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11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11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11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11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11章SPSS的因子分析

1、简述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前提条件:要求原有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二、因子提取。三、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使提取出的因子实际含义清晰。四、计算样本的因子得分。

2、对“基本建设投资分析.sav”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要求:

1)利用主成分方法,以特征根大于1为原则提取因子变量,并从变量共同度角度评价因子分析的效果。如果因子分析效果不理想,再重新指定因子个数并进行分析,对两次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

2)对比未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和利用方差极大法进行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直观理解因子旋转对因子命名可解释性的作用。

“基本建设投资分析”因子分析

步骤: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导入全部变量到变量框中详细设置……

描述、抽取的设置如下:

旋转、得分、选项的设置如下:

(1)

相关系数矩阵

: 国家预算内资金

(1995年、亿元)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投资

相关系数国家预算内资金(1995年、亿

元).458{

.229

.331.211

国内贷款.458.746.744.686

利用外资.229.746.864.776

自筹资金

.331(

.744

.864.928

其他投资

.211.686.776.928~

表一是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由表可知,一些变量的相关系数都较高,呈较强的线

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706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上次读取的卡方

.

10

自由度

显著性.000

由表二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为,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KMO值为,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公因子方差

初始值提取

|

国家预算内资金(1995年、亿

.196

元)

国内贷款.769

利用外资.820

自筹资金

&

.920

其他投资.821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由表三可知,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投资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大于80%)可被因子解释,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但国家预算内资金这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为严重(近80%)。总的来说,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还不错。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重新指定提取特征值的标准,指定提取2个因子。补充说明如下:

故由表四可知,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可以忽略,因此选取两个因子是合适的。

~

在上述“抽取”选项中,选择“因子的固定数量(N)”并修改其值为2,其他不变。

表五:重新提取因子后的公因子方差表

公因子方差

初始值提取

国家预算内资金(1995年、亿

元)

.975

'

国内贷款

.795

利用外资.860

自筹资金.937

其他投资

!

.882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表五是指定提取2个特征值下的变量共同度数据。由第二列数据可知,此时所有变量

总方差解释

组件

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

1?

2.923

[

3

.306

4

.200$

5

.046.925

~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

表六中,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解释原有5个变量总方差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为,解释原有7个变量总方差的1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2)

成分矩阵a

组件

12

国家预算内资金(1995年、亿元).443~

.882

国内贷款.877.160

利用外资.906

自筹资金.959

#

其他投资

.906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a. 已提取2 个成分。

表七显示了因子载荷矩阵。由表可知,自筹资金、其他投资、利用外资和国内贷款四个变量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都较高,意味着它们与第一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高,第一个因子很重要;第二个因子除了与国家预算内资金相关程度较高外,与其他的原有变量相关性较小,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作用不明显。

下表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个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并绘制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图。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组件

12

国家预算内资金(1995年、亿

元)

.128.979

国内贷款.775.440

利用外资

.921

.110

自筹资金.949.190

其他投资.937.064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旋转方法:Kaiser 标准化最大方差法。

a. 旋转在3 次迭代后已收敛。

由表可知,自筹资金、其他投资和利用外资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外部投资;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内部投资。与旋转前相比,因子含义较清晰。

3、利用“消费结构.sav”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部分结果如下:

成分矩阵a

组件

1? 2

食品.843

衣着.596.687居住.886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93

医疗保健.720.478交通和通信.898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965

杂项商品和服务.894.12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a. 已提取2 个成分。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

组件

12

食品.945.087衣着.132.899 :

居住.777.42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01.405医疗保健.349.791交通和通信.934.20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851.460杂项商品和服务.689.583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旋转方法:Kaiser 标准化最大方差法。

a. 旋转在3 次迭代后已收敛。

(1)根据成分矩阵计算各变量的变量共同度以及各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并以此评价本次因子分析的总体效果是否理想。

(2)根据旋转成分矩阵说明两个变量的含义。

“消费结构”因子分析

(1)各变量共同度如下:

