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科学课程纲要

地球科学课程纲要

地球科学课程纲要
地球科学课程纲要

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課程標準

貳、重點目標

一、增進學習地球科學之興趣與意願,並培養關心、珍惜地球環境之正確態度。

二、了解有關地球形態、組成、構造、活動、歷史及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基本概念。

三、培養學生活用地球科學基本概念與方法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第二時間分配

高一基礎地球科學為一學期之課程,可安排於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每週二節。第三教材網要

高級中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篇)課程標準

貳、重點目標

一、認識地球的物質、構造、活動、歷史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增進對地球的了解。

二、分析地球與宇宙的事物及現象,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認識地球科學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第二時間分配

高二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篇)為一學年之課程,每週二節。

第三教材網要

一、風化與侵(剝)蝕

二、搬運與積作用

三、山崩

四、海灘與沖積平原

五、實習

第四實施方法

壹、教材編選之要領

一、本科教科用書指教科書、學生實習手冊及教師手冊三種,每學期各編輯一冊,供高二教

學之用。

二、教科書之編寫,應根據教材綱要把握課程目標,並配合學生認知能力與學習原理,以生

動有趣之方式呈現學習內容與過桯。

三、教材除應與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課程銜接之外,更應注重課程中之基本概念能與日常

生活中的經驗相結合。

四、教科書分量應與各學期實際可上課教學節數相配合。故教材分量之規劃以一學期十五週,

每週二節為原則,每單元之授課節數可視各單元份量之多寡,作彈性之時間分配。

五、教科書之文字敘述力求淺顯生動活潑,儘量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

果及興趣應附主題清楚之圖表和彩色照片。

六、教科書應儘量附有實習活動,使學生經由活動實際操作了解基本概念,以提高學習興趣。

七、教科書每一學習單元應附作業,提供學生進行分析、歸納與推理活動。

八、教師手冊除明列各單元之具體教學目標及評量要領外,亦應提供達成目標之適當教學方

法,以及教具、教學媒體與作業指導等。

貳、教學方法

一、配合教科書內容重點,教師可補充與鄉土或生活相關之題材及資料,以引起學習動機;

教學方法儘量使用觀測、參觀、討論、報告等方式,使學習過程生動多變化。

二、教師教學時宜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活動,使學生經由思考討論而形成概念,並啟發其

學習地球科學知識的興趣及愛護地球環境的情操。

三、教師教學應儘量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如儀器、掛圖、圖片、模型、標本、幻燈

片、投影片、影片、錄影帶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師教學時,可運用單元活動之方式,使之更具有彈性,以適應時令季節與地方之特性。

高級中學地球科學課程標準

貳、重點目標

一、認識地球的物質、構造、活動、歷史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增進對地球的了解。

二、分析地球與宇宙的事物及現象,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認識地球科學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第二時間分配

高三地球科學為一學年之課程,每週三至四節。

第三教材網要

第四實施方法

壹、教材編選之要領

一、本科教科用書指教科書、學生實習手冊及教師手冊三種,每學期各編輯一冊。

二、教科書之編寫,應根據教材綱要把握課程目標,並配合學生認知能力與學習原理,以生

動有趣之方式呈現學習內容與過桯。

三、教材除應與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課程銜接之外,更應注重課程中之基本概念能與日常

生活中的經驗相結合。

四、教科書分量應與各學期實際可上課教學節數相配合。故教材分量之規劃以一學期十五週,

每週三至四節為原則,每單元之授課節數可視各單元份量之多寡,作彈性之時間分配。

五、教科書之文字敘述力求淺顯生動活潑,儘量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

果及興趣應附主題清楚之圖表和彩色照片。

六、教科書應儘量附有實習活動,使學生經由活動實際操作了解基本概念,以提高學習興趣。

七、教科書每一學習單元應附作業,提供學生進行分析、歸納與推理活動。

二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年级科学(上) 课 程 纲 要 ●设计者: ●课程名称:科学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适用年级:二年级 ●课时:19

【背景】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上册)》这本教科书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反映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科学,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关注探究技能的培养。教材表达方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生活经验的扩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为辅线进行整体构建。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从二年级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线,以“德育教育”为辅线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课程目标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的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了解其特征。 2.认识自己周边的动植物,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资源。 3.感受太阳能够发出光和热,了解太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说出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水。 4.了解春夏秋冬季节变化,会观察月相,知道月相是如何变化的。(二)科学探究目标

