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福建物理高考试题

2010福建物理高考试题

2010福建物理高考试题
2010福建物理高考试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0福建,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

程。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 A .P/4 B .P/2 C .2P D .4P 2.(2010福建,13)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

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 A

B

C

D

3.(2010福建,1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4.(2010福建,13)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物体在t=0到t=12s 这段时间内的

位移大小为 A .18m B .54m C .72m D .198m 55.

(2010福建,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

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

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1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2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压力传感器

(甲)

6.(2010福建,13)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

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

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两圆环

上的电荷量均为q (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 1和O 2相距为2a ,联线的中点为O ,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 (r

于A 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 .()()21

2

2

2

2

2

1

kqR kqR E R a r R a r =

-

????+++-??

??

B .()()21

2

3

3

22222

2

1kqR kqR E R a r R a r =

-

??

??+++-??

??

C .()()()()22

2

2

2

1

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

-

????+++-??

??

D .()()()()23

3

22222

2

1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

-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7.(2010福建,13)(18分) (1)(6分)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

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做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

示。①次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__________(用图中的12θθ、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

减少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

来测量。

(2)(6分)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 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 ),每增挂一只钩码

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

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

与拉力F 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中可以得出_______。

/N F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增挂钩码时?l 与F 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 与F 不成正比

B .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C .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D .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3)(6分)如图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 x 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表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 x 阻值的电路。

8.(2010福建,13)(15分)

如图所示的装置,左半部为速度选择器,右半部

为匀强的偏转电场。一束同位素离子流从狭缝S 1射入速度选择器,能够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并从狭缝

S 2射出的离子,又沿着与电场垂直的方向,立即进入

场强大小为E 的偏转电场,最后打在照相底片D 上。已知同位素离子的电荷量为q (q >0),速度选择器内

部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场强大小为E 0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的匀强磁场,照相底片D 与狭缝S 1、S 2连线平行且距离为L ,忽略重力的影响。 (1)求从狭缝S 2射出的离子速度v 0的大小;

(2)若打在照相底片上的离子在偏转电场中沿速度v 0方向飞行的距离为x ,求出x 与离子

质量m 之间的关系式(用E 0、B 0、E 、q 、m 、L 表示)。

9.(2010福建,13)(19分)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导轨上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导体棒a 和b 放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开良好接触。斜面上水平虚线PQ 以下区域内,存在着垂直穿过

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现对a 棒施以平行导轨斜向上的

拉力,使它沿导轨匀速向上运动,此时放在导轨下端的

b 棒恰好静止。当a 棒运动到磁场的上边界PQ 处时,撤

去拉力,a 棒将继续沿导轨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再向下滑动,此时b 棒已滑离导轨。当a 棒再次滑回到磁场上边界PQ 处时,又恰能沿导轨匀速向下运动。已知a

棒、b 棒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 ,b 棒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导轨电阻不计。求 (1)a 棒在磁场中沿导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a 棒中的电流强度I a 与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强度Ic 之比;

(2)a 棒质量m a ;

(3)a 棒在磁场中沿导轨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拉力F 。 10.(2010福建,13)(20分) 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足够长的木

板B 上,木板B 静止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

拉木板B ,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B =1.0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A 的质量m A 和B 的质量m g 均为2.0kg,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物体A 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 A

(2)t=1.0s 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

(3)若t=1.0s 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 ,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

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 时物体A 的速度为1.2m/s 。则在t=1.0s 到t=3.8s 这段时间内木板B 的位移为多少?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么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11.(2010福建,13)[物理选修3-3](本题共2小题,第小题6分,共12分。第小题只有

电动机A

B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

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υ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 υ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

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 ,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

则被密封的气体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 .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12.(2010福建,13)[物理选修3-5](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4

C 测年法是利用14

C 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 表示时

间,纵坐标m 表示任意时刻14

C 的质量,0m 为t =0时0m 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

C 衰变规律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2)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

