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论述题

1试述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

答:楔形文字法律指古代两河流域其毗连地区广泛适用的法律,因用楔形文字镌刻而得名。这些法律虽然适用地区很文,存在时期很长,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A 都编纂为成文法典,这些法典在体系结构上比较完整,一般划分为三个部分:序言,法典本文和结语,如楔形文字法集大成者<汉穆拉比法典>本文由282组成。B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程度所决定的。远在乌尔王国的铭文里就记载:遵照沙马什的“正义”法律,使“正义”能够获得胜利。<汉穆拉比法典>原物的石柱上端刻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标的图像。在法典序言里公开声称:安努和恩利尔等诸神把国家交给汉穆拉比统治,为的是“使公道与正义统治国境”。楔形文字法律虽然被说成是听从神的意志而制定的,但这些立法均非宗教法规,一般均由世俗的君主通过各种手段加以制定或编纂,不像印度,希伯来等法律那样与宗教教义结合在一起。C楔形文字法律的内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多半是针对某种事例,纠纷,确定解决的具体方法,实际上均是习惯的记载或审判实践的记录,是一些处理具体案件所体现的具体规则,并未经过深入分析,综合和概括,也未形成一般抽象的准则。我们看到许多楔形文字法典条文的结构多半是上半部各种违法行为,下半部是对该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处罚,也充分证明这个特点。

2试述<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答:<汉法>的内容比较详尽,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

肯定和维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

制制度。法典宣布国王是最高统

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

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为了证明

国王权力的至高无上,法典贯彻

君权神授思想,将君权和神权结

合起来,以神权维护君权,法典

序言把这一思想充分加以表现,

宣布汉穆拉比是授命于神的巴比

伦的太阳。B充分保护私有财产

权和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法

典的许多条文针对各种盗窃行为

予以相应的严厉惩罚,如盗窃神

庙或宫廷财产处死刑;犯强盗罪

而被捕者亦处死刑。法典肯定了

奴隶制,视奴隶为主人的财产,

可以任意买卖和出租,甚至可以

杀死奴隶,伤害他人奴隶的后果

和伤害他人牲畜的后果相同。法

典对盗窃他人奴隶,特别是盗窃

宫廷和穆什凯努的奴隶,进行严

厉制裁。C反映和维护自由民内

部的等级不平等。古巴比伦自由

民内部划分为两个等级,即阿维

鲁和穆什凯努,它们的地位是公

开不平等的,法典反映了这一事

实,并维护着这种不平等关系。

阿维鲁是享有完全权利的臣民,

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和独立

的劳动者,法典有许多条款保护

他们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穆什开

努是不完全权利的臣民,虽然自

身权利也受到保护,但与阿维鲁

处于不平等地位,如两者的身体

受到同样的伤害,后果是不同的,

伤害阿维鲁实行同态复仇,伤害

穆什开努只交罚金。D包含着大

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法

典颁布时古巴比商业手工业已

相当发达,所以,法典调整商业

手工业的规范占很大比重,在商

业方面规定了各种契约形式,如

买卖,借贷,租赁,保管,合伙,

人身雇佣等,订立契约的手续已

经简化。在手工业方面,规定了

工匠每天应得的工资等。E保留

了若干原始公社时期习惯的残

余。古巴比伦社会是从原始社会

脱胎出来的,不可避免会具有这

一特点,表现很多,如保留土地

的公社占有制,血亲复仇和同态

复仇盛行,宣誓和神明裁判是最

重要的证据等。

3试述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答:和其他古代法相比较,古印

度法有如下特点:A结构体系异

常复杂。古印度宗教众多,先后

兴起了婆罗门教,佛教和其他较

小宗教,耆那教,因而相应出现

了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中。每一

种法又有各种不同的渊源,如婆

罗门教法的吠陀经,法经,法典,

佛教法的三藏,这两种法的渊源

又有交叉,如婆罗门教法的主要

渊源<摩奴法典>又是佛教法的

渊源之一。法的体系结构很复杂。

B法律与宗教紧密结合。宗教在

古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法律和宗

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经典是

基本法律渊源,法律汇编也包括

宗教教义;法律要信赖宗教去贯

彻实施,宗教也要凭借法律去有

效传播,二者互为补充。C反映

和维护种姓制度。种姓制是古印

度的一种严格等级制,它把居民

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

首陀较四个种姓,各种姓在社会

生活各方面均有严格区分,职业

世袭,种姓之间永远不能混杂。

古印度法严格维护这一制度。D

法律汇编是法律和宗教,哲学,

伦理道德的混合体。这同以上第

二个特点是相联系的。就古印度

最基本的法律渊源<摩奴法典>

来说,纯法律的条文仅占全部条

文的四分之一强。

4试述古印度法关于种姓制的规

定?

答:种姓制是古印度的一种严格

等级制,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

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把

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利和首陀罗。这种

制度是古印度的基本制度,古印

度法对此严格加以规定和维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宣

布种姓划分是神意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提出了洁的理论,认

为人体以脐为界,脐上为洁净部

分,以下为不洁部分。婆罗门是

梵天用口创造的,因而生来最高

贵,首陀罗自梵天的脚产生,最

低下。这部法典还说,摩奴制定

法典的目的就是要将各种姓的义

务加以区分。B对各种姓的地位,

职业和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义

务和职业是传授经典,主持宗教

仪式。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担

任文武官职。吠舍由农民,手工

业者和商人组成,主要从事社会

生产和经济活动。首陀罗是地位

最低的劳动者,包括奴隶,无权

参加宗教活动。种姓地位世袭,

永远不变。C维护家长制和丈夫

特权。等级制贯穿在社会关系的

各个领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就

表现为家长制和丈夫的特权地

位。<摩奴法典>规定,家长拥

有处置家内一切事务的权力,包

括出卖和杀死子女;妻子,子女

地位同于奴隶,妻子在所有方面

均从属于丈夫。D犯罪和刑罚公

开不平等,以残酷刑罚维护种姓

制。按古印度法,高级种姓犯罪

一般只处罚金,低级种姓犯罪则

处各种酷刑。例如,婆罗门杀害

吠舍仅受一年戒刑或捐赠一百头

牛了事,而首陀罗只是说了前三

个种姓的坏话,就要被割去舌头,

骂了婆罗门要割去两唇。总之,

严格维护种姓制是古印度法律的

基本任务和主要特征。

5试述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及

其局限性?

