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一、烹饪原料的选择原则

1、必须按照烹饪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料。

2、必须按照烹饪食品不同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特点和性质选料。

二、烹饪原料品质鉴定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烹饪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根据员工对膳食的要求,按照合理和营养的原则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员工对原料的食用习惯和食用价值确定。

2、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

根据烹饪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原料固有的品质。

2.2、原料的纯度和成熟度。

2.3、原料的新鲜度。

3、原料的清洁卫生

鉴定原料的品质方法,大致可分为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大类。

3.1、理化鉴定:理化鉴定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个方面。理化检验:是用仪器、机器或化学药剂进行鉴定,以确定品质好坏。生物鉴定:主要是测定原料和食物有无毒素,如农药污染等。此外,还用显微镜进行微生物检验,鉴定原料的污染细菌和寄生虫情况。

3.2、感官鉴定:在人们对原料应有的感官性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把人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各种感官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品质的检验方法,叫感官鉴定。感官鉴定是烹饪工作中最实用、最简便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三、蔬菜鉴定标准

1、蔬菜的分类

按照蔬菜的构造及可食部位可以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蔬菜的检验

蔬菜的品质检验主要是鉴别其新鲜程度,收获的最佳期,品种的优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四、肉类蛋类

1、家畜肉类的品质检验

家畜肉的品质好坏主要是以肉的新鲜度来评价的,常用感官检验方法鉴定。感官检验主要是以外观、硬度、气味、脂肪的状况确定肉的新鲜程度。

1.1、外观:新鲜肉,色泽光润、肉的断面呈淡红色、稍湿润,但不粘,肉的液体透明。

1.2、硬度:新鲜肉的刀断面,肉质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按后能迅速恢复原状。

1.3、气味:新鲜肉具有每种家畜肉的特有气味。

1.4、脂肪:新鲜肉的脂肪分布均匀,没有酸败味和臭味,并保持原有色泽。

2、家畜内脏的品质检验标准

2.1、肝:新鲜的肝呈紫红色、有光泽、质地坚实、有弹性。

2.2、腰:新鲜腰呈浅红色、有光泽、质地坚实、表面不湿。

2.3、肠:新鲜的肠,色泽发白、粘液多。

2.4、心:新鲜的心脏用手挤压,有鲜红血块排出、组织坚韧、富有弹性、外表有光泽。

2.5、肚:新鲜的肚呈浅黄色、有光泽、粘液多、质地坚实、有弹性。

3、家禽肉的品质检验标准

家禽肉的品质检验,主要是对新鲜度进行检验,一般根据家禽体外部特征变化,以感官检验的方法,从家禽的嘴部、眼部、皮肤组织及脂肪状况等方面判别品质好坏。

3.1、嘴部:新鲜的家禽嘴部有光泽、干燥、有弹性、无异味。

3.2、眼部:新鲜家禽的眼部、眼珠充满整个眼窝,角膜有光泽。

3.3、皮肤:皮肤呈淡白色,表面干燥,具有该家禽特有的气味。

3.4、脂肪:新鲜家禽的脂肪色白、稍带淡黄色、有光泽、无异味。

3.5、肌肉:新鲜家禽的肌肉,结实而有弹性,有特殊香味。

4、禽蛋类质量鉴别标准

蛋类的质量鉴别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4.1、外观鉴别:新鲜的蛋,外壳有一层霜状粉末,壳表面比较粗糙,但有光泽。

4.2、透视鉴别:新鲜蛋用光照,能透光,呈桔红色,气室小而透亮,蛋黄轮廓完整清晰,无斑点。

4.3、嗅觉鉴别:新鲜的蛋用鼻闻,清新、无异味。

4.4、摇荡鉴别:将蛋轻轻摇动,听不到声音或感觉不到振动的为新鲜蛋。

五、食用油脂的种类及其鉴别标准

1、食用油脂的分类

1.1、豆油、菜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

1.2、猪油、鸡油、鸭油、牛油、羊油

2、食用油脂的鉴别

食用油脂的检验一般用感官检验方法,具体办法如下:

2.1、气味:每种动植物油都具有特有气味,油脂的气味可以说明原料状况,加工方法及油脂质量的好坏,食用油脂不应有酸败、焦糊及其它异味。

2.2、滋味:除芝麻油外,品质正常的食用油脂多无任何滋味。品质较差的油脂可能带有轻重不同的酸败味。

2.3、色泽:各种油脂本色正的为质量好,如猪油白色、豆油为深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精制色拉油为无色,如色泽加深或有异常现象即为劣质油。

2.4、透明度:品质正常的油脂在溶液时应当完全透明,如油脂中存在过多的水分蛋白质、磷脂蜡及其它油质和变质油所产生的高熔物质均能引起油脂浑浊,透明度下降。

六、鱼类海虾类等产品质量鉴定标准

1、鲜鱼类

鲜鱼类(除治鲁外)质量的好坏主要通过感官来鉴别,其主要方法有:

1.1、眼睛:鲜鱼眼睛凸起,澄清有光泽,不新鲜的鱼眼睛凹陷,色泽浑浊不清,呈微蓝色。

1.2、腮:鲜鱼的鳃紧闭,鳃片呈鲜红色或红色,无粘液和污物,不新鲜的鱼鳃发暗,呈灰红、灰紫或灰

色,有污垢。

1.3、鳞:鲜鱼鳞片整齐,排列紧密,有粘液和光泽,轮层明显,不新鲜的鱼鳞片松驰,没有光泽,轮层不明显,腐败的鱼鳞片不仅松驰,并有大片脱现象。

2、虾类

2.1、活虾的质量一般从其外形、色泽和肉质三方面进行鉴别:

2.2、死虾的质量鉴别:死虾应选择体形完整,外壳透明光亮,体表呈青白色或青绿色,头节与躯体紧连,肉体硬实而有韧性,须足无损蟠足卷体,体表无污秽物粘附,无异常气味的生虾为好,反之则为劣质。