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0v ,则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A m B

m m

m A D

C

B

1 A

2 D

3 B

4 B

5

6 D

7 (1)1

cos cos n θθ=

大 (2)D (3)如图

8 【解析】(1)能从速度选择器射出的的离子满足:0q q v =00E B 解得:0v =

E B (2)离子进入匀强偏转电场E 后做类平跑运动,则 0x v =t , 2

2

at L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a =, 解得:x =

9 【解析】(1)a 棒沿导轨向上运动时,a 棒、b 棒及电阻R 中放入电流分别为I a 、I b 、I c ,有

R b b I R I R =, a b R

I I I =+,解得:1

2

a b I I =。 (2)由于a 棒在上方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因而a 棒在磁场中向上滑动的速度大小v 1与在磁场中向下滑动的速度大小v 2相等,即12v v v ==,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导体棒长为L ,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BLv =,

当a 棒沿斜面向上运动时, 22

b E

I =

?

,sin b b BI L m g θ=, 向上匀速运动时,a 棒中的电流为'a I ,则'2a E

I R

=, 's i n a a BI L m g θ=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32

a m

m =。

(3)由题可知导体棒a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所受拉力

7sin sin 2

a mg F BI L mg θ

θ=+=

10 【解析】(1)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A A A m g m a μ=,代入数据解得0.5A a =2m/s

(2) 1.0t =s 时,木板B 的速度大小为1B v a t ==m/s ,

木板B 所受拉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2()A A B B B F m g m m g m a μμ--+=,

解得:F=7N ,电动机输出功率 7P F v

==W 。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5W 时,设细绳对木板B 的拉力为'F ,则''P F v =,

解得'5F =N ,木板B 受力满足12()0A A B m g m m g μμ--+=F ,

所以木板B 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A 则继续在B 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 、B 速度相等。设这一过程时间为't ,有111(')v a t t =+,这段时间内片的位移11's v t =,

222122111

'(')()()()22

A B A B A A B P t t t m m gs m m v m m v μ---+=

+-+, 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木板B 在 1.0t =s 到 3.8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12 3.03s s s =+=m 。

11 (1)D (2)C 12 (1)C (2)B

2013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福建省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3?福建)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作半径为GM=GM=GM=GM= 解: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2.(3分)(2013?福建)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下.B...

3.(3分)(2013?福建)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Ω,外接R=9.0Ω的电阻. 闭合开关S ,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10sin10πt (V ),则( ) V f=、该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A 4.(3分)(2013?福建)如图,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 B . C . D .

5.(3分)(2013?福建)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 U=, U=U=,功的单位 6.(3分)(2013?福建)如图,矩形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设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哪一个图象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B

二、解答题 7.(6分)(2013?福建)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C.(填选项前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653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1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原子核92238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90234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91234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92234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 .a1=g,a2=g B.a1=0,a2=g C. a1=0,a2=g D . a1=g,a2=g 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 .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B .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C .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 .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4.(6分)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 .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 C .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 . 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1988年高考物理上海

98 高考 物理 上海 (一)、(32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得4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关于光电效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B )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或照射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C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D )在光电效应中,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2)如图1,两个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 经过两次反 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 。今以两面镜的交线为轴,将镜转动10o,两 平面镜仍保持直角,在入射光AB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为C ′D ′,则C ′D ′与CD (A )不相交,同向平行。 (B )不相交,反向平行。 (C )相交成20o角。 (D )相交成40o角。 (3)位于载流长直导线近旁的两根平行铁轨A 和B ,与长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在铁轨A 、B 上套有两段可以自由滑动的导体CD 和EF ,如图2所示,若用力使导体EF 向右运动,则导体CD 将 (A )保持不动。 (B )向右运动。 (C )向左运动。 (D )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4) 一矩形线圈,绕与匀强磁场垂直的中心轴OO ′按顺时 针方向旋转。引出线的两端各与互相绝缘的半圆铜环连接,两个 半圆环分别与固定电刷A 、B 滑动接触,电刷间接有电阻R ,如图 3所示。在线圈转动的过程中,通过R 的电流 (A )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 (B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 )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从A B R →→。 (D )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从A R B →→。 (5)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离地面越高,则卫星的 (A )速度越大。 (B )角速度越大。 (C )向心加速度越大。 (D )周期越长。 B D C A 图1 C E 左 右 A B D F 图2

