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TMS320C6455高速SRIO接口设计

(完整版)TMS320C6455高速SRIO接口设计

(完整版)TMS320C6455高速SRIO接口设计
(完整版)TMS320C6455高速SRIO接口设计

TMS320C6455高速SRIO接口设计

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纳、遥感、图形图像处理和语音处理等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工艺的进入深亚微米时代,新的功能强劲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也相继推出,如ADI(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的TigerSHARC系列和TI(德州仪器)公司的

C6000系列,但是,要实现对运算量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的DSP 算法,如对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Chirp信号检测与估计,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高频地波雷达中的自适应滤波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等算法,单片DSP 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这些挑战主要涉及两个主题:一是计算能力,指设备、板卡和系统中分别可用的处理资源。采用多DSP、多FPGA系统,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二是连接性,从本质上说就是实现不同设备、板卡和系统之间的“快速”数据转移。对于一些复杂的信息系统,对海量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多DSP之间、DSP与高速AD采集系统、DSP与FPGA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是影响信号处理流程的主要瓶颈之一。TI公司最新推出的高性能TMS320C6455(下文称C6455)处理器,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同时集成了高速串行接口SRIO,方便多DSP以及DSP与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速实时处理和传输的要求。本文在多DSP+FPGA通用信号处理平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DSP间,DSP与FPGA间的SRIO 的数据通信和加载技术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这些技术包括了目前SRIO接口的各种应用方式,可作为SRIO接口及C6455开发提供参考[1-3]。

1 C6455特性及SRIO标准介绍

C6455是目前单片处理能力最强的新型高性能定点DSP,它是TI 公司基于第三代先进VeloviTI VLIW(超长指令字)结构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最高主频为1.2GHz,16位定点处理能力为9600MMAC/s。C6455建立在增强型C64x+ DSP内核基础之上,代码尺寸平均缩短了20%至30%,周期效率提高了20%。C6455不仅是内核的增强和运算速度的提升,相比以前的芯片,集成了丰富的外围接口,如千兆以太网控制器,66 MHz PCI总线接口,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新的外设接口SRIO,全双工工作时,四个端口峰值速率每秒高达25 Gbits,解决了DSP高速数据传输的瓶颈,降低了开发多处理器系统的难度[4-5]。

RapidIO是新一代高速互连技术,已于2004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协会(IEC)

批准为ISO/IEC DIS 18372标准。RapidIO互连定义包括两类技术:面向高性能微处理器及系统互连的Parallel RapidIO接口;面向串行背板、DSP和相关串行控制平面应用的Serial RapidIO接口。SRIO支持编程模型包括基本存储器映射IO事务、基于端口的消息传递和基于硬件一致性的全局共享分布式处理器。

SRIO互连架构是一个开放的标准,满足了嵌入式基础实施在应用方面的广泛需要。可行的应用包括多处理器、存储器、网络设备中的存储器映射I/O器件、存储子系统和通用计算平台。这一互连技术主要作为系统内部互连,支持芯片到芯片和板到板的通信,可以实现从1Gbps到60Gbps的性

能水平,在高速互连方面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

2 C6455间的SRIO通信

2.1 C6455间的接口互连

C6455内嵌了SRIO模块,拥有4个全双工的port(端口),支持SRIO 1x/4x串行协议。每个port支持1.25Gbps、2.5Gbps、3.125Gbps的波特率,每个port可以单独构成1x模式,也可以四个port共同构成4x模式。SRIO采用的是CML(电流型逻辑)电平,布线时必须遵循布线约束。为了最小化来自接收方100欧终端电阻的反射,差分对应该具有50欧的阻抗,并且差分走线必须等长。在接收端串接耦合电容,隔离直流偏置。图1是两片C6455之间SRIO接口设计。

2.2 包格式

SRIO的传输操作是基于请求和响应机制,包(packet)是系统中端点器件的通信单元。图2

是一次传输操作的流程图。首先由发起者产生一个传输请求,请求包被传输到相邻的交换器件,从而进入交换结构,通过交换机构这个完整的请求包被转发到目标器件。目标器件根据请求完成相应操作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包,经过交换机构传回到发起者。此时一个完整的传输过程完成。

SRIO有三个层的协议共同组成,每层协议在包中都有体现。图3给出典型的请求包和响应包的包格式示意图。

请求包以物理层字段开始。S位指示这是一个包还是一个控制符号,AckID表明交换结构器件将使用控制符号来确认哪一个包,Prio字段指示用于流量控制的包优先级,TT为目标地址和源地址字段指示传输地址的机制类型、报应被递送到的器件的地址和产生包的器件的地址,Ftype表示正被请求的事务,长度字段等于编码后事务的长度,SRIO事务数据的有效载荷长度从1到256字节不等,源事务ID指示发送器件的事务ID,SRIO器件在两个端点器件间最多允许256个未完成的事务。对于

存储器映射事务,跟随在源事务ID后面的是器件偏移地址字段,用于指示数据的存放地址,CRC为校验码。

响应包与请求包类似,状态字段指示是否成功完成了事务,目标事务ID字段的值与请求包中断事务ID字段的值相等。

2.3 SRIO基本读写和门铃操作

根据包的格式的不同,将事务划分成很多类型,其中最重要的类型有三种:NREAD(基本读操作)、NWRITE(基本写操作)、DOORBELL(门铃操作)。通过这三种类型的组合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存储器读写操作。在介绍读写操作之前,先介绍一下与SRIO有关的DMA操作。

在C6455上,SRIO数据传输和DMA传输是结合的。此DMA与EDMA方式是独立的,当进行SRIO传输时,DMA以自动方式启动。对与发送方来说,DMA将数据从L2 SRAM搬移到SRIO 端口,对于接收方来说,DMA将数据从SRIO端口搬移到L2 SRAM内存。因此,在进行传输时,读写地址是直接显示在包里的,而且此地址就是被读写的DSP的地址。换句话说,DSP可以对另一片DSP的L2 SRAM直接进行读写操作。图4就是自动DMA的传输操作。

