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

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盐城市初级中学王炜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概率范畴,意在帮助学生分清随机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使学生能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肯定的,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让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通过对游戏、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丰富对概率背景的认识,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学会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随机的现象,但他们对这些随机现象的观察往往是零星且短暂的.同时,学生对未知事物又充满好奇且敢于质疑,很愿意投入到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学生参与感受和探索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活动中,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升华.

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引出三个事件的概念.再通过学生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测、试验、操作记录、分析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达成目标:

①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②会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技能训练目标:

①经历观察、活动、分析、讨论、探索等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初步建立随机观念;

②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孕育目标:

①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正确理解数学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

会区分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随机观念.

教学形式:

教法——实践法、探索法相结合;

学法——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若干个乒乓球、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扑克游戏: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这是?(扑克牌)它是魔术师喜欢用的道具.师请几个学生随意抽取一张,不看牌.

提问:你能知道抽到的是什么牌吗?(不知道)看看,是什么牌?要是魔术师就知道了!

今天老师也和大家来玩个小魔术,好吗?

小魔术:从四张扑克牌中,抽出一张(不要让老师看到哦),老师能说出你抽到的扑克牌上面的数字.

(其实四张扑克牌都是2)师答:2.

多让几个学生抽,让学生发现猫腻.

问: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要求看四张牌,发现四张2.)

师:秘密被你们发现了,原来从四张2中抽出一张来,一定是2.确定吗?会不会是3?确定吗?学会了吧?请一位学生来变这个小魔术.你来做魔术师,我来抽牌.师抽了一张牌后,问这个学生:是什么数?

生:2.

师:不是6或其他的牌?

生:不是.

师:确定?

生:确定.

师:是红桃2吗?

生:不一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共有四种花色,我不能确定是哪种花色.

总结导入:从这个小游戏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事先对事情的确定性进行研究.

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

(一)三种事件的概念.

1.类比得到概念.

师:同学们,这是个什么球啊?(生:乒乓球)它可是我国的国球!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于2015年4月在苏州举行,预祝我国选手能续写辉煌.如果在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甲、乙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吗?(属于)确定?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不属于)确定?

(3)冠军属于选手甲吗?(不一定)不能肯定?(是)

师:“冠军属于中国选手”,这个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冠军属于外国选手”这个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而对于“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这个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板书).

师:在猜扑克牌的游戏中,“从四张牌中抽出一张牌是2”与上面的哪个事件是类似的?

生:与“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它们都是一定会发生的.

师:对,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必然的.那“从四张牌中抽出一张牌是3”又与上面的哪个事件是类似的呢?

生:与“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因为它们是一定不会发生的.

师:是啊,它们的发生是确定不可能的.那“从四张2中抽出一张牌是红桃2”呢?跟上面的哪个事件类似?

生:与“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类似,它们的发生都是不确定的.

师:很对,它们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随机的.

(板书)

正是因为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常常可以有这样的归类.

于是(幻灯),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板书).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板书).

而不论是一定会发生还是不会发生,都是确定的.

所以,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板书).

下面,谁能给最后一类事件起一个名字,并且再描述一下它呢?(……) (幻灯)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板书: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

随机事件:无法确定会不会发生.

25.1.1随机事件教案

第二十四章概率 24.1 随机事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数学思考目标: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态度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情境】 摸球游戏 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 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 【师生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过渡. <活动二> 【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 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7.太阳东升西落; 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 【师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夯实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 特点.在比较充分的感知下,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师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量地存在着随机事件. 【设计意图】

2021高考数学一轮习题专题9+第81练+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Word版含解析

1.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 ) A .对立事件 B .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以上都不对 2.(2020·湖北省实验中学等六校联考)某射击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0.20,0.30,0.10.则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成绩不够8环的概率为( ) A .0.30 B .0.40 C .0.60 D .0.90 3.(2019·九江统考)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其各行各列及对角线点数之和皆为15.如图,若从4个阴数中随机抽取2个数,则能使这两数与居中阳数之和等于15的概率是( ) A.12 B.23 C.14 D.13 4.若某公司欲从五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戊中录用三人,这五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或乙被录用的概率为( ) A.23 B.25 C.35 D.910 5.(2019·福州模拟)从大小相同的红、黄、白、紫、粉5个小球中任选2个,则取出的两个小球中没有红色的概率为( )

