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

常用疫苗组成成分一、冻干剂型注射类疫苗组成成分

二、液体剂型注射类疫苗组成成分

三、口服疫苗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知识点的总结1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考纲知识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 1、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 式 地位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 光、热、水、土,气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生产者 绿色植物、光合细 菌、化能合成细菌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用)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 基石 消费者 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 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 异养型 生态系统最 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虫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的 关键成分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的渠道。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如课本中的阳光不能纳入食物链,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中间不能做任何停顿,否则不能算作完整的食物链。 2、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如书中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昆虫、鼠。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如书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关系。 5、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外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为依据。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考纲知识梳理】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输入 ①源头:太阳能。 ②总值: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2)传递 ①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十大感冒药到底是些什么成分

我们看看某年的十大感冒药到底是些什么成分: 1、白加黑:扑热息痛:伪麻黄碱,右美沙芬,苯海拉明:(夜用片) 2、新康泰克:伪麻黄碱,扑尔敏。 3.三九感冒灵:扑热息痛,三叉苦、岗梅、金盏银盘、薄荷油、野菊花、扑尔敏、咖啡因。 4、日夜百服宁:扑热息痛,右美沙芬,伪麻黄碱,美扑伪麻片(夜片):扑热息痛,右美沙芬,伪麻黄碱,扑尔敏。 5、泰诺:扑热息痛,伪麻黄碱,右姜沙芬,扑尔敏。 6、快克:扑热息痛,金刚烷胺,扑尔敏,人工牛黄,咖啡因。 7、感叹号:扑热息痛,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扑尔敏。 8、感康:扑热息痛,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扑尔敏。 9、海王银得菲:扑热息痛,伪麻黄碱,扑尔敏。 10、康必得:扑热息痛,葡萄糖酸锌,盐酸二氧丙嗪,板蓝根浸膏粉。 十大感冒药主要成分一览表 选择复方感冒药的窍门 观察不难发现,其实品种虽然多,其实成分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是雷同的,10种当中,居然有9种都含有扑热息痛,8种都含有扑尔敏,除中药成分外,10种药物实际都是由6类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扑热息痛出现

了9次,扑尔敏出现了8次,伪麻黄碱出现了5次,咖啡因出现了4次,右美沙芬和金刚烷胺与人工牛黄各出现了3次,葡萄糖酸锌,盐酸二氧丙嗪,苯海拉明各出现了一次。 扑热息痛为主,说明几乎都有缓解头痛和退热的作用,只有新康泰克没有这个成分,所以如果头痛为主,只要不买新康泰克,其他都可以,当然,同时还含有咖啡因的,则止痛效果更佳,所以剧烈头痛者,三九感冒灵,感叹号,感康,海王银得菲较为合适。 扑尔敏出现了8次,该药实际上是缓解鼻痒,喷嚏的药物,同时有较强的嗜睡副作用。比较有趣的是,唯一没有使用扑尔敏的白加黑和康必得中,却分别加入了苯海拉明和盐酸二氧丙嗪,而这两者跟扑尔敏作用于副作用都非常接近,所以,几乎都能缓解鼻痒,喷嚏,且除了白加黑的白片和日夜百服宁的白片外,无意例外都有嗜睡作用,这一点司机朋友买药的时候千万看准了! 伪麻黄碱解决鼻塞等问题较为优秀,所以鼻塞严重者优先选择含有这个成分的,代表作品就是新康泰克,但如果你是以咳嗽,头痛为主,鼻子通畅无虞,这个时候选择新康泰克,则可能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让头痛头昏愈发加重。 右美沙芬是镇咳药物,不咳嗽无需使用,人工牛黄则有一定成分的钙,与扑热息痛配合使用退热效果更好。 金刚烷胺抗病毒药,适合流感流行早期使用,已经患病了,效果并不显著。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a、所选物质要求:1、 2、 3、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1、空气是混合物; 2、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循环: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 产生氧气的途径: 典型练习题:

1.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 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 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双氧水 B.二氧化碳 C.液氧 D.二氧化锰 4、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木炭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19.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 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 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上图测空气中氧气含量:(1)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下表,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记录该实验的现象 (3)装置中的小气球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的主要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5、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8L 。我们每人每节课(45分钟计)大约需要空气 L ,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6、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原理是利用 的比 沸点低, 首先蒸发出来 2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①氯化钠___②硫化锌___③四氧化三铁______④KCl ____⑤SO 2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写元素符号,以下同)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你从氧循环的角度说明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的意义 ①Mg 2+ ②SO 2 ③2CO ④CuO ⑤2PO 43- +2

主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实验4―主成分分析 所属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英)项目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实训)日期2012年 4 月15 日

实验报告4 主成分分析(综合性实验)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实验原理:主成分分析利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从而达到降维和数据结构简化的目的。这些综合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通常表示为原始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且综合指标间不相关。利用矩阵代数的知识可求解主成分。

实验题目:下表中给出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男子径赛记录:(t8a6) Country 100m (s) 200m (s) 400m (s) 800m (min) 1500m (min) 5000m (min) 10,000m (min) Marathon (mins) Argentina 10.39 20.81 46.84 1.81 3.7 14.04 29.36 137.72 Australia 10.31 20.06 44.84 1.74 3.57 13.28 27.66 128.3 Austria 10.44 20.81 46.82 1.79 3.6 13.26 27.72 135.9 Belgium 10.34 20.68 45.04 1.73 3.6 13.22 27.45 129.95 Bermuda 10.28 20.58 45.91 1.8 3.75 14.68 30.55 146.62 Brazil 10.22 20.43 45.21 1.73 3.66 13.62 28.62 133.13 Burma 10.64 21.52 48.3 1.8 3.85 14.45 30.28 139.95 Canada 10.17 20.22 45.68 1.76 3.63 13.55 28.09 130.15 Chile 10.34 20.8 46.2 1.79 3.71 13.61 29.3 134.03 China 10.51 21.04 47.3 1.81 3.73 13.9 29.13 133.53 Columbia 10.43 21.05 46.1 1.82 3.74 13.49 27.88 131.35 Cook Islands 12.18 23.2 52.94 2.02 4.24 16.7 35.38 164.7 Costa Rica 10.94 21.9 48.66 1.87 3.84 14.03 28.81 136.58 Czechoslovakia 10.35 20.65 45.64 1.76 3.58 13.42 28.19 134.32 Denmark 10.56 20.52 45.89 1.78 3.61 13.5 28.11 130.78 Dominican Republic 10.14 20.65 46.8 1.82 3.82 14.91 31.45 154.12 Finland 10.43 20.69 45.49 1.74 3.61 13.27 27.52 130.87 France 10.11 20.38 45.28 1.73 3.57 13.34 27.97 132.3 German (D.R.) 10.12 20.33 44.87 1.73 3.56 13.17 27.42 129.92 German (F.R.) 10.16 20.37 44.5 1.73 3.53 13.21 27.61 132.23 Great Brit.& N. Ireland 10.11 20.21 44.93 1.7 3.51 13.01 27.51 129.13 Greece 10.22 20.71 46.56 1.78 3.64 14.59 28.45 134.6 Guatemala 10.98 21.82 48.4 1.89 3.8 14.16 30.11 139.33 Hungary 10.26 20.62 46.02 1.77 3.62 13.49 28.44 132.58 India 10.6 21.42 45.73 1.76 3.73 13.77 28.81 131.98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翻转课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

二、能力提升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大兴安岭林区 B.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湖泊中所有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 2.人属于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3.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 A.动物 B.绿色植物 C.微生物 D.细菌 4.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太阳能 D.足够的有机物 5.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6.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成分的是。虫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物成分的是 (3)生物成分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树鸟(4)生物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5)生物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的是。细菌自我反思:总结这节课学习了那几个问题,展示出来(比如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0.5+0.5的形式,也就是半节自学半节展示的形式。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用非洲草原的图片结合上一章的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引入,让学生知道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首先我们学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共分七个环节: 一、自学质疑:小组成员自学《生态系统的组成》并独立完成“自学质疑”学案的内容。也可以借助网络。要求: 书写认真、字迹清楚 把握要点、没有错误 二、微课助学:同学们带着疑问观看微课《生态系统的 组成》,要求: 认真观看、分析疑问 把握要点、重复解疑 三、合作互学: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分析“自学质疑”学案,并讨论疑难。要求: 认真交流、分析整理 知识记忆、合作提高 四、在线检测:小组成员打开爱作业,认真解答老师发给大家的在线测试题。要求: 认真分析、思路严谨 视图准确、理清思路 五、疑难突破:首先请各小组积极为其他小组解答疑难,在解答疑难的过程中