2.3、虾仁的鉴别标准:

市场上出售的虾仁必须冰冻,而保持其新鲜程度,选购和验收时应注意冻虾仁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清洁,好的虾仁应是肉质清洁、完整、呈淡青色或乳白色,坏的虾仁则肉体不整洁、组织松软、色泽变红,具有酸嗅味。

2.4、虾米:优质虾米外观整洁、呈淡黄色而有光泽、肉质紧密坚硬、无异味,而劣质虾米往往表面潮湿、暗淡、无光泽,为灰白色或灰褐色,肉质酥松或有霉味。

2.5、鳝鱼:因死鳝鱼同河蟹一样,体内含有一种含胺的有毒物质,食用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其鉴别方法为:

七、干货类的品质检验

1、干货类制品的分类

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山珍类、海味类和一般干料类。按原料的性质可分为动物性干料和植物性干料两大类,根据干货制品的生长环境和性质分类即分为动物性海味干料、植物性海味干料、动物性陆生干料、植物性陆生干料、菌类和陆生藻类六大类。

2、检验干货制品的基本标准

对干货制品的品质检验必须根据其基本共同点,以及它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作为鉴别干制品的质量标准。

2.1、干爽、不霉烂,是衡量干货制品的重要标准。

2.2、整齐、均匀、完整。

2.3、无虫蛀、无杂质,保持应有的色泽。

3、几种主要干货制品的质量标准

3.1、肉皮:作为干肉皮,无论什么部位,体表洁净无毛,白亮无残余肥膘,无虫蛀,干爽,敲击时响声清脆,质量均匀为好,反之则为次之,如已发霉,并有哈喇味,即已变质。

3.2、玉兰片:玉兰片以色泽黄白、洁净、肉厚、纤维少、节较密、体长不超过10-17cm的为最好,肉

薄节疏、纤维多而粗老的质量较差。

3.3、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干燥、有清香味,菜色黄亮,身条长而粗壮,条杆粗细均匀者为佳。

3.4、黑木耳:黑木耳的质量一般以条形大而完整,耳瓣舒展少卷曲,内厚黑,富于光泽,体干不霉,无杂质和碎者为优,反之则差。

3.5、银耳:银耳又称白木耳,以朵大、色洁白、有光泽,无杂质,根小, 干度足,完整者为佳品,朵小、色黄、根大、无光泽,散碎者次之;黄黑色者质量最次,依上述标准可将银耳分为上中下三等。质量好的银耳,根部易酥烂,食之柔软,质量次则根部大而发硬。

3.6、香茹:根据采收季节和形状不同,香菇又分为花菇、厚菇、薄茹和姑丁四类,其中以花菇质量最好,厚茹次之,薄菇再次之,菇丁质量最差。

3.6.1、花菇:朵小柄短,呈半球状,菇伞顶面有似菊花似的白色裂纹,肉厚、菌盖色泽淡黑,菇底褶,通过加工呈淡黄色,身干、质嫩、有芳香气味者为质好香菇。

cm以下,味淡质差。

3.7、腐竹:腐竹又名豆腐皮和油皮,有一、二、三级品之分。

一级品:色泽黄亮、干燥筋韧、耐贮、无碎块。

二级品:颜色较一级品灰黄,干燥无碎块。

三级品:颜色更灰黄、无光泽、易碎、筋韧性差。

3.8、粉丝:质量好的粉丝,粉条细长、白净、晶莹透明、丝条均匀、整齐、干燥,不易折断,无斑点、黑迹,无霉变,有粉丝特有的光泽。

3.9、蹄筋:猪蹄筋的质量首先从蹄筋抽取的部位区别,后蹄筋体长而圆、粗状、光滑的品质好。前蹄筋体短而扁细、品质较差、保管完好的蹄筋应呈白色、无杂质、干、硬度高。

3.10、干贝:上等干贝粒大完整、黄亮干燥、肉质结饱满,肉丝清晰、粗且有特殊香气。粒小、碎破、色淡无光泽者较次。破碎、发黑发霉的为变质品。

3.11、鱿鱼:市场上常见的鱿鱼有椭圆形和长形,选购时应注意:体干、体形完整、光亮洁净、淡粉红色、片大头小、肉厚者为优。体形部分蜷曲,尾部和背部红中透暗,两侧有微红点、体小而宽、肉薄者为次品。

3.12、海蜇:海蜇是由水母加工制成,选购时应注意色泽,以乳白色或淡黄色,气味清新、质厚、均匀、个体完整、块大、无血黑(体肉红皮)有光泽的为上品,带有膜状血衣的为次品。

3.13、海参:检验标准主要是以体形的大小,肉质的厚薄及体内有无沙粒来鉴别。体形大、内质厚、体内无沙者为上品,体形小、肉质薄、原体没剖开,体内有沙粒者较差。

3.14、紫菜:紫菜属海产红藻类植物,因鲜紫菜叶较宽大,经干制成长方块形,散片状卷筒,其中以卷筒形柔嫩微脆、叶薄、色紫清香鲜美的为品质最优。

3.15、发菜:发菜是陆生褐色藻类,以藻体细长、绿黑色、柔软爽滑、干燥、无杂质的质量为优,反之则劣。

3.16、鱼肚:其标准一般为体大整齐、肚厚、身干、光洁明亮、无虫蛀腐者好;灰暗、肉薄、体小则次之,有虫蛀、颜色发黑、变霉则为变质品。

八、稻米、面粉、淀粉的检验和选购标准

1、稻米的质量检验标准

大米的品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有大米的品种、成熟情况、含水量,主要的标准是大米的存放时间长短等,综合上述因素,检验大米的品质,以其粒形、腹白、硬度及其新鲜度来确定。