读写操作和门铃操作主要由图5中的7个寄存器进行控制,这些寄存器里的值会自动加入到包中。在SRIO总线上,每个SRIO设备都有一个相应的设备地址,设备地址好比一个SRIO设备的ID,用于区别不同的SRIO设备。当SRIO总线上的一个SRIO设备进行读写访问时,它发送的包就含有设备地址,只有自身设备地址与包的设备地址符合的SRIO设备才会对此次传输做出响应。SRIO Address MSB和SRIO Address LSB共同构成64-bit寻址,指示的是被访问SRIO设备的地址。开发板上只用到32-bit寻址,因此,SRIO Address MSB为0,SRIO Address LSB指示的是被访问的DSP的地址。DSP address指示的是本地DSP的地址。Byte_count这一项给出的是传输字节数,一次读写操作(可以是很多包)最多可以传送4Kbytes的数据。DestID是目标设备的ID号,用来区分SRIO总线上的设备。Drbll Info用于门铃事件,通过此位段的设置,从而向目标DSP产生中断。Packet Type用来指示此次传输的类型,例如NREAD、NWRITE和DOORBELL等。

图6是SRIO模块的NREAD、NWRITE和DOORBELL程序编写流程图。首先初始化SRIO端口,此过程主要需要配置和使能PLL模块,使能并配置接收模块,使能并配置发送模块,使能并配置中断模块。配置这些模块特别要注意的是使主DSP和从DSP的时钟模块工作在相同的波特率。初始化完成后,查询SRIO链路是否成功建立,如果SRIO链路没有建立,则重新初始化SRIO端口,直到SRIO链路建立为止。链路建立后就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和门铃操作,两片DSP之间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实际测试表明,DSP间的数据传输可工作于1x和4x模式,每种模式可以正常工作于每通道3.125Gbps 的传输速率。

3 C6455间的SRIO加载

3.1 C6455引导模式

在C6455的地址空间0x00100000到0x00107FFF集成了32K的内部ROM。此ROM中固化了一段“boot loader”的引导代码,它主要作用是在DSP上电时,对DSP进行必要的配置,以便辅助HPI/PCI/SRIO等接口进行加载;另外,它还可以将代码从外部存储器读到内部L2 SRAM,以完成代码加载。

C6455复位和上电时的引导模式主要有:NO BOOT模式,主机引导模式,FLASH引导模式,主I2C引导模式,从I2C引导模式,SRIO引导模式。C6455的EMIFA端口引脚EMIFA [0:19]和ABA[1:0]被复用作配置引脚,和专用引脚PCI_EN一起构成C6455的硬件配置引脚。采用哪种引导模式,由复位或上电时采样管脚BOOTMOOD[3:0]来决定[7-9]。表1是引导模式选择方式。

对被加载的从DSP来说,设置BOOTMOOD[3:0]=1x00,此时为SRIO引导模式,SRIO被配置成四个1x端口,由port0对从DSP进行加载。另外,差分晶振选择125M的时钟源。上电后,固化在从DSP内部ROM的“boot loader”对从DSP进行一些必要的初始化配置:

使能全局中断,SRIO的中断管脚被使能,使从DSP可以接收来自主DSP的中断;

boot loader配置PLL1模块为15倍频,也就是使内核工作在750MHz;

boot loader初始化从DSP的SRIO端口,使SRIO的时钟模块配置成1.25G。

主DSP对SRIO端口进行初始化配置,并将时钟模块配置成1.25G。此时主DSP与从DSP之间互相发送同步信息,直到链路建立。链路成功建立以后,主DSP执行NWRITE操作,将待加载程序装载到L2 SRAM内存中。代码装载完成后,执行门铃操作,向从DSP发送中断,从DSP收到中

断后脱离“挂起”状态,从地址0x800000处运行程序,加载过程结束。图7便是SRIO引导过程。实测表明,主DSP通过FLASH加载完成后,可通过SRIO接口对从DSP完成加载。

4 C6455与FPGA等构建SRIO网络

SRIO与微处理器总线类似,它在硬件中完成存储器和器件寻址以及分组处理,降低了用于I/O 处理的开销,减小了延迟。一个运行于3.125 Gbps的4通道SRIO链路能在完全保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提供25 Gbps的流量,保障了海量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SRIO网络建立在两个“基本模块”基础之上:端点设备(Endpoint)和交换设备(Switch)。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简单的端点到端点互联,一种是端点到交换设备的互联,端点设备负责收发数据包,交换设备负责在端口之间传递数据包,但不负责数据包的解释。通过Switch交换,可以构建一个CPU,DSP以及FPGA不同平台互联互通的数据传输网,进行共享式或分布式处理。图8给出了SRIO网络的构建模块。

C6455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但对于并行算法,采用FPGA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本文以SRIO为桥接,设计了一个C6455和Xilinx Virtex-4 FPGA两者相结合的处理平台,C6455和Virtex-4都有丰富的接口,该平台不但实现了C6455与Virtex-4之间的数据传输,还实现了PCI、网络MAC、USB 等不同协议域之间建立数据流。结构如图9所示。

SRIO系统由一块主C6455管理,可加载另外2片C6455,也可建立SRIO到SRIO,PCI到SRIO,MAC到SRIO等数据流。Xilinx公司根据最新的RapidIO v1.3规范设计了其端点IP解决方案,同时集成了PCIe,以太网MACs等IP核,PCIe的32/64位地址空间(基地址)可自动映射至34/66 位SRIO地址空间(基地址)。PCIe应用程序通过内存或I/O读写与C6455通信。这些事务均可通过流写入、原语和确认读/写事务(SWRITEs, ATOMIC, NREADs, NWRITE/NWRITE_Rs)等I/O操作映射至SRIO空间。以实现从PCIe到SRIO或从SRIO向PCIe的转换,从而在各个协议域之间建立数据流。

