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研究最终稿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研究最终稿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研究最终稿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研究最终稿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研究

(陕理工文旅学院地理科学系地理120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汉江,这条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从地理位置上看,汉水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方之间,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过渡带,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虽然用现代眼光看,汉江颇为沉寂,但正是这里过于的沉寂使得它比中国其他许多河流更接近自然与人文的原生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汉江又一次在人们的视野中凸现了出来。汉水之源风光美,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风光,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旅游爱好者、科考人员到此溯古探源、旅游观光;汉水流域覆盖面积大,流经地区多,自然生态景观类型多样,景观数目繁多,生物种类、数目也是非常之多,本文主要描写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及特点,对汉水流域典型自然生态景观的进行列举,以及对不同类型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分类,对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特点及秀丽景色进行展示。

【关键词】汉水流域;生态景观;景观特点

引言

凡去过汉水流域的人,一定会眷恋那里的迷人风光:大山深处,山浪峰涛,层层叠叠;茫茫林海之中,隐藏着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高挂的飞瀑、百尺的深潭;满山的松杉、毛竹和不知名的杂树,一片接一片,一丛连一丛,葱茏苍翠,遮天盖地;登高眺望,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林海波涛,汹涌起伏,一浪高过一浪,那气势,将天地浑然一体,仿佛使人感到像置身于云里、潜游在海里一样。大自然挥毫泼墨,用“奇山高万丈、潭水深百尺、飞瀑凌空来、鸟鸣百花艳”的传神警句,唱响了一方热土,使之变得闻名遐迩、风光迷人!

1 汉水流域概况

1.1 流域范围

汉江,又称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

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

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

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

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

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

淮河汉”。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图1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汉江源头之一YI 一一

河谷狭窄,长约925km ;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 ;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 ,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汉江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好。

1.2水系构成

干流概况:汉江,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

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总落差1964米。在源地名漾

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

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

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

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河源段汉江干流发源于陕西省

境秦岭南麓,有北、中、南三源:漾水为中源、沮水为北源、

玉带河为南源。

漾水,源出陕西省宁强县北嶓冢山,亦曰东汉水。东经勉县为沔水,经褒城纳褒水始为汉水。陕西省志以此源为正源。

沮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留坝与凤县交界处的紫柏山(海拔2610米)南麓黄花坪,西南流入勉县张家河、纳入庙河和冷峪河后入略阳县两河口,继续南流至黑河坝流入留白河。白河汇入后转东南复入勉县境,至沮水新铺坝始称汉水。沮水全长130千米,沮水流域面积1747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37亿立方米。沮水在漾水北,历史上称其汉水古北源。 湖北省志以此源最长为正源。

玉带河,发源于宁强县阳平关镇曹家坝村,于勉县铜钱坝江入汉江,河流流径宁强县城。远眺河流玉绕如带,故名玉带河。解放前和解放后一度把县城所在地曾称玉带镇。玉带河处在大巴山腹地,干流长101.1千米,流域面积83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为

8.17‰。

1.3干流走向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的嶓冢山,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千米。

在陕西省境内,基本上自西向东流,汉江干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的嶓冢山,自西而东流经勉县、汉中市、城固县、洋县、石泉县、汉阴县、紫阳县、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于白河县进入湖北省。在湖北省境内,汉江干流经白河县后,自郧西县进入湖北。丹江口以下,干流折向东南,沿途经襄阳市、宜城市、钟祥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汉川市等县市,最后由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千米;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图3汉江水系图

多,长约270千米;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千米,流经江汉平原,两岸筑有堤防,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泄洪能力愈下愈小。

1.4水系结构

陕西省境内的汉江为汉江上游段,因此山地河流发育,支流众多,长度在5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8条,在100千米以上的有18条。水系分布为不对称树枝状,北岸支流比南岸多而长,河网密度也比南岸大,北岸为1.69千米/平方千米,南岸只有1.52千米/平方千米。北岸支流发源于秦岭南坡,主要支流有沮水、褒河、湑水河、酉水河、金水河、子午河、月河、旬河、蜀河及金钱河等,南岸支流源于大巴山北坡,主要支流有玉带河、漾家河、冷水河、南沙河、牧马河、任河、岚河及坝河。湖北省境内,为中下游段,汉江水系呈格子状排列,两岸支流较短,左岸较右岸发育。