食品的变量共同度为+()2=,其他类似。

衣着为

居住为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为

医疗保健为

交通和通信为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

杂项商品和服务为

变量共同度刻画了因子全体对变量信息解释的程度。此题中大多数原有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均较高(全部变量共同度都大于70%,大部分大于80%),说明提取的因子可以解释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仅有较少的信息丢失,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

个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如下:

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为S12=+++```+=

第二个为

因子的方差贡献反映了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由题中可知,第一个变量解释能力更强,更重要。

(2)由旋转成分矩阵可知,食品、居住、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杂项商品和服务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刚性消费需求;衣着、医疗保健这两个变量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弹性消费需求。因此消费结构可以分为刚性和弹性消费两个部分。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 (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2.欲配制0.10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2 5.78mL,则cNaOH=()。 5.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的分解分数为11.2% 2.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 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 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 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 解:数据标为 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拟合公式 蔗糖转化95%需时 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 为一级反应。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KI只与A反应。数据如下: 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

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 作图 。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 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 对于二级反应, 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 为一级反应。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 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广东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解答题(三)(压轴题)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代数综合题(函数题) 一、命题特点与方法分析 以考纲规定,“代数综合题”为数学解答题(三)中的题型,一般出现在该题组的第1题(即试卷第23题),近四年来都是对函数图像的简单考察. 近四年考点概况: 年份考点 2014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 2015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轴对称(路径最短问题) 2016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2017 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行截割、一次函数 由此可见,近年来23题考点围趋向综合,命题主体可以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或者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但难度基本都不太大. 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3种: 1.求点的坐标或求直线解析式中的待定系数.这种题一般考查列方程解答,难度较低,在试题的前两问出现. 2.考察图像的性质.如14年第(1)问和16年第(2)(3)问,都是对函数图象的性质来设问,要求对图像性质有清晰的记忆. 3.考查简单的几何问题.考查简单的解析几何的容,基本上出现在试题的第(3)问,一般都利用基本的模型出题,几何部分难度不会太大,可以尝试了解高中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二、例题训练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5与反比例函数y=b x (x>0)交于A1,4、B 两点. (1)求b的值; (2)求点B的坐标; (3)直线y=3与反比例函数图像交于点C,连接AC、CB,另有直线y=m与反比例函数图像交于点D,连接AD、BD,此时△ACB与△ADB面积相等,求m的值.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1x (x <0)交于点A m ,1.直 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 (1)求m 的值; (2)求点B 、C 的坐标; (3)将直线y =x +b 向上平移一个长度单位得到另一条直线,求两直线之间的距离. 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1m x 2mx m 2 4经过原点且开口向下,直线y =x +b 与其仅交于点A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A 的坐标; (3)求直线y =x +b 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优选稿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 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2.欲配 制0.10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固体。3.称取纯金属锌 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 25.78mL,则cNaOH=()。5.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三、判断题1.()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2.()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3.()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0.1%,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4.()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5.()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6.()测量的 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容量瓶在使用前应进行体积校正。7.()1L溶液中含有98.08gH2SO4,则c( 2H2SO4)= 2 mol/L。8.()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

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古华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B)。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9.( D)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 C) A.广覆盖 B. 可持续 C. 高水平 D. 保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动态规划练习试题和解答

