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具象艺术》详细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具象艺术》详细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具象艺术》详细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具象艺术》详细教案教学设计

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 术) 及其相关的问题。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 具体的认识, 其中主要包括:b5E2RGbCAP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 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 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 点。p1EanqFDPw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 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 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 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 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

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 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DXDiTa9E3d 第三部分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 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 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RTCrpUDGiT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 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 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5PCzVD7HxA (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 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 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jLBHrnAILg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 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 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 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 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xHAQX74J0X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 作品分析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415 厘米×70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筌(五代) 黄荃,四川成都人氏。前蜀王衍时,选入画院为翰林待诏,后蜀时孟昶让他

主管画院,佩紫金袋。传世作品《写生珍禽图》 ,传为黄荃给他的儿子居宝作画 用的一幅课图稿本,画面描绘了、麻雀、鸠、蜡嘴、蚱蜢、蝉、蜜蜂、牵牛等禽 鸟、昆虫 24 只之多,还有大小龟两只,平列而绘,大小间杂,信手画来,不求 章法,各自独立存在,是一幅写生作品,勾勒精细,神态毕现,栩栩如生,情趣 盎然。LDAYtRyKfE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 厘米×528.7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 择端(宋)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 是北宋末年画家, 字正道, 东武人 (今山东诸城县人) 。 幼年时喜好读书,青年游学京师,后习绘画。工于界面,尤善于画舟车、建筑物 等现实生活题材。曾画有《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图》 。后者至今尚存,是 一幅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Zzz6ZB2Ltk 《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 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俗称“上河” ,是当时 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 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 水马龙的繁华场面。作者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细致 观察和理解,从反映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主题需要出发,选择那些 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如载运江南粮米财物的漕 船,与北方经济交流的骆驼队,以及各阶层人物的活动。其中有力夫、纤夫、小 贩、市民,还有少数官宦人家的上流社会人物。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 有序。船过虹桥的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位置,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 紧张的场面。桥下河面水深流急,为使漕船过桥,船工情绪激动紧张,有的撑船,

有的掌舵,放桅杆的、掷缆绳的、呼喊指挥的,加上桥上的人为之奔走呼号,显 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dvzfvkwMI1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图传 统的“散点透视”得到了天才的运用,使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场面,通过中国传 统的长卷形式, 得到了集中而又生动的表现。 画面组织讲究内在联系, 严密紧凑, 如同一气呵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qyn14ZNXI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清明上河图》这一题目中的“清明”一词的解释, 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是“清明时节”的意思,即此画是描绘北宋 首都清明节的景象。但也有人通过考证,认为“清明”是汴梁郊外的一处地名; 又有人根据此画中出现了河岸小贩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有裸着下身在街头嬉戏 的儿童,还有十多人挥动扇子,说明这些都不是北方清明时节的征候。所以,有 人认为, “清明”并非指清明节,而是如《后汉书》中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句中所说的“清明” ,乃是画家张择端称颂当时北宋首都的太平盛世,所以,此 画描绘的不是春景而是秋景。这些说法虽然还未取得学者们的认可,但是,从中 可以体会到对一幅名画的理解,将会随着人们的认识而不断深化。EmxvxOtOco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珍宝。南宋末年,长卷落入 奸相贾似道手里;明代奸臣严嵩父子为谋取这幅长卷竟兴起大狱株连无辜;明清 两朝,此长卷均归皇室珍藏;民国初年,被溥仪盗出关外,解放后,始得回归人 民手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SixE2yXPq5 王时敏像(中国画) 曾鲸(明) 曾鲸(1568—1650,一作 1564—1647,又作 1567—1649),字波臣,莆田(今福建 莆田)人。曾在浙江杭州、乌镇、宁波、余姚一带从事绘画活动。晚年流寓金陵(今

