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塑料窗抗风压计算问题的商榷

保定德玛斯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姚春贵康书梅

近来翻看2000年2、3月份《天辰》月刊,发现一篇摘自《塑料异型材》杂志卢鸣先生的文章《型材加强筋和塑料窗抗风压的计算》。文章通过实例计算,详细地介绍了加强筋惯性矩和塑料窗抗风压计算的方法,读来是一篇优秀的、极具启发性的文章,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塑料门窗行业,在抗风压性能的研究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对一些新建门窗组装厂的生产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然而我们在此文中发现有三个问题值得商榷,以便更

深入的认识抗风压计算的实质。

1.文中给出如下几种典型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

a.在矩形荷载作用下,挠度计算公式:

f max= 5PAL3

〈1〉384EI

b.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挠度计算公式:

f max=

QL3

〈2〉60EI

c.在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挠度计算公式:

f max=

PL3

〈3〉48EI

d.在集中荷载作用于跨距任一点时,挠度计算公式:

f max= PL1L2(L1+L2)

〈4〉27EIL

公式中:

Q——总载荷,kgf

A——面积

P——单位面积荷载,kgf/m2

E——受力杆件材料的弹性模量,kgf/m2

I——受力杆件的惯性矩,cm4

L——受力杆件的跨度,cm

f max——受力杆件的最大挠度,cm

在以上的公式中我们发现公式(4)是错误的,原疑为笔误,然而在细读例题和卢鸣先生的其他出版物后,发现这些资料中凡关于此类情况的挠度计算全为此公式,方认为不是笔误,可能是引用错误,但不管原因如何都有必要予以纠正。我们查阅材料力学的有关资料证明,在集中荷载作用于跨距任一点时,挠度应按下式计算:

f max= PL1L2(L+L2)

〈5〉27EIL

读者如有兴越可将当L1=L2=L/2时的条件代入公式(5)中,我们将得出在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挠度的计算公式:

f max=

PL3

〈3〉48EI

而将上述条件代入公式(4)时,是无法得出正确的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挠度计算公式的。

2.在塑料窗抗风压计算实例中,例举了一个典型的复杂窗型如图1。

图1图2

并在校核AB杆件的挠度变形进,将分解为如下四个荷载作用的结果如图2。

第一种荷载为竖梃CD作用AB杆件的荷载,与前述相同。

第二种荷载应为梯形面积A3、A4作用于AB杆件的视为双梯形分布载荷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第三种荷载应为三角形面积A5、A6、A7作用于AB杆件的可视为三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第一个荷载作用是竖梃CD传递给AB杆件的可视为跨中集中荷载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第二个荷载作用是面积为A3、A4、A5、A6、A7的玻璃所受风荷载传递给杆件AB的,比例视为矩形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第三和第四个荷载作用是竖梃EF和GH分别传递给AB杆件的可视为作用于跨距任一点的集中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我们认为既然要想将受力杆件所产生的变形精确的计算出来,就应当以杆件受力的本来面目来计算,否则这种计算方法将失去实际意义,基于此原则我们认为此杆件所受荷载应为以下四种,如图3。

第一种荷载为竖梃CD作用AB杆件的荷载,与前述相同。

第二种荷载应为梯形面积A3、A4、作用于AB杆件的视为双梯形分布载荷作用所产生的

挠度变形。

第三种荷载应为三角形面积A5、A6、A7、作用于AB杆件的可视为三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图3

第四种荷载应为竖梃EF和GH共同作用(注:实践中EF、GH竖梃多为对称分布)于AB 杆件的可视为双对称集中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挠度变形。

此四种荷载与文中所示的四种荷载对AB杆件所产生挠度变形的计算公式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后面所讲的分解方法更合乎实际情况,只是在双梯形、三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杆件产生挠度的计算公式导出时较繁复,这里我们要讨论是的我们的想法是否不合适宜,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大家同意我们的观点,那么我们更加愿意在以后的文章中同大家讨论并提供公式推导,以便指导实际生产。

f max=

7qL4

〈6〉1024EI

行文至此,问题3便自然显现出来,那就是从国外有关资料显示,计算受力杆件的挠度变形,一般全部以梯形分布荷载的挠度计算公式计算,其余特殊情况均不予考虑(除受力杆件大于2400mm),可能由于国外厂家均认为用此近似试验公式得出的结果足以指导实际的生产加工,而无须象建筑师一样进行精确的计算。但是近两年来我们发现国内的杂志上常常发表一些关于如何精确计算的文章,也从中找到了双三角分布荷载的挠度计算公式,公式如下:

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9年版《现代建筑装饰-铝合金玻璃幕墙与玻璃采光顶》,P345。

想来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有必要进行的,因此我们愿意在抗风压精确计算的问题上与大家讨论重要性(包括提供前述相关公式的推导)。

就结论而言,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思考,从生产实践的意义上开拓出一个新的理论世界,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期待着百家争鸣的出现。

(原载《塑料异型材》2000-6)