2019年全国I卷物理高考真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

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 4 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 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 2 1 t t <2 B .2< 2 1 t t <3 C .3< 2 1 t t <4 D .4< 2 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 ,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福建卷试题和标准答案

2011年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 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34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自转周期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公式2224=Mm πG m R R T 可推出2 3=πρGT ,选A。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 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 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 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 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 红光 答案:C 解析: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的强度增强;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发生全反射的 临界角最小,最先发生全反射。选C 。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 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202si n(50π)V B.只断开S1后,L1、L 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答案:D

10年高考物理真题2010--2019年(新课标Ⅱ)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 1.(6分)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2.(6分)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3.(6分)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υ﹣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4.(6分)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 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A.B. C.D. 5.(6分)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 B.2﹣ C.﹣D.1﹣ 6.(6分)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a、ηb.由图可知ηa、ηb的值分别为() A.、 B.、 C.、 D.、 7.(6分)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纵轴是lg();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 O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A.B.

2000-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解全析全分类)上.

说明: (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 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 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十一、交变电流 1. 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天津江西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图中A 、B 、C 是本相交流电源的三根相线,O 是中线,电源的相电压为220V ,1L 、 2L 、3L 是三个“220V 60W ”的灯泡,开关1K 断开,2K 、 3K 闭合,由于某种原因,电源中线在图中O 处断了,那么2L 和3L 两灯泡将 A .立刻熄灭 B .变得比原来亮一些 C .变得比原来暗一些 D .保持亮度不变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 达.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1. 不定项选择题 2005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钳形电流表的结构如图4(a )所示。图4(a )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图4 (b )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 .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4(b )的读数 为2.4A B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 为0.4A C .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为3.6A

D .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为3.6A 2. 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大综辽宁卷 一大题 34小题 6分 考题: 34.电学中的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关感应电动势大小的 规律)、安培定律(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规律)都是一些重要的规律,右图为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示意图(为了简单,设用户的 电器是电动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电动 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C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欧姆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库仑定律 电动 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发电机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变压器能变压的主要原理是法拉 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动机通电后能转动起来的主要原理是安培定律 3. 选择题 2000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安徽卷 一大题 9小题 4分 考题: 9.一矩形线圈abcd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ab 垂直.当 线圈以角速度ω 绕ab 转动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ε,线圈受到的最大磁力矩为M 1;当以角速度ω 绕中心轴O O '转动时,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ε,最大磁力矩为M 2.则 21:εε和21:M M 分别为 A .1∶1,1∶1 B .1∶1,1∶2 C .1∶2,1∶1 D .1∶2,1∶2 4. 非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理综全国卷 第II 卷大题 25小题 20分 考题: 25.(20分)曾经流行过一种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图1为其结构 示意图。图中N 、S 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 为固定的转轴上的矩形线框,转轴过bc

高考物理试题福建卷试题和答案

2011年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 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 ,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3 4 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 .自转周期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公式2224=Mm πG m R R T 可推出23=π ρGT ,选A 。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 半径方向从A 点射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 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 .减弱,紫光 B .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红光

答案:C 解析: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的强度增强;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最先发生全反射。选C。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2sin(50π)V B.只断开S1后,L1、L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应为2sin(100π)V,A错误;只断开S1则L1、L2均不能正常发光,B错误;只断开S2后,负载电阻变大,原副线圈电流变小,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C错误;若S1换接到2后,电阻R电压有效值为4V,R消耗的电功率为42/20=0.8W,D正确。 16.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福建卷)含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Zn6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7、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18 2 O g中含有 A N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A N个单质分子 C.1 mol 2 C 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A N D.含A N个N a+的2 N a O溶解于1L水中,N 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1 L- 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素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l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l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解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12的溶液中,- 3 HCO Na K Cl +-+ 、、、可以常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3 NO、2- 3 SO、K+可以常量共存 C.由0.1 mol·1 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 =B++OH- D.由0.1 mol·1 L-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 a A 溶液存在 A N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

2005年全国高考各省物理试题集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 目录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2) 2005年上海物理参考答案 (8)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10)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1)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4)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7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29)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30)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31)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 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 __. 、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 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 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 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 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 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 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 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 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 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 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