5 结论

在C6455等高端DSP中,SRIO已逐渐成为主流数据互连方式之一。SRIO具有引脚少、I/O处理开销低、可达3.125Gbps高速率等优势,C6455间的SRIO通信设计和基于SRIO的加载技术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而基于DSP和FPGA的SRIO网络设计降低了多处理器集成的难度,可方便进行共享式或分布式处理,构成具备共享带宽和强大处理能力的通用处理平台,从而更好地解决“强大计算能力”和“快速数据传输”两大挑战。

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讨论了基于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的实现。该系统采用TI公司的TUSB3210芯片作为USB通信及主控芯片,完全符合USB1.1协议,是一种新型的数据采集卡。 关键词:USB A/D FIFO 固件 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在瞬态信号测量、图像处理等一些高速、高精度的测量中,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现在通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一般多是PCI 卡或ISA卡,存在以下缺点:安装麻烦;价格昂贵;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地址、中断资源限制,可扩展性差;在一些电磁干扰性强的测试现场,无法专门对其做电磁屏蔽,导致采集的数据失真。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1995年康柏、微软、IBM、DEC等公司为解决传统总线不足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标准。该总线接口具有安装方便、高带宽、易于扩展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基于USB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充分利用USB总线的上述优点,有效解决了传统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缺陷。 1 USB数据采集卡原理 1.1 USB简介 通用串行总线适用于净USB外围设备连接到主机上,通过PCI总线与PC内部的系统总线连接,实现数据传送。同时USB又是一种通信协议,支持主系统与其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USB器件支持热插拔,可以即插即用。USB1.1支持两种传输速度,既低速1.5Mbps和高速 12Mbps,在USB2.0中其速度提高到480Mbps。USB具有四种传输方式,既控制方式(Control mode)、中断传输方式(Interrupt mode)、批量传输方式(Bulk mode)和等时传输方式(Iochronous mode)。 考虑到USB传输速度较高,如果用只实现USB接口的芯片外加普通控制器(如8051),其处理速度就会很慢而达不到USB传输的要求;如果采用高速微处理器(如DSP),虽然满足了USB传输速率,但成本较高。所以选择了TI公司内置USB接口的微控制器芯片 TUSB3210,开发了具有USB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卡。 1.2 系统原理图

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 打招呼并判断用户是否使用该程序 1)获取数据确认用户使用该程序时提醒用户输入数据 判断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并将合法数据存入数组 循环体1:控制第一个运算符 2)运算部分循环体2:控制第二个运算符 循环体3:控制第三个运算符 比较运算部分的结果与24:采用3个循环结构 3)输出结果打印出第一个可能的结果,终止程序 输出 没有结果时输出提示信息,终止程序 详细设计 先来分析输入部分的设计原理,作为程序的设计者,和用户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所以开头设计了一个打招呼函数,在该函数中向用户说明程序的功能并征求用户是否开始该程序。这样的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不仅如此,在输入数据时,设计一个循环结构,用来检测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合法,如果超出取值范围会提醒用户重新输入。这样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数据的获取任务。 基于穷举和简化算法结构两个出发点,该程序主体采用的是循环结构。 首先,考虑到四个数之间只能有三个运算符,每种运算符都有四种可能(加、减、乘、

除)。所以总共有4*4*4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暂不考虑家括号下的运算顺序),所以我设计了三重循环。分别以i,j,k作为计数变量,先固定i、j保持不变,k从0变到3,分别表示按照加、减、乘、除的方式依次循环,然后再让i保持不变,让k由0变到1,再将k循环从0到3循环一次,以此往复就可以把运算符所有可能的组合穷尽。 当然这是算法实现的基本过程,而在将运算方式(加、减、乘、除)与计数变量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函数。函数可以对两个整数进行处理,要使其根据计数变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类型的运算,就叫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在执行函数功能时让它作为开关(在该程序中,0代表加,1代表减,2代表乘,3代表除)就可以了。 最后一部分即输出部分给出了运算结果,先采用循环结构比较结果值与24是否相等(由于计算机本身精度的原因,其实只要当结果和24的差值足够小时就可以确定这种可能是可以得出24的),如果判断成立,马上输出结果并停止进一步的循环检测(减少运算量,提高效率);如果没有可能,就输出“NO SOLUTION!”提醒用户所输入的四个数无法组合形成24。在这一步就会发掘出运算部分的四维数组的优势,中括号中的数字组合刚好对应一定的运算方式,在打印过程中就有章可循了。 总的设计思路还是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问题进行的,其中不乏很多以前没有实践过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会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电脑本身的数据结构、精度等等。所以一个完整的程序需要合乎逻辑的算法,以及多方面的考虑和技术的支持。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写法(仅供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 1.3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1) 1.3.1 本论文的目的 (1) 1.3.2 本论文的内容 (1) 1.3.3 作者主要贡献 (2) 1.4 国内外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2) 1.5 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1.5.1 需求分析问题 (2) 1.5.2 数据库设计问题 (2) 1.5.3 三层结构设计问题 (3) 1.5.4 代码实现问题 (3) 1.5.5 页面设计问题 (3) 1.6 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3) 1.6.1 实现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 1.6.2 实现用户信息的管理 (3) 1.6.3 实现学生成果信息的发布与管理 (4) 1.6.4 实现对学生信息及成果信息的查询 (4) 1.6.5实现用户间学习交流的留言、评论功能 (4) 第二章系统分析 (5) 2.1 系统需求分析 (5) 2.2 采用的关键技术介绍 (6) 2.2.1 https://www.doczj.com/doc/7713397461.html,简介 (6) 2.2.2 SQL Server 2000简介 (6) 2.3 可行性分析 (7) 2.2.1 技术可行性 (7) 2.2.2 操作可行性 (7) 第三章系统概要设计 (8)

