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 师范学院本科历史学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 师范学院本科历史学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 师范学院本科历史学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 师范学院本科历史学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

三、史料分析(每题15分,共15分)

1.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代之斖斖(wei)。”(《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

(1)历史编纂学(2)历史观(3)史学思想

(4)治史方法(5)史学评论(6)史官制度

中国史学史研究就是围绕以上这样一些内容进行的。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

(1)改进了记事方法。

(2)生动具体。

(3)叙事与论史相结合。

(4)思想性提高了。

三、史料分析(每题15分,共15分)

1、主要提出了对史官的基本要求。所谓“博闻强识”,是知识上的要求;所谓“疏通知远”,是见识上的要求。要求史官对于天文、地理、人事等方面的知识都应融会贯通,善于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

《史记》的史学贡献:(1)定奠了通史的规模。(2)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3)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4)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5)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6)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司马迁的治史特点: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2、实地考察。3、亲身访问。4、慎重取舍。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北师大)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1、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华东师大崔元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必须学会驾驶。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那么,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学习历史后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应该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必须明确的。 2、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上述材料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另举三人)(5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运动的主要内容。(10分) (3)简述该运动的历史作用。(10分) 三、简答题。(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王国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2018年绵阳师范学院专升本

(一)报考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绵阳师范学院专升本,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平时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和综合素质好。 4.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要点内容考生贯彻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因此整个阶段应该以真题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考试的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把握这些之后安排,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要求方向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点范围解题思

人口与体育人口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社会体育学课次:10 班级: 人数: 117 任课教师:冯晓丽 授课内容:第五章人口与体育人口 教学目标: 1、人口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关系。 2、体育人口的基本状态。 教学重点:体育人口 教学难点:体育人口 教法手段:讲授法、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设计教法提示(旁 注) 第五章人口与体育人口 第一节人口问题概述 一、人口的数量 (一)近代人口的骤增 (二)人口数量的控制 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如下问题: (1)资源过度消耗,引起资源争夺,甚至爆发战乱。 (2)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过分拥护,人们生存环境恶化。 (4)社会机会减少,各种社会问题丛生。 (5)人们的劳动报酬递减,造成社会贫困化,犯罪率不断上升。 (6)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最终造成人口质量下降。教法设计及策略: 回忆相关先行知识 09800301 09800302 09800303

(三)人口数量与体育的关系 体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关照,因此人口的数量对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的体育需求的满足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适度的人口数量是体育提以发展的良好前提。 二、人口的质量 (一)人口质量的评价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从微观讲,人口质量指的是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从宏观讲,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可用群体的受教育的程度、文盲率、入学率以及各种身体素质的指标来测量。 1、人口质量的直接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一项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的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2)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密切有关的指标就是人口的疾病死亡谱。 (3)残疾人所占的比重。 (4)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 (5)教育水平指标。 (6)体育水平指标。 2、人口质量的间接指标 (1)医疗卫生和保健的程度 (2)人口食物构成和营养状况指标 (3)人均住房面积。 (4)体育运动事业的程度 (5)环境监测状况及污染指数等。 2

合格的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评价标准

合格的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评价标准 ——————以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为例 罗倩 2008级历史学1班20080511442 作为一个师范大学二年级的历史专业本科生,对于一些列技能我们尚处于积累阶段,但积累的过程也就是改变的过程。首先,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人才辈出的年代,我们以什么来提升武装自我,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次,我们生活在一个超现代化的年代,科学与经济正以飞速向前迈进着,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再一味的提倡专业人才,而是更多的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再者,每年各大高校纷纷扩招,众多优秀人才云集,他们的竞争意识也日益增强,清楚想要在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获得更好的生存权利,就必须不断提炼自我,积极参与社会竞争。那么对于明天的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除上诉要求外,我认为还有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就根据以上要求来谈谈自己对于合格的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标准。 一.合格师范生的评价标准 我校的宗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明确提出了对于师范生发展的要求与标准。我就依据社会对师范生的期望,我校的师范性质,以及师范生自身的发展来谈谈评价标准。(一)师范生必备的专业技能 1.三笔一话: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无论是从学校的角度还是自我的 的发展来看,三笔一话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能,有效的掌握和运用好这项技 术,能为师范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说课与讲课:作为一个师范生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授课过程中,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说课是讲课的基础,他是检测一个师范生是否具备驾驭教材能 力的前提;说课即表明自己的授课思路,运用何种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讲 课即结合教材,充分运用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了解并记忆知识。说课 与讲课对于一个师范生来说是核心基础之一。 3.多媒体应用:一个合格的师范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由于教 学需求,师范生已不仅限于对黑板的使用,还应熟悉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 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成为未来教师的好助手,利用它能够向同学们更加清晰明 了得讲授知识。 4.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 础,心理关系与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两种关系,这样处理 好这些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 (二)师范生的辅助技能 1.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至少具备国家统考的CET4水平,CET4既是国家与学校明确 规定的师范生所应通过的英语水准,又是师范生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师范 生应广泛阅读,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也就包括对英语的简单了解应用。 2.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水平:就我校而言,计算机一级二级是要求通过的,由于师