动态规划练习题 [题1] 多米诺骨牌(DOMINO) 问题描述:有一种多米诺骨牌是平面的,其正面被分成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的表面或者为空,或者被标上1至6个点。现有一行排列在桌面上:顶行骨牌的点数之和为6+1+1+1=9;底行骨牌点数之和为1+5+3+2=11。顶行和底行的差值是2。这个差值是两行点数之和的差的绝对值。每个多米诺骨牌都可以上下倒置转换,即上部变为下部,下部变为上部。 现在的任务是,以最少的翻转次数,使得顶行和底行之间的差值最小。对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只需翻转最后一个骨牌,就可以使得顶行和底行的差值为0,所以例子的答案为1。 输入格式: 文件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n〈=1000〉,表示有n个多米诺骨牌在桌面上排成一行。接下来共有n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a、b(0〈=a、b〈=6,中间用空格分开〉。第I+1行的a、b分别表示第I个多米诺骨牌的上部与下部的点数(0表示空)。 输出格式: 只有一个整数在文件的第一行。这个整数表示翻动骨牌的最少次数,从而使得顶行和底行的差值最小。 [题2] Perform巡回演出 题目描述: Flute市的Phlharmoniker乐团2000年准备到Harp市做一次大型演出,本着普及古典音乐的目的,乐团指挥L.Y.M准备在到达Harp市之前先在周围一些小城市作一段时间的巡回演出,此后的几天里,音乐家们将每天搭乘一个航班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最后才到达目的地Harp市(乐团可多次在同一城市演出). 由于航线的费用和班次每天都在变,城市和城市之间都有一份循环的航班表,每一时间,每一方向,航班表循环的周期都可能不同.现要求寻找一张花费费用最小的演出表. 输入: 输入文件包括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的描述由一对整数n(2<=n<=10)和k(1<=k<=1000)开始,音乐家们要在这n个城市作巡回演出,城市用1..n标号,其中1是起点Flute市,n是终点Harp市,接下来有n*(n-1)份航班表,一份航班表一行,描述每对城市之间的航线和价格,第一组n-1份航班表对应从城市1到其他城市(2,3,...n)的航班,接下的n-1行是从城市2到其他城市(1,3,4...n)的航班,如此下去. 每份航班又一个整数d(1<=d<=30)开始,表示航班表循环的周期,接下来的d个非负整数表示1,2...d天对应的两个城市的航班的价格,价格为零表示那天两个城市之间没有航班.例如"3 75 0 80"表示第一天机票价格是75KOI,第二天没有航班,第三天的机票是80KOI,然后循环:第四天又是75KOI,第五天没有航班,如此循环.输入文件由n=k=0的场景结束. 输出: 对每个场景如果乐团可能从城市1出发,每天都要飞往另一个城市,最后(经过k天)抵达城市n,则输出这k个航班价格之和的最小值.如果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巡回演出路线,输出0. 样例输入: 样例输出: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 (A)正误差? ? ? (B)负误差? (C)无影响(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 (A)偏高? ? ? ? ? (B)偏低? ? ? ? (C)无影响? ? ? (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 )mL (A) 10? ? ? ? ? (B) 20? ? (C) 30? ? ?(D) 40

(A) ? (B) ? (C) ? ? ? (D) 8.欲配制1000mL 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 ? )mL。 (A) ? ? (B)? ? (C);? ? (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H2C2O4?2H2O?(B) Na2C2O4? ? ? (C)HCl? ? ?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偏高? ? ? (B)偏低? ? ? ? (C)不变? ? ? ?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四大类。 2.欲配制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 ? ? ? )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 )。 4.称取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则cNaOH=(? ? ? ? )。HCl=mL表示每(? ? ? ? )相当于(? ? ? ? ? )。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 ? ? ? ? ? ? ? ? ? ? ? ? ? )。 三、判断题 1.(? )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单片机第11章习题解答

第11章思考题及习题1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对于电流输出型的D/A转换器,为了得到电压输出,应使用。 答:I/V转换电路 2.使用双缓冲同步方式的D/A转换器,可实现多路模拟信号的输出。 答:同步 3.一个8位A/D转换器的分辨率是,若基准电压为5V,该A/D转换器能分辨的最小的电压变化为。 答:1/28,20Mv 4.若单片机发送给8位D/A转换器0832的数字量为65H,基准电压为5V,则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 答:1.973V 5.若A/D转换器00809的基准电压为5V,输入的模拟信号为2.5V时,A/D转换后的数字量是。 答:80H 6.常见的数据采集的软件滤波中的算术平均滤波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的信号的滤波; 滑动平均滤波法:对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偶然出现的的抑制作用差;中位值滤波法:能有效地克服因的波动干扰。对、等变化缓慢的被测参数能收到良好的滤波效果。但对、等快速变化的参数一般不宜采用此法;防脉冲干扰滤波法对消除由于而引起的误差较为有效。 答:随机干扰,周期性干扰,脉冲性干扰,偶然因素引起,温度,液位,流量,速度,脉冲干扰 二、判断对错 1.“转换速度”这一指标仅适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不用考虑“转换速度”问题。错2.ADC0809可以利用“转换结束”信号EOC向AT89S52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对 3.输出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D转换器的分辨率。错 4.对于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可使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并选择合适的积分元件,可以将该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带来的转换误差消除。对