常用感冒药成分及作用

常用感冒药的成分及作用

1.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2)合成和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缓激肽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作用。 2.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药,能竞争性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过敏作用,同时还可消除或减轻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以及各种过敏症状。还具有抗M胆碱受体作用,故服药后可出现口干、便秘、痰液变稠、鼻黏膜干燥等症状。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抑制中枢的作用,因此可出现服药后的困倦不良反应。新生儿和早产儿、癫痫患者、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禁用 3.盐酸苯海拉明:抗组胺药,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上呼吸道毛细血管上的H1受体,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减轻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同时治疗量的盐酸苯海拉明还可以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引起头晕、嗜睡和乏力。尚具有镇静、防晕动及止吐作用,也有抗胆碱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盐酸伪麻黄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麻黄碱的旋光异构体,药理作用与前者相同但相对较弱。可以通过选择性作用于上呼吸道的肾上腺素受体,收缩上呼吸道血管,缓解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使鼻塞、流涕症状减轻。但对全身血管影响较小,对心率血压几乎无影响。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禁用。 5.盐酸氯哌丁:非麻醉性中枢性镇咳药,能抑制咳嗽中枢而起镇咳作用,镇咳作用强,也有微弱的抗组胺作用,无依赖性及耐受性。与中枢镇静药合用,可增强嗜睡作用。 6.氢溴酸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一般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妊娠及哺乳期、有精神病史者、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不满两周的患者禁用。 7.咖啡因:为中枢兴奋剂,本身没有镇痛作用,但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其他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 8.金刚烷胺:具有抗流感A型病毒作用,机制似与阻止A型流感病毒穿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剥除病毒的外膜以及释放病毒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有关。对已经穿入细胞内的病毒亦有影响病毒初期复制的作用。金刚烷胺与灭活的A型流感病毒疫苗合用可促使机体产生预防性抗体。 9.菠萝蛋白酶:一种消炎酶,它是从菠萝汁或其茎汁水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服用后,一部分以活性多肽形式被吸收,这些多肽,在人体内能加强纤维蛋白及酪蛋白的水解作用,将因炎症或创伤等原因产生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去掉,改善局部循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具有消肿消炎的良好效果。将菠萝蛋白酶与各种抗生素(如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联用,能提高其疗效。此外,菠萝蛋白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10.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牛黄有解热镇静、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扑热息痛有活化作用,增强解热镇痛效果。可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热惊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

实验六主成分分析报告

实验六 主成分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SPSS 及ENVI 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二、有关概念 1. 主成分分析的概念 主成分分析(又称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 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就称为因子或主成份。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可写为: m m x a x a x a x a z 131********++++= m m x a x a x a x a z 23232221212++++= m m x a x a x a x a z 33332321313++++= ……… m nm n n n n x a x a x a x a z ++++= 332211 其中,x 1、x 2、 x 3、 x 4 …x m 为原始变量;z 1、 z 2、 z 3、 z 4 …z n 为主成份,且有m ≥n 。 写成矩阵形式为:Z=AX 。Z 为主成份向量,A 为主成份变换矩阵,X 为原始变 量向量。主成份分析的目的是把系数矩阵A 求出,主成份Z1、Z2、Z3…在总方差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 从理论上讲m=n 即有多少原始变量就有多少主成份,但实际上前面几个主成 份集中了大部分方差,因此取主成份数目远远小于原始变量的数目,但信息损失很小。 因子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还在于对原始变量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评价。如果 因子分析结果保证了因子之间的正交性(不相关)但对因子不易命名,还可以通过对因子模型的旋转变换使公因子负荷系数向更大(向1)或更小(向0)方向变化,使得对公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变得更加容易。进行正交变换可以保证变换后各因子仍正交,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经过正交变换后对公因子仍然不易解释,也可进行斜交旋转。 2. 因子提取方法 SPSS 提供的因子提取方法有: ①Principal components 主成份法。该方法假设变量是因子的纯线性组合。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结构》教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 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 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种类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①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解决方法]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学生用图解形式描述各成分间的关系,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决方法] 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解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生态学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 生: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保护区所有的熊猫是一个种群,保护区所有的生物是群落,保护区是生态系统。 师:说得很好。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同在保护区里,都是熊猫,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熊猫就构成了一个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生物,它们之间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它们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无机环境,它们与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生:生物圈

