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_

_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_

_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_

些城市的内区DO AS +CR CP 系统均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对于建筑物外区,CRCP 的冷水系统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8~10 (不同城市略有不同)、FCU +OA 的冷水系统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2 时可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

对照表3,4,尽管DO A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与可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的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也有例外(如西安和哈尔滨),说明尚有其他因素影响DOA S +CR CP 系统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的模拟表明,对于建筑物内区,在不改变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4 ]内;对于建筑物外区,在不改变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8 ]内的时间的情况下,维持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的分布,降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与F CU +OA 系统相比,D OA 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增强。这是因为气候变干燥后,新风冷负荷减小,则显热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例增加,相对有更多的冷负荷由CR CP 处理。

模拟还表明,维持室外空气的干湿球温度的分布不变,增大围护结构冷负荷,与FCU +OA 系统相比,DOA S +CR CP 系统的节能效果也得到强化,这也是因为显热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例增加的缘故。影响围护结构产生的冷负荷的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包括:室外干球温度、建筑所处的纬度(在纬度不超过50 的情况下,随着纬度的升高,南向墙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增加较多,而东西向的变化则不大)、日照率等等。3 结论

3.1 与F CU +O A 系统相比,DOA S+CRCP 系统将热、湿处理过程进行解耦,导致该系统在除类似香港气候的建筑物内区以外的多数地方的内外区均具有相当的节能潜力。3.2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气候越炎热、越干燥、纬度越高(一定范围内)、日照率越高的地区,由于显热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的比例提高,就越有利于DOA S+CRCP 系统的节能。

3.3 对于建筑物内区,全年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4 ]内的时间越多时,以及对于建筑物外区,全年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8 ]内的时间越多时,越有利于增强DO A 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尽管这个结论是从DO AS +CRCP 与FCU +O A 的比较中得来的,但是考虑到常规V A V 与F CU +OA 的冷水系统是相同的,故这个结论也大致适用于D OA S+CRCP 与常规V AV 系统的比较。参考文献:

[1] Jeon g J W.

Energy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a 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 with parallel sen sible cooling by ceiling radiant pan els[G] ASH RAE T rans,2003,109(2)

[2] Stanley A M.Ceiling panel cooling sys tems [J].AS HRAE

Journal,2001,43(11)

[3] Kurt W R,Detlef W,John D,et al.Energy con sumption

characteris tics of comm ercial building HVAC system s [G] Energy Savings Potential,2002,3

[4] Corina S D.Radiant cooling in US office buildin gs:tow ards

elim inating the perception of clim ate -impos ed b arriers [D].US:U nivers ity of California,1998

[5] 左涛.独立新风结合吊顶冷辐射板(DOAS+CRCP)空调系统

的应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27(5):61-64[6] ASH RAE.ASH RAE han dbook fun damentals[M ].Atlanta,

1993

[7] 王晋生,程宝义,缪小平,等.任意工况下表冷器的热力计算

法[J].暖通空调,1997,27(增刊):54-56

[8]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计算[M ]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9] Cooling Tow er In stitute.Cooling tow er performance cur ves

[M ].H ouston:T he M illican Press ,1967

[10]Non -U S weath er data[DB/OL].h ttp: w w https://www.doczj.com/doc/79546158.html,/

152 专业论坛 暖通空调HV&AC 2008年第38卷第6期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系统 学生学号: 131807011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生姓名:蔡世坤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崔鹏 教师职称: 设计日期: _ 2017年1月________

第一章设计资料 (5) 1.1设计题目 (5) 1.2设计基本参数 (5) 1.2.1室外参数 (5) 1.2.2 土建参数 (6) 第二章负荷计算 (7) 2.1负荷计算基本公式 (7) 2.1.1外墙、屋顶的瞬变传热的冷负荷 (7) 2.1.2内围护冷负荷 (8) 2.1.3外窗玻璃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的冷负荷 (8) 2.1.4玻璃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5设备散热冷负荷 (9) 2.1.6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9) 2.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 第三章空调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18) 第四章夏季空调过程设计 (20)

