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0年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0年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0年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题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神奇的物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a )照镜子、(b )闪电、(c )弯弓搭箭、(d )演奏二胡四种现象中,属于声现象的是( )

A. (a )

B. (b )

C. (c )

D. (d )

2.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 .36厘米=36厘米×0.01米=0.36米

B .36厘米=36×0.1=0.36米

C .36厘米=36×0.01米=0.36米

D .36厘米=36×0.01=0.36米

3.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的大拇指的宽度约为10mm

B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dm

C .正常人10次脉搏跳动的时间约为1min 17s

D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超过3m

4.如图1所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5.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 量程3m ,分度值1mm

B . 量程10m ,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

D . 量程15cm ,分度值0.5mm

6.下面是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4次记录,其中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 .17.5cm

B .17.5 cm

C .17.52

D .175.10mm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 .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C .测量中的错误会导致误差

D .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8.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A

D

C 1 33图1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9.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高速列车某次运动时刻如下表所示,则列车在济南西站与南京南站之间的运行时间为()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

1 北京南始发站08:00

2 济南西09:32 09:34

3 南京南11:47 11:52

4 上海虹桥13:00 终点站

A.2小时15分 B.2小时13分

C.2小时20分 D.2小时18分

10.在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将几只乒乓球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和假设

C.进行试验并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二、填空题(每空2,共26分)

1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为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如图3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

12.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同学们的物理书,每一页的厚度约80 。

(2)某同学1 心脏跳动70次。

13.一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6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是:10.42cm、10.21cm、10.43cm、10.44cm、10.425cm 10.43cm,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是______,不合理的是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

14. 图4中用刻度尺测量该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

cm

0 1 2 3 4

图2

图 4 图5

15. 如图

5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cm3,最小刻度____cm3,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cm3。

三、实验探究题(16题4分,17题6分,18题13分,共23分)

16.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图6所示几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17.某同学用以下的步骤和方法测算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

A.将从封面开始到书上编码第10页的纸叠紧;

B.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总厚度L;

C.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

10

L

请指出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

①;

②;

③。

18. 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如图7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图7乙中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甲图7 乙

四、计算题(11分)

图6

0 1 2 3 4

B

1

2

3

4

A C

1

2

3

4

1

2

3

4

D

19.某同学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 ,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 ,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 。则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为多少千米?

《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A 4.D 5.A 6.B 7.C 8.C 9. B 10.C

二、填空题

11. 1.10;1mm ;3min4.4s

12. (1)μm (2)min

13.10.21cm ;10.425cm ;10.43cm

14. B ;3.45 15. 50;2;20

三、实验探究题

16.C

17.① 认为封面与内页厚度相同;

②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

③将纸的页数当成张数。

18.(1)1mm ;18.49cm(合理即可)(2)表格设计如下:

四、计算题

19.根据同一幅地图上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是固定的,都等于地图的比例尺,可以得到地图的比例尺为:710

1km 6300cm 63==长江地图

s s ,所以实际铁路长为76.9510695s cm km =?=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20.8.68.6.202017:0117:01:59Aug-2017:01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0年8月6日星期四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17:018.6.202017:018.6.202017:0117:01:598.6.202017:018.6.2020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8.6.20208.6.202017:0117:0117:01:5917:01:59

5、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Thursday, August 6, 2020August 20Thursday, August 6, 20208/6/2020 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5时1分5时1分6-Aug-208.6.2020

7、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20.8.620.8.620.8.6。2020年8月6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17:0117:01:598.6.2020Thursday, August 6,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完整版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希望你喜爱物理 测量长度和时间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光世界巡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奇妙的透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从全球变暖说起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物体的质量 探究物质的密度 密度知识的应用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怎样认识力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重力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怎样描述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认识压强 研究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认识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认识分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解剖”原子 飞出地球 宇宙深处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怎样才叫做功 比较做功的快慢????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认识内能 热量和热值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热机与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从闪电谈起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1、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第一步:校零 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四步:读数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6.3 重力 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 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最新粤沪版-2017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

粤教沪科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注意:取g=10N/kg )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估测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的拇指宽约为10cm 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C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 .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 2.如图1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如图3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 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5.位于市区商业大楼旁的观光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内乘客可透过电梯的玻璃观看路面的树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乘客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 6.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以下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汔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7.如图4所示的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的水,若将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变化 情况是 A .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B .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C .压力和压强都增大 D .压力和压强都减小 8.如图5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B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D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A.剪刀 B.起子 C.镊子 D.钢丝钳 (图1) (图2) (图3) A B C D (图5) (图4)

