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

1.水肿

2.氧容量

3.缺血-再灌注损伤

4.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2.双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肾衰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性急性肾衰。3.假神经递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衰时各种病变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5.氰化物抑制生物氧化,使组织利用氧能力减弱的机制,是。6.心源性休克可分为和两型,其发病的中心环节都

是。

7.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因一般分为和两大类。8.常见的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包括、、、。

9.代谢性酸中毒可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低钾血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其机制是。

三、单选题:(从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动物实验 B.临床观察 C.流行病学观察 D.形态学观察2.下列哪一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A.心脑肺复苏B.体外循环术后 C.高血压 D.断肢再植术后3.严重缺钾可导致………………………………………………………………()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血浆[H

2CO

3

]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

5.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乏氧性缺氧时…………………………………………()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B.血氧容量下降

C.静脉血氧含量下降 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6.体温下降期代谢特点是………………………………………………………()A.产热大于散热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障碍 D.散热障碍

7.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开始于………………………………………………()

A、Ⅹ因子

B、Ⅻ

因子 C、组织因子 D、Ⅰ因子

8.经Gq介导的信号转导的物质…………………………………………………()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B.生长抑素

C.血管紧张素Ⅱ D.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9.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10.凋亡细胞的清除途径是……………………………………………………()

A、被吞噬

B、进入血液循环

C、留在原处

D、细胞破裂溶解11.尿毒症患者与皮肤瘙痒发生有关的因素是………………………………()

A、钙在皮肤沉着

B、血胆红素增加

C、组胺释放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12.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失血性休克 B.脑缺血缺氧

C.血液苯乙胺、酪氨增加 D.肠道细菌作用产氨增加

13.肺淤血肺水肿产生呼吸困难主要是通过下述哪种机制……………………()A.缺氧兴奋呼吸中枢 B.肺顺应性降低

C.中央气道阻塞 D.肺血管感受器受刺激兴奋

14.下列哪项在心衰的发病过程中无代偿意义…………………………………()

A、心率增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心肌肥大

D、心脏肌源性扩张

15.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肾结核 D、尿路梗阻

四、多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温上升期的临床特点是……………………………………()()()()A.竖毛肌收缩 B.皮肤苍白 C.大量出汗 D.畏寒

2.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A.肺栓塞 B.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

C.肺水肿 D.严重肺气肿

3.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如下……………………………………()()()()

A.血磷增高 B.血钙降低 C.酸中毒 D.1,25-(0H)

2 D

3

4.肝性腹水的发生机制…………………………………………()()()()A.门脉高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醛固酮过多

5.DIC的诱因…………………………………………………()()()()

A、妊娠

B、酸中毒

C、血流缓慢

D、肝功能严重障碍6.休克的难治期微循环的变化有………………………………()()()()A.微血栓形成 B.微血管麻痹扩张

C.细胞变性坏死 D.不灌不流,灌流停止

7.酸中毒促进DIC形成的机制有………………………………()()()()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B.肝素抗凝活性降低

C.凝血因子活性升高 D.血小板释放促凝因子

8.下列哪些原因可引起低动力性缺氧…………………………()()()()A.休克 B.心力衰竭 C.静脉淤血 D.动脉血栓形成9.MODS和MSOF时,肺部的形态结构改变有……………………()()()()A.肺水肿 B.肺出血 C.肺不张 D.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10.下列哪些属于判断脑死亡的根据……………………………()()()()A.不可逆昏迷 B.呼吸停止 C.脑电波消失 D.心跳停止

五、改错题:(在各题方框内错的词句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5分)

1.水中毒时细胞内液量增加,细胞外液量减少。

2.急性呼吸性酸中毒主要代偿调节是靠肺和肾的代偿作用。

3.血氧含量是指血管内100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氧量。

4.休克时最早受损害的器官是肝脏和胃肠功能。

5.Ⅱ型呼衰时,由于大量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六、问答题:(共20分)

1.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哪些酸碱平衡紊乱?其产生机制如何?(6分)

2.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1C的发生?(4分)

3.哪种类型脱水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6分)。

4.简述凋亡与坏死区别(4分)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模拟试题二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

1.水中毒

2.Shock

3.血液性缺氧

4.缺血—再灌注损伤

5.凋亡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2.限制性通气不足是指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肺泡通气不足。3.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热的过程可分为、和三个时相。5.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6.呼吸性酸中毒时,CO2潴留可引起脑血管,使患者出现的症状。