三、简答 1.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设某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试问它的分辨率是多少? 答: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分辨率:D/A转换器的分辨率指输入的单位数字量变化引起的模拟量输出的变化,是对输入量变化敏感程度的描述。 建立时间:建立时间是描述D/A转换速度快慢的一个参数,用于表明转换速度。其值为从输入数字量到输出达到终位误差±(1/2)GB(最低有效位)时所需的时间。 转换精度:理想情况下,精度与分辨率基本一致,位数越多精度越高。严格讲精度与分辨率并不完全一致。只要位数相同,分辨率则相同.但相同位数的不同转换器精度会有所不同。 当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时,分辨率为1.22 mV 2.A/D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答: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指标:(1) 转换时间或转换速率 (2) 分辨率--习惯上用输出二进制位数或BCD码位数表示。 3.分析A/D转换器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一个8位的A/D转换器,当输入电压为0~5V时,其最大的量化误差是多少? 答:量化误差是由于有限位数字对模拟量进行量化而引起的;最大的量化误差为0.195%;4.目前应用较广泛的A/D转换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逐次逼近式转换器、双积分式转换器、∑-△式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在精度、速度和价格上都适中,是最常用的A/D转换器件。双积分A/D转换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转换速度慢,近年来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式A/D转换器:具有积分式与逐次逼近式ADC的双重优点,它对工业现场的串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不亚于双积分ADC,它比双积分ADC 有较高的转换速度。与逐次逼近式ADC相比,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高,线性度好,不需要采样保持电路。 5.在DAC和ADC的主要技术指标中,“量化误差”、“分辨率”和“精度”有何区别? 答:对DAC,分辨率反映了输出模拟电压的最小变化量。对于ADC,分辨率表示输出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数码所需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量化误差是由ADC的有限分辨率而引起

创新思维训练题及答案3

创新思维训练3 1.巧排队列 24个人排成6列,要求每5个人为—列,请问该怎么排列好呢? 2.升斗量水 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有人也称之为立升或公升。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3.违纪开车 在美国城市街道的交叉路口上,明文规定着,有步行者横过公路时,车辆就应停在人行道前等待。可是偏偏有个汽车司机,当交叉路口上还有很多人横过马路时,他却突然撞进人群中,全速向前跑。这时旁边的警察看了也无所谓,并没有责怪他。你说这是为什么? 4.变换方位 在桌子上并排放有3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字216。如果把这3张卡片的方位变换一下,则组成了另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恰好用43除尽。是什么数、怎样变换的? 5.月球飞鸟 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一种鸟在地球上飞20公里要用1小时,如果把它放到月球上,飞20公里要多少时间? 6.诚实与说谎 A、B、C、D4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可是当房主人问他们是谁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们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房主人问A,A说:“是C打的。”C则说“A说的不符合事实。”房主人又问B,B说:“不是我打的。”再问D,D说是“A 打的。”已经知道这4个孩子当中有1个很老实、不会说假话:其余3个都不老实,都说的是

假话。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个说真话的孩子是谁,打碎玻璃的又是谁? 7.最后一个字母 英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是A。B的前面当然是A。那么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 8.沉船 某人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乘坐的船驶到海上后就慢慢地沉下去了,但是,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很镇静,既没有人去穿救生衣,也没有人跳海逃命,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条船全部沉没。 9.火车过隧道 两条火车轨道除了在隧道内的一段外都是平行铺设的。由于隧道的宽度不足以铺设双轨,因此,在隧道内只能铺设单轨。 一天下午,一列火车从某一方向驶入隧道,另一列火车从相反方向驶入隧道。两列火车都以最高的速度行驶,然而,它们并未相撞。这是为什么? 10.车祸 车祸发生后不久,第一批警察和救护车已赶到现场,发现翻覆的车子内外都是血迹斑斑,却没有见到死者和伤者,为什么? 11.吊在半空中的管理员 当夜总会的侍者上班的时候,他听到顶楼传来了呼叫声。他奔到顶楼,发现管理员腰部束了一根绳子被吊在顶梁上。 管理员对侍者说:“快点把我放下来,去叫警察,我们被抢劫了。”管理员把经过情形告诉了警察,昨夜停止营业以后,进来两个强盗把钱全抢去了。然后把我带到顶楼,用绳子将我吊在梁上。警察对此深信不疑,因为顶楼房里空无一人,他无法把自己吊在那么高的梁上,那里也没有垫脚之物。有一部梯子曾被这伙盗贼用过,但它却放在门外。 然而,没过几个星期,管理员因偷盗而被抓了起来。你能否说明一下,没有任何人的帮助,管理员是怎样把自己吊在半空中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选择题 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在电极反应S 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 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 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 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 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 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 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 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 5.在2KMnO 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 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 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 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 A.2 B.2.5 C.+2.5 D.+4 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 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 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 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 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 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