华中师范大学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签约暂行规定

华中师范大学2015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签约暂行规定 为了规范免费师范生就业过程管理,明确《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流程及效力,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的通知》(教师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一、免费师范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在生源省内基础教育行业落实单位的,可直接签订《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就业协议”),就业协议经学生本人签字确认,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即生效,由学生将签订完成的就业协议交所在学院和学生就业工作处(以下简称“就业处”)备案。 二、在2015年5月31日前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就业处根据生源省的要求,将毕业生直接派遣到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三、免费师范毕业生拟到生源省外基础教育行业就业的,不能直接签订就业协议,必须先办理申请跨省就业的审批手续。跨省就业获批后,方可签订就业协议。免费师范毕业生需凭生源省及接收省同意出省就业和同意接收的证明材料,以及已签订的就业协议到学院和就业处备案。跨省就业未被批准,免费师范毕业生回生源省就业,按上述第一条或第二条规定执行。若要坚持出省,须与生源省解除免费师范生教育协议后,方可签订就业协议,凭生源省的解约证明材料到学院和就业处备案。

四、免费师范毕业生拟到非基础教育行业就业,属违约,违约将在毕业生离校后受理。此类毕业生需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和就业处同意后,报生源省教育行政部门。获批后方可签订就业协议。 五、其它问题说明: 1、“基础教育行业”的范围包括公立以及私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中专部等。 2、免费师范生申请跨省就业流程为:免费师范毕业生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及就业处审核批准后,报生源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接收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双方审批同意后则完成跨省就业审批流程。 3、根据规定,可申请跨省任教的条件为:(1)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任教;(2)在学期间父母户口迁移至省(区、市)外的;(3)已婚需要迁移到配偶所在地中小学任教。 六、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属于就业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各专业研究生课表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节中国古代史 史料学 (8312) 中国近代史 史料学 (8311) 校勘学研究 (3105) 中国近现代 学术史 (3103)地区国别史 专题(8502) 历史地理学 概论(8503) 中国古代思 想史(8506) 古籍名著精 读(3102) 近现代中西 文化交流史 (中近所) 中学历史课 程改革 (8509) 文化遗产研 究专题 (3104) 隋唐史 (3102) 硕士综合英 语 (8603、 8604、8605) 明清史 (3102) 宗教与社会 研究专题 (310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史 (3103) 国际移民与 海外华人研 究 3,4节中国近现代 政治史 (8509) 国学概论 (3103) 文化学经典 (3105) 世界上古中 古史专题 (3111)史学理论与 方法(8303) 道家道教研 究专题 (3203) 文化人类学 专门史 (3205) 秦汉史 (3209) 中国近现代 基督教史(中 近所) 中国近现代 文化史 (3102) 德国史专题 (世界史教 研室) 历史地理文 献学(3102) 中国近现代 法律社会史 (3104) 历史文献学 (8505) 中国近现代 教育史 (3104)中午休息 7,8节研究生英语 特色选修课 区域文化研 究专题 (3103) 宋辽夏金元 史(3109) 中国近现代 军事史 (3105)魏晋南北朝 史(3103) 中国近现代 乡村社会史 (3105) 中国近现代 知识分子研 究(3103)

