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II试题(A卷)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II试题(A卷)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II试题(A卷)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II试题(A卷)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II试题(A 卷)

————————————————————————————————作者:————————————————————————————————日期: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5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Ⅱ_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 120__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_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评阅人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把一个五进制计数器与一个四进制计数器串联可得到进制计数器。

A.4

B.5

C.9

D.20

2.下列逻辑电路中为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A.变量译码器

B.加法器

C.数码寄存器

D.数据选择器

3.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的计数器。

N

A.N

B.2N

C.N2

D.2

4.要产生10个顺序脉冲,若用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CT74LS194来实现,需片。

A.3

B.4

C.5

D.10

5.若要设计一个脉冲序列为1101001110的序列脉冲发生器,应选用个触发器。

A.2

B.3

C.4

D.10

6.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功能。

A.读/写

B.无读/写

C.只读

D.只写

7.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内容,当电源断掉后又接通,存储器中的内容。

A.全部改变

B.全部为0

C.不可预料

D.保持不变

8.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内容,当电源断掉后又接通,存储器中的内容。

A.全部改变

B.全部为1

C.不确定

D.保持不变

9.一个容量为512×1的静态RAM具有。

A.地址线9根,数据线1根

B.地址线1根,数据线9根

C.地址线512根,数据线9根

D.地址线9根,数据线512根

10. PROM 的与阵列(地址译码器)是 。

A.可编程阵列

B.不可编程阵列

C.可编程阵列

D.不可编程阵列

二.分析题(共2小题,共20分)

1、 如图一由JK 触发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回答如下几个问题?(共14分)

(1) 这是同步电路还是异步电路,是moore 型电路还是mealy 型电路?(3分) (2) 分析电路的功能,画出完整的状态转换图和逻辑表达式?(9分) (3) 该电路具备自启动功能吗?(2分)

2、 如图二由D 触发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回答如下问题?(共6分)

(1) 分析电路功能,画出电路的时序图?(4分)

(2) 根据电路中触发器所具有的功能以及触发脉冲级连的特点,总结这类电路的组成与级连

规律? (2分)

三. 解答题(共2小题,共15分)

1D

Q C1

FF0 1D 0

Q C1 FF1 1D

Q C1

FF2 CP

图二

图一

1J Q 0

1J Q 0 1J Q 0

& & &

Z

FF

FF FF

CP

"1

1.化简下表的原始状态图。(8分)

X 0 1

A C/0 B/1

B F/0 A/1

C D/0 G/0

D D/1 E/0

E C/0 E/1

F D/0 G/0

G C/1 D/0

2.建立一个模5的加1/加2计数器的原始状态图和原始状态表。其中设控制输入信号为X,当X=0时加1,X=1时加2,Z为输出,表示计满5个脉冲。(7分)

五、(14分)分析下面的VHDL语言实现的功能,并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eqcomp is

port ( a,b:in std_logic;

equals:out std_logic );end eqcomp;

architecture behave of eqcomp is begin

comp:process (a,b)

begin

if a=b then

equals<='1';

else

equals<='0';

end if;

end process comp;

end behave;

1.描述一下第3、4、9行的具体功能?(6分)

2.此代码实现什么功能的器件?(2分)

3.试用数据流的方法,描述该段代码的结构体?(6分)六、综合分析设计题(共2小题,共21分)

1、 可编程逻辑阵列实现的显示译码电路如图所示:(12分) (1) 说明该可编程逻辑阵列是哪种阵列;(2分) (2) 写出输出函数g a Y Y 的逻辑表达式;(7分)

(3) 说明当变量DCBA 分别为0100和1001时,i Y 后接的七段LED 管各应显示什么字形? (3

分)

(4)

什么字

形? (3分)

2、分别采用置位法和复位法,用74LS161来构成一个十二进制计数器。(9分)