答: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开始

形成较早,到公元前5-4世纪进

入最发达时期。这种民主性表现

如下:形式上允许一切雅典公民

参与国家的日常活动。公民都享

有各种政治权利,有资格被选担

任国家的各种官职,享有接受荣誉的权利,特别是通过民众大会这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均可参与内政,外交,立法以及其他各项重要活动。(2)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都是选举产生,而且集体职务多于个人职务。例如,作为国家最高管理机关的议事会是由500名成员组成,他们是按每个选区50名的数额,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用抽签办法产生。(3)雅典公民能够通过各种制度或措施来直接捍卫民主制度。免遭来自反民主势力的破坏和攻击。比较重要的措施有实施贝壳放逐法和进行不法申诉制度。雅典“宪法”所制定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起过积极作用,推动了雅典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并对后来欧洲的民主传统产生很大影响。但其实质仍然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有着明显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雅典民主制实际上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虽然雅典公民在形式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公民在当时人口总数仅占极少数,约为20分之1。B参加民众大会的雅典公民虽然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是要求农民和手工业者前往雅典城郊广场去开大会,仍有不少困难。根据统计。能够经常参加民众大会及其他会议的只有2000到3000人。C公职人员尽管是选举产生,但担任所有公职均需具备一定条件,如年龄,财产资格,是否欠国家的债务等,当选的公职人员,都要接受一次特别的审查。D民众大会虽然烛雅典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统治集团为了国家的整个活动,按照本阶级的意图来进行运转,他们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来限制民众大会作用的充分发挥,牵制民众大会的权力。总之,雅典“宪法”的民主是少数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试述罗马法上团体权利主体的形

成?

答:古代罗马没有形成法人制度,

也没有产生法人的概念和术语,

法律上发生的关系均属个人关

系。尽管当时已经有了各种团体,

如宗教团体等,但在法律上他们

并不享有独立的人格。到了共和

国时期,开始承认某些特种享有

独立的人格。帝国时期进一步认

为国家和地方行政区也具有权利

主体的资格。后来随着实际需要,

各种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大量涌

现。团体权利主体之所以在罗马

社会出现,有其各方面的基础。

简言之,罗马法中人格观念的产

生和演进是该项制度产生的理论

基础,而简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

展和实际需要是这一制度形成的

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罗马法

学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断,

如“团体具有独立人格”等。这

些论断,实际上已经涉及后来法

人概念的本质和法人的主要特

征。罗马的团体分为社团和财团

两种。前者是人的集合体,如国

家,地方政府,公益社团和私益

社团;后者以财产为成立的基础,

如寺院,慈善团体的基金和待继

承的财产。

7试述罗马法上所有权形式的发

展和统一所有权概念的形成?

答:罗马法上的所有权是物权的

核心,是权利人得直接行使于物

上的最完全权利。罗马法上所有

权的形式随着社会和法律的发展

经过了一个演进过程。最早出现

的是市民法所有权,这种所有权

的主体只限于罗马公民,客体主

要是罗马附近的土地,部分被征

服的奴隶,家畜等,转移必须用

要式买卖方式来进行。由于市民

法对市民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

取得方式的规定极严,适用的范

围比较狭窄,日益不能适应频繁

的商业往来的需要,于是又出现

了新的裁判官所有以形式。这种

所有权是通过最高裁判官的司法

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另外,外

国人不享有市民所有权,但他们

的财产受万民法的保护,从而形

成了万民法所有权。公元3世纪,

罗马皇帝卡拉卡颁布敕令将市民

权扩大到帝国境内的所有居民,

外国人取得了市民资格。至此,

两种所有权的主体,客体的差别

已不存在,因而演变为统一的所

有权,出现了统一无限制所有权

概念。

8试述罗马契约形式的发展演

变?

答:契约是罗马法上发生债的主

要原因之一。在罗马早期,商品

交换不发达,生活中只流行买卖

借贷等少数最一般的契约,这时

讲固定语言,配合着做象征性动

作,否则契约无效。以买卖奴隶

的契约为例,订约时,除当事人

双方外,还必须有司秤人和五个

证人到场,买主抓隹他要买的奴

隶说:我说,这个人是我的,我

花了秤上这些铜买的“说完便把

作为价款的铜投到秤上去。只有

正确无误的完成了这种程序,买

卖该奴隶的契约才算成立,对奴

隶的所有权才转移给买主。共和

国后期,随着商品关系的发展,

要式契约逐渐消失,出现了要物,

口头,文书和合意等四种契约形

式。要物契约是指要求转移标的

物才能成立的契约。如果没有标

的物的交付,即使当事人意思表

示已经一致,也不发生效力。属

于这类契约的,主要有借贷和寄

托。口头契约是指当事人以一定

的语言订立的契约。文书契约是

登载于账簿而发生效力的契约。

最后一类合意契约流行最广,签

订手续灵活简便,双方当事人只

要“意思一致”,彼此间能以“善

良”“公平”原则去履行即可,

所以在经济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契

约差不多均属于此类,如买卖,

租赁,合伙,委任等。

9试述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它虽然是奴隶制社会

的法律,但却是建立私有制和简

单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对保护私

有制和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切重要

关系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在

法学家的努力和推动下,这一法

律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立法技

术高超,而且能够适应社会变迁

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使其

更趋完善。因此,它能为保护私

有财产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提供

一种现成的法律形式,包含在其

中的一些原则,例如自由人在私

法范围内的平等地位,契约以双

方当事人同意为主要条件和无限

制所有权等,很适合私有制和商

品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是罗马

法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原

因。在中世纪,这种影响主要表

现在罗马法复兴上,经过这次运

动,许多西欧国家都接受了罗马

法,当然程度有所不同,西欧大

陆国家程度要大一些,英国则小

得多。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

法,德,等国都以罗马法为基础,

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

民法典,形成了民法法系。英国

继承受到罗马法影响,只是没有

全面接受罗马法,只借鉴了罗马

法的些原则和制度。通过西方国

家的法律,罗马法的影响扩大到

亚,非,南北美洲各国,包括日

本和旧中国在内。所以,可以说

罗马法是一种世界性法律。

10试述日耳曼法的基本特

点?

答:日耳曼法所处的历史条件使

它具有以下特点:(1)是一种团

体本位的法律。所谓团体本位是

和个人本位相对而言的,指法律

保护的中心和出发点是团体,法

律对个人的保护不仅因为他是一

个人,更因为他是团体的成员,

因而个人行使权利,负担义务要

受团体的约束,而不能由个人的

意志来决定。(2)是属人主义的

法律。这是沿袭原始公社时期部

族习惯只适用于本族全体成员的惯例而形成的原则。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并存就是实行这一原则的结果。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时期,由于日耳曼各部族杂居的人日益增多而出现的“五个人在一起,就有五种法律”的状况,也是实行这一原则的结果。(3)具体的法律。日耳曼法不是抽象的法规,没一般的原则规定,而只是一些解决各种纠纷的具体办法。也就是说,在日耳曼法时期,处理案件的根据是以前同类案件的判决,“蛮族法典”实际上是种判例汇编。(4)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的外部表现。在各日耳曼王国,各种法律行为,如转让财产等,都必须遵守固定的形式和程序,讲固定语言,配合着做一定象征性动作,有符合法定条件和人数的证人在场等,否则不发生效力。(5)是一种世俗的法律。日耳曼法中虽然有宣誓和神明裁判等反映宗教信仰的制度,但法律内容中不包括宗教法规。这一特点使日耳曼法同古印度的法律,以及同阿拉伯帝国的法律有明显的区别,后两者同宗教教义有密切联系。

