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尊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尊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尊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尊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威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威严。

教学重点、难点:

1、是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威严。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威严”有关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威严)

(2)指读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什么是威严呢?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出示: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谁来读?你认为怎样做就会有威严?(指说)(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带我们认识一个有威严的人,相信我们会从中受到启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25页,解放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合作交流

1、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解放读。

(2)指读。适时评价。正音。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款待多音字:咽

(3)齐读。

2、把握主要内容。

(1)通过读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一下?

(2)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生:一个凉爽的冬天;地点是——生: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主要人物是——生:杰克逊大叔和哈默。(板书:杰克逊哈默)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连起来说一下?(引导学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体经过。渗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说清晰时间和地点,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三、品读体验

(一)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1、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凉爽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特别的人。(出示:一个凉爽的冬天,在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a指读

b师:读得真好。特别是读准了这句话中的“难”字的字音。(出示词语卡片:逃难)谁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过渡:文中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逃难的人的呢?解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出这些词语。

2、依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关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意思。(1)面呈菜色

师:“呈”的意思是?(呈现)“面呈菜色”就是?(脸上呈现出菜般的颜色。)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这是描写人的脸色的词语。

一起读。

(2)无力不堪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首先要理解“堪”的意思。(忍受)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无力的不能忍受。)

(3)饥寒交迫

师:是啊,大冬天的,一直没有东西吃,又冷又饿,真是——生:饥寒交迫

过渡:师:此时,这群面呈菜色、骨瘦如柴、无力不堪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休息)

(二)品读哈默这一人物形象

1、师:当他们来到沃尔逊小镇上以后,立刻得到了良善而俭朴的沃尔逊人的帮助。(出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沃尔逊人(生齐读: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而此时饥饿不堪的逃难者,(生齐读: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师:大家都在狼吞虎咽地吃着,只有一个人例外。(词语卡片出示:例外)

师:谁能说一下“例外”是什么意思?(与别人的表现不一样)师:和大家不一样,也就是“与众不同”。课文在写这个年轻人的与众不同时,主要是通过描写他的语言、动作、外貌表现出来的。

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3、师:把你们找到的描写哈默外貌的句子读一读。谁来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4、师: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当他面对食物的时候,他又是怎样做的哪?

5、指读,出示相关句子。

(1)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师:解放读一读这些句子,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a句(1):指读。这是一种询问的语气。试着读好这句话。

b句(2):指读。评价:读得真好,注意到了感叹号这个标点。

读出了年轻人坚决的态度。(出示: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换语气来说这句话。(反问、肯定等语气)哪种语气更好?c句(3):指读。

过渡:这些话是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6、小结:课文学到这儿,谁来说一下,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哪儿?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用劳动换取食物先劳动后吃食物)师:年轻人与众不同的这些举动,其实就是在严格遵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严格遵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生:恪守。)(板书: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能恪守自己做人原则的人,就是有威严的人,这正是哈默的难得之处。这也是杰克逊大叔最为赞赏的地方。难怪杰克逊大叔这样评价他——(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威严!)(生齐读)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指说)

小结:“什么都没有”是说哈默身无分文,没有钱。“富翁”指的是哈默的精神和人品是富有的,因为他有威严。

7、过渡:就是这样一个受杰克逊大叔尊崇和赏识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出示资料,指读。(资料:哈默生于1898年5月21日,191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学习。1956年,哈默用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投资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经排名世界第八。后来,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师:哈默没有辜负杰克逊大叔的期望,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富翁。

8、总结全文。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谈一下你对“威严”的认识?(指说)师:威严,就是一个人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有威严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威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受到人们的尊崇,就拥有了威严。拥有威严,就拥有了一笔丰盛的财富。所以,我们说,人活着就一定要有威严。

四、巩固延伸

小练笔: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相似的故事呢?把他们的故事写进你的作文里吧,写一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