A.25 B.35 C.56 D.910 6.10张奖券中只有3张有奖,5人购买,每人1张,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 A.310 B.112 C.12 D.1112 7.袋中共有7个球,其中3个红球,2个白球,2个黑球.若从袋中任取3个球,则所取3个球中至多有1个红球的概率是( ) A.435 B.3135 C.1835 D.2235 8.(多选)某展会安排了分别标有序号为“1号”“2号”“3号”的三辆车,等可能的随机顺序前往酒店接嘉宾.某嘉宾突发奇想,设计了两种乘车方案.方案一:不乘坐第一辆车,若第二辆车的车序号大于第一辆车的车序号,就乘坐此车,否则乘坐第三辆车;方案二:直接乘坐第一辆车.记方案一与方案二坐到“3号”车的概率分别为P 1,P 2,则( ) A .P 1·P 2=16 B .P 1=P 2=12 C .P 1+P 2=56 D .P 1>P 2 9.抛掷一粒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 为出现奇数点,事件B 为出现2点,已知P (A )=12,P (B )=16 ,则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为________. 10.将一颗骰子投掷两次分别得到点数a ,b ,则直线ax -by =0与圆(x -2)2+y 2=2相交的概率为________. 11.(2020·江西名校联盟)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是0.4.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一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 907,966,191,925,271,932,812,458,569,683,431,257,393,027,556,488,730,113,537,989.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 )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基础上,来研究概率的问题,本节为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科书通过设置的问题1的抽签问题和问题2的掷骰子问题,让学生来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实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数学思考: 1.经历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解决问题:能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 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准确判断。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具、学具:正方体骰子。 六、教学媒体: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首先教师出示投影仪让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100℃;(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同性电荷相斥;(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2.教师总结,引出主题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发生的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和这两个事件有关的事件——随机事件。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及回答问题的勇气; (2)对上述问题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其次,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投影展示问题: 问题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问题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1)可能出现那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第10章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第4讲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一、知识梳理 1.概率与频率 (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由于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 (A ),因此可以用频率f n (A )来估计概率P (A ).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定义 符号表示 包含关系 如果事件A 发生,则事件B 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或称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 B ?A (或A ?B ) 相等关系 若B ?A 且A ?B ,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 A =B 并事件 (和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事件B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 A ∪ B (或A +B ) 交事件 (积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或积事件) A ∩B (或AB ) 互斥事件 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 A ∩B =? 对立事件 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A ∩ B =? 且A ∪B =Ω 3.(1)基本事件的特点 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特点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有限性. ②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即等可能性. (3)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 4.对古典概型的理解 (1)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正确判断试验的类型是解决概率问题的关键.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概率的大小. 二、例题讲解 例1、如教材134页图13-1,是一个可以转动的转盘.盘面上有8个全等的扇形区域,其中1个是红色,2个是绿色,2个是白色,3个是黄色.用力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对准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例2、任意掷一枚骰子,比较下列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1)面朝上的点数系小于2;(2)面朝上的点数是奇数 (3)面朝上的点数是偶数;(4)面朝上的点数大于2. 三、练一练 1、比较下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如图,转动一个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指针指向红色区域和指向白色区域; (2)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的游戏,他们商定:将一枚硬币掷两次,如果两次朝上的面相同,那么小明获胜;如果两次朝上的面不同,那么小亮获胜.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2、10张扑克牌中有3张黑桃、2张方片、5张红桃.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最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习题

《必然事件与随机事件》习题 1.在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中,若已知小明的捐款数比他所在的学习小组中13人的捐款平均数多2元,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小组中捐款数不可能是最多的 B.小明在小组中捐款数可能排在第12位 C.小明在小组中捐款数不可能比捐款数排在第七位的同学少 D.小明在小组中捐款数可能是最少的 2.下列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是() A.随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 B.随意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 C.今年冬天黑龙江会下雪 D.一个转盘被分成6个扇形,按红、白、白、红、红、白排列,转动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 3.下列事件中必然会发生的是() A.明天会下雨 B.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 C.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走出教室 D.在只装有6个白球和4个红球的口袋中,摸不到黑球 4.下列必然发生的是() A.三个有理数的积一定是正数 B.两个有理数的商的绝对值不为负数 C.任何有理数的偶次方的乘积为负 D.两数差的平方大于零 5.“山无陵,天地合”,这个事件是发生的(填随机、不可能、必然) 6.如图所示,条形统计图是七(4)班5位12岁男生的身高,根据图形来将 7.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是______发生的.(填“可能”、“不可能”或“必 然”) 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事件是_______发生的.(填“可能”、“不 初中-数学-打印版

可能”或“必然”) 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这个事件是_____发生的.(填“可能”、“不可能”或“必然”) 10.掷三个普通的正方体的骰子,把三个骰子的点数相加,请问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说说你的理由. ⑴和为2;⑵和为6;⑶和大于2;⑷和等于18;⑸和小于19;⑹和大于18. 初中-数学-打印版