9,10节研究生英语 特色选修课中特理论(7205)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节中国古代史 学术训练与 规范(3113) 东南亚史专 题(3111)中国文化史 (3117) 历史学科教 学论(1308) 中国史学史 (3115) 经济史理论 与方法 (3208) 近现代国际 关系史专题 (3210) 世界近现代 史专题 英国史专题 硕士综合英 语 (8603、 8604、8605) 中国古代社 会史(8406) 欧洲近现代 史专题 (3103) 3,4节中国史专题 研究(8411) 俄国史专题 (3210)方志文献与 文化资源 (3207) 中国近现代 经济史 (8312) 南亚史专题 西方史学史 (8405) 经济--社会 史专题 (8406) 文化产业研 究专题 (3104) 当代东南亚 专题研究 (8205)中午休息 7,8节中国近现代 思想文化史 (8408) 长江流域考 古(3108) 国际关系基 础理论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楚学概论 (2115) 语言文字学 (3107) 西方外交史 东北亚史专 题(3104) 日语历史文 献导读 (8406)

绵阳师范学院试卷(C等)

绵阳师范学院试卷(A ) 高等数学(C )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已知}0,1,0{},1,0,1{-==b a ,则a 与b 的关系( ) A.垂直 B.共线 C.平行 D.异面 2、函数)ln(2 yz x u =在点(1,1,1)处沿着从点(1,1,1)到点(2,3,3)的方向的方向导数为( ) A.2 B.-2 C.4 D.-4 3、设有空间闭区域}0,0,0,),,{(},0,),,{(2222222221≥≥≥≤++=Ω≥≤++=Ωz y x R z y x z y x z R z y x z y x ,则有( ) A. ??????ΩΩ=1 2 4xdv xdv B.??????ΩΩ=1 2 4ydv ydv C.??????ΩΩ=1 2 4zdv zdv D.??????ΩΩ=1 2 4xyzdv xyzdv 4、??-=1 10),(x dy y x f dx ( ) A. ??-X dx y x f dy 10 1 ),( B.??-1 10 ),(x dx y x f dy C.??1 1 ),(dx y x f dy D.??-1 10 ),(y dx y x f dy 5、若两个正项级数 ∑∑∞ =∞=1 1 ,n n n n b a 满足....)2,1(=≤n b a n n 则结论( )成立。 A. ∑∞ =1n n a 收敛,则 ∑∞ =1n n b 发散 B. ∑∞ =1n n a 收敛,则 ∑∞ =1n n b 收敛 C. ∑∞ =1 n n a 发散,则 ∑∞ =1 n n b 发散 D. ∑∞ =1 n n a 发散,则 ∑∞ =1 n n b 收敛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设),3 2,1(),1,2,3(k b a == ,若b a ⊥,则k=________ 7、曲线2sin 4,cos 1,sin t z t y t t x =-=-=在对应2 π =t 的点处的法平面方程是______________ 8、设区域}4),{(2 2≤+=y x y x D ,则二重积分??=D dxdy ________ 9、若级数 )1(1 +∑∞ =n n u 收敛,则=∞ →n n u lim ________ 10、方程05='-''y y 的通解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满分40分)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满分8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体育的野蛮与文明

体育的野蛮与文明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10306班,刘芳廷) 摘要:体育运动体现着一种超乎寻常的东西。首先世界文化是统一于竞技体育,在这个统一过程当中,奥林匹克非常有意思。不是像一个西方的文化,奥林匹克是一个世界上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大的文化体。是包容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又在一个共同体制中来执行。本文深层次的剖析了野蛮与文明的共性与不同点,对我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奥林匹克野蛮文明竞技体育 毛泽东同志在1923年《体育之研究》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文明其头脑,野蛮其体魄。”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更为健康、强壮的人的话,必须要有野蛮的体魄加上文明的头脑,所以他又说“如果说你要文明的头脑的话,那么你必须首先野蛮你的体魄,只有你野蛮了体魄之后你的头脑才会文明”。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毛泽东后来在题词中就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从社会的角度说,人们又提到了“越是文明的国家,越需要野蛮”。在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种野蛮的行为举止,在一定规则下越来越发展。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到今天我们的民众更喜欢足球和篮球,其冲撞性和对抗性远远超过了乒乓球和羽毛球,从某种程度上说其“野蛮”的程度更大。野蛮是一种蛮力,自由的放纵,是人与人之间在规则许可下的冲撞和争斗。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体现出的一种状态。在当今社会我们发现,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野蛮”,NBA篮球、橄榄球、冰球等职业体育都是美国的,那就说明了在进入文明的过程中需要陶冶体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规则鲜明的文化活动,今天仍然是被称为Olympic Games,Games就是游戏。从玩游戏到竞技,再到体育文化,从这样的脉络来看,竞技体育仍然是一种文化游戏,但是这种文化游戏已经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高层次的野蛮游戏。 谈到“野蛮”人们就会看到,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人类原始动力的一种表现形态。讲到原始动力的话,我们通常会想到动物,动物性。从希