智能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3.1 系统总体设计 (8) 3.1.1 运行环境 (8) 3.1.2 系统流程 (8) 3.1.3 系统结构 (10) 3.2 系统接口的概要设计 (10) 3.2.1 用户接口 (10) 3.2.2 外部接口 (12) 3.3 数据库概要设计 (12) 3.3.1 逻辑结构设计 (12) 3.3.2 物理结构设计 (13) 3.4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4) 3.4.1 出错信息 (14) 3.4.2 补救措施 (14) 3.4.3 系统维护设计 (14)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15) 4.1 表示层即系统界面的详细设计 (15) 4.1.1 母版页的详细设计 (15) 4.1.2 客户首页的详细设计 (16) 4.1.3 成果发布界面的详细设计 (17) 4.1.4 学生留言信息管理界面的详细设计 (18) 4.1.5 页面权限设置的详细设计 (19) 4.2 业务层的详细设计 (19) 4.3 数据库详细设计 (20) 4.3.1 表的详细设计 (21) 4.3.2 表间关系图 (23) 第五章系统实现 (24) 5.1 系统开发环境 (24) 5.2 系统实现 (24) 5.2.1 客户端系统实现 (24) 5.2.2 后台管理系统实现 (26) 5.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27) 5.3.1 服务器端要求 (27) 5.3.2 客户端要求 (27)

第五章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技术汇总

第五章过程通道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将对象的控制参数及运行状态按规定的方式送入计算机,计算机经过计算、处理后,将结果以数字量的形式输出,此时需将数字量变换为适合生产过程控制的量,因此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必须设置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装置,这个装置称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也叫I/O通道。 5.1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概述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由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组成。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在微型计算机和工业生产过程之间起着信号传递与变换的纽带作用。 5.1.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一般结构 过程参数由传感元件和变送器测量并转换为电压(或电流)形式后送至多路开关;在微机的控制下,由多路开关将各个过程参数依次地切换到后级,进行放大、采样和A/D转换,实现过程参数的巡回检测。 5.1.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基本结构 多D/A结构的模拟量输出通道中的D/A转换器除承担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转换的任务外,还兼有信号保持作用,即把微机在t=kT 时刻对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维持到下一个输出时刻t=(k+1)T。这是一种数字保持方式,送给D/A转换器的数字信号不变,其模拟输出信号便保持不变。 共享D/A结构的模拟量输出通道中的D/A转换器只起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作用,信号保持功能靠采样保持器完成。这是一种模拟保持方式,微机对通路i(i=1,2,...,n)的控制信号被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形式后,由采样保持器将其记忆下来,并保持到下一次控制信号的到来。 多D/A形式输出速度快、工作可靠、精度高,是工业控制领域普遍

采用的形式。 5.1.3 开关量(数字量)输入通道的基本结构 开关量输入通道又称为数字量输入通道,该通道的任务是把被控对象的开关状态信号(或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或把双值逻辑的开关量变换为计算机能够接收的数字量送给计算机,简称DI通道。 典型的开关量输入通道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号变换器:将生产过程的非电量开关量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双值逻辑值。 2.整形变换电路:将混有毛刺之类干扰的输入双值逻辑信号或其信号前后沿不符合要求的输入信号整形为接近理想状态的方波或矩形波,然后再根据系统要求变换为相应形状的脉冲信号。 3.电平变换电路:将输入的双值逻辑电平转换为与CPU兼容的逻辑电平。 4.总线缓冲器:暂存数字量信息并实现与CPU数据总线的连接。 5.接口逻辑电路:协调各通道的同步工作,向CPU传递状态信息并控制开关量的输入、输出。 5.1.4 开关量(数字量)输出通道的基本结构 开关量(数字量)输出通道的任务是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或开关信号)传送给开关型的执行机构(如继电器或指示灯等),控制它们的通、断或亮、灭,简称DO通道。其典型结构中锁存输出的主要作用是锁存CPU输出的数据或控制信号,供外部设备使用;隔离部件的作用是为防止干扰;功放的作用则是为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驱动信号。 下面分别展开说明四种过程通道的组成及应用。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doc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 一、开发计划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开发计划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工作内容 2、主要参加人员 3、成果 列出要提交给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或服务的名称,及非移交 成果的名称。 4、完成的最迟期限 (三)实施计划 1、任务的分解及人员分工 列出各项任务及其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 2、进度 列出各任务的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 3、关键问题 列出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关键问题,技术难度、风险及处理方 案。 (四)支持条件 1、计算机系统支持 2、需要由用户承担 二、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目标 说明本项软件开发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等,以及所开发的软件与其它软件的关系。

2、用户特点 列出使用本软件的用户类型、特点、其教育程度和技术特长。 3、约束和假定 列出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 (三)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规定 根据功能模型逐项说明本软件各项功能的详细需求。 列出完成各项功能所需输入,处理,输出及所需控制等。 2、对性能的规定 包括精度、时间特性要求、灵活性。 3、数据要求 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类。 静态数据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般不改变的数据; 动态数据是指在运行中发生变化、需要输入输出的数据。 (1)数据描述 (2)数据采集 (3)输入输出要求 (4)其它要求 (四)运行环境规定 (1)硬件 包括处理机、网络、输入输出设备及其它设备。 (2)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 (3)接口 包括必要的硬件接口、软件接口、通讯接口等。 (五)关于不可能实现的用户要求的说明 三、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总体设计 1、需求规定 简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性能等要求。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运行环境 简述本系统的运行环境规定。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FPGA与DSP的高速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精)