南京)。擅人像写真,是明末最有影响的肖像画家。其弟子众多,被称为“波臣 派” 。与曾鲸同时代的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评说其画“写照如镜取影,妙得 神情,其傅色淹润,点晴生动。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虽周之貌赵郎, 不是过也。 若轩冕之英,岩壑之俊,闺房之秀,方外之中, 一经传写, 妍媸唯肖。 ” 论及曾鲸作画说: “然对面时,精心体会,人我都忘,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 必匠心而后止。其独步艺林,倾动遐迩,非偶然也。 ”正因为曾鲸“每图一像, 烘染数十层”之画法,有的理论家认为他是吸收西洋画法,其理由是:明代神宗 皇帝时,有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及其后的罗儒望、汤若望等传教士来华,将西洋绘 画作品携入中国,故曾鲸是受西洋画法之影响。然而与之相反的看法认为他是传 统画,清初张庚在《国朝画征录》就说过: “写真有两派,一重墨骨,墨骨既成, 然后傅彩,以取气色之老少,其精神早传于墨骨中矣。此,闽中波匠派也。一略 用淡墨勾出五官部位之大意, 全用粉彩渲染。 此, 江南画家之传法, 而曾氏善矣。 ” 可见曾鲸并未受西画影响,是传统的中国画法,只不过他比前人更注重面部凹凸 的渲染的精致和傅彩的厚重感。6ewMyirQFL 《王时敏像》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曾鲸 50 岁左右,正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 的作品。画中人物是明末王时敏青年时期的肖像。王时敏少年时中进士,崇祯时 曾任太常寺少卿。清入关后,拒绝做官,潜心诗文书画,其后以山水画的卓越成 就被列为清初画家“四王”之首。该画所绘 29 岁的王时敏,手持拂尘,盘坐于 蒲团之上,面庞清秀,神态端庄,双目有神,聪慧倜傥,一位富有才华的青年文 士跃然于绢面之上。kavU42VRUs 其画法是先用墨线勾出轮郭和五官,再以“凹凸法”淡墨层层烘染五官结构,最 后再用淡赭傅彩,很好地表现了面部结构与质感。衣着则用洗练的墨线勾勒,笔

法流畅。其衣纹线条依靠长短变化和起承转折,合理地表现出服装和身体的结构 关系, 并形成富有节奏的优美的韵律感。 墨线上稍用淡赭复勾, 使之丰富有厚度, 又与面部淡赭有呼应,形成谐调统一。衣领和内衣则施以白粉,成功地表现了气 质高洁的青年文士。y6v3ALoS89 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650 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 委拉斯 凯兹(西班牙) 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 17 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 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 《教皇 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 1650 年他在意大利罗马访问期间, 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 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 已 76 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 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 “画得太逼真了! ”甚至后来 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 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此外,这一作品的用色也相当精彩,闪闪发光的冠帽和法 衣, 同洁白的亚麻衣领以及镶在衣服上的白花边, 形成一种鲜明而有变化的色调, 再加上暗红色的天鹅绒背景和镶在椅背上闪闪发光的宝石,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 种沉着厚重而又华贵的气氛,以显示出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M2ub6vSTnP 货郎图(绢本设色,25.5 厘米×70.4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嵩(宋) 李嵩是木工出身的画家,在光宗、宁宗和理宗初年为画院待诏。他善用界尺 作木屋画,同时也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鸟兼能的画家。 《货郎图》体现了李嵩 人物画的造诣。作品描绘了一位中年货郎挑着“货郎担”来到农村时,众多妇女