4.1送风状态确定 (21) 4.2汇总于下表 (22) 4.3送风量计算 (23) 4.4新风量计算 (23) 4.5总排风量的计算 (24) 第六章房间的气流组织计算 (27) 6.1气流组织计算 (27) 第七章布置风管、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水管水力计算 (29) 7.1风管的布置 (29) 7.2风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 (30) 参考文献 (33)

摘要 本设计是济南市某街道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根据此楼功能要求,本建筑需要夏季提供冷负荷。以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管理方便,功能调整的灵活性及使用安全可靠。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及水系统形式后,此工程设计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双管制系统:为满足整栋大楼需求,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本设计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模块机组。根据夏季空调计算负荷依次选择机组、末端设备、新风机组、风口,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

采暖设计计书模板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同市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其中有办公、会议、培训等功能用途的房间。层高为3.7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50平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米。本工程以0.4MPa 饱和蒸汽的市政管网为热源、为本办公楼设计供暖系统。 2 设计依据 2.1任务书 <<供热课程设计提纲>> 2.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 2.3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1]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17℃。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4℃。冬季大气压89920Pa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3.5m/s 。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表[1]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功能 办公室 会议室 接待室 培训室 电脑机房 室内设计温度(℃) 20 20 22 18 18 3 围护结构要求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3.1大同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为验证围护结构的热阻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本设计先计算出不同围护结构类型下,对应不同室内计温度的最小传热阻,再根据围护的结构来计算需求多少厚度的保温层才能满足需要。 表[2]大同地区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围护结构类型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的计算公式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为20℃的最小热阻 (m 2·℃/W) 室内计算温度为22℃的最小热阻 (m 2·℃/W) I 'w e w t t =? -17 0.709 0.748 II min '4.06.0??+=p w e w t t t -19.8 0.763 0.801 III min '7.03.0??+=p w e w t t t -21.9 0.803 0.841 计算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e w t ?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式中'w t 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m in ?p t 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

空调与制冷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此工程为住房用途,总建筑面积约为:1350㎡本方案夏季采用风冷冷水机组和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冷源,冬季采用燃气热水锅炉和地源热泵系统为制热热源。本方案设计范围为地源热泵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版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 9.建设方对本工种的设计要求 三、室外设计气象参数 (1)地理位置:北京北纬39度48分,东经116度28分,海拔31.2米 (2)大气压力:冬季: 1025.7Pa 夏季: 999.87Pa (3)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9.8℃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6℃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7.6℃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9.9℃ 冬季供暖计算干球温度:-7.5℃ (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相对湿度):37﹪ (6)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14﹪ (7)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4,5m/s (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7m/s (9)最大冻土层深度: 85cm 四、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

五、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组成 (1)全空气系统 (2)新风系统 六、负荷指标, 本项目空调总面积为㎡,夏季总设计冷负荷为 W;冬季总热负荷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热负荷指标为W/㎡. 七、各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况