2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特点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特点可以总结为“多”“美”“奇”。“多”在自然景观类型多样,自然景观数目繁多,湖北两省总的自然景点数目非常之多,从汉水发源地在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市,旧称宁羌)冢山,,而后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的陕南汉中、安康等市,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阳、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一路经过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所流经流域无不“美景相伴”,且汉水流域水分充足,树木充裕,生物景观更是无以数计。“美”在自然景观本身具有的天赋美,这种自然的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身临仙境的感觉,从宁强县大鱼洞的洞内石门、石笋、石树、石林,各有异趣,洞底飞瀑倾珠而下,暗河清澈见底,奇石引人浮想联翩,银沙点点如玉,犹如龙宫仙境出发,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途经栈道美景与湖泊美景相结合的石门栈道景点,美丽宛如仙境的九寨沟景点,然后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丹江水库,经独特的黄土高原景观,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经过儒雅的武当山,宏大的三峡大坝,神秘莫测的神农架,还有以险峻著称的恩施大峡谷而后汇入长江,一路可以说是美景不断,美不胜收。“奇”在自然景观类型的多样性,稀少性,让人有种耳目一新,如遇异域的感觉。大家可能见识过大大小小、形态百异的名山,但是结合道教浓厚的道教文化于自身威严壮丽之身的武当山,可曾遇过?也可能见过各色,各态的山体表面,但有龙鳞一般的外壳,深红的表色,若红龙静卧与百山、绿林的“中华龙山”是否领略过?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的奇是独一无二的奇,是“千奇百怪”的奇。

3 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其总的自然生态景观类

型有生物景观、水域景观和地文景观。其中生物景观有动

物景观和植物景观两种,水域景观有湖泊景观和瀑布景观

两种,

地文景观有山地景观、岩溶景观、黄土景观,陕西,湖北两省地域辽阔,景观丰富繁多,以下为各类型代表景观列举。

3.1生物景观:(列举陕西汉中市生物景观)

3.1.1植物景观

全市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银杏、杉木、粗榧、铁杉、

侧柏、柏木、栗、樟科、茶科、冬青、山矾科、木兰科、

珙桐科、木樨科、栎、豆科、桦木科、杨柳科、苦杨科、

楝科、椴木科、漆树科和竹亚科等组成;马来亚植物区

系:主要桑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梧桐科、夹竹桃科、

棕榈科、大戟科等;北美植物区系:主要有山核桃、檫

木、鹅掌楸等;华中植物区系:主要有岩栎、刺栎、冬

青、大果冬青、领春木、水青树、厚朴、枫、杏等;华西植物区系:主要有华山松、锐齿栎、铁橿子、峨嵋蔷薇等;华山植物区系:主要有油松、辽东栎、坚桦、槲栎等优势树种及伴生毛樱桃、花楸、胡枝子等。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有235科、1203属、4000余种。其中,乔木150种、灌木360种、药用植物1300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2种(国家级30种,省级42种)。

2.1.2动物景观

全市已查明有野生动物534种。其中鸟类335种、兽类

137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38种,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

保护的野生动物109种(国家级74种,省级35种)。其中

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朱鹮(红鹤)、大熊猫、金丝猴、

云豹(荷叶豹、乌云豹、龟文豹)、豹(金钱豹)、虎、扭

角羚(白羊、羚牛、金毛扭角羚)、金雕、白肩雕、大鸨等

10余种;二级有猕猴(黄猴)、豺(红狼、豺狗)、黑

熊、小熊猫(金狗)、黄喉貂、水獭(水狗、水猫)、大灵

猫(九节狸、麝香猫)、小灵猫(七节狸、香猫、笔猫)、猞猁、金猫(原猫、狸猫、芝麻豹、红春豹)、鬣羚(苏门羚、明鬃羊、山驴)、斑羚(麻羊、青羊)、岩羊、白琵鹭、大天鹅、鸳鸯、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大鵟、毛脚鵟、灰脸鵟鹰、

秃鹫、白尾鹞(鹞子)、鸢、红脚隼、红隼、血雉(松花鸡)、

红腹角雉、勺鸡(呱啦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金鸡)

羽鹤、红翅绿鸠、红角鸮、领角鸮、普通雕鸮、斑头鸺鹠、

鹰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长耳鸮(猫头鹰)、短耳鸮、

图5汉中城固油菜花

图6汉中洋县朱鹮

大鲵(娃娃鱼)、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等40多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猫(野猫、山猫、狸子)、斑头秋沙鸭、红翅凤头鹃、三趾鸦雀、蓝鹀、秦巴北鲵、小角蟾、斑腿树蛙等。

2.2水域景观

2.2.1江河景观

汉江: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

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

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

15.9万平方千米。干流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

狭窄,长约925km ;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

滩多,长约270km ;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 ,流

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

2.2.2湖泊景观 石门栈道湖泊景观:造型优美,雄伟壮观的石门水库,是继山河堰、褒惠渠之后的褒谷第三代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石门水库,是当时中国第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坝,大坝高88米,弧长260米,库容1.098亿立方米。