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货郎担上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品类繁多,货郎将有些 商品作了分类,标有“诵仙经” 、 “明风水” 、 “三百件” 、 “牛马小儿” 、 “便是山东 米” 、 “黄醋”等字样。画面上大大小小十二个顽童,动态表情各异,生动有趣, 布局疏密得体,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恰到好处:画柳树野草和几条家犬用笔细密而 有变化;画货郎担上的货物用笔细匀;画衣纹则略带颤笔,转折顿挫有致,表现 了农家衣衫粗布的质感。0YujCfmUCw 石工(油画,160 厘米×259 厘米,1849 年,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已 毁) 库尔贝(法国) 在当时以至后来的许多评论家和美术史家看来,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的革命是在题材上。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争论都是围绕题材问题,而 且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主张也是要求艺术家从所谓高雅的艺术主题回到现实中来, 描绘艺术家周围的生活。因此他们认为库尔贝不过是一个以题材的哗众取宠来获 得名声的机会主义画家,这似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家是以自己的机智来赢 得观众的注意,还是以扎实的艺术创造来获取应有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始终围 绕着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尤其进入现代以后,观念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已更加明确 起来,现代艺术家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之后认识到,怎样画比画什么更为重要。 这也是库尔贝带来的影响之一。当然这其中我们不能否认机会主义和赶时髦的潮 流画家的投机行为,但我们却不能把库尔贝看作一个机会主义者,因为他的作品 和思想不仅是对当时艺术的反动,而且在许多方面深深影响了后人。eUts8ZQVRd 1849 年完成的《石工》 ,是库尔贝的重要代表作。在巨大画面上,画家突出 了两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石工。一老一少,穿着粗布衣,脚登简陋的木底鞋,正 在路边凿打和搬运石块。这场景是库尔贝在途中亲见的一幕,石工艰苦的劳动使

他震惊了, 他决心去描绘他们。 他把两个石工请到自己的画室, 请他们做模特儿, 自己又到现场画了一些写生稿。为了强调这种野外修路工的艰苦生活,除了在画 幅上犹如浮雕般立体地展现两个形体高大的石工之外,还在背景处添画了铜锅等 炊具,周围则是一片荒凉不堪的山坡。在炙人的烈日下,两个石工就在道旁的沟 边劳动。画幅的上部是遮顶的山岗,在右角山坡的后面,仅透露出一角蓝天。库 尔贝说: “我每天散步时都看到这些人。而且,这个阶级的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度 过一生的。 ”sQsAEJkW5T 血衣(素描,100 厘米×150 厘米,1959 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王式廓 王式廓(1911—1973)是中国现代油画家、版画家,山东掖县人。1936 年赴 日本留学,1937 年回国,1938 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研究员,晋冀鲁豫边区 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他具有深厚的绘画基本功,经常生活在农民之中进行人物写生。代表作品有版画 《改造二流子》 ,油画《井冈山会师》 、 《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劳动》及《血衣》 的油画素描稿等。1973 年 4 月,为完成油画《血衣》 ,去河南写生以充实素材, 由于辛劳过度,于 5 月 22 日逝世于画架旁。GMsIasNXkA 《血衣》是王式廓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 为基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 ,也是曾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 史画。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 饱受封建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控诉斗争激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 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 多,作者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 感染力。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有过不少反映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的优秀作品,如

著名版画家古元、彦涵等的许多版画作品,而王式廓的《血衣》可以说是同类题 材作品中最深刻、最成功的艺术典型。TIrRGchYzg 蒙娜丽莎(油画,77 厘米×53 厘米,1503—1505 年,巴黎卢浮宫藏) 达? 芬奇(意大利)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do Da Vinci,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与比萨之间的芬奇镇。达?芬奇同代的人把他看作古怪、神秘的人物。君主和将 军们想让这位惊人的奇才当军事工程师,去修建防御工事和运河,制造新奇的武 器和装置。而在和平时期,他还会发明独特的机械玩具,为舞台演出和盛大场面 设计新奇效果,使他们开心。他被誉为伟大的艺术家,并且被当作了不起的音乐 家。当他遇到问题时,他从不依赖权威,而是通过实验予以解决。自然界没有一 样东西不能引起他的好奇心,没有一样东西不能激发他的创造力。他解剖过三十 多具尸体去探索人体的奥秘。他是探索孩子在子宫中发育奥秘的先驱者之一;他 研究过水波和水流的规律;他成年累月地观察和分析昆虫和鸟类的飞翔,这会有 一部飞行机,他确信总有一天飞行机会成为现实;岩石和云彩的形状、大气对远 处物体的颜色的影响、支配树木和植物生长的法则、声音的和谐,所有这一切都 是他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的对象,这也为他的艺术奠定了基础。7EqZcWLZNX 《蒙娜丽莎》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达?芬奇为她画像时,这位 24 岁的妇女刚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悲切抑郁。画家为了让她面露微笑,想出种 种办法:请乐师奏乐、唱歌,或说笑话,让欢快的气氛帮助她展现笑容。lzq7IGf02E 在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女的行止受到许多约束,她们不能充 分地表现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不然,就是对上帝的亵渎。所以中世纪的肖像画,

