmeyer)宣称他的“电动镜”可以传输音频,并能够接受到运动物体的回应。可以说,就是这位德国人奠定了这项技术。然而,在一战期间,德国军官们所注意的是无线电通讯。 接下来雷达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933年,鲁道夫?昆德(Rudolf Kunhold)提出毫米波长可能可以探测出水面船只及飞船的位置。两年后,威廉?龙格(Wilhelm Runge)已经能够根据飞机自身所发出的信号计算出50公里以外的飞机位置所在,即使是在夜晚或者有雾的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成为雷达正式登场的舞台。法国的迅速陷落,使希特勒有理由相信只需通过空袭便能征服英国。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而英国在雷达方面有优势。1936年1月英国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国第一个雷达站。1938年,为保卫英格兰,用七部雷达组成"Chain Home"雷达网,雷达频率30兆赫。雷达网使德国轰炸机还没到达英吉利海峡即被发现,英国也因此取得了英伦空战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较大的转折点之一。 之后四十年人们更加意识到雷达的重要作用,雷达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发展,也分出了不同种类。本节余下部分将有选择地概括各个年代的重大进展。 1.1.1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初期(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发明了谐振腔式磁控管,从而在先驱的VHF雷达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微波雷达发展的可能性。它开拓了发展L波段(23q厘米波长)和S波段(10厘米波长)大型地面对空搜索雷达和X波段(3厘米波长)小型机载雷达的美好前景。1941年苏联最早在飞机上装备预警雷达。两年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预警雷达。时至今日,雷达已成为各式飞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确打击和自身防护的必要手段。 1.1.2五十年代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标段隧道工程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标段×××段范围内隧道及×××隧道洞口地段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具体内容包括:预报内容、预报分级、预报流程及要点。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所有仪器已经到位,经过校验并在使用有效期限内。 3、技术要求 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重要性,指导、规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保障隧道安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 所使用的仪器具有合格的出厂证明及使用期限,并按相关要求进行质

量验收,有验收记录,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预报内容 (1)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山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4.2 预报方法 (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 ①地质分析法,包括地层分界线、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全分析、地质作图等。 ②钻探法,包括深水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 ③物探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电磁波反射法、红外探测法等。 ④超前导坑法,包括平行超前导坑法、正洞超前导坑法。 (2)超前地质预报按长度可分为长距离预报(大于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

雷达软件操作说明

雷达软件操作说明 一、UCP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1. UCP软件的主要作用 UCP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气象雷达算法生成雷达产品,以及分发产品到各路的PUP上;接收RDASC的部分信息从而监视和控制雷达运行;同时可以在本机磁盘存放基数据,存放路径可通过适配文件addedcfg.txt查阅、修改。 2.UCP的安装与设置 (1)双击安装程序“RPG(SA) Setup.exe”开始安装,一 直点击“next”(下一步),直到选择安装路径时,其默认 的安装路径是D:\RPG,可以通过“Browse”命令按钮打 开对话框修改。如右图: (2)输入RDASC计算机的网络名,默认是RDA,直接点击 “next”。如图5.2.2: (3)输入保存雷达状态信息和基数据的位置,默认保存在D盘(如左下图)。资料保存路径等设置亦可在安装结束后通过UCP所在的安装路径D:\RPG 10.8.1.S.C\下的参数配置文件addedcfg.txt中修改,其内容如右下图: (4)点击“next”,选择典型安装(Typical),再一直点击 “next”即可完成安装。 (5)软件注册。 启动UCP软件,第一次启动时,会弹出一个“RPG Program

Register”的注册框, 打开注册软件“RpgReg.exe”,出现“RPG Register (Version 10)”。如右图 把“RPG Program Register”上面的“Product Serial Number”框内的数字2181699293复制并粘贴到“RPG Register(Version 10)”的“Serial Num”栏,尔后点击“Register”按钮,即可生成注册码。如右图 再把注册码复制、粘贴到RPG注册提示框“RPG Program Register”上,点击OK即可完成安装。 (6)设置通信配置文件C:\ WINNT\Nbcomm.ini UCP生成的雷达产品如何发送到PUP产品显 示终端,是通过窄带通信配置文件Nbcomm.ini 来控制,相应地PUP也有Nbcomm.ini配置文件, 预报员通常是将RPG与PUP安装在同一台电脑, 则需要将RPG和PUP的Nbcomm.ini配置文件设 置为同一个文件,其通信配置内容如右图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论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未来展望 摘要: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的装置。雷达的发展与使用过程,正是电子技术在军事中应用的缩影,而雷达的未来,更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雷达的发展与应用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与激光孔径雷达两类雷达的原理与特点,并指出雷达的弱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发展;实战应用;种类;弱点;未来