11试述日耳曼法上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答:日耳曼法上的土地所有权和罗马法上的土地所有权不同,所有人的权利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往往没有处分权。日耳曼时期有两种土地所有权,即自由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教俗贵族大土地所有权并存,在并存过程中自由农民土地所有权逐渐消失,贵族大土地所有权不断增长,最后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过程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反映。(1)自由农民土地所有权。这种土地所有权是沿袭建国以前的制度形成的。基本内容是,房屋及其周转用篱笆围起来的小块园地归各个家庭私有,基本耕地仍属公社集体所有,分配给各个家庭单独使用;森林,牧场和水源等仍和过

去一样,属公社集体所有,社员

有共同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和血缘纽带的松弛,公社土地所

有权的限制不断减少。原来的习

惯规定,土地只能由男性继承人

继承,但公元6世纪后期法国王

颁布敕令规定,没有儿子,土地

也可以由女儿或兄弟姐妹继承。

这样,自由农民占有的份地逐渐

演变为自主地,在社会封建化的

过程中,不断被大地主兼并而推

动其存在的地位。(2)贵族大土

地的所有权。在日耳曼初期,教

俗贵族大土地占有制就已经开始

形成,这种大土地占有制是西欧

封建制度的基础。它最初主要是

通过各国国王封赏土地而形成。

侵入西罗马帝国后,国王们把被

征服的土地大片地封赏给贵族,

亲兵和基督教会,于是形成了大

土地占有制。这种大土地占有制

形成后,经过“委身制”“特恩权”

“采邑制”而不断扩大和巩固。委

身制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教

俗贵族兼并自由农民土地,迫使

他们逐渐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

农奴的一种形式。特恩权和采邑

制是调整国王和贵族之间,以及

大小贵族之间关系的制度,通过

这两种制度,巩固了封建大土地

所有制。此外,日耳曼法土地制

度中还包括农奴份地,农奴对份

地的占有,使用和贵族的土地占

有,使用有本质不同,它意味着

被剥削,被奴役,应向贵族服劳

役和尽各种义务,并被束缚在土

地上。

12试述日耳曼法对西欧法律发

展的影响/

答:日耳曼法是西欧早期封建制

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律,9世纪

早期封建制结束直到近代对西欧

法律也有很大影响。(1)对西欧

封建制法律的影响。9世纪以后,

西欧法律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

化,一是随着封建割据书面的形

成,日耳曼法演变为分散的地方

习惯法,二是适用法律的属人主

义被属地主义所代替。日耳曼法

对西欧封建制法律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习惯法的地位上。以日耳曼

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习惯法在西

欧封建社会中始终是一种普遍适

用的重要法律,其他地法,商法

和习惯法相对而言,只是一种特

别法,不是普遍适用的法律。罗

马法在中世纪西欧也是一样重要

的法律,在罗马法复兴以后,习

惯法的地位下降了,但罗马法只

有补充效力,只是在习惯法没有

规定时才加以引用。从两种法律

的效力来看,习惯法仍高于罗马

法。(2)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

影响。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吸收了

中世纪封建法律中的许多制度,

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制度,其

中包括习惯法制度。这样,日耳

曼法就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

历史渊源之一。从制度上看,日

耳曼法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影响

较大的是婚姻家庭法,其次是某

些国家的不动产法,例如德国和

英国。从国别来看,英国受日耳

曼法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英国

法律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构成部分

是普通法,这种法律是以日耳曼

法的一个分支盎格鲁撒克逊习惯

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试述中世纪法车的封建等级

制?

答:所谓封建等级制,就是封建

主按占有土地的多少和政治政治

实力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各等级间结成封君与陪臣的关系

最高等级的封建主包括公爵伯爵

大主教等,法兰西国王形式是宗

主,但实际上也属于第一等级封

建主,第二等级是由最高等级封

建主封给土地的较小贵族,有男

爵,从伯爵,子爵等。第三等级

是由第一,第二等级封建主封给

土地的贵族,因是封建武装的组

成人员,故称骑士。各等级封建

主之间,对上一级来说是陪臣,

对下一级来说则是封君,建立封

君与陪臣的关系需举行隆重的

“册封式”。封君与陪臣之间互有

权利义务。陪臣对封君的义务主

要要:应封君的征召亲自率领骑

士到指定地点,听候封君调遣;

应封君的要求参加其法庭的调

查,审讯和执行判决等诉讼过程;

在任何问题上同封君保护一致意

见等。陪臣违反这些义务,将终

身丧失采邑。封君对陪臣的义务

主要有:非仍法庭判决,不得分

割陪臣的人身和采邑,保护陪臣

免受其他封建主的侵犯等。可见,

等级制是封建主之间互相协作,

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工具。封建

割据时期,大贵族在自己领地上

拥有独立统治权,因而在封君与

陪臣的关系上国王不得不承认

“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

的原则。进入等级代表君主制时

期之后,所有贵族都从属国王,

实行的原则变为“我的陪臣的陪

臣也是我的陪臣”了。法国的封建

等级制在西欧具有代表性。

14试述法国封建制时期的土地

的所有权制度?

答:在法国封建割据时期,封建

土地制度的特点表现得很明显。

一般只有贵族才是所有权的主

体,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而且

被束缚在领主土地上,在一定程

度上是领主所有权的客体。南部

还残存下来少部分自由农民,但

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受到很大限

制。而北部已完全没有自由农民,

全部土地均为贵族占有,流行“没

有领主的土地”原则。贵族由于等

级不同,享有的土地所有权有三

种形式。(1)自主地,指国王和

第一等级大贵族占有的领地。占

有者不需尽义务,不附带条件,

可以世袭。(2)封地。是第二,

三等级贵族占有的领地。占有时

应向封君宣誓效忠,尽各种义务,

经过新的册封式后可以继承;若

占有者违背誓言,破坏义务,可

以收回封地。(3)恩地。也是在

尽封建义务条件下占有的领地,

但只能终身占有,不能继承,权利比封地更受限制。公元13,1 4世纪以后,由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封建土地所有制日趋瓦解,表现在两个方面:A土地已逐渐可以转让。但是根据“没有领主的土地”原则,所有权自然属于贵族,在很大程度上转让只是占有,使用和收益权,所以贵族仍可要求新主人履行义务。教会土地是禁止转让的。B随着农奴制的瓦解,广大农奴得到了人身自由。他们通过租约租种贵族和教会的土地,取得使用权,但要向地主缴纳货币或实物地租,受沉重剥削。

15试述英国普通法的形成?

答:普通法的基本含义是全国通行的法律,它是英国法的基本渊源,体现了英国法的传统和特点。它是在诺曼人征服英国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王室巡回法官定期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11世纪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后,一方面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另一方面又为了缓和与被征服者的矛盾,公开宣布保留盎格鲁撒克逊人原有的习惯法,以示其为英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极其分散,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管理,于是,国王便设立了中央司法机关---王室法院,派出巡回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对各地的司法和行政活动进行监督。亨利二世时进行司法改革,扩大了巡回法官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削减了领主的审判权。巡回法官在各地审判案件时,除遵循王室法令外,主要依据当地的习惯法,只要这些习惯法与王室法令和征服者诺曼贵族的利益和需要不相抵触,就可作为判决的依据。由此可见,巡回法官巡回审判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地的习惯法进行调查,选择,剖析和加工的过程。当这些巡回

法官回到伦敦聚会时,通过情况

交流和相互磋商,彼此承认对方

的判决可以作为以后审判同类案

件的依据,在全国推行,具有法

律效力。这样,经过长期的审判

实践,便在原来的盎格鲁撒克逊

习惯的基础上掺合了诺曼人的习

惯,以判例的形式,把全国各地

分散的习惯法逐步统一起来。大

约从公元13世纪起,就形成了

全英国普遍适用的共同的习惯

法,就是普通法。

16试述英国衡平法的形成

及其与普通法的关系?

