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_兼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_兼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_兼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_兼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

——兼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

徐 春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生态环境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威胁的日益加剧,推动着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探讨生态文明等理论问题。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文明尚有遗留,工业文明尚未成熟发展,生态文明初露端倪,在时空压缩下生态文明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同时显现,有助于我们认识生态文明在现代人类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探索。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学者探讨工业文明因面临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前苏联学者首先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中国学者则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

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化达到其最高成就,以及它所带来的问题严重化,特别是不良社会生产方式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促使工业社会面临历史性变革。在西方国家,有社会学家对后工业社会的探讨,更有科学家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努力,以及后现代主义者大力倡导生态学世界观,都在同一方向上预示着工业文明因面临着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走向新文明,但当时并未直接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生态环境问题在前苏联理论界也受到极大关注和重视,前苏联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最早使用是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中,该文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 [1]前苏联学者当时界定的生态文明含义不是将其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而是将生态文明看作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

1987年,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2]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这是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

[1]张捷译介:《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科学社会主义, 1985年第2期。

[2]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

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使用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3]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

二、对生态文明的界定

(1)对文明的理解

从广义讲,文明是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制度和物质的所有产物。与野蛮相对应,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它反映了人类战胜野蛮的过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它包括的内容和范围极其广泛,是一个大系统。英文用civilization表达,指特定时期和地区的社会文明,具有总体性含义。

从狭义讲,文明偏重于文化含义,英文使用culture一词,指国家或群体的风俗、信仰、艺术、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从文化特性来看,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与其特定模式的构成,都是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相“选择”的结果。因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地理、气候的多样性加上生物的多样性必然带来多样性的文明。

概括文明形态的坐标尺应是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力内容,也包括生产关系内容,以及包括由此决定的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等各种社会现象。文明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事实上,任何一种社会发展,其最终指向都在于追求人类社会的更高级的生存方式,实现更高层次的文明状态。

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即生产方式来看,虽然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多姿多彩,文明发展进程有先有后,每个发展阶段有长有短,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导致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性也是十分明显的,也有共同规律可循。如果以生产方式为核心来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样几个文明形态,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历史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2)对生态文明的界定

对于如何界定生态文明,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十几种概括,但核心思想离不开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文明的一般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生态文明的特殊性看,它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积极、良性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绝不是拒绝发展,更不是停滞或倒退,而是要更好地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机制,提高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修复自然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这包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者是相统一的。人类所有利用环境、开发资源的活动,都必须以环境可承载和可恢复、资源可接替为前提,必须兼顾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

[3]Roy Morrison: Ecological Democracy, South End Press,P3, Boston, U.S., 1995.

干预既要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程度,更要考虑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需要维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只有在多样性稳定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生态文明应是一种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如果说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中包含着某些生态文明的元素,那只是自发的生态文明,未来的生态文明应是自觉的生态文明。对自觉的生态文明来讲,仅有“天人合一”这样的哲学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不仅要有哲学上的自觉,还必须有科学上的自觉,这就是自觉运用生态科学的协同统一性原理维护人与自然能量交换的大体平衡。[4]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螺旋上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否定之否定,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完全否定和遗弃,而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对以往的农业文明,现存的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的继承和保存,同时更有超越。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依靠工业文明已有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同时更要致力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然生产的循环过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不断建设性地完善这种和谐机制。当人类文明进程发展到从价值观念到生产方式,从科学技术到文化教育,从制度管理到日常行为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就标志着文明形态开始发生转变。从农业文明经过工业文明而生态文明,这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关于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学者们也有不同看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阐述生态文明时有两种维度:一是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上,把生态文明理解为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二是从文明的构成成分上,从共时性角度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等并列的一种新的文明成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更多的研究者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时性角度把生态文明看做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