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历史学专业的办专业思路

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2008——2010)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务处《关于申报2007年度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历史学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之一,2001年实现专升本,已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523人,现有在校生274人。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奠定了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师资队伍优良 历史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总的来看,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优,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这既是本专业最重要的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本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 (二)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我系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掌握中学教学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它史学工作和文化事业工作等,以适应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本专业积极探索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已成为我院

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正准备下一步申报院级重点课程。 本专业教研成果丰硕。已完成院级立项课题----《改革与创新:历史教学的出路》,在研课题4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另外,在学科研究方面注重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研究。目前已出版《山西乡村生活研究》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五台山地区风俗研究》一书也已基本撰写完毕。 (三)教学特色与优势鲜明 历史学专业全体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1、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多,梯队结构合理,全体教师求真务实、团结创新,整体素质较高。 2、突出师范性、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改革。在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设置中加大了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反映教改内容。 3、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积极有效整合本专业教师力量开展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效果明显。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

自梳女与她们的三个“家” - 北京师范大学

自梳女与她们的三个“家” ——以清代以来的广东顺德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0级何燕珊 指导老师赵世瑜教授 【内容摘要】明清到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尤以顺德为盛)存在着“自梳”这一特殊的习俗。自梳,就是女子自行易辫而髻,以示自己独身终老的决心;自梳有其特殊的仪式,自梳女也有其特殊的生活,其中包括“不落家”、“金兰恋”等。在一生中,她们与家庭仍然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又与一般女性存在差别,因此,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与其出生、成年和终老相适应,就有生长之家、金兰之家和终老之家三个阶段,这成为她们解决自身生活困境的一种特殊的调适手段。 本文将尝试讨论分析自梳女的这三个特殊的“家”,以及她们与这三个“家”的关系,并从分析中引发一些思考,包括传统观念对自梳女的影响,以及女子自梳的原因,等等。 【关键词】自梳女,家,传统观念 【Abstract】There was a special custom--“Z i Shu” in Canton Delta District (especially in Shunde)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Through a special ritual,women who Zi Shu (used as a verb) combed up their own hair and vowed never to marry throughout their lives. They live a self-reliant life, while they still kept close contact with their families, bu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women. We can find that women who Zi Shu had three special “homes”. The three special “homes”respectively existed in their childhood, adulthood and senility and served as special measures for th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ir lives. 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ze the three special “homes”, and try to discuss how traditional ideas affected women who Zi Shu, and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women chose to Zi Shu. 【Key Words】Zi Shu, Home, Traditional ideas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导师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导师 一、詹娜,女,1981年生,湖北武汉人。 2000-200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4-200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法国史方向,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7-200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 2009-2011年,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法国史研究,已出版著作《西方国家历史学本科教学调研》,在《史学集刊》、《四川大学学报》、《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二、罗爱林,男,1964年出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史、东欧史。现担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罗爱林教授1987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2000-2001年曾先后赴俄罗斯喀山师范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8月从广西师范大学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工作。 罗爱林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俄国农奴制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俄国农村公社研究(1861-1917)》(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国通史?六卷本》(主持第二卷)等。出版学术专著《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等重点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E-mail:pkuyide@https://www.doczj.com/doc/7718779102.html, 三、岳伟,男,讲师,1982年生,河北邯郸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其中2008.9至2009.9月留学德国亚琛科技大学历史所。主要研究方向:1、德国史2、国际关系史 近五年已发表成果: 1.《试比较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日两国工业的反垄断政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招聘228人公告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招聘228人公告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为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我校2017年将招聘相关岗位人才共计228人,其中教师152人,辅导员1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3人,流动岗专职科研人员5人,项目博士后28人。为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引才重点,创新引才形式 2017年招聘计划以引进教师为主,适度补充辅导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结合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重点引进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专家项目人选及“四青”人才。 学校负责组织校级层面的人才招聘宣传活动,为各教学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招聘搭建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条件支持。在“澳大利亚周”、“美国周”实施基础上,坚持“走出去”,深入推进和支持各教学科研单位依托学校人才招聘活动、国内外学术论坛(会议)等学术活动积极赴海(境)外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同时,坚持“请进来”,重点推进实施“桂子学者青年项目”及“桂子学者青年论坛”项目,将学术交流和人才招聘的形式结合起来,择优资助一批达到或接近“四青”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面试。 各教学科研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做好本单位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教师岗位的招聘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招聘实施方案,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全员参与,把人才招聘作为各类学术交流、合作交流的重要任务来抓。 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牵头部门作为本系列队伍建设的责任单位,应根据各系列队伍建设需求和实际,做好牵头抓总工作,加大招聘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引揽优秀人才。 二、严格招聘条件,确保引才质量 各单位要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学缘、专业、年龄和性别结构,尽量吸收校外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新聘人员要符合《华中师范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尤其要注重个人品格、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考察。 1.教师岗位招聘、引进人才的学历条件、科研业绩、年龄要求、外语水平、聘用形式和聘期等见附件1,所需专业及要求见附件3。