STEAM校本课程纲要

1.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是一种运用科学知识和过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有关决策。 2.技术素养(Technological literacy )是指使用、管理、理解与评价技术的能 力。学生应当知道如何使用技术,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具备分析新技术如何影响自己、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能力。 3.工程素养(Engineering literacy )是指对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工程课程是基于项目,整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使得难以理解的概念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工程设计是把科学与数学原理系统地、创造性地用于实践的结果。 4.数学素养(Mathematical literacy )指学生在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时进行分析、推断和有效交流思想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掌握创造发明的技巧与手段(观察、联想、想象、逆向思维……)。 (2)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 (4)学会沟通,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身才能。 2.过程与方法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或证据。 (2)能尊重事 实,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释并与人沟通。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名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三年级教师 总课时:共计31课时 学情教材及背景资源 三年级上册教材由六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实施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共四课。 1.动物的四肢1课时 2.动物的皮肤1课时 3.动物的翅膀1课时 4.冬眠与迁徙2课时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共四课。 5.植物的身体。1课时 6.植物的根1课时 7.植物的茎1课时 8.叶的蒸腾作用风的测量2课时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共5课。 9.土壤的成分1课时 10.土壤的种类1课时 11.保护土壤1课时 12.认识岩石1课时 13.矿物和矿产2课时 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共4课. 14.固体、液体和气体1课时 15.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1课时 16,空气占据空间吗1课时 17.气体的体积和质量1课时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共3课。 18.河流和湖泊1课时 19.海洋和陆地1课时 20.淡水资源2课时 第六单元《测量工具》共3课. 21.量筒1课时 22.天平1课时 23.沙漏2课时 机动3课时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二)学习方式 在科学探究方面,教科书,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学习。 (三)实施对策 1.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2.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纲要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纲要 课外阅读指导课程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习惯,形成小学生阅读指导系列课程,通过研究已形成了具有纲要、教学设计以及课外阅读网络。 一、课外阅读课程的设计背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义务制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质。其中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不仅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进行,而且还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进行。国家教育部最近制订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然而,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想得多,做得少;号召多,务实少;形式多,效果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学生课外阅读究竟读什么,怎样读;教师指导究竟导什么,怎样导,见仁见智,诸说不同。 《标准》已向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确定宏观认识和微观实施的要求。我们怎样才能保证《标准》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理想的境地,而是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在认真总结本市各校开展课外阅读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编写了“江阴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纲要”。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标准》中规定了各个阶段课外阅读的总量,突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地位。由于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他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克服其弊端。因此,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好比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辅相承,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与课内指导相结合,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 1、课外阅读有利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感情,社会主义品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 2、课外阅读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 5.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三、 四、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五、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六、制作叶子粘贴画。 七、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八、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九、 十、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十一、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4.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 3.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4. %。10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 5. 精品文档.