A

A

B B

C

C D D a

Y

b Y

c Y

d Y e

Y f

Y g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e f g

74LS161

Q 0 Q 1 Q 2 Q 3

1 Q

2 Q

3 CT T LD

CT T CT P CP

CO LD

古代汉语试题2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2及答案(2)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 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 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4、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 ( )( )( )( )( ) A、惟兄嫂是依。 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 ( )( )( )( ) ( ) 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C假借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无”与“勿”是古今字。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许慎__。这是中国_文字学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93532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张相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特殊语辞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衣___,声符为__“裁”无“衣”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字形___,如“叔”的本义是__手拾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劝勉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转注:建类一首,同类相受。 偏义副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不表意,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副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该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成熟)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屡次)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安抚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放松警惕)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外交使节)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咨询,征求意见)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劳苦)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拜访) 9、师进次于陉。(临时驻扎)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向后退)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误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馈”赠送,窥探)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站起来,才干)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走向,接近)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遭受)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胸襟宽大)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言语真实) 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数词置于整个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动词“者”。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表比喻;表复杂内容;表原因(加举例)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 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每题2分,共10分)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 作动词;戴上礼帽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作药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 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动词的 使动用法;使……产生 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剑:名词作状 语;表示工具,用剑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 分,共10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此 “作主语;”“谁”作谓语。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表被 动,“于”引出主动者。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句, 用“实”复指否定句中。 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双宾语句,“夺” 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否定 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 的要释出。(每题2分,共10分) 1、太后盛气而揖之。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3、宣子未出山而复。 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1、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2、介词,用在 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 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疑问代词,表 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 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 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 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 “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 ‘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 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 因率兵东略定齐地。也,地,狄,奴, 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儋,氏, 王。”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 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 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 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 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 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 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 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会意是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 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 字。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 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 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 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 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的一组是(B) B 取尖安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C 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 )A肖 4、下面全为异体字(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 外的写法,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的一组是(C ) C賸剩笋筍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B ) B 本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 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联绵词是一个古老而又常 新的词类,上到经书传书,下到现当代作品,联 绵词都很活跃。而中学生又常在联绵词上犯一些 错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拓 宽对联绵词的再认识。)的是(D )A恭敬 B动 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词组,又称短句、 短语,在文法概念中是指完整句语中的片段。在 日常的语言中,一个词组可以指的是单词的任何 聚合。在语言学当中,一个词组是单词的一个群 组(有时是一个单词),在句子的语法中,它作为 一个单个的单元而起作用。从语法层级的角度上 看,词组要比字句的等级更低。的是(A )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8、《方言》的作者是(D )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D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B ) B公赐之食。 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 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 540 )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辐 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和(综合式引 申)。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形符)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假 借字)和(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 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古今)字,“民归之, 由水之就下”中“由”通(犹)。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朕)。 7、采取(绘形象物)或(烘托象物)两种 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同音替代)。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20)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亟请于武公,公 弗许。3、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 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5、凿户牖以为室。 6、 于予與何诛?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8、 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10、夏,楚子使屈完 如师。 (二)指出下列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2×5) 1、宋何罪之有?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 池。3、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5、使民重死而 不远徙。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 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 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 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 最重要的变革?(11)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 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 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 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 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 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 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 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1)余姑 翦灭此而朝食!”(2)不介马而驰之。(3)郤克 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张侯曰:“(4)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 折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 “自始合,(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矣!” 答案: 三、(一)1、城墙;2、屡次;3、跌倒,比喻失 败;4、武器;5、房门;6、谴责、责备;7、渡 口;8、出卖;9、吝惜、舍不得;10、往、到…… 去。答错1个扣1分。 (二)1、“何罪”作动词“有”的宾语,依靠“之” 前置。(2分) 2、“方城”、“汉水”分别作介词“以”的宾语, 前置。(2分)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自”的宾 语,前置。(2分)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和答案讲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庄子》又名()。 [A]《南华经》[B]《道德经》[C]《五千言》[D]《道德真经》 2、《庄子》约成书于()。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春秋末期[D] 夏商时期 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B]《尚书》[C]《五千言》[D]《道德真经》 4、衍文也叫()。 [A]衍字[B]繁字[C] 减字[D] 增字 5、《别赋》是()的作品。 [A]江淹[B]孟子[C] 班固[D] 班超 6、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7、()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A]《荀子》[B]《论语》[C] 《孟子》[D ] 《庄子》 8、骈体文,产生于(),在六朝则广为流行。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魏晋时代[D] 夏商时期 9、《吊屈原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 10、《文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 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 4、饮于河渭。 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惟草木之零落兮。 3、君子引而不发。 4、臣伏读圣旨。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目录(打印版) 古代汉语试题(1).....................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1)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2).....................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2)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3).....................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3)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4).....................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4)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5).....................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5)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6)..................... 错误!未定义书签。试题(6)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9、师进次于陉。

最新古代汉语第2阶段测试题(语法)2b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宾语前置 4、辅助性代词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其原来的词性、活用后的词性及其活用的标志)。 1、晋灵公不君。 2、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3、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列子·说符) 4、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5、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史记·赵充国列传) 6、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许行)) 7、再火,令药熔。(沈括《活板》) 8、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9、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1

10、陛下不能将兵。(《史记·淮阴侯列传》) 11、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公羊传·宣公六年》) 12、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13、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5、庚午,围宋,门于桐门。(《左·传襄公十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和动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 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史记·游侠列传) 3、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4、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6、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7、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8、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9、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10、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史记·田单列传》) 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的词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能。(荀子?非十二子) 2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第2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第2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韵目 2、之为言 3、粘、对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古代汉语试题2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度学期《古代汉语》考试试卷(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系别:中文系应试年级:级应试专业:语文教育专业 1.“旗”的意符是,音符是。 2.省声字指的形声字。 3.异体字指的字。 4.词义的转移是指。 5.“故不能推车而及”的“及”是的意思。 6.“殷”的本义是,“左轮朱殷”的“殷”是指。 7.“征”和“伐”这组同义词的差异在于。 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句中的“之”是词,作用是。 9.“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句中偏义复词是,偏在。 10.“从左右,借肘之,使立于后。”句中的“肘”的活用情况是。 二、判断题。(10分)