集成电路应用 ApplicationofIntegratedCircuits FPGA与DSP的高速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 金鹏,邓欣,宋万杰,吴顺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1)摘要:对ADI公司TigerSHARC系列的两种典型DSP芯片TS101[1]和TS201[2]的链路口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FPGA与这两种DSP芯片通过链路口进行双工通信的设计,为FPGA+DSP实时处理系统的内部数据通信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完善的通道。 关键词:TS101TS201实时处理系统链路口通信 在雷达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中,信号处理的实时性至关重要。由于FPGA芯片在大数据量的底层算法处理上的优势及DSP芯片在复杂算法处理上的优势,DSP+FPGA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DI公司的TigerSHARC系列DSP芯片浮点处理性能优越,故基于这类DSP的DSP+FPGA处理系统正广泛应用于复杂的信号处理领域。同时在这类实时处理系统中,FPGA与DSP芯片之间数据的实时通信至关重要。 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其中TS101的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某信号处理机中。 1TS101和TS201的链路口分析与比较 TS101和TS210都是高性能的浮点处理芯片,目前两 者都广泛应用于复杂的信号处理领域。TS201是继TS101之后推出的新型芯片,核时钟最高可达600MHz,其各类性能也相对优于TS101,而且TS201的链路口采用了低抗噪声性能更好。表1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功耗更低、 列出了两种芯片链路口性能的详细比较,其中TS101核时钟工作在250MHz,TS201核时钟工作在500MHz。 TigerSHARC系列DSP芯片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主 要有两种方式:总线方式和链路口方式。链路口方式更适合于FPGA与DSP之间的实时通信。随着实时信号处理运算量的日益增加,多 序号 项目结构片内结构数据传输数据形式速率 表1TS101与TS201链路口性能对照表 TS101 4个双向复用的链路口每个链路口可以通过内部三条 总线分别映射到存储区M0/M1/M2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以下是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需要详细资料的去 https://www.doczj.com/doc/7713397461.html,/BBS/view.asp?ID={CA9329C0-93C5-4417-9170-452FF61E8C DB}&page=1下载 X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绍1 1.1 文档目的1 1.2 文档范围1 1.3 读者对象1 1.4 参考文献1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2. 系统概述2 3. 设计约束2 3.1需求约束2 3.2隐含约束2 4. 设计策略3 4.1扩展策略3

4.2复用策略3 4.3折衷策略3 5.系统总体结构3 5.1、系统总体结构3 5.2、子系统功能及接口4 6. 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6.1、TERMSERV 5 7. 功能需求追溯5 8. 环境的配置5 9.其它6 附录 6 A、与主机接口6 B、与终端接口6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编写该文档的目的在于从总体设计的角度明确xxxx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模式,明确与银联的接口,使系

统开发人员和产品管理人员明确产品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该文档的读者为用户代表、软件分析人员、开发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参考文献 《xxxx系统需求说明书》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无 2. 系统概述 XX系统是以触摸屏为主要交互工具,帮助用户以自助方式做业务查询。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话费 查询、新业务介绍、网点分布查询、自助终端分布查询、电信新闻、交易监控、设备维护和监控等。本系 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系统可以7*24小时安全、高效无故障运行;业务人员可以轻松完成设备和交易的监控 、管理工作;报表种类齐全,可以满足业务人员各种帐务需求。 3. 设计约束

最全面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xxxx信息系统V2.0 【模块名称】 概要设计说明书 版本号 xxx信息化建设项目组2018年05月01日

修正历史表 文档信息

目录 1.引言 (7) 1.1编写目的 (7) 1.2阅读对象 (7) 1.3术语定义 (7) 1.4参考资料 (7) 1.5图例 (7) 1.6其他 (7) 2.总体设计 (7) 2.1系统目标 (7) 2.2需求规定 (7) 2.2.1系统功能 (7) 2.2.2系统性能 (7) 2.2.3输入输出要求 (7) 2.2.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7) 2.2.5故障处理要求 (8) 2.2.6其他专门要求 (8) 2.3设计原则 (8)

2.5用户类及特征要求 (8) 2.6功能模块清单 (8) 2.7人工处理过程 (8) 2.8尚未解决的问题 (8) 2.9限制与约束 (8) 3.接口设计 (8) 3.1用户接口 (8) 3.2外部接口 (8) 3.3内部接口 (8) 4.全局数据结构设计 (8) 4.1数据库表名清单 (9) 4.2数据库表之间关系 (9) 4.3数据库表的详细清单 (9) 4.4视图的设计 (9) 4.5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关系 (9) 4.6主要算法设计 (9) 4.7其他数据结构设计 (9) 5.系统功能说明 (9) 5.1系统功能概述 (9) 5.2系统数据流图 (9) 5.3系统外部接口 (9)

6.用户界面设计 (9) 6.1用户界面设计基本原则 (9) 6.1.1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10) 6.1.2一般交互原则 (10) 6.1.3信息显示原则 (10) 6.1.4数据输入原则 (10) 6.2设计规范 (10) 6.2.1界面规范的总体规定 (10) 6.2.2界面一致性规范 (10) 6.2.3系统响应时间规范 (10) 6.2.4用户帮助设施规范 (10) 6.2.5出错信息和警告规范 (10) 7.运行设计 (10) 7.1运行模块设计 (10) 7.2运行控制 (10) 7.3运行时间 (10) 8.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 8.1出错信息 (11) 8.2补救措施 (11) 9.安全性设计 (11) 9.1身份证认证 (11)

第二章 过程输入通道与接口

第二章过程输入通道与接口 过程通道是在微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它包括数字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 主要知识点: ? 2.1 输入通道的结构与信号交换:A/D转换器、D/A转换器、光电耦合隔离器的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组成、香农定理 ? 2.2 模拟量输入通道中的常用放大器 ? 2.3 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2.1 输入通道的结构与信号交换 根据信号来源及种类的不同,输入通道相应分为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模拟量输入通道。(P17 表2.1.1 输入信号分类与通道对照表) 数字信号,包括开关信号、脉冲信号。它们是以二进制的逻辑“1”和“0”或电平的高和低出现的。如开关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指示灯的亮和灭,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马达的启动和停止,晶闸管的通和断,阀门的打开和关闭,仪器仪表的BCD 码,以及脉冲信号的计数和定时等。 模拟信号,包括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用来描述被控对象的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重量等。 在微机的各种接口中,完成外设信号到微机所需数字信号转换的,称为模拟∕数字转换(A/D 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器;完成微机输出数字信号到外设所需信号转换的,称为数字∕模拟转换(D/A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器。 2.1.1 数字量输入通道 数字量输入通道(DI 通道)的任务是把生产过程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计算机易于接受的形式。 信号调理电路:虽然都是数字信号,不需进行A/D 转换,但对通道中可能引入的各种干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在外部信号与单片机之间要设置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凡在电路中起到通、断作用的各种按钮、触点、开关,其端子引出均统称为开关信号。在开关输入电路中,主要是考虑信号调理技术,如调理、防抖、光电隔离、整形、电平转换、RC滤波、过电压保护、反电压保护等。 1、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典型的输入信号调理电路如P18,图2.1.1所示。功能如下: 稳压管D2把过压和瞬态尖峰电压嵌位在安全电平上