_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_

些城市的内区DO AS +CR CP 系统均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对于建筑物外区,CRCP 的冷水系统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8~10 (不同城市略有不同)、FCU +OA 的冷水系统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不高于2 时可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 对照表3,4,尽管DO A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与可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的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也有例外(如西安和哈尔滨),说明尚有其他因素影响DOA S +CR CP 系统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的模拟表明,对于建筑物内区,在不改变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4 ]内;对于建筑物外区,在不改变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8 ]内的时间的情况下,维持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的分布,降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与F CU +OA 系统相比,D OA 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增强。这是因为气候变干燥后,新风冷负荷减小,则显热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例增加,相对有更多的冷负荷由CR CP 处理。 模拟还表明,维持室外空气的干湿球温度的分布不变,增大围护结构冷负荷,与FCU +OA 系统相比,DOA S +CR CP 系统的节能效果也得到强化,这也是因为显热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例增加的缘故。影响围护结构产生的冷负荷的因素很多,其中气候因素包括:室外干球温度、建筑所处的纬度(在纬度不超过50 的情况下,随着纬度的升高,南向墙面的太阳辐射照度增加较多,而东西向的变化则不大)、日照率等等。3 结论 3.1 与F CU +O A 系统相比,DOA S+CRCP 系统将热、湿处理过程进行解耦,导致该系统在除类似香港气候的建筑物内区以外的多数地方的内外区均具有相当的节能潜力。3.2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气候越炎热、越干燥、纬度越高(一定范围内)、日照率越高的地区,由于显热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的比例提高,就越有利于DOA S+CRCP 系统的节能。 3.3 对于建筑物内区,全年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4 ]内的时间越多时,以及对于建筑物外区,全年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在区间[2 ,8 ]内的时间越多时,越有利于增强DO A S+CRCP 系统的节能效果。尽管这个结论是从DO AS +CRCP 与FCU +O A 的比较中得来的,但是考虑到常规V A V 与F CU +OA 的冷水系统是相同的,故这个结论也大致适用于D OA S+CRCP 与常规V AV 系统的比较。参考文献: [1] Jeon g J W. Energy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a 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 with parallel sen sible cooling by ceiling radiant pan els[G] ASH RAE T rans,2003,109(2) [2] Stanley A M.Ceiling panel cooling sys tems [J].AS HRAE Journal,2001,43(11) [3] Kurt W R,Detlef W,John D,et al.Energy con sumption characteris tics of comm ercial building HVAC system s [G] Energy Savings Potential,2002,3 [4] Corina S D.Radiant cooling in US office buildin gs:tow ards elim inating the perception of clim ate -impos ed b arriers [D].US:U nivers ity of California,1998 [5] 左涛.独立新风结合吊顶冷辐射板(DOAS+CRCP)空调系统 的应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27(5):61-64[6] ASH RAE.ASH RAE han dbook fun damentals[M ].Atlanta, 1993 [7] 王晋生,程宝义,缪小平,等.任意工况下表冷器的热力计算 法[J].暖通空调,1997,27(增刊):54-56 [8]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计算[M ]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9] Cooling Tow er In stitute.Cooling tow er performance cur ves [M ].H ouston:T he M illican Press ,1967 [10]Non -U S weath er data[DB/OL].h ttp: w w https://www.doczj.com/doc/79546158.html,/ 152 专业论坛 暖通空调HV&AC 2008年第38卷第6期

供热工程设计说明书未完待续

某宿舍楼楼层采暖系统 目录 1 前言 (3) 1.1设计方案 (3) 2 设计依据 (3) 2.1 参考资料 (3) 2.2设计要求 (3) 2.3设计的原始资料 (4) 2.3.1气象资料 (4) 注 :一般地,室内设计温度:宿舍和值班室取18℃,门厅、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和盥洗室取16℃ (4) 2.3.2土建资料 (4) 2.3.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4) 3供暖热负荷计算 (5) 3.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5) 3.2 一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101室为为例) (5) 3.3 101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步骤: (5) 3.3.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的计算 (5) 3.3.2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6) 3.3 一层各房间设计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1-8) (7) 3.4 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7) 3.5二层和三层宿舍楼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详表(见附录9-22) (8) 3.6 二层和三层宿舍楼供暖负荷统计详表如下 (8) 4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9) 4.1散热器的选择 (9) 4.2 散热器的布置 (9) 4.3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0) 4.4 散热器的计算 (10) 5 管路布置 (14) 6 水力计算 (14)

6.1 选择最不利环路 (15) 6.2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 (15) 6.3 确定长度压力损失ΔPy=Rl (16) 6.4确定局部阻力损失Z (16) 6.5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16) ΔP=ΔPj+ΔPy。将表6.1中的第8栏与第11栏相加列入表6.1第12栏中。 (16) 6.6 求环路总压力损失 (16) 6.7计算富裕压力 (16) 6.8其他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步骤同最不利1) (18) 7 设计小结 (24)