答:公元12---13世纪,英国的

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带来了社会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

的复杂化,出现了许多普通法滑

规定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

象,或虽有规定,但如果按其规

定处理便会产生不公平,不合理

的现象。这些新出现我的社会关

系,社会现象需要有与其相适应

的新的法律予以调整。英国现有

法律即普通法和社会客观需要的

不适应性日益突出。普通法不仅

内容不适合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

需要,诉讼程序也刻板僵化。举

例来说,普通法规定没有抵押品

的债务到期不能清偿,抵押品全

部归债权人所有,显然是不公平

的;到普通法法院起诉必须领取

开审令状,不同的诉讼理由要求

相应类别的开审令状,当事人若

在已有的令状目录中找不到适用

的令状,起诉就不会被法院受理。

于是,按照自古以来的习惯,臣

民直接请求国王保护,国王就把

这类案件委托给掌玺大臣--大法

官负责处理。大法官在审理案件

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他

既不受普通法诉讼程式的约束,

也不遵循普通法的成例,而只依

据个人良心所认为的“公平”“正

义”原则独自处理,其实是参照罗

马法原则处理的。这样,在普通

法体系之外,就又产生了衡平法,

在英国法中,就形成了普通法与

衡平法两种法律,两种法院和两

种诉讼程序并存的法律体制。这

两种法律体制并不是互相对立

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国、相辅

而行的。衡平法以新的方法为普

通法填空补缺,纠偏补弊,使英

国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

需要,以完备英国的法律制度。

17世纪确立了衡平法效力优先

的原则。

17试述中世纪英国土地所有权

制度?

答:英国土地所有权制度涉及到

“物的财产”和“人的财产”中的租

借土地。这种制度的最基本特征

在于,英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

有者,其他臣民只能持有土地。

自1066年威廉服征服后宣布自

己是全英土地最高所有者以来,

至今在理论上英王一直是全国土

地的唯一所有人,由英王授予土

地的臣民都只是土地的租借人,

只是英王的租户,他们能按一定

的条件占有,使用土地和取得收

益,这些条件总称土地保有条件。

个人按这些条件在土地上享有的

权利叫“地权”或“地产权”。根据

占有的条件和所承担的义务不

同,英国中世纪的土地占有形式

有所谓自由租佃和不自由租佃两

种。自由租佃主要有:骑士役租

佃,条件是为国王提供一定的骑

士服役;交租租佃,条件是为授

地者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或农业劳

役。最初领主向租户授予地产时

只以他终身保有为限,不准继承

或转让,死后仍应将该地产交还,

这叫终身保有的地产。但到128

5年<限嗣继承条例>颁布后,在

限定继承人的条件下可以继承,

于是,出现了限定继承人的地产。

1290年的<买卖法>颁布后,又

出现了自由租佃地产,在继承为

领主服务的条件下,保有人可以

自由转让,可以由任何人继承,

这是持有人享有的最大权利的地

产。这样,按保有土地的条件和

保有人权利的大小,英国中世纪

在自由租佃土地上形成了三种地

产,即终身保有土地,限定继承

地产和无条件继承地产。不自由

租借土地指农奴的租佃,农奴使

用这种土地要尽各种繁重的义

务。

18试述英国信托制的形成?

答:信托制是英国法中所特有的

一种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

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其一定

的财产转让给他方,而由第三方

享受收益。信托制产生于13世

纪中叶,当时由于贵族的捐赠,

宗教团体的土地不断增加,因宗

教团体持有地在英国为永久免税

地,致使领主遭受损失,故于1

3世纪后期,国王便颁布<死手

条例>,禁止教会和僧团拥有不

动产。教会和僧团为了规避这一

规定,便把土地转移给俗人经营

管理,而由教会和僧团享受收益。

此外,由于当时普通法对土地移

转条件限制极严,只允许长子单

独继承,禁止遗赠他人,于是有

些人也采用同样手法,将土地转

让他人,而使长子以外的其他子

女享受收益。这种“受益”制度当

时获得了“用益权”的名称。由于

这种情况大量存在,致使王室和

领主收益受到损害。于是,亨利

八世便于135年使国会通过了

一个<用益权法>,企图以此来

废除这种用益权。但该法漏洞很

多,法院在适用时,把这项法律

解释为只废除了受让人对不动产

不负作为义务的用益权,而不废

除受让人对不动产负有作为义务

的用益权。这样,凡不适用<用

益权法>的用益权使发展为后来

所称的信托,并得到衡平法的承

认和保护。

19试述罗马法复兴的经过?

答:罗马法复兴是指12世纪开

始的西欧各国研究,传播和采用

罗马法的运动,在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经过一般按占主导地位的学派不同划分为两个阶段:(1)注释法学派时期。由于中世纪欧洲商业是从意大利开始恢复和发展的,意大利又是罗马法的故乡。所以意大利就成为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并长期处于中心地位。意大利复兴罗马法是从大学研究<国法大全>开始的,因为要采用罗马法就必须首先了解罗马法,传播罗马法的知识。这种研究以意大利北部城市波伦亚为中心开展起来。这城市有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_波伦亚大学。波伦亚学者采用中世纪西欧很流行的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他们对<国法大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疑难的词,条文和原则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就注在<国法大全>原稿上。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法学家称为注释法学派。创始人是伊纳留,他因为对罗马法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法律之光”在西欧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注释法学派起了开创的作用,他们使<国法大全>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2)评论法学派时期。经过注释法学派的努力,了解和传播罗马法的任务到13世纪中期已经完成。为了运用罗马法,使罗马法同中世纪西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于是,评论法学派应运而生,他们已不限于对罗马法本身的研究和理解,而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把罗马法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把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适用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去,从而把罗马法转化为当前适用的法律,实现了“复兴”法的根本目的,使这一运动达到高潮。评论法学派的贡献也就在此。至16世纪,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转到法国。德国还明确宣布罗马法为帝国普通法,英国虽然严格来说没有经过罗马法“复兴”但也受到罗马法的很大影响。

20试述罗马法复兴的意义?

