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10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10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10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10

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10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A2 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50,分数:50.00)

1.对于红斑-丘疹型多形红斑,下列不正确的是

A.全身症状轻微 B.多有关节疼痛

C.好发于四肢远端

D.皮疹红斑表面可有大量厚积鳞屑

E.皮疹呈多形性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红斑一丘疹型多形红斑不会出现皮疹,红斑表面可有大量厚积鳞屑。

2.关于痘疮样副银屑病,下列正确的是

A.认为是一种淋巴细胞性血管炎

B.认为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皮肤病

C.认为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皮肤病

D.认为是一种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

E.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皮肤病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发生最常见于

A.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外用强刺激性药物

B.急性点滴型银屑病使用抗生素

C.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外用凡士林

D.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E.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外用5%焦油制剂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是

A.红皮病型 B.脓疱型

C.关节病型 D.泛发型

E.寻常型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寻常型银屑病占所有银屑病的99%以上。

5.关于表皮萎缩正确的是

A.表皮突延伸 B.见于慢性皮炎

C.见于银屑病

D.见于硬化萎缩性苔藓

E.见于急性皮炎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6.关于毛囊角栓正确的是

A.常见于毛囊角化病

B.常见于银屑病

C.常见于急性湿疹

D.常见于玫瑰糠疹

E.常见于多形红斑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与关节病型银屑病有关的HLA抗原是

A.HLA-B17 B.HLA-B13

C.HLA-B27 D.HLA-CW6

E.HLA-BW16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8.关于寻常型银屑病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四肢伸侧

B.头皮可出现 C.易复发

D.可引起脱发

E.可转化为关节病型银屑病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9.下列关于银屑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性连锁遗传病E.与遗传无关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10.不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是A.银白色鳞屑 B.束状发

C.甲板顶针状凹陷

D.消退期常见Koebner现象

E.多数患者病情冬重夏轻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1.银屑病表皮更替时间大约是

A.14~18天 B.3~4天

C.36~42天 D.8~12天

E.37.5小时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2.下列不属于银屑病临床分型的是

A.寻常型 B.脓疱型

C.关节病型 D.斑块型

E.红皮病型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银屑病的临床分型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

13.不符合银屑病的组织病理特征的是

A.角化不全

B.真皮乳头上顶,其上方表皮变薄

C.Munro微脓肿

D.Kogoj海绵状微脓肿

E.Pautrier微脓肿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特点为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真皮乳头向上延伸,乳头上方表皮层变薄,白细胞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聚集形成Munro微脓肿。脓疱型银屑病在棘层上部出现Kogoj海绵状微脓肿。

14.多形红斑好发的季节是

A.冬季 B.夏季

C.冬春季 D.春秋季

E.夏秋季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15.白色糠疹与体癣的鉴别要点是

A.白色糠疹见于儿童

B.白色糠疹不痒

C.体癣呈环形,皮屑查真菌阳性

D.体癣皮疹不能自愈

E.体癣炎症较明显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体癣为真菌感染,皮屑查真菌为阳性。

16.关于脓疱型银屑病不正确的是

A.可伴高热、寒战

B.皮疹成批出现

C.四肢屈侧更易受累

D.脓疱可融合成脓湖

E.不会转化为红皮病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17.关于重症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全身症状严重

B.有严重黏膜损害

C.肾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

D.肝功能异常

E.不会并发坏死性胰腺炎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重症多形红斑可以并发坏死性胰腺炎。

18.银屑病皮损好发于

A.四肢伸侧 B.面部

C.四肢屈侧 D.掌跖部

E.阴囊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19.对于银屑病的叙述,不恰当的为

A.肘膝对称发生

B.好发于四肢伸侧

C.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D.病程慢性 E.多为冬轻夏重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银屑病好发于四肢伸侧,肘膝对称发生,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冬重夏轻,病程慢性。

20.银屑病中最重的一型是

A.寻常型 B.泛发性脓疱型

C.关节病型 D.局限性脓疱型

E.红皮病型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银屑病中最重的一型是泛发型脓疱型,患者可因继发感染全身衰竭而死亡。

