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的配置(各种原理图)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的配置(各种原理图)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的配置(各种原理图)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的配置(各种原理图)

概述 (3)

电话机的原理 (6)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任务与结构 (7)

何谓电话通信网 (8)

交换有理由吗? (9)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9)

什么是电信和电信网? (11)

什么是软交换技术 (12)

软交换系统的新业务 (12)

时分多路通信 (13)

“模拟”和“数字” (14)

I S D N2B+D、30B+D综述 (14)

A D S L简介 (15)

I P-p h o n e编码简析及其发展探讨 (16)

I P电话是什么 (17)

I S D N与普通模拟电话线有什么不同? (18)

N O.7号信令介绍 (19)

电话交换机品牌 (19)

市话新业务介绍------2M数字中继业务 (20)

数字交换点滴 (22)

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 (22)

通信卫星的工作过程 (25)

中国1号信令 (25)

这就是I S D N (26)

为什么分组交换 (27)

微波简史(一) (28)

微波简史(二) (29)

V o I P的关键技术 (30)

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分类 (33)

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的内容 (33)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选型原则 (34)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调试、验收和开通 (36)

程控用户交换机的管理与维护 (38)

x D S L分类 (39)

两台程控电话交换机接入通信方案 (40)

电话交换机接线图及安装接线示意图 (43)

各种集团电话交换机接线示意图-程控电话交换机接线图 (45)

集团电话交换机方案组成图 (48)

集团电话交换机价格为什么相差很大?? (51)

安装电话交换机好处与程控交换机作用 (52)

程控交换机原理|电话交换机原理图 (53)

概述

电报的发明,把人们想要传递的信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向远方。这是人类信息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但久而久之,人们又有点不满足了。因为发一份电报,需要先拟好电报稿,然后再译成电码,交报务员发送出去;对方报务员收到报文后,得先把电码译成文字,然后投送给收报人。这不仅手续繁多,而且不能及时地进行双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对方的回电,还需要等较长的时间。

人们对电报的不满,促使科学家们开始新的探索。

最早提出远距离传送话筒接力传送信息建议的是休斯。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休斯为这种通话方式所取的名字——“电话”,却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纪3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探索用电磁现象来传送音乐和话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贝尔和格雷了。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苏格兰,他的祖父亲毕生都从事聋哑人的教育事业,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声学和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开始,他的兴趣是在研究电报上。有一次,当他在做电报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块铁片在磁铁前振动会发出微弱声音的现象,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声音能通过导线传向远方。这给贝尔以很大的启发。他想,如果对着铁片讲话,不也可以引起铁片的振动吗?。这就是贝尔关于电话的最初构想。

贝尔发明电话的努力得到了当时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的鼓励。亨利对他说:“你有一个伟大发明的设想,干吧!”当贝尔说到自已缺乏电学知识时,亨利说:“学吧”。在亨利的鼓舞下,贝尔开始了实验,一次不小心把瓶内的硫酸溅到了自已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来:“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想不到,这一句极普通的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音。正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贝尔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个从电话里听到电话声音的人。贝尔在得知自已试验的电话已经能够传送声音时,热泪盈眶。当天晚上,他写给母亲的信中预言:“朋友们各自留在家里,不用出门也能互相交谈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这沟通了查尔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厂和他在萨默维尔私人住宅之间的联系。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说到电话的发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由于贝尔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这部电话机的送话器,在原理上与另一位电话发明家格雷的发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诉。一场争夺电话发明权的诉讼案便由此展开,并一直持续了十多年。最后,法院根据贝尔的磁石电话与格雷的液体电话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几个小时提交了专利申请等这些因素,作出了现在大家已经知道结果的判决,电话发明权案至此画上句号。

尽管如此,电话仍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凝聚着包括贝尔在内的许多电话发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

第一个研究发明自动电话的人是一个名叫阿尔蒙·B·史端乔的美国人,他是美国堪萨斯城一家殡仪馆的老板。他发觉,电话局的话务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常常把他的生意电话接到他的竞争者那里,使他的多笔生意因此丢掉。为此他大力恼火,发誓要发明一种不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从1889年到1891年,他潜心研究一种能自动接线的交换机,结果他成功了。1891年3月10日,他获得了发明“步进制自动电话接线器”的专利权。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乔发明的接线器制成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波特城投入使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电话局。从此,电话通信跨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自动电话的大踏步发展是在20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还只有15%的电话是自动电话。随着自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已有77%的电话是自动电话了。

史端乔发明的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制式,为什么叫做“步进制”?这是因为它是靠电话用户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机的机械作一步一步动作的。例如,用户拨号“1”,发出一个脉冲(所谓“脉冲”,就是一个

很短时间的电流),这个脉冲使接线器中的电磁铁吸动一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一步。用户拨号码“2”,就发出两个脉冲,使电磁铁吸动两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两步,余类推。所以,这种交换机就叫做“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1919年,瑞典的电话工程师帕尔姆格伦和贝塔兰德发明了一种自动接线器,叫做“纵横制接线器”,并申请了专利。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拥有3500个用户。

“纵横制”的名称来自纵横接线器的构造,它由一些纵棒、横棒和电磁装置构成,控制通过电磁装置的电流可吸动相关的纵棒和横棒动作,使得纵棒和横棒在某个交叉点接触,从而实现接线的工作。

“纵横制”和“步进制”都是利用电磁机械动作接线的,所以它们同属于“机电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但是纵横制的机械动作很小,又采用贵重金属的接触点,因此比步进制交换机的动作噪声小、磨损和机械维修工作量也小,而且工作寿命也较长。

另外,纵横制与步进制的控制方式也不同。步进制是由用户拨号直接控制它的机械动作的,叫做“直接控制式”;而纵横制是用户拨号要通过一个公共控制设备间接地控制接线器动作,因而叫做“间接控制式”。

公共控制设备的功能就好比是人工电话交换中的话务员,担任着接收用户拨发的电话号码的任务,并进行存储、计数、转发等工作。它模仿话务员的工作过程,但是接线速度比人工快得多。公共控制设备是:由许多电子器件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子电路。

这种,““间接控制方式”“比”“直接控制方式””有明显的优点。例如,它的工作比较灵活,便于在有多个电话局组成的电话网中实现灵活的交换,便于实现长途电话自动化,还便于配合使用新技术、开放新业务等等。因而,它的出现使自动电话交换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走过模拟,迈向数字

电信通信按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电话是模拟通信,因为传送说话声音的电信号是“模仿”说话人的声音变化的;而电报是数字通信,因为它传送的是只有“有”和“无”两种状态的脉冲组合信号。常见的模拟通信有电话、电视等,常见的数字通信有电报、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过去,数字通信在整个通信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益广泛应用,数字通信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话通信技术也在一步步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所谓电话的数字化就是在电话传送时先把模拟的电话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在接收时再把数字信号恢复成模拟信号。这样做看起来是增加了变换的过程,但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这样做能提高电话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更为经济。实现电话通信数字化的技术叫做“脉冲编码调制”技术。脉码调制技术的应用现在已经遍及全世界,到1990年已经出现了在一对线上能传送30240路电话的脉码调制系统。脉码调制技术使电话通信得以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它正在逐步取代模拟通信。

电话通信数字化后,使电话网不仅可以通电话,而且可以在数字化的电话网中传送各种通信,使电话网成为所谓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简称ISDN)。这又是20世纪电信的一大成就。

程控交换技术

自动电话交换由“机电”方式向“程控”方式演变,是20世纪电话通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程控电话交换机就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用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的接续工作。1965年5月,美国贝尔系统的1号电子交换机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开通使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但这还不是时分数字式的,而是所谓“空分”的。什么叫“空分”?空分就是用户在打电话时要占用一对线路,也就是要占用一个空间位置,一直到打完电话为止。过去机电式的交换机都是空分方式的。从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绝大部分程控交换机都是空分的、模拟的。为什么不直接实现数字化呢?这是因为交换机中的两大部分,即公共控制设备部分和通话电路接续部分中,随着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解决公共控制设备的电子化、实现计算机控制比较顺利;而想要把通话接续部分的金属接点换成电子接点却比较困难,因为没有一种电子接点的开关性能(即开关断开时的电阻与接通时的电阻之比)能比得上金属接触点。

1970年,法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随后世界各国都大力开发。进入80年代,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开始在世界上普及。

