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与动因

试析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与动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14171435.html,

试析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与动因

作者:昂学琴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4期

摘 ; 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国作为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在舞蹈文化上内涵广博、形式多样。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时间跨度上的梳理,以期找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脉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呈现不同特征的动因。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1-0159-01

一、不同历史时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与动因

(一)秦汉时期各民族舞蹈文化开始互通有无

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秦始皇大一统让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得以结束,进入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时期。因为祖国的大一统,社会生活稳定,经济更加有序,这就促使了民族间的互通交流更加频繁,出现了南北舞蹈相融合的现象。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汉高祖命人广习《巴渝舞》,而当时伴奏《巴渝舞》的乐器是南方的铜鼓。张骞出使西域,把秦汉时期的歌舞文化传播到西域,同时,西域民族的乐舞也较大规模地沿着丝绸之路向内地流传。可见秦汉时期,南北舞蹈互通、中原和西域的乐舞往来早就成为现象。

(二)唐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大放光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无比繁荣的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齐头并进的得到极大的发展。开放和睦的社会环境促使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景象,从而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在这封建盛世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西部少数民族纷纷归附,中央政府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来对待少数民族乐舞文化,于是促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在北方盛行一时。鲜明的例证是唐代大放光彩的胡旋舞,胡旋舞来自西域,“急转如风,俗谓之胡璇”,朝白居易有诗作《胡璇女》来形容胡旋舞的舞姿,而在敦煌壁画中也有胡旋舞的描绘。这都表明唐朝时西域和中土间的舞蹈文化交流已经达到相互认可欣赏的阶段。

(三)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