(江苏卷)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详细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答案】A 【解析】橡皮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合运动是匀速运动. 2、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 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 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 (A ) 1 2 (B )1 (C )2 (D )4 【答案】B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t φ ?= ?,且BS φ?=?、B S φ?=?有 1(2)BS B B S BS E t t t ?-===,212()22B S S B S BS E t t t -?===- 。大小相等。选项B 正确。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 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 )13mg (B )23mg (C (D 【答案】D 【解析】由力的合成及平衡可得 :0 3cos309 F mg F == ,,选项D 正确。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 的阻值大于灯泡D 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 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 、B 两点间电压U A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2000年高考上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0年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 )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 )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A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 )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D )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位力等于小球重力。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 和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1F ,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 磁场力大小变为2F ,则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A )2F , (B )21F F -, (C )21F F + (D )212F F -

97物理全国高考试卷及答案

9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物理统一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 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 1.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2.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 v2。 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v1-v2)(B)向下,m(v1+v2) (C)向上,m(v1-v2)(D)向上,m(v1+v2)

3.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 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 (B)a'<2a (C)a'>2a (D)a'=2a 4.(1)、(2)两电路中,当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220伏的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 间的电压均为 110伏。若分别在c、d两端与g、h两端加上110伏的交流电压,则a、b间与e、f间的 电压分别为() (A)220伏,220伏(B)220伏,110伏 (C)110伏,110伏(D)220伏,0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 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2011年高考(福建卷)物理部分及答(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物理部分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 ,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34 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A.密度 B.质量 C.半径 D.自转周期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 光带。若入射点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 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π)V B.只断开S 1后,L 1、L 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16.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t v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2v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2v >1v ,则

(北京卷)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参考系中,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A 【解析】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c是对任何惯性参照系都适用的普适常量.A正确。 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答案】C 【解析】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的频率依次增大,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B 错。由色散现象同一介质对频率大的光有大的折射率,A错。频率大的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波长都小,蓝光的波长最短,C正确。频率大,光子能量大,D错。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答案】D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26 9 282 410 4.410 (310) E m kg kg c ?? ?===? ? ,选项D正确 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 1 2 4π 3Gρ ?? ? ?? B. 1 2 3 4πGρ ?? ? ?? C. 1 2 π Gρ ?? ? ?? D. 1 2 3π Gρ ?? ? ?? 【答案】D 【解析】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说明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 力恰好等于物体随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有 3 2 2 4 2 3() R m G m R R T ρππ =,解得 :T=D。 17.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202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 一.(40分)选择题。共9小题,单项选择题有5小题,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项选择题有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I.单项选择题 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 是 (A)?射线,?射线,?射线(B)?射线,?射线,?射线(C)?射线,?射线,?射线(D)?射线,?射线,?射线 2.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 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 3.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 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A)(B)(C)(D) q O -q x L q O -q x L q O -q x L q O -q x L E E E E 1 4.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 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A)频

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 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A)H/9 (B)2H/9 (C)3H/9 (D)4H/9 II.多项选择题 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7.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d f 2 A e a b B c 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C)负电荷从a 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 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

199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9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9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以初速v0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小球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 2.下列粒子从初速为零的状态经过加速电压为U的电场之后,哪种粒子的速度最大? (A)质子(B)氘核(C)a粒子(D)钠离子Na+ 3.如图所示,一位于XY平面内的矩形通电线圈只能绕OX轴转动,线圈的四个边分别与X、Y轴平行.线圈中电流方向如图.当

空间加上如下所述的哪种磁场时,线圈会转动起来? (A)方向沿X轴的恒定磁场(B)方向沿Y轴的恒定磁场 (C)方向沿Z轴的恒定磁场(D)方向沿Z轴的变化磁场 4.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力F的功率是 5.如图所示,以9.8米/秒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6.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且m A>m 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 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 A和F B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 A和S B,则 (A)F A>F B且s AF B且s A>s B (C)F As B(D)F A

2010年高考福建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0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第1卷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 A .P/4 B .P/2 C .2P D .4P 1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 A B C D 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16.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物体在t=0到t=12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 .18m B .54m C .72m D .198m

17.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1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2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2t ~3t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18.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 (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1O 和2O 相距为2a ,联线的中点为O ,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