雷达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物体的方位、距离、高度做精确检测,可以说是现代军事电子技术的代表。随着不断的发展,雷达在战区的警戒、各种新式武器威力的发挥、协同作战的指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雷达的发展与应用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发射探测脉冲和接受被照射目标的回波发现目标。百年的时间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雷达也在不断发展。 1.1雷达的发展史 下面是雷达出现前夜相关理论的一系列突破: 1842年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1864年马克斯威尔(James Clerk Maxwell)推导出可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年赫兹(Heinerich Hertz)展开研究无线电波的一系列实验。 1888年赫兹成功利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 1897年汤普森(JJ Thompson)展开对真空管内阴极射线的研究。 这些与电磁波相关的科技是雷达的最基本理论。1904年克里斯蒂安?豪斯梅耶(Christian Hulsmeyer)宣称他的“电动镜”可以传输音频,并能够接受到运动物体的回应。可以说,就是这位德国人奠定了这项技术。然而,在一战期间,德国军官们所注意的是无线电通讯。接下来雷达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933年,鲁道夫?昆德(Rudolf Kunhold)提出毫米波长可能可以探测出水面船只及飞船的位置。两年后,威廉?龙格(Wilhelm Runge)已经能够根据飞机自身所发出的信号计算出50公里以外的飞机位置所在,即使是在夜晚或者有雾的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成为雷达正式登场的舞台。法国的迅速陷落,使希特勒有理由相信只需通过空袭便能征服英国。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而英国在雷达方面有优势。1936年1月英国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国第一个雷达站。1938年,为保卫英格兰,用七部雷达组成"Chain Home"雷达网,雷达频率30兆赫。雷达网使德国轰炸机还没到达英吉利海峡即被发现,英国也因此取得了英伦空战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较大的转折点之一。 之后四十年人们更加意识到雷达的重要作用,雷达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发展,也分出了不同种类。本节余下部分将有选择地概括各个年代的重大进展。 1.1.1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初期(在二次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发明了谐振腔式磁控管,从而在先驱的VHF雷达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微波雷达发展的可能性。它开拓了发展L波段(23q厘米波长)和S波段(10厘米波长)大型地面对空搜索雷达和X波段(3厘米波长)小型机载雷达的美好前景。1941年苏联最早在飞机上装备预警雷达。两年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机载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预警雷达。时至今日,雷达已成为各式飞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确打击和自身防护的必要手段。 1.1.2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标志着雷达进入第二代。它在前两个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扩展了工艺技术。雷达理论在此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雷达理论的引入是雷达设计具有比以往更扎实的基础,使工程经验更具有信赖性。这个时期所发明的雷达理论概念如匹配滤波器、模糊函数、动目标显示理论已经被广大雷达工程师应用。 1.1.3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标志是大型电控相控阵的出现以及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数字处理技术。相控阵雷达将在1.2.1中具体介绍。六十年代后期,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引起了雷达信号处理的革命。

雷达使用手册

道闸雷达安装调试手册

目录 一、前言 (3) 二、产品概述 (3) 三、雷达技术参数 (4) 四、雷达安装规范 (5) 五、接线定义 (5) 六、雷达参数设置 (8) 七、调试 (9) 八、注意事项 (11) 九、保修 (12)

一、前言 本手册适用于触发和防砸道闸雷达,以下将描述道闸雷达的安装、参数设置、调试以及注意事项,指导您正确安装和使用道闸雷达。本雷达采用当今集成度最高的24G雷达单芯片收发方案,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强的特性,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安装调试手册。 二、产品概述 2.1、工作原理 道闸雷达是采用24-24.5GHz可调连续波(FMCW)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接收的回波频率与发射频率之间的频率差来计算目标距离,经逻辑运算后执行外部控制和数据传输。 2.2雷达特点与应用 ▲本产品工作于24-24.5GHz频域区间,全天侯,不受任何气候环境的影响。 ▲可完全替代“车辆检测器”,实现关闸和防砸功能,省掉了繁琐的切地感线圈工序。降低人工成本。 ▲可检测人体,或人体以上大小的非金属物体,可确保人员和物资在闸机下方的安全通行。 ▲可用于触发检测,如触发摄像机抓拍。 ▲可用于警戒区域报警触发器用。 ▲有流量记录功能,断电不丢失数据。

2.3雷达天线HFSS仿真效果 从上图可看出,要获得更窄的波束,可将雷达横向安装 三、雷达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DC12V 150mA 2、工作频率:24-24.5GHz 3、调制模式:FMCW 4、发射功率:10-15dBm 5、波束与闸杆夹角:宽波<15°、窄波<12° 6、检测距离:1-6米,±0.2米。 7、通讯方式:RS485 、波特率115200 8、工作温度:-40℃~+85℃ 9、防护等级:IP67 10、外型尺寸(长*宽*厚) 131mm*106mm*28.5mm