S版语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1 种子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 钓鱼 4 爷爷的芦笛 语文百花园一 第1-3周 第二单元 5 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6 桂林山水 7 走进丽江 8 五彩池语文百花园二 第4-5周 第三单元 9 卫星比武 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11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12 绿色记事本语文百花园三 第6-7周 第四单元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14 陈嘉庚办学 15 舞动的北京 16 大使馆妈妈语文百花园四 第8-10周 第五单元 17 莲叶青青 18 萧山杨梅 19 地震中的父与子 20 母亲的呼唤语文百花园五 第11-12周 第六单元 21 爬山 22 语言的魅力 23 寓言两则《滥竽充数》、《邯郸学步》 24 米芾学书语文百花园六 第13-14周 第七单元 25 鸟的天堂 26 鲸 27 麋鹿 28 小狮子爱尔莎语文百花园七 第15-16周 第八单元 29 孔子学琴 30 端午节的由来 31 西门豹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语文百花园八 第17-18周 总复习、检测: 第19-20周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重点难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 年月日 第一课时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年月日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1-6年级知识点大全 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是把字母表背熟。重点是字母的运用】 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是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是区别多音字】 三年级:【要求认识更多字,学习作文。难点是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是回答问题】 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是理解课文,重点是作文和阅读】 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难点是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掌握更多词汇,写好作文。难点是阅读,重点是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 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 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组 教材分析: 第一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走遍千山万水”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 力。

第1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 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

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忆江南》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第2课《桂林山水》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语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也不要着急,等学习了课文内容后,再回头来,理清顺序就容易了。在学习的过程,可以设计一些语言训练,用“时而……时而……”,“即使……也……”这些词说话,在训练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天上的、地上,远的、近的都可以联系起来,给孩子们的思维拓展更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学习才有意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尊严》知识点汇总及课

7 尊严 一、生字词: 1、多音字: 咽yān(咽喉)yàn(狼吞虎咽)yè(哽咽) 差chā(差错) chà(差不多) chāi(出差) 2、近义词: 款待--招待显然--明显惬意--满意 疲惫不堪--筋疲力尽 3、反义词: 赞赏--指责僵硬--柔软、灵活骨瘦如柴--大腹便便 疲惫不堪--精力旺盛 4、词语解释: 喉结:成年男子颈部由甲状软骨构成的隆起物。 疲惫不堪:“疲惫”是非常疲劳的意思,“堪”是能忍受的意思。“疲惫不堪”即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二、句子理解: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是杰克逊对自己女儿说的话。“现在什么都没有”,说明哈默目前是个难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可是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的人。哈默正是具有这种尊严的人。他不因穷困潦倒而自悲、向他人乞哀告怜,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换取应得的酬劳,只有这样,才觉得舒心、踏实。杰克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这个年轻人有骨气,目前的穷困是暂时的,凭他的骨气和毅力,能创造出财富。在杰克逊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

富。同时也说明了杰克逊是一位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 三、课文分析: 1、本文通过记叙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来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赞扬了哈默的品格,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2、《尊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展现了哈默(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自尊、自爱、自强)的性格特点。 3、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尊严?从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况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尊严”的,要自爱、自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4、这个年轻人有什么“不例外”?又有什么事“例外”的? 答:“不例外”是指他也一样饿,一样疲惫。“例外”是指他没有拿到食物就吃,而是主动请求以劳动获取食物。 5、“现在什么都没有”的人为什么“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答:“现在什么都没有”说明哈默目前是个难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人。“百分之百是个富翁”中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而是指哈默拥有尊贵的人格。 6、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年轻人? 因为他在哈默的身上看到了别人没有的东西:尊贵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这些优秀品格是一个人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东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章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依课本结构编排,分八个单元,分别罗列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本资料着重突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辅佐以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对于复习、应考,本份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又包含了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且以后者为主。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与复习、应考来说,本份材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吧。(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