答:罗马法复兴是外国法制史中

的重要事件,对西欧中世纪后期

的历史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而且这种作用超出了中世纪,

也超出了欧洲。主要表现在:(1)

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在

西欧中世纪,民族统一国家的形

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市民等级

进一步成长的前提,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在封建割

据尚存的历史条件下,要建立民

族统一国家,只有通过加强王权

来实现。罗马法关于君主权力不

受限制的原则,为加强王权,消

除割据势力提供了法律武器。经

过各大学培养的世俗法学法阶层

积极支持国王扩张势力,反对大

贵族自自为政。同时,罗马法的

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

的发展,市民等级的力量不断加

强,而这时的市民等级是支持国

王的。可见。罗马法复兴促进了

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2)促进

了法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

的成长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5世纪以后,法学在西欧长期衰

落,经过罗马法“复兴”,世俗法

学蓬勃发展起来,造就了众多的

法学人才,产生了许多法学著作。

这就为把罗马法运用于实践准备

了条件,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

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

式。而且经过法学家几个世纪的

研究和实际运用,罗马法本身也

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同各国的

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成了意大利

法,法国法或德国法,这就为资

产阶级革命以后在继承罗马法的

基础上创建资本主义私法制度提

供了条件。(3)为新兴的资产阶

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

器。为了证明推翻封建统治,建

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

性,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

创立了近代自然法学说。为了反

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他们还明

确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口号。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可

以追溯到罗马法学家关于自然法

的思想,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口号,则是从罗马法中自由人

在私法关系上的平等原则发展而

来的,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明显

可见。

21试述中世纪商法的发展?

答:(1)共同商法时期。中世纪

商法形成后,长时期是作为一种

共同商法而存在和发展的,因为

商业活动必然要发展为不同地区

和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海上贸

易更是如此。各城市的商业习惯

虽然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但往往

也会形成若干差别,这种差别给

不同城市的商人之间的商业交往

带来许多不便,于是便产生了一

种各城市和地区都适用的共同

地。这种共同商法不是离开各城

市原来商业习惯另外制定,而是

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方法消除它们

之间的差别,使商业规则大体上

统一起来。这些方法包括:设立

混合法庭,由不同城市的代表参

加,经过互相协商,使各方习惯

一致起来,城市之间订立条约或

建立同盟,协调彼此的商业习惯,

或制定共同商法法规。等。所以,

商法和海商法的一些基本制度是

共同的,是历史上长期发展的结

果,海商法中的抛弃制度就是明

显例子。在共同商法时期,随着

商业中心的兴起,许多城市都有

商法和海商法汇编,其中影响较

大的是一些先后在海商法领域起

领导作用的城市所编纂的法典。

它们是:意大利的阿马尔菲法典,

西班牙的康梭拉多法典,奥内隆

岛的奥内隆法典,威士比法典。

这些法典都是海上习惯法和海商

判例的汇编,在各所在地区普遍

流行。(2)国家商法时期。16世

纪西欧各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

统一国家,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国家主权观念随之兴起。过去由

国王,贵族,自治城市和行会分

别行使的立法,司法权集中统一

到国王政府手中,于是,商法由

共同商法转变为国家商法。这一

时期国王中央政府既然握有统一

的立法权,它就要求制定和编纂

所有部门的法律,而不允许有例

外。所以,各国立法活动日益频

繁,不但颁布了大量普通法方面

的法律法令,还编纂了商法和海

商法法典,以前在各地区各城市

共同遵守的地发展为各国的国内

法。这一过程开始于16世纪,

但高潮是在17世纪,多数国家

的商法,海商法典是在这一时期

编纂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路易

十四时期法国1673年商法典和

1681年海商法典。这些法典仍

然是以共同商法为基础,只是把

国际性商业和海上作为国内法律

加以编纂,颁布。所以,从共同

商法到国家商法只是使商法处于

主权国家的直接管辖之下,而商

法的内容并没有变化。欧洲大陆

国家由于有这种商法独立发展的

历史原因,到资本主义时期一般

实行民商法分立的制度。

22试述天主教教会法的影响?

答:教会法是中世纪西欧一种重

要法律,它与罗马法,日耳曼法

一起成为西欧三大法律,相互配

合,共同维护封建制度,起了十

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1)教会法的影响首先

表现在观念和理论上,如法律观

念,伦理道德观念,权利义务观

念等,后世法学理论也深深留下

了它的印记,这种影响是潜在的,

长期的。(2)表现在对后世法律

制度的影响上,教会法的某些原

则和制度被资本主义法律吸收或

改造。例如:A在婚姻家庭制度

方面。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受

教会法的影响,在当代也强烈制

约着婚姻立法的发展。宗教婚姻

至今仍有很大势力,离婚立法改

革进展之迟缓,以及某些国家离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外国法制史论述题

外国法制史论述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 试述古希腊民主制之起源及特点 起源: 1地理原因:多山,靠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要求古希腊人经商或者扩张才能生存。 2经济原因: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极具开放性和扩张性。 3阶级原因: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小国寡民的特性抑制王权的扩大,贵族和平民双方妥协并联合起来对抗王权,。 4外交原因:对外殖民扩张和地狱外地入侵,需要获得稳定的兵源,以致贵族向平民让步,两者制衡形成民主体制。 5历史原因: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间较短,保留了众多民主习惯。 特点: 1平民政体:主权在民,轮番执政,公民平等。 2权力制约:公民以集会方式直接决定有关法律和政策的事务,执政官选举产生,贝壳放逐法控制高级行政官。 3法律至上:严格实行法治,绝禁人治。 4公民意识:公民可参与集会,城市管理,抽签担任官职,可通过公民大会,法庭等机构,妻子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 二. 试论外国法制史上的政教合一政体之异同 相同点:1历史:近现代均受到侵略,被导入西方法治原则,政体结构倾向于西方民主政体。乃是西方法制的继承与重建。 2文化: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和鲜明的民族特性. 3等级:具有等级性质,尤其是希伯来军事等级,以及印度的种姓等级色彩浓厚。

4法律:制定的法律条文与宗教有巨大关联,为宗教创始人或者圣人的言行语录以及“神”的旨意。 5政教合一,宗教义务、道德规范与法律是重叠的 不同点: 1等级划分依据不同:印度依据种姓制度,希伯来依据军事统帅等级。 2司法制度不同:希伯来逐级上诉,组织相互制约,军事色彩浓厚。印度国王一人独当,独裁专制。伊斯兰则有相应的法院处理相关的问题,相对较为民主。 3民主性:伊斯兰遇到疑难问题,采用公议方式达成一致解决,希伯来则逐级上诉,古印度则专制而行。 4诉讼程序:希伯来诉讼程序等级严明,程序复杂,伊斯兰与印度则相对简单。 5立法:伊斯兰不经过国家立法,而是通过经训作为立法渊源,有别于希伯来法与印度法。三. 你怎样看待“法系”理论及其殖民主义色彩 看待:法系概念:法系是世界各国法律作出的一种总体划分,将具有相同点的国家的法律归为一系,划分标准以形式特点为主,以意识形态和传统为辅。 法系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发展形态,政治体制的进化,地缘海陆的条件,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类为生存而做出的不同选择。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 1) 主要法律渊源不同:在英美法系,法律的主要渊源是判例法;而在大陆法系,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在各个部门法领域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体系; 2) 继承罗马法的程度不同:英美法系并未走全面复兴罗马法的道路;而大陆法系则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