一感冒药1成分对比

一感冒药 1成分对比 表1总结:泰诺,白加黑,新康泰克红色装 成分类似 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与伤风胶囊 成分类似 2成分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为解热镇痛药,别名扑热息痛,它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 咖啡因 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 氢溴酸右美沙芬 本品为吗啡类左吗喃甲基醚的右旋异构体,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 挥中枢性镇咳作用。其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无镇痛作用,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 盐酸伪麻黄碱 本品主要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间接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具有选择性的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对全身其他脏器的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对心率、心律、血压和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 氯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药物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mg 氢溴酸右美沙芬mg 盐酸伪麻黄碱mg 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mg 咖啡因 mg 其它 泰诺 325 15 30 2 白加黑 325 15 30 黑:25苯 新康泰克(红,美扑伪麻) 500 15 30 2 新康泰克(蓝) 90 4 复方北豆根氨氛那敏 300 3 15 北豆根 金银花 野菊 花 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 250 1 15 人工牛黄 酚咖片 500 65

表2总结; 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主要与解热镇痛有关 伪麻黄碱与氯苯那敏主要与缓解鼻塞流涕有关 3含量对比 表3总结:新康泰克蓝色装只有缓解鼻塞流涕作用,无解热镇痛作用,从伪麻黄碱及氯苯那敏含量上看这方面作用最强 泰诺,白加黑,新康泰克红色装与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与伤风胶囊均有解热镇痛作用,此外前者含右美沙芬及盐酸伪麻黄碱,止咳与缓解鼻塞流涕作用方面优于后者,后者含咖啡因,增加了对乙酰氨基酚的镇痛效果 酚咖片片只有解热镇痛的作用,2片白加黑及2片泰诺退热成分大于百服宁(等于美扑伪麻及伤风胶囊) 小儿用药艾畅(伪麻美沙芬滴剂) 二非甾体抗炎药 分类(按化学 成分) 代表药物作用特点(解热镇痛抗炎)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 酚( 扑热息 痛)酚咖片与阿司匹林相比,解热作用类似,镇痛作用较弱, 几乎无抗炎作用,对血小板无影响,适用于对阿 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 痛。 药物名称对乙酰氨 基酚mg 氢溴酸右 美沙芬mg 盐酸伪麻 黄碱mg 氯苯那敏 或苯海拉 明mg 咖啡因 mg 其它 泰诺650 30 60 4 白加黑650 30 60 黑:50苯 新康泰克(红,美扑伪麻)500 15 30 2 新康泰克 (蓝) 90 4 复方北豆根氨氛那 敏600 6 30 北豆根金 银花野菊 花 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500 2 30 人工牛黄 酚咖片500 65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课题:空气的主要成分 时间: 地点:蒙山中学科学实验室 班级: 教材: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节P81~85 执教教师:杨逊蕾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沪教版初中《科学》第七章第1节“空气的组成”的第1课时。作为第七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使用学到的检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主要成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使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空气的成分”和“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这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思维难度层层递进,知识脉络清晰,有连贯性,并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上海市中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本课内容在学习水平上的要求如下:知识与技能为A级,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为C级,可见其主要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 (二)学情分析 预备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科学思维能力尚未成型,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来进行初步建立。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较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故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可能还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理论知识,自主思维的能力还有欠缺,需要通过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科学探究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某些事物,这正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契机。在“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和“找出空气的成分”这两个部分的衔接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动力。 (三)基本思路与策略 本节课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线,通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的时间,落实“证据支持假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2.学会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寻找强有力证据来证明假设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并能找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2.“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难点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实验报告--SPSS