程控数字交换与数字传输相结合,可以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不仅实现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的交换。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因此,它已成为当代电话交换的主要制式。

无线电话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无线电通信虽是1895年发明的,但无线电话却是在20世纪初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之后才出现的。1915年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话通信;1927年在美国和英国之间开通了商用无线电话。当时的越洋无线电话通信是利用短波无线电波能从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这一特性。30年代发现了超短波,40年代发现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从电离层反射,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能穿过电离层;它们在地面上只能以视线距离传播。人们利用这种特性开发了多路无线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30路以下的电话;微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几千路电话,还可以用来传送彩色电视。所谓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线视距范围(在地面平原地区约50千米)内设立一个中继站进行接收转发。通信距离越长,设立的中继站越多。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或卫星转发器的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高质量的通信,已经成为全球远距离和洲际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70年代后期出现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是无线电话的重大发展,迅速在世界各国投入使用。90年代人们提出了覆盖整个地球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移动电话系统,把移动电话系统的基站设在卫星上,可覆盖整个地球,使用户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通信的“个人通信”成为可能。

1) 数字程控交换机(SPC)于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商业化,这使得RSC的概念发展为RSU(不带本地交换)、RSM(带本地交换)两部分。

2) 由于接入网概念普遍为电信运营和设备供应商所接受,加上数/ 模混合网时代的来临,PCM数字复用传输设备从更高程度减少了RSU(或RSM)与主控设备之间的实践连接数量,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网关接口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数/模混合网中模拟设备与数字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问题。

3) 一些新崛起的中小企业开始涉足RSU及PCM复用设备的生产制造,并展开了与传统的具有垄断地位的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运营者注意到这种竞争将给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设备供应商的制约,于是在CCITT上公开支持这种竞争并希望通过标准化程序使之获得稳定的发展。

4) CCITT相关工作组在80年代初先后提出了V1、V2、V3、V4共4种数字接口的一般性建议。

5) 运营者、传统设备供应商、新的竞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得上述4种数字接口建议工作最终未能取得广泛的认同。

6) 8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内反垄断呼声高涨,新诞生的中小企业对其发展严重受制于传统的大型供应商的局面日益不满,加之发达国家反垄断法的出台,导致了电信界对接入网接口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的提出。

7) 80年代后期,在各方面的推动下,ITU-T 开始着手制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数字接口规范--V5.X,并对接入网作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尽管还存在不少值得商榷和明显疏漏的问题)。

8) V5.X 促使接入网设备长期被处在垄断地位的大制造商自然控制的局面出现崩溃,运营业可以从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包括经济的、技术的)。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急速膨胀,运营业的网络管理(特别是由于接入网中物理节点显著增加)及许多相关问题日趋复杂化,网管危机开始出现。

9) TMN(电信管理网)概念的提出是运营业为在多设备供应商环境下寻求高效管理能力解决网管问题的又一新的努力。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制造商不愿再为失去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保持沉默,转而在接入网网管问题上采取了从技术标准到竞争策略的全方位反攻,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想方设法对ITU-T 在接入网网管建议的制定方面制造困难,以便达到网管不通使运营者失去对基于V5.X标准的其它供应商产品的不自觉抵制(由于网管不通会使运营者在使用标准接口的接入网产品方面产生管理障碍和心理障碍)。

11) 新进入电信产品市场的竞争企业只有依靠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概念和鼓吹可能为运营业带来的好处以期获得来自市场方面的支持。

12) 90年代以来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们普遍认为B-ISDN时代即将来临,接入网有可能为新的运营公司提供发展机会,为老的运营公司提供增值业务,于是ITU-T终于在1998年基本完成了VB5建议的制定工作。

13) 与此同时,运营业的垄断行为也正在发达国家受到不可阻挡的挑战,新出现的运营者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宽带、无线接入等)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降低地面线路的投资风险。

14) 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光纤传输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使接入网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品及运营市场。

上述动力使得接入网技术仍能以较强的势头持续发展至今。

电话机的原理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a) 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b) 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c) 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d) 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任务与结构

1.电话交换机的基本任务

电话交换机有四种基本呼叫任务,根据进出交换机的呼叫流向及发起呼叫的起源,可以将呼叫分为:本局呼叫、出局呼叫、入局呼叫和转移呼叫,如图1-1所示。

将交换机理解为一个交换局,本局一个用户发起的呼叫,根据呼叫的流向可以分为出局呼叫或本局呼叫。主叫用户生成去话,被叫用户是本局中的另一个用户时,即本局呼叫;被叫用户不是本局的用户,交换机需要将呼叫接续到其他的交换机时,即形成出局呼叫。相应地,从其他交换机发来的来话,呼叫本局的一个用户时,生成入局呼叫;呼叫的不是本局的一个用户,由交换机又接续到其他的交换机,交换机只提供汇接中转的功能,则形成转移呼叫。除了汇接局一般只具备“转接呼叫”的功能外,每个局的电话交换机都具备这四种呼叫的处理能力。

至于长途和特种服务呼叫,可以看做是呼叫流向固定的出局呼叫。

2.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结构由两大部分构成: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

图1-2 电话交换机基本结构

话路系统包括所有的提供电话接续任务的终端和交换设备。话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交换网络”,从人工台的接线面板与塞绳电路,步进制的各级接线器,纵横制的用户级、选组级交换网络到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都是用来提供在各种交换方式下的通话通路的。话路系统中还包括各种需要通过交换网络进行交换连接的终端,如用户电路、中继设备、信号设备等。

控制系统在需要的时候接通话路,提供语音信号传送的通路。电话交换机经历了从最初的人工进行控制接续到以数字电子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核心的过程,从基本的电话交换的控制功能来说,不论哪一种交换方式都具备,只是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3.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框图

控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话路部分由交换网络、出/入中继器、用户电路等组成。

交换网络可以是各种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也可以是电子形状矩阵(电子接线器)。交换网络可以是模拟空分的,也可以是数字时分的,并由CPU发送控制命令驱动。

出中继器和入中继器是和中继线相连的接口电路(中继线用于互联交换机),传输交换机之间的各种通信信号,也可以监视局间通话话路的状态。

用户电路是每个用户独用的设备,包括用户状态的监视和与用户有关的功能。在电子交换机,尤其在数字交换机中,加强了用户电路的功能。

图1-3中所示的话路部分包括交换网络、中继器、用户电路以及信号设备,且都受控制部分的中央处理器控制。

所以说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数字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

何谓电话通信网

电话通信网是进行交互型话音通信,开放电话业务的电信网,简称电话网。它是一种电信业务量最大,服务面积最广的专业网,可兼容其它许多种非话业务网,是电信网的基本形式和基础,包括本地电话网、长途电话网和国际电话网。

电话网采用电话交换方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发送和接收电话信号的用户终端设备、进行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连接用户终端和交换设备的线路和交换设备之间的链路。

电话网基本结构形式分为多级汇接网和无级网两种。我国电话网由四级长途交换中心和一级本地网端局组成五级结构。其中一、二、三、四级的长途交换中心构成长途电话网,由本地网端局和按需要设置的汇接局组成本地电话网。

除了以传递电话信息为主的业务网外,一个完整的电话通信网还需要有若干个用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网路服务质量的支撑网路。支撑网中传递的是相应的监测和控制信号。支撑网包括同步网、公共信道信令网、信输监控网和网路管理网等。

交换有理由吗?

如果有多个用户时,为保证任意两个用户间都能通话,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每两个用户用一对线路连起来。

5个用户连接的情况:

n=5时,所用线路

=4+3+2+1=10

n个用户连接的情况:

所用线路=n(n-1)/2

因此当用户数增加n时所需的线对数更迅速增加,想想看,要

是对每个用户来说,家中需接入n-1对线,打电话前还需将自己话

机和被叫线连起来,那就太麻烦了!