《尊严》教学设计刘桂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的背景】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作者的写作手法,而不是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认读生字词,读懂文章,分段或概括段意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尊严》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怎样做才有尊严。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孩子的思想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所以这篇课文能帮助孩子,净化孩子幼小而单纯的心灵。 【教材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真诚地待人处事,就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最后成为石油大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学习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词语,体会哈默人物形象的方法。 2、边读边想,品味词语与哈默展开对话,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读音,读准多音字“难”、词语“惬意”的读音。 2、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尊严、惬意”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这几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尊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这说明了这些人有骨气、有尊严。(引出课题《尊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有尊严的人——哈默。二、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 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瘦骨如柴 2、我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我能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我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文中年轻人哈默的有关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我们正处在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我现在就本册教材的编排意图、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编写体例、重点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等方面向大家做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编写意图 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也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学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册教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单元。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三、教材编排特点 1、题材多样性 从四年级下册教科书选文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内容;就文章的题材来看,包括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选文的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反映呼吁世界和平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有反映人性本身的《中彩那天》《渔夫的故事》等;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32篇课文,围绕不同的主题组元,教材内容多角度辐射。另外选入8篇自读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 2、体裁多样性 从本册的选文来看,共选入了6首古诗词,2篇中国古代寓言,1首现代诗……包括了古诗词、现代诗、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体裁。语文学习的任务不只是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尊严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尊严生字 1【尊】 读音:zūn 巧记:遵命出走。 字义:①敬重②敬辞③地位或辈分高 组词:①尊严尊重②尊府③尊长 造字:会意法 造句:维护祖国的尊严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笔顺:“寸”的横宜长,点尽量靠左,要有力。 2【沃】 读音:wò 巧记:大水氵冲走妖女夭。 字义:①土地肥②灌溉,浇 组词:①肥沃沃土沃野②沃灌如汤沃雪 造字:形声法 造句:呼伦贝尔大草原土地肥沃,牛羊成群。 笔顺: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字歌:水浇田野沃女妖常出没降妖忽跃起衣随棉袄落 3【呈】 读音:chéng 巧记:头上长嘴口来称”王“。 字义:①显出,露出②恭敬地送上去 组词:①呈现②呈献呈递国书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春天到了,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笔顺:”口“宜扁;”王“三横间距均匀,下横宜长。 4【惫】 读音:bèi 巧记:“心”里很累,准“备”休息。 字义:极度疲乏 组词:疲惫 造字:形声法 造句:为了维持生计,妈妈日夜操劳,看起来很疲惫。 笔顺:“夂”要覆盖下面的“田”;“心”要托住“备”。 5【堪】 读音:kān 巧记:“甚”为有力能提土。 字义:①忍受,能支持②可以,能,足以 组词:①难堪破烂不堪困苦不堪②堪当重任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幢老楼经历了数年的风风雨雨,已经破烂不堪了。 笔顺:“”窄小偏上;“甚”横画间隔均匀。 6【善】 读音:shàn 巧记:“羊”在前头,“口”在下。 字义:①善良,品质或言行好②好的事情、行为、品质,跟“恶”相对③高明的,良好的 组词:①善良善举②行善积德③善始善终 造字:会意法

造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 笔顺:“善字去掉口”的竖与竖中线重合,底横宜长。 7【款】 读音:kuǎn 巧记:两二个“小”战“士”,来还“欠”的钱。 字义:①诚恳②经费,钱财 组词:①款待款客②存款拨款 造字:会意法 造句:妈妈热情地款待了我的好朋友们。 笔顺: 8【例】 读音:lì 巧记:人亻在前“列”。 字义:①规定,体例②可以做依据的事物 组词:①例外条例②惯例史无前例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次活动大家都得参加,谁也不能例外。 笔顺:“亻”的撇和“刂”的最后一笔高度一致。 9【瘦】 读音:shòu 巧记:老头叟生病疒,体重减轻。 字义:①含脂肪少,跟“胖”“肥”相对②土地瘠薄 组词:①瘦弱②瘦田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那瘦弱的身体仿佛禁不住任何风雨似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多音字: 1、都:①dōu(都是) ②dū (首都) 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bēi(背包) ② bèi(背诵)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xīnɡ(兴奋) 6、长:①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7、乐:① lè (快乐) ② yuè (音乐) 8、曲:①qū ( 弯曲) ②qǔ (歌曲) 9、相:①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照相)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灾难)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ònɡ(种田) ②zhǒnɡ(种子) 13、发:①fā (发现) ② fà (头发) 14、转:① zhuàn(转动) ②zhuǎn(转身) 15、干:①ɡān (干净) ②ɡàn(干活) 16、教:①jiāo(教书) ② jiào(教室) 17、漂:① piào(漂亮) ②piāo(漂流) 18、扎:①zā (扎风筝) ②zhā(扎实)