对2009年我国88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 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637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98.287 df 45 Sig. .000 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98.287,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 (取0.0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3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可知原有变量不算特别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市盈率 1.000 .706 净资产收益率 1.000 .609 总资产报酬率 1.000 .822 毛利率 1.000 .280 资产现金率 1.000 .731 应收应付比 1.000 .561 营业利润占比 1.000 .782 流通市值 1.000 .957 总市值 1.000 .928 成交量(手) 1.000 .858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表2为公因子方差,即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它表明,对原有10个变量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根(10个),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原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事实上,因子个数小于原有变量的个数才是因子分析的目标,所以不可提取全部特征根;第二列是在按指定提取条件(这里为特征根大于1)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总资产报酬率、成交量、流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又形成了食物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食物链富集,并最终危害人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A、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B、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举例说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能力目标: 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并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课: 情景导入: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大熊猫、树林。生活在森林中。 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生物,这片森林会怎样?如果没有森林,生物又会怎样?生:没有生物,森林会失去生气;没有了森林,生物就失去了栖息的家园。师: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组成了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授课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生物和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就像这片森林。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大家能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生: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块花园。 师:一条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不是。

常用感冒药成分表

用药原则 1. 感冒初起应多休息、多饮水,加速病毒的排出。 2. 老年患者、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患者、肺气肿等肺部疾病患者,在应用抗感冒药前应咨询药师或医生。 3. 根据症状选用:以鼻塞、打喷嚏和流鼻涕为主要症状的选新康泰克胶囊等为宜。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并有咳嗽症状可选用惠菲宁;发热、头痛、鼻塞、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等各种症状皆有的,选泰诺片较合适。 4. 含有右美沙芬的感冒药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及乙醇等并用。

5. 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用量过大或长期持续使用可引起震颤、焦虑、失眠、心悸等反应,甲亢、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患者忌用,可选择速效伤风胶囊、新 速效感冒胶囊、快克胶囊等。 6. 凡驾驶飞机、车、船或高空作业,其他机械设备操作、维修者禁止在工作期 间服用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曲普利啶等有镇静作用的抗感冒药。 7.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抗感冒药。可以短期服用一些对孩子发育无影响的 中药如:板兰根等。小儿发热在39°C以上,应用解热药,但禁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 冒药,因小儿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 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与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有关。 有些感冒药如安乃近、感冒通、安痛定等,含有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非那西丁、 氨基比林等成分,小儿避免应用,其对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影响较大,有些肝肾功能 异常的老年人等也不宜应用。 8. 由于各感冒药常含有相同的成分,因此,建议患者不要同时服用两个或两个 以上感冒药,除非确认这些药物没有含相同的成分(如力克舒胶囊和臣功再欣片)或 经医师、药剂师认可。 9. 感冒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增加抗生素的耐药性。 除非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处方抗菌药物。 10. 服用抗感冒药期间,不要同服滋补类中成药。 11. 服用解热镇痛药时禁止饮酒。某些中药口服液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对酒精过 敏者要注意选用不含酒精的口服液。 中医对感冒的分类和治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 解表为主。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 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暑湿感冒主要发生在夏天暑热季节。除有感冒症状外,还有发热、汗出不畅、恶 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又称为“热伤风”。治宜清暑化湿、解表和中。可选用藿香 正气口服液或胶囊。

教育信息处理(实验九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实验报告-示例

1、对北京18个区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聚类。X1:每万人中职在校生数;X2:每万人中职招生数;X3:每万人中职毕业生数;X4:每万人中职专任教师数;X5:本科以上学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X6: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X7: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X8:国家财政预算中职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X9:生均教育经费。 具体步骤如下: 1、导入数据,建立数据文件(data.sav) 2、选择聚类分析(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分析),选择变量,分群选择个 案方式 3、聚类分析描述统计(统计量—合并进程表;聚类成员—单一方案—聚类 数3) 4、聚类分析绘制(树状图;冰柱—所有聚类,方向—垂直) 5、聚类分析方法(聚类方法—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平方Euclidean

