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07年春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江南初中黄光祥

一、对试题的总体认识:

本次考试的语文卷由区教科所统一命制。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对各板块的分析

(一)第一板块:知识积累

1、选择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题。正确率比较高。部分学生对“领略”的“略”读音、“商贸”的“贸”读音把握不准导致错误。

2、改错别字。错误集中在“绿树掩隐”的“隐”(应为“映”)这个字上。

3、成语运用。学生对其意义不能理解,所以不能正确选择。说明学生课外的积累还不够。

4、选择没有语病的题。错误主要是c项,学生对缺宾语没有搞清楚。

5、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学生表述不简洁。

6、“学会感恩”综合性学习活动。错误主要是设计开场别语言不精炼,不吸引人。个别学生还有语病。

7、填空题。得分率很高,消灭错别字是关键。

(二)第二板块:文言文阅读 8—11题文言文。由于选自课内,解释加点字、翻译句子、理解填空得分率较高。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得过于简单。

(三)、第三板块:现代文阅读 12—14题考查的是课内的课文阅读,这有利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学生做起来也教得心应手。

15-19题考查的是课外散文阅读,由于初二的学生阅历较浅,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悟不到位,平时训练的也较少,所以得分较低,抽样卷平均得分只有10.5分,失分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1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学生抓不住要点,回答不准确。

16、此题要求用文中原句来回答,而且原文暗示非常明显,所以本题得分较高。

17、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回答不到位,不准确,或者没有答到要点,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存在问题。

18、链接两则材料,谈对题目“儿童如诗”的理解,难度很大,学生很难答到点子上。

19、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了文章的震动,这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求较低,学生大多能写出一些文字,问题是,有部分学生没有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中选择一个角度来作答,只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还存在缺乏文采或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四)第四板块:作文

本作文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命题者的本意是让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有利于学生的发挥。这样的题目,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三.建议与策略: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字词、默写等失分仍然较多,说明学生未认真、系统地去掌握。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重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积累。

2、培养阅读能力,要立足于课堂。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精读课文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习方法;略读课文的教学,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中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

3、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拓展课堂、拓宽眼界、拓深思维。培养学生紧扣文本、筛选信息、理解内容的能力。

4、作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要在立意、基本的谋篇布局和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而从这次考试的作文来看,在立意和谋篇布局方面有较大的问题。在各种文体训练中,重点还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要学会基本的描写方法和叙述方法,要能鲜明而准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情感等。今后的作文训练,一定要做到“序列化”,训练应扎实、有序,不能可有可无,我们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二语文试卷分析

初二语文试卷分析(8班) 刘仕科 期中考试圆满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现对本次考试试卷作一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考试的范围: 初二语文第四册一、二、五单元、附录(5首古诗、名著1篇) 考题结构: 语文积累35分,阅读理解43分(文言文15、说明文12、散文16),综合实践12分和写作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为150分 二、学生答题分析 (一)语文积累35分:最高分31分,最低分6分,平均得分22.37分,及格率63%。 (二)阅读理解43分 文言文15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8.0分,及格率54%。 说明文12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7.209分,及格率54%。 散文16分:最高分15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9.814分,及格率58%。 (三)综合实践12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8.419分,及格率61%。 (四)写作60分:最高分54分,最低分20分,平均得分44.91分,及格率49%。 总体情况:最高分132分,最低分46分,平均得分100.7分,及格率79%。 三、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 (二)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学的不灵活,记忆不深,运用不好,另外,有些同学未重视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训练。 (三)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得不够,至使学生在作文明思路太窄。 (四)课外阅读面太窄. 四、考试技巧指导 ........:. 语文积累和综合实践 .........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和临场的细心。一看就会的题马上做,没有把握的题先搁着,让它“开天窗”,千万不要为两三道小题耽误过多时间。等作文写完后,再补前面的“天窗”。 文言文阅读 .....务必联系上下文去准确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翻译句子要坚持“直译”,句子的实词要一个个落实,不能只译个大意。