事实上,基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和文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分别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加以全面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文明尚有遗留,工业文明尚未成熟发展,生态文明初露端倪,在时空压缩下生态文明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同时显现,有助于我们认识生态文明在现代人类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对于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通常在每一个文明形态后期都因为出现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而迫使人类选择新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而每一次新的选择都能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使人类得到持续生存和繁衍。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螺旋上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否定之否定,是对以往农业文明,现存的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的继承和保存,同时更有超越。生态文

[4]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1 期。

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但它又和以往的文明形态不同。生态文明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的概念来应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局面。致力于生态系统生产的循环过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不断建设性地完备这种和谐机制。生态文明并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工具性和技术性,但生态文明致力于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创造生态恢复及补偿性的文明成果。

从共时性角度上讲,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文明是一个大系统,生态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其中较大的子系统,它们在相互交错的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由于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因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可以看作是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以生产方式生态化为核心,将制约和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将促使现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变。

(1)生态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向生态经济协调方向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从物质层面讲就是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结合点。

(2)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提升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呼唤人类价值取向发生深刻转换,思考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人类的深刻意义。促使道德规范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同时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提倡树立生态意识,建构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展开。

(3)生态文明推动政治文明扩大视野,拓宽公众参与的民主途径。当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向社会领域转移并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时就演变成了政治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更加紧密。近年来世界上许多政党和政府都针对自己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法规,以确保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法制化,从而加快了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不自觉地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将对政府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发展轨道,也不能脱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实际。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后发”,“外生”和“赶超”中国式的现代化过程,使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期,既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明显特征,又带来“时空压缩”的复杂性问题;早期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粗放性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而作为后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已无向外扩张资源,输出污染的条件,结构性、复合型、压缩型的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应有充分认识。

1、中国面对的发展困境

(1 )压缩式发展:不同阶段问题集中出现

与传统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联

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 D.O.Conner称之为“压缩型工业化”(telescoping of industrialization)。D.O.Conner在东亚环境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压缩型”工业化的概念。他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因此工业化进程被大大压缩。压缩型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转变的过程。但是这种压缩式的发展虽然在短时间内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同时也使得工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压缩式地出现。[5]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统一。同发达国家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既有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问题,又有从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问题。压缩式的发展使得本应出现在三个不同阶段的现象、问题和矛盾集中出现到了一个时空之内,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外在表现的环境问题在压缩式工业化国家也显示出与传统发达国家不同的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合型的特点。亚洲发展银行环境专家K.F.Jalal在研究亚太地区贫困和环境问题的关系时指出,发展成员国家(DMCs)的环境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贫困和发展不足,二是来自发展本身。前者是由于农业文明带来贫困和人口压力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后者则是急速发展工业化或是发展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6]我国同样面临着压缩式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压缩式发展同时带来了农业文明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不同环境问题的时空挤压。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型社会结构,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很多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例如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的使用带来的土壤破坏和污染。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城市化?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往往与农村地区的建设联系在一起。工业化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则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带来的问题,例如各类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使用问题。工业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常常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又由于我国经济的压缩式高速发展,使某些工业化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后工业化的特质。后工业化地区工业已经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些地区环境问题通常与人们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例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环境保护则主要依赖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多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的并存无疑加大了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窥斑见豹,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也同样处于这种发展步调不统一带来的尴尬境地。

压缩式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发展的不协调。农业文明遗留的问题尚待解决,工业文明的弊端集中出现,后现代问题开始凸现,社会体制、法制和文明建设尚缺乏足够的应对压缩式发展所带来的复杂问题的机制,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 粗放式发展:资源环境难以为继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5] David O.Connor.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with Rapid Industrialization:From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OECD ,1994

[6]

Douglas V.Smith and Kazi F. Jalal,ADB(2000).p.55

长的方式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或外延型的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或内涵型的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从低水平起步,基础差,底子薄,长期处于比较相对封闭状态。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靠简单劳动支撑推动。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重产品数量增长、轻产品质量提高的现象,由此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

此外,在缺乏技术、品牌以及现代服务业支撑的情况下,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更热衷于走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道路。我国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环境的恶化不仅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大下降,而且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危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2、走出发展困境的探索