采暖设计说明书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1102 题目:北京市水暖器材厂办公楼采暖工程设计 指导老师:汤文华 姓名:林弘杰 学号:1103741024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目 录 一、设计任务 ..................................... 2 二、设计参数和原始资料 ........................... 2 三、热负荷计算 ................................... 3 四、散热器及系统部件的选择计算 ................... 7 五、采暖系统流程简图 ............................. 9 六、水力平衡计算 ................................. 9 七、附表及附图 .................................. 10 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0)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北京市水暖器材厂办公楼采暖工程设计(采用上供下回单管系统) 二、原始资料 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层高3.6m 。窗户为单层钢窗,窗高1800mm,窗台高为900mm ,5mm 厚普通玻璃。墙体为240mm 厚砖墙,墙内、外表面为20mm 厚水泥砂浆。屋面构造类型详见《暖通空调》P362序号2(100mm 厚沥青膨胀珍珠岩)。不保温地面。建筑图详见附图。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办公室 、会议室、接待室为18℃;内走道、厕所为15℃。采暖管道由办公楼北面引入。建筑平面图详见附图。试完成:⑴设计计算书一份(含采暖热负荷计算、散热器选择计算、管道水力计算); 绘制3张采暖平面图和1张系统 轴侧图。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修编情况简介

1. 概况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自1993年6月出版以来,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爱和认可。至今己重印13次,累计印数达45,000册。 十一年来,HV AC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如蓄冰空调、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置换通风……以及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较多的应用。相形之下,原手册已明显落伍,不能满足客观需要。 正因为如此,业内要求修编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自九十年代后期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就多次提出,要求进行修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拖延至2003年底才正式协商确定: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担任主编单位,陆耀庆任主编,从2004年起组织进行修编。 本次修编,保留部分不到20%,因此实际上相当于新编。因此,撰稿工作量很大,不得不扩充编写铟成员。原手册参编单位有:中国建筑西北、西南、东北设计院,华东、中南建筑设计院,贵州省建筑设计院,西北、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共9个单位20个人。本次修编,新增了山东省建筑设计院,清华、同济、天津大学,北京煤气热力设计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特灵、西亚特、双良、同方、际高、华源、小天鹅等共13个单位27人。 2004年5月23日至26日,修编组在无锡市召开了的第一次修编工作会议,明确了修编要求和具体分工,商定了修编原则,制定了编写进度。到目前为止,巳完成初稿审查和中间审查,修编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之中,预定于今年10月中旬定稿。 由于内容增加很多,字数将接近三百万左右,为了方便应用,决定分成上、下两册同时出版。 为了感谢业界人士对手册修编的关心,特作一简单汇报。 2. 修编原则 为了保持原手册“简明实用”的特征,特明确规定了手册修编的如下原则: (1.)力求简单明了,不作长篇叙述,不进行详细推导和论证; (2)不收纳处于探讨阶段、尚未成熟的内容,务必保证素材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表达方式尽量做到条理化、表格化和图示化; (4)尽可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一些设计要点、步骤和设计注意事项; (5)坚持“吐故纳新” 原则,剔除已过时的内容,充分反映较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新观点…;(对设备只作简单介绍,以介绍系统为主)。 要求手册最终能达到: 资料翔实信息丰富删繁就简精确提炼观点明确 条理清楚技术先进措施可靠方法具体简明实用 3. 手册目录 (上册) 第1章设计计算基础资料(主笔:陆耀庆) 1.1 基本数学公式 1.2 热力学基础 1.2.1 基本概念及定义 1.2.2 热力学基本定律 1.2.3 水蒸气 1.2.4 压缩式制冷循环 1.3 传热学基础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

摘要 本设计为南京市某住宅楼通风及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该高层建筑是一幢集住宅、商场的综合大楼。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住宅的采暖设计,商场的空调设计和排风设计。本次设计中,对于商场大空间的房间采用了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中,采用方形散流器平送方式。对于较小空间的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关键字:暖通空调;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目录 摘要 1、绪言 1.1建筑概况 (1) 1.2 设计任务 (1) 1.3 设计目的 (1) 2、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2.1 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2) 2.2 设计任务书 (2) 2.3 设计基本参数 (2) 2.4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 (2) 2.5 土建资料 (4) 2.6 设计指导思想 (4) 3、通风空调设计 3.1 体形系数及窗墙比 (5) 3.2 传热系数的选择 (5) 3.3 冷负荷的组成 (5) 3.4 负荷计算 (5) 3.5 系统形式的确定 (9) 3.6 商场各层空调设计 (11) 3.7 回风系统设计 (16) 3. 8 设备选型 (17) 3.9 消声计算 (18) 总结 (19) 致谢 附表A:商场一层空调负荷计算表 附表B:商场二层空调负荷计算表 附表C:商场三层空调负荷计算表 附表D:商场一层风管水力计算表 附表E:商场二层风管水力计算表 附表F:商场三层风管水力计算表 附表G:商场三层水管水力计算表