一般都被画得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开始为表现人的情感而费尽心机,为了画出蒙娜丽莎真实的形象,他还从解剖和 生理学上进行研究,探索隐藏在皮肤下面的脸部肌肉的微笑状态,研究人在轻松 愉快时的心理变化与反映过程。zvpgeqJ1hk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惊叹它的神秘效果。达 ?芬奇在这里极为谨慎地使用了他发明的“明暗渐隐法” ,我们称之为面部表情的 东西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因此,达?芬奇有意识地让它们模糊, 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使蒙娜丽莎的表情似乎总叫我们捉摸不定。如 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幅画,还能看出两侧不大相称。在背景梦幻般的风景中,这一 点表现得最为明显:左边的地平线似乎比右边的地平线低得多。于是,当我们注 视画面左边时,这位女人看起来比我们注视画面右边时要高一些,或者挺拔些, 而她的面部好像也随着这种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因为面部的两侧也不大相称。在 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 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 庄、稳重。NrpoJac3v1 对《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从肖像被画得生动逼真上面去考虑,更重 要的是,达?芬奇在这幅画里体现了他先进的艺术思想,即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 自然的态度和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1nowfTG4KI 田横五百士(油画,198 厘米×335 厘米,1928—1930 年)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取材于秦代末年齐国旧王族田 横不肯屈身于刘邦而起兵抗衡,最终失败自刎的故事。画面描绘田横正拱手辞别 部下时的器宇轩昂的英雄气概和他的属下悲愤激越的情绪,表现了历史上悲壮的

一幕,颇有戏剧性。 它不仅歌颂了田横等威武不屈的气节, 而且通过历史人物故事 的再现,折射出徐悲鸿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在色彩 处理上,田横身穿暗红紫袍,与穿黄袍的壮士在强烈对比中突显于画面,其他人 物的服装,与蓝天、黄土、浓阴均统一于浓重的蓝灰色调中,形成了沉郁、悲怆 的交响效果。此画面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为早期中国油画中的巨制。画家在动 乱的年代选此历史题材作画,有其深刻的寓意。fjnFLDa5Zo 拿破仑一世加冕(油画,931 厘米×610 厘米,1805—1807 年,巴黎卢浮宫 藏) 达维特(法国)
达维特(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在完成了他的成名作《荷拉斯兄弟 的宣誓》后,不仅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制度的改革,而且把视角放到了当代 题材的创作上。他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和《网球场誓约》 、 《马拉之死》等就是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更以其新闻色彩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他的作品 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他注重画面的真实性(当然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真实) , 以对待历史画的严谨来表现现实题材。他曾说过: “我的意图是要以一丝不苟的 准确性去描绘古代风尚,要让那些希腊人、罗马人看了我的画后,不会感到我的 画同他们的风俗习惯格格不入。 ”这种历史真实的态度而不仅仅是方法给以后的 现实主义流派的兴起以相当的推动, 它导致了现实主义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的创作原则的确立。在这一方面达维特常常如某些人所说的是个“潮流画家” 。
tfnNhnE6e5
《拿破仑一世加冕》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804 年 2 月 2 日,拿破仑在 巴黎圣母院举行了盛大的加冕仪式,正式称帝。出席典礼的有世界各地的达官显 贵,有教皇比维斯七世,拿破仑的家庭成员,财政总监及许多政治家、文武大臣、 各国使节和使节夫人等。画家在这里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这个历史性的时