(1)实现跨越式发展:走生态文明路完成工业化进程

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比西方先期工业化国家晚了两百多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揭开帷幕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面对的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当时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只有沿海少数城市如天津、上海等有一定的工商业,但并不发达,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新中国建国伊始,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开始制定并贯彻国家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国社会发展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但是它所面对的是工业化程度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情。很长时期以来,在种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之下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步履蹒跚、历经坎坷。中国真正全面的加速发展则是最近30年的事情,在近三十年中坚持改革开放,快速实现工业化,大体完成了先期工业化国家花二三百年才完成的任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然而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却是低效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生产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发达国家10倍以上;此外,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却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的。如何不沿袭工业文明的老路,继续走完工业化的道路,也就是如何破解走生态文明路,补工业文明课,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国面对的时代命题。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跨越式发展的先例,比如中世纪西欧的农业文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但是欧洲独特的地理条件、社会状态、价值取向却使工业革命在西欧出现,结果西方率先把世界推进到近代工业文明中来。19世纪末美国超过英国,二战后日本追赶美国,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追赶发达国家,以及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追

赶发达国家,均利用了全球化机遇,充分使用了各种全球性资源。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能有效地实施追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主动参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处于不发达的工业文明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异常严峻,如果能够认真吸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和先进技术,转变工业发展模式,采取有效的制度管理措施是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我们的有利条件在于,第一,有西方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可吸取,使大量尚待开发的工业化项目提高产业层次;第二,中国农业文明中天人和谐理念和养护自然的优秀传统可继承发展。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力和执行力。

(2)依靠内生式发展:寻找符合国情的特色道路

面对工业化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传统的发达国家依靠扩张式的发展来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依靠的是对外侵略和殖民政策来掠夺海外资源,积累本国发展的资本。而在资本主义发展后期,依靠的是污染工艺、企业和技术向落后国家的转移来实现污染的输出。这样一种扩张式的发展帮助传统的发达国家缓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完成了自身的工业化进程。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起点和实力决定了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一方面内部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实现扩张式发展向外输出污染。因此,我国的发展只能采取以“内生式发展”为主,依靠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等内部调节措施来应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以取得进一步发展。

内生式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只能依据自身资源环境条件,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一是从实施传统的工业化转变为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工业化”,既要使生产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又要使这种生产不会变成“过度生产”,要着眼于改变和调节生产,从而使生产真正能达到既为满足人的真实需要服务又为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服务之目的。二是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重化工业生产、消费模式向生态型、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模式、绿色消费模式转变,加大文化消费活动在整个消费活动中的比重,让消费不至于突破生态容量的底线。三是需要改革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市场并非万能的,它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因此,对市场经济必须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方法加以引导和完善。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要克服工业文明弊端,具有前瞻性地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促进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领域,而且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因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先始于物质文明建设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并首先以环境保护为抓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最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提升,重构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重点应是:促进生产方式生态化,消费模式适度化,生态意识大众化,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是在不同层次和阶段中得以表现。

3、建设生态文明应有层次性和阶段性

从初级层次看,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形态。在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的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最先阐述的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强调的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含义,明显具有初级阶段的特点,这意味着我们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问题上,虽然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但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工业化已经完成,促使文明形态发生转变的阶段。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看,生态文明社会应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特征:第一,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第三,在社会管理方式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管理中,以合理配置资源为前提,公正、民主决策为准则。第四,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民间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生态文明社会的这些特征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正和完善中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为目的的文明形态。