是集农田灌溉、防汛发电、水产养殖等于一体的大(Ⅱ)

型水库。石门

水库自1975年建成以来,惠泽汉中人民,为汉中的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汉中人民亲切

的称为“生命库”、“母亲库”。石门风景区内山势陡峭,

怪石峥嵘,翠峰林立,自然景观优美独特,清代诗人王晚

香被这里的山水所陶醉,将褒谷的奇峰秀水归整理成诗,称为“褒谷二十四景”。“看白鹭戏水,听空山鸟语。”石门优美的水域风光,宛如一块无暇的绿宝石。晴天,波光粼粼,光影跳荡;雨天,薄雾朦胧,如梦如幻,游人泛舟水上,如置身画中。一但遇上开闸泄洪,雪白的洪水如蛟龙出洞,声型壮美,气势磅礴。在阳光的照耀下,有时可见彩虹

当空而立,美轮美奂。游客朋友们,您不妨登上虎啸亭,景区优美的景色您将一收眼底,看高峡出图8汉中一角

图9汉中石门栈道湖泊

平湖、游船在碧玉似的湖面划出一道道浪痕;远眺褒河镇,一派绿树烟村,沃野平畴的江南田园风光。在这,您虽然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但却拥有了宁静的天地,宛若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南湖:南湖风景区景区沟岭幽深,水域曲折,山水翠

绿,鸟鸣鱼跃,花卉四季争妍。意境开阔,山水环境,

水碧山青,神工造化的自然美同巧夺天工的园林古建筑

相结合,融碧水青山为一体,集天灵地秀于其内,自然

生景,景中传神。南湖风景区是真山真水,美的自然、

朴素而又真切,青山环抱,绿水相绕,亭台楼阁,天然

成趣;湖风山色尽在秀丽妩媚之中。经过多年开发建设,

大自然的美丽同园林式的古建筑相结合,真可谓“融碧

水青山为一体,集天灵地秀于其内”,增添了无尽的优雅与情趣。

2.2.3地文景观

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

境内,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

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山位于

湖北省西北部,周边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

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

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

﹐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

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地﹑郧县盆地等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

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和“金殿叠影”等。

紫柏山: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麓留坝县境内,山上古树多紫柏,故名紫柏山。其山岳巍峨,有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堪称秦巴千里栈道“第—名山”。景区集高山草甸、珍奇动物、稀有植物、原始森林,峰、岩、洞、坦、泉、溪与峡谷为一体,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说。

图12汉中紫柏山

图2.2.3.1 武当山

图10南湖

图11 武当山

汉中光雾山:光雾山 是一方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地形复杂,峰峦迭嶂,峰林俊美,洞穴幽深,山泉密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有中国红叶第一山的美誉。

以秀丽奇特的群峰为代表,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为基调,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原始山林为一体,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光雾山风景名胜区有桃园、大坝、大江口、神门、小巫峡五大景区,主要景观360多处。景区内景色秀丽,步移景换,奇峰林立,沟壕纵横,谷幽峡,瀑布珠连,古木参天,红叶千里。著名诗人高平有诗称赞:“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汉中西乡午子山:位于汉中市东部,陕西西乡县堰口镇

内,距县城12公里,地处210国道旁边,是海内外游客前

来游览、观光、朝拜的圣地。被列为国家2A 级景区,省级

风景名胜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山势险峻,壑幽林密,二水环流,奇峰独秀。保存立

脚点原始生态的世界珍稀纯白皮松2500余亩,同时存有大

量的古文化,文物遗产。据碑、碣、志书记载,午子观古

建筑群始建于西汉,汉高祖刘邦爱姬戚姬进香焚轮之处。

上、中、下三观为陕南道教中心。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大舜谋士善卷,明代建文帝均来午子山隐居,道教重要人物张道陵、张鲁、张三丰来此讲经传教。现存三国蜀将张飞书“飞凤山”等多处摩崖石刻明清碑碣及造像。“午子朝霞”、“ 龙洞飞泉” 、“圣水灵潮”、“ 飞凤展翅”等,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交相辉映。

汉中定军山: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千米,

三国时期古战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原属武侯墓乡,今属

定军山镇辖区。位于城南5公里处,三国时期是魏蜀两军交

战的古战场。有12连山自西向东逶迤十多公里,宛如游龙

戏珠,素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自县城可乘5路公交车

直达。定军山山脉的延伸方向受走向近东西向的一组大断层

控制,由于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使定军山北侧地层下沉,因

而在山前形成一片开阔的平地。定军山与平地的高差为250

米,山前为第四纪沉积物。12连珠山的形成,应与走向北偏东的一组高度角的断层有关;北偏东的一组断层将本来连续的震旦纪地层割成数段,再经过长期风华剥蚀,逐渐形成了缓矮的12个像连珠一样的山了。定军山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2.4岩溶景观