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完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提纲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F)的概念 .. 注: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②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③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特点 .. (1)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物体之间的力称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划船、游泳、跳远、跳高、火箭发射等。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作用效果 .... 注: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4、力的单位 .. 注: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原理 .. :“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2)使用方法 .... :①使用前要校零;②不许超过它的量程;③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④(3)注意事项 .... 使用时,弹簧、指针等不要与外壳摩擦。 注: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如: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沪粤版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汇总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 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及环境

★第三章光和眼睛

本章考点突破: 一、什么是虚像? 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及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 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作图记忆,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 光路图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指的是:。 功勋卓著的物理学:①蒸汽机、②电子时代、③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2、测量长度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认、放、看、读、记。 身上的尺:。 :3、测量时间: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 4、误差:定义: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5、尝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科学探究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图像法,一般用于数据处理。 本章考点突破: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注意:听见了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发生了振动,但不一定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2、传播: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传声的效果一般不 同。 声速:一般在固体或液体中的声速比在气体中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感知: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经神经传给大 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

4、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5、声音特征: 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在波形图中用高度表示。 单位:分贝,用符号表示。 影响因素:和。 生活相关: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声音响亮。 2)、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细粗。在波形图中用疏密程度表示。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声音刺耳、女高音、男低音、地听。 3)、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即声音是否好听悦耳。在波形图中用波形是否规则 区分乐音和噪音。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 6、人能听见的声音乐音:指的声音。 噪音:以环保角度定义为:。 现代城市噪声源:。 控制噪音、减少噪声从、、三方面入手。 7、人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频率高于的声音。主要应用有、、。 次声:频率低于的声音。主要应用:。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直线传播直 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是 m/s 。光在液体中、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用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模型法。(相关:磁感线)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1. 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2.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和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o, 反射角也为0o,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3、常见面镜及应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制卷教师:座位号: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2、在右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 应是 () A、F 1 B、F 2 C、F 3 D、F 4 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4、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钢丝钳 B. 起子C羊角锤. D.镊子 图1

5、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6、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9、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兔子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说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3 重力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9.1 认识浮力 9.2 阿基米德原理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4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1 认识分子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0.3 “解剖”原子 10.4 飞出地球 10.5 宇宙深处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物体形状改变(形变)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 5.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 1×L 1=F 2×L 2;或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1 221L L F F 。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10.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F 、G 、M ;属省力杠杆的是A 、B 、C 、D 、E 、H 、I 、L ;属等臂杠杆的是J 、K 。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省距离。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⑵_使物体形状改变(形变)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5.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或杠杆平衡时,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1 221L L F F 。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10.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F 、G 、M ;属省力杠杆的是A 、 B 、 C 、 D 、 E 、H 、I 、L ;属等臂杠杆的是J 、K 。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省距离。 【提供的杠杆是:A 、撬棒。B 、抽水机手柄。C 、独轮车。D 、钢丝钳。E 、汽水瓶盖起子。F 、摄子。G 、理发剪刀。H 、羊角锤。I 、道钉撬。J 、定滑轮。K 、天平。L 、动滑轮。M 、钓鱼杆。】 1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匀 速提起重物时,最多可用5根绳子承担物重,此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5 1。 第七章运动和力 12.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1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也常常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1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先确定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比较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位置改变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综合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试题(沪粤版) 填空题(第1-6题每空1分,第7-10题每空2分,计29分)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 2.仔细观察图1中的器材,你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用电器,另一类是_________,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电路图中可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3.白炽灯泡工作时,灯丝温度可以达到2000℃以上。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__________高。用久的灯泡壁会发黑,这主要是由于钨先,然后在玻璃泡内表面______________所致。此时灯丝的电阻比起它还是新的时候(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2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若继续加热3min,温度计的示数; 5.莲花湖荷花绽放的时候,距离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荷香,这种现象说明了;雨后天晴,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3是搬运工人常用的一种搬运重物的方法。图中“○”表示圆棒,从图中可看到搬运工人用到了某些物理知识,请列举其中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4所示,C是BD的中点,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垂直于撬棒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哪一种方式更省力?请你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5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大李为了减轻小李的负担,他可以(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大李要承担五分之三的力,那么,小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与大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9. 端午节,小霞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霞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假如地球上没有了重力,请写出二个合理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1.图6是林强设计的四个电路图,闭合开关,能使所连接的灯泡都发光的电路图是【】12.图7是理发用电吹风机的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会发热,电动机通电会送风,选择开关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⑴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⑵_改变物体形状_。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_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在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首先要校零,然后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方向在一直线上。 4.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重力的公式是G=mg。 5.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6.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司机往往要给车轮胎挂上铁链,这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车轮打滑的;鞋底下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旅行箱装有四个小轮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7.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8.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时,动力乘以 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 1×L 1 =F 2 ×L 2 ;或杠杆平衡时,动力 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用公式表示为:F 1/F 2 =L 2 /L 1 。 9.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10.下列提供的杠杆属费力杠杆的是(填序号)F、G、M;属省力杠杆的是A、B、