21.斑片状副银屑病最常见于

A.幼儿 B.少年 C.青年

D.中年 E.老年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22.寻常型银屑病皮疹的好发部位除外

A.头皮 B.四肢伸侧

C.腰骶部 D.面部

E.龟头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寻常型银屑病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尤其在肘膝伸侧及腰骶部。黏膜损害常见于龟头、包皮内侧。

23.关于关节病型银屑病,正确的是

A.任何关节均可受累

B.关节损害为非对称性外周小关节炎

C.损害不累及大关节

D.不发生关节畸形

E.类风湿因子阳性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关节病型银屑病任何关节均可受累,严重者功能受限关节畸形,类风湿因子阴性。

24.多形红斑出现水疱主要发生在哪一层

A.表皮细胞上层水疱

B.表皮细胞中层水疱

C.表皮细胞下层水疱

D.真皮细胞层 E.真皮乳头层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多形红斑基本病理改变为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下水疱形成。

25.关于点滴状副银屑病下列正确的是

A.自觉剧烈瘙痒 B.常于幼儿发病

C.起病急、发展快

D.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斑丘疹、表面薄鳞屑

E.影响健康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点滴状副银屑病皮疹为淡红色斑疹、斑丘疹、表面薄鳞屑,一般不影响健康。

26.白色糠疹的好发部位是

A.躯体及四肢近端 B.颜面部

C.头皮躯体及四肢伸侧

D.小腿 E.头颈部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7.毛发红糠疹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花斑癣 B.一期梅毒疹

C.银屑病

D.毛细血管扩张症 E.神经性皮炎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8.扁平苔藓确诊的首选检查是

A.真菌镜检 B.斑点试验

C.血象检查 D.组织病理检查

E.胸片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常作为临床确诊手段。

29.对重症多形红斑的治疗应首选

A.10%小片糖酸皂 B.维生素C

C.糖皮质激素 D.抗组胺剂

E.硫代硫酸钠针剂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0.可防止银屑病复发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维A酸

C.免疫抑制剂 D.蒽林软膏

E.目前尚无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最常见的诱发原因是

A.银屑病继发细菌感染

B.银屑病继发病毒感染

C.银屑病继发真菌感染

D.银屑病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突然停药

E.银屑病内服抗生素,骤然停药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2.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的皮损特点是

A.皮疹为多形性,有丘疹、丘疱疹、坏死、结痂和鳞屑

B.皮疹为水疱

C.皮疹为淡红斑鳞屑

D.皮疹为脓疱

E.皮疹为单侧分布的红斑水疱群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33.关于银屑病正确的是

A.欧美发病率低于我国

B.有传染性 C.四肢屈侧多见

D.我国南方发病高于北方

E.部分患者发病无季节性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银屑病欧美发病率高于我国,无传染性,四肢伸侧多见,我国南方发病低于北方,部分患者发病无季节性。

34.关于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正确的是

A.常见于老年疣 B.常见于寻常疣

C.常见于Bowen病

D.常见于扁平苔藓

E.常见于急性湿疹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5.多形红斑的表皮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哪一项正确

A.表皮角化过度 B.表皮角化不全

C.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坏死

D.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

E.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萎缩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6.多形红斑的特征性皮损是

A.风团样红斑 B.虹膜样红斑

C.鳞屑性红斑 D.环状红斑

E.地图状红斑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7.与咽部链球菌感染关系最密切的是A.蛎壳状银屑病

B.红皮病型银屑病

C.脓疱型银屑病

D.头皮部银屑病

E.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8.关于点滴状副银屑病下列正确的是A.自觉剧烈瘙痒

B.病程缓慢,一般数月或1年可自愈C.皮损有浸润性斑块,厚积鳞屑D.老年人多见

E.有点状出血现象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39.多形红斑典型皮损是

A.淡红斑鳞屑 B.水疱或大疱

C.黏膜糜烂

D.有靶形或虹膜样皮疹

E.风团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0.关于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下列正确的是

A.皮疹泛发,主要分布于躯体、上臂,偶有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损害

B.皮疹分布于头皮

C.皮疹分布于掌

D.皮疹分布于颜面

E.皮疹分布于会阴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1.关于多形红斑,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发病突然,无前驱症状