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书写 (共1题;共2分) 1. (2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无私关爱真诚鼓励 二、单选题 (共2题;共4分)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 B . 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C . “我再说一遍,我对这事一无所知,先生,”老人烦躁地说。 D .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的表示。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非常惊讶。 B .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 . 因为她的这个动作,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的高分。 D .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4. (4分)彭德怀说以前自己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________》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5.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岂不罹凝寒,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千古名句,为人传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7分)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甘棠二小xx年秋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次调考实考人数为20人,总分1705分,平均分为85.25分。优秀成绩总人数为18人,优秀率90%。及格成绩总人数为19人,及格率95%。不合格成绩总人数为1人,占5 %。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既考了学生的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实施。 本次考试题型有:汉语拼音分类;分解音节;读拼音写笔画;汉字与音节连起来和按原文填空。选择正确的读音;写笔顺;给生字找声母韵母朋友;看拼音写汉字;选字填空;反义词连线和按原文填空。有汉语拼音和汉字笔顺笔画的考核。也有阅读和背诵能力的考核。其中一、二、三、四、五考查了学生拼读拼写能力,六题考查了学生的笔顺,七题考查了学生鼻音、边音掌握情况,第八题考查了学生读拼音写汉字。第九题考查学生形近字填空。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还比较单一。 三、学生考卷的具体分析

我对全班2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题正确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七两题学生掌握的不够好,特别是第一题给拼音分类,学生声母写到韵母一格去了,整体认读音节写到声母一栏去了,原因是老师平时训练少。 (二):阅读能力部分:阅读能力这一部分,绝大部分的学生按原文填空会填,只有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课文没背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有个别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他耐心辅导的。 四、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张细珍 xx.2.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马龙县2017年六年级语文模拟检测质量分析 纳章小学赵国兵 本次考试试题量大、重基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全面,整套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学生感觉很生疏的题型,涉及生字、读音、查字典、成语、名言积累与运用、变换句式、修改病句形近字辨析、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学生在做的时候唯有细心、用心才能把题答好,取得高分。试卷注重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本次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考查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还注意将课文学习与课外资料融合,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一、检测情况统计 (一)整体情况统计 二、答卷情况分析 (一)失分分析 第一题:抄写句子 失分原因;学生不认真,有抄错的现象,标点符号没有写上或没有占一格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

失分原因:不注意平时的积累,记忆不踏实,本次写到的七个词语都是五六年级会写词中的生词,但部分学生把“魁梧”、“抑扬顿挫”写错了。 第三题:选择正确读音 失分原因:平时积累不够,灵活运用差,主要出现在“分”的这一字读音不能正确区分,导致错误。 第四题:查字典 失分原因:查字典学得不够踏实,平时对于汉字的书写习惯差。主要出现在“虚”的读音和部首出错。 第五题:词语百花园 1、形近字组词。失分原因:平时积累不够踏实,错别字较多。主要是“辩”和“辨”、“燥”和“躁”、“暮”和“幕”区分不好,“侥”字不认识。 2、形近字辨析。“梢”字错的稍多。 3、补充成语。“博学多才”和“温文尔雅”错得较多,许多学生没有按题目要求填序号,而是直接把词语写下来。 4、划线句子换成成语。“流连忘返”和“死得其所”错的较多。 5、选词填空。“目不转睛”、“聚精会神”、“侧耳倾听”没有认真审题,错误较多。 第六题:句子大看台 失分原因:学生对句子转换运用不熟,缩句没有缩到最简,把握不住主语和宾语,第6小题中“山坡上有很多花”改为夸张句,90%的学生没有准确改写。第7小题中修改病句中“书中塑造贾宝玉、林黛玉和众多人物形象”这个病句许多学生不能正确修改。 第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失分原因:学生会背,但字出错,诗句不熟,易混淆、张冠李戴。把歇后语写成名言警句,把对联写成了诗句,文言文翻译时,“知”字解释错的较多,翻译句子没有完整翻译。 第八题:口语交际 失分原因:学生平时的积累太少,不能正确写出成语和诗句,写祝福语时没有结合中秋节来写,失分率较大。 第九题:阅读理解 失分原因:、阅读理解能力差,对短文没有认真阅读,多遍阅读,就匆匆答题。2、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考试时不仔细审题紧张慌答,考完后不检查,这一点从答错题、漏题、空题和明显的错字可以看出来。 第十题:妙笔生花 这次的作文题是二选一,第一个题目比较好写,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审题,叙述有条理,语句流畅,能用到修辞,用词正确,能按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清楚,没有跑题现象。但第二个题目是想象作文,学生在写作时仅是假设自己二十年后是什么,没有真正写成二十年后的我的具体