图14汉中西乡子午山

图15汉中定军山

汉中“中华龙山”:中华龙山是黎坪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奇特的地质奇观景点,

整个山体岩石呈红褐色,沟壑纵横,表面布满酷似龙鳞的花纹,亿万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随处可见,地质学专家多次考察后说:目前在国内和国外还没有见过这样奇特的地质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还需进一步考证,但绝对具有非常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

黎坪景区回鹿坝村老支书毕科荣是中华龙山的第一发现

人,他带领村民用4年时间挖出被土掩埋着的龙山,58岁

的毕科荣被游客誉为当代愚公,当代徐霞客,如果说 20世

纪人类在陕西境内的伟大发现是兵马俑,那么21世纪人类

在陕西境内的又一个伟大发现就是黎坪中华龙山十月的天,

秋高气爽。闲暇之余,几个爱好摄影的朋友约着去了黎坪。

黎坪可以让你触摸到的中国最大的巴山松原始森林,可以惊

奇的躬身四亿多年前的神秘天石——“中华龙山”。 “中华龙山”是2008年陕西省黎坪景区新发现的一处绝景。咋看起来像龟裂的红土,实际上是表面呈鱼鳞状的石头,在石头中还有众多的海洋生物化石。这种特征的石头极其罕见。事实上,“中华龙山”整架山,呈现的都是这种特别的地貌。这种石头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尚需专家进一步考证,目前“中华龙山”还是黎坪景区正在积极进行开发并申报地质公园的新项目。

结语

三千里汉水奔腾不息,哺育了丰饶富庶、人杰地灵、文化灿烂的汉水流域,这里曾经金戈铁马,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写下了极其辉煌的历史画卷。近年来,汉水流域吸引了全国各地溯古探源和生态观光的游客,汉水流域自然生态景观类型有生物景观、水域景观、地文景观,主要以动、植物景观,江河、湖泊景观、山体、岩溶景观为主,其景观特点具有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数目繁多,景观特色明显,具有“奇景”“怪景”“稀景”,这样的汉水流域景观共同组成、谱写了一副美丽、色彩缤纷的汉水景观图。

参考文献

[1]王明星.区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

[2]马建民.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马建民.

[3]肖笃宁.景观生态学.

[4]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杨庆宪.陕西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6]王军,傅伯杰.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和方法 资源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

.

图16汉中中华龙山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使得传统的地理空间被超越,也使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受到挑战,许多人质疑地缘政治学本身存在的意义。现时代地缘政治研究依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并被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研究需要拓展新的研究视阈。其中,区域、非传统安全、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地缘空间的拓展等已成为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地缘;政治;陆权;海权 一、地缘政治学说的缘起 自 19 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地缘政治学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地缘政治学,亦称“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把诸如疆域、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解释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态势和国家的政治决策”①。《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述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的分析研究”②。 综合国内外地缘政治论著中所述的思想,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地缘要素,二是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三是地缘政治(战略)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四是全球性的地缘政治问题,五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地缘政治战略等等。其研究的内容是地缘政治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地缘政治的研究历程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处于世界体系中心的西方国家,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战争掠夺和殖民瓜分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主要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被后世视为地缘政治学创始人的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和“生存空间”理论,在客观上为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外 ①《辞海》(1999年普及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12页. ②《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卷,第68页.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城市风光环境分析

第一章建筑风环境利用 建筑风环境是指某一区域内的风速风向分布,而不同建筑群造成的风压差和热压差则是形成通风的动力来源[1]。建筑风环境的分布是复杂的,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两方面:(1)城市大气分层与纵向梯度风速变化;(2)建筑影响下的周边风场分布。 (1)城市大气分层与纵向梯度风速变化 在气候与环境学科的研究中,城市风环境的讨论主要涉及到2个主要层次:城市边界层和城市覆盖层(图1)。从地球表面到500-1000m高的这一层空气一般叫做大气边界层,在城市区域上空则叫做“城市边界层”。其厚度只是一个定性的分层高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主要巧决于地表粗掩度,农村地区、平原地区巧,在城市地区、山区较厚。从地面到50-100m的这一层空气叫近地面层,在城市区域就叫做“城市覆盖层”,也可叫做“城市冠层”。 图1城市大气分层示意图[2] 在城市风环境的研究中,有学者从城市空间形态出发,将城市覆盖层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吴恩融在研究中对香港的建筑高度进行取样统计,分析进一步化划分出裙房层(0-15m)、建筑层(15-60m)、城市覆盖层(0-60m)的相应纵向范围。 图2香港城市的裙房屋、建筑屋、城市覆盖层划分示意图 在大气边界层内,风速沿纵向一般会随髙度的増加而增大,呈现梯度变化规律。在城市下垫面对气流摩擦力的作用下,紧贴地面处的风速为0,越往高处摩擦力影响越小。风速逐渐增大。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变化所形成的函数曲线就叫做“风廓线”,如图3中曲线所示。下垫面粗糙度越大,风廓线从地面随高度变化就越置著。因此,城市中心、、近郊和开旷农村地区的风廓线也大不相同(图3)。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