25.1.1_随机事件_教案

25.1.1随机事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测、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特点。 教学难点 辨别某事件是否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引例:PPT放出天气预报的图片并且分析:天有不测风云,刮风、下雨、闪电、晴天等天气状况,人们事先很难准确预料。“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蕴含了:当具备某条件时,某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思考:下列现象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木柴燃烧,产生热量;②明天地球还会转动;③煮熟的鸭子,飞了 设计意图:通多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万物皆变化,而且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子目的在于想让学生抽象出隐含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体现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反过来服务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讲授,探索新知 问题1:五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 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1,2,3,4,5. 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 纸团. 请思考以下问题: (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一定小于6) (3)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绝对不会是0) (4)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可能是1,也可能不是1,事先无法确定) 问题2: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 1 到 6 的点数. 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1、2、3、4、5、6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一定会(必然会) (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一定不会(不然不会) (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可能是4,也可能不是4 概念: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注:试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一些随机事件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发生的各种结果,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区别。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历猜想探究、尝试实验、归纳总结等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给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数学,学会学习。 练习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必然事件) (2)篮球队员在罚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随机事件) (3)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随机事件)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不可能事件) (5)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随机事件) (6)汽车累积行驶1万公里,从未出现故障;(随机事件) (7)抛一石块,下落;(必然事件) (8)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学习教案.doc

8.1 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俞靖)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 2.会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合作精神,发展随机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猜测、试验的过程,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教学难点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一、导入观看视频,回答问题与时俱进,用同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比赛情况导入。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最后的决赛在两位中国选手中展开,请问新课,提高学生的在比赛前,你能确定参与度,用生活中 1、比赛的冠军一定属于董卿吗?的实例降低学生理 2、比赛的冠军一定属于中国选手吗?解的难度。 3、比赛的冠军一定属于武亦姝吗? 二、新课回答问题,并讲清理由设计活动继续提高 板书:学生的积极性,通确定一定不发生不可能事件过问题的解决继续一定发生必然事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不确定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随机事件重点。 武亦姝来到我们 2 班,与我们班某一位同 学加赛一场 1、这位黑马是八 2 班的同学是什么事件 2、这位黑马是八 2 班的男生是什么事件 3、这位黑马是八 2 班的梅婷是什么事件 4、这位黑马是八 3 班的同学 三、例题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学生相互讨 从问题的回答中加强对论,提高学生的观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随察分析能力,培养 机性的认识.学生善于思考的良 好习惯

四、探索活动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在活动中思考更好 活动一主探索、合作交流.地体现数学的意义 请每位同学先分别举出生活中的必然活动一:学生先思考,后和价值.通过学生 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再在小组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 内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中最有交流.让学生大胆地想,动参与到学习活动 创意的事件选出来交流.自由地说.特别要注意:中来,亲自经历对 活动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要随机现象的探索过 让班长任意点出班级 2 名同学,及时点评纠错,帮助学生程,更加能体会概 看看他们中是否有两人生日在同正确判别必然事件、不可率论的基本思想, 一个月;如果任意点出 5 名呢?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感受到数学源于 议一议活动二:生活并指导生活” ,至少需要调查多少名同学,才能使“有两班长先说明任意点出班使数学学习变得主 个同学生日在同一个月”这个事件为必然级 4 名同学,他们中有两动,有趣,培养学 事件?人生日在同一个月是随生合作交流精神, 活动三机事件,后点 4 名同学(两发展学生随机观一只不透明的布袋,袋中装有10 个大小组)验证,再思考其他两念。 相同的乒乓球,其中 4 个是黄色, 6 个白个问题.让学生经历猜 色,充分摇匀.从中摸出 5 个球想、验证、收集并分析实 请设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验结果的过 五、小故事你是国王你会怎么做?提高同学的学习兴 你是大臣呢?趣,并让同学感受 到在特定条件发生 改变后,事件的性 质也会不同。也就 是说这三种事件可 以相互转化。 师举例:与自己举得实例相比较,师生互动,赋予学 1、2018 年我校被评为“新优质学校”。关注生活,体味生活。生思想的自由、感 2、我们同学参加2018 年中考。情的自由、创造的 3、我们同学笑傲2018 年中考考场。自由,给他们一片 自由翱翔的蓝天, 以学生的自我发展 为中心,让学生在 数学课堂教学中真 正“活”起来,达 到“愤”“悱” 的思 想状态,使学生形 成能力,从而提高 学生的数学综合素 养,升华随机观念。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第三十一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自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2.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重、难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并能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自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 2.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3.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 (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 三、巩固新知: 1.下列事件是必然发生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转播足球比赛 B.小麦的亩产量一定为1000公斤 C.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1球是红球 D.农历十五的晚上一定能看到圆月 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早晨的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B.安阳的中秋节晚上一定能看到月亮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少儿节目 D.小红今年14岁了她一定是初中生 3.一个鸡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六层楼的阳台上掉下来砸在水泥地面上没摔破