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用户分布的密集中心,安

装一个设备,这好比是一个开关接点,平时是打开的,当任意

两个用户之间需要通话时,设备就把连接两个用户的电话线接

通。由此可以看出,设备可根据发话者的要求,完成与另外一

个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任务,所以这种设备就叫做电话交换机。

实际的交换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有了电话交换设备,n个用户,

只需n对线就可以满足要求,使线路的费用大大降低。尽管增

加了交换机的费用,但它将为n个用户服务,利用率很高。

(这就是电信局的发家史,hoho……)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信号数据可用于表示任何信息,如符号、文字、语音、图像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归结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可根据幅度取什是否离散来确定。

模拟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连续的(幅值可由无限个数值表示)。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图像(电视、传真)信号等,如图1-1(a)所示。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是一种抽样信号,如图1-1(b)所示,它是对图1-1(a)的模拟信号每隔时间T抽样一次所得到的信号,虽然其波形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但其幅度取值是连续的,所以仍是模拟信号,称之为脉冲幅度调制(PAM,简称脉幅调制)信号。

数字信号指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二进制码就是一种数字信号。二进制码受噪声的影响小,易于有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模拟通信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直观且容易实现,但存在两个主要缺点。

(1)保密性差

模拟通信,尤其是微波通信和有线明线通信,很容易被窃听。只要收到模拟信号,就容易得到通信内容。

(2)抗干扰能力弱

电信号在沿线路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和通信系统内部的各种噪声干扰,噪声和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从而使得通信质量下降。线路越长,噪声的积累也就越多。

2.数字通信

(1)数字化传输与交换的优越性

① 加强了通信的保密性。语音信号经A/D变换后,可以先进行加密处理,再进行传输,在接收端解密后再经D/A变换还原成模拟信号。

数字加密处理可简单描述如下,Y1表示语音变成的数字信号Y1=1011101100001,采用8位密码C=10001101。在送到传输线路之前,将密码“加”到语音码中去,X=Y1+C(密码C连续重复),则传输的数字信号为

X=Y1+C=1011101100001 Y1

+1000110110001 C

—————————————

0011011010000 X

显然X≠Y1,即便有人窃听到X码,也不能马上得到Y1码。在接收端,只要再将相同密码C与数码X相加,就能丰碑成原来的语音数码Y1,即

Y1=X+C=0011011010000 X

+1000110110001 C

—————————————

1011101100001 Y1

可见,语音数字化为加密处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且密码的位数越多,破译密码就越困难。

② 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混入杂音,可以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门限电压(称为阈值)

去衡量输入的信号电压,只有达到某一电压幅度,电路才会有输出值,并自动生成一整齐的脉冲(称为整形或再生)。较小杂音电压到达时,由于它低于阈值而被过滤掉,不会引起电路动作。因此再生的信号与原信号完全相同,除非干扰信号大于原信号才会产生误码。为了防止误码,在电路中设置了检验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即在出现误码时,可以利用后向信号使对方重发。因而数字传输适用于较远距离的传输,也能适用于性能较差的线路。

③ 可构建综合数字通信网。采用时分交换后,传输和交换统一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综合数字通信网。

(2)数字化通信的缺点

① 占用频带较宽。因为线路传输的是脉冲信号,传送一路数字化语音信息需占20?64kHz的带宽,而一个模拟话路只占用4kHz带宽,即一路PCM信号占了几个模拟话路。对某一话路而言,它的利用率降低了,或者详它对线路的要求提高了。

② 技术要求复杂,尤其是同步技术要求精度很高。接收方要能正确地理解发送方的意思,就必须正确地把每个码元区分开来,并且找到每个信息组的开始,这就需要收发双方严格实现同步,如果组成一个数字网的话,同步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困难。

③ 进行模/数转换时会带来量化误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以及光纤等宽频带传输介质的普及,对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越来越多使用的是数字信号的方式,因此必须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在转换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量化误差。

什么是电信和电信网?

电信(tele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无线电设备和互联网络等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

而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多个用户电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等基本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电信网的主要功能是按用户的需要传递和交流信息,以实现人类远距离通信的需要。

电信网的分类:

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等。

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国际电信网等等。

按传输媒介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等。

按结构形式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栅格网、总线网等等。

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地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现在世界各国的电信网正在向数字化的电信网发展,将逐步代替模拟通信的传输和交换,并且向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软交换技术

传统的交换机是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语音通信以64kbps的速率在网络中传输。在交换机的接口处64kbps 的信号流时分复用后进入高速数字设备。呼叫路由与智能化控制和电路交换网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电路交换机最复杂的部分是执行呼叫处理的软件。它作出呼叫路由的选择并完成成百上千种处理功能。目前电路交换机中运行这一软件的处理器,是和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设备高度集成在一起的。

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更具体地讲,软交换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从而真正实现多厂家的网络运营,并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

人们期望着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核心网络的传送、交换平台和业务平台的融合;期待着下一代网络将会带来新的应用并将以低廉的成本获得增值收,并为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这种面向服务的技术促进了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语音业务和Internet技术的融合,使运营商能够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上开展新的业务。集语音、数据、传真和视频等业务于一体的下一代网络要求有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软交换就是解决的办法之一。

当前,固定网络的大量长途电话业务被IP分流,而本地电话业务被移动分流,因此固定网络运营商亟待寻求一种增加业务收、降低成本和拓展市场空间的发展之路,希望难超越传统业务,开发出新的业务空间。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技术,其发展方向是提供包括语音业务、多媒体业务素质和移动业务的综合支撑能力。

新技术是推动网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力,但新技术的应用规模和影响,要取决技术的成熟性、实用性以及市场的业务需求。

软交换系统的新业务

虽然软交换系统在理论上提供了网络开放的体系架构,有利于业务的开发,但多数软交换的试验是提供基本的语音业务、会议业务(含视频)和网上游览业务。

目前在固定网上一般可以提供三类业务。

第一类业务是传统语音业务,好PSTN相关的业务、ISDN业务和智能网业务。

第二类是语音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如点击拨号和Internet Call Waiting.点击拨号可以有多种方式,如直接点击地址簿中的名字发起呼叫;点击呼叫记录(call log)中的某个条目来呼叫某人;在网页(Web page)中设置链接,终端用户点击链接呼叫该链接所嵌入的号码等。

Internet Call Waiting (ICW)使电话用户在上网时也可以收到来话呼叫。也就是说,当用户在上网时,来话可以被转移到他的第二个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上,或者转移到他的语音信箱上,或者通过VoIP转移到他的PC上。

第三类是多媒体业务,分为点对点多媒体通信和桌面共享允许用户建立(多方的)会话。一量这些会话被建立,它们可以相互发送文件;利用一个公共的白板,大家可以在上面画图或写字,任何人在白板上做的改动都会被其他人所看到。也可以相互聊天或共享应用程序甚至是桌面。例如,A用户启动了PowerPoint 程序并将其设置为共享模式时,在同一会话中的其他人都可以看到A用户所播放的幻灯片。如果需要,A 用户还可以将幻灯片的播放控制权交给别人。

时分多路通信

PCM传输系统

话音模拟信号在发送端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以后得到了PCM(脉冲编码调制)信号,该信号经过传输线路送到对端。在接收端将收到的PCM码还原成模拟话音信号。

时分多路复用

为了提高线路利用率,总是设法在一堆传输线路上,传输多个话路的信息,这就是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通常有频分制、时分制和码分制三种。

频分制是将传输频带分成N部分,每一个部分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如图所示。这样在一对传输线路上可有N对话路信息传送,而每一对话路所占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频段。频分制通信又称载波通信,它是模拟通信的主要手段。

时分制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行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话路的信息,如图所示。把N个话路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的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时间。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通道接通,执行操作。与此同时,其它设备与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待指定的使用时间间隔一到,则通过时分多路转换开关把通道联接到下一个要连接的设备上去。时分制通信也称时间分割通信,它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PCM的基本原理

在时分制中,每一用户(如图中的第一路、第二路、……)在指定时间内接通信道,其他时间为别的用户按指定时间接通,为了使发端各路和收端各路能互相对应协调一致地工作,在发端需传送一个同步信号,利用同步控制信号来确保发端和收端协调工作。在时分多路通信中,总的时间如何确定呢?在这总的时间内可安排多少路呢?