刻。为了真实,画家专门请了一些模特儿穿上当时的服装写生。整个画面场面恢 宏,色彩华丽辉煌,背景中庄重、挺拔的建筑体现了古典主义的传统。这正是拿 破仑所需要的,因此拿破仑多次公开称赞达维特,并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
HbmVN777sL
占领总统府(油画,165 厘米×320 厘米,1977 年,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陈逸飞 魏景山 陈逸飞,1946 年生,浙江人。1965 年上海美专毕业,1981 年赴美留学。中 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魏景山,1943 年生,浙江人,1965 年上海美专毕业,中国 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V7l4jRB8Hs 作品采用凌空俯视的角度,着力于升旗这一组群像的刻画:一位身经百战的 老战士扯下国民党的破旗,升起鲜艳的红旗,一个伟大的转折来临了;指挥员伸 出戴表的手腕, 为了记住这令人难忘的时刻, 老战士凝视着它, 禁不住热泪盈眶; 司号员已记不清多少次吹过胜利的号声,此刻激动得脱下军帽,向红旗致以崇高 的敬礼。此画构图独特,场面广阔,整体气氛浓烈,且具体细节又刻画周到,在 当时极尽情节铺排的历史画创作中,是一幅不同凡响的作品,曾获全军美展金质 奖。83lcPA59W9 夯歌(油画,1957—1962 年,165 厘米×320 厘米,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藏) 王文彬 王文彬,1928 年生,山东青岛人。早年自学美术,后参加革命,从事美术工作。 20 世纪 50 年代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 毕业后留院任教, 后任壁画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油画画法》一书。mZkklkzaaP 《夯歌》表现了骄阳似火、晴空万里,一群朝气勃勃的姑娘正在水利工地的 大坝上打夯。打夯本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画面似歌伴夯起、歌伴夯落,具有音

乐舞蹈的节奏美。作品以仰视的角度,在逆光中呈现姑娘顶天立地、健康乐观的 形象。在明丽的色调、暗青的山峦衬托中,画面宛如一首高亢、雄壮的劳动协奏 曲。AVktR43bpw (二) 名词解释 再现 即借助外部客观世界通过模仿的手段表达艺术家主观精神的一种艺术方式。描述 这种艺术的理论称为再现论或模仿论,这样的艺术称为再现性艺术、模仿性艺术 或具象艺术。再现性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 柏拉图等人起,对再现性艺术就有众多论述。他们都普遍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 之一,人从模仿中获得快乐。达?芬奇作为再现论艺术的阐发者和实践者,认为 艺术家的心灵应该像镜子一样映照自然。中国传统中也很早就认识到了美术的再 现功能,如《广雅》中说“画,类也” , 《释名》中说“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 也” 。它们都为中国的再现性美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任何艺术都是人的艺术, 都不可能是被动的、机械的模仿,所以,艺术中的“再现”也是艺术家按照美的 规律的创造,体现了不同艺术家的精神面貌。ORjBnOwcEd 现实主义 是最重要的文艺创作方法之一。其基本特点是忠实于生活,按生活的实际样子和 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强调对生活作逼真而精确的描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 境的感觉;艺术家的理想、情感和是非判断都融化在具体的对象之中,而不是直 观地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在库尔贝的作品中第一次体现出来,最初的意思不 仅指对自然的精确描绘,还指对日常主题的兴趣。库尔贝就说过,他从不画他从 未见过的安琪尔。但“现实主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都

按照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如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魔幻现实 主义等,其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有巨大影响,强调对社会主义英 雄的表现和对集体主义精神的颂扬,即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表现。2MiJTy0dTT 艺术形象 所谓“艺术形象” ,顾名思义,就是采用艺术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涉及 到所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两个方面,就是说由于采用的语言和手段不同,产生的艺 术形象也就不同。例如,具象艺术由于运用的是具象的语言和手段,其艺术形象 就完全区别于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但它们在形象上也有共通性。 “形象”在中 国古代是指人或物的外部相貌或形状,它通过人的视觉就可以辨识出来。例如, 中国古籍《书经》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商朝的国王武丁梦见天帝赐给他一 个良臣,他就叫人按他的叙述把这个人画出来,然后让文武百官按图索骥、四处 寻找,最后果然在博岩的溪谷中找到了一个叫傅说的人,于是武丁就封他为相, 从而使商朝得以中兴。在西方, “形象”的原意是指借助雕塑、铸造、模仿等手 段塑造出的人或物的样子。由此可知,形象即诉诸人的视觉的感知或经验对象, 它可以通过描述、描绘、塑造或其他模仿的方法得到具体的表现。gIiSpiue7A 我国以往的美学著作中按照列宁的反映论把“艺术形象”定义为艺术所固有的反 映现实的特殊方式,是从审美理想出发,通过具体感性的、直接感知的形式(不 同于科学的逻辑的方式)概括地表现现实的结果。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一般经过 两个阶段,首先是形象的构思阶段——艺术家搜集形象,并按照形象思维的规律 和具体作品的需要来构成意象中的形象,即美术作品的内部形式完成过程;其次 是艺术形象的物质体现,即把艺术家的意象中的形象通过相应的物质手段具体实 现出来,从而被人们具体地感知到。艺术形象的差异由此而产生。例如,由于物