FPGA+DSP的高速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

FPGA+DSP的高速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 摘要:在雷达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中,信号处理的实时性至关重要。由于FPGA芯片在大数据量的底层算法处理上的优势及DSP芯片在复杂算法处理上的优势,DSP+FPGA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DI公司的TIgerSHARC 系列DSP芯片浮点处理性能优越,DSP的DSP+FPGA处理系统正广泛应用于复杂的信号处理领域。同时在这类实时处理系统中,FPGA与DSP芯片之间数据的实时通信至关重要。TIgerSHARC系列DSP芯片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总线方式和链路口方式。链路口方式更适合于FPGA与DSP之间的实时通信。随着实时信号处理运算量的日益增加,多DSP并行处理的方式被普遍采用,它们共享总线以互相映射存储空间,如果再与FPGA通过总线连接,势必导致FPGA与DSP的总线竞争。同时采用总线方式与FPGA 通信,DSP的地址、数据线引脚很多,占用FPGA的I/O引脚资源太多。而采用链路口通信不但能有效缓解DSP总线上的压力,而且传输速度快,与FPGA之间的连线相对也少得多,故链路口方式更适合于FPGA与DSP之间进行实时数据通信。 1 TS101和TS201的链路口分析与比较 TS101和TS210都是高性能的浮点处理芯片,目前两者都广泛应用于复杂的信号处理领域。TS201是继TS101之后推出的新型芯片,核时钟最高可达600MHz,其各类性能也相对优于TS101,而且TS201的链路口采用了低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功耗更低、抗噪声性能更好。表1列出了两种芯片链路口性能的详细比较,其中TS101核时钟工作在250MHz,TS201核时钟工作在500MHz。 由于TS101收发端共用一个通道,所以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而TS201将收发端做成两个独立通道,可实现全双工通信,理论上数据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一倍。虽然TS201的链路口收发通道独立,但实际上二者的收发机制大体相同,都是靠收发缓存和移位寄存器收发数据。然而FPGA内部的链路口设计不必拘泥于此,只要符合链路口通信协议并达成通信即可。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文档简单范例

软件开发文档 项目名: “通讯录” 版本: α测试版 作者: ccba 编写时间:2001-8-20 文档内容: 1 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 3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号IM0010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的需求。 1.2 项目背景 “通讯录”软件是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完备,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优秀软件。该软件由蔡文亮单独开发完成。 1.3 定义 需求规格说明书采用参考资料②标准 1.4 参考资料 ①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②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③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科学出版社 2000.1 2、功能需求 该软件由四个主功能模块和一个扩展功能模块构成,各功能模块中规定的均为软件的基本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新功能,但必须详细编写相关文档。 2.1录入、修改功能模块 该功能块主要用于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和修改,考虑到通讯录的实际需要,可以放松对数据库完整性结束的控制,但从减少数据库的角度来考

虑,不容许有完全相同的纪录出现(考虑的合并,相同的纪录项)。 2.2查询功能块 本功能模块是最重要的功能块,对通讯录的操作最主要部分就是查询操作。 本功能块要求有如下功能: 1)按数据库各个属性查询 2)按数据库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如:查询名称为“鸭子”且年龄为20岁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NICKNAME=“鸭子” AND AGE=20 3)按某一属性的数值范围查询及其逻辑组 如:查询年龄在20至35岁间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5 4)模糊查询 同时我们要求查询结果可以按用户要求的格式来显示,如:用户能调整显示属性的个数和组合。 2.3系统安全块 通讯录的信息是个人隐私,故在软件中加入必要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登录帐号和密码的管理 2)帐户权限的控制 3)对部分登录帐号隐藏部分内容 2.4系统设置块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软件使用时一些设置使其更利于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界面背景和色彩设置(模仿WINNAP) 2)闹铃功能开关,即实现朋友生日提醒功能 3)记录内容项(即数据库修改通讯录上的内容项) 4)历史记录,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记录下何人何时使用过该软件 2.5扩展功能块 1)网络功能:通过OLE/COM接口的调用,实现E-mail软件调用。2)帮助文档的制作(On-line help)

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区别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的区别 概要设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包括组成模块,模块的层次结构,模块的调用关系,每个模块的功能等等。同时,还要设计该项目的应用系统的总体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即应用系统要存储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是什么样的结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详细设计阶段就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 概要设计阶段通常得到软件结构图 详细设计阶段常用的描述方式有:流程图、N-S图、PAD 图、伪代码等 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在软件设计中,大家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概要设计应该怎样一个概要法,详细设计应该怎样一个详细法? 这个问题在公司内部经常有人问。现在陈述一下。 我们公司的研发流程是瀑布型的,这个模型中的分析、设计阶段是基于经典的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问题域,将软件逐

级细化,分解为不必再分解的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定的功能,为一个或多个父模块服务(即接受调用),也接受一个或多个子模块的服务(即调用子模块)。模块的概念,和编程语言中的子程序或函数是对应的。 这样一来,设计可以明显地划分成两个阶段: 概要(结构)设计阶段:把软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分解为 模块层次,赋予每个模块一定的任务,并确定模块间调用关系和接口。 详细设计阶段:依据概要设计阶段的分解,设计每个模 块内的算法、流程等。 概要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会大致考虑并照顾模块的内部实现,但不过多纠缠于此。主要集中于划分模块、分配任务、定义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与传参在这个阶段要定得十分细致明确, 应编写严谨的数据字典,避免后续设计产生不解或误解。概要设计一般不是一次就能做到位,而是反复地进行结构调整。典型的调整是合并功能重复的模块,或者进一步分解出可以复用的模块。在概要设计阶段,应最大限度地提取可以重用的模块,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节省后续环节的工作量。