B.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C.春秋季多见

D.好发于四肢远端和面部

E.有自限性倾向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析] 多形红斑起病急,常有前驱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四肢乏力、关节及肌肉酸痛。

42.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尽管患病率不低,目前认为是一种

A.细菌感染,抗生素可治疗的皮肤病

B.病毒感染,抗病毒药可治疗的皮肤病

C.内分泌失调,调节内分泌可治愈的皮肤病

D.原因不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皮肤病

E.原因不明,由各种西药或中药能根治的皮肤病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解析]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有关,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43.关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不正确的是

A.多伴高热等全身症状

B.脓疱液细菌培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常有沟纹舌

D.脓疱消退后常转变成红皮病型

E.脓疱常周期性复发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脓疱液细菌培养为阴性。

44.不支持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表现是

A.角化亢进

B.基底细胞水肿

C.真皮全层致密组织细胞增生

D.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浸润

E.表皮真皮分界不清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5.银屑病转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最常见诱因是

A.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

B.外用抗生素 C.内服抗组胺药

D.继发细菌感染 E.继发真菌感染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6.寻常型银屑病出现Auspitz征的原因是

A.银屑病表皮角化不全

B.银屑病表皮棘细胞增生

C.银屑病表皮突增厚

D.银屑病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

E.银屑病真皮乳头顶部小血管被刮破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47.重症多形红斑下列不正确的是

A.高热 B.黏膜损害

C.蛋白尿 D.肝功能异常

E.心电图异常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通过临床观察重症多形红斑除皮肤黏膜损害外,一般引起高热、血液系统损害和肝损害比较常见,但是很少引起肾损害,也无心电图异常。

48.对于银屑病治疗的注意事项,不恰当的为

A.对于进行期皮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B.追求彻底治愈,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C.避免诱发因素

D.应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药

E.局限性皮损,以局部外用药为主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解析] 寻常型银屑病不宜应用激素,仅在红皮病型、关节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且伴发全身症状者可考虑短期应用。

49.下面对于重症多形红斑的治疗错误的是

A.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B.加强营养

C.防止眼部并发症

D.合并感染时给予抗生素

E.病情控制后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病情控制后激素逐渐减量。

50.红皮病见到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皮损时最可能的原发性皮肤病是

A.银屑病

B.扁平苔藓 C.玫瑰糠疹

D.单纯糠疹 E.多形红斑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010~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已过时]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C 【考点】汉字的产生与演变 【解析】隶书在八分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2.[已过时]标志着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时期()的刊刻。 A.《大藏经》 B.《十三经》 C.《十三经注疏》 D.《九经》 【答案】D 【考点】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

【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经》。《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3.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作品编辑发行 B.编辑复制发行 C.作品复制发行 D.作者编辑读者 【答案】B 【考点】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即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编辑、复制和发行。 4.中国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2020-1中的“5403”表示的是()。 A.出版序号 B.出版物号 C.出版代码 D.出版者号 【答案】D 【考点】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名称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皮肤专业知识

皮肤专业知识 一、皮肤的概念 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全身皮肤面积为 1.5- 2.0平方米;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皮肤表面柔软光滑,但从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其表面是许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组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即汗孔;长毛的开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 皮肤的厚度为0.5-4毫米,像一张纸一样,其中以眼睑上的皮肤最薄,以手掌、脚掌的皮肤最厚。各部位的皮肤特点不同,男性和女性的皮肤细腻、柔嫩程度也不一样。另外,皮肤的状况还与年龄、种族、地区、季节、职业及身体状况等有关系。 二、皮肤的结构 皮肤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1、表皮层 表皮为最外层的皮肤,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细小神经末梢。表皮由深层至表层分为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1)基底层 是表皮最深层。这层有两种细胞,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