1.1、米的粒形:米粒形均匀、整齐、质量大、重量大没有碎米和爆腰米的品质较好。相反则差,碎米是指米的体积在整粒的2/3以下的米,爆腰米为米粒上有裂纹的米,易碎、口味较差。

1.2、米的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腹白,没有腹白的米,体积小、硬度低,易碎,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

1.3、米的硬度:米能承担机械压力的程度叫米的硬度,凡是硬度大的米品质就高。硬度小的米,品质就差,易成碎米。

1.4、米的新鲜度:米的品质检验除上述三种外,对其新鲜度和卫生状况的检查是最主要的方面。新鲜的

米有清香味和光泽、无米糠和其它杂物、无虫害、无异味、无霉味,用手摸时滑爽、干燥。而陈米则颜色暗淡无光、染有虫害痕迹,甚至发霉、粘连结块,煮熟食用,质感粗糙、口味差。

2、面粉的品质检验标准

面粉品质好坏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从含水量、颜色、面筋质和新鲜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品质检验。

2.1、水分:国家规定面粉含水量在12-13%间,含水量正常的面粉用手捏有滑爽的感觉,如捏而有形不散,则含水量过多,不易存放。

2.2、面粉的颜色随着面粉加工的精度不同而不同,颜色越白精度越高,但其维生素含量低,如果保管时间过长或保管条件潮湿,面粉的颜色就会加深,品质降低。

2.3、面筋质:面筋质决定面粉品质,面筋质含量高,品质就好,但也有一定的含量标准,如果过高其它成分就相应减少,品质就不一定好。

2.4、新鲜度,新鲜的面粉有正常气味,颜色较淡。如是带有腐败味、霉味、颜色发深的面粉已陈,如因水分过多,产生发霉、结块现象,表明已变质,新鲜程度是鉴定面粉品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3、淀粉的品质检验标准

淀粉的品质因不同的加工原料而有差别,因此对淀粉的品质检验,除考虑其固有品质外,应从其加工纯度和是否含有其它杂质及含水量等方面来检验。纯度愈高,杂质愈少,含水量愈低,其品质愈好。

九、包装类食品的检验标准

凡是带有包装的食品,其质量卫生标准除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卫生标准外,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包装类食品必须包装整洁、完美。

2、包装食品其包装盒或标签上须注明食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日期、食品的主要原料成分和食品的保质期等。

3、包装食品的内容和重量必须和包装上标明的完全一致。

十、冻品类的检验标准

1、冻肉的分类:

冻肉按照每种动物的取食部位可以分为冻排、冻瘦肉(包括冻1号肉、冻2号肉、冻3号肉和冻4号肉,其中冻3号肉和冻4号肉为最常用)、冻鸡胸肉、冻鱿鱼、冻猪肚和冻猪耳等。

2、按照冻品的共同特征,其检验标准为:

2.1、凡是冻肉类产品必须包装完整,并有生产厂址和生产日期。

2.2、冻肉类产品中冻3号肉和冻肋排必须有产品卫生检疫标准。

2.3、冻肉类产品质量必须合乎验收标准(如新鲜度等)。

2.4、冻肉类产品中间不能有过多冰块。

2.5、冻肉类产品重量必须和包装箱上标明的重量一致。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采购、验收标准 一、烹饪原料的选择原则 1、必须按照烹饪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料。 2、必须按照烹饪食品不同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特点和性质选料。 二、烹饪原料品质鉴定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烹饪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根据员工对膳食的要求,按照合理和营养的原则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员工对原料的食用习惯和食用价值确定。 2、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 根据烹饪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料固有的品质。 、原料的纯度和成熟度。 、原料的新鲜度。 1第1 页共14 页

3、原料的清洁卫生 鉴定原料的品质方法,大致可分为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大类。 、理化鉴定:理化鉴定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个方面。理化检验:是用仪器、机器或化学药剂进行鉴定,以确定品质好坏。生物鉴定:主要是测定原料和食物有无毒素,如农药污染等。此外,还用显微镜进行微生物检验,鉴定原料的污染细菌和寄生虫情况。 、感官鉴定:在人们对原料应有的感官性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把人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各种感官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品质的检验方法,叫感官鉴定。感官鉴定是烹饪工作中最实用、最简便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嗅觉检验:即是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视觉检验:视觉检验范围最广,凡是能用肉眼根据经验判别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对原料的外部特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品质好坏。 、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鉴定品质好坏。 、听觉检验:某些原料可以用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表面的感觉,手指是最敏感的,接触原料可以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 2第2 页共14 页

生鲜食品验收标准

原材料及供应商商品质量验收基本要求 原辅料类 一、原料肉类 1、鲜猪肉质量验收标准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弹性良好,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猪肉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 部位分割、精肉无多余脂肪。 2、鲜牛、羊、兔肉质量验收标准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羊、兔)或淡黄色(牛)。外表微干或有风干 膜,触摸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新鲜牛、羊、免正常的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无多余脂肪及血管。 3、冻畜肉质量验收标准 外表颜色比冷却肉鲜明,在表面切开处为浅玫瑰色至灰色,用手或热刀触之,立显示鲜红色。肉坚硬,象冰一样,敲击有响声。化冻时,有肉的正常味,略潮,没有熟肉味。脂肪猪、羊为白色,牛为淡黄色。肌腱为白色,石灰色。无杂质,无肌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斑、紫斑、污血、过多冰衣无白霜、按标准部位分割外包装无破损有生产日期。 4、鲜鸡肉质量验收标准 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淡黄或灰白色,肌肉切而发亮。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弹性良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正常气味。无长毛及毛、毛根、口腔及宰杀刀口无血污 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重量在0.85KG鲜 鸡最好当天杀当天送。 5、鲜鸭、鹅质量验收标准 眼球平坦。皮肤有光泽,乳白或淡红色,肌肉切而有光泽。外表稍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鸭、鹅固有的正常气味,无长毛及绒毛,毛根口腔及宰杀刀口失血污、无紫斑瘀血、净膛、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齐整,北京鸭重1.5-1.7KG左右。 6、冻禽质量验收标准 外观滋润,呈乳白或微黄色。基本无血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紫斑、无冰衣,解冻后与鲜禽特征相同,外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外包装无踊损无不封口现象。 二、脏器及副产品类 1、肠的质量验收标准 乳白色,稍软,略带坚韧,外形、完整、无变质异味,无炎症溃疡、淤血、充血、出血、水肿及其它病理现象,无肠头毛圈,脂肪内容物。 2、肚的质量验收标准 乳白色,组织结实,无异味,外形完整无溃疡而及其它病变现象,无内容物,粘膜,脂肪。无瘀血肠头毛圈。 3、肾的质量验收标准