距离) 6、聚类分析保存(聚类成员—单一方案—聚类数3) 7、保存实验结果,并分析结果 结果与分析: (1)输出结果文件中的第一部分如下图1所示。 图1中可以看出18个样本都进入了聚类分析,但有效样本为14个,缺失14个。 (2)输出结果文件中的第二部分为系统聚类分析的凝聚状态表如图2所示。

第一列表示聚类分析的步骤,可以看出本例中共进行了17个步骤的分析; 第二列和第三列表示某步聚类分析中,哪两个样本或类聚成了一类; 第四列表示两个样本或类间的距离,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距离小的样本之间先聚类; 第五列和第六列表示某步聚类分析中,参与聚类的是样本还是类。0表示样本,数字n(非零)表示第n步聚类产生的类参与了本步聚类; 第七列表示本步聚类结果在下面聚类的第几步中用到。 图2给中第一行表示,第二个样本和第四个样本最先进行了聚类,样本间的距离为4803.026,这个聚类的结果将在后面的第六步

常用感冒药成分

常用感冒药成分

常用抗感冒药成分分析 作者:朱坡时间:2005.01.14 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且发病频率较高,故抗感冒药是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之一。感冒分为一般感冒和流行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感冒时患者常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热、头疼等症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抗感冒药大多是对症治疗。 从药品分类管理来看,抗感冒药大多数为非处方药,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先后公布了4批《非处方药目录》。 1 市场上销售的常用抗感冒药及其成分 患者面对纷繁众多的抗感冒药品,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其实,抗感冒药绝大多数为复方制剂。笔者对重庆市场销售的抗感冒药(部分化学药物)进行了调研,并将其所含成分列于表1。 2 抗感冒药的成分分析 分析以上抗感冒药处方组成,不难发现其构成成分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2 1 解热镇痛成分 以上列举的20个品种中,其中有19个品种处方含解热镇痛药成分。从表1可以看出,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患者在使用含此成分的抗感冒药时应注意:(1)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肝损害;(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3岁以下小儿应避免使用[1]。 2 2 镇咳成分 咳嗽是感冒的一个主要症状,市场上有专门治疗咳嗽的药物,往往以中成药为主。复方制剂中常添加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溴酸右美沙芬成分,如泰诺、白加黑等,但孕妇、肝功能不全及痰多咳嗽者慎用;而康必得中的盐酸二氧异丙嗪,有使人困倦、乏力等副作用,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慎用[1]。此外,磷酸可待因、磷酸苯丙哌林等也常用于治疗咳嗽。

2 3 鼻粘膜血管收缩成分 2000年11月,盐酸苯丙醇胺(PPA)被禁用,康泰克、康得等15种含PPA的抗感冒药被暂停使用[3]。目前,市场上的抗感冒药主要含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两 种鼻粘膜血管收缩成分,新康泰克以盐酸伪麻黄碱替 换了PPA。 但是,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眼压高、高血压、前列腺肥大及对拟交感神经药敏感的患者应慎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制剂[4]。 2 4 抗组胺成分 该成分的作用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粘稠,减少打喷嚏和分泌鼻溢液,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即为此类药物,但驾驶员、机器操作者、高空作业者工作前均应慎用或禁用[1]。白加黑白片中不含抗组胺药,不会嗜睡;夜片中加入苯海拉明,有利睡眠。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亦为该类药物,镇静作用较弱,不会产生嗜睡现象,是比较理想的抗组胺药。 2 5 抗病毒成分 该成分可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防止病毒从细胞中释放。表1所列抗感冒药中有3种含抗病毒成分。其中,快克含金刚烷胺,可防治流感A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1],能促使临床症状消失;康必得中板蓝根浸膏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感冒清中含有具有类似 作用的吗啉胍。 1999年在国外上市的扎那米韦和奥塞米韦,两者同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无并发症的流感病毒 感染,但尚未用于复方制剂之中。 2 6 中枢兴奋成分 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在抗感冒复方制剂中有以下两个作用:一是加强镇痛的疗效;二是促使精神兴奋,解除疲劳,抵消抗组胺药所引起的嗜睡作用。 2 7 祛痰成分