(完整)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组 一、试卷总评: 本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试题围绕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要求,从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理解简答题、语言表达题等的形式对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字形、字音、成语运用、修改语句、文学常识、古诗词填空语言的运用,文言文对比阅读(五单元《爱莲说》、六单元的《答谢中书书》)、课内现代文阅读(《背影》第6段)、课外说明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知识点覆盖率比较高。同时,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难易适中,课内考典例,课外考能力,切合教材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重在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也是近年来水平测试的重点。试题选材注重与课文的相关联,紧扣习题要点,考察目的相同,但形式灵活。能力考查分识记、理解、提炼、分析、运用几个层级,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和迁移。 3、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次写作题目是“以关爱为话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利于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关注身边的人。” 三、出错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作了一下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字音、字形易出错,成语不会运用,古诗词掌握不牢固,不是写错字就是对错句。文学常识作家与作品对不起来。这些错误主要在第一大题出现。 (二)课文内容掌握不熟,有夹生饭 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课文课下注释都有,也要求学生背过,但能够全做对的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不好,存在侥幸心理。 (三)阅读理解能力较低,有待提高 课内阅读题,不会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例如9小题、10小题、11小题,这些问题上课时都讲过,只不过问法不一样,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会活学活用。 课外阅读出错很严重,如第15小题、19小题、21小题,这几个小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学生没有理解好,因而出错多。这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四)表达能力差 学生表达能力差,作文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典型事例,内容空洞②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本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适中。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析、谈点看法。 一、试题特点 本卷分为三大块,共26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卷考查的三大块: (一)积累运用1、2:字音、字形,3、4、5、6:成语运用、语病、句子选择及文学常识,7:古诗词背诵默写,共20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 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及社会热点话题。 (三)阅读理解(42分) 1、文言文理解:《短文两篇》具体考查:(1)对重点实词的理解及同字在不同句中的理解;(2)对重点句子的翻译;(3)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2、散文阅读: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2)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领会及运用;(3)对重点词语的理解;(4)对本文感情基调的把握;(5)通过文章得到的启示。 (四)作文(50分):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以“”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以“关爱”为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试卷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综观这份试卷,体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二)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两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主题也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三)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个个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四)试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加开放性题型等方面。如试卷积累运用4、6、7题等。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题型虽不新,但求实,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这份语文卷,首先是让那些想死记硬背就能把语文学好的人纷纷落马。其次是要让那些不爱思考,不爱阅读学生不能获得高分。第三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通过努力学好的。检测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体现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三、批改中发现的问题 1、课内基础如字词、诗文默写得分情况层次分明:认真的同学满分,反之则失分严重。探究题失分严重,表明学生知识面狭窄,积累意识不强。 2、课内阅读题大多是老师课上强调的重点,但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草率下笔,导致扣题不严,答题不全。 3、课外阅读文虽在课外,理在课内,得分尚可,但审题不清和归纳不全的弊漏仍很突出。 4、有些学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不全面,再加用语晦涩,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力求切合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这一大题学生平均得分17.28分,得分率66.5%.总的情况:较差。 这部分共8个小题,考点覆盖了书写、字音、字形、词语、广告、口语交际、诗文默写、诗文阅读等。命题的选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文的实践性。题形设计多样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其中1—5小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积累和相关储备。而6—8小题则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题反映出三大问题:一是学生的字词基础不扎实,规范化训练缺失;二是对题意的理解不准确,答非所问;三是语言运用表述不准确。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44分)