食品和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汇编

食品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一,求, 二适用于所需的原料采购 三 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档案表,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档案。供应商的档案 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 b.产品质量状况 c.价格与交货期 d.历史业绩等。 2、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 a.质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供应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交货期 严重时发出暂撤消供应商关系的通知。 3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 4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 QS 标志的产品 1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原辅材料验收从合格供应商采购的原辅材料厂后质检部进行验收的同时还需对供应商名称、货证是否相符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具体控制如下 a.采购产品验收、商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进行验收的同时并做好相关检验、验证内容的 记录。采购产品进厂时要严格控制其验收检验过程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如供应商未提供或证明内容与规定不符时独存放待证明材料重新提供后再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即可办理入库手续来自非合格供应商的货物拒收到期未提供官方合格证明资料或与要求内容不符直到提供资料齐全为止连续3 次发生偏差的供应商应停止其合格供应商资格运输车辆是否卫生外包装是否有破损、有油污等验证货证是否相符标识是否清楚、正确采购部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复评。 b.原辅料的贮存原辅料应在专用库房中分类贮存。 5采购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正式供货方进行质量跟踪并填写《质量跟踪报告》改进的供应商

(采购管理)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采购管理)食品原料采购 索证制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采购员在采购下列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 1、乳制品; 2、肉制品; 3、水产制品; 4、蛋制品; 5、粮谷类制品; 6、糕点(包括面包); 7、食用油; 8、调味品、酱腌菜; 9、蜂蜜; 10、豆类、薯类、蔬菜类、菌类、果品类制品; 11、酒类、饮料(包括固体、液体)、茶叶及冷饮食制品; 12、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 13、新资源食品、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特殊营养食品等需要特殊审批的食品; 14、食品添加剂; 1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 16、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及洗消剂; 17、进口食品及出口转内销食品; 18、卫生行政部门认为应当索证的其它食品。

二、采购上述食品时,应当索取食品生产单位和供货商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对其是否在有效期限和许可项目范围内进行核对;同时,还应当索取食品生产单位或委托检测单位出具的同批次产品质量和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报告。 三、表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还应索取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添加剂应索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四、采购肉禽类原料应索取兽医部门出具的卫生检疫合格证。 五、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的卫生检验证明。 六、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明或化验单,应注明产品的厂名、品名、生产日期及批号。证、单只对该批号产品生效,证、单有效期限与该批食品的保质期一致,证、单不得涂改或伪造。 七、采购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采购散装食品应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 八、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九、索取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化验单,由采购部统一保管备查。卫生监督机构可向食品采购者索取资料,询问情况,无偿采样和要求送样,采购者不得拒绝。 十、采购人员应定期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反映采购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有问题或怀疑有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超市收货部商品质量验收标准

目录 前言 (1) 主题内容 (1) 适用范围 (1) 一、生鲜类商品验收标准 (1) (一)畜禽类产品 (1) (二)水产品 (1) (三)果蔬类产品 (2) 二、日配类商品验收标准 (2) (一)熟食品 (2) (二)日配品 (2) (三)冷冻品 (3) 三、副食品类商品验收标准 (3) (一)粮食加工品 (3) (二)食用植物油 (3) (三)酱菜调料类 (4) (四)干货类 (4) 四、食品类商品验收标准 (4) (一)糖果果冻类 (4) (二)休闲食品 (4) (三)糕点饼干类 (4) 五、烟酒饮料类商品验收标准 (5) (一)卷烟 (5) (二)酒类产品 (5) (三)软饮料(非酒精饮料)类 (8) (四)茶叶 (9) 六、营养保健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0) (一)乳制品 (10) (二)保健(功能)食品 (10) (三)药品类 (11) 七、日用百货商品的验收标准 (11) (一)合成洗涤剂 (11) (二)卫生用品产品 (11) (三)家居日杂用品 (12) 八、化妆品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2) (一)包装要求 (12) (二)标签要求及应当标注的内容 (12) 九、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的验收标准 (13) (一)珠宝玉石 (13) (二)贵金属饰品 (13) 十、钟表眼镜类商品验收标准 (14) (一)标识要求 (14) (二)外观检查 (14) 十一、纺织品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4) (一)外观检查 (14)

(二)从手感上判别 (14) (三)检查服装的吊牌、标签、必须标注 (15) 十二、箱包皮件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6) (一)箱包类 (16) (二)鞋类产品 (17) 十三、家用电器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8) (一)电视机 (18) (二)家用电冰箱 (19) (三)空调器 (20) (四)家用电动洗衣机 (21) (五)电风扇 (22) (六)真空吸尘器 (22) (七)自动电饭锅 (22) (八)电磁灶 (23) (九)燃气具的具体要求 (23) (十)贮水式电热水器 (24) (十一)电暖器 (24) (十二)视盘机 (24) (十三)录像机 (25) (十四)微波炉 (25) (十五)组合音响 (26) (十六)电吹风 (26) (十七)微型家电 (27) 十四、文体类商品验收标准 (27) (一)办公学习用品 (27) (二)照材类产品 (28) (三)电子信息产品 (28) (四)体育用品类 (28) (五)灯具类 (28) (六)乐器类 (29) 十五、玩具商品验收标准 (30) (一)包装检查 (30) (二)标识检查 (31) (三)外观检查 (31) 补充说明 (32) 附录一 (34) 附录二 (37)