空气中的成分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导入】谜语1: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谜语2: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他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越往高处他越少。 【学生互动】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能帮助我们验证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回顾历史:在地球的历史上,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曾经几度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空气约形成于3.5亿年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775年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组成的1/5的结论,到1892年瑞利和拉姆齐才发现了稀有气体。 现在我们知道了,干燥洁净的气体主要由氮气( )、氧气( )和稀有气体(主要为氩气)组成的另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和及少量的其他气体。 【实验探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约含有1/5体积的氧气,他是怎么证明的呢?你能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学生交流思路】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很难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相对 容易。看一下,《实验探究4-1》P79 【实验思考】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运用化学方法出去氧气应注意哪些问题? 2.刚刚进行的实验在哪些环节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这些误差? 【小结】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生活中,为了研究物质的某些性质或优化物质的某些性能,经常采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就是一句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再不引入新的气态杂志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氧化铜,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主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实验4—主成分分析 所属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英) 项目类型综合性实验_____________ 实验(实训)日期2012年4 月15日

二、实验(实训)容: 【项目容】 主成分分析。 【方案设计】 题目: 由原始数据求主成分。 【实验(实训)过程】(步骤、记录、数据、程序等)附后 【结论】(结果、分析) 附后 三、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实验报告4 主成分分析(综合性实验) (Prin cipal comp onent an alysis) 实验原理:主成分分析利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从而达到降维和数据结构简化的目的。这些综合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的绝

大部分信息,通常表示为原始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且综合指标间不相关。利用矩阵代数的知识可求解主成分 实验题目:下表中给出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男子径赛记录:(t8a6) Country 100m 200m 400m 800m 1500m 5000m 10,000m Marathon (s) (s) (s) (min) (min) (min) (min) (mins) Argentina 10.39 20.81 46.84 1.81 3.7 14.04 29.36 137.72 Australia 10.31 20.06 44.84 1.74 3.57 13.28 27.66 128.3 Austria 10.44 20.81 46.82 1.79 3.6 13.26 27.72 135.9 Belgium 10.34 20.68 45.04 1.73 3.6 13.22 27.45 129.95 Bermuda 10.28 20.58 45.91 1.8 3.75 14.68 30.55 146.62 Brazil 10.22 20.43 45.21 1.73 3.66 13.62 28.62 133.13 Burma 10.64 21.52 48.3 1.8 3.85 14.45 30.28 139.95 Canada 10.17 20.22 45.68 1.76 3.63 13.55 28.09 130.15 Chile 10.34 20.8 46.2 1.79 3.71 13.61 29.3 134.03 China 10.51 21.04 47.3 1.81 3.73 13.9 29.13 133.53 Columbia 10.43 21.05 46.1 1.82 3.74 13.49 27.88 131.35 Cook Islands 12.18 23.2 52.94 2.02 4.24 16.7 35.38 164.7 Costa Rica 10.94 21.9 48.66 1.87 3.84 14.03 28.81 136.58 Czechoslovakia 10.35 20.65 45.64 1.76 3.58 13.42 28.19 134.32 Denmark 10.56 20.52 45.89 1.78 3.61 13.5 28.11 130.78 Dominican Republic 10.14 20.65 46.8 1.82 3.82 14.91 31.45 154.12 Finland 10.43 20.69 45.49 1.74 3.61 13.27 27.52 130.87 France 10.11 20.38 45.28 1.73 3.57 13.34 27.97 132.3 German (D.R.) 10.12 20.33 44.87 1.73 3.56 13.17 27.42 129.92 German (F.R.) 10.16 20.37 44.5 1.73 3.53 13.21 27.61 132.23 Great Brit.& N. Ireland 10.11 20.21 44.93 1.7 3.51 13.01 27.51 129.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