《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纲要.doc

《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开发人】陆小峰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指导思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应当遵循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结合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我校多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高质量的校本选择。 二、课程开发背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这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了完善人格的整体。其 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提高学生心 理素质的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因素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校学生除这些方面的影响外,在学校搬迁、生源变化的情况下,压力、情绪、习惯、学习方法等诸方面都跟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学生自信心相对不足,学 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比较欠缺,情绪的调节也缺少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为宗旨,发掘学生的积极优势与潜能,培养积极情绪,养成积极应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这也符合当前心理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课程在《纲要》总目标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发掘学生的积极优势与潜能,培养积极情绪,养成积极应对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为总目标。 二、课程具体目标 1. 积极优势方面:促进学生不断积极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提升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并利用个人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与创造力。 2. 积极情绪方面:参与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情感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学会调节消极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方法,并积极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大象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教师: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赵书臣 课程目标: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对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的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 3、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感受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电力,了解它们常见的性质、用途、变化。了解地球概况、运动规律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内容: 1、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在上学期“观察与提问”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分布在三种训练类型的七个单元中,构成一个“扶——放——反思与总结”的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知识,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很自然地就会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这些经历零散、不系统,甚至难以区分假设与事实。这就需要从儿童的认知特征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培养“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 (1)、了解猜想与假设的区别; (2)、认识到科学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知道风力、电力、磁力的用途和变化,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4、教学难点: (1)、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认识到沉在水底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摔断的磁铁同样有两个磁极,电器工作在一个闭合电路中,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课程实施: 1、教的方法: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便于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2、学的方法: (1)、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 (2)、参与实验活动,验证自己猜想,并做好记录。 3、教学条件: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 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二、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三、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四、制作叶子粘贴画。 五、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六、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七、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八、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 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 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3.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1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科学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28课时 设计者:工作室 一、课程背景 (一)课标分析 小学科学课标指出,3-4年级学段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长周期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举例说出,一项工程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原理,如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中运用到的科学与技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动物王国”“冷与热”“天气与气候”“水的三态变化”“位置与速度”“技术与生活”6个研究主题。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以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例,按照不同动物的特征及其珍稀程度构建了《蚂蚁》《鱼》《鸟》《哺乳动物》和《我国的珍稀动物》5课;第二单元《冷与热》从触觉感知明显的“冷与热”出发,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了《哪杯水热》《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热气球上升的秘密》《风的形成》5 课。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了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分为《一天的气温》《风向与风力》《降水量》《天气和气候》。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以水的3种形态为研究对象,研究水蒸发、沸腾、凝结的条件,并探究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规律。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通过不同的探究方法,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及物体运动的快慢。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了解刹车系统,知道面团长大的原因以及技术产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 程纲要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设计思想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编写原则 一、构建数科书框架的原则 二、选择教材编写材料的原则 三、内容呈现和加工的原则 第五部分实施建议 一、数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及学分认定方法 三、课时安排建议 第六部分实施条件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一、课程性质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基于浙江省高中生物必修课程教学的实际,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

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集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实验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今后从 事生物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 验研究过程,从而提升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实 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引导学生的未来专业 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选修课程框 架》,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包括“基础实验方法”、“数据分 析与统计”及“科学研究”三部分内容,其中“基础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与统计”注重

实验基础知识的系统整理和拓展,“科学研究”整合了大量的操作性实践内容,注重学生动 手实践操作,期望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实践,而通过实验实践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依 据假设或实验目的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具有完成探究实验的基本实验思想。具备 记录、处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 结论等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文献和网络等资源指导和评价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异常实验结果的产生原因,学会用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学会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独立完成实验,具备生物学实验的基本 操作技能;认同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的重要性,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金水区金沙小学 设计者:焦广成 设计时间:2014年8月21日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必修课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 总课时:34课时 一、学情分析 科学课是三年级同学们新开的一门课程,他们对这门课的了解不多,但孩子们的好奇心是相同的,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们打开课本,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与其它课程不一样的内容,那不是单纯的识字和算术,而是各种奇妙的、又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常看到、看不到,似相识又不相识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老师就要沉下心来,放下你老师的身段,以儿童的心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去探讨、去研究,去认知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上好这门课,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何实施,如何让同学们在兴趣中、快乐中学习,让同学们在充满幻想的世界里去观察、去思考、去实验、去记录、去体味。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二十三个小节,本册书以我们共同生活的身边环境入手,以浅显的问题循循渐进地让同学们打

开思路、以科学的眼光去认真观察,去思考,去提出问题,以极大的好奇心并以极大的兴趣找寻各种答案。本册书在第一单元以探索自然为契机,让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看到的、又是漫不经心的问题加以归类,细细辨认它们,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且在学习这门课的初始为他们学习、探究指出了学习的方法和方向,告诉同学们;科学家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科学的道路是艰辛的,是在无数次失败中一次又一次不断奋斗而取得的,很多时候它又是索然无味的,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只有坚持才有可能经得起挫折,走向成功。 三、课程目标 1、十万个为什么? 同学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要放开思路,善于探索,要知道什么是团队协作,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单制作计划书和总结小报告。 2、五官兄弟。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通过人体五官游戏体会个体观察和团队观察的区别以及在瓜果交易会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五官兄弟各器官的不同作用和功能。从而认识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兴趣。 3、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找寻秋天,一幅画面展现在眼前。经你的观察、寻找;天凉了、枫叶变红了、树叶落了、果实成熟了等等、等等,这些被你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秋天的景象,正是你要探究的问题。培养同学们认识多角度、不同方法的观察意识、探究意识、学习意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