从话音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可知,为确保接收端能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还原成连续的模拟信号,取样频率需采用8000赫兹,即每隔125微秒取样一次,因此,就PCM的时分通信而言,是把125微

秒时间分成许多小段落,每一路占一段时间,这时间称为时隙。显然,路数越多,每路的时隙越小。通常安排有24路、32路等,我国采用CCITT建议的PCM30/32制式为标准化的时分制多路传输系统的一次群。

“模拟”和“数字”

所谓“模拟”,是指把某一个量用与它相对应的连续的物理量来表示;所谓“数字”,是指把某一个量用与它相当的离散的(不连续的)数字来表示。以用于计时的钟表为例,指针式钟表是以指针的连续走动指示时间,所以它是一种“模拟”方式;相反,数字式钟表每隔一定时间跳一个数,是一种非连续计时方式,即“数字”方式。

电信是用电信号进行远距离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首先要把信息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出去。电信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叫做“模拟信号”,另一种叫做“数字信号”。

什么叫“模拟信号”?以电话为例加以说明。在电话通信中,传送的信息是发话人(信源)的声音。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声波通过送话器(变换器)转变成跟随声音的强弱变化而变化的电信号,由于该信号是“模拟”声音变化的,因此叫做“模拟信号”。这个模拟信号通过线路(信道)传送到对方,再通过受话器(反变换器)转变为原来的声音,为受话人(信宿)所听到。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它连续地“模拟”着信息的变化,信号的波形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所以又可称之为“连续信号”。原始的电话、传真、电视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用模拟信号传送信息的通信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是什么?这可以用电报通信为例来说明。早期的莫尔斯电报,其电报信号是用“点”和“划”组成的电码(叫做莫尔斯电码)来代表文字和数字。如果用有电流代表“1”、无电流代表“0”,那么“点”就是1、0,“划”就是1、1、1、0。莫尔斯电码是用一点一划代表A,用一划三点代表B,所以A就是101110,B就是1110101010……。

数字信号是数字形式的信号,它的特点是离散的、不连续的。用数字信号传送信息的通信就叫做数字通信,现代电子计算机输入、输出的信号以及它所处理的信号都是离散信号,是速率非常高的数字信号。所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是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可以传送符号、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以传送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模数变换”;相反,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数模变换”。

I S D N2B+D、30B+D综述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俗称为“一线通”。目前电话网交换和中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即电话局和电话局之间从传输到交换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但是从电话局到用户则仍然是模拟的,向用户提供的仍只是电话这一单纯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使电话局和用户之间仍然采用一对铜线,也能够做到数字化,并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除了拨打电话外,还

可以提供诸如可视电话、数据通信、会议电视等等多种业务,从而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综合业务数字网有窄带和宽带两种。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向用户提供的有基本速率(2B+D,144kbps)和一次群速率(30B+D,2Mbps)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包括两个能独立工作的B信道(64Kbps)和一个D信道(16kbps),其中B信道一般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D信道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宽带可以向用户提供155Mbps以上的通信能力。

ISDN(2B+D)具有普通电话无法比拟的优势:

综合的通信业务:利用一条用户线路,就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通过配置适当的终端设备,您也可以实现会议电视功能,把您和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缩到最短。

高速的数据传输:在数字用户线中,存在多个复用的信道,比现有电话网中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2-8倍。高的传输质量:由于采用端到端的数字传输,传输质量明显提高。接收端声音失真很小。数据传输的比特误码特性比电话线路至少改善了10倍。

使用灵活方便:只需一个入网接口,使用一个统一的号码,就能从网络得到您所需要使用的各种业务。统一的接口。

适宜的费用:由于使用单一的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ISDN大大地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低廉的费用向用户提供业务;同时用户不必购买和安装不同的设备和线路接入不同的网络,因而只需要一个接口就能够得到各种业务,大大节省了投资。

ISDN(30B+D)业务

在一个PRA(30B+D)接口中,有30个B通路和1个D通路,每个B通路和D通路均为64Kbit/s,共1.920Kbit/s。每一个PRI接口可以独立成为一个PRA用户群,也可以多个PRA 接口组成一个用户群。

30B+D的应用:

(1)INTERNET的高速连接。

(2)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远程医疗。

(3)连锁店的销售管理(POS)。

(4)终端的远程登陆、局域网互连。

(5)连接PBX,提供语音通信。

A D S L简介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能够在现有的铜双绞线,即普通电话线上提供高达8Mbit/s的高速下行速率,远高于ISDN速率;而上行速率有1Mbit/s,传输距离达

3km----5km。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宽带服务,由于不需要重新布线,降低了成本,进而减少了用户上网的费用。

ADSL调制解调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ADSL技术利用现有电话铜线基础设施几乎就能为所有家庭和企业提供各种电信服务,允许用户以比今天最新的56KModem高100倍左右的速率通过数据网络或Internet 以及相关服务进行交互式通信。在这种交互式通信中,ADSL的下行线路可提供比上行线路更高的带宽,即上下行带宽不相等,且一般都在 1:10左右。如果线路的上行速率是640Kbps,则下行线路就有6.4Mbps的高速传输速率。这也就是 ADSL为什么叫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的原因。同时,由于ADSL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可将电话语音和数据流一起传输,用户只需加装一个ADSL用户端设备,通过分流器(话音与数据分离器)

与电话并联,便可使一条普通电话线就同时通话和上网且互不干扰。因此,使用了ADSL接入方式,等于在不改变原有通话的情况下,另外增加了一条高速上网专线。可见,ADSL技术与拨号上网调制技术有很大区别。

I P-p h o n e编码简析及其发展探讨

IP电话是指在IP网上通过TCP/IP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应用。比起传统的模拟电话来,IP电话是将语音信号在传送之前先进行数字量化处理,并压缩、打包转换成8kbit/s或更小带宽的数据流,然后再送到网络上进行传送。而传统的模拟电话是以纯粹的音频信号在线路上进行传送。与传统电话不仅存在着较大的资费差,而且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我们可以从简单物理模型来比较一下两者之间的编码差异,

从编码差异上分析两者网路利用率。

从技术角度分析,IP-phone技术一是采用了压缩编码及基于TCP/IP的包交换技术,二是利用了具有统计复用的IP数据网,三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光纤传输技术,因此在资源占用率上来讲明显高于仅仅采用PCM语音编码技术的传统模拟交换技术。在IP-phone刚刚面世不久,人们从H.323系列的语音编码标准中,如G.723.1编解码器(输出码流速率为6.3kbit/s或5.3kbit/s)或者G.729编解码器(速率为8kbit/s)推出结论,IP电话与基于64kbit/s的PCM交换相比,编码处理后利用率提高了8倍甚至更高。其实,这种结论是不确切的。

我们知道,IP电话与传统电话最大的不同在于语音模拟信息以分组数据的形式在数据网中传输,因此,在语音终端和数据传输网络之间需要一个信源编码器(通常叫网关),将连续的语音模拟信号分割成一定长度的多个语音数据分组,并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减小信源语音消息的多余度,降低传输码率,提高传输消息的有效性。又因为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包交换技术,所以在通过传输信道传送前,将压缩后得到的数据封装到IP数据包中实现在IP交换网的传输,由于网络上实际传送的码流并不是编码后输出净菏码流(语音包)如5.3kbit/s(G.723.1)或8kbit/s(G.729),而是经过封装后的码流。它的一般封装形式为:在语音包前加上IP包头、UDP包头和RTP包头。IP包头为20字节,UDP包头为8字节,RTP包头12字节,总包头长度为40字节。通过增加这部分多余字节,达到寻址、提高可靠性等功能。封装的效率取决于一个RTP包中打多少数量的语音包。RTP包头所打的语音包越多,封装效率就越高,单位流量也就越小,电路利用率就越高,但同时,由于RTP包头所携带的语音包个数增加,单个IP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在一个话音来回的历时加长,全网时延就加大,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对方反应迟钝”,反之亦然。因此,在设计系统时,运营商需要在提高电路利用率和减少时延中做出选择,两者是难以两全的。

一般地,在全程时延(包括编码时延、打包时延、处理时延、网络时延、缓冲排队时延等)中分配给编码的时延为30ms左右,这种时延要求也是普通电信业务的时延最低要求。要满足这个时延要求,取决于一个RTP的包打进多少压缩后的语音包。IP电话的实际码流可估算如下:实际传送码流=压缩后的语音包/封装效率。封装效率的估算公式为:

封装效率=(压缩后的语音包× n × 帧长/ 8)/[(压缩后的语音包× n× 帧长/ 8 )+40] 。n表示打进n个语音包。以G.729信源编码为例,如一个RTP包打进一个语音包,则实际传送码流为40kbit/s,时延约为 10 ms;如打两个语音包,则实际传送码流为24kbit/s,时延约为 20 ms;如打四个语音包,实际传送码流为16kbit/s,时延为40ms。为保证编码打包的时延,若将缺省语音包的数量定为两个,实际传送码流即为24kbit/s,而不是8kbit/s。因此对于语音业务这类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要保证语音的质量,根据ITU-T标准语音的全程往返时延应当控制在450ms为宜,编码打包后形成的单位码流通常是在