4、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着眼点

“以人为本”最早是2500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管仲提出来的,是“民本”思想的另一种表达。人本主义在西方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近300年来,它一直是支撑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石。现在中国政府在继承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以人为本”以新的含义,使之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各项建设事业都必须贯彻的指导思想,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如此,必须以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和评价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使人人都能享用清洁的水和食物,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生命健康都能得到保障。也就是说要消除生态环境破坏给人民造成的危害,使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人的自身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口素质,只有在人口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下,才能加速推进社会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使人保持心理平衡,并充分发挥出人的主体创造性和各种潜能,只有在清新、安宁、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使人的精神和体力得以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从生态环境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使我们的民族以至整个人类能够一代又一代健康地成长和持续发展下去。为此必须树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正确处理涉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利益关系(个人、集体与社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走向对自然巧取豪夺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而是以人

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富裕地区要改善环境,追求发展,而是指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得到公平的环境权益。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但是也必须承认自然生态系统内除了人类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非人类自然物种同样有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防止因误解“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短期利益而导致对自然的更大破坏,在对自然的利用和索取上,这种思想和行动往往导致个人主义、地区主义、集团主义、国家主义以及大量的短期行为,造成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最终造成人类无本可依。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新的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口-资源-生产-消费-环境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建成生态文明的社会。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在现代文明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多重意义,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一种完善;既是文化观念的一种提升,又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既具有自身建设的独立内容,同时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又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赋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生态尺度,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预期效果。

摘要: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学者探讨工业文明因面临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前苏联学者首先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中国学者则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对于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中国处于不发达的工业文明阶段,压缩式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发展的不协调,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异常严峻,因此走生态文明路,完成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发展轨道,也不能脱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实际,建设生态文明应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着眼点,因此既要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又要防止因误解“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短期利益而导致对自然的更大破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赋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生态尺度,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压缩式发展;以人为本

Revisi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Xu Chu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Western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must be transformed since multiple global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70s and 80s last century. Former Russian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Chinese scholars then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up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uman Being cul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ut it absorbed the advantages and abandon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industrial culture, which leads to a new form of Human Being culture after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only one aspect of the whole Human Being culture system structure, however, it is of fundamental position. It interacts and penetrates each other with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culture. Now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undevelope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eriod. Telescop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caused im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serious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even though it has brought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us there is only way to develop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ke the industrialization fully developed, and realize health rapid develop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 not walk away the develop track of Human Being culture and the reality of the Chinese modernization process. We need take multiple levels and stages to gradually construct ide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key point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is that harmonic coexist of Human Being society and Nature needs to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people-oriented. We mus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resolv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during the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erious deconstruction of Nature must be prevented due to pursuing short-term interests by misusing the People-oriented policy.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ust be construc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ust penetrate into the economics, politics, spiritual, and social area. The goal of susta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ll be achieved.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istorical processing;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在局部地区已经相当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导致健康问题在一些地区引发的群体事件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增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就此,我通过调查和学习浅析个人体会。 回顾中外发展史教训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加速工业化,1953年起至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先是发现一些猫突然跳水自杀,后来发现大批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的病人。过段时间病人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身体弯曲,变声嚎叫着惨死。经过多方调查,发现是当地一些冶炼厂和化工厂将含汞污水排入水俣湾,午睡中有机汞也有甲基汞,水中的一些细菌把污水毒性较轻的无机汞转化成对人体有剧毒的甲基汞。鱼、贝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甲基汞,含量超出水中汞含量的一千倍至十万倍。居民食用鱼后不知不觉甲基汞中毒,近万人中枢神经受损,七中确认甲基汞中毒的病人有283人,有60人死亡。1970年日本开始执行当时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采取严厉的环保措施来控制污染。这起事件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细菌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二是鱼、贝富集甲基汞。说明此时水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消费者(鱼和贝)都在放大污染物。 我国也在加速工业化。2004年2-3月,四川化工集团公司违反规定进行改试生产,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使氨氮含量超标十倍的污水直接排入沱江。沱江干流受到严重污染,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沱江生态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水平。2005年11月13日,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本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上百吨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随消防水排入松花江,哈尔滨宣布全市停水4天,沿江数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江水顺势危及到邻国俄罗斯后,国家打击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突然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受污染的湖水黑臭,生活在太湖边的无锡市喝不到自来水。蓝藻突然暴发和湖水发黑变臭是因为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田经流水流入太湖,这三种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元素,而氮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物质。当过量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海洋这些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蓝藻和绿藻会大量繁殖。水面上会出现由这些藻类形成的一片片的“水花”,又称“藻花”,在海洋称为“赤潮”。这些藻类有恶臭,有的有毒,鱼不能吃又被藻类堵塞鱼鳃而死亡。大量繁殖的藻类遮蔽阳光,水地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更可怕的是由于藻类不能被鱼类食用,自生自灭,死亡的藻类和产生生物尸体腐烂,分解,又将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重新释放进水中,再促使藻类生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植物营养物质长期保存在水中。湖泊一旦出现富营养化,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还是很难恢复。太湖蓝藻事件后,江苏省在7月1日全面施行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成为全国首个调整派污染费的省份。 2008年6月11日,云南省有关环保部门在例行检测中发现一向水质优良的阳宗海被砷污染,经过两个月的排查,确定锦业公司是这次砷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企业几年间产值有六个亿,纳税1000多万元。但治理阳宗海的污染要几十个亿,还影响了沿岸近3万人的饮水安全。锦业公司被勒令关闭。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蟒蛇河被含酚废水污染,河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姓名:高旭阳 学号:1601637 工商管理学院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文明的建设显得越发刻不容缓。我国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政策性的报告,是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 工业文明的发展,虽然在许多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想要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必须要以破坏本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英国、美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威胁人们的生活,还需要后期的治理,后期投入治理的费用也是相当巨大。我国也正是吸取了这种教训,在环境破坏还没有相当严重的时候,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让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 然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困境: 1.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 很早就提出,但是公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刻。政府、企 业,决策的理论依据是GDP,是经济效益,忽略的环境效益。 家庭、个人由于受到生态文明的教育不足,不注意自身的行为 规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屡见不鲜。在不断积累中,导致对 环境的巨大破坏。 2.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虽然,我国近些年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对空气、水、