1绪言 1.1建筑概况 本设计选择的对象是南京市某商住楼,东经118.8°,北纬32°,据热气象分区为夏热冬冷地区。本工程是集商业、住宅和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建筑。建筑正立面为南向,该建筑物地上26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为27669.29㎡,建筑高度84m。 其中,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其中1到3层为商场,4到26层为住宅,本次设计空调部分为一层到三层商场空调系统设计,空调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以满足人体的舒适要求和节能要求。 1.2 设计任务 根据确定的室内外气象条件,土建资料,人体舒适要求及热源情况设计该建筑物商场部分的空调系统和排风设计。 1.3 设计目的 本次设计为大三课程设计,要求根据专业有关规范和标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分析解决专业工程设计问题,培养整体设计的观念,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问题。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45-87》; (2)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3)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 (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 (6) 业主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回复意见 二.室内外设计参数 三. 暖通工种设计范围 冷热源系统 空调末端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 消防防排烟系统 节能措施 环保设计 四.冷热源系统 4-1.冷,热负荷, 本工程的空调面积为73000m2,,总冷负荷为12070kw,冷指标0.121kw/m2建筑面积。考虑到业主要求在公寓楼处设分体空调器,则集中式空调的装机容量为7394kw(即2100RT)。 按业主要求, 冬季办公楼及水晶石部分设热风空调,而公寓楼则采用散热片采暖,经计算,办公楼及水晶石部分的冬季空调热负荷为7016kw,而公寓楼的冬季采暖热负荷为4500kw。由给排水提供的生活热水需求量为3500kw.

4-2.冷,热源设置 我们在确定负荷标准、系统划分、空调方式等方面,经过了反复讨论,比较,以选取最佳方案。该工程地区具有规划的蒸汽管网(压力0.4Mpa),通过与业主协商,选择蒸汽型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700RT型号3台作为冷源,单台蒸汽消耗量为3.542T/h,凝水回收. 公寓楼采用分体空调,室外机设于窗外,由建筑立面统一规划。 热源利用热力管网的蒸汽,为防止蒸汽压力波动对负荷侧的影响,选用半蓄热式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后提供空调以及采暖的热水,空调与采暖水系统各自独立,蒸汽通过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生活用热水。 4.2.1空调冷源设备 B1F冷冻机房设置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3台(700USRT x 3台);配备冷冻泵4台(3用一备),设置闭式膨胀水箱为系统定压和补水。膨胀水箱的补水为经过自动水处理仪的软化水。冬季的热水泵为与冷冻泵合用,到供暖季节时,通过阀门切换接入空调热水系统。 4.2.2空调冷却水设备 冷冻机配逆流式低噪音空调型冷却塔12台(标准设计条件下单台冷却量240T/h)设于办公楼西侧,一台冷水机组对应四台冷却塔,另配冷却水泵4台(3用1备); 公寓楼与办公楼的热交换间均位于地下一层,但分开设置,以保持独立性及便于系统管路平衡。 五.空调末端系统 5-1空调水系统 本楼全部水系统均为双管制, ,冷冻水7~12℃,温差5℃,冷却水38~32℃, 温差6℃,冷冻水系统根据位置分布和设计任 空调冷冻水经回水缸处的平衡阀调节并由分水缸送至各区,冷冻水系统立管同程,水平管亦主要采用同程形式。办公室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闭式膨胀水箱(位于B1F冷冻机房内)进行系统定压和补水。系统补水经全自动软水器处理后进入膨胀水箱,再进入系统,以改善水质。 空调水系统主要工作压力情况如下: 冷冻水工作压力6kg/cm2,冷却水工作压力6kg/cm2 空调热水经换热器后由55℃至60℃,温差5℃,流量与冷冻水接近,与冷冻水合用水泵。