北师大历史学历年真题集

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考研试题[历史系] 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5分×8=40分) 1,红山文化2,轮台诏3,驿传4,子口税5,光绪皇帝6,法币(11年考过)7,高等院校院系调整8,农业发展四十条 二,简答题(10分×3=30分) 1,评述两税法。两税法的内容和评价 2,简单论述二十世纪30年代的关于社会史的论战。 3,简单对比1954,1975,1984年修订的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异同。 三,论述题 1,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35分) 2,史料分析题(20分) 史料略(关于近代史的一部分,是武昌起义之后以及保路运动之后清政府的关员的奏折) (1)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全国的局势(2)分析奏折中的建议并进行评价。 3,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5分) 世界史(含世界当代史)一、名词解释(还有4个忘了,想起了在加) 晚期猿人大流士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俾斯麦魏玛宪法(11年考了魏玛共和国)莱克星顿的枪声 二、论述题 1、评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共和政治的异同(11年考过) 2、中世纪天主教的影响 3、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4、20世纪大国的兴衰(结合史实,以一国或几国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系和史学所全部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庄子、律令格式、百日维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汉谟拉比法典、1215年大宪章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辽和北宋的关系 2,简述洋务派兴办的军事、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美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美国图书馆学家韦棣华女士在华创办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武昌文华图书专修科(该专修科始设于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武昌文华大学)。1984年,我校恢复建立了“图书情报系”,1992年更改系名为“信息管理系”。 1995年,我系挂靠本校历史文献学专业招收“文献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1996年挂靠本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招收“信息经济学”方向硕士生,1997年挂靠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招收“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2001年与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申报,获得“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2年起招收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并将原挂靠相关专业招收的“文献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转到情报学专业培养。2005年在全国第十次学位点评审中,我校获得了“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情报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至今,我校已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两个与情报学相关的本科专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已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情报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经过多年的建设,情报学专业硕士点已形成了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知识转移与服务、信息政策与管理等相对稳定且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的方向。图书馆学硕士点的主要方向有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数字图书馆等。情报学专业博士点设置了情报学理论及应用、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信息政策与信息事业管理等方向。 以情报学为基础,整合校内外力量,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知识转移与知识服务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电子政务研究所、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了多个

四川省内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最新官方版)