20kbit/s。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带宽压缩与普通电话相比仅为3倍左右,而不是8倍或更多。

当然,我们采用不同的信源编码器和采用不同的封装形式所产生的实际传送码流差异是很大的。我们只有通过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来提高信道传输消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分别从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方面来改善IP-phone的传输效率,以及时下谈得较多的QoS问题。

采用某种语音编码方式可以提高编码效率,但没有提高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仅仅是将大量的网络带宽节省下来。从目前中国电信的发展趋势来讲,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带宽也将越来越高,届时网络带宽资源可能无须那样节约,这种压缩编码方式是否适用还很难说,但从目前使用来看,这种技术的运用应该是有其优越性。

在消费者使用电话进行交流时,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即交互式。当对端说话时,本端一般保持沉默;而本端说话时,对端保持沉默。而语音冲突的现象并不多见,正如图1所示。

目前所采用的IP语音编码压缩技术是ITU-T于1995年11月批准的被称为G.729的新的语音压缩标准,正如前面所说,G.729标准采用的算法,可以仅用8kbit/s带宽传输话音,而话音质量与32kbit/sADPCM相同。而这种语音编码技术并没有充分利用图1的这种交互式,也就是说编码时将许多无用的空白消息进行了编码。从某些资料显示: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全双工电话交谈中,只有36%-40%的信号是有效的。这一数据与图二的表示有异曲同工之意。在对对端语音进行编码时,开始由于没有语音信号,所以不进行语音编码,默认值为零,当x1时刻到来时,检测到语音信号,此时再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当x2时刻到来时,检测到语音信号的渐渐衰落而进入抑制编码阶段,即编码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当语音信号消失时,编码间隔趋于无穷大,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

从图1的语音曲线来看,似乎是没有规律的。但我们知道中国语言中词、惯用语较多,单个的字很少,尤其是口语的交流,有很多连续的词句。正如计算机汉字编码一样,常用词汇只有5000多条。我们在编码时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在语音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语音预编码。我们可以将语音看作一个马尔可夫信源。例如:我们在接电话时,习惯用语是:“喂,你好!找哪位?”如果我们在编码中已经将这段话进行了预编码,当收到语音信号“喂”时,根据转移概率P(你!喂)发出“你”,再根据转移概率P(好!你)发出“好”字等等,这就好比,你还没说,我这儿就预测到你下面要说的话。这将大大缓解现有IP-phone语音延迟大的现象。

我们再从信道编码入手。在通信信道传输中包含了很多技术,也经过了许多传输信道,因此,片面地去改变现有的信道编码技术或者笼统地去改变某一信道编码技术来追求资源利用率是不现实的。因为信道编码是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增加某些码元,使之具有纠错或检错功能,在IP通信中,就是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在语音包前封装某些信息,例如寻址信息,使之能有目的的进行传输。由于IP是基于TCP/IP协议的包交换技术,因此它在进行语音包交换时,每一个语音包前必须加上IP包头、UDP包头和RTP包头,这些包头如果采用某些压缩技术是可以达到提高网路利用率的目的,但随之产生的误码也将会增加。因此,从个人观点出发,从信道编码角度来提高网路利用率是不可取的。

IP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信源编码技术的更新,对IP-phone 来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可以想象,将来IP-phone无论从质量还是效率来讲应该远远超过普通电话。

I P电话是什么

IP是当前热门的技术。与此相关联的一批新名词,如IP网络、IP交换、IP电话、IP传真等等,也相继出现。那么,IP是什么呢?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那么,“数据报”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报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报”。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报都有报头和报文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报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报的长度,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可达65535个字节。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现在电信网正在与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

I S D N与普通模拟电话线有什么不同?

模拟电话线只能传送模拟话音信号,只能提供单一的电话业务。而ISDN实现了用户线的数字化,不管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只要变成数字信号,都可以传输,因此,ISDN可以支持多种业务。ISDN与模拟电话采用同样的线路传输,保留了人们原来的操作习惯,但速度更快,能提供的服务更多,使用起来却和原来一样方便。由于ISDN可以同时接入多个设备一起使用,因此,不能像模拟电话一样把电话机直接接到电话线上,而需先接入一个被称为网络终端(NT1)或智能网络终端(NT1+)的设备,再接入电话机、传真机、上网用的适配卡等。

常见的ISDN终端设备有哪些?

一类网络终端(NT1):一头接ISDN电话线,另一头接数字电话、ISDN适配卡等。ISDN应用中必须的设备,可以用智能网络终端(NT1+)代替。NT1上只能接标准的ISDN设备,模拟电话机等不能直接接入。

智能网络终端(NT1+):NT1的延伸产品,一头接ISDN电话线,可以接入数字电话等标准ISDN设备,也可以接入模拟电话、传真机、MOODEM等模拟设备。

ISDN适配卡:内置式插卡,使计算机可以通过ISDN上网,可以提供最大128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接在NT1或NT1+的S/T口上,用于台式机。

ISDN适配器:外置式适配器,提供RS232接口或USB接口,可以接在计算机的串口或USB接口上,用于上网或其他数据应用。可用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若ISDN适配器带模拟电话接口,也可接入模拟电话、传真机等设备。

ISDN数字电话:标准的ISDN终端,接在NT1或NT1+的S/T口上。

ISDN可视电话:基于ISDN的独立可视电话,具有内置摄像头、视频解压卡,在打电话的同时能传输清晰的实时动态图像。

若希望通过ISDN一边上网一边打电话,可以采用NT1+以及ISDN适配卡或适配器,电话机接在NT1+的模拟口上,通过ISDN适配卡或适配器上网。

N O.7号信令介绍

NO.7信令系统介绍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令系统,其基本特点是:

1,最适合由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数字传输设备所组成的综合数字网

2,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

务处理信息的要求

3,信令传送相当可靠。

NO.7号信令能满足多种多种通信业务的要求,当前应用的主要有:

1,局与局之间的电话网通信。

2,局与局之间的数据网通信。

3,局与局之间综合业务数字网。(例如:ISDN PRI)

4,可以传送移动通信网中的各种信息。

5,支持各种类型的智能业务。

电话交换机品牌

进口品牌

国产品牌

日照九洲

周边产品

日照九洲汕头领域

市话新业务介绍------2M数字中继业务

什么是2M数字中继业务

2M数字中继业务---是指用户信息通过速率为2Mb/s的全透明数字电路通道,与我公司固定电话网进行交换的业务。包括传输设备、传送介质和市话交换设备三部分,它的国际标准电接口为:G.703

使用Quartus进行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EDA设计 使用Quartus II进行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 专业:车辆工程 姓名:张小辉 学号: 指导老师:蒋立平、花汉兵 时间: 2016年5月25日

摘要 本实验是电类综合实验课程作业,需要使用到QuartusⅡ软件,(Quartus II 是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FPGA开发软件,原理图、VHDL、VerilogHDL以及AHDL(Altera Hardware 支持Description Language)等多种设计输入形式,内嵌自有的综合器以及仿真器,可以完成从设计输入到硬件配置的完整PLD设计流程)。本实验需要完成一个数字钟的设计,进行试验设计和仿真调试,实验目标是实现计时、校时、校分、清零、保持和整点报时等多种基本功能,并下载到SmartSOPC实验系统中进行调试和验证。 关键字:电类综合实验 QuartusⅡ数字钟设计仿真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is electr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 work and need to use the Quartus II software, Quartus II is Altera integrated PLD / FPGA development software, schematic and VHDL, Verilog HDL and AHDL (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support) etc. a variety of design input form, embedded in its own synthesizer and simulator can complet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complete PLD design process from design entry to). The need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digital clock, and debug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goal is to achieve timing, school, reset, keep and the whole point timekeeping and other basic functions, and then download to the smartsopc experimental system debugging and validation.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integrated experiment Quartus II Digital clock design Simulation

数电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初始条件:74LS390,74LS48,数码显示器BS202各6片,74LS00 3片,74LS04,74LS08各 1片,电阻若干,电容,开关各2个,蜂鸣器1个,导线若干。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日、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要求如下: 1.由晶振电路产生1HZ标准秒信号。 2.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 3.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4.可手动校正:能分别进行秒、分、时的校正。只要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秒、分、时进行连续脉冲输入调整。 5.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鸣叫五次低音(500HZ),整点时再鸣叫一次高音(1000HZ)。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摘要 (1) Abstract (2) 1系统原理框图 (3) 2方案设计与论证 (4)