暖通书籍

·燃气输配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及设备 ·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新技术 ·暖通与空调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专业) ·钣金展开速查手册 ·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便携手册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 ·防排烟工程(赵国凌)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空调器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原理 ·各类暖通专业论文最新集合篇 ·洁净室设计 ·体育建筑空调设计 ·锅炉计算手册下册 ·锅炉计算手册中册 ·锅炉计算手册上册 ·工业锅炉房常用设备手册 ·制冷空调设备维修手册 ·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 ·工业锅炉与供热网络技术 ·供热工程 ·工业通风(第三版) ·传热学 ·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指南 ·中国建筑节能手册 ·土壤源热泵技术分析 ·商业建筑空调节能技术方案 ·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 ·通风空调施工数据手册 ·英汉-汉英建筑设备专业词汇小词典 ·全国勘查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教程(暖通空调专业)·自动控制原理 ·中央空调选型、设计施工与调控及维修保养技术手册 ·建筑空调实用技术基础 ·蓄冷技术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变风量空调设计 ·制冷剂使用手册 ·空调通风工程识图与施工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第二版) ·空调技术 ·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 ·冷藏库制冷装置自动化

·深冷手册(上) ·深冷手册(下) ·设备工长(施工员)必读 ·水暖·空调·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问答·铁道车辆空调与制冷装置 ·新型低温技术 ·制冷空调设备维修手册 ·制冷装置制造工艺 ·暖通与空调工程(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风机手册 ·工业厂房通风技术 ·空气洁净技术应用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空调负荷实用计算法 ·新型空调制冷设备及配件选用手册 ·汽车空调 ·制冷空调设备电气与控制 ·空调制冷设备消声与隔振实用设计手册·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 ·变风量空调设计 ·常压热水锅炉及其供暖系统 ·低温制冷机 ·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 ·回转式制冷压缩机 ·传热学专题讲座 ·空调控制 ·制冷设备手册 ·现代住宅暖通空调设计 ·制冷与空调装置 ·工程热力学 ·变风量空调设计(蔡敬琅 ·现代热泵空调技术 ·开利商用空调产品手册 ·水暖管道工实用手册 ·中央空调(何耀东) ·设备安装工程禁忌手册 ·给排水、采暖、煤气安装工程预算一点通·冷库制冷设计手册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民用建筑空调设计(马最良 ·燃油燃气锅炉结构设计及图册 ·管工基本技术 ·实用通风空调工程安装技术手册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参考Word)

2011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 规范及设计手册 一、规范、规程、标准类 执业资格考试适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按时间划分原则:考试年度的试题中所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均以前一年十月一日前公布生效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为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暖通部分) 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6(暖通部分) 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暖通部分)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 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0) 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13.《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 1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 1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 16.《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1) 17.《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1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9.《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JGJ 129-2000) 2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1997) 2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1988年版) 2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 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服装厂空调系统设计修订稿

服装厂空调系统设计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广州市AB制衣大楼 空调系统设计及制冷循环水净化研究 空调系统设计及制冷循环水净化研究 摘要本次设计是广州市AB制衣大楼空调系统设计及制冷循环水净化研究,主要任务是完成主厂房二三四层空调系统设计,并选择合理的净水工艺。在设计中,采用谐波反应法计算出夏季冷负荷和冬季负荷。对于各种空调机的选用做了经济及技术比较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水冷螺杆式制冷机。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气流组织采用散流器下送风,并利用吊顶回风。然后,又进行了风力和水力计算,并对管道的保温、设备的减噪防震也做了简单设计和说明。最后对制冷循环水做了简单净化研究。 关键词空调系统经济技术分析水冷机组循环水净化