1.引言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景观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2.1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1420年前后发明的透视原理,使理想城市的模式成为一个完全几何、数学的围有围墙的图案。在几何中心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被行政建筑所包围:国王的宫殿,法院的大楼,主教堂,监狱,财务大楼和军事中心。这样的理想城市是为行政办公及法律公正而设立的,是为了城市生活而设计的,是纯粹理想化的。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第二个转变,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但是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象被彻底破坏。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一般来说,这个诞生的时间被确认为是1863年5月;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调研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调研 ——苏州公园案例调查 (一)序论部分 研究主题: 苏州公园的景观环境调研 研究目的: 1、巩固已经掌握的景观设计知识, 并加以扩展。 2、进一步学习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及造景的方法。 3、学习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的综合能力。 实践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精神,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苏州公园概况及选择理由: 苏州公园位于古城区中 心黄金地段,占地面积约69亩, 是一个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并且她是苏州第一座现代公 园,俗称大公园。大约有70 多年的历史。 苏州公园经过了一次最 新的改建。重点调整绿化环境, 增建花坛,体现植物多样性;改建茶室、健身馆等主体;更新灯光、排灌、道路系统;新建地下车库、亲水平台;疏浚荷池,完善池水净化、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降低围栅,融公园、街景于一体。展现了现在与自然完美融合的风貌。

选择理由:苏州公园是在苏州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她亦是城市景观中处理较好的实例。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地下空间,植物配置 (二)本论部分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聚集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要满足人们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需求。城市的景观设计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城市的景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 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 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 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 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 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景观生态学综述

课程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特征及规划方法的应用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姓名葛婧 学院草叶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320152120 一级学科生态学 学科方向生态科学 指导教师周建勤 论文评分

摘要: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景观生忘过程与空间格局、城市生态环境及其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内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动其应用与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规划方法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景观生态学就是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关分析。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系统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领域。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以人为中心)区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和变化效应,以利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现代化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它不仅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涉及的部门和学科较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资源开发、园林和自然景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物保护和开发、交通道路等,而城市景观生态学是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各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本学科力量不能解决问题,必然要走向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一条必由之路[1]。 1 城市景观生态学 城市景观生态学隶属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叉。主要涉及景观建筑学、美学、园艺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目前研究的中心目的主要是协调“人一地”矛盾,试图将自然组分重新引入城市。对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与自然共存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在城市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前人主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对其结构模式、与外界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过探讨,而对其内部