这一大题目平均得分21分,得分率47.8%。答题情况很不理想。这一大题目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阅读材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教材,学生熟悉,难度较大学生得分差,14—15小题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重在赏析,16小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答卷中存在如下问题:对课文的赏析不清楚,对诗的写作背景,主题理解不透彻平时知识积累缺乏,造成失分较多。课外文言文阅读《曾自杀彘》比较熟悉,难易适中。第20—21题其考法与传统考法一致,力求落实字词。第22题概括寓言的寓意,复习时复习到了学生得分高,第23题为开放性题,学生虽能表达出不同的观点,但回答不出支撑观点的理由。 两篇现代文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一篇议论文,一篇散文。富含人文内涵,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了文化价值和素质教育的导向。《蚕豆花的眼睛》一文意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的心灵美,《纪念白求恩》让学生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试题的命题角度覆盖了阅读读能力的基本点;内容概括、语句品味、结构分析、手法理解、内容解说、联想迁移、阐释哲理、发表见解等。试题的设计且有开放性和创造性,换而言之,题型为简答、阐释等主观性试题,大多答案要求宽泛,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第9、10、11、13、17、18小题为重在考查了学生鉴赏能力。 现代文阅读失分严重,究其原因如下: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较弱;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含义;对题干的指令性内容不得找不准答题点;不能用简洁、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述答案;对文章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班级姓名考号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文绉绉(ōu )推崇(ó )镂空(lóu )伧俗(cā )B.翩然(ān )蟾蜍(yú )追溯(sù )藩篱(fān )C.阻遏(yè )仄歪(zè )瓦砾(lì )箱箧(è ) D.疮疤(ā )颓唐(í )凹凼(dà )取缔(dì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气息奄奄相安无事销声匿迹 B.雅俗之别因地制谊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微不足到荡然无存 D.张皇失措锐不可挡长途跋涉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7.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 (2)山随平野尽,。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最新

南苑村小学语文质量分析 从整个试题来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密结合。试题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识字、写字以及背诵的掌握情况。按课文容填空,为学生减轻了背诵的难度。 在写字方面,采用的是看图写字词、看拼音写汉字、写出反义词、比一比再组词的形式,对学生的写字进行了考察,这是最直接的考察方法。既考察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同时又考察了学生书写的能力。 儿子和有钱媳妇,畜.生不如,传.疯了... 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在看拼音写词语、写出反义词和按课文容填空这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在所有试题中遥遥领先。这些题是基本的字词,在我们的课堂上都已经反复的强化训练,基本功扎实。在今后还需坚持这样训练,取得更大的突破。 但是按要求写句子是薄弱环节,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1、做错的学生中很多都是句子意思正确,但不通顺。究其原因,要么是写了错别字,要么是拼音写错。 2、用“特别”“吗”写话,要么是不理解意思就胡乱写话,要么就是最后的拼音表错导致失分 大巴上全程被暗拍...真不要脸!东北人赶紧看! 3、汉字书写不认真,字的结构不匀称。表现在:将汉字写出格;横不平、竖不直;在田字格中书写,字不居中;各种结构的字书写不匀称。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只图完成书写,不求认真和字的美观,书写的态度不端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三点教学建议: 1、切实抓好识字教学。通过练习归纳形近字、音近字,是区别形近字、音近字的好途径。教师们可让学生自行归纳形近字、音近字,然后进行组词,让学生在“找”与“写”中加深印象。教师们还可以自行设计课外作业,创设运用词语的语境,让学生根据句意选择相应的字词。 2、加大力度继续抓好汉字的书写。 美女在直播间竟然这么玩,看傻眼! 我们要树立写字与识字同等重要的观念,说句老实话,平时的教学中,课上注重的是教学生认识生字,正确掌握笔顺,虽然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如何的强调,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在浑水摸鱼,今后,要重视写字教学,端正学生的书写态度,要求学生一笔一划认真写好汉字才行。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抓好每个单元练习中“写好铅笔字”的教学,练习写好各种结构的字,把字写美观。为保持学生写字的兴趣,可开展如优秀作业评比,写字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好榜样,以榜样教育学生,使写字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充满竞争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3、口头与笔头相结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进而形成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把心理所想的,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有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我们在加强说话