The Desig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the Purification Research of Refrigeration circulating water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and the refrigeration circul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research of the Guangzhou AB system clothes building, the primary mission is to complete the host workshop234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design, and choose reasonable only water craft. In the design, overtone response law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mmer cold load and the winter load. After econom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ir-conditioning units, the water-colling unit diller is adopted.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es time returns to the wind entire air system. The air current organization uses drifting under to blow of, and returns to the wind using the suspended ceiling. Then, the wind power and the water power computation are done. And, some briefs about vibration aupprission and noise attenuation are shown. Finally,how to purify the refrigeration circulating water were reaserched. Key wor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conomical technology analysis Water cooling unit Circulating water purification

空调设计说明书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 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建环21102 题 目:武汉通顺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袁昌立 姓 名:冯禹明 学 号:1114061063

武汉纺织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目 录 一、设计任务(题目) ............................................................................ 2 二、设计参数和原始资料 ....................................................................... 2 三、供冷负荷计算 ...................................................................................... 5 四、空调方案设计 ...................................................................................... 8 五、风系统设计 ........................................................................................... 8 六、水系统设计 ......................................................................................... 11 七、管道保温设计 .................................................................................... 17 八、空调系统消声、减震设计 .......................................................... 19 九、结论 ........................................................................................................ 22 十、附表及附图 ......................................................................................... 23 十一、参考书目及资料 .. (24)

空调计算书

一、设计目的 运用《空气调节》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图示建筑物进行空气调节设计计算并进行方案选择以巩固所学理论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设计题目 成都市某小型办公楼空调工程 三、原始资料 (一)建筑概况 1、该建筑物为某小型办公楼,房间分别为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休息室、卫生间、储藏室和机房。 2、层高:建筑总高为14m,具体层高见施工图。 3、建筑结构:施工图。外窗为铝合金窗,中空玻璃,厚4mm,内有浅绿色窗帘,外门为10mm厚单层玻璃门,传热系数为5.8.单层内门,传热系数为2.91。,房间类型为重型。 (二)设计要求及条件 1、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和休息室均采用空调系统。走廊不设空调。 2、照明容量:普通办公室:101为544.5W ,102为433W,103为483W;休息室:104为132 W;文印室:105为172 W;公寓式办公室:201为472 W,202为482 W,203为891W,204为1170 W;会议室:301为1119 W;401,均采用荧光灯照明。 3、房间人数:普通办公室:101为13人,102为10人,103为11人;休息室:104为1人;文印室:105为1人;公寓式办公室:201为4人,202为4人,203为7人,204为9人;会议室:301为41人;401为。在办公室的总小时数为12h(7:00至午夜17:00)。 4、邻室包括走廊,均与办公室温度相同,不考虑内墙温差。 5、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可自然排风,不计算排风量。 6、空调设计运行时间12小时。 7、成都位于北纬30°41′,东经104°01′。 8、室外设计参数:由《空调工程》附录4查得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 31.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7.9℃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4m/s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2℃ 冬季空气调节计算相对湿度:84% 9、室内设计要求: 夏季:温度26℃相对温度60%

空调设计通风设计说明书

通风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任务 XX市某建筑地下车库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设计 二工程概况 设计面积1530㎡,层高3.4m,梁高600㎜,柱子450×450㎜ ,建筑高度21m(不含地下室) 三系统方案确定 根据文献[1]8.2.1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应该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系统可与人防、排气、通风等合用。8.2.2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排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分防火分区。 根据上述,不需对该地下车库进行防火分区。本方案采用诱导器诱导送排风,单独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另外,由于通风井的位置特殊,在本方案中又专门设置了排风管道与通风井和排烟管道相连。为了使排烟排风均匀,排烟和排风管变径布置。 四送排风和排烟的计算 4.1排风量的确定 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确定。根据换气次数法进行估算,一般排风量不小于6/h,计算换气体积时,当层高≤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当层高>3m时,按3m计算。 该地下车库的层高为3.4m,计算换气面积时取3m。