2.1时间脉冲产生电路 (4) 2.2分频器电路 (6) 2.3时间计数器电路 (7) 2.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 (8) 2.5校时电路 (8) 2.6报时电路 (10) 3单元电路的设计 (12) 3.1时间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 (12) 3.2计数电路的设计 (12) 3.2.1 60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12) 3.2.2 24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13) 3.3译码及驱动显示电路 (14) 3.4 校时电路的设计 (14) 3.5 报时电路 (16) 3.6电路总图 (17) 4仿真结果及分析 (18) 4.1时钟结果仿真 (18) 4.2 秒钟个位时序图 (18) 4.3报时电路时序图 (19) 4.4测试结果分析 (19) 5心得与体会 (20) 6参考文献 (21) 附录1原件清单 (22) 附录2部分芯片引脚图与功能表 (23) 74HC390引脚图与功能表 (23)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学号:2013914115 姓名:邓志成班级:13电信----------------------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1.3 程控交换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第二章程控交换硬件系统 2.1 话路系统及其实现 2.2 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2.3 时分交换电路 第三章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3.1 软件系统实现流程 3.2 程序的部分代码 第四章方案设计总结 摘要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字:程控交换机通信时分复用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仪表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的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 程控交换系统的介绍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模拟程控交换机及70年代初期推出数字程控 交换机以来, 程控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同时, 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需求迅速增长, 除电话业务外, 各种非电话业务如传真、用户电报、电子邮件、可视图文及数据通信等迅速兴起, 因此除了电话网外, 还存在其他的专用网络。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业务时,必须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电信部门申请, 引入不同的专用用户线和中断, 使用不同的规程和方式, 这给用户和管理部门都带来了不便。再者,建设专用网必然存在投资大、线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弊病。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用一个单一的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小型字程控交换机以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等优势, 使其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中联AK8120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培训资料

中联A K8120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

中联AK8120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中联AK8120程控交换机说明书 话务转接台或话机设置 功能设置开命令: * 101 * # 功能设置关命令: * 101 # 三? 设置系统参数 系统初始化命令1: * 000 * 123 # 系统初始化命令2: * 000 * 124 # 3.2 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 设置系统日期命令: * 102 * YYYYMMDDWW # 说明--YYYY代表年份,MM代表月份,DD代表日期,WW代表星期 3.3 设置本机字头 设置命令? * 105 * 首位码 * 类别 * 号长 # 删除命令? * 105 * 首位码 * 0 # 必须输入* 3 01 * 0 #进行分机弹性号码的初始化 3.4 设置夜间时段 命令? * 110 * 起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说明: --起始时间0000—2359默认为18:00 --结束时间0000-2359默认为08:00

3.5 设置热线延时时间 命令? * 111 * 秒秒 # 3.6 设置分机振铃次数 命令? * 321 * 振铃次数 # 说明--振铃次数取值3--12次默认6次3.7 不拍叉转接开与关 开不拍叉转接命令? * 319 * 1 # 关不拍叉转接命令? * 319 * 0 # 3.8 夜间电脑话务员开关 开命令 * 320 * 1 # 关命令 * 320 * 0 # 3.9 无人接听语音开关? 开忙语音段命令 * 211 * 1 # 关忙语音段命令 * 211 * 0 # 3.10 忙语音开关 开忙语音段命令 * 210 * 1 # 关忙语音段命令 * 210 * 0 # 3.11 IP卡帐号密码的隐含 设置命令? * 112 * IP卡号 # 全部删除 * 112 * 0 #

数字钟电路pcb设计

¥ 摘要 本设计针对数字钟PCB板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利用国内知名度较高、应用最广泛的电路辅助设计软件protel99se进行了电路板的设计。本设计介绍了各部分电路的构成及准确完成了数字钟PCB电路板的设计。本设计数字钟原理图分析入手,说明了在平台中完成原理图设计,电气检测,网络表生成,PCB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数字钟的主要电路是由电源电路、显示电路、校时电路、晶体振荡电路组成。PCB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PCB的设计是以电路原理图为根据,实现电路设计者所需要的功能。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达到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 关键词:数字钟;PCB;原理图;芯片 — 【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第二章绪论 (2) 数字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2) 数字钟的发展和趋势 (2) 第二章系统电路的绘制 (3) 电路组成方框图 (3) 电路原理图制作 (3) 原理图环境设置 (4) 绘制原理图 (5) $ 电气规则检查及网络表输出 (7) 原理图分析 (10) 晶体振荡器 (10) 分频器 (11) 计数器电路 (12) 显示和译码电路 (12) 电源电路 (13) 第三章电路板PCB设计 (14) , PCB设计规范 (14) PCB设计流程 (17) 输出光绘文件 (21) PCB制件作 (23)

心得体会 (25) 参考文献 (26) 附图 (27) 附表 (28) "

前言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它们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在较大型的电子产品研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该产品的印制板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制造。印制板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甚至导致商业竞争的成败。 Protel系列电子设计软件是在EDA行业中,特别是在PCB设计领域具有多年发展历史的设计界软件,由于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实用,近年来成为国内发展最快。 Protel 99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系统工具,分别是SCH(原理图)设计、SCH(原理图)仿真、PCB(印制电路板)设计、Auto Router(自动布线器)和FPGA设计等,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该软件将项目管理方式、原理图和PCB图的双向同步技术、多通道设计、拓朴自动布线以及电路仿真等技术结合在一起,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并且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准确性。而Protel99SE技术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利用protel99SE绘制各种原理图,进而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说Protel99SE技术已越来越显得重要。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一、数字电子钟设计摘要 (2) 二、数字电子钟方案框图 (2) 三、单元电路设计及相关元器件的选择 (3) 1.6进制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3) 2.10进制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4) 3.60进制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4) 4.时间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5) 5.校正电路的设计 (6) 6.时钟电路的设计 (7) 7.整点报时电路设计 (8) 8. 译码驱动及单元显示电路 (9) 四、系统电路总图及原理 (9) 五、经验体会 (10) 六、参考文献 (10) 附录A:系统电路原理图 附录B:元器件清单

一、数字电子钟设计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此次设计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数字电子钟方案框图 图1 数字电子钟方案框图

三、单元电路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1. 6进制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现要设计一个6进制的计数器,采用一片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90N芯片,先接成十进制,再转换成6进制,利用“反馈清零”的方法即可实现6进制计数,如图2所示。 图2

2. 10进制电路设计 图3 3. 60 进数器电路的设计 “秒”计数器与“分”计数器都是六十进制,它由一级十进制计数器和一级六进制计数器连接而成,如图4所示,采用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90N串接起来构成“秒”“分”计数器。

数字钟设计报告——数字电路实验报告

. 数字钟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王婧 班级:111041B 学号:111041226 .

数字钟的设计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目的 (3) 三、设计任务 (3) 四、设计方案 (3) 五、数字钟电路设计原理 (4) (一)设计步骤 (4) (二)数字钟的构成 (4) (三)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5) 六、总结 (9) 1

一、前言 此次实验是第一次做EDA实验,在学习使用软硬件的过程中,自然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下,我终于解决了实验过程遇到的很多难题,成功的完成了实验,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在这次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Quartus II软件,如何分层设计点路,如何对实验程序进行编译和仿真和对程序进行硬件测试。明白了一定要学会看开发板资料以清楚如何给程序的输入输出信号配置管脚。这次实验为我今后对 EDA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对数电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其运用到了实际中来,明白了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意义,也达到了其培养的目的。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就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实现的,遇到问题我们不能灰心、烦躁,甚至放弃,而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分部检查,找出最终的原因进行改正,这样才会有进步,才会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才会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成功。 2

二、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训学会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4通过实训学习元器件的选择及集成电路手册查询方法; 5通过实训掌握电子电路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 6熟悉数字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可以显示星期、时、分、秒的数字钟。 要求: 1、24小时为一个计数周期; 2、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3、定时闹铃(未完成) 四、设计方案 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和定时器组成。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 3