食品采购需求和技术标准要求

食品采购需求和技术标准要求 如果招标文件中标注了货物、材料的产地、品牌、型号、功能、专利并非指定,供应商在其投标文件中可以选用其他产地、品牌、型号的货物、材料,但这种替代质量上要相当于或优于标注的品牌、型号等,若投标人对本章技术要求有异议,请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加盖单位公章)向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提出。 一、货物需求一览表 注:1)具体数量以实际发生的为准; 2)最终确定1-3名成交供应商,每家供货具体的数量由招标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甲方不承诺对乙方的采购量。对品牌质量相同或相近的货物和价格相同或相近的货物原则上以中标的排名顺序进行轮流供应,其他情况由招标人确定。

二、技术标准要求

我校于每周未提供下一周的食堂食品原材料清单,中标人必须于当天上午8:00前供货至单位食堂内并负责物资装卸。 注:以上基本技术参数要求为采购人最低需求,投标人必须全部响应或正偏离,否则视为无效投标。 三、售后服务要求 1、当货物出现问题时,供货商接到采购人电话后,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2小时应能到达现场。 2、供货商必须保证所供货物完全符合本合同规定的规格、性能,货物质量及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3、所有货物须为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原装正品,供货商所提供的货物在结算时,应提供发票等。

4、供应商应承诺肉制品、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禽蛋质保期不低于3天,调味品质保期不低于7天,晚粳米、高筋粉、大豆油质保期不低于3个月。 四、质量标准 1、运输、搬运、保险费用由供货商承担。 2、产品质量标准:招标文件有具体要求的,应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招标文件没有具体要求的,应符合我国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五、验收 1、满足验收条件后,供货商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采购人及时按照相关标准组织验收。 2、本项目所有货物的验收应按招标文件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验收。供货商应为买方提供详细的验收手册,且供货商提供的货物为目前最新版本。采购人对货物验收合格后,双方共同签署验收合格证书。 3、验收中发现货物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合同的规定,供货商必须及时免费更换全新的货物,并且承担由此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

食品收货验收标准.

Food raw materials Receipt acceptance criteria 餐饮原料 收货验收标准

一、肉类食品收货验收标准 (一)肉、禽类质量验收标准 1. 鲜猪肉质量验收标准 ①白条猪肥膘厚度以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平行至脊背皮内不超过1cm为测量标准,良杂一级猪不超过1.5cm。 ②猪边体表无明显伤痕,无片状猪毛,后腿部盖有“良”或“特”字级别印章,并盖有“合格”椭圆开印章或宽长条肉检合格验讫印章。 ③呈鲜红色,有光泽,脂肪洁白,肉的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新鲜猪肉的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精肉无多余脂肪。 2. 鲜牛、羊、兔肉质量验收标准 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羊、兔)或淡黄色(牛)。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触摸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牛,羊,兔肉正常气味,无泥污,血污,肉边整齐,无碎肉,碎骨,按标准部位分割,无多余脂肪及血管。 3. 冻畜肉质量验收标准 外表颜色比冷却肉鲜明,在表面切开处为浅玫瑰色至灰色,用手或热刀触之,立刻显示鲜红色。肉坚硬,像冰一样,敲击有响声。化冻时,有肉的正常味,略潮,没有熟肉味。脂肪猪、羊为白色,牛为淡黄色。肌腱为白色,石灰色。无杂质,无肌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斑、污血,过多冰衣,无白霜,按标准部位分割,外包装无破损,有生产日期。 4. 鲜鸡肉质量验收验收标准 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淡黄或灰白色,肌肉切而发亮。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弹性良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有正常气味。无长毛及毛、毛根,口腔及宰刀口血污、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重量在0.85千克的鲜鸡最好当天杀当天送。 5. 鲜鸭、鹅质量验收标准 眼球平坦,皮肤有光泽,乳白或淡红色,肌肉切而有光泽。外表写稍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鸭、鹅固有的正常气味。无长毛及绒毛、毛根,口腔及宰刀口血污、杂质、无紫斑瘀血,净腔,禽腹内无过多脂肪,腹下刀口,不过长,刀口整齐,北京鸭1.5千克~1.7千克左右。 6. 冻禽质量验收标准 外观滋润,呈乳白或微黄色。基本无血脉风干现象,无白,黄绿,紫斑,无冰衣,解冻后与鲜禽特征相同,外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外包装无破损,无不封口现象。 (二)、脏器及副产品类 1. 肠的质量验收标准 乳白色,稍软,略带坚韧,外形完整,无变质异味,无炎症溃疡、瘀血、充血、水肿及其他病理现象,无肠头毛圈,脂肪内容物。

餐厅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厅食品原料定价、采购、验收和结算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料物美价廉,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核,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商管理 1、餐厅原料供应商由餐厅负责人进行初步甄选,部门经理、品质主管 进行资格审查,对送货品种、质量、规格进行约定。 2、如发现有供应商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的行为,一律拒收、 重送或补足份量,如发现3次以上类似情况的,餐厅负责人有权可对该供应商进行清退及更换供应商。 3、餐厅不得私自从未经经理、主管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食品原料。 二、原材料定价 1、通过网上询价,餐厅经理、主管、厨师等相关工作人员每日进行现场价格调查、询价,确定当日食品原料价格,并留文字记录。 2、根据市场询价,对比供应商所送原料价格,同等质量情况下,报价高时餐厅负责人可直接将按照餐厅询价标准进行改价。 三、采购和验收 1、每周五由餐厅负责人、厨师制定下周的食谱,根据食谱各班组制定 原材料采购计划,并填写原料申报单,注明所需品种、数量,由餐厅负责人或专人通知供应商按时派送。 2、餐厅调味品、餐食辅料做到数量合适,不能造成浪费或库存积压, 主食、粮油等存放在餐厅仓库保管。 3、原料的派送由供应商随货开具送货单,送货单一式两联,必须填写