质手段或语言形式的差异,就形成了美术形象、音乐形象、文学形象、舞蹈形象、 戏剧形象、电影形象等不同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既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观 念的结果,也是其思想、情感和观念的物质化显现,也就是说,艺术家通过艺术 的语言和相应的物质手段表达了自己的特定的思想、情感和观念。uEh0U1Yfmh 情节性与叙事性 是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由于现实主义美术强调视觉上的真实性,它就不仅 要在艺术形象上塑造出真实的人物和环境、道具等,而且还要使这些相关事物彼 此发生密切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以造成事件发生的真实的感 觉,这就是现实主义美术的情节性和叙事性。它最初与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密切相 关,并且最早在宗教美术中表现出来,后来就独立存在于一件作品之中,构成了 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IAg9qLsgBX 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 这也是现实主义美术所要求的。恩格斯曾经说过, “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 之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这个原则成为现实主义,尤其 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的基本指针。起源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 一种吸收了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手法、以歌颂新时代的英雄(工农兵)为宗 旨的叙事性艺术创作方法,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故事的情节和场景都要求围绕 中心人物展开。而这样的“中心人物”或“典型人物”必须是具有普遍代表性的 “典型形象” ,即是从许多人物中抽取出的形象的综合,是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 一个理想的化身。就像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典型人物”应该比现实“更集中、 更典型、更理想,因而就更具普遍性” 。围绕着这样的“典型人物”就要创造出 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环境” ,以为作品的主题服务。WwghWvVhPE

三、教学建议 (一) 紧紧围绕本课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 (二) 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来讲解, 在对比中辨析具象艺术的特征和与摄 影作品的异同。 (三)由于具象艺术比较丰富,有条件的可以到美术馆或博物馆结合具体作品进行 现场讨论。 (四) 具象艺术大都有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 可以根据每一件作品的具体情况请学 生讲述其中的故事,由此展开对具象艺术的了解。asfpsfpi4k 四、参考书目 《美术概论》 ,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年 《中国油画》 ,陶永白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年 《中国绘画史》 ,潘公凯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法国美术史话》 ,高天民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年 《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 ,朱伯雄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年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我们所知道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你眼中的美术是怎么样的呢,高中美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美术教案一: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高中一年级]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新的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 投影仪、多媒体播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心理测试:罗夏克墨渍实验 (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第一印象觉得象什么?)在备选答案中请学生选择 罗夏克墨渍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性格测试实验,用墨水滴在纸上,中心对折,让被测者观察所产生的左右对成的图形,以此来测试被测者的性格。 2、出示《蒙娜丽莎》,学生准确的说出其名称 对比: 为什么对于墨渍的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蒙娜丽莎》所有人却能异口同声的有同样的认识呢?(抽象与具象给人的感受) 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呢?(不是)来看看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出示毕加索《公牛的变体画》,展示艺术家怎样从具象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最简练外形 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 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 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