城市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探究

城市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9-12-05T15:13:44.55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3期作者:刘君超 [导读] 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在给人们提供观赏环境的同时,舒适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元素。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70 摘要:景观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大方面:一是指自然的或者人造的观赏类景观;二是指由各种不同的态度、观念、信仰、认知变化交融而成的人文景观。景观环境在社会环境中主要提供观赏性,给人们提供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美化城市形象,体现社会人文价值。随着人类社会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地按某种期望而建造和改造着景观,不断塑造着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景观形象,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景观也是人类的进步史和社会发展史。在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人是主题,设计的主要对象也是人,所以关爱人、尊重人才是景观设计的宗旨。人性化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景观环境;人性化;归属感;认同感 一、人性化场所景观设计原则 1.1体贴舒适性原则 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在给人们提供观赏环境的同时,舒适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元素。在细节处注重控制,能给景观参与者带来更加温馨的体验。例如设计师在进行汀步设计的时候,汀步的间距应该和汀步材料的宽度综合考虑,才能符合人体步行跨度的惯性,进而提升步行的舒适度。对于绿化景观设计,要和座椅布置相辅相成,让游人休息的时候有庭荫树以供乘凉等。 1.2生态性设计原则 对于沿河而建的滨水景观来说,在设计修建之初的目的往往就是恢复生态,这既是市政建设的要求,也是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诉求。景观设计过程中,在保证生态性的前提下,修建亲水平台,增加居民与水亲近的距离,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 1.3协调性设计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协调性主要指的是景观色彩以及其外观的协调性。在设计某处景观的时候,景观整体的色调搭配应该保持一致,设计风格要统一,例如某城市中的公园景观,设计风格比较接近苏州园林,那么内部的水景观、建筑景观以及绿植设计等都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互呼应,才能保证设计的协调性。 二、景观环境中人性化设计的运用 2.1场地与道路 在场地设施中要深入细致地体会场地及其整体环境的自然属性,增强其趣味性、参与性与实用性,才能使人在活动场所中很好地进行人与景的互动。在进行道路线性设计中选择适量的直线线性,直线线性能让方位更加明确,但过于单调,必要时也可适当增加平曲线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观赏性,还可以通过路径的曲折变化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主道与次道之间要设有绿化隔离带,加强道路绿化设计,提高城市道路的多效性和空间质量。 2.2植被绿化 景观植被绿化设计首先要具有观赏性,能让人们在游憩时放松心情。植物景观有净化环境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在进行景观植被设计中,要考虑绿化的质量,应尽量选择对环境有更好净化效果的植被。设计中要注意植物种类搭配的多样性,注重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结合以及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以达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最佳效果。此外,还要注意植被的合理布局,布局时要注意有疏密对比和植被的空间变化,不同层次的植被可以起丰富空间层次和加大景深的作用。 2.3水体 景观的水体人性化设计要做到具有安全性、观赏性、舒适性和亲水性。首先,人性化的水体形态设计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一般浅水池的深度不宜超过0.5m,水边设计要有安全设施。其次,要有观赏性和提供风景价值,使水的视觉和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水的形式可以设置动静结合的水景,休息区域设置以静水为主,不会影响人的休息又给人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活动区域可以设置动水产生水声辅以音乐,从而活跃场地氛围。最后,水体设计还要注意人与水体的亲近程度关系,使人与水有一个最适的关系,使人与城市景观能有更多的互动,从而增加趣味性和提高人们的参与度,满足人们对水体景观的需求。 2.4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在具体设计形态上分为功能形态和视觉形态,在功能方面考虑如何提高人们在行走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如防滑、引导、分区、不积水;而在视觉方面考虑如何提高观赏性和塑造地方特色文化。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分,让人体会到不同场地空间的变化。具体到设计方法上,地面铺装材料应与景观环境中的风格相协调,并根据周边景观来确定铺装材质的纹样和质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景观,形成自然生态的效果。对于大面积的地面铺装设计上应考虑其材质、色彩、肌理、尺度、线形和形状,避免大范围单色铺装给人产生单调乏味的景观感觉。设计地面铺装的色彩应尽量选用沉稳的接近自然的颜色,这样的色调才更易于与绿化景观相融合,添增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才能产生柔和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在景观环境中体会到安静放松的环境氛围。 2.5景观构筑 物景观构筑物为使用者提供休憩、活动、遮蔽、围合、标识等功能性需求,还能为人们创造出雅致宜人的景观环境。景观构筑物设计在符合人的生理尺度的同时应在造型、风格、体量、数量等方面考虑人的心理需求。景观构筑物建设要具有地方特色,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环境主题,烘托环境气氛,使设计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另外,利用先进的科技和新的思维方式对原始材料回收再利用,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又要满足资源和生态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细节方面的考虑,加强细节刻化,创造出适合本土风貌的景观构筑物。 2.6灯光照明 灯光照明对景观环境中的景色起到了美化修饰的作用,这些饰景类照明方式也是照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灯光照明在人性化设计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功能、造型、色彩、材料的变化组合来满足人们在生理、心理和审美上的需求。通过这些装饰性灯具的点缀和造型艺