课程纲要.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郭晓丽郭雯芳 适用年级:三年级 总课时:共计36 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体验“观察与提问”,会观察,会记录,提出问题、记录问题 2、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验五官的作用 3、能从不同角度对秋天进行观察和提问 4、以制作“蚂蚁”模型为线索:制作→观察→修正 5、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 6、会选择问题;认识土壤 7、会运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会整理数据 8、会评价问题,尝试调查法,制作科普展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展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爱护大自然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6、乐于合作和交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社会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全面了解秋天的景象,观察果实、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4、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体验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的乐趣,体验发现问题带来的充实感,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第二单元: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第三单元:能从不同角度对特定事物进行观察和提问 第四单元:能多层次地对自然世界进行观察和提问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六单元: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2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科学活动性课程 适用年级:3-6年级 学生人数:20人左右。 一、课程简介: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 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十分紧张。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以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

拓展型课程纲要夏明琴

拓展型课程纲要 课程主题小学生低年级回宫格写字法教学 开发 教师 夏明琴 设计 日期 2015年9 月 课程类型文化艺术类(√)科学生活类() 动手创新类()社会历史类() 体育健身类() 适用 年级 三年级 授课 课时 40课 时 开发背景认识回宫格及部分名称,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收缩与舒展,感受汉字结构之美。 课程目标 本教材的第一册教学内容,安排的是独体字与纵向结构字的书写指导,这部分是全部教材的基础内容。引导学生重点认识独体字和纵向结构字形的一般规律,而对笔画书写不作细微指导,独体字和纵向结构的字,基本上分正三角形(梯形)倒三角形、菱形三种。学生只要把握住字形规律,就能依据回宫格把字的笔画、结构作恰当的收缩和伸展。 课程内容与实施活动主题知识要点组织形式 课时 安排 回宫练习字 法简介 1、认识回宫格及其习字方法。 2、了解汉字书写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3、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讲授与欣赏 2 横的外延形 式底横外延 字呈三角形 (一) 1、了解横的外延形式。 2、认识呈三角形字的特点。 3、了解长、短横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1 横的外延形 式底横外延 字呈三角形 (二) 1、继续认识呈三角形字的特点。 2、加强长横的书写训练。 3、了解长、短横的搭配方法。 实践练习 1 横的外延形 式首横外延 字呈倒三角 形 1、认识呈倒三角形字的特点。 2、了解竖钩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1 横的外延形 式中横外延 字呈菱形 (一) 1、认识呈菱形字的特点。 2、认识长横外延的作用。 3、了解竖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1