19、当:①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记) 21、角:①jiǎo(角落) ② jué (角色) 22、假:①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hǎo (好人) ② hào (爱好) 24、少:①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25、行:① xínɡ(行走) ② hánɡ(银行) 26、处:① chù(到处) ②chǔ (相处) 27、朝:① cháo(朝代) ②zhāo(朝阳) 28、中:①zhōnɡ(中间) ② zhònɡ(打中) 29、重:① zhònɡ(重要) ② chónɡ(重新) 30、奔:①bēn (奔跑) ② bèn (嫦娥奔月) 二、形近字: 容(容易) 壮(壮丽) 波(波浪) 龙(龙灯) 己(自己) 胡(二胡) 观(观看) 谷(山谷) 状(形状) 破(破坏) 尤(尤其) 已(已经) 湖 (湖水) 现(现在) 困(困难) 宁(安宁) 次(一次) 元(元旦) 极(北极) 礼(队礼) 旗(旗帜) 因(因为) 宇(宇宙) 欠(哈欠) 园(公园) 及(及格) 扎(扎实) 棋(下棋) 川(四川) 争(争取) 旁(旁边) 尤(尤其) 城 (城市) 国(国家) 伸(伸手) 州(神州) 筝 (风筝) 傍(傍晚) 优(优秀) 诚(诚实) 围(包围) 申(申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尊严》一课是四年级下册“以诚待人”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 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 运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 的精神,及杰克逊大叔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根据学年段教学重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 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词句理解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具体含义和现 实价值;感受文章的表达特色。 3.联系词句理解,指导读好重点句段。 三、说重难点 学习课文2—5自然段,通过品读哈默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他是一个有 尊严的人。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较抽象,四年 级的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因此,引导学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内心世界,进而 感知尊严的意义和可贵,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始终以读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试说题意,揭示课题。调动学生积累或查阅工具书,说说自己对“尊严”的理解,随机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品悟语言,体会“尊严”

一通过质疑引导理解“例外”一词的意思;抓住“例”引出逃难情景,整体感知第一 自然段。学习第1自然段以引读为主 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 呈菜色”、“疲惫不堪” 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设计意图:同学们感知了一 群逃难人面对食物的样子,为下文哈默的“例外”作了铺垫,同时在学习“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这几个词语时,学生认读后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意思,再把自己 体会到的读出来,做到了学习生字、词语不离语境。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考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 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1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 2品词析句。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 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 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 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顿时”、“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 活干时的失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细节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矛盾心情。②从哈默语言中的“不能不……”以及“!”体会他面对失望仍然态度坚决的语气。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感受大叔的真诚,理解哈默的“例外” ③指导朗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读出哈默坚决……语气。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人教版l四年级下册:7、尊严教案

人教版I四年级下册:7、尊严教案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A案 ?谈话引入 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本课中,在一位外国年轻人的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做人品质。 ?质疑激趣,引导了解课文梗概 ①接下来,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最想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并想想,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③学生提问让其他同学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新词,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④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①纵向比较。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 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杰克逊提出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 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②横向比较。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 ?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①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 ②以《V尊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B案 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高密市东关小学马雪莲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出示课文插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尊严》(板书)。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尊”字,它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a.指导书写:尊(上部写得紧凑,不要漏掉短横,下边寸字的横写长一点,平一点,是主笔,把整个字稳稳地托起来。) b.在本上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 c.写后展示、评议,再练一个。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学会归纳。 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敢接受检查吗? 1、检查字词 请看大屏幕,谁能正确、响亮、流利地读出这些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沃尔逊杰克逊逃难捶背僵硬善良许配例外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 (1)指名读,开火车读,订正读音