挠度计算

1. 挠度建筑的基础、上部结构或构件等在弯矩作用下因挠曲引起的垂直于轴线的线位移。 2. 148梁施工图在计算挠度前,先要形成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其它梁相交的节点处,若恒载弯矩<0且为峰值点,则认为此节点为梁的一个支座,否则没有支座。此规则对于大多数的情况都是正确的。但对于井字梁的情况,用此方法判断出的结果计算挠度误差较大。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参考SATWE中的挠度计算结果。需注意SATWE中的挠度计算采用了弹性刚度,故需×长期刚度与弹性刚度的比值。另外,SATWE中的弹性挠度是在恒+活的作用下的结果,故还需注意到规范规定的挠度计算采用准永久组合,应对其进行换算。 可以使用放大弹性挠度的方法来求长期挠度吗? 日期:2011-10-21 点击:62在梁上弯矩不变的情况下,挠度与刚度成反比例关系。由于有限元计算变形时考虑构件变形协调,因此对于次梁和井字梁,此方案得到结果要比各跨单独计算挠度更合理一些。特别是井字梁,此方案算得两方向的挠度更为接近。对次梁和井字梁,放大弹性挠度不失为一种求长期挠度的合理解决方案。计算时放大系数可以取EcIc/B,其中B 可取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的长期刚度,可直接查梁施工图模块中提供的挠度计算书。 3. 均布荷载下的工字钢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J).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cm). q 为均布线荷载(kg/cm). E 为工字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kg/cm^2. J 为工字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cm^4). 4.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一、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二、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三、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四: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五、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其中: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挠度计算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划公式简支梁在百般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划公 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准绳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安排两个十分的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划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安排三个十分的齐集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划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付工程用机关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齐集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划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准绳值(kn/m). ;p 为各个齐集荷载准绳值之和(kn). 你可以凭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实行反算,看能餍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挠度计算公式

挠度计算公式 默认分类 2009-08-20 12:46 阅读2447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扰度计算公式(全)

扰度计算公式(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机械零件和构件的一种截面几何参量,旧称截面模量。它用以计算零件、构 件的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见强度),或者用以计算在给定的弯矩或扭矩条件 下截面上的最大应力。根据材料力学,在承受弯矩Μ的梁截面上和承受扭矩T 的杆截面上,最大的弯曲应力σ和最大的扭转应力τ出现于离弯曲中性轴线和扭转中性点垂直距离最远的面或点上。σ和τ的数值为√(C+W)√(RD↑2) 式中Jxx和J0分别为围绕中性轴线XX和中性点O的截面惯性矩;Jxx/y和J0/y分别为弯曲和扭转的截面模量(见图和附表)。一般截面系数的符号为W,单位为毫米3 。根据公式可知,截面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与相应的截面系数成正比。

结构力学简支梁跨中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玻璃强度与挠度计算

摘单片玻璃强度和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lixuecom标签:幕墙设计幕墙施工建筑设计建筑方案2010-04-30 23:04 星期五晴 一、前言 目前国内涉及玻璃强度、挠度计算的标准有JGJ102-9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13-97《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上海市地方标准DBJ08-56-96《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玻璃幕墙分册)》。JGJ102-96、DBJ08-56-96(以下简称现行国标)对单片玻璃强度计算均有规定,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在一定范围内强度计算偏于保守。DBJ08-56-96对单片玻璃的挠度有规定,根据有关试验资料挠度实测值与计算值有相当大偏差。 我们希望通过试验数据对比研究,建立较完善的幕墙玻璃强度和挠度计算理论。 二、试验概况和研究内容 (一)试验概况 1. 试验样品玻璃品种包括浮法、半钢化、钢化玻璃,支承条件以四边支撑为主。试验样品约六十片,玻璃厚度以玻璃幕墙工程常用的6mm、8mm、10mm为主。 2. 试验方法通过对四边支撑的玻璃板块在侧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其跨中挠度、最大应力的变化规律。检验过程参照ASTM-E998进行,将玻璃板块安装在测试箱体上。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包括控制点的应变值和跨中挠度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通过以上较为典型的玻璃板块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的应力和挠度试验,研究单片玻璃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挠度变化规律。采取四边支承方式进行玻璃侧向荷载的试验,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控制点的应变和跨中挠度。 2. 运用薄板弹性弯曲理论,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四边支承玻璃的最大应力和跨中挠度,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建立合理的玻璃应力和挠度计算方法,为玻璃结构性能的理论分析建立合适的计算模型。 3. 由较合理的玻璃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大量的不同厚度、长宽比的玻璃最大应力和跨中挠度,拟合玻璃应力和挠度公式。 通过以上试验和研究,建立单片玻璃较完整的计算方法,弥补现行幕墙玻璃规范中的不足之处、为使用中幕墙玻璃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三、试验结果分析 (一)单片玻璃强度和挠度研究 1. 试验实测数据与现行规范计算值的对比 现行规范(JGJ102-96、DBJ08-56-96)采用小挠度理论来计算玻璃最大应力和跨中挠度。 试验实测数据与现行规范计算值对比结果显示现行规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相当大。现行规范计算应力与实测应力的误差波动范围在-9.80%~142.64%,其中负偏差占4.55%,负偏差平均值为-7.14%;正偏差占95.45%,正偏差平均值为59.06%。上海地方标准计算挠度与实测挠度的误差波动范围在3.57%~167.72%,均为正偏差,误差平均值为74.60%。 2. 大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 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机械零件和构件的一种截面几何参量,旧称截面模量。它用以计算零件、构件的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见强度),或者用以计算在给定的弯矩或扭矩条件下截面上的最大应力。根据材料力学,在承受弯矩Μ的梁截面上和承受扭矩T 的杆截面上,最大的弯曲应力σ和最大的扭转应力τ出现于离弯曲中性轴线和扭转中性点垂直距离最远的面或点上。σ和τ的数值为 -0.032√(C+W)-0.21√(RD↑2) 式中Jxx和J0分别为围绕中性轴线XX和中性点O的截面惯性矩;Jxx/y和J0/y分别为弯曲和扭转的截面模量(见图和附表)。一般截面系数的符号为W,单位为毫米3 。根据公式可知,截面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与相应的截面系数成正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