土地等都形成了一定的保护,但是,许多企业打法律的“擦边 球”,抓住法律的空隙,依然破坏生态环境。 3.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机制不完善。我国近期对企业造成的环境 污染,大多是事后进行处罚,而且处罚的力度不大。而且,监 管部门的行政执行力度不够,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以及公民检举 制度的不健全,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放缓。 针对以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困境,解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1.通过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人们的 生活中,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切身利益,提升 道德规范。通过媒体宣传、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生 态文明意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走进企业进行生态文明的科 普,让企业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环境污染对子孙后代的 严重影响。 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相关法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 目的是“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协调个体行 为,以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为此,不仅要从源头上通过 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环境的保护,也要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 具体制度调节企业及个人的行为,实现生态价值的补偿,这对 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系统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是强制个 人行为的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做好法律细节,就能在 根本上限制企业及个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30卷(2010年)第3期第6-8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30(2010)No.3P 6-P 8 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文丰安 作者简介:文丰安(1973-),男,重庆酉阳人,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将其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关乎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神圣职责,应该充分发挥优势,科学整合资源,勇敢承担起在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 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 。建设生态文明,就 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浓郁的生态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英才的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孵化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应充分 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努力当好“领头羊”〔2〕 。 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他们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新事物的接受者,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引领全社会成员从自然生态的立场出发,用和谐的自然观指导生产活动,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 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人类在开发和运用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在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纷至沓来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使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急切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3〕 ,而且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强本节用”等生态思想。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 摘 要:新时期高校担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使命,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履行 自身职责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高校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拓宽内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普及绿色教育,创建绿色高校,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0)03-0006-03

建设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你我协力同行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生态文明出谋划策,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用自身能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走向生态文明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然而——这也给我们的生 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