中国近代史线索梳理(1840年——1949年)列强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反法西 侵华史(1760—1840)阶级统治需要巩固与加强(1870--1913)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危机斯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1929-1933)(1939-1945) 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局部)(全面) (1840-1842)(1856-1860)(1876--1878)(1894--1895)(1900--1901)(1931-1945)(1931-1937)(1937-1945) 中国人民的林则徐太平军抗击左宗棠收复邓世昌黄海义和团抗击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抗日战争 抗争史虎门销烟(1839)洋枪队(1851-1864)新疆(1878)大战(1894)八国联军(1898)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国共两党、各阶层 旧民主主义革命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1840-1919)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戊戌变法1898)(辛亥革命1911)(新文化运动1915) 先进中国人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7五四运动(1919)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黄埔军校(1924)北伐战争(1926) 的探索史(1919--1949)建党及国民大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1945——1949重庆谈判(1945.8)中共中央转战南北(1947)挺进大别山(1947.6)三大战役(1948.9—1949.1)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1949.4)

自考《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01年10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圣训;是指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及默示,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之一。其作用为补充《古兰经》,使之具体化。最权威的圣训汇编是《布哈里圣训实录》(或《穆斯林圣训实录》)等六大圣训集。 37.星宫法院;是公元16—17世纪英国设立的一种旨在惩治不驯服的贵族,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封建进步人士的专门法院。它是专制君主行使专制权力的工具,审断案件往往任意枉法,以严刑拷问和秘密审讯为特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伊始的1641年,星宫法院被废除。 38.“二重内阁”;是19世纪末日本帝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军部权重势大,独立行使军权,成为超内阁的最重要的国家机关。“二重内阁”反映出日本帝国国家制度中的军事性和封建性,对后来日本走上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有重大影响。 39.法律重述;是经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判例法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普通法原则和规范加以重新阐明,并以法典形式编纂成册。法律重述的出版使复杂的普通法得到简化和系统化,方便了司法者的运用。 40.魏玛宪法;是1919年德国制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第一部宪法。它以专章规定“经济生活”,以“经济宪法”而著称;同时列举了较多的公民权利并标榜社会主义原则。魏玛宪法对现代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2年1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物权;是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有时又指对人们有益的、能满足需要的东西。 2.圣训;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3.军部;是指直隶于天皇的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内阁中的陆军省和海军省四个机关的总称。 4.统一商法典;是普通法系中一部具有美国特色的商法典,它是在综合过去诸单行商事法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时通行的商业判例法而制定出来的,是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结合的产物。 2004年10月 36.蛮族法典;是西欧中世纪初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的法典的总称,因日耳曼人称为“蛮族”而得名。内容为各日耳曼部族的习惯的记载,是日耳曼法成文化的产物,包括《撒利克法典》、《伊尼法典》等。37.《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最重要的一部制定法,内容广泛,涉及国王同贵族的关系,等级制、不动产法、债务关系、刑法、诉讼法和城市自治等,使国王权利受到许多限制。由于《太宪章》宣布,未经“全国公意”不得征税,非经合法裁判不得逮捕、监禁、放逐及没收财产等等,以后曾被资产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并被确认为英国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38.私犯;包括对物和对人两种。对物私犯指非法损害或破坏他人的财产,如杀害他人的奴隶、牲畜以及毁损其它物件,加害者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对人私犯指加害他人的身体或用语言、文字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 39.美国《邦联条例》;是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文件,于l777年颁布。规定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各州保留主权,国会(邦联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力主要是处理对外事务和洲际事务。l787年被美国联邦宪法所取代。

2014法律专业自考本科《外国法制史》试题和答案

《外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63)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古代印度四大种姓中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的是D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 2、按雅典“宪法”,陪审法院成员产生的方式是C A.民众大会投票选举 B.抽签 C.五百人会议任命 D.公民轮流担任 3、罗马法将登记于债权人帐簿而发生效力的契约称为A A.文书契约 B.单务契约 C.信托契约 D.准契约 4、被法制史著作称为中世纪西欧各国商法之“母法”的是A A.意大利商法 B.法国商法 C.英国商法 D.西班牙商法 5、公元三世纪颁布敕令授予罗马境内所有自由人以公民权的皇帝是C A.狄奥多西 B.君士坦丁 C.卡拉卡拉 D.查士丁尼 6、英国的侵权行为法中的无过失责任原则产生于B A.十三世纪 B.十四世纪 C.十五世纪 D.十六世纪 7、十六世纪以后在全欧洲处于罗马法研究领导地位的国家是B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8、基督教法最有权威的渊源是C A.摩西十诫 B.新约 C.新旧约全书 D.教会法大全

9、关于普通法和衡平法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表述是B A.普通法与衡平法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B.普通法与衡平法在英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平等 C.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纠偏补弊 D.衡平法效力优先 10、伊斯兰债法中普遍流行的标准契约形式是A A.买卖契约 B.雇佣契约 C.借贷契约 D.寄托契约 11、根据法兰西王国的法律,封君对陪臣无需承担的义务是D A.不得非法侵害陪臣 B.保护陪臣免受侵害 C.免除某些陪臣的封建义务 D.定期召集陪臣到自己庄园居住 12、欧洲中世纪城市法的性质是C A.封建法 B.资本主义法 C.本质上同封建制度对立,但又具有某些封建性因素 D.调整全部社会关系的独立法律体系 13、《土地法论》的作者是C A.格兰威尔 B.布拉克顿 C.利特尔顿 D.布拉克斯顿 14、注释法学派的创始人是C A.阿佐 B.巴尔多鲁 C.伊纳留 D.华卡雷斯 15、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产生于A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6、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件是B A.解放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古兰经》的标准本的完成是在C A.阿布?伯克尔哈里发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 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编纂的通行于全境的法典是()A.《苏美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俾拉拉玛法典》D.《乌尔那姆法典》 2.根据《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由民分为()A.贵族和平民B.里都和巴衣鲁 C.阿维鲁和穆什根努D.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3.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的种姓是()A.首陀罗B.旃陀罗 C.吠舍D.刹帝利 4.在佛教法文献中,表达佛陀及其最近门徒宗教思想的是()A.律藏B.经藏 C.论藏D.法经 5.废除按氏族划分居民,实行地域划分法的雅典改革家是()A.克里斯提尼B.梭伦 C.阿菲埃尔特D.伯里克利 6.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7.罗马法将有严格形式主义要求的契约称为() A.要式契约B.文书契约 C.合意契约D.要物契约 8.罗马共和国初期盛行的诉讼程序是() A.程式诉讼B.原始诉讼 C.法定诉讼D.特别诉讼 9.中世纪东欧的法律除罗马法外重要的还有() A.日耳曼法B.斯堪的纳维亚法C.东哥特法D.斯拉夫法 10.日耳曼法的属人主义被属地主义代替是() A.八世纪以后B.九世纪以后 C.十世纪以后D.十一世纪以后11.《尤列克法典》编纂于() A.法兰克王国B.东哥特王国 C.西哥特王国D.伦巴德王国 12.法兰西王国时期建立封君与陪臣关系需履行的程序是()A.国王批准B.经法院登记 C.签订契约D.举行册封式