初中数学教案随机事件与概率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学习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 学习重点与难点:对概率定义的初步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1:看课本125页到127页问题3上面的内容。 自学检测(1): 1、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称为确定事件。 3、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4.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________,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2:看课本127页到131页问题3上面的内容 自学检测(2): 1、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_________,称为随机事 件A发生的概率。 2、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 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 P(A)= 。 达标测试 1.(梅州)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B.黑暗中从一串不同的钥匙中随意摸出一把,用它打开了门 C.通常情况下,水往低处流 D.上学的路上一定能遇到同班同学 2.(台州市)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台州今年国庆节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5℃ B .在一个装着白球和黑球的袋中摸球,摸出红球 C .抛掷一石头,石头终将落地 D .有一名运动员奔跑的速度是20米/秒 3.(甘肃省白银市)如图,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做游戏,她们先在地上画出一个 圆圈,然后蒙上眼在一定距离外向圆圈内投小石子,则投一次就正好投到圆圈内是( ) A .必然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 B .不可能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C .确定事件(必然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D .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4.(湘潭) 将五张分别印有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贝贝,晶晶,欢欢,迎 迎,妮妮”的卡片(卡片的形状、大小一样,质地相同)放入盒中,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印有“妮妮”的概率为( ) A. 1 2 B. 13 C. 14 D. 15 5、(宜宾市)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红球,3个绿球,2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搅均后随机地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绿球的概率是 ( ) A. 9 4 B. 92 C. 3 1 D. 3 2 6.(广东湛江市)从n 个苹果和3个雪梨中,任选1个,若选中苹果的概率是 12 ,则n 的值是( ) A . 6 B . 3 C . 2 D . 1 7.数学试卷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小明对某道选择题完全不会做,只能靠猜测获得结果,则小明答对的概率是 8. ( 宁夏回族自治区)从-1,1,2三个数中任取一个,作为一次函数y=kx+3的

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 (040711、040712、040713班) 第一次 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一.填空 1. 设S 为样本空间,A,B,C 是任意的三个随机事件,根据概率的性质,则(1)P(A )=_______;(2)P(B-A)=P(B A )=_______;(3)P(A U B U C)= _____; 2. 设A,B,C 是三个随机事件,试以A ,B ,C 的运算来表示下列事件:(1)仅有A 发生_______;(2)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_______;(3)A ,B ,C 中恰有一个发生_______;(4)A ,B ,C 中最多有一个发生_______;(5)A ,B ,C 都不发生_______;(6)A 不发生,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_______; 3. A,B,C 是三个随机事件,且p(A)=p(B)=p(C)=1/4, P(AC)=1/8;P(AB)=P(BC)=0,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_______;A ,B ,C 中都发生的概率为: _______;A ,B ,C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 _______; 4. 袋中有n 只球,记有号码 1,2,3,…………n. (n>5) 则事件(1)任意取出两球,号码为1,2的概率为_______;(2)任意取出三球,没有号码为1的概率为_______;(3) 任意取出五球,号码1,2,3中至少出现一个的概率为_______; 5. 从一批由此及彼5件正品,5件次品组成的产品中,任意取出三件产品,则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_______; 二.某码头只能容纳一只船,现预知将独立来到两只船,且在24小时内各时刻来到的可能性都相同,如果他们需要的停靠时间分别为3小时与4小时,试求有一只船要在江中等待的概率? 三.已知A ,B 两个事件满足条件P(AB)=P(A B ),且P(A)=p; 求P(B). 第二次 条件概率 乘法公式 全概率公式 贝叶斯公式 一.填空 1.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P(B|A)= _______;乘法公式P(AB)= _____; 2. 12,,,n A A A L 为样本空间S 的一个事件组,若 12,,,n A A A L 两两互斥,且 12n A A A U UL U =S,则对S 中的事件B 有全概率公式_______; 3. 设B 为样本空间S 的一个事件, 123,,A A A 为样本空间 S 的一个事件组,且满足:(1) 123,,A A A 互不相容,且P(i A )>0 (I=1,2,3) ; (2) S=123A A A U U 则贝叶斯公式为___; 4 两事件A,B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为_______; 5 已知在10只晶体管中,有2只次品,在其中取两次,每次随机地取一只,做不放回抽样,则(1) 两只都是正品的概率为_______;(1)一只正品,一只为次品的概率为_______;(3)两只都为次品的概率为_______;(4)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的概率_______; 二.某工厂有甲,乙,丙3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每个车间的产量分别占全厂的25%,35%,40%,3 个车间中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5%,4%,2%,求全厂产品的废品率。 已知男人中有5%的是色盲患者,女人中有0.25%是色盲患者,今从男女人数相等的人群中随机挑选一人,