第19章-滴定分析法

第19章 滴定分析法 【19-1】写出下列各酸碱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NH4C l ? (2)NH 4Ac ??? (3)H Ac + H 3B O3 (4)H 2SO4 + HCO OH ?? (5)NaH 2PO 4 + Na 2H PO 4 (6)NaNH 4H PO 4 答:(1)NH 4C l:c(NH 3) + c(OH -) = c(H + ) (2)N H4A c:c(NH 3) + c(OH -) = c(H +) + c(HAc) (3)HA c + H 3BO 3:c(H +) = c(OH -) + c(Ac -) + c(H 4BO 4-) (4)H 2SO 4 + HCOOH:c(H +) = c (OH -) + c(HCOO -) + c (HSO 4-) + 2c (SO 42- ) (5)NaH 2PO4 + Na2HPO 4 c 1 c 2 以NaH 2PO 4为零水准: c(H +) + c(H 3PO4) = c(O H- ) + c(H PO 42 -) + 2c(PO 42 -)–c2 以Na 2HPO 4为零水准: c(H +) + c(H 2PO 4-) +2c(H 3PO4)–c 1= c(O H-) + c(P O43-) (6)Na NH 4HPO 4:c(H +) + c(H 2PO 4-) +2c(H 3PO 4) = c(OH - ) + c(PO 43- ) + c(NH 3) 【19-2】计算下列溶液的pH : (1)50mL 0.10 mo l·L -1 H 3PO 4 (2)50m L 0.10 mol·L -1 H 3P O4 + 25mL 0.10 mol·L -1 NaO H (3)50m L 0.10 m ol·L -1 H 3PO 4 + 50m L 0.10 m ol·L -1 NaOH (4)50mL 0.10 mo l·L -1 H 3PO 4 + 75mL 0.10 mo l·L- 1 NaOH 解:(1)已知H 3PO 4的K a 1 = 6.9×10-3,K a 2 = 6.2×10-8 , K a 3 = 4.8×10-13 由于K a 1>> K a2 >> K a 3, 3 1109.61 .0-?= a K c <500,故应用一元弱酸的近似公式: [H +] = c K K K a a a 12 1 14 2++– = –1.0109.64 )109.6(2109.632 33??+?+?--- = 2.3× 10-2 mol.L -1 pH = 1.64 (2)H3PO 4与NaOH 反应,生成NaH 2PO 4,浓度为: 0333.025 500.10) (25=+?mo l·L –1

高考解答题专项训练4

高考解答题专项训练(四)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如图,正方形AMDE 的边长为2,B ,C 分别为AM ,MD 的中点.在五棱锥P -ABCDE 中,F 为棱PE 的中点,平面ABF 与棱PD ,PC 分别交于点G ,H . (1)求证:AB ∥FG ; (2)若P A ⊥底面ABCDE ,且P A =AE ,求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并求线段PH 的长. 解:(1)证明:在正方形AMDE 中,因为B 是AM 的中点,所以AB ∥DE . 又因为AB ?平面PDE , 所以AB ∥平面PDE . 因为AB ?平面ABF ,且平面ABF ∩平面PDE =FG , 所以AB ∥FG . (2)因为P A ⊥底面ABCDE , 所以P A ⊥AB ,P A ⊥AE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1,0,0),C (2,1,0),P (0,0,2),F (0,1,1),BC → =(1,1,0).