自考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20170428

自考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2017年总结) 注:根据2012年-2017年试题真题总结,结合自考教材,亦可用作学士学位的复习资料。201310 3”代表该处于2013年10月的真题出现3分,即名词解释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25*1’+多项选择题5*2’+名词解释题5*3’++简答题4*6’+论述题1*12’ 1.楔形文字法: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 总称。201310 3”由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一种古老文字。 2.《乌尔纳姆法典》:2016103” /201201 3”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乌 尔国家统一了两河南部地,第三朝国王乌尔纳姆为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所创制,开创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法典化时代。 3.《汉穆拉比法典》:201604 3” /201301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吸取两河流域原 有楔形文字法的精华制定的法典,是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分为序言(以神的名义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正文(保证法院公正审判的规定)、结语三(告诫后人)三个部分。法典的基本内容: ◆君主专制制度 ◆等级制度:将全体居民分为自由民(阿维鲁:直译为“丈夫”,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适用同态复仇的人身伤害;穆什凯努:直译为“小人”或“顺从者”: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人身伤害以赔偿银子来解决)和奴隶两大类 ◆财产法:巴比伦实行土地公有制。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 ◆契约制度:重要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借贷和财产租赁最为流行。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婚姻关系实行的是具有买卖性质的契约婚姻。无契约,无婚姻;子女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男子才享有充分的继承权。 ◆犯罪与刑罚制度:危害法院公正裁判罪(第1条诬告处罚);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规定最多,处罚最严厉);侵犯家庭罪。 ◆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诉讼完全由私人提起;确认的可采信的证据包括:证人的证言;证物;宣誓;神明裁判。 4.古印度法:201301 3”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及国王政府颁布的 敕令。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婆罗门法的渊源有: ◆吠陀:(原意“知识”),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其中《梨俱吠陀》最古老。 ◆法经: ◆法典:最为著名的是《摩奴法典》,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 国王的敕令:阿育王在诏令中要求人们遵循佛法,并设立了“正法官”监督。刻在岩碑上的诏令被成为“岩石法”、“石柱法”。 佛教法的中心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5.古印度法的基本制度 种姓制度:201510 3”/ 201201 3”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与种族、姓氏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团,各集团严格实现族内婚,职业世袭。再生人:201210 3”根据古印度法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梵天口中生出,最洁净)、刹帝利(梵天双臂生出,最有力量,掌握军权)、吠舍(梵天腿中生出,最勤奋,职责为不断增值财富)三个种姓可因入教而获得宗教上的再生。首陀罗(生于梵天脚下):非再生人。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 题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编纂的通行于全境的法典是()A.《苏美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俾拉拉玛法典》D.《乌尔那姆法典》 2.根据《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由民分为()A.贵族和平民B.里都和巴衣鲁 C.阿维鲁和穆什根努D.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3.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的种姓是()A.首陀罗B.旃陀罗 C.吠舍D.刹帝利 4.在佛教法文献中,表达佛陀及其最近门徒宗教思想的是()A.律藏B.经藏 C.论藏D.法经 5.废除按氏族划分居民,实行地域划分法的雅典改革家是()A.克里斯提尼B.梭伦 C.阿菲埃尔特D.伯里克利 6.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7.罗马法将有严格形式主义要求的契约称为() A.要式契约B.文书契约 C.合意契约D.要物契约 8.罗马共和国初期盛行的诉讼程序是() A.程式诉讼B.原始诉讼 C.法定诉讼D.特别诉讼 9.中世纪东欧的法律除罗马法外重要的还有() A.日耳曼法B.斯堪的纳维亚法C.东哥特法D.斯拉夫法 10.日耳曼法的属人主义被属地主义代替是() A.八世纪以后B.九世纪以后 C.十世纪以后D.十一世纪以后11.《尤列克法典》编纂于() A.法兰克王国B.东哥特王国 C.西哥特王国D.伦巴德王国 12.法兰西王国时期建立封君与陪臣关系需履行的程序是()A.国王批准B.经法院登记 C.签订契约D.举行册封式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个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而逐渐走向消亡。 2. 《汉穆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穆拉比时期制定的,故又被称为“石柱法”。《汉穆拉比法典》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之大成,标志着楔形文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它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截然不同。 4. 罗马法: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时期的法律,由包括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它是随着古代罗马社会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5. 日耳曼法:是欧洲早期封建制时期在日耳曼国家中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的总称,从性质上讲属早期封建制法。 6. 教会法:广义上,泛指整个基督教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和编纂的各种规则和章程;狭义上特制中世纪这一时期在西方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罗马天主教的法规。 7. 《圣经》:既是基督教各教派信仰的基础,也是其法律的总源。其中的摩西十诫一直是教会法的中心内容,被视为“基本法”。《圣经》是教会立法的权威性依据,而且本身也享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宗教法庭甚至世俗法庭审判所依据的准则。 8. 普通法:指的是由英美国家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它既区别于由立法机关创制的制定法,也区别于由衡平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衡平法。 9. 遵循先例原则:是普通法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即“以相似的方法处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规则与实践”。换句话说,一个法院先前的判决对以后相应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具有拘束力。 10. 《独立宣言》:于1776年通过,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思想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为日后诞生的美国宪法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理论基础。 11. 美国违宪审查权: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并宣布联邦法律或州宪法和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如发现州宪法和法律或联邦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可宣布其违宪。12. 《人权宣言》:全名《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是法国在1789年8月26日革命高潮中制定的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也称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对法国以至世界的人权、公民权、权力分立等观念和法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13. 潘德克顿法学:自15世纪以来,德国对罗马法的研究,形成了所谓“潘德克顿法学”,其核心是私法学。它是罗马法原理与德国固有法相结合的产物,并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学说基础。 14. 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15.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个世界性法律体系,是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各国复兴罗马法依照法国立法模式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并将其强制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而止步形成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外国法制史考试试题大全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乌尔那姆法典》的结构是() A.序言和正文29条B.序言和正文23条 C.总则和正文D.序言、正文和结束语 2.导致古代印度法律结构体系异常复杂的原因主要是() A.伊斯兰法的影响B.种姓制度盛行 C.宗教众多D.希伯来法的影响 3.首先将罗马法划分为公法和私法的罗马法学家是() A.盖尤斯B.毛特思丁 C.沙比努士D.乌尔比安 4.罗马法上的无夫权婚姻最早出现于() A.共和国初期B.共和国末期 C.帝国初期D.帝国末期 5.罗马法规定因死者生前未立遗嘱,而按法律规定确定继承人顺序的制度是()A.家督继承B.法定继承 C.宗亲继承D.血亲继承 6.公元12世纪罗马法复兴以前,西欧罗马法的主要渊源为() A.尤列克法典B.阿拉克利罗马法辑要 C.撒利克法典D.伊尼法典 7.中世纪北欧适用的法律主要是() A。日耳曼法B.罗马法 C.教会法D.伊斯兰法 8.公元9世纪—13世纪法兰西王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是() A.成文的习惯法B.国王政府直接颁布的法令 C.巴黎高等法院判例D.不成文的习惯法 9.中世纪英国财产法所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是() A.利他制度B.保管制度 C.信托制度D.担保制度