胞。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产生新细胞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质细胞最后脱落,需要24—28天;基底细胞间夹杂着黑色素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0-80%,能产生黑色素,决定皮肤的颜色。黑色素的数目在遗传时已决定,无法改变。 (2)棘层:五层中最厚的一层,临近基底的细胞,具有分裂繁殖的能力,参与伤口愈合过程,给表皮供养。 (3)颗粒层:由细小的透明细胞组成,细胞达层成熟并开始退化,有屏障作用,能控制体内水份的流失。 (4)透明层:由细小的透明细胞所组成,仅手掌、脚掌或皮肤局部增厚时才能见到。 (5)角质层:是表皮最外一层,由紧密的鳞状细胞所组成,会不断剥落,含有角蛋白及角质脂肪。角质层为已死亡的无细胞核细胞。由10-15层扁平互相紧密交错并牢固粘合在一起的死亡角质细胞组成。角质层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10%,皮肤则干燥,出现皮屑及皱裂(含水量达到50%为饱和状态)。 2、真皮层 (1)真皮为皮肤的内层,是结缔组织之一, (2)真皮内有血管、淋巴和神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3)主要作用是为表皮供养。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 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 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

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 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 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 量的2%。 f、分泌及排泄作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的润滑光泽,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g、贮藏作用: h、代谢作用:皮肤表皮有细胞分裂、更新代谢的作用。晚上是一天之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十时至凌晨二时之间,此时如果能休息好并补充充足的营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1.下列各项中,单位名称和中文表述都正确的有(ACD)。 A.速度单位m/s:米每秒 B.质量热容单位J/(kg?K):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C.面积单位m2:平方米 D.摩尔体积单位m3/mol:立方米每摩尔 E.力矩单位N?m:牛顿米 2.编辑检查复印清样的主要目的有(ABE)。 A.确保排版质量 B.确保全书结构组成齐全 C.处理作者修改意见 D.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疏忽的问题 E.检查全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印订次序 3.书刊外部装帧设计不包括(AE)。 A.版心规格设计 B.书刊开本选择 C.书心用纸选择 D.表面整饰设计 E.页码版式设计

4.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包括(ACE)。 A.草字误判 B.原告错误 C.邻位错改 D.校样错改 E.拆字失误 5.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BCE)。 A.“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B.“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C.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D.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E.“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6.下列关于折校的表述,错误的有(CE)。 A.折校不利于校是非 B.折校是对校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C.折校是一种本校法 D.折校时,要把校样放在桌上,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进行 E.折校时,要把原稿和校样平放在桌上进行 7.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DE)。 A.通读校样时常采用本校法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皮肤生理学知识

皮肤生理学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皮肤生理学知识 第一章皮肤的总述 第二章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 第三章皮肤基本功能 第四章皮肤类型的划分及判别方法 第五章问题性皮肤分类 第六章斑形成的原因 第七章斑点部位判断身体 第一章皮肤的总述 1、人体和外界直接接触的是皮肤,一个成人的皮肤表面积约为—2平方米 2、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占人体体重的5—15% 3、厚度约(不包括皮下脂肪层)。手掌与脚掌的皮肤最厚,眼睑、外阴等处皮肤最薄。 第二章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

(一)皮肤的结构 一、表皮 在皮肤的表面,表皮内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到触觉和痛觉。因部位的不同,表皮的厚度在毫米之间。 表皮层由外到里又可分为: 1、角质层 2、透明层 3、颗粒层 4、生发层(有机层\基底层) 角质层: 角质层在美容学上称为“死皮”,它是由多层已经死亡并已角化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成分为软性角蛋白,角质蛋白不溶于水,因此角质层有防止体内水份过度蒸发的作用。若破坏了角质层,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必然会使皮肤受伤。角质层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功能 透明层: 透明层只存在于我们的手掌和足底皮肤中。具有防止毒物进入内部细胞,阻止体温散失的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颗粒层: 有核的活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兰格罕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可以折射阳光,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 生发层:位于表皮的最深部,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它具有不断增生的能力,以补充角质层死亡细胞的脱落和修复表皮的缺损。生发层又可分为基底层与棘状层。 棘状层: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与经济效益相一致 D.编辑富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 )。 A.只读光盘 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 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B )。 A.物质产品属性 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 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C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空间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C )。 A.面封 B.底封 C.内封 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 B )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 B.满90日 C.满120日 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 D )职务。 A.见习编辑 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 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B )。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D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 )。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 D )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D )。 A.着想(zhuó) B.炽热(chì) C.嗜好(shì) 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C )。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初级) 2008年08月19日 10:47 阅读次数:491 1.下列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 3.“奪”简化为“夺”,采用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C。鸶D.虒? 的简化方法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A。简化偏旁 B.保留局部?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B.这6年多来,中科院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50余人,国外杰出人才700余人。 C.《18家诗钞》卷25收录了陆游《元日读易》。