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 n ·AB →=0, n ·AF →=0, 即? ???? x =0, y +z =0. 令z =1,则y =-1.所以n =(0,-1,1). 设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为α,则 sin α=|cos 〈n ,BC →〉|=????????n ·BC →|n ||BC →|=12. 因此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为π 6. 设点H 的坐标为(u ,v ,w ). 因为点H 在棱PC 上, 所以可设PH →=λPC → (0<λ<1), 即(u ,v ,w -2)=λ(2,1,-2). 所以u =2λ,v =λ,w =2-2λ. 因为n 是平面ABF 的法向量, 所以n ·AH → =0, 即(0,-1,1)·(2λ,λ,2-2λ)=0.

分析化学习题第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 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化学计量点前0.1%: 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

答: (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 答: (1)化学计量点时

(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

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

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 7.0时的终点误差。(参考答案) 答: 化学计量点体系中的主体成份为 7.下列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使用什么标准溶液和指示剂。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1) 乙胺;(2) ; (3) HF ; (4) NaAc ; (5) ; (6) 硼砂;(7) 苯胺 ; (8) (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第11章习题答案

第11章 电磁感应 11.1 基本要求 1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能熟练地应用它们来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判别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3 理解动生电动势的概念及规律,会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动生电动势。 4 理解感生电场、感生电动势的概念及规律,会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感生电动势。 5 理解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回路中的自感系数。 6 理解互感现象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能计算简单导体回路间的互感系数。 7 理解磁能(磁场能量)和磁能密度的概念,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下的磁场能量。 8 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 11.2 基本概念 1 电动势ε: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作的功,即 W q ε= 2 动生电动势:仅由导体或导体回路在磁场中的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3 感生电场k E :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所激发的电场。与静电场不同,感生电场的电 场线是闭合的,所以感生电场也称有旋电场。 4 感生电动势:仅由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5 自感:有使回路保持原有电流不变的性质,是回路本身的“电磁惯性”的量度。 自感系数L ://m L I N I =ψ=Φ 6 自感电动势L ε:当通过回路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自身回路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7 互感系数M :2112 12 M I I ψψ= = 8 互感电动势12ε:当线圈2的电流2I 发生变化时,在线圈1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9 磁场能量m W :贮存在磁场中的能量。 自感贮存磁能:212 m W LI = 磁能密度m w :单位体积中贮存的磁场能量22111 222 m B w μH HB μ=== 10 位移电流:D d d I dt Φ= s d t ?=?? D S ,位移电流并不表示有真实的电荷在空 间移动。但是,位移电流的量纲和在激发磁场方面的作用与传导电流是一致的。 11 位移电流密度:d t ?=?D j 11.3 基本规律 1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1)楞次定律:感生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回路中原磁通量的改变。楞 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普适定则。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论什么原因使通过回路的磁通量(或磁链)发生变化,回路 中均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其大小与通过该回路的磁通量(或磁链)随时间的变化成正比,即 m i d dt εΦ=- 2 动生电动势:()B B K A A i εd d ==??? E l v B l ,若0i ε>,则表示电动势方向由A B →;若 0i ε<,则表示电动势方向B A → 3 感生电动势:m K l s i d Φd εd d dt dt =?=- =-?? B E l S (对于导体回路) B K A i εd =? E l (对于一段导体) 4 自感电动势:L dI εL dt =- 5 互感电动势:12212d ΨdI εM dt dt =-=- 6 麦克斯韦方程组

解答题训练(六)