清晰,总金额以大写表示(价格高时以餐厅改价后为准),并签字确认。 4、由餐厅出纳兼库管、主管、厨师长(或者厨师、面点)负责对采购 来的原料进行验收,出纳兼库管核对品种、数量,食品有效期等,主管、厨师等负责检查原料的规格和质量,逐件核对,逐一过磅,凡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应予以拒收或退换。 5、验收完毕,由餐厅出纳兼库管、验收人员在送货单上共同签字确认。 6、餐厅负责人、出纳兼库管、品质主管、经理应轮流了解和熟悉市场 行情,至少每周一次,积极建立货源点,勤跑、勤问、勤联系,掌握信息,货比三家,保证采购物品物美价廉,保证餐厅正常运转。 7、遵纪守法,采购中不违反国家政策,讲究职业道德,增加透明度, 积极开拓采购渠道,不营私舞弊,不假公济私,不搞不正之风。 四、结算 1、所有送货单及时交由出纳兼库管登账填写入库单,并完整记录台账, 月底结算前先与供应商进行送货单据的核对,核对无误后,由供应商开具正规发票或收据。 2、餐厅定期上交公司财务部门出入库单据,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 餐厅出纳兼库管负责相关的报销手续,公司财务每月15号左右以打款、转账的方式结算供货商原料款。 五、仓库保管 1、出纳兼库管负责存、发管理,并建立仓库台账,做到随手关门,其 他人不得随意进出,每周盘点不低于两次,确保账物相符,如有差

食品原材料采购规定

食品原材料采购规定 第一条要严格遵循食品采购的卫生要求,严把食品采购关,并科学、合理地储存食品。 第二条后勤服务公司采购组负责对所辖各食堂所用食品原材料(肉类、调料、大米、面粉、菜、油等)的统一采购,各食堂不得擅自采购。 第三条各食堂所需物资需提前做出采购计划,报后勤服务公司经理批准后,采购组按计划进行统一采购。 第四条采购员必须经常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了解行情,按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材料。 第五条食品原材料采购的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第六条坚决杜绝从无证摊贩中采购的行为,保证新采购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第七条各食堂对采购组采购的食品原材料,如发现有质量问题,有权拒绝验收。如发现价格偏高,及时上报后勤服务公司。 第八条采购组人员在采购大宗食品原材料前,需报后勤服务公司,经后勤服务公司研究确定购买价格后,统一购买。采购组人员在采购中,不得暗箱操作,收受任何回扣,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第九条各食堂需增加货源品种,有优质优价的货源渠道,报后勤

服务公司研究同意后再作采购。 第十条严格执行入库登记制度。采购的食品,均应具备相关证明,要严格审批手续,对证明材料不全,没有入库记录的食品及原材料严禁入库。各食堂采购的蔬菜,须经采购组验收过秤,开据当日实际品种、数量、单价,并由食堂管理员、保管员、部门经理签字方可报账。 第十一条食品储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储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未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第十二条本规定解释权属后勤服务公司。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食品原材料采购与验收制度

食品原材料采购与验收制度 1了解供应商的企业资质信用情况。主要审核的资质材料包括:供应商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一般纳税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集团化酒店有其所属分、子酒店使用集团组织机构代码的情况);卫生许可证;企业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 2进口商品在国内未进行商标注册的,进口商要出示承诺书,注明该类商品今后涉及的一切侵权、冒用商标等行为均由进口商承担。 3供应商为进出口贸易酒店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生产商生产许可证;自有品牌需提供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申请书。 全部资质材料应查看正本或清晰的正本复印件,同时留存企业盖章复印件。 4供应商经营范围应在资质材料中限定的有效范围内。商标注册人应与营业执照注册人一致、如不一致则需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 5采购前对所要采购的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理化、卫生、感官等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并定期抽检。 6按进货批次索要检疫证明和进货票据,并详细记录进货来

源、品名、数量、日销售量,做到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生产源头。 7商品的质检报告必须是经省、地(市)局以上政府部门授权认可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检测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检测项目必须是按照商品的执行标准进行全项检测。资质材料中注明有效期的以注明期限为终止日期。 8供应商的送货车辆应保持清洁;商品堆放科学合理,避免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如对温度有要求的商品应确定商品的温度,记录送货车辆温度,并记录存档。 9商品的检验 1)商品包装检查 核对订货汇总单,所送商品是否和所定商品一致;纸箱标示是否和商品一致,包装有无损坏和受潮;外包装应清洁、形状完整,无严重破损;内包装应无破损,商品的形状完好无损;外包装名称和包装内商品名称一致。 2)商品质量的基本检查 商品应清洁,并符合企业相关验收标准;商品应无损伤、腐烂现象,无寄生虫或已受虫害现象;对温度有要求的商品应确定商品的温度与包装上指示温度一致,冷冻商品没有曾经解冻痕迹。 3)定型包装食品的验收 门店收货时,对定型包装的熟食卤味、豆制品等食品应索取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食品原料控制要求 学校食品生产的基本义务是生产安全的食品。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提出控制要求,并有效实施,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环节中应当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运输及交付的控制。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一)原料采购控制 有效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确保物料合格是保证最终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食品采购应根据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采购原料,根据学校自身的监控重点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物料合格。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提供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需有检验记录。 (二)原料验收控制 在原料验收控制方面,可现场查验物料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合格物料的能力,包括硬件条件和管理。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物料合格证明文件,如生产许可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等,并对物料进行验收审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的要求: 1.国内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原料,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2.供货者名称与原料产品标签生产商信息一致,相关证照有效期