根据文献[3],f nV L 式中 L —全面通风量,m 3/h n —换气次数,1/h f V —通风房间体积,m 3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排风量:Q=6×1530×3=27540m3/h ; 4.2送风量:一般送风量不小于5次/h ,送风量Q=5×1530×3=22950m3/h ;满足《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4.4.3规定的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85%,即满足负压要求。 4.3排烟量:根据新库规,地下停车场排烟量和排风量接近相等 排烟量=排风量=27540m3/h ; 4.4送风*(事故状态送风):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停车场,应同时有新鲜空气的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送风*量≥0.5×27540=13770 m3/h 五 风口及风管布置与计算 1.风管及风口的布置 送排风口的位置应使室内气流均匀分布,避免通风死区。选用型号为SFD-2的诱导器,各项性能如下表: 根据每个诱导器的诱导风量和送风量的大小,确定出共选用27个诱

空调设计计算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空气调节 系:城市建设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081 学号: 2008305104 学生姓名:陈佳 指导教师:陈忠海张玉瑾 职称:教授助教 2011年 12 月 24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空气调节 系:城建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081 学号: 2008305104 学生姓名:陈佳 指导教师:陈忠海张玉瑾 职称:教授助教 2011年 12 月 24日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运用《空气调节》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图示建筑物进行空气调节设计计算并进行方案选择以巩固所学理论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设计题目:------北京市大厦附属用房空调工程 三、原始资料: (一)建筑概况: 1、该建筑物为某办用房,房间分别为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和机房。 2、层高:该房间梁下标高为4.5 m。 3、建筑结构:见施工图。外窗为木窗,双层普通玻璃,内有浅绿色窗帘,内外门均为保温木门。 (二)设计要求及条件 1、办公室、会议室均采用空调系统。走廊不设空调。 2、照明容量:大会议室为1500W,小会议室为400W,其余房间均按民用住宅要求照明。均采用荧光灯照明。 3、房间人数:大会议室150人,小会议室30人。 4、室外设计参数参见有关手册。 5、室内设计要求: 夏季:温度28℃相对温度60% 冬季:温度18℃相对温度40% 6、冷源为集中供应的5℃冷冻水,热源为95℃热水。 四、设计要求和内容 1、热(冷)、湿负荷的计算 a、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b、人员的散热量与散湿量。 c、照明的散热量。 2、确定空气的处理方案并计算所需的送风量。 a、确定夏季和冬季空气处理的方案。 b、选择空调系统。 c、确定送风温差和送风量。 d、计算新风量、回风量和处理风量。 3、空调设备初选,空间尺寸确定。

采暖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本工程为河南省农科院良种牛羊胚胎工程中心项目的宿舍楼,结构形式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为1074.7㎡,建筑高度为6.6m 。本工程热源为场区锅炉房。 2 设计依据 2.1任务书 <<甲方任务委托书>> 2.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 河南省地方标准及规定 2.3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1]: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5℃。冬季大气压101760Pa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2.7m/s 。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3 围护结构要求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3.1河南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为验证围护结构的热阻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本设计先计算出不同围护结构类型下,对应不同室内计温度的最小传热阻,再根据围护的结构来计算需求多少厚度的保温层才能满足需要。 表[2]大同地区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 计算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e w t ?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式中'w t 为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min ?p t 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式[1] 式中:e w t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n t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n t ――根据舒适性确定的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这里取6℃。 计算结果列于表[2]。 3.2某种外围护结构在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的隋性和热阻 表[3]建筑材料的热物特性: 已知外墙结构,根据式[2]、[3]计算当取不同砖墙厚度时的热隋性指标和实际传热阻,结果列于表[4]。 总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按下式计算: ∑ ∑ ∑ = = = i i i i i i s s R D D λδ 式[2] 式中:i R ――各层材料的传热阻,m 2·℃/W ; i s ――各层材料的畜热系数,W/m 2·℃; i δ――各层材料的厚度,mm ; i λ――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 ·℃。 总结构的传热热阻按下式计算: w i i n R αλδα1 10++=∑ m 2·℃/W 式[3] 式中:n α――内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8.7 W/m 2·℃; w α――外表面换热系数,这里取23 W/m 2·℃。 3.3围护结构确定 根据以上两节的分析,本工程选择砖墙厚度为240mm ,外墙结构可以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 性要求。内墙选择240mm 砖墙双面抹灰的结构。根据节能标准,外墙保温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 y e w n t t t R ?+= ??) (min 0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