雷达原理与应用

雷达与声纳的共性及差别是什么?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侦察和测距的设备。它可以发现目标,并可决定其存在的距离及方向。雷达将无线电波送出,然后经远距离目标物的反射,而将此能量送回雷达的记发机。记发机与目标物间的距离,可由无线电波传雷达的目标物,再由目标物回到雷达所需的时间计算出。雷达的基本原理与无线电通讯系统的原理同时被人所发现。赫兹与马可尼两人都曾用超短波试验其反射情形,这也就是所谓雷达回波。赫兹用金属平面及曲面证明,电波的反射完全合乎光的反射定律。同时赫兹度量脉冲的波长及频率,并且计算其速度也发现与光相同,这也就是所谓的电磁辐射。雷达送出短暂的电波讯号的程序,称为脉冲程序。雷达的基本作用原理有些相似于声波的回声。唯一与声波测量距离的不同点,在于雷达系统具有一指示器,指示器中包含有一个与电视收像管相同的观察管。此管可将雷达所发出的脉冲及回波,同时显示于其标有距离的基线上。还有其他指示器,使雷达借天线所搜索的资料,制成一个图,从图上立即可以定出目标物的区域距离及方向。因为雷达的作用完全是借电波的反射原理而成,所以必须用频率在1000兆赫到10 000兆赫的类光微波方行。雷达所发射的电波可借抛物面形的反射器,使其成为极度聚焦的波束,这就像探照灯所射出的光束一样。此波束借旋转天线及抛物体形反射器的精密控制,有系统地对空间进行搜索。当波束从目标物反回来时,天线所指的方向,就表示目标物对天线的水平方位角。以角度为单位所表示的水平方位角,通常都显示于指示器上。为了决定目标物与雷达间的距离,雷达的发射脉冲距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必须精确测定。因为雷达电波在空中以每秒约30万公里的光速进行,因此在每微秒的时间内,电波行进约为300米。由于雷达脉冲必须从雷达行至目标物,再由目标物回到雷达,但目标物距雷达的距离,为雷达脉冲总行程的一半。约为每微秒l50米。此时间可利用电子束在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上,以直线扫描指示出。借电子束,以已知变动率(如以每微秒0.01米)作水平偏向,因此电子束打在萤光屏上所留的痕迹,就形成一个时间标度,或直接用尺,来表示。如雷达天线送出一个1微秒长的脉冲,同时指示器的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屏幕上,以每100微秒0.0254米的变动率开始扫描。再假设雷达脉冲在30000米的距离从一飞机反射回天线。当1微秒长的脉冲离开天线的同时,在雷达指示器的左侧也显示出一个0.025厘米长的主脉冲(发射脉冲)。由天线发射的脉冲,到飞机进行了30000米的距离,需时100微秒,然后反回天线也需100微秒。结果微弱的脉冲回波也显示于指示器上,其与主脉冲之间有5厘米的距离,或指示为200微秒。由于脉冲本身有1微秒的长度,所以量度距离时,必须量度两脉冲的前缘间距离。由于回波信号太弱,所以一个单一回波信号显示于指示器,很难被发现。因此回波信号,必须于每秒内,在指示器上重复显示数次,显示的方法是借电子束随天线扫描的速率(通常天线以每分钟15到20转转动)在指示器上扫描而得。雷达无论在平时及战时,都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雷达的目的,只是为了预知敌机的接近。用于预警网的预警雷达,预警雷达天线都是极大的转动抛物面形反射天线,或静止双极矩阵天线。战时雷达的应用很快就被扩展到地面拦截控制,以及高射炮和探照灯的方向控制等。这些所谓的射击控制雷达不仅能察知敌机的所在,并能自动决定高射炮的发射方向及使其发射。由于雷达可度量其与目标物间的距离,当然也可以从飞机上测量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常用的各种脉冲式雷达就可度量一架飞机的高度,供飞行员飞行的参考。然而对很低的高度(低于1000米),因距离太近,脉冲式雷达的回波有与其发射出的主脉冲合并的趋势。因此大多数雷达测高仪都不用脉冲输出,而用等幅调频电波。雷达测高仪的发射天线,送出一垂直无线电波束,此电波的频率连续不断的变化。当信号离开发射天线的瞬间,其信号的频率为某一频率。然后当信号由地反射回到测高仪的接收天线后,因接收机内有一相位鉴别器(或简称为鉴相器),鉴相器可将接收到的回波,与正在发射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