全面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主要内容.docx

设计过程包括2个主要的规程: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1.概要设计: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设计目标,完成系统的架构设计。 2.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基础上,确定接口的详细规格说明。 概要设计模板 引言(项目背景、系统任务、设计依据);总体设计(设计原则、总体结构、关键技术);系统功能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安全设计;开发工具;系统运行环境 ?选择设计方法学:比如使用面向对象设计方式或者结构化设计方式,并且有一个成熟的 方法论作为指导。 ?子系统分解:对系统进行分层、分区等处理,得到组成系统的子系统,降低系统复杂度。 ?确定子系统的服务:定义子系统提供的服务,以及对其他子系统服务的使用情况。此处 的服务不需要对接口做详细地规格说明。 ?设计对象模型:对需求分析中产生的对象模型进行整理,添加解决域实体,根据一些设 计模式或者解决问题的需要,对系统中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 ?确定系统的构件模型:比如有哪些动态库,哪些COM组件等;确定哪些类或者文件属 于这些构件;确定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确定系统硬件分布情况:比如是客户机/服务器,还是分布式系统,并且用模型建立它 们的关系。 ?确定软件和硬件的映射关系:哪些构件放到哪些机器上。 ?确定系统的数据管理策略:确定对实体的管理是利用内存对象、文件还是数据库方式, 并进行建模。 ?设计在系统的边界处理:比如初始化、退出、异常处理等情况下系统行为规则。 详细设计模板 详细设计是为系统的每项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总体设计负责构建系统整体骨架,详细设计则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部件内部细节的方案。例如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处理过程设计、网络系统设计、安全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 详细设计包括业务对象设计、功能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工作。详细设计是系统实现的依据,需要考虑所有的设计细节。 (1)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用某种图形、表格、语言等工具将每个模块处理过程的详细算法描述出来。 (2)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对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确定的概念性的数据类型进行确切的定义。 (3)对数据结构进行物理设计,即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储方法,这些都依赖于具体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 (4)其他设计:根据软件系统的类型,还可能要进行以下设计:

概要设计的写法

概要设计的写法 做软件到一定层次了,就要考虑到设计了,设计了很久,就是不系统,系统的设计需要一个记录,记录就用文档,那么对项目所有包括技术上的设计都记录下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软件的概要设计了。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而详细设计可能大部分公司没有做,有做的也大部分是和编码同步进行,或者在编码之后。因此,对大部分的公司来说,概要设计文档是唯一的设计文档,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概要设计写什么?概要设计怎么做?如何判断设计的模块是完 整的?为什么说设计阶段过于重视业务流程是个误区?以需 求分析文档还是以概要设计文档来评估开发工作量、指导开发计划 准确?结构化好还是面向对象好?以上问题的答案请在文章 中找。 二、概要设计的目的? 将软件系统需求转换为未来系统的设计;逐步开发强壮的系统构 架;使设计适合于实施环境,为提高性能而进行设计;结构 应该被分解为模块和库。 三、概要设计的任务? 制定规范:代码体系、接口规约、命名规则。这是项目小组今后共 同作战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 的接口规则、方式方法,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 平台,使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总体结构设 计:功能(加工)->模块:每个功能用那些模块实现,保证每 个功能都有相应的模块来实现;模块层次结构:某个角度的软件 框架视图;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的总体描述;模 块间的接口:传递的信息及其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满足功能 和性能的算法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详细的数 据结构:表、索引、文件;算法相关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上 述操作的程序模块说明(在前台?在后台?用视图?用过程?······)接口控制表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其他性能设计。 四、概要设计写什么?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技术模板

第五章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技术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 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要将对象的控制参数及运行状态按规定的方式送入计算机, 计算机经过计算、处理后, 将结果以数字量的形式输出, 此时需将数字量变换为适合生产过程控制的量, 因此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 必须设置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装置, 这个装置称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 也叫I/O通道。 5.1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概述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由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组成。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在微型计算机和工业生产过程之间起着信号传递与变换的纽带作用。 5.1.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一般结构 过程参数由传感元件和变送器测量并转换为电压( 或电流) 形式后送至多路开关; 在微机的控制下, 由多路开关将各个过程参数依次地切换到后级, 进行放大、采样和A/D转换, 实现过程参数的巡回检测。 5.1.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基本结构 多D/A结构的模拟量输出通道中的D/A转换器除承担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转换的任务外, 还兼有信号保持作用, 即把微机在t=kT 时刻对执行机构的控制作用维持到下一个输出时刻t=(k+1)T。这是一种数字保持方式, 送给

D/A转换器的数字信号不变, 其模拟输出信号便保持不变。 共享D/A结构的模拟量输出通道中的D/A转换器只起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作用, 信号保持功能靠采样保持器完成。这是一种模拟保持方式, 微机对通路i( i=1, 2, ..., n) 的控制信号被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形式后, 由采样保持器将其记忆下来, 并保持到下一次控制信号的到来。 多D/A形式输出速度快、工作可靠、精度高, 是工业控制领域普遍采用的形式。 5.1.3 开关量( 数字量) 输入通道的基本结构 开关量输入通道又称为数字量输入通道, 该通道的任务是把被控对象的开关状态信号( 或数字信号) 送给计算机、或把双值逻辑的开关量变换为计算机能够接收的数字量送给计算机, 简称DI通道。 典型的开关量输入通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信号变换器: 将生产过程的非电量开关量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双值逻辑值。 2.整形变换电路: 将混有毛刺之类干扰的输入双值逻辑信号或其信号前后沿不符合要求的输入信号整形为接近理想状态的方波或矩形波, 然后再根据系统要求变换为相应形状的脉冲信号。 3.电平变换电路: 将输入的双值逻辑电平转换为与CPU兼容的逻辑电平。 4.总线缓冲器: 暂存数字量信息并实现与CPU数据总线的连接。 5.接口逻辑电路: 协调各通道的同步工作, 向CPU传递状态信息并控制开