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次是大气污染严重。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再次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此外,还有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首先要重视环境的防治。目前造成全国水污染十分严峻形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用水缺乏。目前,黄河、海河、淮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更是高达95%,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严重挤占生态用水;三是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处罚力度小,执法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不高。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维护自己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进行社会监督,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顺利开展,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随手关水龙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可以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天蓝山青水秀,生态产品丰盈富足。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坚持绿色、循环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一些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在自然系统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在环境保护方面,“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1],通过生物自净、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实现环境的循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在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 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秀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恰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我国披肝沥胆,已走过64个年头,并取得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于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文明是对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在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称。文明一词渊源流长,《周易》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普光大地,属精神文明。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2];在人文领域,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赵丽君,国政浩 (中共徐闻县委党校,广东湛江5241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74(2013)02—0019—05 [作者简介]赵丽君,女,广东湛江徐闻县委党校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政浩,男,广东湛江徐闻县委党校教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法学研究。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大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 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八个方面基本内容。林业在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1、能够深刻的了解昭苏生态系统主要有哪几大块组成,生长现状及其面临问。 2、今后怎样保护和发展昭苏生态系统。 【教学材料】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它是生物圈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类型最丰富的一种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是最丰富的生物群落。森

林具有多层结构,一般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活地被物层以及层外植物,从而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成为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二是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显著的生态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以上,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最大生物量的生态系统。三是森林是一个国家、地区富足和民族繁荣的标志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 昭苏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三大版块概况 天山圆柏概况:昭苏县是伊犁河谷乃至新疆天山圆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面积约30.56万亩,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浅山地带。 昭苏县天山圆柏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昭苏县夏塔乡的国家重点公益林35、36、37、39林班,是伊犁河谷新疆园柏天然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总面积约10万余亩,核心管护区分布密集,面积约4万亩。目前,管理站在依法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同时,科研工作也正逐步推进,扦插试验、苗木移栽试验、圆柏种子异地试植及种质资源采集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因此,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与举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先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重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长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观点开始为多数人所接受。 2、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从“破窗”效应、政府管理的失灵、公共行为的伦理自律等几个问题入手,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法治化、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环境文化体系的构建等环节。 关键词:生态文明;“破窗”理论;公共选择行为;公共行为的伦理自律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公共理念既是一个教化的课题,也是一个管理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一)环境治理与“破窗”理论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这一理论揭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公共生活中的某些失范行为和无序现象若不及时治理,将会产生示范效应,引致更多更大的失范和无序,即社会的“逆选择”。社会“逆选择”将导致不文明驱逐文明,造成道德沦丧、人们的伦理选择失衡。 就生态的保护、环境的治理而言,一些地方垃圾成堆,企业浪费资源,排放有毒废气、废水,这就属于“破窗”环境,个体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被激发和诱导,随大流地助长无序,致使生态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损害子孙后代利益。这就提示我们,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必须关注细节、防微杜渐,第一次“破窗”行为无论损害的结果轻重都应该受到惩处,防止更大的破坏行为发生。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政治,把“经济人”假设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本文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随着社会否认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我们党创造性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期待和利益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 主讲人简介:李宏伟中共中央党校马列教研部教授 十八大会议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当下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此前我国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过生态文明,那么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我党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怎样的深化?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实践路径。 从时间这一纵向的角度看,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人类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靠耕作维持人类生存,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华文明的诞生。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发生断裂,与同时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相比我们感到自豪。正是由于中华儿女对文明的贡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近代以来进入的工业文明时期,更让我们感到振奋,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农耕生产方式,而是机器化的大规模生产,享受更多的物质文明财富。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伴生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被大规模开采,它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是黑色的转型,所以人们迫切的期待绿色转型,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依赖的能源将不再是不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的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发生巨大变革,以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但这种顺应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轻易、自觉地实现。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的党的理论自觉和把握,但更多地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也是一种倒逼,一种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生态文明到底是什么?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的文明形态,同时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并和自然和平相处。理解它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生态文明既不是绝对超越工业文明而不进行,也不是返回到友好的农耕时代。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有一个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另外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对自然是征服的态度,自然被过多的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