(2)在预习中,你弄懂了哪些词语? A. 学生交流 B. 教师预设,重点关注以下词语: a. 疲惫不堪:课前,老师也查了“疲惫不堪”。重点查了“堪”的意思(屏幕出示:1、能,可以,足以;2、忍受,能支持)。“疲惫不堪”的“堪”选择哪个意思?“疲惫不堪”的意思是什么? C. 多音字:难 2、整体感知 (1)你能选择几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来说几句话吗? (2)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一说吗?屏幕出示: ------------(时间),--------(主要人物)随着一群逃难的人,来到-----------(地点),他----------------------------------------(事件),最后------------------------------------------(结果)。 (3)同学们已经能够完整并简练地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写事的文章,大体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来归纳主要内容。瞧,现在你还能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屏幕出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结果----- 这就叫把书读薄,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和阅读能力,咱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多加练习。 【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先进行了说主要内容的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pdf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 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 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 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 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 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 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 读。 习作”“我的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 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 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 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包括“读读写写”“ 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 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二、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一、有特色的词语 1、带有数字的成语 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百发百中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千山万水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左顾右盼大材小用死去活来大同小异东奔西走 3、是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爱憎真假、黑白、对错、善恶、美丑好坏4、AABC式的成语 栩栩如生闪闪发光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心心相印 5、AABB式成语 日日夜夜形形色色高高兴兴郁郁葱葱风风火火 6、ABCC式成语 喜气洋洋逃之夭夭白发苍苍得意洋洋风尘仆仆两手空空气喘吁吁 7、AAB的重叠词语 团团转哈哈笑汪汪叫冰冰凉晶晶亮欣欣然点点头飘飘然拍拍手 8、ABAC式词语 自言自语一五一十百发百中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多才多艺 9、ABB式词语 乱哄哄孤零零亮晶晶水灵灵冷冰冰黑洞洞笑呵呵 10、关于成语故事的:买椟还珠画龙点睛一鸣惊人名落孙山 11、关于寓言故事的: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对牛弹琴守株待兔 12、关于神话故事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 13、喜欢读书:博览群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过目成诵 14、做事有恒心:废寝忘食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竭尽全力 二、读读背背大练兵。 (1)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名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2)和思想有关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深浅。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与友谊有关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给即将分手的朋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送给同甘共苦的朋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5)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张飞穿针——粗中有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课件【三篇】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课件【三篇】教学目标: 1.理解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准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理解多音字“难”,重点 指导“尊、善”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积累含有近义词的四 字词语。 3.通过想象画面、比较句子等方法,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4.抓住语言描写中的标点变化及否定词的使用,进一步体会年轻 人一次比一次坚定的态度。 5.体会年轻人哈默自尊自强的品质,懂得什么是尊严;学习杰克 逊大叔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尊严。看老师来写课题,“尊”是这个课的生字,里面的一短横一定不要丢掉,下面的长横要 写舒展。齐读课题。 同学们,结合预习,知道什么是尊严吗?看,这是尊严在字典中 的意思,(出示: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相信通过 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先来看看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第一行:课文中啊,出现了几个外国的地名和人名的词语,谁来读一下?沃尔迅是南加州的一个小镇,来,一起读一下。 第二行:逃难善良款待例外捶背赞赏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难,谁会组词?出示。 看这个字比较难写,善良的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下。 第三行: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这几个四字词语,你看,这几个词语都是写的人物的——外貌。 还有一个词语:一齐读。(出示:狼吞虎咽) 仔细看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吞,咽。是,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来吗?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读一读吧 三、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老师发现,刚才读的词语中,有一部分也能够协助我们概括课文的内容,试试看。(出示:沃尔逊逃难款待狼吞虎咽例外赞赏) 指名交流:师点拨,小结:看来借助关键词语来归纳课文内容,是个很好的方法。 2.读了课文,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四、深入探究。 (一)探究外貌描写。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组 单元分析: 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 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如画!学习本组 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 表现手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 文编提纲。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3+2+2+1+2=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 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 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2. 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 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 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2.划出节奏。 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 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 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

四年级下册教案7、尊严

7尊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字幕投影。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民、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1)读准生字读音。 “面呈菜色”的“呈”是后鼻音;“瘦”声母是翘舌音是“sh”,韵母是“ou”,不是“u”;“堪”不要读成“sh n”。 (2)读准以下容易误读的字音: “逃难”的“难”在本文中读“n n”; “惬意”的“惬”读“qi ”,不要读“ji ”; “沃”读“w ”,不读“w ”; “舒服极了”的“了”应读“le”,不读“li o”。 (3)注意区别以下字形。 “呈”和“皇”,“堪”和“湛”,“善良”的“善”和“喜”,“喉”和“候”。 (4)注意“善良”的“善”和“骨瘦如柴”的“瘦”的安形结构。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一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别人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4、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交代故事的起因(背景)的,哪几个自然段是用来叙述和表现年轻人有尊严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年轻人之后的发展情况的。 (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讲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人,善良朴实的沃尔逊人款待他们;第2--5自然段讲逃难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不白要杰克逊的食物,赢得了杰克逊的赞赏,并被留在了庄园,这个故事,充分地表现了年轻人有尊严;第6--7自然段讲杰克逊将女儿许配给这个叫哈默的年轻人,后来哈默成为石油大王) 5、小组内交换意见。 6、班内汇报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