期末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期末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导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期末语文试卷质量分析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试题命制 试题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能紧扣书本,兼顾了知识的延伸拓展。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试卷所考查的知识范围、题型设计、各类题型所占比例、能力要求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学生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试题灵活新颖,覆盖面广,三个大题中就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修辞、朗读等方面。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全面反映学生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上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接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

如生字词的考查,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本次质检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一大题填写词语、古诗、格言等目的就在于检查学生的语文常识的积累。 二、考试情况 这次全县语文毕业会考成绩比较理想,这充分说明各校领导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广大语文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三、试卷分析 从**年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语文试卷分析来看,我们认为本次会考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较牢 试卷的第一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部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率较高,正确率在80%以上。对汉语拼音,《课标》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够正确拼读拼写,从第一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要求。后面的补充成语、找错字并改正、按要求写句子、填空、默写古诗都失分不多,这充分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考卷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总共有170 人,其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7 分。100分以上的只有 1 人,90分以上的有25 人。有75 人不及格。全级平均分为72.9 分。从这次成绩来看并不理想,高分的人数太少。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试卷结构及得分情况本次考试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试卷内容涵盖了八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和部分上册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体现出很强的人文精神,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熏陶的人格魅力的培养,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统考考试的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下面就各部分试题完成情况作以分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7 个小题,包括辨别字音、字形、修改病句、排序、古诗文的默写、小写作练习、名著阅读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片段写作练习是新题型,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动笔能力。名著阅读,考查《傅雷家书》。因为学生在假期里已经读过这本书,对书的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所以这次本题做的较好。对于古诗文默写要求还不够严格,此题得满分的不多。今后要吸取教训,必须认真把关。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一共两篇,一篇是课内阅读《社戏》节选,一篇说明文《小满》。针对小说《社戏》,共设计7个小题,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变相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小满》,这是一篇说明文。设置4个小题,分别考察了对文章概括能力、说明方法的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以及综合表达能力。说明文在这册书中很突出,平时练习的比较有针对性。因此这道题学生做的还不错。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课内的文章《核舟记》。另一篇是古诗《《关雎》。分别考察了学生的文言字词积累、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由于平时都重视古诗文阅读这一块,所以学生整体得分率较高。 最后一个内容是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原来春已在_________ 》。并限定了选词范围“枝头、街头、心头、田埂、山脚、河岸、校园、小院”具体的要求要用记叙文体,以叙事为主。由于平时注意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技巧,所以这次作文内容都很好,但字实在是不值一提,还需加强练习。 从这次的试卷来看,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平时对学生语文能力系统性的训练并不到位,很多知识学生都是知道却不会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定针对各种题型,对学生展开训练。使学生在做题中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 针对此次考试出现的问题,今后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