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型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 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引出课题——《新的试验》 二、授课 1、新的形体理解: 对比:Velazquez的《宫娥》与Picasso的变体画《宫娥》 [思考]①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 观察Velazquez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实怎样作画的? 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思考]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 2、新的创作方法: 欣赏:Ferce Cako的《SICAF Soule 2003》 [思考] 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 这件作品中用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么? 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 (这是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它采用了新的载体形式。艺术作品的传统载体多是纸张、画布等物质实体,而该作品采用了光束这种新的载体形式,通过实物投影仪和光转换投影仪设备的表现力将RGB状态下光的艺术显示展现在观众面前,配上音乐后,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形式。当然我们看到的不是“原作”,而只是原作过程的数字化记录。) 3、新的创作主题: [思考] 是否可以将照相机、印刷等现代技术能否作为艺术品的创作手段?为什么? (可以,独特手段的复制能够更好的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大众文化,比如明星、广告、速食等题

(完整word版)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教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9·11事件撞机瞬间》] [思考交流] 1、看了这个片断后,你有何感触? 2、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噩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 [出示课题《战争与和平》] 二、战争与美术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1、长城。作为一件浩大的人工产品,它是怎么样产生的?战争会遗留给人们什么?

2、《兵马俑》——秦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也完全是战争的主题。 那么工匠们费劲力气烧制出像真人一样大小的俑为的是什么目的?俑的出现最主要是代替真人殉葬。这个地下军队其时是作为秦始皇的陪葬,他们在地下另一个世界里仍然保卫着秦始皇,听从他的调遣。 其中各个俑长相各不相同,形态逼真,比例准确,和西方雕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三、反思战争 战争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给广大民众以深重的灾难,战争破坏了平静的艺术环境,同时造成艺术家精神上的矛盾冲突,促使艺术家反思战争,反思人生和整个世界,从而创造出许多感人的作品。 [出示图片《原子弹灾害图·水》] 丸木位里夫妇就用画笔展现了失败者对战争的痛苦回忆。

原子弹使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是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惩罚,但画家用画笔问:战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无论你是对错、胜败,战争都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 ①《内战的预感》达利 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画家在画面中想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幅画比较易懂,但形像却异常丑恶。“立体派”虽然是把客观世界的形象拆散以后重新加以组合,却并不那么可怕,因为至少它还是图案式的美感。达利的这幅画则把人体拆散再重新组合起来,以让它保持极逼真的效果。故使人更觉可怕。画中一只胳膊长在大腿上,而手又握住另一只大腿的根部,接在那条腿上的脚则踩在拆下来的屁股上,从大腿上边长出来一个狞笑的人头。一堆堆内脏似的物体抛满了地面。这是关于战争残酷的一场恶梦——甚至是只有在发高烧的时候才会产生的恶梦。 ②《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达维特法

新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23页)解析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第四课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 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 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 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课件制作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ppt课件背景图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战争与和平》说课及教案

湘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宜昌市三峡艺术高中:刘军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与和平的特点和形式;准确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训练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和平、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持长久和平。作为中华儿女,理应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认识美术作品反映战争的特点和形式,并能准确了解作品创作者的意图及作品的精神内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变革中的战争因素与美术作品的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的战争因素必然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也造就了许多不同的美术类型;反之,美术作品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活动和发展之中,在推动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并给学生准备相关作品资料、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拯救大兵瑞恩》电影片段导入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之后有何感触? 通过观看战争的电影片段,刺激学生的感观,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并引出本课课题——《战争与和平》并让学生浏览教材内容 二、作品赏析,知识构建(共有三个板块的内容) 板块一战争与美术(安排两次交流与思考) 作品一建筑艺术杰作:《长城》 提问1、这件浩大的建筑艺术杰作是怎样产生的? 2、它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段城墙吗?(它是秦军为了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的,是战争的产物。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已不再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作品二雕刻艺术杰作:《秦始皇兵马俑》 思考与交流:秦始皇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支庞大的地下军队? 作品三绘画艺术作品:《布雷达的投降》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三、总结: 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为一体。 四、拓展: 结合文字和图片写篇关于园林的抒情散文。 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 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 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高中化学试卷网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 1、狮子; 2、石人石马和马夫; 3、翼兽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话和北门六马;④“蕃酋”像; 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 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2、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2、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英语课件网、夹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3、宗教雕塑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 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学案例一单元3课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美鉴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 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湘版高中美术课美术鉴赏系列《新的实验》教案 鉴赏第三单元第8课《不同的歌声》教学设计 《深沉雄大的汉雕塑与绘画》说课文稿 静物构图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战争与和平》说课教案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教材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 (嫁具) 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案图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案图文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 第1课什么是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眼睛”案例1第3单元湖南版高中艺术欣赏课本第2课“礼仪与教育”第2课礼仪与教育(第2课[第2单元辉煌艺术史)第4课第2单元第1部分:人生第1单元第3单元第2课艺术家的眼睛 第3单元,第二课艺术家眼中的自我表达——自画像向版高中美术欣赏系列“新实验”教学计划欣赏单元3第八课“不同的歌曲”教学设计“深而有力的秦汉雕塑与绘画”讲义静物作文讲义 向美版美术:“战争与和平”讲义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1。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理解美学概念的产生和一般规律\ \形式规律和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的意识。第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的概念和形式是如何形成的?艺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困难: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如何用实例欣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第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艺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艺术欣赏的重