四川省内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 一本(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二本(26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川北医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四川警察学院、泸州医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攀枝花学院。 川大和电子科大是重点中的重点,211和958工程都是;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只是211,而且四川农业大学本部在雅安市,相对于前4所位于省会成都的一本,显得不那么出名,另外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都江堰有一所分校,只有二本专业和一专专业; 二本里面,热门的就是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这两所学校的和地质方面的专业比较热门,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 还有就是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前几年川师二级学院办的太多了,把名气都搞砸了,其实川师的数学、历史、汉语言文学还是很好的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名成都气象学院,王牌专业:大气科学和通信工程; 西华大学的车辆工程等等; 四川二本高校强项专业: 理工类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核工业石油勘探土木工程机械等专业为强项)、西南石油大学(石油类专业为强项)、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核工业机械)、四川理工学院(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为强项,原四川轻化工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原成都电子高专) 综合类大学:西华大学(车辆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为强项)、西昌学院(农林类专业为强项)、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机械为强项)、成都学院(机械动画护理专业为强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工程机械艺术等专业为强项) 电子信息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气象类电子信息类)、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强项) 师范类;四川师范大学(师范文史英语等专业为强项)、西华师范大学(师范)、乐山师范学院(师范,原乐山师专)、绵阳师范学院(师范,原绵阳师专)、内江师范学院(师范,原内江师专)、成都师范学院 (师范,原四川教育学院,成人大学,高考统招类招收专科第二批次) 财经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会计学金融学审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为强项,大类招生,进校可自由转专业)

【完整升级版】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授课教案精品用(跨栏跑次课+技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授课教案(跨栏跑) 课次:1 任课教师:王文武授课内容:讲解跨栏跑的完整技术特点。学习跨栏跑的正确节奏。 课的任务:建立跨栏跑的正确技术概念。体会跨栏跑技术的整体感,高速度动作感和节奏感。

一、一般性准备活动: (11分钟) 『活动内容』 1 慢跑热身:1200m 2 .定位操:(4 X 8拍) 第一节:上肢运动: 第二节:扩胸运动: 第三节:体侧运动: 第四节:体转运动: 第五节:腹背运动: 第六节:全身运动: 二、专门性准备活动: (14分钟) 『练习内容』 1. 直腿前压: 3 .分腿抱头前伸:各 10 - 12次X 2组 『练习形式』 1 ?两路纵队绕田径场匀速慢跑。 2 .两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做徒手操: (见下 图) ☆ ☆☆☆☆☆☆☆☆ ☆ ☆☆☆☆☆☆☆☆ △ 『教法要求』 1?动作整齐、规范、有力。注意力集中。 2 ?协调用力。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肌群。 3 ?教师示范并领做。 4 ?先讲解,后做准备活动 『技术规格』 1 ?坐地,两腿并拢体前伸直,两臂上举,上体 前屈,两手触摸址尖。 2 .坐地,两腿左右大分开,双臂或单臂向左腿 或 右腿前方前伸。 3 .坐地,两腿左右大分开,抱头体前伸转成后 仰。 尽量向前、后(远端)伸。 『练习组次』 1 .各10 — 12次X 3组 2 .各10 — 12次X 3组 3 .各10 — 12次X 3组 『教法要求』 1 .要求立腰,胸前探。 2 . 保证动作质量。 25 分 钟 2 .分腿左右压腿:各 10 - 12次X 2组 三、原地放松休息与调整,安排下部分内容。

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 忻州师范学院

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2008--2010)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务处《关于申报2007年度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政治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历史学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之一,2001年实现专升本,已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523人,现有在校生274人。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奠定了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师资队伍优良 历史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总的来看,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优,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这既是本专业最重要的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本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 (二)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我系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历史文化素养,掌握中学教学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它史学工作和文化事业工作等,以适应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本专业积极探索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已成为我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正准备下一步申报院级重点课程。 本专业教研成果丰硕。已完成院级立项课题----《改革与创新:历史教学的出路》,在研课题4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另外,在学科研究方面注重地方经济、文化与社会研究。目前已出版《山西乡村生活研究》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五台山地区风俗研究》一书也已基本撰写完毕。 (三)教学特色与优势鲜明 历史学专业全体教师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1、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多,梯队结构合理,全体教师求真务实、团结创新,整体素质较高。 2、突出师范性、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改革。在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设置中加大了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反映教改内容。 3、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积极有效整合本专业教师力量开展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效果明显。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了中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教师技能,愿意到基层献身党和人民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合格教师和适应地方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我院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基础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学人才的基本需求,依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本专业实际,我们将专业建设目标确定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为重点,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中心,构建符合高等师范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目标。具体体现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