10.西欧中世纪形成的商法和海商法是() A.习惯法和判例法的记载 B.在各城市原有商业习惯外另行制定的商业法律规范 C.各国自己制定的商法典 D.英国实行的民商分立制度 11.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僧侣私人编集的历代教皇教令集,通常被称为() A.教会法大全B.宗规法大全 C.美诺森教令集D.格拉蒂安教令集 12.伊斯兰法规定在举行仪式时,穆斯林要向着麦加克而伯庙方向作诵经、鞠躬跪拜等一系列动作,这种宗教仪式称之为() A。念功B.拜功 C.朝功D.课功 13.在赋予普通法以资产阶级内容方面起了先导作用的英国法学家是() A.科克B.曼斯菲尔德 C.格兰威尔D.梅特兰 14.美国1789年第一届国会制定的宪法修正案被称为() A.《人权法案》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D.《权利宣言》 15.1803年《英国法注释》在美国出版,该书的作者为() A.边沁B.肯特 C.布拉克斯顿D.斯托利 16.系统地确认了宗教自由、教会与国家分离等原则,巩固和维护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典是() A.1804年法国民法典B.1810年法国刑法典 C.1871年德国刑法典D.1900年德国民法典 17.法国第三共和国后期宪法的重要变化是() A.参议院地位提高B.充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C.单独规定了司法权D.总统权力提高 18.第一次尝试制定的全德宪法是() A.普鲁士王国宪法B.法兰克福宪法 C.北德意志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9.依1871年德国宪法,联邦议会议员产生的方式是() A.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各邦元首任命D.皇帝任命

外国法制史重点整理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楔形文字法 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有自己的特征,以《汉姆拉比法典》为代表法典,对人类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汉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因铭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故又称《石柱法》。容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奴隶等。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部法典。现存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3.《摩奴法典》 它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是婆罗门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这部法典是对婆罗门法的总结和继承,是佛教法的渊源。4.种姓制度 是《摩奴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制度,是印度法的特色,对印度整个社会影响很大。它包括四个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贵,义务和职业是传授宣传吠陀,主持祭祀,以及接受布施;第二种姓刹帝利担任国家的重要官吏,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地位仅次于第一种姓,这两个等级为特权者,免税;吠舍为第三等级,多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主要从事“照料家畜,布施,祭祀,经商,放贷,耕田”等;第四种姓为首陀罗,最低贱,多为奴隶。 5.《十二表法》旧译“十二铜表法” 古代罗马国的主要法律。制定于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块板上,故称。容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与监护、所有权与占有、房屋与土地等。是留传下来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 6.市民法 是罗马固有的,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罗马公民以外的外来人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不受其保护。由于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经济不发达的初期形成的,所以具有容原始,围狭窄和注意形式主义等特点。 二、问答题 1.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 (1)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序言、法律文本和结语 (2)统治者将法律描绘为神的体现 (3)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2.《汉穆拉比法典》的基本容和特点。 主要容和特点: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神;窃取神庙或宫廷的财产的处刑是:死刑;法典将自由民分为两类: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前者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也包括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地位比后者高。 3.古代印度法的渊源。 古代印度法的发展和密不可分,按其历史发展,主要渊源包括(1)吠陀: (2)法经:附属于吠陀,是对它的解释和补充,约成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以散文体裁写成。它主要是祭祀的规则和教徒的生活准则,没有统一文本,各教派均有自己的法经,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法经流行。(3)法典(也有人主称“法论”,以区别于近现代的法典):婆罗门祭司编成的教法典籍,它所包含的纯粹法律规比法经多。全部法典陆续出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 题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部法典包含着两河流域苏美尔法典的精华?( ) A.《乌尔纳姆法典》 B.《苏美尔法典》 C.《汉穆拉比法典》 D.《苏美尔亲属法》 2.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二等级的是( )。 A.僧侣贵族 B.武士 C.主要从事农牧业的普通大众 D.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着居民 3.古希腊雅典,建立并实施公职津贴办法的改革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梭伦改革 C.克里斯特尼改革 D.阿菲埃尔特改革 4.罗马法中,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称为( )。 A.公法 B.私法 C.万民法 D.市民法 5.在日耳曼法初期,不动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是( )。 A.教俗贵族大土地所有权 B.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 C.农奴份地所有权 D.国王土地所有权 6.公元9—13世纪时期法兰西王国的法律是分散的,明显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南部称为( )。

A.习惯法区 B.罗马法区 C.不成文法区 D.法兰克法区 7.英国最早的一部普通法的权威着作是( )。 A.布拉克顿着:《英国的法律与习惯》 B.科特尔顿着:《土地法论》 C.格兰威尔着:《英国的法律与习惯论》 D.布拉克斯顿着:《英国法注释》 8.被称为中世纪西欧商法之“母法”的是( )的商法。 A.意大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9.按天主教教阶制,属大教职的职位是( )。 A.修士 B.修女 C.神甫 D.教徒 10.规定休妻应有三个月待婚期的是( )。 A.印度法 B.教会法 C.日耳曼法 D.伊斯兰法 11.英国在1623年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专利法是( )。 A.《版权法》 B.《垄断法》 C.《知识产权法》 D.《商标法》 12.规定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法律是( )。 A.《已婚妇女和侵权行为法》 B.《遗产管理法》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一、侵略与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 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 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和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虎门销烟 1、鸦片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 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 争.。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 俄国。 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 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沙俄的侵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到19世纪 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千米.(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5、历史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四、太平天国运动 1、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 动起义。 2、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 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发展: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为推翻清 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抗击洋枪队: ①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发动势力勾结起 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②1860年,在青浦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痛击洋枪 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 洋枪队。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 典型事例。 5、失败原因: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因中外发动 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五、左宗棠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 国虎视耽耽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1865 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后来,建立伪政权,侵略 势力由南疆扩展到北疆。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 进而控制新疆。新疆危机被形象地称为“一仆二 主”。仆人是阿古柏,二主指英国和俄国。 2、海防和塞防之争 ①背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危机,西 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李鸿章的观点:强调东南海 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 的观点: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③结果: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命左 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策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②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 土。在左宗棠的军事配合下,通过外交努力,中、 俄两国签订条约,1881年收复了伊犁。 ③作用: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 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4、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的建 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六、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妄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2、历史过程:①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史 称甲午中日战争。②黄海战役:致远号管带邓世 昌壮烈殉国。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在 舰身多处中弹,弹药用尽之时下令开足马力撞向 迎面而来的敌舰,准备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舰艇 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二百余人壮烈牺牲。③威 海卫战役:1895年,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战役中全 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3、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 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 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④主 要内容: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中国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 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历史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地化程度。 6、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及意义:丘逢甲、徐骧 率台湾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联合抗日。表现了 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反侵略典范。 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直接原因: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2、开始: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 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 3、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 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向各国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担保;清政府严禁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 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 交民巷为使馆界,列强驻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居 住。 5、历史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 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 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沦为其半殖民地,清 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请谈谈这几次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①清政府政治腐败;②中国封建经济落 后;③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④清朝统治集 团军事指挥失当。 客观上:蓄谋已久,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力量雄 厚,科技先进。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腐朽的封建制度 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启示:落后必然挨打;我国要大力发展经济,增 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 演。 二、近代化的探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