解答题训练(六) 1. 已知a=(2cos x+23sin x ,1),b=(y ,cos x ),且a ∥b . (1)将y 表示成x 的函数f (x ),并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 (2)在△ABC 中,若f (B )=3,2 9= ?BC BA ,且a+c=3+3,求边长b . 2. 数列{}n a 中各项为正数,n S 为其前n 项和,对任意n *∈N ,总有2,,n n n a S a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是否存在最大正整数p ,使得命题“n *?∈N ,ln()2n n p a a +<”是真命题?若存在,求出p ; 3. 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且AB ∥CD ,O 是AB 中点,⊥PO 平面 ABCD ,142 ====PO CD DA AB , M 是PA 中点. (((17 (1)证明:平面//PBC 平面ODM ; (2)求平面PBC 与平面PA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4. 已知点M 是椭圆C :22221x y a b +=(0)a b >>上一点,12,F F 分别为C 的左右焦点,12||23F F =,01260F MF ∠=,12F MF ?的面积为 33 .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过椭圆右焦点2F 的直线l 和椭圆交于两点,A B ,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2OAF 与△2OBF 的面积比值为2?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 已知函数()x f x e ax =-,1()(1)12 g x ax x =--+ (1)已知区间[1,1]-是不等式()0f x >的解集的子集,求a 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x f x g x ?=+,在函数()y x ?=图像上任取两点11(,)A x y ,22(,)B x y ,若存在a 使 得1212()y y m x x -≤-恒成立,求m 的最大值.

(完整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doc

WORD 格式整理版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习题 4-1 4.1下列各种弱酸的pK a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们的共轭碱的pK b; (1)HCN(9.21) ; (2)HCOOH(3.74);(3) 苯酚 (9.95) ;(4) 苯甲酸 (4.21) 。 4.2 已知 34 的K a ,K a =7.20 , K a =12.36 。求其共轭碱3- 的b1, 4 H PO p =2.12 p p PO pK 2- - 的 p K b3。 HPO4 的 pK b2.和 H2 PO4 4.3已知琥珀酸(CH2COOH)2(以H2A表示)的pK al=4.19,pK b1= 5.57。试计算在 -2- pH4.88 和 5.0 时 H2A、HA和 A 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0。若该酸的总浓度为 -1 0.01mol ·L,求 pH=4.88 时的三种形式的平衡浓度。

4.4 23 K a1 , a2 在,及 9.50 时,23, 分别计算 H CO(p =6.38 pK =10.25) pH=7.10 8.32 H CO - 2- 的分布系数δ2` δ1 和δ 0。 HCO3和 CO3 4.5 已知Ka ,3· 2 的。计算下列各溶液的 pH 值:HOAc的 p = 4.74 NH H O pKb=4.74 (1) 0.10 -1 (2 -1 mol·L HOAc ;) 0.10 mol ·L NH3·H2O; (3) 0.15 -1 (4) 0.15 -1 mol·L NH4Cl ;mol·L NaOAc。

4.6 计算浓度为 -1 括号内为 p Ka 。 0.12 mol ·L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 pH( ) (1) 苯酚 (9.95) ;(2) 丙烯酸 (4.25) ;(3) 吡啶的硝酸盐 (C5 H5NHNO3)(5.23) 。解: (1) 苯酚 (9.95)

第11章练习题+答案(1)

图1 图2 O () m x () m y A C D B 第十一章 机械波和电磁波 练 习 一 一. 选择题 1.当一列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向远传播的时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 (A)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 (B)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状态; (C)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相位; (D) 机械波传播的是介质原子的振动能量。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D )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 (C) 波长为 / b ; (D) 波的周期为2 / a 。 3.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如图1所示,则( D ) (A) 周期为8s ; (B) 波长为10m ; (C) x=6m 的质点向右运动;(D) x=6m 的质点向下运动。 4.如图2所示,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O 为坐标原点.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 y A t ω=,则( C ) (A) O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y A t l u ω=-; (B)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 A t l u x u ω=--; (C) 波的表达式为 {}cos [(/)(/)]y A t l u x u ω=+-; (D) C 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3/)y A t l u ω=-。 二.填空题 1. 有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正方向传播,已知其周期为s 5.0,振幅为m 1,波长为 m 2,且在0=t 时坐标原点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则该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πππ--=x t y 4cos 。 2.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则 1= 10m x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0.25cos(125 3.7)y t =- (SI);1= 10m x 和2= 25m x 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5.55 rad ??=- 。 3. 一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如图3所示,若已知该 时刻质点A 向上运动,则该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为 向 x O u 2l l y C P O 2 -2 26 10() m x () m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