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温馨提示:(1)同学们,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 置上。(2)答案也要书写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上,若有错误请覆盖。 一、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璧山美食——财兔、唐兔、罗板鸭声名远播,成为璧山人民走亲访友的馈.(guì)赠佳品。 B.现在,视频电话、视频QQ可以让远在天涯的人,感觉不过是咫.(zhí)尺之间。 C.某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牟.(m?u)取利益,滑入犯罪的深渊。 D.随着社会的发展,走街串巷的小贩用来招徕.(luǎn)顾客的吆喝声很难听见了。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⑴放眼宇宙,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⑵来到蒙古高原,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荒漠是大地luǒ lù()的胸膛。 ⑶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还是家长太nì'ài()孩子了。 ⑷他脸上的皮肤cáng wū nà g?u(),缺少光泽,一幅病怏怏的样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幅图片中,他正襟危坐 ....在毛主席对面,认真聆听着主席的教诲。 B.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赛场上很有范儿:无论落后还是领先,他都盛气凌人 ....,霸气十足。 C.关于中国学校课堂时下炒得火热的翻转课堂、微课,教育专家们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 D.李鸿章到天津卫的杨家茶汤吃小吃,店主杨巴硬是凭着他一张好嘴,左右逢源 ....,化险为夷,最后还得到了中堂大人的巨奖。 4.下列对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篇文章可以有多条线索,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藤野先生 为明线,另一条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来组织材料。 B.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海燕》,运用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象征。文中的所 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如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大海象征处于革命浪潮中的广大人民群众,乌云、狂风、闪电、雷声象征一切黑暗的、反动的势力。 C.《敬畏自然》中,“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一句是在询问,要求回答出“谁”来。 D.“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一句中“丰富”一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这 种用法使这句话的表达更加简明新颖。(该句摘自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考察,使专家组对当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有了全面了解。 B.重庆轨道交通首次出现导盲犬,导盲犬可以带领主人乘扶梯找位置。 C.学校开展“自我保护安全知识”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6.请仿照下列句中加点的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报告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报告 本次试卷命题,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一、试题简析 1.试题结构和知识点分布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积累及运用,共 25 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成语的运用、名著的阅读和病句修改、古诗默写。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6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其中第一块是诗歌阅读,共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初步鉴赏能力;第二块是文言文阅读,共20

分,两篇是课内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考察了文言实词、句子的翻译以及对内容的理解。第三块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20分。考察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分析的能力。第四块是叙述类文本阅读,共20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是作文,共60 分。文题是以“心中的那朵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2.试题特点本次测试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二、试卷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80%。对古诗词的默写错字较多,导致丢分较为严重。第二部分的阅读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0%。从答题情况看,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大意,快速捕捉有效信息,不能准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不能准确抓准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对潜在的信息不能加以分析,多数考生不能把握题干的特点,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失分最多。第三部分是作文,得分率在76%左右。绝大部分学生对题目的把握很好,没有偏失主题的情况出现。本次作文阅卷最高得分为51分,最低为35分,在本班的160份样本中,以42至47分的居多。而且内

初中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 年部人数:93人 参加考试人数93人 本学年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观念淡薄,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改正错别字“即”和“既”不分、语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课外名著阅读不细等;二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习时读死书,举一反三能力极差,所以对一些阅读分析中的变形题做的不好,比较阅读的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的不快。虽然有如此诸多漏洞,但是:学生学习也有其另人欣慰的一面,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阅读分析及写作能力提高幅度也较大。而且出现了若干同学跨入优秀行列的现象。可见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能做到学以致用。 2.抽样样本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 本次试卷分析共抽取样本50份。 题号人数 (样本平均分得分率满分及格0分 人数%人数%人数%

一5022.877.124438600 二5026.265.400326400 三5024.180.300489600 二、逐题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本题共10道小题,共3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的正确书写及正确理解运用。还有仿句的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对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及对文言文、古代诗词的理解默写,而且增加了“节日赠言”这一小练笔。 (2)阅读 本题有三道大题,其中包含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及一篇课外说明文的阅读。 1、文言文阅读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理解、重点句翻译、对选文大意的概括及对作者描写“巴陵胜壮”思想情感的分析。。 2、课内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语段出自《藤野先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回忆性叙事散文的学习理解。考查分以下几方面:指出文中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在语段中的作用。,原句与改句的比较,对“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及“促使变化的原因”,“怀念先生的事例”等。 3.课外现代文阅读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说明文的能力,针对说明文的几个知识点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标题解析”及概括选文大意等进行语段的阅读分析

试卷分析(初中语文经典版)