要性 1 4。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价活动,感受形式美的规律,从形式美的规律入手,提高他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这个PPT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整和删除。)5。课时:1。上课时间:6。新课教学: 影视介绍(温州婚庆用品)-第一课:什么是艺术作品?1.美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用“彩陶蝾螈鱼缸”、书法“永远”和“羊”加上“形式美原则”使学生初步理解“形式美原则”。 “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生活实践。“美”的概念和形式原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彩陶蝾螈鱼纹瓶、雍、羊(羊是大大美丽的)。 2.艺术作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艺术围绕着艺术是什么? 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品?(艺术是一种以材料为媒介,塑造视觉和静态艺术形象,占据一定平面或三维空间的艺术。)也被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包括四类图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 (2)艺术的特征:与音乐文学相比(中国古代工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艺术的本质:精神产品有原始的思想形态和形式美3,形式美思想形态和形式美 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的物化体现,是表象形式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内容形式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 方法。 2、情感目标: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 热爱生 活的思想情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3、能力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 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荷花多样的美的表现手法。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艺术表现及 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 难点:花鸟画包含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讲述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3分钟左右) 师:(问题导入课题)中国绘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请1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中国绘画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接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35分钟左右) 1、画出荷花多样的美:用多媒体展示《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 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分析作品。 (老师总结:花鸟画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花鸟画还有工笔和写意之分,接下来我们对花鸟画的知识进行一个详细的学习。)①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的构图方式有些什 么特点? 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老师总结:《出水芙蓉》红花绿叶占据整个画面,构图饱满;《映日》对角线构图,形成构图上的平衡,造险而破险;《荷塘》构图奇特, 上部荷花实中带虚,下部涟漪虚中有实,中间的蜻蜓连接了这两部分,运用点、线、面对比的构图方法。) ②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老师总结:《出水芙蓉》此画系用没骨法,俯视特写的手法,用笔轻细工整,敷色柔美;《映日》用的是写意的画法,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荷塘》用的是写意的画法,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 ③提出问题:《出水芙蓉》、《映日》、《荷塘》这三幅作品都是荷花,那么作 者表达荷花有什么寓意? 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老师让两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同学们学习过古诗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表达古人们认为荷花虽然出自淤泥,但不受污染。花叶清香,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荷花寄托者人们心中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在画家的笔下,荷花就是表达出这样的寓意。) 2、胸有成竹: 在对几幅荷花图进行赏析之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并提出问题①师:同学们知道四君子吗?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3)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讲解: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二、新授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a、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如石膏像、木雕等。)c、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d、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编织等)3、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4、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与青铜器艺术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教学重点: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指名说说在生活中或者市面上,同学们经常都能见到玉,所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3--14课 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小学二语文教学论文,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题) (二)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

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 屏幕显示图片: 隋展子虔《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 4. 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毕业论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 屏幕显示图片: 明戴进《风雨归舟图》清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 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萌芽 2.隋代时期独立 3.唐宋时期高峰 4.元明清时期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 通过设疑讨论解疑(教师课件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 电脑平台显示图片 :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倪赞《六君子图》. 3. 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