横的外延形式中横外延字呈菱形 (二)1、继续认识中横外延的字形。 2、了解撇和竖的并列与字形宽窄的 关系。 3、了解点和弯钩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1 三种基本方形和横的外延认定方法1、认识汉字三种基本字形的组合方 式。 2、了解横的外延认定方法。 3、初步认识回宫格习字法的主要特 征。 实践练习 1 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撇捺在字底外延(一)1、了解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 2、认识撇捺在字底的外延。 3、了解撇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1 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撇捺在字底外延(二)1、继续认识撇捺在字底外延的形式。 2、了解捺的基本写法。 3、了解横、撇、捺三者组合的关系。 实践练习 1 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撇捺在字的中 间外延1、认识撇捺在字中间外延的特点。 2、学会撇低捺高的书写方法。 3、初步把握撇捺的开合。 实践练习 2 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撇捺在字首外 延1、认识撇捺在字首的外延。 2、了解人字头及撇低捺高的书写方 法。 3、了解撇捺开合与字形变化的关系。 实践练习 2 撇捺对称的外延形式认定方法1、学会各种撇捺对称的组合方式。 2、了解撇捺对称外延的认定方法。 3、掌握本单元所教笔画及部首写法。 实践练习 2 撇的外延形式撇与右边 外延1、了解撇的外延形式。 2、了解撇与右边外延的组合方法。 3、学会斜撇的写法。 实践练习 2 撇的外延形式撇的单独 外延1、进一步了解撇的外延形式。 2、了解撇的单独外延的组合方法。 3、了解广字旁和户字旁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2 钩的外延形式钩与左边 外延1、了解钩的外延形式。 2、了解钩与左边外延的组合方法。 3、了解斜钩的基本写法。 实践练习 2 钩的外延形 式钩的单独 1、继续了解钩的外延形式。实践练习 2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纲要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设计思想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编写原则 一、构建数科书框架的原则 二、选择教材编写材料的原则 三、内容呈现和加工的原则 第五部分实施建议 一、数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及学分认定方法 三、课时安排建议 第六部分实施条件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前言) 一、课程性质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基于浙江省高中生物必修课程教学的实际,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集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实验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今后从事生物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过程,从而提升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引导学生的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选修课程框架》,在高中生物必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包括“基础实验方法”、“数据分析与统计”及“科学研究”三部分内容,其中“基础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与统计”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系统整理和拓展,“科学研究”整合了大量的操作性实践内容,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期望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验实践,而通过实验实践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拓展》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依据假设或实验目的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具有完成探究实验的基本实验思想。具备记录、处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等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文献和网络等资源指导和评价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异常实验结果的产生原因,学会用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学会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 要大象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课程纲要.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郭晓丽郭雯芳 适用年级:三年级 总课时:共计36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体验“观察与提问”,会观察,会记录,提出问题、记录问题 2、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验五官的作用 3、能从不同角度对秋天进行观察和提问 4、以制作“蚂蚁”模型为线索:制作→观察→修正 5、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 6、会选择问题;认识土壤 7、会运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会整理数据 8、会评价问题,尝试调查法,制作科普展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展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爱护大自然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6、乐于合作和交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社会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三)科学知识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全面了解秋天的景象,观察果实、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4、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体验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的乐趣,体验发现问题带来的充实感,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小学音乐拓展课课程纲要

小学音乐拓展课课程纲要 设计教师:王辰晨 课程类型:拓展类技能学科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数:18课时 一、课程介绍 do re mi音乐课堂是一门专注于音乐实践操作的拓展性课程。在 DOREMI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 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 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 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在看到一幅图画后,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 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 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 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 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 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 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二、课程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乐器的音色,能用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风格与流派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二)表现 1、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2、综合性艺术表演

2016拓展性课程纲要(葛恺幸)

拓展性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开心农场设计者葛恺幸 适用年级七八年级课程类型课外拓展总课时25 课程简介介绍嫁接、扦插、种植、插花等相关园艺的知识,组织学生到校内植物基地实习,让他们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 的园艺知识,并提高社员的动手能力。 背景分析本课题研究旨在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将地方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出校本特色的综合性实 践活动课程。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 念,有综合素质能力,善于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提 升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分类于个 体,继又综合、整理并相应联结成整体,从而加以考察探究, 让学生在活动开发中发现、在实践中探究,利用相应的资源开 发课程内容,在活动中实践、改革、创新,在实践研究过程中 使学生发展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得到进一步成长。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了嫁接、扦插、种植、插花等相关园艺的知识。为了让社员们更好地了解各种相关的园艺知识,我们还定时组织 学生到校内植物基地实习,让他们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 固所学的园艺知识,并提高社员的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和实施 (课时安排可附纸)认识常见植物(1) 认识常见植物(2) 认识常见植物(3) 植物的利用观赏价值(1)植物的利用观赏价值(2)植物栽培条件(1) 植物栽培条件(2) 植物栽培条件(3) 植物栽培条件 (4) 常见花卉的培育方法(1 常见花卉的培育方法(2) 常见花卉的培育方法(3) 考核 学会土地的开垦和整理(1)学会土地的开垦和整理(2)学会土地的开垦和整理(3)播种(1) 播种(2)

植物的浇灌施肥(1) 植物的浇灌施肥(2) 植物的浇灌施肥(3) 植物的农田管理及收获(1) 植物的农田管理及收获(2) 植物的农田管理及收获(3) 花卉的栽培 插花技术 植物的农田管理及收获(4) 盆栽植物的展示 考核 评价方案表现良好的小组合作精神,能在课中与他人有良好、及时的沟通与合作30 认真参与学习,能按时上下课,完成规定的课时数,并完成上 课布置的任务20 积极动手,主动思考,有精美的画报和成果50 合计100 参考文献 学校提供开心农场实践基地,提供必备的植物和开垦农具。所需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