内;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与所购原料批次一致。 3.合格证明文件应包括批检、型式检验等,批检必须一一对应,型式检验频次和要求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实施。 4.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用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应当查验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对应批次的有效检验检疫证明。 5.从流通经营单位(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确认其资质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7.从超市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从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市场等采购畜禽肉类的,应索取并留存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以及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三)投料的控制 首先在投料前确保所需物料是依照其特性分类存放,特别是对温度、湿度等有要求的物料。超过保质期的物料不得用于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将任何危害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

货物常见验收标准

常用标示介绍 CC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其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它主要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 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的产品 实施强制性认证,确定统一使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 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才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QS标志 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 Safety)的英文缩写,带 有QS标志的产品说明此产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准许 进入市场销售。这就是依托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食品质量 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具体来说,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 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 (“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确保我国国民的食用安全。 验收标准 标签/标识要求: □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 □产品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名称必须在标签醒目位置。 □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汉字;也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外文或者少数民族文字,但与汉字严密对应且字体小于相应中文;标识所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的字体大小不得小于1.8毫米。 □所用的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如质量单位:g或克,kg或千克;体积单位:ml、ml或毫升,L或升。 □当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的面积小于10cm2时,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和储藏指南;但在其大包装上应标明食品名称、生产厂家或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国产食品验收标准: 标签/标识的内容: □食品名称; □配料表(如产品成份单一,可以不标注配料表);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制度 第一条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第二条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①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③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④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⑤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⑥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⑦进口食品是否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 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应加强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进入库,并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审查食品是否与其广告宣传相一致,是否存在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第七条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第一条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1.供应商管理 2.原材料定价 3.采购和验收 4.结算 5.仓库保管 6.奖惩制度 7.本规定自公司领导批示后,公布之日起执行 为规范餐厅食品原料定价、采购、验收和结算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料物美价廉,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核,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商管理 1、餐厅原料供应商由餐厅负责人进行初步甄选,部门经理、品质主 管进行资格审查,对送货品种、质量、规格进行约定。 2、如发现有供应商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的行为,一律拒收、 重送或补足份量,如发现3次以上类似情况的,餐厅负责人有权可对该供应商进行清退及更换供应商。 3、餐厅不得私自从未经经理、主管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食品原料。

二、原材料定价 1、通过网上询价,餐厅经理、主管、厨师等相关工作人员每日进行现场价格调查、询价,确定当日食品原料价格,并留文字记录。 2、根据市场询价,对比供应商所送原料价格,同等质量情况下,报价高时餐厅负责人可直接将按照餐厅询价标准进行改价。 三、采购和验收 1、每周五由餐厅负责人、厨师制定下周的食谱,根据食谱各班组制 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并填写原料申报单,注明所需品种、数量,由餐厅负责人或专人通知供应商按时派送。 2、餐厅调味品、餐食辅料做到数量合适,不能造成浪费或库存积压, 主食、粮油等存放在餐厅仓库保管。 3、原料的派送由供应商随货开具送货单,送货单一式两联,必须填 写清晰,总金额以大写表示(价格高时以餐厅改价后为准),并签字确认。 4、由餐厅出纳兼库管、主管、厨师长(或者厨师、面点)负责对采 购来的原料进行验收,出纳兼库管核对品种、数量,食品有效期等,主管、厨师等负责检查原料的规格和质量,逐件核对,逐一过磅,凡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应予以拒收或退换。 5、验收完毕,由餐厅出纳兼库管、验收人员在送货单上共同签字确认。

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管理制度 食品采购索证与验收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做好食品采购索证与验收卫生管理工作。 1、采购产品时必须选择合格的供货方,须向供货商索取加盖企 业红色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 书》与《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与样品 实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2、把好食品采购关,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与规定的有关要求,不得采购《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第九 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 (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食品。 (2)无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食品。 (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她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 (4)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5)其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 3、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证。采购时 应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或向供货商直接批发采购的食品还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或者化验单。 4、不采购质量不新鲜、腐败变质、发霉、生虫、虫蛀、有毒有害、掺假掺杂、超过保持期限及其她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与 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管理制度

卫生要求的食品。 5、所采购的预包装食品, 含休闲零食、低温酱卤、冷冻产品, 必须在包装标识上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 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6、采购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必须为国家允许使用、且在合法添加范围内的定点厂生产的食用级食品添加剂。 7、采购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斜、食品用工具、没备、用于清洗食品与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 对人体安全、无害。 8、建立食品索证、进货验收台帐并进行记录, 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以及台帐记录保管等工作。 9、负责食品索证、验收与台帐记录的人员应掌握餐饮业常用食品卫生法规规定与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及感官鉴别常识。 10、在采购食品时, 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 购, 采购时应现场查验供货单位的资质。 11、在采购食品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现场查验与索证: 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 应按照生产批次向供货商索取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并经供货商签字或盖章。非批量采购食品时, 应索取购物凭证。从固定供货基地或供货商采购食品的, 应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索证。 12、食品在入库或使用前应有专人验收, 查验产品包装、标识及一般卫生状况就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索证要求与其她相关要求,核查所购产品与索取的有效凭证就是否一致, 并建立台帐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13、对购进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内容进行查验, 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 购进记录必须注食品品名、规格、有效 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管理制度

餐饮店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控制规范

餐饮店食品原料采购中的质量控制规范 如果餐饮店要提供质量始终如一的餐饮产品,就必须使用质量始终如一的食品原料。食品原料的质量是指食品原料是否适用,质量如何等。 1. 制定合理的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 是否能够给生产部门提供优质适用的各种原料,就有赖于采购人员的采购工作。实际上食品原料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采购如何掌握原料。因此,采购员在食品原料采购中就必须有既定的采购规格标准,结合自己对食品原料品质检验的经验,就能采购到优质适用的食品原料。 制定食品原料采购的质量规格标准,是保证餐饮实物成品质量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食品原材料采购规格标准是根据厨房的特殊需要,对所要采购的各种原料做出的详细具体的规定要求,如原料等级、产地、大小、个数、色泽、包装要求、肥瘦比例、切割情况、冷冻状态等。 当然,餐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食品原料都制定采购规格标准,有些成品原料、加工性原料,如调味品、熟肉制品等,只规定其品牌、出产厂家、包装规格就可以了,然后严格检查保质期限。 制定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应仔细认真,要仔细分析菜单、菜谱,根据各种菜式制作的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市场实际供应情况。一般要求厨师长、采购员和食品控制员一起研究决定,力求把规格标准