《随机事件》教案及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是《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基础上,来研究概率的问题,本节为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科书通过设置的问题1的抽签问题和问题2的掷骰子问题,让学生来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实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数学思考: 1.经历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解决问题:能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 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准确判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具、学具:正方体骰子。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首先教师出示投影仪让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地球在一直运动吗? 木柴燃烧能产生热量吗? 一天内,在常温下,这块石头会被风化吗? 猜猜看:王义夫下一枪会中十环吗? 我扔一块硬币,要是能出现正面就好了 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这里的雪会融化吗? 二、教师总结,引出主题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分别称为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和这两个事件有关的事件——随机事件。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及回答问题的勇气; (2)对上述问题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其次,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投影展示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明确正确答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绝对经典)

§12.1 随机事件的概率 会这样考 1.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以选择或填空题形式出现;2.考查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3.和统计知识相结合,考查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 (1)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4)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 2.频率与概率 (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 (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 3. 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 (E )=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F )=0. (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 ①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②若事件B 与事件A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③事件A 的对立事件一般记为A , 则P (A )=1-P (A )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频率和概率 (1)频率与概率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改变而变化,概率却是一个常数,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只要次 数足够多,所得频率就可以近似地当作随机事件的概率. (2)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 2.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即“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对立”则是“互斥”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1.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有________个. ①有一大批产品,已知次品率为10%,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 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正面出现的概率是3 7 ;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答案 0解析 ①错,不一定是10件次品;②错,3 7 是频率而非概率;③错,频率不等于概率,这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 2.在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为m n ,当n 很大时,P (A )与m n 的关系是( ) A .P (A )≈m n B .P (A )m n D .P (A )=m n 答案 A 解析 在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可近似当作随机事件的概率. 3.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 B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 C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 D .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两个红球 答案 D 4.某射手的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5. 题型一 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例1 判断下列给出的每对事件,是互斥事件还是对立事件,并说明理由.从40张扑克牌(红桃、黑桃、 方块、梅花点数从1~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 (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 (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 (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 解 (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 (2)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 (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2.频率与概率 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互斥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与B称作互斥事件. 事件A+B:事件A+B发生是指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 对立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并且一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是相互对立事件. 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 (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 ①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 ②若事件A与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A). 5.基本事件的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6.古典概型 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每次试验只出现其中一个结果; (2)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7.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 n . 8.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 概念方法微思考 1.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 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但在大量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A 发生的概率附近. 2.随机事件A ,B 互斥与对立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 当随机事件A ,B 互斥时,不一定对立,当随机事件A ,B 对立时,一定互斥. 3.任何一个随机事件与基本事件有何关系? 提示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都等于构成它的每一个基本事件的和. 4.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 提示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关键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 (2)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 ) (3)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 × ) (4)掷一枚硬币两次,出现“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三个结果是等可能的.( × ) (5)从市场上出售的标准为500±5 g 的袋装食盐中任取一袋测其重量,属于古典概型.(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A.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 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 答案 D 解析 “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

随机事件 优秀教学设计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分析: 对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频率去估计概率,也不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事件,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概率是新课程高考新增的内容,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概率也是高考的热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⑵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⑵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试验、观察、归纳和总结的技能,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探究、合作交流表达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概率的定义 三教学难点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四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动手启发式”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先学后教,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探究、试验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故事:北宋仁宗年间,西南蛮夷侬智高起兵作乱,大将狄青奉命征讨.出征之前,他召集将士说:“此次作战,前途未卜,只有老天知道结果.我这里有100枚铜钱,现在抛到地上,如果全部正面朝上,则表明天助我军,此战必胜.”言罢,便将铜钱抛出,100枚铜钱居然全部正面朝上!将士闻讯,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宋军也势如破竹,最终全胜而归. 设计意图:以故事形式开篇“狄青将军讨伐侬智高”的传说:抛到地上的100枚铜钱全部正面朝上这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参与课堂。 2.新课讲授 ⑴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⑵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⑶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⑷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有许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能想到一些特别的例子,生动活泼,出人意料.这部分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学让学生用发散思维举出生动、恰当的例子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设计了分组比赛,看哪一个小组说的实例更多,更到位。 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⑴“导体通电后,发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