1.“哀、衷、辫、街”是内形外声字。() 2.“泪”和“涙”是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3.一个联绵词只有一种书写形式。() 4.“没死而闻”的“闻”是动词使动用法。() 5.“江南金锡不为用”的“用”指用的东西。() 6.“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的斧斤是同义复词。() 7.“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句子不是判断句。() 8.“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句中的“相”替代第二人称代词宾语。()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戳乎?”句中的“为”可译为“被”() 10.“岁”的本义是岁星(木星)。“非我也。岁也“一句中的“岁”使用的是本义。() 三、单项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句中的“产”字作“生产、生育、出生”的解释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谬公用之。 D、此物固非西产。 2.下列各句中的“难”字作意动用法的是() A、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戳之不祥。 C、当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嘎嘎乎其难哉? D、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古代汉语试题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1豕;象形:象猪形2字;会意:从从子3荆;形声:从刑声 4刃;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5牧;会意:从攴从牛6闽;形声:从虫门声7车;象形:象车形8豫;形声:从象予声 9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10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1、行:象形:象道路形 2、颍:形声:从水顷声 3、逐:会意:从辵从豕 4、豫:形声:从象予声 5、寸:指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 6、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7、益:会意:从水从皿 8、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好:会意:从女从子 10、鱼:象形:象鱼之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1、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舍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共供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娴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反返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信武果B取尖安C从休亡D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A建类一首,同意相受B比类合谊,以见指撝C以事为名,取譬相成D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B服C期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阙掘咏咏B沽酤预豫C賸剩笋笋D陈阵泪泪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B本义C假借义D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B动静C恐惧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B许慎C段玉裁D扬雄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着,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堤”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就是( C)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就是( D )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下列四组字中,全就是象形字的一组就是( A )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就是( )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 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就是( )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 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就是( ) 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 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 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就是( )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就是( )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就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就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就是 (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就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4、下列各句中,“就是”充当前置宾语的就是 ( )( )( )( )( ) A、惟兄嫂就是依。 B、无乃尔就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就是问。 D、就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就是之谓乎? 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就是 ( )( )( )( ) ( ) 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就是( )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就是( ) 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就是( )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2020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39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C)。 A.《国语》 B.《左传》 C.《史记》 2.“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中的“华”使用的是(A)。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3.写词时依据的乐谱,称为(A)。 A.词调 B.词牌 C.词谱 4.古人把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叫作(C)。 A.韵目 B.用韵 C.韵部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的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B.直译比意译更灵活 C.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辞赋是一种散文体裁 B.“辞”是指楚辞和模仿楚辞的作品 C.“赋”本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 7.离析经文文句,也叫(A)。 A.断句 B.整理 C.分析 8.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A)种。 A.两 B.三 C.四 9.下列学者中,不属于汉代学者的是(B)。 A.毛亨 B.孔颖达 C.马融 10.下列加点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的一项是(A)。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B.粤有生民,伏羲始君。(《文选?为贾谧作赠陆机》) C.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11.“太后之色少解”中“少”的词性和意思是(B)。 A.副词,很少 B.副词,稍微 C.数词,多少 12.表示自我称呼的是(C)。 1

古代汉语试题库完整

古代汉语试题库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下列关于“园圃”的说确的是 c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 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c 。 A 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b。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稍蚕食。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c。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 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东北话基础上形成的。 6、辟避、诒贻、凭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游、 修修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 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诒贻、憑凭、谕喻。 7、“孟尝君顾谓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本义义。 三、名词解释 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 字取韵母和声调(1)。 3、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 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东师-古代汉语(2)20春在线作业2答案

古代汉语(2)19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两字韵相同为叠韵 C.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 答案:C 2.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答案:B 3.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答案:C 4.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A.犹豫 B.春分 C.葡萄 D.灼灼 答案:C 5.“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A.之淡药铎 B.之谈药锡 C.支宵觉耕 D.支侯觉铎 答案:B 6.“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中“户”的文中义是() A.户主 B.门户 C.房门 D.窗户 答案:C

7.“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中“权衡”属于() A.一个单音词 B.一个复音词 C.一个词组 D.一个单纯词 答案:C 8.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A.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答案:D 9.“技经肯綮之未尝”中“綮”的意思是() A.筋骨聚结处 B.关节 C.骨节间的空隙 D.大骨头 答案:A 10.对“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 A.词义指果园和菜圃 B.偏义复词,指果园 C.偏义复词,指菜圃 D.连绵词,种果和菜的地方 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1.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 A.扶摇 B.险阻 C.夭阏 D.饥饿 答案:AC 12. A.选择图中A选项 B.选择图中B选项 C.选择图中C选项 D.选择图中D选项 答案:AD 13.下边句子中,不含有重言的有

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_2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分) 1.(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史记·孝文本纪》)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4.欲影正者端其表。(《盐铁论·疾贫》) 5.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史记·赵世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1.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记·孔子世家》) 2.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王符《潜夫论》)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10分)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战国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记·孝文本纪》)4.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罗梁录》卷二十《角抵》)5.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梁传·僖公二年》)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分)。 (1)兵败()陈涉,地夺()刘氏。(《汉书·贾谊传》)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4)吏当广所失亡多。()虏()生得,当斩。(《史记·李将军列传》)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