定得实用可行。规格标准的文字表达要科学、简练、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如“一般”“较好”等,以免引起误解。 制定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是饭店食品原料采购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保证采购的原料都符合质量标准,适合各式菜肴制作的特殊需要。采购规格标准一经制定,应该一式多份,除分给送货源单位使其按照餐饮店所需求的规格标准供应食品原料外,餐饮店内部一般应分送给餐饮部经理、采购部办公室及食品原料验收人员,作为验收食品原料时的对照凭据。 食品原料采购标准可以根据经营情况,随时随地进行重新制定或修正,因为它不能固定不变。相反地,饭店或餐饮企业应根据内部需要的变化和市场情况的改变,随时检查和修订食品原料的采购标准。 总的来说,确定并使用合理的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迫使餐饮管理者通过认真思考和研究,预先确定厨房生产所需各种食品原料的具体标准,以防止采购人员盲目地或不恰当地采购。 (2)把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分发给有关货源单位,能使供货单位掌握详细的质量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 (3)使用食品原料采购规格标准,就不必要在每次订货时向供货单位重复解释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求,从而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 2.食品原料采购规格书的作用

1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记录查验制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记录查验制度 1、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采购、查验以及台帐记录等工作。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要求。 2、进行采购检查和进货验收的食品包括:(1)食品及食品原料(如食用油、酒、饮料、调味品、米面及其制品等);(2)食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猪肉、禽肉、水产品、禽蛋等);(3)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酵母、色素、食品品质改良剂及处理剂等);(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必须查验的其他产品。 3、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现场查验产品一般卫生状况和包装、标识,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 4、从固定供货商或供货基础地采购食品时,索取并留存供货基地或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与供货商或供货基地签订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合同。 5、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按照生产批次向供货商索取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并经供货商签字或盖章。非批量采购食品时,索取购物凭证。 6、采购食用农产品时,索取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 7、采购生猪肉时,查验确认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采购其他肉类查验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8、采购食品添加剂时,查验该产品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许可后购买,并索取购物凭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9、采购的食品在食品入库和/或使用前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符合后经验收人员签字认可后入库和/或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食品注明处理方式。 10、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涂改、不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一、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原则 1、必须按照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料; 2、必须按照食品不同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选料; 二、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根据员工对膳食的要求,按照合理和营养的原则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员工对原料的食用习惯和食用价值确定。 2、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 根据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饿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A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B视觉检验:视觉检验范围最广,凡是能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对原料的外部特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C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D听觉检验:有些原料可以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E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的表面的感觉,手指是敏感的,接触原料可以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感官鉴定品质的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我公司还有精确可靠的理化鉴定,如肉类水分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测定、吊白块测定、甲醛测定等。 三、蔬菜鉴定标准 1、蔬菜的分类 按照蔬菜的构造及可食部位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蔬菜的检验 蔬菜的品质检验主要是鉴别其新鲜度,收获的最佳期,品种的优 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3、具体瓜果类检验标准 ●大白菜:新鲜洁白,表面无黑色斑点,里面无烂心、无开花、坏叶不超过3片; ●白萝卜:表皮光洁,无黑心、无空心,小的不低于0.5斤,大的不超过3斤;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使食堂对原料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需的原料采购 三、工作程序 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应商档案表,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供应商的档案,包括: a.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 b.产品质量状况; c.价格与交货期; d.历史业绩等。 2、对合格供应商的控制 a.质检员对供应商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 b.供应商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本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应商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消供应商关系的通知。 3、采购资料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总经理批准。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 4、采购产品的验证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 QS 标志的产品,质量检验科 1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原辅材料验收:从合格供应商采购的原辅材料,供应商应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采购产品进厂后质检部进行验收的同时还需对供应商名称、货证是否相符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具体控制如下:

a.采购产品验收:在按照《原辅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各种原辅料供应、商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进行验收的同时,还要按照下述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相关检验、验证内容的记录。采购产品进厂时要严格控制其验收检验过程,供应商必须提供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如在发证范围和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供应商未提供或证明内容与规定不符时,应视情况对其采购产品拒收或单独存放,待证明材料重新提供后再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即可办理入库手续;来自非合格供应商的货物拒收;到期未提供官方合格证明资料或与要求内容不符,应停止其合格供应商资格直到提供资料齐全为止;连续 3 次发生偏差的供应商应停止其合格供应商资格;运输车辆是否卫生;外包装是否有破损、有油污等;验证货证是否相符,货证不符的拒收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标识是否清楚、正确,标识不清楚的单独存放;采购部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复评。 b.原辅料的贮存:原辅料应在专用库房中分类贮存。 5.采购产品的质量跟踪采购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正式供货方进行质量跟踪并填写《质量跟踪报告》,对质量下降的供应商由采购部门及时反映给供应商,并限期整改。到期无改进的供应商,报总经理批准取消其供货资格。 餐饮单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餐饮业必须持有效卫生许可证,到期及时验换。 二、从业人员按要求如期进行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定期培训,持合格证上岗。 三、从业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整洁干净的工作服,戴口罩,发帽,坚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个人卫生作到"四勤".严禁在操作间 内洗衣,物。 四、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干净,无杂物,室内地面清洁,无油垢,无异味,垃圾桶加盖并及时清运。 五、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齐全,室内无蝇,无鼠迹,无蟑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