皮肤的专业知识

皮肤的专业知识 一。认识皮肤 ①: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活跃的器官之一,覆盖于人体的表面。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 。 ②:眼部的皮肤是最薄的,而以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③:皮肤具有弹性及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新陈代谢促使皮肤不断重现生机。 皮肤的基本构造 ①:胶原纤维, ②:网状纤维 ③:弹力纤维 ④:基质 ⑤:细胞 二。皮肤的分层,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另外皮肤还有一些附属器官(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 先说表皮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07到2毫米表皮没有血管,但有很多细小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压力觉等感觉. 现在说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于皮肤组织相连,于后者无明显界限,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分布着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结缔组织细胞以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较多。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的真皮较厚,约3mm以上,眼睑等处最薄,约0.6mm。一般厚度在1—2mm之间。真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皮比表皮厚,主要有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 现在说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属于间叶组织,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此外,皮下组织内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以及毛囊(乳头部)。脂肪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约为94微米,打折可达120微米。胞质内充满脂质、少数线粒体和较多游离核糖体,胞核挤向边缘切变扁平。脂肪细胞聚集,想成大小不一的脂肪小叶,其间以纤维间隔为界(脂肪小叶间隔)。皮下组织内富有血管,由小叶间隔小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伸入脂肪小叶并围绕着每个脂肪细胞。毛细血管基底膜于脂肪细胞胞膜紧密接触,有助于血液循环和脂质的输送。皮下组织分布于真皮和肌膜,上方于真皮、下方与肌膜密接,光不予体表,形成所谓脂肪层,占体重的18%。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而有明显差异。 三。皮肤的作用 1、保护作用(含角质层,透明层) 2、感觉作用(有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构造

人体皮肤构造 一、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健康完美?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无瑕、吹弹可破的健康肌肤,到底什么样的皮肤才算完美呢? a.完美的皮肤是弱酸性的,PH值4.5-5.5之间; b.肤色方面:白里透红、亮泽明晰; c.触感方面:持续微润、柔软、嫩滑、细腻、紧实、指按有弹性; d.免疫方面:不易损伤、过敏、自然修复快,具备抵抗外界损伤、侵害、疾病的免疫能力。 二、皮肤的三大组成部分: 认识皮肤的组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皮肤问题出现时,到底是哪个部分有异常,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皮肤分为三大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表皮:Ⅰ、角质层——保护作用,抵抗摩擦、阻止体液外渗、抵御化学物质侵害。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角化过程需28天,水分含量为15% -25%,低于10%以下,皮肤会干燥长细纹、皱纹。 Ⅱ、透明层——保护、折谢光线,防止水分、化学物质及电解质等通过。有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只有手掌、脚掌 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Ⅲ、颗粒层——由3-5层梭形或菱形扁平活细胞构成。角质层过度层,可以 吸收外部营养物质,防止水渗透屏障作用,故可以存水分,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 着重要的作用。 Ⅳ、棘细胞层——由8-12层细胞紧密结合在一起,细胞大且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为表皮层中最厚一层。其主要功能:吸收淋巴液的营养成分,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Ⅴ、基底层——由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细胞构成。是表皮层最下层,与真皮层呈