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点资料-沪粤版(全册)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

目录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2)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 第三章《光和眼睛》 (2)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2)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2) 第六章《力和机械》 (2) 第七章《运动和力》 (2)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2)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2)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2) 第十一、十二章《简单电路》 (2) 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 (2) 第十四章《能和热机》 (2) 第十五、十六章《电与磁》 (2) 第十七、十八章《电功率和家庭电路》 (2) 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2) 第二十章《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2)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八下)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1、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第一步:校零;第二步: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第三步: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四步:读数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第一:找作用点,第二: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标出字母和大小 6.3 重力 10、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 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9.8N/Kg,含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4、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粗糙表面、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7、滑动摩擦力方向: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 拉弹簧测力计要水平、匀速直线 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2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杠杆: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4、力臂(L):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25、杠杆上有二个力,分别是动力(F1)和阻力(F2) 二个力臂,分别是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26、杠杆平衡: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 27、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公式中: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 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28、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要保持水平静止。 钩码的重作为作为动力(F1)或者阻力(F2) 29、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如:撬杠,起子,铡刀,手动抽水机) 特点: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如:钓鱼竿,筷子,手前臂) 特点: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如:天平) 特点为: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30、滑轮分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1、定滑轮: (1)使用时滑轮轴位置固定 (2)特点:不省力,拉力F=G物,可改变拉力方向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32、动滑轮: (1)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 (2)特点:省一半的力,拉力F=(G物+G动)/2 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要匀速竖直向上。 (4)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33、滑轮组 (1)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滑轮组省力判断: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公式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公式 1. )(F W s s W F Fs W == =、变形公式 物理量 符号 国际单位 力 F N (牛顿) 沿力的方向的距离 s m(米) 该力所做的功 W J (焦耳) 如果是克服重力做功,则(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用h 表示) 2. Fv t Fs t W P === ,Fv P =(变形公式) 物理量 符号 国际单位 某个力所做的功 W J (焦耳) 时间 t S (秒) 某个力的功率 P W (瓦特) 3. 滑轮组和机械效率公式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1)不计绳重和摩擦 )(1 动物G G n F += 滑f n F 1= (2) 绳绳 nh s =、物绳nv v = 物绳ns s =、物绳nv v = (3) Gh W =有 物有fs W = (4))(绳端运动的距离绳绳总s Fs W = (5)绳总 拉力Fv t W P == (6)nF G nh F Gh Fs Gh W W = ?==?= 绳总有%100η(竖直方向万能公式) (7)动 物物 动物物额有有总有G G G h G h G h G W W W W W += +=+=?= %100η(竖直不计绳重和摩擦)

(8)nF f ns F fs Fs fs W W = ?==?= 物物绳物总有%100η(水平方向万能公式) 4. t cm Q ?=(变形公式t m Q c ?= 、t c Q m ?=、cm Q t =?)﹝)/(102.43℃水??=kg J c ﹞ 物理量 符号 国际单位 比热容 c )/(℃?kg J (焦每千克摄氏度) 质量 m Kg(千克) 变化的温度 △t ℃(摄氏度) 热量 Q J (焦耳) 物质的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热量、变化的温度无关。 5. m Q q = 、V Q q =(变形公式q Q V qV Q q Q m mq Q ====、、、) 物理量 符号 国际单位 放出的热量 Q 放 J (焦) 质量 m Kg(千克) 体积 V m 3 燃料的热值 q J/kg J/m 3 6. 机械效率 (1)mq t cm Q Q W W ?= =?= 放吸总有%100η(对于给液体加热这一类热机的效率) (2)mq s F mq pt W W 牵总有= =?= %100η(对于给汽车提供动力这一类热机的效率) 7.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串联 并联 电路图 电流 321I I I == 21I I I +=总 电压 21U U U +=总 21U U U == 电阻 21R R R += n R R R R R 1 ......1111321+++= 对于两个电阻并联2 12 1R R R R R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知识点归纳 粤沪版

第六章力和机械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 1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8.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19.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0.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1.三种杠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