程控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设置

程控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设置 程控交换机的各种功能设置是相同的,但是要到通信公司营业处开通相关的业务才能用。 程控交换机功能 1、闹钟服务 登记:*55*HHMM# 当您在预定时间前不需要闹钟服务时,可在听拨号音后,按“#55*HHMM#”耳机中听到证实音,说明此项服务已取消,否则需重新操作。其中“HHMM”与登记时的“HHMM”相同。 2免打扰服务(Don't Disturb Service)又称“暂不受话服务”。当您在某一段时间里不希望有来话干扰时,可以使用该项服务。登记免打扰服务不能同时登记转移呼叫服务、缺席用户服务、遇忙回叫服务。 使用方法: 设置:拿起听筒听到拨号音后按*56#,如听筒中听到证实音,即登记生效,否则需挂机后重新操作。 取消:听到拨号音后,按#56#,听到证实音,即此项服务已取消。否则,需重新操作。 注意:当您不需要免打扰服务时,一定要取消此项功能,否则别人无法打入。

3、转移呼叫 使用这项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呼叫本机上电话转移到其它电话上(含移动电话)。 分为三种情况: A、无条件呼叫转移 设置:用户摘机后拨*57*+目标电话号码# 取消: 1)在本机上撤消时,用户摘机后拨#57# 2)在被转移的临时指定的话机上撤消时,用户摘机拨#57*+用户本机电话号码# B、无应答呼叫转移 当外线用户拨打本机用户时,本机用户不应答,20秒后自动转移到设定的目标电话上。 设置:用户摘机后拨*41*+目标电话号码#响应,挂机即可。 取消: (1)在本机上撤消,用户摘机拨#41#+目标电话#响应,挂机。 (2)在被转移的程控电话上撤消,用户摘机后拨#41*+本机电话号码# C、遇忙呼叫转移 当用户电话正在使用时,拨叫进来的电话将自动转移到设定的目标电

数字钟的电路设计

题目_________数字钟的设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机设12(4)班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201210310422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卞旺武_____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__鲁老师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2014.6.16--2014.6.19____ 景德镇陶瓷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数字钟的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a 3、秒、时计数器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4、译码器芯片与逻辑符号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5、秒、分、时校时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7、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8、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10、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推荐-基于多功能数字钟的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

EDA技术课程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 学院:城市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20XX年12月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2) 2、总体框图 (2) 3、选择器件 (2) 4、功能模块 (3) (1)时钟记数模块 (3) (2)整点报时驱动信号产生模块 (6) (3)八段共阴扫描数码管的片选驱动信号输出模块 (7) (4)驱动八段字形译码输出模块 (8) (5)高3位数和低4位数并置输出模块 (9) 5、总体设计电路图 (10) (1)仿真图 (10) (2)电路图 (10) 6、设计心得体会 (11)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具有时、分、秒记数显示功能,以24小时循环计时。 2、要求数字钟具有清零、调节小时、分钟功能。 3、具有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的同时输出喇叭有音乐响起。 二、总体框图 多功能数字钟总体框图如下图所示。它由时钟记数模块(包括hour、minute、second 三个小模块)、驱动8位八段共阴扫描数码管的片选驱动信号输出模块(seltime)、驱动八段字形译码输出模块(deled)、整点报时驱动信号产生模块(alart)。 系统总体框图 三、选择器件 网络线若干、共阴八段数码管4个、蜂鸣器、hour(24进制记数器)、minute(60进制记数器)、second(60进制记数器)、alert(整点报时驱动信号产生模块)、 seltime(驱动4位八段共阴扫描数码管的片选 驱动信号输出模块)、deled(驱动八段字形译 码输出模块)。

四、功能模块 多功能数字钟中的时钟记数模块、驱动8位八段共阴扫描数码管的片选驱动信号输出模块、驱动八段字形译码输出模块、整点报时驱动信号产生模块。 (1) 时钟记数模块: <1.1>该模块的功能是:在时钟信号(CLK)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波形;在清零信号(RESET)作用下,即可清零。 VHDL程序如下: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hour24 is port( clk: in std_logic; reset:instd_logic; qh:BUFFER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ql:BUFFER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hour24; architecture behav of hour24 is begin process(reset,clk) begin if reset='1' then qh<="000"; ql<="0000"; elsif(clk'event and clk='1') then if (qh<2) then if (ql=9) then ql<="0000"; qh<=qh + 1; else ql<=ql+1; end if; else if (ql=3) then ql<="0000"; qh<="000"; else ql<=ql+1;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end behav; 仿真波形如下: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和制作一个多功能数字钟,要求能准确计时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能校正时间,准点报时。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1.数字钟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钟一般由振荡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电路组成,这些电路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振荡器产生的1Hz的方波,作为秒信号。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的计数、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实现;“分”的计数、显示电路与“秒”的相同;“时”的计数、显示由两级计数器和译码器组成的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实现。所有计时结果由七段数码管显示器显示。用4个与非门构成调时电路,通过改变方波的频率,进行调时。最后用与非门和发光二极管构成整点显示部分。

2.总体结构框图如下: 图14 总体框图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脉冲产生电路 图15 晶振振荡器原理图 图16 555定时器脉冲产生电路原理图 振荡器可由晶振组成(如图15),也可以由555定时器组成。图16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1HZ 的自激振荡器,其原理是: 第一暂态2、6端电位为Vcc 3 1 ,则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不导通,电容C 充电,此 时2、6端电位上升。当上升至大于Vcc 3 2 时,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导通,电容C 放电, 11 21 C 1 R C 2 R O

此时2、6端电位下降,下降至Vcc 3 1 时,输出高电平,以此循环。根据公式C R R f )2(43.121+≈ 得,此时频率为0.991。 图17 555定时器波形关系 图18 555定时器产生1Hz 方波原理图 2.时间计数电路 图19 74LS161引脚图 74LS161功能表 v V 2 3 V 1 3 v U 1 74L S 161D Q A 14Q B 13Q C 12Q D 11R C O 15A 3B 4C 5D 6 E N P 7E N T 10 ~L O A D 9~C L R 1 C L K 2

程控交换机简介(DOC)

程控交换机简介、工程设计 学生:何培尧易添财 内容摘要: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为适应多个用户之间电话交换的要求,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交换机,而在电话交换机中引入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就是交换技术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就此,这种属于全电子类型,采用程序控制方式的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暨程控交换机登上了时代的大舞台。程控交换机是目前自动电话交换机最先进的一种,现代电话交换已经全部采用了程控交换。本文主要介绍了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分类、基本组成和程控交换工程设计。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全电子存储程序控制

目录 前言 (1) 1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1) 1.1 交换机的演进过程 (1) 1.2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2) 1.2.1 程控交换机中话路网的发展 (2) 1.2.2 程控交换机中控制方式的发展 (2) 1.2.3 程序软件的发展 (2) 1.2.4 接入业务的发展 (2) 2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构成 (3) 2.1 外围接口单元 (3) 2.1.1用户线接口电路 (3) 2.2 交换网络 (4) 2.3 控制系统 (4) 2.4 信令系统 (4) 2.4.1 用户线信令 (5) 2.4.2 局间信令 (5) 2.5 出入中继器 (5) 3 程控交换机的工程设计 (6) 3.1 系统设计 (6) 3.2 机房设计 (6) 3.3 电源设计 (6) 3.3.1 要求 (6) 3.3.2 措施 (7) 附录1:电话接续的基本信令流程 (8) 附录2: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图 (9) 附录3: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网络 (10) 参考文献: (11)

程控交换机简介、工程设计 前言 人工交换的效率太低,不能满足大规模部署电话的需要。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开关电路技术的成熟,人们发现可以利用电子技术替代人工交换。电话终端用户只要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串电信号,电子设备就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将请求方和被请求方的电路接通,并且独占此电路,不会与第三方共享(当然,由于设计缺陷的缘故,可能会出现多人共享电路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串线”)。这种交换方式被称为“程控交换”。而这种设备也就是“程控交换机”。 由于程控交换的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设备昂贵,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一直不高。随着当年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陆续自主研制出程控交换机,电话在我国得到迅速地普及。 目前,语音程控交换机普遍使用的通信协议为七号信令(Signalling System No.7) 1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1.1 交换机的演进过程 自从1876年贝(Bell)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和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电话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与发展中。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人工交换、机电交换与电子交换三个阶段。 1878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哈芬港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他是借助话务员进行电话接续,其效率是极低的。 1891年,美国人史端乔(Strowger)发明了升降旋转接线器,并继而出现了步进制(step-by-step)交换机,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自动交换时代。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连接,但仍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器磨损严重等缺点。 1919年,瑞典工程师比图兰特(Betulander)与帕尔姆格林(Palmgren)申请了纵横接线器专利,并于1926年和1938年分别在瑞典与美国开通了纵横制(crossbar)交换机。 1965年,美国贝尔系统经过艰苦努力在新泽西州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序控制的电子交换机(No.1ESS),这一成果标志着电话交换从机电时代跃入电子时代,使交换技术发生划时代的变革。由于电子交换机具有体积小,速度快且便于提供有效而可