7.低钾血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其机制是。8.低张性缺氧引起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9.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肝性脑病病人血浆中氨基酸比值异常,表现在减少,而增加。

三、单选题:(从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种为病理过程………………………………………………………()A、肝炎B、缺氧C、心绞痛D、原发性高血压

2.关于疾病的基本点,下列哪一项有误………………………………………()A.由一定病因引起 B.疾病是一个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C.基本矛盾是损伤与抗损伤 D.疾病是指机体不适

3.高钾血症时,除外,…………………………………………………………()A.心肌传导性下降B.心肌自律性下降

C.心肌收缩性下降D.代谢性碱中毒

4.血浆[HCO3--]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

5.组织性缺氧的原因是…………………………………………………………()A.气管异物阻塞B.严重贫血C.一氧化碳中毒

D.心力衰竭E.氰化物中毒

6.发热机制的中心环节是………………………………………………………()A.散热减少B.产热增多

C.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D.体温调节能力丧失

7.DIC时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液…………………………………………()A.高凝状态B.低凝状态

C.先低凝状态后高凝状态D.先高凝状态后低凝状态

8.关于信号转导的正确描述是………………………………………………………()

A、信号转导只发生于病理过程

B、信号转导特指跨过细胞膜传递信息的过程

C、信号转导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异常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D、信号转导异常可导致细胞应答反应减弱、丧失或反应过度

9.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导致血管痉挛的主要机制是………………………………()A.血管紧张素的释放B.儿茶酚胺的释放

C.血栓素的释放D.垂体加压素的释放

10.细胞凋亡过度性疾病是……………………………………………………()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艾滋病

C、恶性肿瘤

D、动脉粥样硬化11.下列各项中不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因素是……………………………() A、休克 B、汞中毒 C、蕈毒

D、挤压综合症

E、免疫复合物

12.GABA增加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B.脑内芳香族氨基酸增多

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功能D.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

13.肺循环短路可引起…………………………………………………………()A.肺泡通气与血流比降低B.肺泡通气与血流比增高

C.死腔气量增加D.弥散障碍

14.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指……………………………………………………()

A、端坐呼吸

B、仅在体力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

C、心源性哮喘

D、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

15.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肾结核 B、慢性肾盂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尿路梗阻

四、多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理生理学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病因学、发病学 B.各组织病理解剖学

C.基本病理过程化 D.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2.呼吸衰竭并发左心衰竭的可能原因是………………………()()()()A.低氧血症 B.胸内压增高

C.有心扩大和室内压增高 D.酸中毒

3.肝性脑病患者可出现………………………………………()()()()A.意识淡漠,烦躁不安 B.语无伦次,哭笑无常

C.嗜睡,昏迷 D.运动不协调,扑翼样震颤

4.ARI时,肾缺血的主要原因是…………………………………()()()()A.肾灌注压降低 B. 肾血管收缩

C.肾血液流变学变化 D.肾小管阻塞

5.DIC的临床表现有……………………………………………()()()() A.广泛出血 B.休克 C. 多器官功能衰竭 D.贫血

6.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代偿作用主要表现有…………………()()()()A.组织液返流入血 B.动脉血压的维持

C.血液重新分布 D.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

7.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或固定 D.脑电波消失,不可逆性深昏迷

8.急性缺氧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的器官有……………………()()()()A.心 B.肺 C.脑 D.肾

9.体温下降期的特点是…………………………………………()()()()A.骨胳肌紧张度增高 B.自感酷热

C.汗腺分泌增加 D.皮肤血管扩张

10.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可有………………()()()()A.癔病合并呕吐 B.颅脑外伤后输大量库存血

C.糖尿病伴发热 D.肝功能衰竭病人接受大量利尿剂

五、改错题:(在各题方框内错的词句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5分)

1.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期,尿量呈功能性减少,尿比重升高。

2.高排低阻型休克其特征是外周阻力高,心排出量低。

3.血液性缺氧的血气变化为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正常。4.先天性心脏病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疾病。

5.弥散障碍会引起PaO2降低和PaCO2增高。

六、问答题:(共20分)

1.简述肾在调节酸碱平衡中的作用。(5分)

2.休克肺的发生机制是什么?(5分)

3.简述MODS的发病经过与特点。(6分)。

4.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有何变化?(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