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

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 1以下就是对于这两种形制代表清真寺的研究分析以及控高方案: 1.1代表清真寺调研简介 1.1.1传统清真寺:南关清真寺南关清真寺,如图5,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1681年),具有极大的文物保护价值。在此作为银川市区古老清真寺的代表实行尺度分析。该寺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属阿拉伯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1.1.2现代清真寺:西环清真寺西环清真寺(如图7)是宁夏较大的清真寺之一,建设时间不长,其建筑为适合周边建筑的高度变化,在不改变基本比例影响的情况下,将比例适当扩大并增大穹顶,增加台阶高度以提升礼拜殿高度,所以作为银川市新建或未来将要建的清真寺的基本形制代表实行尺度分析。该寺位于银川市正源南街,汽车大世界附近,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1.2基本原理与方法视线和视角控制原理:人在观赏景物时,因为视点、视线和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由外面观赏古迹风貌时,仰角45°为欣赏景物细部的观赏视角,仰角27°为欣赏景物最为清晰的观赏视角;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观赏视角3。视线和视角控制方法:人们观赏建筑时,遵从近大远小的视线法则,而该法与相似三角形相同,即在人眼视线中相同高度的物体,距离人越远,真实高度越大。 时,背景建筑物的高度设定原则宜为不影响欣赏清真寺穹顶的视角高度,清真寺院落周边低矮商业房应为不高于清真寺两侧厢房并与园内清真寺同形式的一至两层建筑,为不影响清真寺的观赏视角,所以清真寺周边最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即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与礼拜集散的双重需求,又使得人们具有良好的视线观赏清真寺整体建筑(图10)。图中H的高度的设定为其礼拜殿室内高度到穹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与其说河道景观设计,倒不如说是在为城市河道"治病"。 河道景观的基本方法探析 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 (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 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

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 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 2.驳岸设计 (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在河道护坡中的应用及研究综述 摘要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 随着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提出,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成为人们一种强烈的共识。本文主要介绍了河道护坡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河道生态护坡类型和现有的生态护坡技术。 关键词:河道护坡;景观生态学;生态护坡;护坡技术 1.相关概念 1.1景观生态学 1939年特罗尔(C.Tron)最早提出“景观生态”一词,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使景观生态学成为生态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1]。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关于景观生态学,大多数景观生态学家都认为,就景观生态学的本质而言可称为空间生态学[1],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可应用于不同的组织层次和分辨尺度。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景观生态学不仅要研究景观生态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特征,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的途径与措施。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3]。 1.2河道护坡 传统的河道护坡工程一般以水泥、石料、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在设计上以力学的角度去思考边坡稳定,通常都以安全、经济为优先,忽略了生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_现状、困境与未来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当前生态学的一项热门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 景观、农业景观等多项内容,是构成地球范围内生态景观学的一项重要研究科目。而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其研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 景观生态学的的生物保护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等,对促进景观生态学的优化发展 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 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发展现状;面临困境;未来发展景观生态学是针对一个大范围区域内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进行研究的 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体景观的空间结构、协调功能、发展动态、相互作用等多项 内容,对更上一层的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景观格局则指的是景观要素在 实际空间上的排列情况,其能够针对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景观要素排列情况进行全面且细 致的研究。因此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就是针对景观内容中的要素格局、发展过程、相 互关系进行研究,对研究整体景观的后续发展、生态作用、功能范围等均有非常重要的铺垫 作用。本文将针对当前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景观格局分析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现状 当前世界范围内景观格局分析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 程的格局分析以及针对范围生态景观发展过程的格局分析。其中针对特定生态景观发展过程 的格局分析能够针对景观发展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发展过程关系等进行全面研究,其对于 景观生态学整体的发展更为重要,也是当前景观格局分析中的核心方法。 1.1景观格局分析的特点 景观格局分析的内容涉及到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 间关系进行分析、对当前景观要素的空间构型进行分析三个方面。也正因此,景观格局分析 具有从多维分析、重点分析等特点。其中多维分析指的是在景观生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景 观格局分析本身研究内容的发展而使得单纯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等一维特征无法全面明确 的表达出当前景观格局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必须从时间与空间相互结合的多维角度对当前 景观格局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能够针对景观格局的成长发展、变化发生、具体原因、发 生机制、最终格局等多项内容进行分析描述;而重点分析则指的是针对景观局部地区或者观 测样本进行重点分析,进而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由局部分析结果来反映景观整体的主体特征。 1.2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以景观格局指数为主。景观格局指数是一种反映景观结构组成与空 间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其能够对景观整体空间的格局进行同时但不同地、同地但不同 时以及不同地不同时的对比研究。结合当前世界范围景观格局分析中景观格局指数的实际使 用情况来看,景观格局指数包括描述景观要素的指数、描述景观水平的指数两种类型。其中 描述景观要素的指数又涉及到斑块面积指数、邻近度指数、转型指数、边界形状指数四项内容;描述景观水平的指数则在上述指数的基础上涉及到斑块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 香浓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此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孔隙度指数、聚集度 指数等新型景观格局指数也开始得到有效研究与应用。 二、景观格局分析面临的困境 2.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限制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作为景观生态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分析方法的研究 进展以及使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景观生态学的后续发展。然而当前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虽然 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帮助人们认知自然、认知景观、分 析景观生态等均发挥了积极帮助。但随着时间增长及科技发展,人们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情 况下当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已经转移至景观格局与景观发展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此情况下,以往常用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并不能满足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重点的方法需求,