超详细的概要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2 1.1编写目的 (2) 1.2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规定 (2) 2.2运行环境 (2) 2.3系统部署图 (2) 2.4基本设计概念和类图 (3) 2.5结构 (4) 2.6功能模型描述 (9) 2.6.1招聘管理 (9) 2.6.2企业结构管理 (21) 2.6.3行政级别管理 (29) 2.6.4企业架构展示 (32) 2.6.5人事档案管理 (33) 2.6.6人事基础数据维护 (73) 2.6.7权限管理 (82) 2.7人工处理过程 (83) 2.8尚未问决的问题 (83) 3接口设计 (83) 3.1用户接口 (83) 3.2外部接口 (83) 3.3内部接口 (83)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84) 4.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84) 5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 (85) 5.1表结构与数据结构图 (85) 5.1.1数据结构图 (85) 5.1.2表汇总 (87) 5.2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8) 6.1出错信息 (98) 6.2补救措施 (99) 6.3系统维护设计 (99)

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跟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描述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并为下一步的“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供依据,为系统测试人员提供测试依据。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测试经理、项目组长、系统开发人员。 1.2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运行环境 软件运行环境 Windows 2000/XP/2003 Server操作系统; MS SQL Server 2000; Tomcat 5.0; Jdk 1.4; 硬件运行环境 Intel Pentium 2GHz或以上的CPU; 内存512MB,建议使用1GB内存; 硬盘至少有1GB可用空间; CD-ROM驱动器; 2.3系统部署图 用图例表示出系统实施运行中使用的服务器名称,Internet和各服务器之间的实施运作。

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中抗干扰措施的分析与可实现方案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 年度第 2 学期) 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A 题目:开关量I/O通道中抗干扰措施 的分析与可实现方案设计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绩: 日期:2011 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主要内容 1、数字控制算法分析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3、模糊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4、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设计; 5、微机硬件应用接口电路设计; 6、微机应用装置硬件电路、软件方案设计; 7、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 8、PLC应用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9、数据通信接口电路硬软件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11、数控系统中模拟量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数字处理方法; 12、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13、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分析设计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分析设计 15、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分析设计 16、工程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三、进度计划 序号设计内容完成时间备注 1 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 文献资料的学习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方案设计 3 与指导老师讨论设计内容修改设计方案 4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 课程设计答辩

超详细的概要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doc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规定 (2) 2.2运行环境 (2) 2.3系统部署图 (2) 2.4基本设计概念和类图 (3) 2.5结构 (4) 2.6功能模型描述 (9) 2.6.1招聘管理 (9) 2.6.2企业结构管理 (21) 2.6.3行政级别管理 (29) 2.6.4企业架构展示 (32) 2.6.5人事档案管理 (33) 2.6.6人事基础数据维护 (73) 2.6.7权限管理 (82) 2.7人工处理过程 (83) 2.8尚未问决的问题 (83) 3接口设计 (83) 3.1用户接口 (83) 3.2外部接口 (83) 3.3内部接口 (83) 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84) 4.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84) 5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 (85) 5.1表结构与数据结构图 (85) 5.1.1数据结构图 (85) 5.1.2表汇总 (87) 5.2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8) 6.1出错信息 (98) 6.2补救措施 (99) 6.3系统维护设计 (99)

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跟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描述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并为下一步的“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供依据,为系统测试人员提供测试依据。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测试经理、项目组长、系统开发人员。 1.2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运行环境 软件运行环境 Windows 2000/XP/2003 Server操作系统; MS SQL Server 2000; Tomcat 5.0; Jdk 1.4; 硬件运行环境 Intel Pentium 2GHz或以上的CPU; 内存512MB,建议使用1GB内存; 硬盘至少有1GB可用空间; CD-ROM驱动器; 2.3系统部署图 用图例表示出系统实施运行中使用的服务器名称,Internet和各服务器之间的实施运作。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文件编号:ZEE30003 《XX企业管理系统商务版V3.0》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南昌金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XX企业管理系统商务版V3.0》总体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背景 (3) 1.3. 定义 (3) 1.4. 参考资料 (3) 2、总体设计 (3) 2.1. 需求规定 (3) 2.2. 运行环境 (3)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 程 (4) 2.3.1. 采购管理 (6) 2.3.2. 销售管理 (7) 2.3.3. 库存管理 (8) 2.3.4. 员工管 理 (10) 2.3.5. 帐务管理 (11) 2.3.6. 基本资料管理 (13) 2.3.7. 系统维护 (13) 2.4. 结构 (13) 2.4.1. 采购管 理 (14) 2.4.2. 销售管 理 (14) 2.4. 3. 库存管 理 (16) 2.4.4. 员工管 理 (18) 2.4.5. 帐务管 理 (18) 2.4.6. 基本资料管 理 (21) 2.4.7. 系统维 护 (22) 2.4.8. g f u n ……………………………………………………………2 3 2 . 4 . 1 1 . 公用表单:( g ) f

(24) 2.4.12. 公用提示信 息 (25) 2.5. 人工处理过程 (26) 2.6. 尚未解决的问 题 (26) 3、接口技术 (26) 3.1. 用户接 口 (26) 3.2. 外部接口 (26) 3.3. 内部接口 (26)

4、运行设计 (27) 4.1. 运行模块组 合 (27) 4.2. 运行控制 (27) 4.3. 运行时间 (27) 5、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27) 5.1. 出错信 息 (27) 5.2. 补救措施 (27) 5.3. 系统维护设计 (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