试卷分析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八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而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动》。这些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求变: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外兼修”。 料均一段出自课内,一段出自课外。但课外部分考查是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没有超出课内学过的范围。这能避免教师死抠教材、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知识,便于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课内课外阅读兼顾给大家一个启示:文言文阅读应先把课内知识解决好,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考查内容即使延伸到课外,也可以利用课内知识来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②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 ③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 ④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⑤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内的办法。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③①②⑤④D.①②⑤③④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党政机关干部严格自律,厉行节约,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B.成长中的少年,总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有烦恼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 C.韩国“岁月号”客轮上的部分学生因其“不听话”而获救,我们切忌不可将这一事件片面理解。D.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逐步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3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霭(ǎi)褶皱(zhě)眼眶(kuāng)销声匿迹(nì) B.冗杂(yǒ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 C.蓦然(mò)堕落(duò)萦绕(yíng)络绎不绝(yì) D.争讼(sòng)龟裂(guī)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

4 .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豪”,刘禹锡被称为“诗魔”。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C.《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以歌颂母爱与童真,赞美美好的大自然为主题。 D.《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它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描写了鲁迅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屋粗制烂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B.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顿和压抑。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含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D.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6 . 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阅读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有定评的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一个人能否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A.“品格”是名词,“获得”是动词,“很”是副词。 B.“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一句中“邃”的读音是“shuì”。 C.“一个人能否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一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获得多大的能量”与“取得多高的成就”调换位置。 D.“阅读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更是一种生命的“马拉松”。”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7 . 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一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本学期末,我们学校一年级学生参加了鸡西市教育局组织的期末考试,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现结合本次一年级语文测试试题,东海小学一年级学生答卷情况及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进行一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 本次一年级语文测试卷共有五种类型题,涵盖了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音、字、词、阅读和作文分项考查。从本次试题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 在这套测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卷面80℅试题为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检测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巩固,对汉字书写的规范程度,对形近字的区分,多音字的运用,量词、四字词语填空,选字填空,学生能够准确并规范的书写。通过这样的考查,使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音、字、词、句的基础知识教学,也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备的基础。 (二)、重视阅读的积累,知识的迁移 通过选字填空、我会阅读、我会写作等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改实施下语文考试的体现,提升了语文考试的价值。 (三)、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 本次作文有二个题目:1、看图写作2、把你最想对(老师、爸爸、妈妈、同学)说的话写出来,让学生自我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从考查的信度、效度、难度来评价试题,这套试卷能够反映本学科的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的音、字、词、句及阅读作文的教学重难点,可以看出这次测试卷的测试是有效的,覆盖面也符合本学期语文考查的要求。 (四)、关注学生的发展

本次试卷卷面可以看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试题以音、字、词、句的寄引,卷面上,内容上,题量上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要求,注重学生的语文个性的发展。 二、学生的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东海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市调考的60人,未参加调考的4人中:90分以上2人,,80分以上2人。 现就学生的卷面进行逐题分析: 1、字音部分 拼音连线10分主要检测学生在本学期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情况,在这套试题中2人满分,2名学生失分主要原因是,对音字掌握不扎实,区分不细,应在今后教学中努力改正。 多音字注音4分,主要检测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语音,本题中有2人满分,失分原因是在“觉”上“jué、jié”上学生易混淆,对拼音掌握不扎实。 拼音填汉字中2人满分2人失分,原因个别学生在字的书写不够规范,不够美观。 2、词语部分 形近字组词、学生正确率为100℅,学生对学过的词语掌握较扎实,同时也看出教师在平时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 在填空中,既有对低年级汉字笔顺的考查,又有对量词、动词的检测,在此题中有1人满分,有3人失分,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从学生答卷中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 3、选字填空,学生正确率100℅,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非常扎实。 4、按要求写句子,满分7分,3名同学满分,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说话的训练。失分原因存在书写不规范,丢字、错字现象,在书写上还应加强指导与练习。 5、阅读短文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