水景在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

论水景观在武汉地区的小区规划景观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优美的水景必然会为小区的亮点。基于人们这一特性,如何创造出更为出色的生活住宅环境成为现代景观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而里面的水景更是要着重设计。但是什么样的水景观才是好的呢?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景在小区景观规划里的重要性;并以实例来论证好的水景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以及武汉地区小区水景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案,并对水景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通过对小区水景观设计的研究,更加系统的把握小区景观设计的实质和内涵,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规范系统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小区景观设计中,体现一定的文化氛围,为今后设计更加舒适美观的小区环境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区规划水景现状理水共生运用 Theory of landscape water landscape planning in Wuhan area desig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and the beauty of the water will be small bright spot. This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how people, to create a mor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ers must consider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side of the waterscape is to focus on the design. But what kind of water landscape is good? 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planning, Waterscape in the neighborhood; and with the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good features need to have what characteristic;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Wuhan area of residential water features are now facing and its solu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aterscape i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through the study of residential water landscape design, the ess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more systematic, the design idea and standardize the system of advanced to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al atmosphere, mor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sign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keyword]: District Planning Waterscape status Water management Symbiosis Application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

2017年第3期 现代园艺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以飞速提高,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好的艺术景 观设计能够为人们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气氛,让人们在轻松、舒适的气氛中生活和学习。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城市公开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中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如何才能设计出优美、和谐的景观,这是我国所有景观设计师都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1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特征 景观艺术是形式多样,作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既需要有自身的设计理念,也需要将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效融合,不能将现代景观设计只局限在一些条条框框中,应在生活环境中融入景观设计,进而推动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稳定发展。景观设计要追求三个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即:艺术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景观设计是一门对综合性要求很强的艺术,其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自然发展密不可分,想要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就必须要结合自然发展规律。景观设计师要确保社会、艺术和自然因素和谐稳定,这样的景观设计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益,一旦缺少哪个因素,其设计也就不完整了。结合我国景观艺术设计实际情况来讲,当前正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它既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好的心情,也能提高整个区域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分析影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三方面因素 2.1社会因素的分析 在我国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并对自身居住的环境有着新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当前社会环境担负着文化、生活和社会等职能。其中,城市环境的建设不但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个美观、漂亮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让人们更好地放松生活和工作压力。城市景观是人们追求物质精神的一大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绿化城市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整体环境,有效利用各项环境资源,以此来营造出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气氛。2.2人文因素的分析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性的发展,有力维护人类基本价值。所以,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如果缺少了人文素质,即便设计出来的东西再漂亮,也毫无意义。同时,人文思想中既包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发展。但结合我国景观设计实际情况 来讲,我国很多景观设计师都缺少人文素质,所设计出来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鲜感,缺少独特的设计精神,可见 培养和提高我国景观设计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2.3生态因素的分析 生态保护就是对环境生态平衡建立健全的保护措施。但需要明确的是,生态的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所有景观的建筑活动都应从环境的各个变化角度与生态因素入手,在景观设计中真正落实环境保护意识,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力度。 3提高环境景观设计水平的对策 3.1基于地域景观特色营造的策略 在设计景观过程中,应有效考察此地区,充分了解此地区的环境特征。如:建筑物自身形态与特征能够反映出与附近环境的关系,这种反映就是在有效地说明附近环境特征,进而突出此地区的环境特征。但如何缓解地区建筑和当地环境二者的冲突,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应深入了解此地区的自然环境,这对于设计出与当地环境要求相符的景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3.2景观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 在确定景观设计项目后,可了解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做好收集资料和调查情况的工作。在设计之前,应搜集并研究具体位置、社会背景和自然条件等信息。其中,应全面了解地区地理情况,需要掌握的是平原与高原地区的差异,所以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在设计景观中,应全面分析地理形式、地质结构,在设计上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唯有做到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才能受到当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3.3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景观设计不但是为了美观城市,而且其更为重要的是保持生态的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景观设计由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组合而成,在自然环境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生态环境完整才能实施的。在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下,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新的要求,而景观设计应彰显出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左小强.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特点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2 夏木华.景观与景观设计初探[J].科技信息,2009(22) (责任编辑禾初) 作者简介:曹阳(1972-),女,湖南人,本科,海口经济学院讲师,从事设计艺术方面的教学工作。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的措施分析 曹阳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摘要:景观设计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景观资源、环境行为、景观生态和设计艺术等知识,这些都是环境艺术 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想要落实好景观设计工作,就需要做好景观设计,从环境艺术视角入手,深入研究环境艺术特征与内涵,切实提高我国景观设计整体水平。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措施 景观设计 1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