波浪式相接。由黑色素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基底细胞有分裂繁殖能力,故又称 生长层。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可以吸收阻挡紫外线保护作用,黑 色素细胞过度分裂,沉积,形成各种斑点,堆积在肌肤表层。 真皮层:Ⅰ、乳头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有球状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与表皮的营养供给及体温的调节有很大关系。脸部呈红或白,依部分血液量的多少而定,几所有 的炎症,均与乳头层有关。 Ⅱ、网状层——由较厚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纤维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 成密网状,使皮肤富有弹性和韧性。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组成,占 真皮层95%。 皮下组织:厚度为真皮层的5倍,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形成,含有动脉、静脉、汗腺、神经及深部毛囊,是人体脂肪存放之地,所以亦称为皮下脂肪组织。 三、皮肤有哪些缺一不可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每一种功能都有维持皮肤健康美丽的作用,任何一种功能的残缺都会使皮肤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需要及时调整。 Ⅰ、保护功能Ⅱ、调节体温功能Ⅲ、分泌和排泄功能Ⅳ、吸收功能Ⅴ、感觉功能Ⅵ、呼吸功能Ⅶ、免疫功能Ⅷ、反应身体健康状况Ⅸ、储存血液功能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表皮之构造 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 1. 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吸水性强, 约含7%脂质及15~20%水份。水份若低于10%时,皮肤会 呈现干燥;若高于25%,则皮肤易起瘢痒。 2. 健康皮肤的角化很规律,平均约21~28天。 □透明层 手掌和脚底分布最多,比其它部位结实。 □颗粒层 1. 细胞原形质中含有大量透明角质(晶样角质)颗粒。 2. 晶样角质能将光线强烈折射,但溶于碱性溶液的食盐水。□有棘层 1. 细胞层占表皮大部份(表皮最厚的一层),通常由数层到 十数层。 2. 下层细胞接近圆柱状,愈上层愈成横向多角形,各细胞成 幅射状放出刺状细胞突起,与邻接之细胞彼此连络,负责 输送营养。

3. 进行细胞分裂的重要层,连基底层称种子层。 □基底层 1. 位于表皮最底层,邻接真皮,由真皮乳头体中的毛细血管 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2. 平常产生定量麦拉宁色素,成颗粒状存在,可使强烈阳光 不透过身体内部,具保护皮肤、吸收并贮存热能,可保温 及提高细胞的生活机能。 ■真皮之构造 皮肤的真皮层,主要由结合织纤维束形成,又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 □乳头层 富结合织纤维,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藉而对表皮补给营养。□乳头下层 负责乳头层与网状层之联络工作,最重要之工作乃储存丰富的水份。 □网状层 含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是非常强韧的一层,主要成份为胶原质和弹性硬蛋白。具有弹簧般的构造,能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带给皮肤弹性,随年岁增长渐渐衰退,易生皱纹。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真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A.西夏文 B.八思巴字 C.突厥文 D.朝鲜文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恒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 B.编辑是通过创作作品对信息进行开发 C.复制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D.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晶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 参考答案:B 第4题: 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自我修养 B.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C.加强制度化建设 D.加强经营活动 参考答案:D 第5题: 作者自投的图书稿件,其编辑过程一般不包括()环节。 A.组稿 B.审稿 C.编辑加工 D.校样处理 参考答案:A

第6题: 关于出版社业务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部门主要保证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的质量 B.校对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 C.出版部门负责全社出版计划的制定 D.发行部门负责促进出版物在市场上顺利流通并实现其价值参考答案:C 第7题: 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在编辑指导下练习组稿 B.练习撰写书评 C.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D.在编辑指导下加工稿件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选题中,不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A.《云南自助游地图集》 B.《青少年性教育读本》 C.《日本动画选编》 D.《××市机关名录》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原始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为自然人作者,一为()。 A.合作作者 B.演绎作者 C.视为作者的组织 D.作品创作的组织者 参考答案:C 第11题: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包括()。 A.表示停顿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详细答案

06年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 A.凄B.逸 C.鸶 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2008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全部的试题均为独家提供,请尊重版权,不要侵权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2008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初级) 一、单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物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只读光盘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A.物质产品属性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A.文字B.图表 C.天头和地脚D.间空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A.面封B.底封 C.内封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B.满90日 C.满120日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职务。 A.见习编辑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B.1个月 C.3个月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A.着.想(zhuó)B.炽.热(chì) C.嗜.好(shì)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16.下列各句中,数量词使用不当的是()。 A.上学我俩一起走吧 B.下午两点整举行开幕式 C.今年海南产的香蕉销量比往年下降了两倍多 D.一辆载重卡车缓缓地驶出 17.下列各组词,不属于副词的是()。 A.更最非常特别略微至少 B.能够可以应当必须敢肯 C.立刻曾经渐渐忽然始终永远 D.简直索性竟然难道莫非未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