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

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 概述 国威wS集团电话系统有两种机型,其分别为848与16128。最小机型为四条外线八部分机,只要在原基础上加扩展板即可扩充至最大十六条外线一百二十八部分机。系统可接专用话机,也可接普通话机。内线分机可适应音频和脉冲制式,内线分机既可接单线电话,也可接传真机,录音电话,电脑和无绳电话等。 系统的许多功能只需操作很少的按键即可实现,如外线转接,电话会议,扩音传呼,保留等。系统也包容了绝大部分的交换机功能,如外线打入打出配置、服务等级、电脑话务员、呼叫转移、免打搅、热线拨号、摘机直通外线等。 系统具备完备的计费系统,可修改费率,能存储两千条话费。全部分机、指定分机、随身密码或指定外线在全部时间、指定时间段的费用统计或详细话单可打印出来,还可在专用话机上直接显示出来,特别适合公司或旅店等需及时了解分机使用长途记录及话费的情形,如配置我公司的电脑计费软件还可将机内的·话单转移到电脑中作更大容量的存储,动态显示,分类统计打印等 系统具备IC卡管理电话功能,可象购电话磁卡一样给指定分机,随身密码或DISA (外线转外线)密码预设长途话费,防止长途话费的滥用超标。 系统配接专用话机直选台后,外线/内线状态显示十分直观,各种功能操作十分简便,许多功能如转接等只需按一个键就可实现。专用话机有双行液晶显示,红绿双色灯按键,全免提通话电路,大部分的功能按键可任意编程设置为你需要的功能。 系统为普通话机设计的功能也同样相当丰富,除一些特殊功能外,普通话机所拥有的功能几乎与专用话机一样多。 分机号码可设置为两位至四位。 外线来电时即可设置成总台接听方式也可设置成电脑话务员直拨分级方式。电脑话务员的对外语音宣告可由用户自行录制。 本系统既可采用专用话机作系统设置,也可采用普通话机作系统设置,因此也可作为用户交换机使用。 请您在使用前,先阅读本使用手册 功能简介外内线来电显示(16128机型、848机型可选配) 中继连号功能(16128机型、848机型可选配) 内置IP功能

数电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本设计既可以使用集成译码器、计数器、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构建多功能数字钟。用数码管显示时间计数值。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 2、技术要求: 1)设计一个数字钟。要求用六位数码管显示时间,格式为00:00:00。 2)具有60进制和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功能,秒、分为60进制计数,时为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 3)有译码、七段数码显示功能,能显示时、分、秒计时的结果。 4)设计提供连续触发脉冲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5)具有校时单元、闹钟单元和整点报时单元。 6)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分电路,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2013年 3 月18 日,布置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2013 年3 月22日至2013 年5 月10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3、2013 年5 月25 日至2013 年7 月2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2013 年7 月5 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数字钟简介 (1) 1.2 EWB简介 (1) 2 方案选择 (3) 3 系统框图 (4) 4 分电路设计 (5) 4.1 脉冲产生电路 (5) 4.1.1设计要求 (5) 4.1.2所需元件 (6) 4.1.3元件介绍 (6) 4.1.4参数计算 (7) 4.1.5电路设计 (8) 4.2计数电路 (9) 4.2.1秒电路 (9) 4.2.2分电路 (11) 4.2.3时电路 (13) 4.3显示电路 (14) 4.3.1所需元件 (14) 4.3.2元件介绍 (14) 4.3.3原理说明 (14) 4.3.4电路设计 (15) 4.4整点报时电路 (15)

HJK-120设置-申瓯程控电话交换机设置方法

HJK-120设置■申瓯程控电话交换机设置方法 2013-09-02 14:29:02|分类:默认分类|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电话交换机所有编程在8000分机上操作(即端口为0)。输入正确的代码会有证实音? “嘟”的二声。 1、编程首先打开总机功能锁:提机拨18宕,挂机。(五分钟内不必重新输入) 2、常用命令集 电话交换机设宜方法(适用于申瓯HJK-120 208型等快速编程) 首选总机上输入系统密码命令:*99*00003 (出厂密码) 1、出局方式选择设宜:提机出外线:*10*81?,拨0出局:*10*80? 2、分机号码位数选择:1位号码:*10*82?如:1-8 3位号码:*10*83# 如:801-808 3、分机等级限制设宜(1级国际国内,2级国内,3级市话及木地网5级只能内部电话) *22*分机物理号等级:t (分机物理号是I-S分机,三位数分机只取末位数) 4、中继外线开通设宜 开第一条 C01: *1O*11J?关:*10*1OS 开第二条 C02:*10*21?关:*10*203 4、自录入中继提示语音设宜:*963后对话筒说话录音。试听:*97# 6、入中继方式选择设迓 人工转接:*10*30# 语音提示:*10*31# 群呼方式:*10*32?取消某部在分机上输入*80?.恢复*81# 7.分机來电显示开通设匱:#61*分机号# (分机号只能是「8) 木是申Iyi HJK-120集团电话208 ?快速设宜方法?详细设宜方法详见:说明书 电话交换机设宜方法(适用于申瓯HJK-120 Z型/D型等快速编程) 注意: 申殴电话交换机所有编程在8000分机上操作。输入正确的代码会有证实音,“嘟”的一声。(如无8000分机可以拨129 査物理号,报000就是总机。) 首先找到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字头,由于出厂功能字头是“V,重庆地区大部分改为了“3”,可以用125. 225, 325试 - F能否报分机号码。?∣125能报分机号?您的功能字头没有变。如变了说明书所有的字头改为相应的功能字头。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1设计内容简介 数字钟是一个简单的时序组合逻辑电路,数字钟的电路系统主要包括时间显示,脉冲产生,报时,闹钟四部分。脉冲产生部分包括振荡器、分频器;时间显示部分包括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报时和闹钟部分主要由门电路构成,用来驱动蜂鸣器。 2设计任务与要求 Ⅰ以十进制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Ⅱ小时计数器的计时要求为“24翻1”,分钟和秒的时间要求为60进位。 Ⅲ能实现手动快速校时、校分; Ⅳ具有整点报时功能,报时声响为四低一高,最后一响为整点。 Ⅴ具有定制控制(定小时)的闹钟功能。 Ⅵ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3主要集成电路器件 计数器74LS162六只;74LS90三只;CD4511六只;CD4060六只;三极管74LS191一只;555定时器1只;七段式数码显示器六只,74LS00 若干;74LS03(OC) 若干;74LS20 若干;电阻若干,等 4设计方案 数字电子钟的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闹钟定时等电路组成。秒信号产生器决定了整个计时系统的精度,故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秒信号送入“秒计时器”,“秒计时器”采用六十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六十进制计数器,每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该信号经被送到“时计数器”作为“时计数器”的时钟脉冲,而“时计数器”采用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实现“24翻1”的计数方式,可实现对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通过七段式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刘伟LED 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整点报时,定时电路与此类似。校时电路是用“时”、“分”、“秒”显示数

cc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介绍

c c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 介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华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介绍 1.C&C08交换机的系统功能和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交换机特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交换机系统硬件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交换机系统软件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C&C08交换机系统提供的业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对PSTN用户提供的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对ISDN用户提供的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entrex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酒店功能接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C&C08机的信令与接口....................................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信令系统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接口种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时钟与同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操作维护中心........................................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维护测试................................................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话务统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网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C&C08告警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4.设备机电参数及环境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设备机电参数 ......................................................... 错误!未指定书签。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单片机数字钟电路图

数字钟设计 一、设计目的 1.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2. 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 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 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 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指标 时间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 显示时、分、秒; 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5秒进行蜂鸣报时;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2.设计要求 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电路仿真与调试;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设计原理及其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图3-1所示为数字钟的一般构成框图。 图3-1 数字钟的组成框图

⑴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⑵分频器电路 分频器电路将32768Hz的高频方波信号经32768()次分频后得到1Hz的方波信号供秒计数器进行计数。分频器实际上也就是计数器。 ⑶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12进制计数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